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沮喪或抑鬱的人覺得人生了無生趣;而樂觀的人卻覺得凡事都有希望呢?

想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偏差到底有多大?這些偏差到底是個人經歷所影響造成的? 還是生理上的荷爾蒙調節不平衡?
情緒低落已經不是一陣子了。 在排除了壓力,不順心,生理期,之類的問題後還是對生活,生命提不起熱誠。除了現在的困境,隨著時間推移,以後只會壓力越來越大,責任越來越多,已負荷無能。想問一下樂觀的人真的樂觀嗎?樂觀是一種自我催眠嗎?


謝個喵

首先,題主如果已經排除了暫時性的情緒問題或者生理期或者生活壓力之後,仍然覺得自己嚴重缺乏活力缺乏熱情的話,最好及早到精神專科醫院診治。有的時候藥物的干預是非常明顯而且有效的,比任何說教任何實例都來得有效。以我自己為例的話,抑鬱發作之後吃對了葯,就是一覺醒來天也藍了草也綠了花也開了鳥也唱了頓時覺得卧槽尼瑪生活原來這麼美好我之前過的那是什麼玩意兒啊。這種經歷只用文字或者語言描述給你聽就好像給一個全色盲描述彩虹的顏色一樣,只會讓人感覺文字語言這玩意兒真特么貧乏。

其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心理底色,這個底色基本上是由先天基因和後天的早期教養環境結合決定的。不同的心理底色就像給你戴了一個不同顏色的濾鏡在眼睛前面,導致就算完全一樣的景象,在不同人的眼睛裡也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內容。這種差異可以通過一些後天的調節來進行一定程度的平衡,心理諮詢中的行為認知學派大部分就是訓練人調整自己的心理濾鏡,盡量多看一些,多接近真實的色彩一些。

再次,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別人摔斷腿哼都不哼一聲,跟你沒啥關係,跟你割破了指頭情不自禁尖叫出聲更沒關係。每一個痛的人都有喊痛的權利,只是有的人行使了這個權利,有的人放棄了這個權利而已,沒必要用別人的感覺來套自己。對你而言,你自己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任何東西能比你自己更重要。

再再次,人的人生態度其實有兩大坐標系,一個是樂觀/悲觀,一個是積極/消極。樂觀/悲觀,指的是對未來抱有的期望,是認為未來會越來越好,還是會越來越糟。積極/消極,指的是面對未來時自己選擇的行動方向,是去努力爭取些什麼,還是放棄努力順從命運。一個樂觀積極的人會相信未來總是越來越好而且值得去奮鬥爭取一個更好一些的未來;一個樂觀消極的人會相信未來總會變好所以不如樂天知命安然享受人生;一個悲觀積極的人認為未來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一定要努力避免最糟的情況發生;一個悲觀消極的人認為未來的頹敗已經無可挽回不如破罐破摔隨他去吧。不知題主所想的樂觀是哪一種樂觀,是否把樂觀與積極做了混淆?

再再再次,自我催眠這種事情,只有當你真的相信真的接受了這個設定,才可能催眠成功。一個原本悲觀的人(譬如答主我),如果不斷地自我催眠」這個世界總還是有些希望的「,同時在生活中選擇性地證實這件事(比如在公交車上人們主動讓座,自動扶梯上的人自覺靠右站,去政府服務單位辦事被人客氣對待而且事情很快辦妥……),那麼確實是有可能在長期地自我催眠下逐漸變成一個樂觀的人。說白了,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其實和他的心理世界有很大的關係,而心理世界的狀態很大程度上由這個人心中的信念決定,自我催眠就是一個調節信念的過程。等你的信念改變之後,自然你的心理世界也會隨之改變,你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以及你自己的生活狀態也自然隨之改變。

最後,樂觀的人確實是真樂觀,悲觀的人也是真悲觀,這都是各人的人生信念。同時,正是因為一個人表現得對生活缺乏熱誠覺得人生了無生趣,我們才會判斷這個人處於抑鬱狀態;一個人表現得對未來充滿希望而且渾身都是幹勁,我們才會判斷這個人處於輕躁狂狀態。這種區別本來就是我們對不同狀態的判斷依據,所以自然就會有這種綁定的連帶判斷邏輯了。


謝邀。

悲觀和樂觀其實難分伯仲。

悲觀的人容易覺苦,但不容易離苦;樂觀的人相反,不容易覺苦,但容易離苦。

就像屋子裡有異味,悲觀的人因為挑剔,能第一時間聞到。但不會去尋找、清除臭味;樂觀的人因為盲目,則很難聞到。但一旦發現了,就會立刻行動。

至於為什麼,有先天之因,也有後天之因。是萬千雨絲匯成河的過程,難以盡說。

怎麼改變?悲觀的人需要提高行動力,樂觀的人需要提高覺知力。別人能幫的有限,主要還是靠自己。


太美好的事物跟自己都沒什麼關係,除了自己心裡還算乾淨。


多巴胺夠的話很容易樂觀,講真


謝邀答。

怎樣才能讓生活充滿有希望呢?如題所說人本身性格有差異。而能讓所有人都充滿希望的就是聖經。
「羅15:4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希望)。 」

有希望的人能表現樂觀「羅12:12 在指望(希望)中要喜樂。」
「帖前4:13 …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希望)的人一樣。」

消除抑鬱、沉重的方法:「 太11: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太11:29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太11: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

抑鬱的情緒的確非常有害,只要可能請積極抵抗這種情緒~不要任由抑鬱的情緒發展。可以採取行動比如找個樂子(個人愛好或者逛街等活動)、換個環境、找人聊天、運動…基督徒也會借著禱告「 腓4:6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腓4:7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當然,如果你確定是病態,就一定要配合醫生藉助藥物;或者你不確定是不是病,就該去就醫(也是情緒保健或者體檢吧)。

供參考。


認真地說,我應該就是別人嘴上說的樂觀那類人。工作上我很有條則,做起事來風風火火,卻又一絲不苟;我堅持運動,跑過馬拉松,有若隱若現的馬甲線;下班前一刻,寫好菜單,以便可以直接衝進菜市場,買菜洗菜做菜一氣呵成;早已過了刻苦學習的年紀,卻還會半夜挑燈讀英語學PS。朋友圈裡一旦曬出自製的美食剛跑完的路線截圖凌亂的書桌時,我的好友就會第一時間發來賀電:"正能量,點個贊!""女神,加油!""萌萌噠!棒棒噠!"

實際上,是這樣子的:我的上司總是能三言兩語輕易地將過錯歸結在我的頭上。我忙,是我理所應當,我閑,則是不勞而獲;因為跑步我受過傷,疼過。每次累得不想動的時候還要堅持鋪好瑜伽墊,再做完一套腹肌撕裂者;下班的路上我和我爸說,"昨晚拌的花生黃瓜你挺愛吃,今晚再做吧!"我爸甩給我一句:"你媽說油太大,醋放得太多,太酸。"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堅持到搞定一項技能所需要的10000小時,說實話,我也不確定自己悶頭在家學,我會不會英語出口成章,PS成奇世美女。

朋友的回復,我會認真地道謝;但我希望得到的,不是一遍一遍刷朋友圈看看新的回復怎麼說,而是我真的在看到這些照片時,我為自己高興。

重要的不是,你要讓別人覺得你是有多樂觀;而是你自己,如何看,如何去講述它,如何讓自己覺得一切尚有希望。

米盧大大說,"態度決定一切"

其實不是沒有困境的,只是寧願選擇積極的態度,不願再沉溺於消極的情緒中。

也不會不與別人訴訟自己的痛苦。只不過不描述痛苦的感覺,只會直接了當地說出問題,希望別人真的能幫助自己。

還有一點,我自己是很確信的。處世如同觀鏡。你表現的是什麼樣子,你得到的就是什麼樣子。你想得到什麼樣子,你就表現成什麼樣子。冷麵惡言相待,必潑自己一身冷水;假以笑意盈盈,不矯揉造作,他人必也明眸皓齒,真情真意處之。

後來,我的領導說我的時候我還是會不滿,但我會"假裝"我很生氣,"哎呀,那個你沒看清楚啦那個應該是balabalabalabala...哎呀人家剛才明明很忙的!你看我都幹完了balabalabalabala....晚上叫上我的朋友去警校操場刷圈,成群的小鮮肉吶,"嗯,來勁兒了!"當晚我就做了我的拿手菜乾煸芸豆(其實是水燉芸豆燒乾了鍋)震撼震撼他倆;做菜這件小事,感覺上來了,也是蠻無敵的。OK,我放棄了學PS,因為我發現同時要學英語,時間還是不夠用。我先緊著感興趣又有資源的事兒做。我要和老姐PK單詞量,輸的人是要買奢侈品的;下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樣勇敢去外語角。

所以,現實的不理想,不樂觀,無論大事小情,你都要去努力地解決。因為時代在召喚,時代在進步(第幾套廣播體操來著?)它終有一天會被解決的。這是大勢所趨。所以就要相信自己是個樂觀的人,相信一切會變好,你的行動力戰鬥力也就會隨之變強,讓你有能力去解決的更快。


因為他們的身體狀況有差異……
身體健康的人注意力更集中,耐力更強,這些都能支持他們長時間持續高效運轉身體和大腦來應對生活中各種問題並獲得正面反饋,這種正面反饋又會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奮鬥,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所以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充滿希望
身體健康狀況差的人反之


就是自信和不自信的區別啦
也是內在滿足和外在滿足的區別啦

內在滿足的自信源自於自己擁有的東西,
比如一本好書,一個笑話,
遇到困難,轉身困難就消失了,
你眼前的東西變了啊,變成那些能讓你快樂的存在
工作不順利,被批評,然後你吃到一家好店,馬上就樂觀了
樂觀的原因是吃到了好吃的,
自我滿足o(* ̄︶ ̄*)o

外在滿足的自信源自他人的看法和評價
工作失敗之後在得到他人的新的正面評價之前很難恢復啊


為什麼有的人酒量大?有的人酒量小?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對生活和環境的體驗和先天的性格因素有很大關聯,悲觀傾向可以作為一種本徵的特徵來被對待,不過幸運的是,性格也是具有「可獲得成長性」的性質的呢.
樂觀的人的話,按照Maslow的說法,嚮往Self-Actualization的人總會有連續的,高頻率和強度的高峰體驗,所謂「"感受到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顫慄、欣快、滿足、超然的情緒體驗,",這對於漫長的人生而言,是絕佳的維持劑哦.
希望樓主能多有積極的感覺體驗,祝好~


請閱讀第三軍醫大馮正直博士【抑鬱症實質與治療】


推薦閱讀:

人有自殺的權利嗎?
快樂和成功哪個重要,能兼顧么 ?
你是如何接受「死亡不可抗拒」這一現實的?或者還沒接受?
努力考上大學,考上研究生,找到一份好工作,突然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人終究要死,為什麼還要活著呢?

TAG:心理學 | 快樂 | 樂觀 | 抑鬱 | 生命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