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這些皇帝的年號是怎麼起的?有什麼由來嗎?

希望這裡有牛逼的人能給解釋一下,比如說乾隆為什麼會叫乾隆,乾隆是什麼意思?是誰給取的?帝王家起名字有沒有規矩。


10/17感謝@梁海 童鞋指正——
9/29補充「同音但不同拼寫」之含義及清代的中拼音(見最後)——
9/28補充新內容以及避諱等問題——


首先,這個是年號,不是皇帝的名字

其次,自康熙以後,近支宗室起名就要按照「胤弘永(顒)綿(旻)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來作為名的第一個字,同時近支宗室名字第二個字部首也有要求。但這個規矩僅僅是近支宗室,康熙以前的那些宗室(以及他們的後代)起名就不需要這麼費勁了,可以隨便起~所以宗譜裡面據說有很多很有趣的名字,也有很多傳統的滿人的名字。

-------------------------------------------------------------補充的分割線------------------------------------------------------------
9/28日補充:
這些字輩的來歷起始於聖祖康熙,聖祖規定了胤字作為兒子輩的字輩,孫輩用弘,曾孫用永。網上很多人說「永綿奕載」這個輩分源自高宗乾隆帝,是永瑢給孝聖憲皇后畫了一幅《歲朝圖》,高宗親題詩內有「永綿亦載奉慈娛」一句(其說法來源於啟功),但事實上高宗只規定了綿奕載三字而已,參見@橘玄雅 童鞋微博:http://www.weibo.com/1277616763/AbnvqkHeG
道光帝欽定了「溥毓恆啟」4字,咸豐帝又續擬了「燾闓增祺」4字。其實溥儀1937年又貢獻了12字,但是應該沒有什麼人真的在用吧……

@毛文欣 童鞋問這些字輩是怎麼來的。首先,滿人傳統中是沒有字輩這種說法的,這個也是滿語所決定的。滿語並非單音節,如果按照滿語起名,通常就是一個詞。比如額爾登布(光耀)、穆騰額(賢能的)這種,不存在字輩的問題。但是入關以後高層們也入鄉隨俗,學習了一些漢族的傳統,所以就有了字輩。

這些字的選取,首先肯定是有好的寓意;其次,我個人認為,後面那些字輩是本著生僻且複雜的原則來選的,不僅僅要有好的寓意。這個原因,也出在入關以後跟漢族人學習的一個傳統:避諱,有關係。傳統來講滿人是不講究避諱的,滿語書面語中也比較少有因為等級原因造成稱呼上的特殊說法。比如滿語中沒有「朕」或者「哀家」,一律都說bi(我)。但是入關以後在中原採用了漢族的禮儀、方式,所以也就慢慢開始講究避諱這個問題。這其中對皇帝名諱的避諱就是很大的一項——因為皇帝即位以後凡是出現他名字的字就都要有所更改。

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名字還好說,漢字應該是不需要避諱的(但是《清實錄》裡面滿蒙漢三種文字都給這倆名字貼了黃條),順治帝福臨一詞也疑似滿語,我目前還沒看到資料講這個是要怎麼避諱的,推測漢字應該是缺筆避諱;從康熙開始,就都是用缺筆或者改字的形式來避諱了。漢語環境下兩個字是都要避諱的,如:

所以後來為了方便起見,字輩都選了非常複雜、少用的字,以免處處都要避諱。

皇帝的滿文名字就是對漢語的音譯,這個滿文音譯也是要避諱的。主要模式是選用 同音但不同拼寫(詳細解讀請見下面補充) 的形式來避諱——這個原則僅適用於對漢字的拼寫,如果是滿文辭彙中有含有這些音節則不需要改拼寫。比胤字的避諱,在雍正剛剛即位的時候,雍正採用in這個拼法,其他人採用yen這個拼法(當然後來他的兄弟們就都被改成了允yūn)。再比如弘字,乾隆採用Hung,其他人用Hong;歷字乾隆可用li,其他凡是li音都寫作lii等等。這裡面道光帝是個例外,因為他把自己的字輩改成了旻(min),所以其兄弟們就不需要避諱了(但是滿文凡拼寫min音的時候還是要加一點避諱的)。
-------------------------------------------------------------充完的分割線------------------------------------------------------------


而近支宗室們儘管登入宗譜的是必須按照規矩起的漢語名字,但不排除他們私下有滿語小名的可能性。比如怡賢親王胤祥去世之後,雍正讓弘曉承襲怡親王王位世襲罔替子孫後代的諭旨里,通篇用的都是甘珠爾(滿語:??????)這個小名,而沒有寫弘曉。
截個原文的圖:

最後,我們來說說年號。新皇帝即位後就要換個新的年號,通常來講是君臣一起合計代表了新皇帝新氣象以及對未來的美好祝願的。由於清代國語為滿語,所以(儘管不受重視但)年號是滿漢雙語的。努爾哈赤以及皇太極的天命(abkai fulingga)、天聰(sure han)是很明顯的從滿語翻譯致漢語的年號(當然這兩個詞很有可能並非漢族傳統意義上的年號,尤其是sure han這個更像是稱號),後期很可能就是現有漢語年號,滿文再翻譯具體含義這個模式了。

滿漢雙語這個前所未有的情況,改善了一直以來由於漢語單字字義太多從而年號含義很難揣摩這個大問題——清代的滿文年號可以確定漢語年號的具體含義。下面我就從滿漢雙語來解讀下從順治開始的年號含義:

ijishun dasan——順治,順利的+政治
elhe taifin——康熙,安康+太平
hūwaliyasun tob——雍正,和諧、和睦+正(不偏頗、公正)
abkai wehiyehe——乾隆,以天輔佐(這是個動詞結尾)
saicungga feng?en——嘉+福分(saicungga來源於sain,大概可以理解為 極好的福分)
gubci elgiyengge——咸豐,全部+豐裕的
doro eldengge——道光,道理+光耀的
gubci elgiyengge——咸豐,全部+豐裕的
yooningga dasan——同治,全、盡+政治
badarangga doro——光緒,發揚光大的+道理
gehungge yoso——宣統,光輝的+體統

所以說雍正絕不是「雍親王得位正」的意思(大誤)(重點其實是這一句)。這個由來已久的傳言實在有點小人之心……

-------------------------------------------------------------補充的分割線------------------------------------------------------------
9/29日補充:
@廖嫻 童鞋問「皇帝的滿文名字就是對漢語的音譯?我不理解這句話。皇帝的滿文名字用漢語相似的音讀出來?同音不同拼寫的方式?那時候已經有拼音了嗎?

——這是個很好滴問題,鑒於皇帝名字的滿文寫法也算是皇帝的名字,我就把這個問題也補充到回答中。

首先要區分兩個概念:1. 滿語名字;2. 名字的滿文寫法。什麼是滿語名字呢?就是來源於滿語的名字(或者是滿語詞,或者是滿語中詞根詞綴的組合)。比如努爾哈赤,滿文寫Nurhaci;再比如濟爾哈郎,滿文寫Jirgalang;再比如多爾袞,滿文寫Dorgon等等。這些詞或者是滿語中本來就有的詞,或者是跟滿語有關的詞(如從蒙古語、藏語轉成滿文的詞)。在早期的宗室中,名字基本上都是這一類的名字,如果你們看過玄燁譜錄,其中太宗皇太極兒子們的名字都屬於這一類,沒有漢語的名字。還有遠支宗室,也有很多人是起滿語名字的。凡是這一類的名字,都是漢語去音譯滿語。而任何情況下寫滿語名字的時候,採用原本滿文中的寫法。比如努爾哈赤,就要寫Nurhaci而不是Nuerhachi。現在很多英文文獻裡面提到努爾哈赤,都寫Nuerhachi這種從漢語音譯音譯過去的拼音寫法,我個人認為實在有些搞笑。

但是近支宗室就不一樣了,因為自康熙起就規定了字輩。上文中提到了,滿文中基本上沒有如同漢語一樣的單音節辭彙,作為一門由詞根詞綴構成的語言,近支宗室起名做不到包含漢語字輩的同時還是一個滿語名字。所以近支宗室在正式的文檔中,普遍只錄入漢語名字。並不是說他們私下一定沒有滿語名字,只是正式文檔很少記錄,像上文的甘珠爾這種是比較少見的、正式文檔中也記錄了的、近支宗室的滿語名(以上只包括近支宗室)。

那在寫滿文的情況下怎麼辦呢?比如奏摺、宗譜、實錄、日記、信件等等,凡是涉及到皇帝(未即位之前還是可以看到他滴名字滴)、近支宗室的名字,總不能夾雜漢字在裡面。所以清代用滿文字母很自然的衍生了一個非常逆天的東西,那就是拼音……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體系的拼音系統了(經@梁海 童鞋指正,最早的拼音應當是元代的八思巴文拼寫的漢語,特此糾正,感謝感謝)

其實滿文作為一個拼音文字,能創造漢語拼音也並非很神秘的事情,無非就是用滿文字母拼寫漢語罷了。比較特別的是清代對漢語的拼寫非常成體系,起初是為了幫助滿人學習漢語。康熙的時候出了一本叫做《御制清文鑒》的滿-滿字典,這一本是滿文詞條-滿文解釋,完全沒有漢語的版本。乾隆時代對此進行了補充,並且添加了詞條的漢語意思(但是解釋部分還是全滿文的),即《御制增訂清文鑒》一書。其中漢語意思的右邊,就添加了滿文字母拼的漢字發音——如紅框圈出部分,滿文寫su ioi diyan diyan(疎雨點點),按照滿文字母發音規則,即讀作su yü dian dian:

這本書中對漢字的注音,極大地還原了很多漢字在清代(北方)的讀音。比如現代普通話中已經消失的ki gi hi音,在當時都是與qi ji xi三個音嚴格區分的,如下圖盆傾雨一詞,右側滿文注音寫 pen King ioi,按照滿文字母發音規則即讀作 pen king yü——其中「傾」字讀king:

由於清代有了成體系的拼音規則,所以凡是漢語名字,在寫滿文的情況下就沿用這類「漢語拼音」來寫了,並不是用漢語近似音讀滿文名字。比如康熙朝太子胤礽的滿文奏摺中,他的名字胤礽就寫漢字的音譯 in ceng(讀yin cheng——不要問我為什麼礽字讀cheng,我不懂音韻學所以我也不知道):

回到@廖嫻 童鞋詢問的「同音不同拼寫」。我還是以雍正朝為例。雍正剛剛即位尚未改元之時,他還沒有把其兄弟的字輩改成允(改成允字之後就按照允的讀音滿文寫yūn)。在這個期間,我不知道漢文中是否已經有了避諱,但是滿文的避諱就是採用了同音不同拼寫的模式,如《奏陳上駟院等處侍衛選派請旨摺》中胤禩寫作 Yen s"i(可與上圖第一字對比):

這時候漢字雖然依舊用胤,但是滿文不再寫作In,而是寫作Yen——拼讀出來依舊還是胤的音,但是寫法卻不同了——這就是同音不同拼寫的意思。前面太子胤礽之所以寫in ceng,也是因為該奏摺出現在康熙朝,還不存在胤字避諱的問題。

關於滿文避諱,可以說的東西還有很多。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童鞋可以擴展閱讀下以前我寫的一篇小文:※[重寫]論清代姓名的滿文避諱 [清史擷英]→[稽古右文·康雍夢華]

順便再說說宗室們名字的滿文寫法。
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滿語名字,另一個是漢語名字。滿語名字沒有什麼好說,滿文就寫原詞原文,不可以按照漢語音譯分開音節寫(比如扎拉豐阿只能寫成jalafungga,不可以按漢語音譯「扎拉豐阿」分開寫成 ja la fung ga)。

如果是漢語名字,就要分是否是近支宗室。近支宗室要按照漢語分開音節寫(比如胤礽二字滿文中也是寫兩個字in ceng);若是遠支宗室,即便是漢語名字,音節也要合起來寫,如清末肅親王善耆的奏摺中,其名字連寫作 ?anki,而非?an ki的形式

此規定始自乾隆朝。「滿洲等名字,理宜連寫,毋得單字繕寫。……嗣後滿洲等名字,俱行連寫,如有復行單寫者治罪。至宗室等名字,單寫者多。然近派宗室名字,尚可單寫。遠派宗室,亦不可如此單寫。此亦是分別尊卑之一道。著通行傳諭外。」
-------------------------------------------------------------充完的分割線------------------------------------------------------------


私以為,來知乎提問,是因為無法以一己之力在網路上找到答案。
.
顯然這個問題不是。
.
建議題主在使用百度時,輸入關鍵詞如「康熙」、「雍正」、「康熙 名字」。
.
而非「雍正、乾隆這些皇帝的名字都是怎麼起的?」搜索引擎是用來搜索關鍵詞的,對自然語言的識別很弱。
.
相信百度百科可以滿足你。謝謝。⊙▽⊙


幫毛毛頭補充一下吧,雍正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召集群臣,定下年號的,傳教士說他在庭訓中說明年號取和諧與端正之意,而這正好符合雍正二字的滿文寓意。
康熙遺詔「至太祖皇帝之子,禮親王饒餘王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協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表示自己遺願,希望宗室能夠和睦。
而雍正繼位詔也體現了這一點,胤禛表示「朕之昆弟子侄甚多,惟思一體相關,敦睦罔替,共享昇平之福,永圖盤石之安」,其確立年號之初衷,一是內嵌藩邸之封號,二是合皇考之意願,三是藉此表達對昆弟子侄的態度,伸出橄欖枝,只可惜事與願違。至於雍正正位之解讀,當真令人啼笑皆非,曾與友人引為笑談,此可與朝鮮人將其解釋為廚子有一拼了,真是黑不到點子上,若說雍正不雍,還差不多(呃,我是鐵粉,不是黑)


侯寶林 郭啟儒《講帝號》,其實應該叫將年號才對


樓上的都說的不到位,把年號和姓名混為一談。首先強調的是年號和姓名不是一個概念。一個皇帝可以有N個年號,比如明代以前的皇帝,也可以只有一個年號,比如明清的皇帝(明英宗和清太宗除外)。其次,年號就是國家紀年的標誌比如康熙,雍正和乾隆,這些詞語都是出自於古籍典章。比如學習漢文化的日本,大家熟悉的明治天皇,明治就是年號,明治就是出自《尚書》:聖人南面聽天下,向明而治。比如說現在的明仁天皇,年號就是平成,平成是出自《史記》五帝本紀,中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第三,同治皇帝的年號原本不叫同治,叫祺祥。辛酉政變時候,還未改元就被更換成同治了。
所以年號其實就是一個祥瑞,康這個詞語就不用說了,小康。熙,也不用說了。熙熙攘攘。都是代表吉祥的詞語。


慈禧的比較有意思:

1、1862年(同治元年),上徽號「慈禧」;1872年(同治十一年),因為同治皇帝大婚,上徽號「端佑」;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載淳親政,上徽號「康頤」;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為遇到「天花之喜」,而兩宮太后「調護朕躬,無微不至」,「朕心實深欣感」,決定為兩宮皇太后上徽號,但二十天後同治駕崩,上徽號儀式沒能進行;1876年(光緒二年),光緒帝即位,連同上次給兩太后各上的徽號,一共四字。慈禧的徽號由此又加上了「昭豫庄誠」;1889年(光緒十五年),光緒皇帝大婚,上徽號「壽恭」;1889年(光緒十五年),光緒皇帝親政,上徽號「欽獻」;1894年(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上徽號「崇熙」;1908年,慈禧病逝,按照大清慣例,前面加上「孝欽」,後面加上「配天興聖顯皇后」為謚號。即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共二十五個字。


2、謚曰: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簡稱即「孝欽顯皇后」,謚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兩位正宮,為清代及中國歷代皇后之最。


:明清時對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所上的尊號稱徽號,同時對尊號與徽號加以區別。《明史·禮志七》:「明制,天子登極,奉母后或母妃為皇太后、則上尊號。其後,或以慶典推祟皇太后,則加二字或四字為徵號。」清代的慈禧太后,其算號徽號為「慈禧端佑康頤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祟熙皇太后」。其中「皇太后」為尊號,而「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祟熙」為徽號。宋代以後的元明清,上尊號的意義有本質變化,上尊號的對象已完全轉變成對皇太后的尊親之義。《明史.禮志》不再記載皇帝上尊號的禮儀,只記載對皇太后的《上尊號徽號儀》,清代也如此。這是尊號徽號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賢君明臣已覺察這是一種阿諛奉承、虛妄無實的流弊,而年幼的新帝登極,要有精神依託和支柱,便尊祟母后母妃,加上尊號徽號,且上尊號徽號還不只一次,多次累加。比如清咸豐之妃、同治皇帝的母親葉赫那拉氏,在同治即位後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每逢慶典,徽號累加,越加越長,長達十六字之多。由於文字過長,稱謂不便,在莊嚴場合稱全稱,一般場合便僅稱「慈禧」。所謂全稱,是指徽號在前尊號在後一起稱。 清代,皇太后的徽號還和死後的謚號有關。皇太后死後的謚號用十二字,其中要選擇用生前徽號中的四字,這是清代《上尊號徽號儀》中的定製
。(這小段是摘來的)


都是年號 之所以其他朝代的皇帝都不用年號稱呼 都是說某某帝 是因為他們一個皇帝在位期間會有多個年號 而清朝這些都只有一個 就直接稱呼了


呃……乾隆不叫乾隆,人家叫弘曆。乾隆是人家登基時候的年號。歷史學家通常將年號作為皇帝的主要稱呼,也有大部分皇帝是以謚號來稱呼的。比如從周文王開始一直到西漢,大都以謚號來稱呼皇帝,之後大都以年號,比如嘉慶、崇禎。當然也有例外,有的朝代沒有定立年號,或者即便有年號人們也多以謚號來稱呼,比如隋煬帝……


年號由大臣商議,然後由聖意裁決,往往反映了君主的治國理想。

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康熙,即「萬民康樂安寧,天下興盛」。
雍正:即位前為雍親王,雍正即「雍親王得位正、為君正」的意思。同時雍正名為胤禛,也有諧音之意。
乾隆:「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為年號,同樣反映了乾隆的治國理想。


最近剛看了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對這個問題也感興趣,大概了解了下。

個人理解,年號最主要是寓意吉祥。

康熙 解釋:康,安寧;熙,興盛。康熙即「萬民康樂安寧,天下興盛」之意,不是民間說的: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雍正 解釋:雍正即「雍親王得位正、為君正」的意思,雍正以此強調自己皇位的「正當性」。

乾隆 解釋: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為年號,反映了乾隆的治國理想。他確實做到了,不過只是在位前20年。

別家說法:清朝皇帝的年號一般應該由大臣商議而定。但清朝前期的幾個皇帝的年號例外。如康熙帝的年號由孝庄太后所取,嘉慶帝的年號由乾隆所取。

清朝皇帝的年號大多是一些吉祥的詞,有一定的含義。有些年號某些字與皇帝登基前的爵位中的字一樣。雍正登基前為雍親王,嘉慶登基前為嘉親王。


推薦閱讀:

什麼是新歷史主義?
古代失意文人為什麼沒有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足?
如何評價呂布?
蒙古帝國曾經有過哪些逆天的戰術?

TAG:歷史 | 清朝 | 雍正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