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楚漢戰爭是項羽戰勝了劉邦,神州大地會發生哪些奇妙的變化?

假設楚漢戰爭,項羽戰勝了劉邦。


不好說,至少得分項羽是在楚漢戰爭的哪一次會戰中擊敗劉邦,相應的結果應當是不同的。而且,還需考慮到項羽集團家族色彩濃厚的弊病,項伯屢屢以長輩之姿影響項羽范增的謀劃,便是項氏家族對項羽西楚軍政集團有重大乃至決定性影響的體現。

如若項羽是在鴻門宴後,徹底聽從范增的謀劃,連漢中都不給劉邦,僅僅分個巴蜀給劉邦,那麼楚漢戰爭壓根都不會打響:走完秦嶺、再走蜀道的劉邦軍(蜀王?)估計早就自行分崩離析了,即便豐沛故舊硬是跟著蜀王劉邦,韓信繼續留在韓信軍的可能性也會減少,如若項羽能把漢中給章邯,令雍王國坐擁全部秦嶺防線的中西段,劉邦相來個暗度金牛道是絕對不可能噠,更何況金牛道並沒有當年漢水的水運條件。在這般情形之下,項羽大可專心搞定西楚分封體系以外的田齊勢力,頂多會再受制於三秦反楚的影響,至少不會受到關隴巴蜀合體的西國壓制。然而,項羽分封,把地勢偏上且為當時中原核心地域的的秦、晉、冀、豫全部分封出去,雖有互相制衡的布局,卻無法防止按下葫蘆起了瓢的局面,項羽這個西楚霸王就會走向一個既是周天子、又是南來霸主的尷尬位置,始終處於一種比漢初要困難多的打地鼠削藩模式。再考慮到項氏家族的影響力,費勁逆勢削平異姓諸侯王國後,必然迎來對西土、北國與東齊的全面同姓分封,而後項羽及其繼承人便會徹底成為周天子的翻版:西楚天子。以彭城之地,再搞一番軍事地理上難度等同於削平異姓,而且還增加了宗法政治倫理難度的削平同姓之旅,那麼「楚」朝或許會面臨周初+漢初的統治難題。而這種情況,比起下面幾種,或許還是最好的,起碼西楚以外的敵人是分散的(把劉邦封在巴蜀,就沒有人能夠有大義名分和實力去繼承楚義帝的號召力)。

如若項羽是在彭城之戰擊潰劉邦聯合諸侯大軍後,便物理上消滅了劉邦的存在,那麼楚漢戰爭或許會轉化為秦楚戰爭。彭城戰敗在漢二年四月,廢丘被破在漢二年六月,換言之,劉邦被項羽逆襲擊敗後,章邯勢力還在廢丘困守了兩個月。項羽如若殺得劉邦真身,則喪失眾與國但掌握關隴巴蜀的漢王國豐沛舊從會陷入群龍無主境地,章邯勢力雖然未必會得到秦人支持(章邯降楚+新安坑秦)但同在廢丘的章邯、韓信以及尚在關中的蕭何會如何選擇便很有搞大新聞的空間了,關隴巴蜀內部的治權難免會經歷一番短暫的角逐(很大可能是不會流血的政治鬥爭),秦人、雍軍、漢臣三方極有可能搞出來一個新秦王來取代隨著劉邦身死而丟失了的受楚義帝許諾的關中王名分。加上,田齊利用彭城之戰的時機,完成內部整合,楚、齊、秦三方角力,或者楚、齊兩雄外加陷入內部鬥爭的秦地、中原、北地,西楚此時所面對的便會是戰國末年的爭雄情勢,免不了一番縱橫混戰,酈食其之流是要樂開花噠。至於到底最後是誰繼續完成秦並天下的歷史進程,那就未可知了。

如若項羽是在滎陽對峙中期,韓信北伐時,消滅了劉邦真身,那麼楚漢戰爭或許會陷入楚、秦、韓、齊四國混戰的局面。關中經過樊噲水淹廢丘與蕭何整頓,此時已然成為反楚鐵板一塊,劉邦的生死只決定了這片土地供給著的王國,叫漢還是叫秦而已,項羽此時消滅劉邦真身,只是消滅了漢軍前鋒罷了,蕭何主掌下的關中,遠比前一情形中的關中要容易推出新政治旗號與代言人,大不了隨便抓一個秦宗室(仿放羊懷王故事)或者輔佐劉邦遺孤稱王;而整個河北的局勢,得看韓信的治軍政工工作做得如何,以軍神的能力,應當整合出來一支河北軍事力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麼韓信席捲河北魏、趙、燕,至少能佔據一方。那麼,控關蜀、守函谷的秦漢,卷河北、守黃河的韓信,定全齊、居中立的田齊,取中原、據東南的西楚,都是鐵板一塊的一方偏霸(韓信的基礎弱一些,估計最先給跪,然後進入秦、齊、楚爭雄模式)。混戰一番,考慮上項氏集團的家族影響過大的弊端,鹿死誰手依然未可知

如若項羽是在鴻溝分界前後,消滅了劉邦真身,那麼楚漢戰爭會分化為短暫的休戰與楚、漢、齊、梁四國混戰。一如前兩個情形的邏輯,沒有劉邦的凝聚,以漢國為首的諸侯聯盟就會不再擁有楚義帝允諾關中王這一招牌,分解是必然的。不過,由於漢國對關隴巴蜀乃至部分三晉與洛宛土地的長期控制,即便以劉肥、惠帝等遺孤稱王,也會在四國中居與楚平等的雙雄位置。齊王韓信與梁王彭越徹底與漢國劃清界限的可能性極小,且亦不可能短期內配合內部調整的漢國繼續反楚,考慮到雙方長期對峙的力量消耗,極有可能出現類似夷陵之戰後吳蜀互聘休戰的局面。經過一番修整之後,韓信趁機穩定齊地統治,彭越或許會趁漢國收縮而北取趙地,之後的混戰,漢楚誰勝就看如何交結齊梁兩國,個中難度遠比劉邦當年許諾裂土封王要難。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漢國最終獲勝,沒有劉邦的手腕的前提下,日後憑藉呂后惠帝削平異姓王的難度也會比真實的漢初呈幾何級增長

如若項羽在固陵、陳、城父等戰役中,趁著韓彭兩軍未到的時機,反殺漢軍追兵,消滅劉邦肉身,那麼局勢就會變得相當微妙,極有可能憑藉豐沛故從的智慧平穩過度到前一情形,又有可能面臨漢軍被作壁上觀的韓、彭軍與楚軍一道消滅有生力量的極險境地。在後一種極險情形中,漢軍有生力量被消滅,則蕭何經營關中四年的努力便會付之東流,漢國政權將陷入不穩定狀態,以至於不得不龜縮在關中,甚至會因軍力不濟而把宛洛放棄掉。雖然,天下還會進入休戰模式,但西楚尤強,韓彭無西顧之憂,則漢國會在實力與名分上統統落在楚、齊、梁下峰,天下便有三分之一的可能由項羽的西楚項氏集團主宰,有三分之二的可能由出身低賤的韓或彭組成齊地軍功集團或梁地游擊軍功集團,三者互搏,西楚需要趁著韓彭各自羽翼未豐而速戰擊破,韓、彭則可能更需要時間來編織自身的軍功人士網路,勝負未可知。

如若項羽在垓下之戰有如神助,在劉、韓、彭三軍之中取劉邦首級,那麼項羽頂多能夠在衝出重圍後割據江東做一個吳越小霸王,天下治權則取決於漢、韓、彭三方誰能在戰場亂局中反應過來,消滅異己,個人認為,當時掌握數十萬人指揮權的韓信或是最大贏家。然而,以韓信的孤傲性格,似乎無法把持住風譎雲詭的天子政治局勢,天下或許會陷入以韓齊為主導的東齊霸王時期也未可知,若真,則或許從此中國便進入一個較長時期的霸王政治時代,霸王輪流坐?兵疲民乏了就搞搞弭兵之會?

全程腦洞完畢(手動滑稽)。


謝@段子猴三兒邀

首先一個大前提,秦漢時代是一個帝國體製成型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歷史大勢就是大一統,秦朝的失敗不是因為路線錯誤,而是在操作上過於冒進,最終導致了二世而亡,最終由漢朝完成了這個歷史使命,如果項羽真的擊敗了劉邦,同樣也要完成大一統的歷史使命,如果他做不到,那就只能由其他姓氏代替他,無論最終由誰完成,大一統就是這個時代的終極命題

基於這個大前提我們繼續進行討論,項羽在哪個時間點最有可能取勝?我想大概是彭城之戰,【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我們假設此時沒有這一陣妖風,那麼項羽是很有可能在彭城大破劉邦的,進而東平齊國、西進關中,可以暫時穩定住天下大勢,也可視為一種勝利,那麼接下來會怎麼樣呢?

項羽面臨以下幾個重要的問題:第一,西楚集團的內部矛盾。與豐沛集團為核心的劉邦陣營不同,西楚陣營魚龍混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首先是以項伯為代表的項氏族人、以龍且為代表的軍功階層、呂臣等人為代表的張楚餘黨,以及以范增為代表的官僚勢力,其中項氏族人勢力最大,但是凝聚力很差,比如為人所熟知的項伯,此外項他最終投降漢軍,被賜姓劉氏。龍且、鍾離昧、季布等軍功階層可參考曹參、周勃等人,項羽應當會為其封侯,使其正式從軍功階層轉變為軍功貴族,至此成為一股獨立的勢力。呂臣等人則被排除於政治的核心圈以外,無法構成足夠的威脅。而范增這樣的謀臣,則是項羽最可依靠的力量,是其推動官僚化的關鍵,但是其與項伯的矛盾無疑會對西楚集團造成嚴重影響。

因而,項羽需要解決的內部矛盾,就是以項伯為代表的舊楚貴族勢力和范增為代表的新興官僚勢力的對抗,此外,龍且等人也是彭城的另一股獨立勢力,三股勢力之間的制衡和對抗將會影響西楚的政治走向,而這三者之中,官僚勢力無疑是最弱的,西楚脫胎於故楚,貴族勢力強大,不僅在中央如此,地方上的縣公同樣擁有軍政大權,這就需要項羽全力扶持官僚勢力,並且拉攏軍功貴族,打擊貴族勢力。

第二,西楚的外部矛盾。項羽擊敗劉邦之後,必然會維持霸主政治,不過藉此繼續壯大西楚政權的力量,削弱異姓王,在這種情況下,齊國會被控制在西楚的勢力範圍以內,西楚潛在的最大敵人應當是關中的章邯。但是與漢朝歷史進程不同的一點在於,西楚的外部矛盾要讓位於內部矛盾,首先這是由於漢朝的內部矛盾沒有西楚突出,其次從章邯被漢軍圍困不降,最終自殺來看,章邯本人並無強烈的稱帝慾望,其對項羽的再造之恩顯然是真誠的,第三,即使章邯真有反意,恐怕秦地也不會為其所用。

但是,一時的安全並不意味永遠的穩定,隨著老一代領袖的老去,長安-彭城的二元矛盾無疑會愈演愈烈,而在這背後則是更為深遠的關中-關東兩種體制的矛盾,以關東為大本營的西楚集團在動員力上有著明顯的劣勢,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徹底解決關中問題無疑是對西楚王室的重大挑戰,而這一天,恐怕項羽和章邯都看不到了。

第三,意識形態的爭端。如果說先秦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那麼秦漢就是一個思想匯流的時代,以經學為基礎的儒學在融合百家所長的情況下,創造了大一統的思想體系,正是這一思想體系以「天下」的整體概念取代了「關中-關東」的二元對立或是「七國」的文化概念,這也是西楚實現大一統的最後一步,而這一步則需要內外的政治問題全部解決才能進行。

第四,匈奴的威脅。異族的威脅對於帝國體制的形成只是一種編外因素,不過他的影響仍然是不可忽略的,與漢朝不同,項羽很有可能會努力與匈奴作戰,其中他的個人性格只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在諸侯仍然分立的情況下,通過對外戰爭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威、削弱諸侯、貴族的勢力,是項羽加強集權的重要方面。

結合以上四點,我們可以大體的描繪出西楚王朝的歷史軌跡,其與西漢王朝大體有以下幾個不同:第一,由於西楚集團的內部矛盾較大而外部矛盾較輕,因而項羽會首先解決內部問題,而不會過於關注異姓王問題,第二,此時項羽的年紀較劉邦為輕,所以他會有更多的時間安置軍功貴族,如呂后-軍功貴族-同姓王互相傾軋的諸呂之亂不會出現,第三,由於異姓王暫時不會受到打擊,削藩與「七國之亂」的矛盾可能會提前到來,並且由於關中的相對優勢,楚廷遇到的困難會超過景帝。

以最好的情況估計,西楚的歷史進程大概是這樣的:終項羽一世,其主要功績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對內提拔官僚勢力、拉攏軍功貴族,以打擊貴族,在西楚內部初步建立起集權體制,其次是有效的維護了霸主秩序,項羽至死僅為西楚霸王而未稱帝,成為齊桓、晉文秩序的最後守護者,最後,有力抗擊了匈奴的入侵,雖然造成了經濟的進一步下滑和局勢的動蕩,但是大體仍然穩定下來,諸侯國的實力在戰爭中被進一步削弱。

而到了楚國的二代或三代,隨著項羽的去世,諸侯對西楚政權的認同逐漸削弱,項羽的繼承者決定稱帝並採取削藩政策,引起了諸侯的不滿,章邯的繼承者以維護霸主秩序為名發起叛亂,最終被楚廷平定,諸侯國被進一步削弱。

伴隨著政治上的統一,西楚政權開始進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融合,董仲舒的公羊學說受到重視,融合東西的楚法開始推行全國,楚取代七國成為這個國家的名字。


項羽戰勝劉邦,那麼項羽的政治理想之一,分封制重新登場。

在西楚強大兵力的威懾下,諸侯王各自歸國,尊西楚為神州霸主,神州大地重回列國時代。

在霸王「亞父」、年邁的老丞相范增的主政下,西楚的天下還算平定。不想,這位老當益壯的王之左右手,一日卻因突染小小風疾,幾天後即殞命!臨死之時,范增雙眼直視,嗓音嘶啞,留下遺言:

——遇事強韌!

後來的歷史學家搞過一次「改變歷史的一句話」大評選,這句話與蔣公子的遺言「你等會」並列第一!

項羽潸然涕下,替自己的丞相,也是半個父親撫平眼瞼,道聲:

——亞夫,請您瞑目!我會記住,我的兒子、孫子乃至百代子孫都會記住您的教誨:遇事強韌,天天向上!

老相的逝去,似乎帶走了西楚一朝的國運。

………………………………………………………………

下一任丞相的人選,項羽早有謀劃:

燕王臧荼,是當年自己親手擢封的諸侯,還為自己殺死了不聽話的遼東王韓廣。這些年,臧荼身處北方苦寒之地,一不哭窮,二不叫苦,治理邊地有方,抵禦異族入侵有功,是個不錯的相位人選。

至於虞姬,不,現在是虞後了,推薦的她的哥哥虞子期擔任首相。自己這個大舅子,號稱天下第一美男子,相貌堂堂,武功也不錯,但沒什麼政治頭腦,全憑自己喜好處事,治國哪能行。

楚霸王宣布巡視北地。沿著秦朝修造的驛路,霸王和王后一行一直到達了燕國薊城。

臧荼一家以盛大的儀式歡迎霸王的親臨。在霸王對臧荼表明要請他擔任丞相一職,還要讓太子迎娶臧荼女兒之時,臧荼誠惶誠恐,一方面覺得天恩浩蕩、無上榮寵,一方面又擔心這位霸王的天威難測。一時難以決斷。

霸王倒也不逼他,繼續大搞兩家大趴體,喝酒吃肉,唱歌觀舞,好不自在。心裡讚歎:北地的娘們兒,皮膚就是好啊!

最後讓臧荼下決心要遠赴天下之都——彭城赴任的,是自己貧弱的城市再也負擔不起霸王一行的大吃大喝!還是早跟著回去,給北地邊民留點過冬的糧食吧!

畢竟,凜冬將至……

……………………………………………………………………………

西楚第二位丞相誕生了。

臧荼沒想到的是,自己到彭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之事,就是上一任丞相的死亡事件。

諸多端倪顯示,范增之死絕非意外,他很可能是知道了一個什麼秘密,被人下毒害死!

通過多日的暗訪,才幹超群、心細如髮的臧荼終於找打了一項關鍵證物:范增死前幾日,曾在彭城國家圖書館借閱了一卷竹簡。

懷著忐忑的心情,臧荼小心翼翼地將這卷書打開。竟然是《虞氏家譜》??何鬼?

昏黃油燈下,臧荼一夜未眠,一字一句細細研讀,終於從序章一句並不起眼的話里,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楚後虞氏,代皆褐發。

虞氏每代都是褐色頭髮,包括虞後和國舅虞子期!可怕的是,霸王的項氏家族與一般人一樣是黑髮,幾位王子公主包括太子,卻都是褐發!這難道是巧合嗎?

再聯想到讓范增死不瞑目的那句話:

——遇事強韌。

——什麼「遇事強韌」!分明是「虞氏強韌」,這是在暗示虞氏遺傳力量強大,幾位王子公主是虞後、國舅亂倫所生啊!

百萬神獸在臧荼心中呼嘯而過……

………………………………………………………………………

國有禍事,禍不單行。

就在丞相臧荼察覺驚天秘密,欲稟明霸王之時,因多年縱情酒色、大腹便便的項羽外出打獵,竟然喝醉了逞能,霸王硬上豬,被一頭野豬意外撞死!

百萬神獸在臧荼心中又呼嘯而回……

耿直的臧荼決意將真相公布,昭告天下,迎霸王之弟從封地歸國,繼承霸位。

但臧荼還是土樣土森破,這裡可不是淳樸的燕國,這裡是滿地妖艷賤貨的帝都彭城!

在宮廷鬥爭的腥風血雨中,臧荼被虞後一黨所挫敗,先身陷囹圄,後以謀反叛國之名被梟首示眾!

外戚集團取得了絕對勝利。

……………………………………………………………………………

霸王年幼之太子登基,號西楚二王八,不,西楚二霸王。

但紙總是包不住火,霸王在自己大舅子的幫助下當了王八的消息不脛而走,幼王統治的合法性受到質疑,諸王不服,蠢蠢欲動。

先是燕國幼主舉起為父報仇的大旗,率領北地騎兵長驅南下,兵鋒直指西楚腹地;齊、代、南越、長沙諸國也相繼舉起反旗,相互攻伐、兼并。

列王的紛爭時代開始,史稱「五王之亂」。

……………………………………………………………………………

不料,五王與西楚小霸王纏鬥正酣之時,秦時修建的北方長城突然告急。

北方寒冷之地的異族——匈奴來犯。這些匈奴人, 面容如枯骨,步履似輕舞。身形若長劍,肌膚勝牛乳。他們的雙眸深邃湛藍,仿似玄冰冷冷燃燒。盔甲在移動中忽而白如新雪,忽而黑如長夜。

中原人害怕他們,稱之為「異鬼」,意為異族的鬼魅。

這些異鬼,所到之處,燒殺搶掠,並以戰養戰,驅使被俘漢人為奴僕,武裝他們組成偽軍打頭陣、拼消耗,因為就是去送死的,號屍鬼軍團。

後面的就不知道了,還沒演……

[有了幾個贊,重新加了細節,以對得起這幾個贊]


基本不會大變。
項羽這個人,算盤打的賊響。
劉邦扔漢中,關中三分,齊地三分,楚地三分(一份自己,一份懷王,一份自己手下),天下基本被捏碎了。

事實上,項羽分封之後,第一個弄死的就是懷王,統一舊楚地。
如果劉邦也嗝屁了。那麼項羽將從名義上的盟主實力增長為事實上的共主。
項羽可是說過「彼可取而代之」的人。
沒意外的話,削藩策,七王之亂,推恩令等等都將如期出來,依舊是大一統。


我身份證上的民族一欄大概會變成楚族


楚高祖項羽,其事迹記載於西楚太史令司馬萬所著《史記·高祖本紀》,衍生出了破釜沉舟、作壁上觀、四面漢歌等成語。

楚武帝項徹是歷史上最有爭議的皇帝之一。他派遣大將衛綠、霍去癌征伐匈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推恩令,對後世有極大影響。

西楚末年,王穩篡位,建立新王朝。楚光武帝項秀結束了新朝覆滅後的亂局,建立了東楚王朝。

東楚末年,群雄割據。項備自稱楚朝後人,在巴蜀割據,天下一度分為魏楚吳三大勢力,最後被晉開國皇帝司馬淼統一。其中蜀楚丞相諸葛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被稱為千古名相。

1800年後,大型動畫連續劇《秦時明月》,圍繞荊天明和劉少邦展開了冒險故事。新興桌游《三國殺》中,楚國實力非常的弱。而最近,一段關於諸葛朗和王亮的饒舌視頻又席捲了互聯網。


講道理,劉邦控制三秦、巴蜀之後就輸不了了啊……

當然,假如劉邦路邊撿到什麼東西吃了之後暴斃,項羽統一天下,面對各地兵權在手的諸侯,以項羽「 陵上虐下,恃勇無謀 」的政治水平,估計會是個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的局面,各地輪流造反,在一段時間的四處鎮壓疲於奔命之後,項羽估計會死在近侍手裡(李存勖:項羽前車之鑒!)

所以即使楚漢戰爭項羽贏了,也就是一個類似五代的格局


對於一個關注歷史愛情讚美結局的銀兒,如果項羽戰勝,那項羽和虞姬完美愛情就更加有趣了!


沒辦法預測。。

多讀讀歷史,你會發現從古至今能夠成為領袖的人,政治才能是接近一個水平,而失敗者就是低水平。。

為什麼沒法評價?因為歷史上的領袖沒有這種低水平,這種低水平辦法維持自己的領袖地位,你說怎麼預測國家變化呢??


個人認為,項羽這樣的人即便打敗劉邦,也會被其他人干翻


其實鴻門宴時項羽就戰勝了劉邦,然並卵

秦帝國崩潰後政治重組,必須經歷一段半封建半帝國的過渡時期,而在當時的環境下,帝國中央只有控制關中才能保持威懾天下的實力,才能逐步完成過渡。項羽最大的問題是認識不到關中的重要性又不舍楚地,浪費了大好時機。

如果項羽再次戰勝劉邦但還是封異姓王於關中,他的天下還是穩不住


劉邦雖出身不高、文化底子也薄,但是情商高,格局也算夠大,會用人,自己示弱一點,以退為進,自然就有人替他拚命。


天下會安定幾年,然後再起動亂,因為列國不再是篳路藍縷的時代了,諸侯手中皆有千里連城、十萬大軍,彼此之間不可能相安無事,西楚又在彭城那個四戰之地,不能統御全國,終究還會再有爭奪天下的戰爭。


估計咋們漢族得改口叫楚族了


這個問題沒啥價值,贏者通吃,歷來如此,就像有人總說如果蔣贏會如何如何,但是必須清楚的是,一開始這些人都佔盡有利條件,最後輸就是水平不行,作死做出來的,做一件事也許有偶然,但是統天下卻沒有,因為這件事非常宏觀,在這件事上輸了,只能說明水平不行,沒有什麼遺憾的


大誤·正常邏輯下的鴻門宴

楚軍及諸侯兵大破王離軍,項羽由是始為縱長、諸侯上將軍,諸侯軍皆屬焉。

項羽破秦軍污水上,圍之。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秦軍尚眾,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項羽乃立章邯為雍王,王關中,置楚軍中。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

行略定秦地。函谷關有兵守關,不得入。又聞沛公已破咸陽,長史欣大怒,使人致命項羽,項羽許都尉翳等擊關。諸侯軍遂入,至於戲西。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諸侯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長史欣大怒,使人致命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我驪山軍何處容身?願為諸侯前驅,擊破沛公軍,望縱長許之!」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吾等當助驪山軍。」項王許之。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驪山軍二十萬,沛公兵十萬,力不敵。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柰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諸侯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柰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諸侯也。願以關中相讓。」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諸侯。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諸侯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沛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驪山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長史欣。因言曰:「沛公十萬之眾據咸陽,驪山軍強攻之,雖勝有殃。彼時,任一諸侯若乘機相攻,雖縱長亦難止之。今沛公願以關中相讓,不如與之講解。」長史欣許之。

旦日,沛公從百餘騎,驅之鴻門,見謝諸侯,各軍和解。諸侯怨楚王私定關中之事,皆乃曰:「懷王者,楚國一國之王耳。滅秦者,諸國之力也。未得各國之允,楚王何以得主關中誰屬!殷墟之盟,眾諸侯參與其事,依約,故秦諸將當王關中。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眾將相之功也,當分土而王之。破王離,存鉅鹿,合諸侯,納章邯,得秦王,定關中,多賴楚力也,宜尊懷王為帝,以繼天子之位,宜立縱長為王,以主伯天下。」

諸侯乃尊懷王為義帝,乃立項羽為西楚伯王,王梁、楚地九郡,主伯,行周公、齊桓、晉文之事。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趙將司馬昂為殷王,都朝歌。趙王歇徙王代。趙相張耳為常山王,都襄國。當陽君黥布為九江王,都六。懷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番君吳芮為衡山王,都邾。燕將臧荼為燕王,都薊。故燕王韓廣徙王遼東。封成安君陳余河閑三縣,居南皮。封梅鋗十萬戶。

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未納其言,曰:「諸侯已立三秦,王關中。驪山軍多關中子弟,宜居秦地。吾屬多關東之人,何苦為之。」

漢元年四月,諸侯兵入咸陽,殺偽秦王及趙高餘黨,收其貨寶婦女而東。諸侯各就國。漢王之國,從杜南入蝕中。

漢元年五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多以金縱反間於三秦,宣言項王詐坑秦降卒,強以威王三將。關中父老果莫愛章邯等。漢王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敗,走廢丘。漢王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後數月,漢令除秦社稷,更立漢社稷,東向爭權天下。

漢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追殺項羽東城。項羽乃自刎而死。漢兵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王翳取其頭,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五人皆昔日從諸侯入關之驪山軍降卒。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楚人是最高貴的民族。


不過我擔心的是項羽會不會像劉邦那樣中了冒頓的計,先頭部隊被冒頓大軍圍困

畢竟劉邦這麼縮的人當時都志得意滿,沖在前面了

而如果被圍的話項羽會不會像劉邦那樣委曲求全呢?


項羽打敗劉邦,估計也是不過三世。

當然,歷史太遙遠,現在關於項羽的傳說是否真實也說不清。

也許真實的項羽還不錯?


沒有劉邦,也有馬邦,有楊邦,項羽是註定早晚完蛋的,項羽的政策就決定他註定是早晚被推翻的,另外我要說一下,項羽只是各路反軍領袖而已,六國舊貴族依然是一個個的小勢力,項羽他就像是春秋時期的霸主而不是祖龍那樣一統天下的皇帝,漢勢力才是真正把所有六國殘餘勢力(包括項羽)全部平定,掃清六合,席捲八荒的。說句實話項羽他跟劉邦作為軍隊統帥的差距很大,項羽大概等於好幾個劉邦。但是要說做皇帝做國王的話,這已經不是差距可以形容了,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水平。


推薦閱讀:

項羽有什麼資格叫霸王?
劉邦在彭城之戰真的有56萬大軍?劉邦換成劉備是否結局會更好一點?
如果韓信擁兵自立 提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誰終將一統天下?

TAG:歷史 | 項羽 | 中國古代歷史 | 漢朝 | 楚漢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