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畢蘇斯基?


多謝邀請。
關於畢蘇斯基的歷史地位問題,雖然國內頗有爭論甚至依然沿用"法西斯頭頭"之類的說法,但是在國外基本已經算是定調了——他為波蘭贏得了獨立,抵擋了外國的入侵,捍衛了歐洲的文明,他將永載史冊。
具體來評價他的話,得從幾個點來細說了。
事實上,一戰前的波蘭活動家並不少,德莫夫斯基便是另一個代表。但是相對之下,畢蘇斯基的前瞻性之類都要好得多。早在一戰爆發的幾年之前,他就預感到了一戰的爆發,並且組織了相關的軍隊。這支軍隊人數不多,但是在後來和德奧的協商談判中,卻是重要的籌碼。而此時的其它波蘭活動家,基本都在嘴炮階段。而在1917年,他又預感到了同盟國的失敗,於是開始反抗——然後被捉了進去。這次事件也讓他徹底出了名,在波蘭人心中,他成為了最堅定的領袖。
在政治上,畢蘇斯基其實是相當複雜的。波蘭剛剛獨立的時候,畢蘇斯基毫無疑問都是民主主義的擁護者。無論是他一開始所組建的政府所下達的政令,還是後來權力移交時候的輕鬆愉悅,都是沒有做作的。
但是後來形勢有變。因為種種原因(從法國照搬來的法律得背鍋),民主反而使得波蘭動蕩不安,經濟崩潰。他發動了政變——這次政變的主要支持者是左翼。但是在接下來的總統選舉中,他卻拒絕就任。他的統治是威權形式的——但是卻也談不上獨裁。相比之下,他反而更傾向於把事情分給比較專業的手下人。
但是無論如何,民主制度都是被他給破壞了。但是有一點很有趣,他破壞民主破壞的並不徹底。反對黨並沒有被勒令解散,反對派領導人也沒有被抓起來斃掉。即使是臭名昭著的1930年的布列斯特審判,最後結果也無非是判個三年刑期。
這實際上是相當耐人尋味的。
畢蘇斯基的政治立場很難說,不能說他痛恨民主,但是也不能說他熱愛民主。相比之下,他缺乏一種政治上的信念,而更多只是為了一點——讓波蘭更好。相比隔壁的希特勒那種痛恨民主,上台沒半年就把其它黨清了個乾淨的做法,畢蘇斯基還是要好得多了。
而這種「讓波蘭更好」的形式到底如何,可能畢蘇斯基也不知道。
所以,他選擇了留下退路。
在波蘭國內依然可以活動,參加選舉並且贏取不少選票的反對黨,在海外積極活躍的莫爾日陣線之類,都仍然是波蘭民主的希望。1930年的大逮捕搞得人心惶惶,但是最後那「三年刑期」的判決卻是不痛不癢。
我個人認為,如果畢蘇斯基的威權道路走不通,他很有可能會恢復民主體制——如果這對波蘭有好處。
因為事實上,我再次重申,他並沒有比較明確的政治理念。他曾經是波蘭社會黨的領袖級人物,但是後來卻與社會黨產生了相當大的矛盾。在民主與威權之間,他也並沒有迷信其中一者。
在外交方面,他的決定也是很有趣的。他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和德國也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在1933年,他又在巴黎通過自己的人脈,四處打探法國是否打算進攻德國。而他和德國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也是在得知法國沒有打算之後簽署的。
相比之下,他這種政策算得上是標準的不偏不倚了。和兩個大敵都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本質上也仍然是為波蘭謀求喘息的機會。
綜上,我對畢蘇斯基做出我的評價:
一個純粹的愛國者,在同時代的波蘭政治家中,他未必最為出色,但是數一數二。
但是相比政治家或者軍事家,他更應該被稱為一個愛國者,而已。


一個純粹的波蘭民族主義者,某種程度上來說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的進程。
剛剛結束一戰不久的歐洲整體都在面臨赤化,各國共產黨明裡暗裡都在準備罷工革命奪權。蘇俄創立之初滿懷信心的準備推動世界革命,本以為紅軍所過之處,全歐被壓迫的工人群眾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列寧甚至都開始規劃歐洲革命成功後是否用德語作為蘇維埃官方語言。
種種跡象表面世界革命極有可能成功,英國工人公然拒絕運輸英國資本家援助波蘭對抗紅軍的物資,德國共產主義運動如火如荼,法國社會黨人盡一切所能聲援工人國際……
然而蘇波戰爭中迎接紅軍的不是波蘭工人的鮮花而是畢蘇斯基軍隊的槍炮。
維斯瓦河的一敗塗地讓列寧徹底失去了世界革命的信心,就此埋下了蘇聯不斷革命論和階段革命論路線分化的禍根。以至於托洛茨基出走,共產國際分裂,乃至於後來的肅反大清洗,其根源都是維斯瓦河上的慘敗,畢蘇斯基帶領波蘭人峰迴路轉一擊後產生的連鎖反應。
于波蘭民族主義者人來說,畢蘇斯基無愧于波蘭英雄,挽救重獲新生的波蘭免遭布爾什維克的侵略。
而於共產主義者來來說,畢蘇斯基無疑是人類的災難,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成功利用圖哈切夫斯基與斯大林布瓊尼之間的脫節阻擋了世界革命,使蘇維埃從理想的燈塔走向了悲哀的現實,為了自保從而盡顯醜態,最終蛻化了一個四不像的官僚集權的怪物。
畢蘇斯基同時本身也是矛盾的結合體,他身為軍事獨裁者脅迫反對派與自己和解又將他們釋放,他致力於將議會制轉為總統制卻又反對引入極權,他打敗紅色拿破崙卻無法重建海間聯邦,他為了波蘭奔走操勞卻只是得過且過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和方向,勉強為國家續命,以至於死後波蘭政府的外交既短視又愚蠢,於五年後再次亡國。
最後來段獨白

——和平這方面,和平是不可能和平的,這輩子都打不過蘇德。理想方向也沒有,海間聯邦又組不起來,又不甘心赤化,就只能是簽簽互不侵犯條約才能多喘兩口氣這樣子。


很典型的20世紀歐洲農業國的威權主義國家領袖,不乏類似人物,如西班牙的弗朗哥,葡萄牙薩拉查,和匈牙利霍爾蒂。


1920年華沙戰役打敗了蘇聯紅軍,避免了歐洲的赤化,呵呵,罪大惡極


@赤坂凌太郎

@華子魚


推薦閱讀:

如果真有怪獸入侵地球,日本奧特曼系列裡有多少值得借鑒的東西?
軍武次位面到底是什麼意思?

TAG:軍事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波蘭歷史 | 歷史人物評價 | 蘇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