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資銀行海外分行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回國後會有怎樣的職業發展方向?是否值得?
本題已經收錄知乎圓桌商業銀行職業進階之路,更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2015年外派到某行法蘭克福分行工作一年,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
個人微信公眾號:文心雕龍,ID:dwlfinance
好的地方:
第一,從收入水平來看,在海外分行還是過得相對滋潤的。一般稅後能夠拿到國內的2-4倍水平吧,所以在海外分行呆過幾年的手頭應該都能夠積攢一些錢。
第二,從個人成長來看,我認為海外分行是一個非常鍛煉人的地方。大部分的分行規模都比較小,人員配置也不是很充足,所以分行的每一個人都是骨幹,每個人都會主動或被動地去承擔一些很重要的工作,慢慢地發現自己可能不只是一顆螺絲釘,而是發動機的一部分了。此外,由於分行一些業務運作流程還不完善,有些時候還需要一邊摸索一遍做,自己總結和完善流程,很有一種創業的感覺。這與在國內有一套用了幾十年的流程做業務差別很大,每個人都必須發揮更多的主動性。而且由於規模小,平時做業務時經常要跟不同部門的人直接交流,會對全行的運作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第三,能開闊眼界。最基本的,語言能力能夠得到穩步提升;此外,在不同的市場,特別是歐洲、美國等發達地區做業務,能夠提升自己的國際化專業素養,學到一些先進的理念和做法等等,能開闊自己的眼界。在一個文化完全不同的地方生活幾年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讓自己的人生經歷更加豐富。更重要的,每年還有30個工作日的帶薪年假可以休啊,完爆國內所有企業的假期!
不好的地方:
第一,未來的職業發展存在一定得不確定性。首先,現在很多銀行都鼓勵你長期在海外分行工作,但是又不允許長期呆在一家分行,所以有一部分人就在世界各地漂泊著。有些人喜歡環遊世界,有些人喜歡穩定一些,從家庭因素來看,我是覺得這一塊需要有一定得自我犧牲精神。其次,在海外分行工作3-6年後再回國,崗位安排也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比如有一定級別後,要回來,但不一定就找得到合適的崗位(相同級別)來安排你,需要一定的運氣。此外,習慣了海外分行的工作方式,回來以後也可能會不適應。國內國外不管是業務還是模式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海外分行的幾年時間對隊一個人來說會導致業務能力上的一些脫節,需要時間來彌補。最後,在中國這個講人脈的社會環境下,出去的幾年其實相當於人脈斷了幾年,會錯過不少東西,回來後也不是那麼容易續上。
第二,在外面呆久了會想家。我就一年,有些同事呆了5、6年,真的會有濃濃的思鄉之情。如果老婆孩子都一起過去了,那還好,關鍵還有很多老婆孩子在國內的,自己一個人在外,雖然國外是好山好水,但過久了也是一種煎熬。
以上是幾點總結性的分析,以下是我在自己的2015年總結裡面寫得一段關於海外分行工作的描述,大概也談了以下感受,供大家參考:
銀行業務的範圍是相當寬廣的,而海外分行的業務又與國內有所不同,所以來分行公司部以後我基本上屬於從零開始又學了一遍業務,加之還要適應語言環境,所以大概花了1個月時間才慢慢上手。部門的德國同事對當地市場非常熟悉,而中國同事都是國際業務方面的專家,經驗非常豐富。我由於之前沒什麼業務基礎,所以學起來比較慢,同事和領導們非常有耐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一開始真的是手把手地教。在這樣的團隊工作我覺得非常幸運,我也一直深懷感激之情。
其實海外分行的工作是比較辛苦的。一方面法蘭克分行2013年才成立,內部業務和制度上還不是那麼完善,很多東西需要邊做邊摸索,慢慢形成制度,整個過程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另一方面分行整體上人員配置還不是那麼充足,業務忙的時候一個人得干一點幾個人的活。我記得有段時間分行貿易融資的高峰期和債券投資的密集期恰好碰到了一起。由於時差原因,我們跟境內分行只有兩個半小時重合的工作時間,所以公司部早上7點多就到行里跟境內分行對接貿易融資業務。一上午能收到幾十筆詢價,然後挨個報價、確認、統計、通知資金部準備頭寸、發起內部流程、遞交內部審批等等,中間還要穿插催報文、催款啥的,所以整個上午都是打戰一樣的節奏。
下午國內分行都下班了,我們又開始忙債券投資的事。2015年上半年寶鋼、中船、長城資產、上海電氣等很多中資大企業到歐洲市場發行歐元債券,意圖拿低成本的資金。與同等外部評級的當地企業債券相比,中資企業歐元債券的收益率相當可觀,而中資銀行對這些企業又最熟悉,所以當地的大部分中資銀行都有投資。但是根據當地監管的要求,分行所有的債券投資都需要有完整的信貸流程,要包含評級、授信等。一級市場的債券從公布發行消息到關閉投資入口,期間的窗口經常會很短,有些時候我們拿到消息時就只剩三、四天時間了,給前台部門只留下兩三天的時間對發債企業做內部評級,寫調查報告,發起內部流程。那段時間跟同事們一起加過不少班,不過我感覺忙一點無所謂,只要不閑著,所以即使是加班我也覺得能把事情一件一件做成還是很爽的。
在法蘭克福我們做得最多的信貸產品是當地比較流行的Schuldschein(債券型銀團貸款),標準化的條款、有路演、有比較成熟的OTC轉讓市場所以有點像債券,但本質還是信貸業務。Schuldschein從發起到結束一般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企業的風險相對要高一些,所以我們的授信評級都做得比較仔細和謹慎。
貿易融資、債券投資和Schuldschein業務在上半年相對集中,下半年國內多次降准降息,境內外利差縮小甚至出現了倒掛,貿易融資業務受到的衝擊比較大;受資本金等方面的限制,分行債券投資和信貸投放也有所放緩。所以下半年工作就比較輕鬆了。今年4月份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中資銀行海外分行到底是種怎樣的存在——談一談業務、盈利及戰略意義》(可點擊鏈接),談了我對海外分行的一點粗淺的想法。
在分行工作這一年,有一點我感受非常深刻,那就是你越虛心、踏實,越是大事小事都能不挑剔、認認真真地去做,能學到的東西越多,成長得越快。除了上面這些業務,我還做了一些支持性的工作,比如做PPT、列印裝訂材料、翻譯文件等等。在這些工作中,我最喜歡的是裝訂材料,事實上我是挺願意干體力活不願干腦力活的,如果分行有一份搬磚的工作,我肯定第一個去申請。這些年來我一直告訴自己,再簡單的事情也能做出個出色與一般,要把每一件重複性的事情做好其實並不容易,所以對待每一件小事我都會認認真真,我感覺這慢慢地也成了我的一個優勢。
比如在分行做PPT。我算了下,中文英文的PPT大概做了十幾個。公司部的主管是一個德國人,經驗很豐富,業餘時間在歐洲幾所大學做客座教授。他平時拜訪金融同業、企業客戶時或者在論壇做演講等時候都會準備一份精美的PPT,這個任務基本上就被我包了。一般他會先找一些材料,給我講一講他的主要思路,然後我根據他的思路做一個初稿;基於這個初稿我們再討論幾遍,細化一些內容,有時也調整一下框架,最後再形成終稿。在這個過程中我會結合我的想法給他提出一些建議,當然更重要的是我能體會到他在闡述問題時的邏輯框架,同時在做PPT的時候也能對所要闡述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還有一點,德國人在工作方面的確很嚴謹,非常注意細節,PPT的數據、邏輯、字體、色調、排版他都看得很仔細,這也逼著我把事情做嚴謹了,不知不覺中讓自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所以偶爾其他部門的同事開玩笑問我說,他們又讓你做PPT了?我一般開心一笑,其實還挺有意思,收穫也不少。
在分行工作時各個部門的同事都給了我很多信任,遇到不懂的大家耐心教我,遇到困難時得到了很多幫助,犯了錯誤大家都默默包容,所以從始至終我都懷著滿滿的感激之情,這也是跟大家告別時那麼不舍的原因之一吧。
做為一個經歷了分行籌建目前還在海外分行工作的銀行員工,個人感覺在海外的經驗對個人能力的鍛煉是很有價值的,但對回國後的職業發展這點不太好說,見仁見智吧
海外分行目前普遍的情況是人少但活不少,麻雀雖少五臟俱全,如果你願意,可以接觸到基本所有類型的銀行業務,部分業務如果按國內的職業路徑發展可能是永遠也不會接觸到的,這對個人能力的培養確實是極大的幫助;但換句話說有了這些經驗回國之後又能幹啥呢。。。而且在海外呆久了再回去國內的文化反而可能更不適應,所以不少外派到海外的人就長時間漂在海外了,幹完一兩個任期換個地方再來一次
另外有一點好處是在海外接觸的人的層次會有一些變化,你聯繫的可能有當地不同的監管機關、領事館、總行的部門領導,想想在國內直接與這些人打交道的機會,在領導面前混個臉熟的機會多點總比沒有強。。。
生活方面,主要看你的個人屬性了,如果愛好旅遊的話外派歐洲會很美好,對於我這種偏宅屬性的人,在貧瘠的第三世界也能自得其樂,目前唯一的問題是離父母比較遠,雖然外派這幾年回家看望父母的總時間比原來在國內時還長點 (總計一個月的年假雖然不能休完,但還是比在國內時長點的,:)),但畢竟出了事情不能第一時間趕回去,心裡還是會隱隱擔憂
對我個人來說,海外分行是一段很好的個人經歷,出來不後悔,世界那麼大,看看確實挺好的這個問題我可以部分回答。。為什麼是部分回答。。因為我也沒幹過全職。。去年曾經在某四大行的德國某分行實習過一段時間,因此對於這個問題說一些我的觀察吧。當然,作為實習生,我的了解也沒有那麼深入,如果有疏漏或者錯誤,還望見諒。
行里的人員結構大概是這樣的:一半是總行或者國內分行派來的中國人,每個部門都有,但是主要是運營。另一半是本地招聘的,這裡面一半招的是德國人,另一半招的是在德國的中國人。
題主問的大概是從國內派過來的這一部分吧?我分職業和生活方面來講。
職業方面。一般外派期限是五年或者更短,目的是不讓你拿到當地的長期居留權以後不回去了。結束了外派期限之後有兩種可能的去處,一是調往其他海外分行,另外一種是調回國。當時有領導就是之前在另一個海外分行結束任期之後到德國又繼續。我不是很清楚外派人員的簽證是否能在當地跳槽,可能根據地區和國家有所差異。至於回國或者調任的職位/升職等種種。。。我不太了解,也沒法說太多。
生活方面。我覺得外派人員工作之外的生活還是比較無趣的,因為絕大部分國內外派人員只會說英語、不會說德語,因此社交圈也比較狹窄,基本上就是行里同事和其他在德中國企業的員工,當然領事館或者大使館也會開展這種中資企業聯誼活動,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無聊。據我了解到的,很多外派員工的家屬或者孩子還在國內,當然一年裡面包括出差和假期是可以有幾次回國機會,但還是聚少離多,這也是外派之前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據我了解,親屬是可以隨行的,但是一般都沒有隨行,原因有二:一是因為過來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很大可能變成家庭婦女;二是因為很多家屬剛剛在國內攢資歷攢到了一官半職,不一定願意遠渡重洋來當家庭婦女。
還有一點,德國的僱員每年可以享受帶薪年假,這些假期加上法定節假日和周末能有一個多月吧,但是國內外派員工還是按照國內標準放一到兩周的年假吧。。。相當坑爹。
另外一種是在德招聘的華人員工,這類基本上拿了長居,或者在德國成家,我覺得似乎不是題主想問的,因此略過。兩種體驗。一種是覺得錢多活少,死活不願回國了,多為西部地區的人。一種是覺得錢沒多多少,還是家裡好,幹完任期再也不出來的,多為發達地區的人。現在海外機構越來越多,不如以前值錢了,根本不可能指望海外經歷能幫你回國後升官發財。
某師兄在東南亞某國家分行做行長,成天就怕被派往卡拉奇。
某前輩開創了法蘭克福分行,後調迪拜,又調漢城,自我安慰「畢竟離家近了,居然在差不多一個時區了」,回國後安排個天津分行副行長打發了。
某朋友的朋友紐約分行任滿,想辦綠卡,總行當然一口拒絕,不得不出走當地一家小銀行度日。
我自己在美國本地銀行工作,曾有中資行的師兄邀請加入新成立的分行,一聽到要上國內的信審會頭就大了,還加上要經常接機、陪酒,算了吧。鄭重警告各位想去境外機構的小朋友們,除非能拿到回來後的職位崗位上的說法,或者出去後自己有詳細的計劃和planB,不然就是浪費時間,包括但不限於總行,監管機構和境外機構的交流、借調和外派。尤其是入行或者到新部門三年以內的小朋友。
不要天真地認為單純地跟總行處長關係好、跟監管人員關係好能給你的升職加分,圖樣,圖森破。
尤其是大行。
我們都是蟲子。
——————————
當然世界那麼大,要去看看也挺好的。
答主在年末的一場漫天大雪中敲下這份回答,權當對自己這段時間外派生涯的回顧。
背景:國有銀行,短派非英語國家(但工作語言是英語),已入駐半年,與中外方同事均相處愉快,業績完成不錯。因為現在還在海外工作,所以答主只能回答問題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談體驗,後半部門題主也未知,而至於值得不值得這事情-答主對自己的選擇沒有後悔過。
體驗從工作和生活兩個方面回答(畢竟這兩個方面相互影響)
工作上
專業成長。原二級分行前台營銷部門,在海外機構從事後台部門(跨專業原因一言難盡),可以說是比較大的專業跨度,因此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多是邊學邊做。就像前面高票答主提到的,海外機構相對國內很多業務流程,管理辦法,政策制度都還不完善,需要在參考國內總行流程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形成因地制宜的文件辦法。兩邊都要吃透,兩邊都要理解溝通,這個過程其實相當挑戰。各種艱辛不再細數,有個很重要的心得是,凡事多問為什麼,然後也多解釋為什麼,就事論事,嚴謹認真的態度在哪裡都通行。
接觸層級高。對內來說,原來在二級分行時一般只能和分行溝通,雖然也算通暢,但是如果涉及到總行文件和要求就有信息不對稱和信息有效性的問題,到海外之後一般就可以直接和總行溝通了,總行部室有些也有專門的對外處負責我們的管理。資料和溝通都是第一手信息,感覺能更好地理解總行在一些事情上的意圖(雖然也有吐槽的時候哈哈),看問題也更宏觀了些。對外來說,可能由於是駐外的原因,有機會參與一些外交和宣傳事務,在國內很難碰到的一些高層級領導在這邊還是有比較多的場合和機會可以見到,中外都是,另外接觸的客戶也多是跨國企業之類,所以也要特別注意謹言慎行,維護國家和中資行形象。
多面手。因為在我們海外機構中方員工不多,很多時候一個人需要身兼多職。比如我除了主要負責一個部門之外,也兼另一部門的協調人。而且因為中方人手缺乏,很多應急事項就是叫你你就上了,比如說翻譯個報道,做個臨時的同聲傳譯,拉個隊伍參加活動,準備個報道,搞個培訓甚至表演個節目之類的,不一定是專業層面的,各種場合各種方面,開發各種潛能。國內有時也會,但說實話我在當地能用到的資源不比國內豐富,更需要隨機應變。除了真的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般這種額外的事項要求我也都不會拒絕,當成一個學習的過程。比如翻譯各種文件,對我來說是一種吸收消化再轉化的,收效挺明顯。
跨文化相處。和同事的交往還是秉持著將心比心,以身作則的原則。比如說,我試著學當地的語言,和他們溝通,一兩句簡單的話也能讓他們很開心,這是一種尋求融入的表現,他們也會試著向我學習中文。在工作時要表現出足夠的專業性,足夠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能力,才會得到足夠的尊重。比如外方同事找我幫忙時,我會在詳細問清來龍去脈的情況下積極協助,並不時對他們的想法和提議給予反饋,從中方角度給予我的理解和思路,讓他們了解到差異點在哪。而有時我給外方同事的一些任務又急又棘手,他們也會開玩笑說:「因為愛你,所以我們一定會幫你完成。」
收入和晉陞。因為短派是只有固定的津貼收入,相對在國內因為也有一定職級了,海外收入對我來說現階段並不特別吸引人。據說轉成長派後福利比較好。當然短派轉長派於己於行都有多方面綜合因素需要考量。至於晉陞,據個人了解海外的晉陞機會還是挺多的,因為人少,各個獨當一面,出成績還是挺明顯的,且據說總行每年會給海外機構一定的提拔名額。但就像前面答主說的,存在一個與國內職級對接的問題,以及回國後有沒有對應的位置給你的問題,除非一直在海外飄。
生活上
安全性。因為答主所在區域並不是大家熟悉的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出來前給家人做了不少的思想工作。自己說的時候很無畏,在真正經歷一些事件後其實也會有些後怕,雖然並沒有實際的傷害發生。對這些有顧慮的筒子可能需要慎重。
適應性。答主本身對當地的飲食文化和生活習慣都還挺能適應,但也有不能融入的人,這也是想要外派的筒子需要考慮的。
時差。有家人朋友牽掛的,互相調整時差適應彼此還是很重要,據說有同事因為不能滿足老婆每日視頻的要求產生家庭危機,還好本人目前沒有遇到這樣的煩惱。
自律。因為工作的強度和難度,保持好的身體素質與精神狀態還是很重要的,因此我發現我們外派的同事都挺積極鍛煉身體,我自己也是,把在國內沒能堅持的鍛煉習慣在國外都好好執行了。
最後關於回國後的職業發展,就用兩句話結尾吧: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無論怎樣,海外工作經歷都是值得擁有的。在海外工作和生活,與在海外讀書學習,或者海外旅遊,是完全不同的。建議有機會就抓住,出去看看。計較太多,難成大事。
我就說一句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
Assistant Manager 每月5萬港幣底薪
年薪是20個月起跳的
很多答案純粹從職業發展角度回答,這裡略微補充一些其他方面的感受:
首先,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感受,視乎當地發達程度、語言、政治環境。體會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的確是一件好事。
不過歐美和非洲可是有天壤之別??當然現在歐洲也不一定安全了。曾經聽說某機構由於當地發生槍戰,全體不用上班的消息,還是要掂量掂量。
從薪酬來說,一般會提供一定的住房補貼和 expatriate bonus,足夠cover當地住宿。排名第一答案里說比較滋潤顯然是沒看過華為的工資單了,遠離家人付出的代價不一定是錢可以補償的。
從家庭來說,雖然可以把妻兒接到境外,但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也要考慮四位老人變成另外一種形式的「空巢老人」,遠在千里之外無法照顧父母,即使能拼出一番事業,「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是一番悲哀。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也是一個麻煩的問題,外派幾年在國外讀書,回國後是否能銜接上呢?
從職業發展來說,外派之後,比起在國內作為一個螺絲釘,在境外機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外派之後通常需要能獨當一面,對個人能力鍛煉比較大。另外國內是分業經營,境外混業經營,可以接觸證券保險方面的業務。
是否值得要看所在的公司是否有合理的晉陞路徑,對於外派人員安排、職業發展是否有完善的機制,同時要考慮自身家庭情況。外派幾年回來,原單位已經天翻地覆,錯過大好晉陞機會,也是有可能的。
跟海外分行做過一筆福費廷,沒有深交,不過基本也是看做什麼崗位了…去做部門老總還行,職員也就那樣。
當我在辦公室接到電話,老子第一反應這是騙子ˊ_&>ˋ,不過後來做成了這是後話…不過想到他們為了業務整天打電話也是醉了( ̄▽ ̄)
海外分行有直接招聘的外國人,比如中行在德國那邊;也有直接從國內去的,待遇都還挺好的(以下聽說的:牛逼人都不太想去,去的人也是迫不得已)~
作為一個曾經的小語種專業學生,自從進了銀行這個坑以後,日常生活中會特別留意這類信息,畢竟說不定哪天就有派駐海外的機會了。至於去或者不去,那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雖然沒有過派駐經歷,還是可以分享一下自己了解的二手信息。
本回答僅針對有境外機構的銀行外派人員,當地招聘情況不了解。
首先,收入相對境內會有質的提高,基本工資+獎金+外派補貼後可以拿到國內3倍左右的稅後收入,對於入行不久的員工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其次,海外行的工作內容和境內差別較大。海外行以服務中資企業走出去的為主要戰略,業務上目前多為對公業務,按和境內行的關係可以分行聯動業務和本地化業務,常見的業務包括貿易融資、內保外貸、銀團貸款等。其他還有金融市場業務、中間業務等等。目前來看,大部分海外機構的業務並不複雜。主要原因嘛,還是沒人、沒資源。
其實,國家不同,機構所處階段不同,工作內容差別還是很大的。比如本題下有位答主在工行卡拉奇分行,如果系統都沒對接好,估計業務開展還是頗受掣肘的。不過介於中巴的緊密關係,以後機會應該遠超大部分歐洲機構。
最後,海外行雖小也是五臟俱全,預財、資金、授信、合規、IT(對的,海外IT人才很緊缺)都有。所以有志于海外的同學,也不必僅拘泥於前台營銷崗,選擇中後台崗位差異化競爭不失為一種好方向。
看了本題下所有的回答,感覺各中資行海外機構在發展模式、業務類型、人員管理、個人待遇並無本質區別。無論是農行、中行還是紐約、法蘭克福,很多內容套在自己身邊也毫不違和。
至於題主的提問,鄧大大 @鄧文龍孫老師 @孫靖南的回答已經比較全面了,之所以在此畫蛇添足,主要是想給小語種專業的在校同學們一個提醒:
無論是深耕海外多年的中行,還是近年海外發展迅速的建行等,近幾年都有不同規模的小語種校招招聘需求。不願很多同學進來懷著美好的憧憬進來,卻終日埋沒於三尺櫃檯之間,浪費自身專業能力,白白耽誤大好青春。(參照銀行為什麼要求所有招聘的應屆生從櫃員做起? - 職業規劃 - 知乎,)因為外派員工大多要獨擋一面,沒有幾年專業條線積累是很難應付得來的。而且,海外員工的選聘需求受環境影響較大,屆時外派國家和崗位選擇和個人發展未必匹配。員工外派的大門並不向每個人都敞開的。如果招聘時沒有明確培養計劃(雖然有了也未必兌現),銀行里的路並不好走。這得分國家、銀行和人。比如新加坡,中行好過工行,工行好過農交建,大家出來基本就是服務國內企業的,中行出海最久,本地業務也有基礎。同樣是中行,新加坡又比馬來西亞印尼強。普通員工出來的話,基本就斷了國內升職的機會了,然後加入本地永久居民也沒有希望,護照不同。也有一些是國內已經到頭了,比如部門頭頭,派出來封疆大臣做做到退休了。
都是去歐洲的哇
去南非緬甸柬埔寨泰國的呢?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工行如意積存詐騙問題?
※工商銀行為什麼要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大宗商品交易業務?
※中國信託市場的「剛性兌付」潛規則是否應該被打破?或者說什麼時候是個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