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輕時候的業餘樂迷後來都怎麼樣了?

具體地,在年輕時囿於事業、愛情的選擇而只把音樂當作愛好,在事業有成家庭安穩之後,音樂在這些人的生活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那團深藏內心的音樂之火。


年輕的時候是年輕的業餘樂迷,現在是不太年輕的業餘樂迷。但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挺感慨的。距離我因為音樂而最早在網上認識一批朋友竟然已經過去了快15年了,此後陸陸續續因為音樂而熟識的朋友已經不計其數,有些後來成為了職業音樂家,有些在音樂院校里任教,有些則跟我一樣在古典音樂產業里工作,當然更多的人在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說這些人有什麼共性,那麼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幾乎都沒有放棄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所以挺慶幸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可以培養這麼一個足夠研究一輩子的愛好,雖然永遠都會是業餘樂迷,但如果能這樣聽一輩子,好像也挺美好的。當然,相比音樂本身,通過它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可能是更大的一筆財富。

準備等到成為老年樂迷的那天,再回來看看這個問題。


利益相關:里赫特腦殘粉∑(?Д?)

高一開始接觸古典樂,最開始是從肖邦的十餘首Nocturnes和1987年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那時候還用的是iPod最小的那個shuffle,2GB內存大概就裝得下這兩張CD和另一張我常聽的張國榮的《紅》。我知道aiff和m4a其實差距並不大,但還是選擇了更費電的前者。都因為那時候我還挺中二,覺得無損嘛就是更nb一點效果更好一點。


這麼看來,我大概在這幾年擁有了幾百張古典樂原版CD。從弗朗索瓦的肖邦全集(emi)到dg公司最經典的大荷花1合集,我大概涉獵的一些最基礎的古典樂作品,同時那套裡面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讓我對歌劇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其實到現在,我自己認為算是入了古典樂的大門,是個愛好者吧。至少很多經典作品,尤其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鋼協,很多作品欣賞過數個版本(現場、視頻和CD)

由於我大學學習的是義大利語專業,再加上我之前就了解過,以後可能會更多了解的義大利歌劇。

欣賞古典樂之於我可能是最重要的愛好之一。想來這幾年無論是學習或者學生活動,沒怎麼影響我聽音樂。當然未來這可能是會有改變的,正如題主所說的一些原因。等幾年後再回來這題補充吧。

其實我從小就對音樂有著強烈的興趣:從小時候在合唱團,一直超愛唱歌,KTV一個人我都能唱個幾小時。

怎麼說,我對音樂旋律很敏感,每天都能在生活的片刻響起某個以前聽過的熟悉的旋律,有時候只是一兩個樂句,但也能夠很好的調劑自己的心情。有次起床的時候,腦中自動播放莫扎特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簡直舒心!!

肖申克的救贖裡面,安迪曾說,「那幾個月的禁閉,有莫扎特陪著我。」想來,自己肯定不會像他那樣的淡定,但是當我處於沒有人陪伴的時刻,我耳邊也總傳來拉赫馬尼諾夫或舒曼作品的美妙旋律呢。

我還有點希望自己以後的伴侶也能夠喜歡這方面,或者願意陪我欣賞。要是原來沒接觸過或者不喜歡怎麼辦....那我只好試試把她拉下水咯 (@ ̄ρ ̄@)

說實話,自己雖不是玩票性質,但欣賞層面還是只能慢慢提高。我不覺得古典樂和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有多高雅、不可及(這可能會觸及知乎的zz正確),因而和專業的朋友或是沒有了解過古典樂的朋友,我都是平和的對待相同或不同的觀點。


有時候,音樂本身的魅力,要高於其他的一切。


還能幹嘛?擼碟和聽音樂會咯,能不斷擴展自己聽音樂的廣度,能不斷加深自己對於音樂作品理解的深度,本身就足夠讓我滿足了


變成了老的業餘樂迷


作為kpop小樂迷兼華語部分歌手小樂迷(最近很喜歡林憶蓮),我不知道我那時個會再喜歡不主流的kpop了。也不知道會不會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放棄了kpop音樂的欣賞。


雖然不易,但還在堅持。


年輕樂迷表示正在瘋狂買碟補課 如果知乎能活50年我就50年後再補


等以後來回答。。


來吧,一起組個中老年樂隊玩玩?


我講講土搖圈的吧,從18歲到30歲,算是經歷過很多人老去的過程了。

五成人還是會在朋友圈發些「搖滾不死在路上熱淚盈眶幸好有迷笛草莓瓦肯」之類的口號,但是畢竟參加了工作生活,偷奸耍滑逢迎拍馬勾心鬥角也是一點沒拉下。因為像個正經文青那樣去生活的成本太高了,他們就把當初熱心搖滾樂的自己當成一段光輝歷史掛在牆上,酒後吹牛的時候愛說:「那時的我還沒剪去長發」「那哥們兒當年和我們一起排練過」「那一夜我在南長街沒有停止唱歌,每一個失落的孩子都在與我應和」。

二成人成為了堅定的搖滾黑,毫不留情地嘲諷自己曾經喜愛過的一切。這其實很容易,因為國內土搖圈水準本來也就一般,聽眾也普遍有刻奇傾向,為了音樂誤事的糗事更是要多少有多少。這類人有點像往日帶路黨搖身一變小粉紅,他們更在乎的其實不是音樂,而是搖滾樂給自己帶來的小眾身份。

大概二成人是比較不卑不亢,不以當初的熱情為恥,也不會死抱著青春的榮景不放,這種人通常比較善良。

一成人成為了職業樂迷,能組織點活動的可以靠帶樂隊搞演出抽成,能寫點東西的可以搞點公眾號淘寶店做個小網紅,光會喝酒吹牛的也能被本地新晉搖滾青年們奉為老炮四處喝酒蹦迪看演出。這類人可謂搖滾果上果,靠著在圈子裡蹭熱點混臉熟抖機靈開創出一個買辦階級,還能因此謀生,真正實現了不靠技術全靠情懷吃飯,也頗令人佩服。


業餘生活唄


變成了找了專業老師學習樂器或聲樂,休假打算用來去音樂學院旁聽表演課,重唱課……
做著有天能在二三流舞台上完整的演繹鬥牛士的春秋大夢的中二樂迷……


業餘hiphop(等現代音樂)樂迷,已經開始學習吉他,合成器,logic了,至於主樂器吉他,偏向於solo,扒和聲,玩一點blues即興,學習爵士和聲階段。
一切都從喜歡上kanye west開始,突然發現,原來音樂可以這樣玩的,然後看kanye現場視頻發現,原來電吉他不止用於搖滾樂。
至於今天我發現,如果開心的話,靠這點東西或許可以開始寫點小眾(複雜)的作品(肯定很難聽)了。
然而也不再偏執喜歡某種特定音樂風格(開始更多的接觸流行樂)。
也不怎麼熱衷於靠音樂吃飯了。
並且加入黑辛迪的入門團隊成員,李如春博士「資深粉絲」。

而且,我有個女兒了已經,沉迷kanye還是大學階段。


未受邀也強答一個。看圖:

這就是現狀。


成家立業 事業有成後 拿起自己放在角落的琴 喝醉時消遣時彈彈 找找青春的影子 積蓄買個好音響 和朋友一起喝茶坐坐
琴很破 怎麼也捨不得扔
——————分割線—————


以上就是我爸現在的樣子 現在我20 也有把木琴也有個音樂夢 希望我離夢想能更近他一步


來回答的都是過得還好的


工作的一部分內容會寫原創遊記,評測和做視頻。在製作視頻後期時,我自己對音樂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經常會因為一段旋律或是一首歌拍攝相應感覺的視頻。在視頻配樂方面,不用現照素材我就知道該用什麼音樂,哪首歌,曲庫自在心中,完全得心應手。對於視頻節目來說,好的背景音樂能給視頻加分不少。每次被網友誇背景音樂好聽時,其實心裡知道這是聽了多年音樂的結果,之前聽的上千張搖滾唱片總算能給我帶來除了聽覺感受以外的回報了。


下面打個廣告,帖幾個我做過的視頻,可以點進去看看。

2016超人遊記:草原上竟然有火山!探訪烏蘭哈達火山群-5X興趣社區回顧我拍過的美景,2016超人遊記視頻集錦MV。-5X興趣社區全屏看巨爽!航拍集寧市民廣場的搏克雕像。-5X興趣社區精緻、好開!聊聊我的15款奧迪Q3 1.4T舒適版


正在重新撿起樂器,對於音樂感覺怎麼聽都不會夠,所以不如自己為自己演奏一曲,總之有音樂真的太好了,三年後再回來看看,希望那時候比現在好加油吧自己!


我小舅,77年的,搖滾樂迷。初中時在他的書櫃里找到了一堆超載、Metallica的磁帶,對我影響很大,算是我的音樂啟蒙人吧!小舅是個很低調的人,儘管我有聽過他的磁帶,但是他也從沒跟我提起過音樂,那時候小舅住我外婆家,因為我從小父母離異,很少機會能去媽媽那邊,每次去外婆家,吃完晚飯,小舅都會放點音樂來聽,不過也沒什麼特別的,都是那時流行的任賢齊之類的主流音樂吧。

直到大學回外婆家吃飯,有一次飯桌上不知道因為什麼話頭聊起了小紅莓樂隊,可以想像一下那個畫面,一大家子人全程吃飯就在那聽我和小舅聊音樂,從小紅莓到U2到槍花到Metallica等等,哪個主唱好聽哪個吉他手如何有才華等等。吃完飯了大家都下桌了我們還在聊著,從音樂聊到和音樂有關的電影,直到外婆來催我們趕緊吃完要洗碗了我們才撤。從此以後,只要在外婆家吃飯,吃完飯我們都會放點音樂來聽,互相推薦,聊天經常以「你有沒有聽過xxx」句式開頭。家裡人也默認了我和小舅的這個飯後環節,有時候也會跟著聽聽我們在聊些什麼,對後來支持我學樂器也起到了一定幫助。


後來小舅也了解到他的磁帶對我的影響,也跟我講了很多他們那個年代的事情,比如和同學跑多遠路去買打口帶,誰爸爸在廣播站上班如何如何搞資源,還有那時候聽的哪個樂隊的哪個樂手現在如何如何了等等。印象最深的是,他跟我說年輕時有一次在房間里聽唐朝樂隊的《太陽》,我外公突然跑進房間聽了一會兒,聽完了說了一句「這歌不錯」就繼續回廚房忙活了。


我和小舅對搖滾樂還是有一定的共識的,我們就像戰友一樣,對抗著家庭內部的一些傳統,不過區別在於,我比較年輕,所以激進,而他年長,所以處理很多事情,更加老司機。在我做了一些「出格」事情的時候,大家都對我群嘲的時候,小舅會出手幫我,有時候會很隱晦的,表面上跟著罵我其實是為我解圍,有時候也會直接站在我這邊說話,甚至去揭那些嘲諷我的親人年輕時候的短。


反正我特別感激有這麼一個小舅,在我不順的時候幫助我,在我飄飄欲仙的時候把我拉回地面。他跟我說過一句話我一輩子都記得,「別忘了你自己是誰」,那是我大三的時候,我父母要我考研究生,然後自己那段時間天天給自己灌雞湯,心態也特別漂,搞得好像我已經考上了似的(哪來的自信?)。可我從讀書起就不是什麼優秀的學生,對考試從來都是比較吃力的,能考上個野雞大學就算是謝天謝地了,整個就是一學渣,還整天不務正業,玩物喪志,就不是一個好好讀書的人,小舅一句「別忘了你自己是誰」簡短有力,瞬間把我從其他親人的所謂的「鼓勵」里拉了出來,我開始真正思考「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應該如何面對自己?」這些問題。我覺得正因為小舅是這樣一個樂迷,他對生活的態度才比其他家人更加真實,才讓我們更加好溝通。


後來隨著學琴的深入和年齡的漸長,聽得東西慢慢變得越來越雜,當我在聽爵士樂的時候,他會說「你現在聽得東西真高雅啊」。我心裡覺得有些不是滋味,感覺那層戰友的關係在悄然轉變,因為他不會樂器,有些東西真得學過一點才知道,這也許就是業餘樂迷的局限性吧。不過無論什麼時候,我在家也好在外也好,小舅都很支持我搞音樂。他曾經對我說過,「你從小到大,也沒看你堅持過什麼事情,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沒什麼毅力,音樂這個事情是你堅持最久的了,希望你好好堅持下去。」他跟我說過的很多話,簡單平凡,但是又蘊含生活哲理,他是長輩,也是朋友。


說了這麼多,也沒說後來怎麼樣了,可是能怎麼樣呢?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小舅也有自己的煩惱,他喜歡搖滾樂,也正是因為對身邊環境的厭惡,甚至有時是對自己的厭惡,因為環境對人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他有時候煩的是生活的樂趣逐漸減少,經常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玩手遊玩到凌晨才睡,有時候煩的是身邊的人對他的說教,就比如玩手遊玩到凌晨,家裡人經常說他不該這麼做,對親人不負責,對自己身體也不負責,對他兒子也沒有樹立正確的榜樣,這樣的數落不能說不對,但是人多口雜起來真的很煩,他壓抑的時候就出去喝酒,當然喝酒也會被數落,這是一種循環。


我和小舅的共同點是,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不準」、「不允許」、「不可以」,還有很多「必須」、「一定要」,以及很多關於責任的事情要去承擔,在彼時那個環境,在那樣的一個小城市裡,大部分人里都會默默遵守,而我和小舅對此有卻對此擁有部分相同的質疑,並且會默默抵抗,這不像互聯網盛行的大城市,好像每個人都在提倡個性和多元,所謂的解放變得越來越廉價,而在早些時候的相對封閉的小城裡,我覺得要解放一些什麼,代價還是比較昂貴的。


如今我在外面工作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跟小舅聯繫也不多,如果非要說我的小舅現在是個什麼狀態。。。我想起前幾年的一天早上,我收到他發給我的一條微信,上面寫著「聽了一晚上94年紅磡,很感動!」,和往常的他一樣,簡單真實!


立flag 十五年後來回答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好聽的美聲搖滾?
如何鑒賞後弦的《昆明湖》的?
約翰·列儂真的說過「老師說我不懂問題,我告訴老師是他不懂人生」嗎?
為何我國民族樂器難以「放下身段」?

TAG:音樂 | 搖滾樂 | 爵士樂Jazz | 古典音樂 | 流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