人為什麼喜歡聽音樂?還有其它動物會聽音樂嗎?

我想問的是能被大多數人接受的旋律,說模糊一點就是大多數人會覺得至少不難聽的音樂。
歌聲(不考慮歌詞)、樂器的演奏聲說起來也只是一種聲音而已,尤其是樂器演奏出來的聲音本身應該是沒有感情的,不同於人的聲音可能帶有主觀因素,可為什麼也能影響人的情緒、表達感情?又或者說人為什麼會對不同的音樂產生心理乃至生理上的反應?
另外,只有人類會這樣嗎,其它動物會不會也愛聽音樂?


謝 楊飛 邀

&

音樂是一種高級的,同時複雜和抽象的外源刺激。它產生的體驗非常的主觀,因而在個人上非常的差異化。這種體驗跟個人的經歷(教育、文化背景、時代等),認知能力(音樂理解、音樂理論水平)甚至是剛剛吃過的食物都可能有關係。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同樣的音樂可能產生決然不同的結果,比如我們非常厭煩的廣場舞音樂,在參與者聽來可能是天籟。而對於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對同一曲作品有決然不同的感受——由不解到理解,由熟悉到厭煩,由覺得高大上到覺得土掉渣。其中原理繁雜,且抽絲剝繭一一道來。

1. 音樂高潮體驗:音樂顫慄 (Musical Frisson/Chill)
在這一部分我們不討論原因,只探討結果,解釋音樂體驗的一致性。外源性的刺激結果複雜,也就是說,會讓一些人「有感覺」、「燃」,而另一些人「沒感覺」,但對於每個人,總歸是有一些音樂讓TA感覺「燃」的。「燃」可能是在聽到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

也可能是在聽到

H?rt, h?rt, h?rt, Racheg?tter, h?rt, der Mutter Schwur!

在「燃」的時候,人會興奮或者哭泣,體驗的情緒的高潮,想要跟著音樂唱出來、舞起來,這便是所謂"音樂顫慄" (musical frisson/chill),也是音樂的無差異性體現——有些人可能認為TA們喜歡的音樂(音樂的題材、設備、場所)是相比於別人喜歡的更高大上,但是在音樂體驗上來看,這兩種音樂在對應的喜愛者中產生的反應並沒有什麼區別(使用核電驅動靜電耳機聽馬勒的人 的體驗並不比 使用魔聲耳機這一類奇異設備聽丁日的人 感受到更多或者更深刻),其對應的情感強度,如果存在一個客觀衡量標準的話,也是類似的。音樂,因此大概是我們這個兩級分化的社會中,最具有「共產主義」色彩的客體之一。

音樂顫慄並不是純粹主觀的,它有一些客觀的衡量標準,會體現在皮膚電導(skin conductance)、心跳(heart rate)、呼吸(breathing) 和體溫(temperature)等參數的變化上[1],具體表現為[2]

而這些參數都是由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處在意識控制和感受之外。這些反應暗示,音樂刺激除了意識領域的感知(大腦皮層控制和處理),更為重要的是引起了我們神經系統更深層組織結構(Limbic System,邊緣系統) 的反應。而聯繫意識範圍信息和自主神經系統的橋樑就是 情緒[3].

2. 音樂體驗的神經內分泌
在這個部分我要提到關於多巴胺的"陳詞濫調"。使用PET設備,通過特定的標定放射性物質,我們可以得到在聽音樂過程中多巴胺分泌增加的證明[2]:

其分泌區域主要在於尾狀核(caudate)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c). 也就是大腦的紋狀體獎勵系統(striatal reward systems).

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如實驗用的大鼠,這樣的多巴胺分泌增加在聽音樂之後也是存在的[4]。

對應的,大鼠在聽音樂之後也會有血壓降低等反應,雖然它不會告訴我們它是否有音樂高潮體驗 (它一定也想跟著唱出來)。

這樣的反應跟人類類似。

&<莫笑,它們也愛音樂&>
多巴胺能使人高興,但是它不必然會降低血壓。因此它的分泌只解釋了音樂激發的神經內分泌的部分機制。考慮到多聽聽音樂又不會有什麼副作用,人們對一些複雜疾病開始嘗試使用音樂療法[5],並已證實確有效果。如使用巴赫BWV243 (Magnificat in D major)治療肺部感染者的效果[6]:

3. 音樂認知:情緒、記憶及其他
雖說「對牛彈琴」並不是完全沒有效果,但是人作為更高級的動物畢竟不同,而且音樂是為人類創作的;另外,「側耳傾聽」和「充耳不聞」也理應有所區別。造成這些區別的因素,也就是音樂對人的特別效果,通過人的高級認知功能來作用。

在上一部分我們提到,在聽音樂時,多巴胺的分泌區域主要在於尾狀核(caudate)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c)。這兩個區域在音樂認知中的角色是決然不同的,前者在人聽到熟悉的音樂時多巴胺水平比較高,在聽到不熟的音樂時候多巴胺水平降低,而後者則相反[2]:

而尾狀核是大腦學習和記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以推測,在聽到熟悉音樂的時候,它參與了預測音樂走向的功能,也就是和舊有的音樂記憶產生了聯繫。
在聽到新的音樂並且感覺非常享受之時,人腦伏隔核多巴胺水平較高,而且該區域跟高級認知皮層的關聯性也增強,顯示他們在處理新音樂時候具有相互作用[7]。也就是說,人們聽新到音樂,能否理解是覺定TA是否喜歡的關鍵因素。理解的關鍵,在於音樂的模式是否是熟知的。異域風格的音樂/實驗音樂,因此總是不討人喜歡;爛大街的口水音樂才能讓更多的人共鳴。柴可夫斯基創作自認為庸俗至極的時髦之作 1812序曲 一炮而紅;嘔心瀝血創作的 小提琴協奏曲 因 「在技術上有許多困難,不適合小提琴演奏,並且和聲太古怪,效果難以想像」 而被拒絕演奏。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的開創性作品 《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 在首演時甚至爆發了騷亂。大眾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新的音樂風格,等到TA們熟悉了,就能接受了。作曲家操之過急往往自討苦吃,但是能名垂青史。總結

  1. 音樂是一種高級模式刺激
  2. 音樂模式通過人的高級認知起作用
  3. 音樂調用的高級認知受人的經歷影響
  4. 音樂傳遞感情,因(1,2,3)此傳遞的實際上是刺激模式
  5. 刺激模式需要有共同的理解基礎來能傳遞,這需要雙方具有共同的或者類似的體驗。
  6. 新穎的音樂模式因(1,2,3,4,5)此效力要打折扣
  7. 音樂確實能使人高興(統計意義上)
  8. 音樂也能對一些動物產生積極的影響,鄙視"對牛彈琴"是鄙視牛。
  9. 基於1,2,3,4,5,6的原因,存在預測音樂能否討人喜歡的演算法;討人喜歡的音樂基本特徵是這樣的:有很多舊有的模式,讓人一下就能共鳴,同時有很少的新模式,讓人有新奇感。
  10. 人們對音樂的喜愛並不局限於心理上,還體現在生理上 (心跳、血壓、皮膚電導、體溫等)

以上。
--------
[1] Huron, David, and Elizabeth Hellmuth Margulis. "Musical expectancy and thrills." (2010).
[2] Salimpoor, Valorie N., et al. "Anatomically distinct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eak emotion to music." Nature neuroscience14.2 (2011): 257-262.
[3] Salimpoor, Valorie N., et al. "The rewarding aspects of music listening are related to degree of emotional arousal." PloS one 4.10 (2009): e7487.
[4] Sutoo, Den"etsu, and Kayo Akiyama. "Music improves dopaminergic neurotransmission: demonstration based on the effect of music on blood pressure regulation." Brain research 1016.2 (2004): 255-262.
[5] Watkins, Gwendolyn R. "Music therapy: propose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11.2 (1997): 43-50.
[6] Le Roux, Frances H., Patrick JD Bouic, and Maria M. Bester. "The effect of Bach"s Magnificat on emotions, immune, and endocrine parameters during physiotherap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lung conditions."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44.2 (2007): 156-168.
[7] Salimpoor, Valorie N., et 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ucleus accumbens and auditory cortices predict music reward value." Science 340.6129 (2013): 216-219.
--------

&<陳列於 柏林 Alte Nationalgalerie 的 Fl?tenkonzert Friedrichs des Gro?en in Sanssouci 原畫&>


有時候是用來逃避現實的利器。
責任,義務,勾心鬥角,柴米油鹽。我知道這些是躲不開的。
但是在我戴上耳機,音樂響起的這段時間內,讓這些見鬼去吧。
我就是這個世界,我想怎麼變,這世界就得怎麼變。

西西弗斯已經把石頭牢牢固定在山頂,正看著夕陽抽煙。
阿里斯基化身神行太保,烏龜看著他揚塵而去。
哪吒三頭六臂上天入海身後蓮花盛開。
深海的魚王來自山川湖海,用大水沖走廚房晝夜與愛。
媽媽一起飛一起搖滾一起年輕一起熱淚盈眶。
我是你的流川楓你是我的松島楓。
這個世界會好嗎?
這世界好極了。比你能想像到的還要好。我也好不是一般的好只是回不到年少。

瞧。


我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很久了~得贊最多的答主已經從生理學角度分析地很清晰了,看後收穫頗多~

我是人文社科控,就從另一個視角來回答這個問題吧:為什麼人們會對一些音樂有感覺,對一些音樂沒感覺呢?

我們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去喜歡一首歌,一個人的品位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終於,我從一本叫《流行製造者》(Hit Makers: The Science of
Popularity in an Age of Distraction)
中找到了一些靠譜的科學依據。

1.重複的效應

有一個很堅實的心理學結論,你之所以覺得這個東西美,是因為你比較熟悉這個東西,這個效應叫「多看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也就是說,大家會傾向於覺得自己熟悉的東西是喜歡的、好聽的

那麼在音樂中是怎麼運用這種重複性的呢?

你有沒有注意過,我們喜歡唱副歌中不斷重複的部分,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就喜歡把一首歌聽上一遍又一遍,長大了也是一樣,有一個統計數據是:人們聽音樂的過程中,90%的時間用來播放已經聽過的歌。

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音樂實驗,捉一隻小白鼠來,在鋼琴上彈B這個音,小白鼠就馬上一副受到刺激的樣子,接著實驗者繼續彈奏B,小白鼠聽了幾次以後就淡定了,它已經適應B這個音了。

這時科學家突然彈了個C,繼續刺激小白鼠。多次實驗以後,科學家竟然總結了一個用最少的音調刺激老鼠的公式。如果你只用B、C、D三個音調,想要最長時間地刺激老鼠,這個公式就是BBBBC-BBBC-BBC-BC-D

小白鼠喜歡的這個公式的後半段,BBC-BC-D,正好符合過去五十年美國流行音樂的最普遍的形式:verse/主歌——verse/主歌——chorus/副歌——verse/主歌——chorus/副歌——bridge/過渡

(我的公眾號文章中有音頻示範:BBBBC-BBBC-BBC-BC-D)

咱們來隨便舉個例子~老友記主題曲&,基本上就是這個結構。

熟悉的劇集,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曲結構,一切讓人產生好感的因素都疊加在了一起,它的流行程度自然就來啦。

但其實,當我想在最近的流行歌曲中找一首嚴格按照這個結構來走的流行音樂時,我發現也蠻難的,就連&也是勉強符合而已。畢竟大家已經識破了的結構就很難撬動大眾的注意了。音樂家們又不傻,他們也會巧妙地避開這個固定結構。

這也說明了,適度重複帶來期待感,人們會很喜歡這種滿足的感覺,但重複不能無止境進行下去,過度重複會讓人覺得單調無聊,這時你的大腦會說「夠了!」。最理想的情況是在你的大腦即將識破這個套路的時候,突然來一個變化!這個效果就很妙了~

這種在大腦里不斷循環播放的效果叫ear worm(就像耳朵里有個蟲子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ear worm狀態下的大腦會處在一個這樣的循環中:重複(我想要記得剛剛聽到的那句)、結束重複(我想要知道歌曲接下來將怎麼繼續),在這不斷的拉扯中,形成了一首歌的吸引力。

所以我們可以說,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東西,是在熟悉和新奇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2.另一種重複的效應

「熟悉」有時是自己的主動行為,但是當有一首歌,你在音樂app的首頁看到、在綜藝節目里看到、在電視里的現場演出里看到、在咖啡廳里聽到、在廣播里又聽到……它簡直無所不在!搞得你不想聽到也聽到了,這時就是「被熟悉」了。

音樂行業的市場宣傳人員會利用這個效應來製造你最容易聽到的一種音樂——熱門單曲(Hits)

有時會聽到一些音樂人們抱怨:這個時代缺少好音樂,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兒都成為Hits了,好東西都被埋沒了,哼!

是這樣嗎?是不是最紅的音樂都不是好音樂呢,為什麼呢?

好音樂去哪裡了呢,是確實就非常稀缺嗎?

我們來研究一下吧~

我們創造一個「平行宇宙」,看看在沒有市場因素的干預下,人們聽不同的作品,會有什麼反應。

在線音樂測試公司Hitpredictor就做了這樣的事情,他們讓上千人對發布前的一些新歌的吸引力進行評分,這樣就排除了市場的干擾,滿分是100分,覺得特別好的可以打到100+,65分是及格線,超過這個及格線的歌就具有成為Hits的潛質。

以下是2015年下半年進入Billboard
Hot 100前五位的超級熱門單曲,聽眾當時在Hitpredictor上的評分是:

&——Drake:70.25

&——The Weekend:71.39

&——Shawn Mendes:71.55

&——Justin Bieber:77.14

&—— Justin Bieber:79.12

&——Adele:105.00

你看,在沒有市場干擾的情況下,除了&的評分特別高,其他都是對聽眾來說吸引力很平庸的曲目,甚至都沒有超過80分。而以上都是當年最熱門的單曲啊。

我們再將兩首得分相同的歌曲(意味著起初對聽眾的吸引力是一樣的)投向市場,A在全國的快餐店滾動播放、被主流音樂媒體網站推薦、在高中生當中傳播、在視頻平台上播放;而B就順其自然。結果完全不同,A成為Hits,B被人遺忘了。

每一首熱門單曲的背後,都有好多首和它質量相差無幾,但完全淹沒在人群中的歌。

那人們會更在乎音樂的質量還是流行度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流行度。剛剛說過了啦~因為大家一直都聽到這些歌,被earworm洗腦,會覺得很熟悉嘛。

你看到這裡大概會問,誒~那為什麼不刻意去營銷那些高分作品呢?既然宣傳手段這麼重要就不要埋沒它啊,就讓它們變成我們熟悉的作品啊,你看阿獃的&不是就做得很好嘛。

這個嘛……市場人員不也得考慮一下宣傳手段的成本和風險嘛。大家更傾向於把宣傳資金投資到風險相對較低、收益相對較高的作品去,他們會綜合考量有沒有可以參照的成功案例,藝人本身是不是大IP,渠道投放的效果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投資一個先前成功過的案例,(可以是一個已經成名的藝人、可以是一種已經紅過的音樂風格)是一種比較靠譜的宣傳手段,而如果這個藝人作品好、又可以承載非常好的宣傳手段,就是非常幸運的了,在電影行業可以被稱作「既叫好又叫座」。

因此做小眾高口碑音樂市場的難度特別大,使出渾身解數想要來推動一個好作品從無到有到火爆,但成本多半會遠大於收益。不過也會有幸運兒,你沒料到這首作品能火,結果就莫名其妙的因為種種幸運的因素越來越火,流行音樂史上有很多這樣有趣的例子。(可能以後會開專欄聊一聊~)

所以你知道嘛,好作品不多是一種假象,有無數好作品因為沒有得到一個好的宣傳手段,又沒有好運氣,被永遠埋沒了。在線音樂服務Spotify,一共提供了超過2000萬首不同的歌曲(這裡面有大量的只播放過1-2遍的歌),有400萬首,從來都沒有被用戶播放過。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Hits都是平庸的作品,不值得聽,還是有一些價值的,尤其是那些被短短的流行音樂歷史淘出的精華部分。

最後再扯開一小段吧~~

那除去唾手可得的熱門歌曲們,我們要上哪兒找被埋沒的好音樂呢?

我們就需要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了,這些判斷能力來自於日常的積累、學習一點樂理、熟悉一些歌曲背景,有一點追根溯源的精神

我們可以做的是:向earworm的舒適區之外走一步,去發掘一些被埋沒的好音樂,這實在是一個很酷、很有創造力的過程。你要知道不止寫音樂是創作,主宰你自己的耳朵,主宰很多人的耳朵,也是一種創作啊~

FYI:我放了一個「驚喜歌單」在我的同一篇公眾號文章里,歡迎圍觀~

其他答案的傳送門:

穀子鍋貼:聽搖滾如何入門?

穀子鍋貼:有什麼適合睡覺前聽的音樂啊?

穀子鍋貼:一個人坐地鐵或公交上下班,會聽什麼音樂?

歡迎來我的地方做客~

微信公眾號:穀子醬

分享環境音樂歌單 音樂、藝術領域的趣味思考


關於「人為何喜歡聽音樂?」。曾經看過一篇專業論述該話題的文章,雖然現在已不記得太多……
總之,文章大致是說,人的主觀性能將自然原聲(即便是無規律性的原聲),根據個人主觀情感,賦予其規律性。於是,當我們聽到知了聲,有的人會覺得富有夏的生機;有的人則只覺是為這酷暑平添了一份聒噪。
可見,人容易對具有規律性的聲音產生共鳴。音樂不正是如此?而廣場神曲,一直重複著幾個簡單的節奏,便更是如此了~
依本人拙見,人同動物都能從音樂中獲得愉悅感。這一點光從外國奶牛養殖場,在擠牛奶時,為奶牛播放交響樂以緩解壓力,便可理解。
然而,我覺得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不是動物能不能從音樂中獲得愉悅感?而是動物能從音樂中獲得的多少?理解多少?產生怎樣程度的共鳴?
至於,人為何喜愛音樂?我淺顯認為,由於人思維情感的複雜性、高度主觀能動性,及人類社會組成的高度複雜性,造就了人熱衷於美的追求、精神的需求。而這一需求遠大於其它動物。也從而解釋了,我認為的人與動物面對音樂的不同,更在於「對音樂產生共鳴的程度的多少?」這一觀點。

PS:這是我第一次回答問題~如果有言語偏頗之處,還請各位直言 !


這個問題困擾了玉子小姐很久,她每天晚上都會盤腿坐在她最愛的懶人沙發上,任憑沙發變成任意形狀。

有時候玉子小姐說她的沙發變成了一隻熊在裝死,有時候玉子小姐說她的沙發變成了一架飛機但是沒有翅膀,有時候她說她的沙發死了,因為它再也不能呼吸了。

她又坐在沙發上用勺子挖著西瓜,翻著自己的播放器,一首一首的刪。本來只有12.4首歌,不一會的功夫就被刪成了1.2首。她再也忍受不了這種情況了,明明自己有喜歡的音樂,但卻只能停留在這幾首,聽了厭了,厭了卻不刪,刪的厭了,卻又在下一次下歌的時候下了下來。

唔,又是一堆民謠


玉子小姐咬住了勺子,咬的很緊,那些重複重複又重複的調子開始出現,玉子小姐不得不搖搖腦袋,把那些東西從腦袋裡抖出去。自從上次那個胖子火了之後就一直唱差不多的歌,玉子小姐每次從推薦歌單里看到那幾個名字幾乎都要放棄了,然後乖乖的打開自己古老的歌單,聽聽南海姑娘,聽聽早已被遺忘的歌曲們。

樓下又有男生在彈吉他,好像是給自己樓下的女孩表白,玉子小姐關上了窗戶,這讓喜歡開空調開窗戶的玉子小姐十分苦惱,但玉子小姐更加迷惘的是,現在人們談起吉他都喜歡什麼歌呢,啦啦啦啦啦啦啦還是牛逼傻逼哈哈哈。

玉子小姐把自己的播放器也關上了,因為她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音樂,一樣有音樂會讓她沉浸其中,開起了自己從不敢讓別人看的歌單,灌籃高手似乎很少有人看了卻讓玉子小姐想起了櫻木最後的投籃,看海似乎比聽海哭的聲音要沙啞一些,風繼續吹似乎粵語會好聽,聽到無限大的時候想起了自己攢錢買數碼寶貝模型的時候,從來不記得詞卻會被菊花殘感動,即使現在的人總會想起其他奇怪的東西,但玉子小姐並不懂,她不懂的很多,但我喜歡她這樣。

我很少聽音樂,偶爾會聽一聽,但玉子小姐要聽的話我會陪她,因為我知道我不喜歡聽音樂,我喜歡的只是玉子小姐而已。


感官愉悅的本質最主要是安全感。


最高票答案只是擺了一堆數據和術語,根本沒說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人類精神領域最高成就三大領域:宗教,藝術,哲學。沒有科學(科學是哲學的派生)。
審美這件事情不是科學能夠解釋得了的。如果要解釋,就會像最高票的那個答案一樣笨拙,並且,其實解釋得很模糊,沒有人能懂——包括答題者自己。
從科學來談音樂的問題,永遠只能在物理生理上面打轉,而進入不到審美的層面。如果沒有一點哲學方面的修養還是不要輕易談這種問題的好。康德哲學,對感官與審美的關係有較深入的闡述。
首先要區分物理聽覺和審美聽覺。
只有人才具有審美聽覺,動物不具備。
而且人不是天生並且永遠都具備審美聽覺,只有他的耳朵經過審美的訓練,並且處於一個審美的狀態之時,他才會開啟審美聽覺。
物理聲音的頻率有和諧不和諧,我相信動物能聽得出來,因為這是物理層面的聲音。它們能聽出八度比二度和諧。
但是當一首樂曲中只有和諧的聲音而沒有不和諧,它卻是難聽的——這一點,只有人類才會有感受。有矛盾衝突才有藝術。這個東西動物就是不懂的。
不要說動物不懂。如果你給原始部落的人聽貝多芬,他們也聽不懂的。
或者穿越回去找一個一千年前的人,讓他聽貝多芬,能聽懂嗎?同樣聽不懂。
聽懂貝多芬的耳朵,還沒在他們身上長出來——注意,審美聽覺是後天形成的!我們之所以能聽懂貝多芬,是因為我們現在聽到的音樂,很多都被貝多芬影響了。
音樂為什麼帶有感情,這和詩歌里的「用典」一樣。
比如說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讓無數人有了同感,之後提到明月,大家就自然而然和鄉愁聯繫到一起。可以說,李白重新發現了明月,定義了明月。
說到音樂,貝多芬的命運主題「mimimido——rereresi——」(唱的首調啊)給了大家震撼,那麼之後再聽到類似的表達,你也會自然而然地將這種情緒關聯起來。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跟物理有關的東西,比如大調基於自然泛音列所以整體偏和諧穩定,小調不自然所以整體感覺不和諧不穩定。所以貝多芬的命運主題用小調錶達出悲劇之感。
但是也有人反過來玩的,比如舒伯特,在他的《魔王》當中,用來表現魔王角色的卻是大調!在此處,大調透著一股鬼魅妖異之感。
所以說調有它的物理屬性,但是作曲家也可以通過創作,對調進行重新定義。
這種重新發現、重新定義,就是審美。是和物理無關的東西。是人類精神的創造。
這種東西你用科學是解釋不出來的,同樣一個頻率,在這裡是一個意思,換個語境,就是另一種意思了。



聽的是心情,xiang的是回憶。


因為音樂是能和自己靈魂溝通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人喜歡共鳴。


音樂與教育
柏拉圖知道要一個國家的政治合於理想,先要使它的教育合於理想,所以他主張一個人在二十歲以前只消有兩種教育工具——體操和音樂。因為體操講究好了,身體可以健全;音樂講究好了,心靈可以和諧。
音樂是一種最原始最普遍的藝術。飛禽走獸大半借歌唱表現生命的富裕和歡樂,同時借歌舞把在生活中所領略得的樂趣傳給同類,引起交感共鳴。人類在原始階段也還保持著這本能的音樂嗜好,但人類到了開化以後,小孩到了成年以後,往往逐漸喪失音樂的嗜好。這是一個極嚴重的損失,而且是違反自然本性的。
不僅如此,音樂更是最完美的藝術,可以普及深入一般民眾,從根本上陶冶人的性格。與其他藝術不同,音樂完全融化實質與形式的分別,實質即形式,形式亦即實質,內外一致,天衣無縫。它是純從感官打動人心的,耳里聽到,心裡就起哀樂共鳴。如果要教育的力量普及而又深入,舍音樂還有什麼其他途徑呢?
音樂對於人生至少有三重大功用。
第一是表現。情感思想都需要發揚宣洩。音樂的表現是最正常的康健的表現,因為它是人類的普遍嗜好,而同時它的命脈在和諧。音樂對於人的情感不僅能「發散」而且能「凈化」,就因為它本身是和諧,對於人的心靈自然能產生和諧的影響。有聽音樂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凝神靜聽之後,全體筋肉脈搏都經過一番和諧的震蕩,心靈彷彿在睏倦之後洗過一回澡,汗垢盡去,血液暢通,有心曠神怡之樂。如果我們不僅是欣賞,自己能歌唱彈奏,除了這種生氣洋溢的樂趣以外,我們還可以得到人生最大的快慰,成就一種作品的感覺。
其次是感動。音樂直接打動感官,引起生理的反應,所以感人最普及而深入。中西神話和歷史上不乏音樂感動力的傳說。人類情感有許多花樣,每種花樣在脈搏呼吸和筋肉運動上都有一個特殊的節奏,特殊的模型。音樂的抑揚頓挫,長短急舒,往往與這種節奏和模型相稱。某一種樂調在生理上激起某一種節奏和模型,就引起某一種情調。所以在聽音樂時,實在有兩種樂調在進行。一是外在的,耳朵聽的;一是內在的,聽者身體在無意中所表演的。人類生理構造大致相同,所以一個樂調可以在無數聽者的心弦上引起交感共鳴。音樂是極強烈的同情媒介,也就因為這個緣故。
第三是感化。感動是暫時的,感化是久遠的。音樂由感動至感化,因為它的和諧浸潤到整個身心,成為固定的模型,習慣成為自然,身心的活動也就處處不違背和諧的原則。內心和諧,則一切不和諧的卑鄙齷齪的念頭自無從發生,表現於行為的也自從容中節。中國先儒以禮樂立教,就為明白了這個道理。樂的精神在和諧,禮的精神在秩序,這兩者中間,樂更是根本的,因為內和諧外自然有秩序,沒有和諧做基礎的秩序就成了呆板形式,沒有靈魂的軀殼。內心和諧而生活有秩序,一個人修養到這個境界,就不會有疵可指了。孔子談政教何以那樣重詩樂?詩與樂原來是一回事,一切藝術精神原來也都與詩樂相通。他說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又說 「溫柔敦厚,詩教也」,都是看到了詩樂對於情感教育的重要。
一個民族的性格常表現於音樂,最顯著的是中西音樂的分別。西方音樂偏於陽剛,使聽者發揚蹈厲;中國音樂偏於陰柔,使聽者沉潛肅穆。這各有所長,我們用不著偏袒。我們所最憂慮的是我國一般民眾,尤其是士大夫階級,大半沒有真正的音樂的嗜好。這似乎表現了民族精神的衰落。我個人認為人心的污濁與社會的腐敗都種根於此。我深深感覺到我國必須普及音樂教育,尤其是要把國樂本身大加一番整理洗刷。但是制禮作樂是盛業也是美名,須拿出一副極嚴肅的態度來應付這問題,前途才有希望。

這是朱光潛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曾經在做閱讀理解時讀到。
我想,是因為有文中提到的這些作用,所以人能在潛移默化中喜愛著音樂吧。


一個人的時候邊走路邊聽歌
覺得自己自帶出場BGM 瞬間就從小人物 變得非常厲害了呢。


音樂是我的愛人。這麼些年一直陪伴著我,守護著我,我愛音樂。一首歌承載著一段回憶,訴說著一段往事。


大腦有一種通感機制,饒毅在科學網的博客上寫過一篇文章講大腦的通感,可以去看看


音樂能讓平凡的時刻變得有意義。


人不喜歡聽音樂,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1.想獨處的時候,戴上耳機,屏蔽喧囂;
2.想運動的時候,配合節奏,沸騰血液;
3.情緒低落的時候,如果恰好有那麼一首可以表達出當時的感覺,會緩解不適;
4.聽到一首許久沒聽的歌,會有種好像就在昨天,可是又恍如隔世的神奇體驗......


聽歌是唯一合法的迷藥


優美的音樂能讓人產生一定的快感,這其實就是屬於人類精神世界中的精神快感領域的問題,近一個世紀左右,人類的平均壽命大幅度的提高,大約提高三十年左右算吧,有人把其歸於現代醫學的功勞,這不能算是正確的,當然,現代醫學對於控制傳染病等方面有一定的影響的,正確的因素可以歸屬於社會的發展,科技的大幅度提高所致,當人類解決溫飽問題後,得益於科技發展所帶來的電影,電視,流行音樂,互聯網,遊戲等等方面都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讓人能產生相應的精神快感,這些大都是能引起中等強度的精神快感(怡神狀態)的東西,所以說,是現代科技的發展,讓人較易能獲取到對普通人比較有益的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讓人類在一個世紀左右人均壽命大幅度的提高,現代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可達到八十多歲,下一階段,要大幅度的提高人類的壽命,就須進入高強度的精神快感領域研究才行,所以說,互聯網產業成熟後,下一個能帶動多種產業發展的最有希望的科技行業中,人類的精神快感領域的相關產業將是最有可能的之一,當今對精神快感領域研究最深者是中醫遠行學派的人,《人類延長壽命要論》,《利用精神快感的原理延長人類壽命要訣》等論文有闡述。


推薦閱讀:

生辰八字真的能決定命運嗎?
重感情等於低情商嗎?
為什麼有的人說話老是尖酸刻薄,時時話語中帶諷刺別人?
你愛一個人會愛到什麼程度?
為什麼偉大的友誼多存在男性之間?

TAG:音樂 | 心理 | 情緒 | 社會學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