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路徑依賴」?它怎樣影響了一國的發展?
謝 @Zampeli Diana 耀。
先來看wiki上的定義:
Path dependence explains how the set of decisions one faces
for any given circumstance is limited by the decisions one has made in
the past, even though past circumstances may no longer be http://relevant.In economic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ath dependence can refer either to outcomes at a single moment in time
or to long run equilibria of a process. In common usage, the phrase
implies either:
- (A) that "history matters"—a broad concept, or
- (B) that predictable amplifications of small differences are a disproportionate cause of later circumstances. And, in the "strong" form, that this historical hang-over is inefficient.
路徑依賴講的是,現在的決策是不是受到了歷史決策的影響。
路徑依賴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各行各業幾乎都有路徑依賴的影子。
比如,鐵路的軌道為什麼是現在這個寬度,而不是更寬或者更窄?因為在火車發明的時候,馬車的寬度就是這麼寬,然後一直沿用至今。
再比如,為什麼很多領域仍然在用Fortran?因為前輩已經寫下了很多可以用的包,後輩多數時候沒必要重複造輪子。
這些例子的特點都是,現在的決策並非獨立,也並非完全按照現在的情況進行決策,而是被上了「歷史的包袱」,跟歷史的決策相關了。
至於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制度上的路徑依賴。當今的制度設計可能不只是按照當今的情況進行設定,而是背上了歷史的包袱。比如最近比較火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包括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農村的土地按照之前的規定是集體所有的,但是這種制度不適合現在的現實情況了,比如大量的農民外出打工,土地如何處理等等。那麼怎麼改革?一刀切誰種地就給誰?還是私有化?怎麼私有化?等等。這些制度設計都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形成了制度上的路徑依賴。而制度設計會影響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應該是不言自明的。
至於其他的地理、文化、基礎設施上的路徑依賴,也可能會對經濟發展有影響。比如有個故事講的是城市形成的路徑依賴。比如城市經常會分布在有瀑布的地方,因為漕運的時候碰到瀑布需要卸貨再裝運,然後在這些地方容易形成城市。這也是一種路徑依賴。
總之,路徑依賴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是非常多方面的,我想可以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路徑依賴其實就是過去的選擇將會限制今天能做的選擇。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傾向於選擇細微的改變,不會做出非常大的巨變。尤其在經濟上,翻天覆地的改革會過快的改變人們對經濟改革的預期,導致混亂。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其特徵,或優勢或劣勢,或多或少都會收到過去發展干特點的影響。很難跳出過去歷史的框架。
個人感覺這種路徑依賴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既有能力積累的限制。過往的選擇其實也是基於過去的優勢做出的,而這種選擇會進一步加強這種能力。一旦外界環境進行改變,個人的能力在短時內是無法發生較大變化的,因此只能在基於過去選擇的基礎上做出一點微調。
簡單的說,國家發展伴隨制度完善,這個過程是邊際報酬遞增的,現在的選擇完全建立在以往選擇的結果上。
沉沒成本是路徑依賴的根源。
任何一個制度的建立必然帶來一個制度集團共榮圈,制度的破除就會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只要對這個制度的成本投入大到把他嘭的一聲塞進了「軌道」,從此這個制度就擁有了路徑依賴,因為沉沒成本太大,足以車毀人亡。
所以,制度依賴作為一種虛擬慣性,要麼錦上添花,要麼落井下石。當然,歷史上總不乏猛踩剎車,緊急制動的人兒呀,要不說「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則有克林威爾,而在吾國則荊公」
and 畢業季知乎上湧現好多論文好題目,好巧哦
?(???ε???)∫?
上面幾位從專業的角度論述了,而我最近在看決策相關的東西,所以從決策理論的角度說下看法。
決策的過程基本都可以映射到決策樹上來。如下圖(隨便找了一個例子):
假設現在已經做出了一步決策,而且這一步決策強大到不可能再被改變,那麼只能再在這一步決策的基礎上再往下展開新的決策分支。所以「路徑依賴」中的「路徑」,其實也就是決策樹中從根節點到葉子節點的一條路徑。平時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其實是可以不斷試探各條路徑的。而路徑依賴的特殊性,就在於:某一步的決策因為各種因素而變得不可逆(不能放棄決策樹上的這條路而換一條)。
中信出版的新書《制度的籠子》有一篇文章——《路徑依賴:制度的慣性定律》,從猴子為什麼不再拿香蕉、馬屁股如何決定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等故事,解讀諾斯所說的「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其現在可能的選擇「。」挺有意思的。
什麼是「路徑依賴」?它怎樣影響了一國的發展?
路徑依賴就是套路依賴。
靠房子拉動經濟,就一直想著靠房子拉動經濟
靠投資基建拉動經濟,就一直用基建投資拉動經濟
一個人靠打工,賺到錢,他就一直靠打工賺錢,對於其它掙錢的方法都不了解,都不知道。
一個人在網上賣產品,只知道用淘寶才能把產品賣出去。
路徑依賴,一旦這一條路走不通,人生就會無路可以走。
就會遭到巨大的打擊
一個人掙不到錢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增長,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也是在知乎上看到的 牛人之所以牛是因為路徑依賴,慫人之所以慫是因為習得性無助
,。路徑依賴是道格拉斯諾斯研究新制度經濟學時提出的的。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過去和你的現在決定你的未來。過去的選擇會影響今天的狀況,今天的決策也會影響未來的局面。 在制度變遷方面,即使有時候可以選擇進行好的改革,但實際上決策者沒有進行。這可能由於受到過去制度的影響。同時制度變遷本來也會面臨著變遷成本,尤其是失敗的風險。過去的選擇存在著一種粘性效應或者鎖定效應。
路徑依賴是經濟學中一個用歷史來解釋當今現象的理論,在比較政治學和法律中也有運用。路徑依賴主要強調的是歷史的重要性,即所有現在發生的事情都與歷史息息相關。假設今年你在銀行的基金賺了十萬塊,那麼你一定是去年先投資了。如果沒有投資就沒有今天的收入。另外,巴以衝突也可以通過路徑依賴來解釋。巴以衝突被國際關係學者認為是歷史衝突,正是因為歷史上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不能和平共處,現在才會有這種衝突存在。
這詞……嘖嘖,你可以去下載一堆叫李維森的一個fdu教授的論文
雖然他喜歡用第一,第二…這樣來讓行文更加脈絡清晰
但一般看到第二都會忘記第一是什麼
祝好運
比較全面的涵義可以去看《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
路徑依賴對一國發展的影響,可以用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來理解。
推薦閱讀:
TAG:制度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