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超越時代審美的作品?
張光宇先生在1945年創作的《西遊漫記》,通過荒誕的故事組合來諷刺社會亂象。
以上是漫畫中的部分圖畫,是不是濃濃的魔幻現實主義和cult風?
當時市面上流行的連環畫,主要以《水滸傳》,《三國》,《封神演義》等經典名著為故事綱要,偶爾有《三毛流浪記》這樣的寫實風格。《西遊漫記》里充滿想像的表現形式,則非常超前且獨樹一幟。
再有,這些圖畫里的人物,是不是有點眼熟?因為老先生正是動畫《大鬧天宮》的美術設計師,他把漫畫里對人物的理解,帶到了後來的動畫中。
該版本的孫悟空設計,可以說是後來所有孫悟空造型的模板。縱使今天來看,片中的人物設計都極具個性和文化氣息——真正的用設計打敗了時間。
最後附上老先生的自拍,人家一個世紀前就在玩連拍啦,太萌了簡直~!
中國鐵路路徽,由陳玉昶設計於1950年初。風格極簡,信息量極大,表現度極高。上部為火車頭,下部為鋼軌,形如一列蒸汽火車迎面而來;上部又如「人」,下部如「工」,寓意工人頂天立地,當家做主。紅色+工人,符合建國前三十年的意識形態,文革中沒問題;極簡設計使意識形態不過於突出,也不會像紅色五角星的郵徽一樣在改開後被棄用。同樣由於極簡,沒有字母和漢字,超越了國界,許多網友將其當成了全球鐵路通用符號。
路徽放大不顯空洞,縮小後無論多小都能看清,所以使用範圍極為廣泛,天下第一。大到廣場、
站房、列車、車輛、輪船,
小到制服扣子、茶缸和凳子上都有,
還有神器——工人之怒
用在公路的路牌上,不認識漢字也能知道此路通往火車站。
進了火車站,路徽還可以幫助旅客區分鐵路和地鐵。
在外國就麻煩了,你說左上角哪個是鐵路哪個是地鐵?右上角代表鐵路售票處還是地鐵售票處?
從美學上說,《人民鐵道報》認為路徽「構思精巧,構圖精美、意蘊深刻。它雖創作於50年代,用當時的藝術標準衡量,實屬佳作;即使放在今天,它依然不失為一幅極具現代設計意識的、不可多得的典範性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對比一下其它路徽,可知並非誇張。下面幾個是中長鐵路各時代用過的路徽,有俄、清、蘇、日、民國各種風格思路,畫得未必不好,但大都過於繁複,頭一個甚至難以畫在火車頭上。這是時代的局限,而「工人」路徽超越了這種局限。
與下圖展示的現代各國鐵路路徽相比,「工人」路徽也不遑多讓。除了中國的,下面哪一個路徽能完全不用閱讀和聯想,一看就知道是鐵路(DSB是丹麥鐵路,不是義大利的)?
和諧號2007年進入中國時竟然不帶路徽,另啟用和諧徽,震驚車迷。有人認為這與鐵路私有化有關(私有化以後不能再稱人民鐵路,工人字樣的路徽是個絆腳石)。
後來私有化沒了下文,和諧號陸續找地方草草刷上路徽,但仍能看出圖文不是一起設計的。
今年新上線的標準動車組則告別和諧號,棄用和諧徽,大刷而特刷「工人」路徽以正視聽。車迷喜出望外,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
前面提到過,路徽採用極簡設計,沒有使用任何字母、「工人」也不是方塊字,中國元素不是特別明顯。而外國鐵路、建國前鐵路一般人接觸的又少,很多人(像我自己)長期認為古今台外的一切鐵路都是以此為標誌的,所以出現了很多非規範使用的現象。
李玉和是樣板戲《紅燈記》的主角,高大上的正面人物,穿的鐵路制服也是工人階級的符號,所以很少有人意識到他所服務的不是「人民鐵路」,唱戲時(或拍攝任何抗戰背景的電視劇時)演員不應戴下圖這種帽子:
而應該戴「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或「華北交通株式會社」的帽子,帽徽為金色(《紅燈記》有過多個版本,背景地點不同),比如下圖。(吳京安的帽徽上下反了,可能是配合13年的保釣運動,取「打倒日本財閥」之意?)
《紅燈記》公演時戴的是哪一種?作為集中巨量資源,經歷無數審核修改,管理非常嚴格的樣板戲,道具水準無可挑剔,金色的帽徽忠實的反映了歷史原貌。其發布的劇照更受過嚴密篩選,在極力突出李玉和的同時,沒有一張劇照能看清他的帽徽。細思恐極。
當然,我們從中也可以發現「工人」路徽的另一個巨大優點,那就是純用紅色,易於看清。
甚至外國人也有把「工人」路徽當成鐵路通用符號的。美國愛奧瓦州鐵路進口了兩台前進式蒸汽機車用於旅遊,要求保留路徽。難以考證他們這是出於對中國鐵路的敬意,還是單純認為這個符號可以代表鐵路,或是僅僅開個玩笑,但路徽畢竟具有標示產權的法律作用,此舉後來成為愛奧瓦州自古以來屬中國的鐵證(韓國買的上游型機車據說也有路徽,但沒找到圖片)。
ps,建國極初期還是重視物質獎勵的,鐵路給了陳一份重獎,小米八百斤。
我是作者的分割線——
我已委託「維權騎士」(http://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畫家。
這是他的畫:
「一臉不高興魚」
「我慫了我慫了」
「差不多是條鹹魚了」
「我萌嗎」
「一臉楞逼魚」
「上面那麼多吃的,選哪個好呢」
「好耶,有戲看嘍~」
「老大,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保持微笑就可以了」
八大山人:「給你一個眼神,自己去體會。」
=======================分割線==========================
評論和私信中有同學指出圖二(「瞪誰誰懷孕鳥」)、圖四(「……」)不是八大的作品,不過它們也蠻有意思的,所以移到分割線後面
「瞪誰誰懷孕鳥」
「彷彿聽見背後有人說我帥」
=======================================================
有童鞋指出清代畫家聶璜繪製的《海錯圖》也很有意思,看了下,真的很呆萌(圖源自@故宮博物院 的微博)
=====================突然的廣告=======================
在微信上架了兩套小雞表情,歡迎親們下載調戲~~
【長手雞第二波】微信表情 - 來自微信表情商店,掃二維碼下載表情
http://w.url.cn/s/A3EmuNp (二維碼自動識別)
【長手小黃雞】微信表情 - 來自微信表情商店,掃二維碼下載表情
有兩個時代的風格我覺得特別超前。
1 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的玉龍,
被認為是中華文化中龍的原型。
很難以想像,在五六千年前的初級農業社會,
會創造出這麼抽象的藝術形態。
2 漢代
我個人很喜歡漢代審美,身邊一眾從事漢唐考古的學姐迷戀漢代畫像磚不要不要的。
漢代的龍形簡而言之就一個字,活。
那時還是四足獸,體態修長,活靈活現。
漢代的審美也是超越時代的,用現在的風潮來說,偏向極簡。
比如我很喜歡的漢八刀玉蟬。
線條簡練,刀刀見鋒,
真是太酷了。。
這個刀數稍微多了點哈哈
這個應該算八刀了,但更像後世做的,少了點古樸的感覺。
提到前南斯拉夫這個紅色國家的審美情趣,不知道你們會想到什麼?
是這樣造型樸素,結構簡單的老氣大樓?
還是這種旗幟鮮明的招貼畫?
然而, 如果忽然某天在一片荒野中看到這樣的建築,
你們會作何感想?
還有這樣的……
這樣的……
這些並不是外星人留下的遺迹,
而是來自於一個已經消失的國家
——南斯拉夫。
第一幅照片中的,是伊利爾斯卡-比斯特里察的紀念碑。
它由加內茲-勒納斯設計,1965年建造。
這座紀念碑旨在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斯洛維尼亞士兵。
第二幅照片中的,是塞爾維亞尼斯的一座紀念碑。
由雕塑家伊凡-薩布里克設計,建於1963年,紀念二戰期間尼斯的1萬名死難者。
第三幅照片中的,是波特羅瓦-戈拉的紀念碑。
它由沃金-巴基克設計,1982年建造,用於紀念二戰中死難的科頓和巴尼賈百姓。
它的近照是這樣的:
2011年,這座紀念碑被拆除。永遠地消失在了地球上。
這些紀念碑曾經散落在前南斯拉夫的各處。是在上世紀6,70年代,由總統鐵托授意建造的。
它們的造型,完全不像是那個時代那種千篇一律的老氣建築,給人一種來自科幻電影中的神秘感覺。
上圖是位於波黑的蘇桑加爾紀念碑,
用以紀念1941年東正教伊林丹節期間被德國人殺害的數千名死難者。
雖然這些紀念碑標誌著的事件大都是黑暗的,
但雕塑本身充滿了幻想和空想的氣質。
他們是由許多不同的雕塑家和建築師設計完成的,
每件作品都充滿了獨特的歷史文化感覺。
上圖是現馬其頓的克魯塞沃-馬克多尼姆紀念碑,
紀念1903年的伊林登起義,
當時保加利亞人對奧斯曼帝國非常反感。
高度抽象的紀念碑,
以各種奇形怪狀的形式出現,
這些解構主義的形象,
有些狀如巨大的水晶,
有些狀如外星植物和生命體。
上圖是現克羅埃西亞克寧的一座紀念碑,紀念二戰期間陣亡的士兵。
巨大的超現實主義雕塑,從形狀上反映出當時的南斯拉夫,
是一個強大的,充滿驕傲的國家。
上圖為雕塑家米奧德拉格-澤克維克設計的紀念碑,
以紀念蘇捷斯卡戰役。
蘇捷斯卡戰役是前南斯拉夫在二戰期間進行的最殘酷的戰役之一。
上圖為卡丁加卡紀念碑,以紀念卡丁加卡戰役的死難者。
在整個上世紀80年代,
數以百萬計的南斯拉夫人,特別是年輕人,
被安排參觀這些紀念碑,以宣傳愛國主義教育。
但是,當南斯拉夫肢解之後,
大規模參觀的行為幾乎完全消失了,
這些紀念碑也埋入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上圖為波格丹-伯格丹維克設計的一座雕塑,1973年建造,用於紀念科索沃的採礦史,樣子也和紅警里的礦車鏟斗很像。
上圖為現塞爾維亞的科斯馬加紀念碑,以紀念二戰中陣亡的科斯馬加-帕特桑分遣隊士兵。
南斯拉夫還有很多造型超越時代審美的紀念碑作品,全部發出來展現給大家:
除了前衛的造型,這些建築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一種滄桑與荒涼。
從遠處看,更有超現實主義的意味:
這一座只剩下殘骸了……
另一個角度看是這樣的:
另一個角度是這樣的:
也許,對於一個現代的旅行者而言,
再也無法理解這些藝術作品的真正意義。
然而,這些散落於巴爾幹的荒廢遺迹,
對於這片土地上曾經生活過的人而言,
依然代表著曾經那段值得自豪的歷史。
即便以如今的審美來看,
說它們是來自科幻片中的建築也不為過。
首發於公號:眾生尖叫(theycry)
http://weixin.qq.com/r/9DsmPjbEdmsJrXJd927m (二維碼自動識別)
竟然沒人提到這個吊炸天的經典老蠻牛?
「世紀經典超跑」——蘭博基尼Countach(康塔什)
生於1973年,至今未卒。
它的設計絕對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設計者是跑車設計天才Marcello Gandini(馬塞羅·甘迪尼)
製造者是「一個不好好修飛機的拖拉機製造者」——蘭博基尼,Countach出來的時候他57歲。
隱藏式大燈(空氣動力學)
+ 前擋風設計(流體力學)
------------------------------
=跑車界叱吒風雲的「蘭博基尼流體力學」高貴風
剪刀門的首次出現,摺疊開啟的車窗,
中置後驅,變速箱在發動機之前——前所未有的大膽設計。
當代尺寸最大最寬的後胎以及遠超同代超跑的性能(在其他廠商的旗艦車型以能輸出200-300bhp為傲時,Countach達到了460bhp)
沒錯這些經典都集於Countach!當時有人稱之為「外星車」。
當然,它還有「欲與飛機試比高的跑車」之美譽——與法國「幻影戰略轟炸機」在長度為400米的飛機跑道上以速度一決高下,結果「幻影戰略轟炸機」以10.8秒勝出 ,Countach以1.9秒的微弱差距雖敗猶榮!
當時在歐洲市場上每部車的售價定為15萬美元,且每年僅造100輛。——跟當今的「飢餓營銷」異曲同工,不僅外型設計超越時代審美,連營銷策略也超越了。
蠻牛的絕代神韻,「讓時光腐蝕得猛烈些吧!」——內心OS。
=======================低調分割線==========================
當然,出自Marcello Gandini之手的還有眾多牛逼的跑車,如:
1966年作品:
保時捷 911 Spyder
1967年作品:
阿爾法羅密歐 Montreal
蘭博基尼 Miura Spider
捷豹 type Pirana
蘭博基尼 Marzal(這個設計科技感十足必須上多圖)
1968年作品:
蘭博基尼 Espada
阿爾法羅密歐Carabo——楔形車的先驅(這個設計也是吊炸天)
1969年作品:
寶馬2800Spicup(綠色也很sao有木有?)
1974年作品:
蘭博基尼Bravo
讓人一看確實有「Bravo」的感覺······
1991年作品:
布加迪EB110
(以上所有圖,侵刪)等等。
===========================================================
沒錯,
馬塞羅·甘迪尼就是那個被稱為「蘭博基尼靈魂」的設計師。
我想說的是,魯迅先生的平面設計。
以下圖片來源自網路。
北大的標誌大家都看過吧,它就是迅哥兒設計的,至今沿用。
迅哥兒是一位劃時代的平面設計師。
來看一下他的書籍封面的設計作品:
魯迅書籍設計草稿:
魯迅標誌設計:
自我象徵(貓頭鷹) 迅哥兒賣萌也是叼叼的
北大校徽(魯迅原版,現在用的是修改過的)
《而已集》書名設計
民國初期國徽設計
魯迅的設計從今天的目光看來,肯定不是完美的,也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設計得很出色。
但他設計出來的美感,穿越了時代,至今感染著我們。
像迅哥兒致敬。
這是一個穿越了人類歷史的作品,在時代以萬年計的32000年前,遠古時期的藝術家在洞穴中,利用凹凸不平的岩壁創作出了具有三維動感效果、淳樸寫實風格的岩畫,在今日看起來毫無違和感。
他們運用色彩對比和岩壁的形狀混合成了反差強烈的畫面,在馬群中各種動物間相互疊加。令人驚訝的是,經過碳同位素年代測定之後的結果表明,一些疊加的動物之間相距至少五千年,超乎我們的想像。
四萬年前人類還沒有來到這裡時,洞熊在岩壁上留下了爪痕;史前藝術家將岩壁刮乾淨畫上了最下面兩隻在打架的犀牛,然後是三隻牛,最後是一群馬。那麼,我們現代人所畫的馬是什麼樣子呢?
上面第一幅畫是著名大師徐悲鴻的八駿圖,第二幅是有當代第一馬之稱的畫家雷曉寧作品,第三幅是達芬奇創作的「馬的素描」,跨越了三萬多年,人類的審美差異似乎並不大。
而舊石器時代的他們,當時使用的只有紅赭石與木炭等十分簡陋的工具和顏料。
如此壯碩的野牛,畫了8條腿表示在走動,與岩壁的凹凸起伏結合的非常好。
捕獵的獅群,圖片放大了看挺壯觀的。
這種洞獅早已滅絕(奔跑快的眼睛都有點看不清了)。
看最上面的羚羊跑得有多快,角都晃成虛影了(也可能表示的是幾隻)。
這種畫法似乎採用了噴塗工藝。
又一頭強健的大野牛,裡面跟著的那頭只露出了半個身子。
這是一根垂下來的石柱上的非常抽象的、寫意的畫,考古學家認為畫的是女性的下身,黑色三角形的陰部和兩條腿,而上面的野牛看起來就像是要擁抱這個性感的裸體女人。(我覺得左邊細一點的那條腿是女人的,右邊粗壯一些的腿代表的是男性,這應該是一個強壯的牛頭人。)
光線暗淡一點更形象一些,這也是所有岩畫中唯一與人類有關的一幅,似乎想要表達女性陰柔之美與陽剛之力的結合。考慮到當時飢一頓飽一頓的狩獵採集狀態,更沒有大眾藝術修養,更加美輪美奐的可能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那麼,創作出這種抽象的表意作品,似乎能夠表明畫家的智力水平與我們不相上下、擁有豐富細膩的情感以及對於「美」這種文化上的訴求。( @馬前卒 說這不是娛樂人類的,而是和自然神的交流,古人一定拼盡了全部創作力 。可能確實包含了他們用精神與超自然世界溝通的用意。)
這個古老的洞穴,位於法國南部阿爾代什河不遠處的一個石灰岩山崖上,在1994年聖誕節前夕被3位法國探險家發現,以最先下入洞穴的肖韋(Chauvet)命名。共有450幅繪畫包括了14種動物,其中有53幅「動態」畫作,展現出動物在慢跑、快跑、搖頭晃腦、咬尾巴等動作。尤其是在燈光晃動時,動物圖像在岩壁上不停遊走,形同最早的影像藝術、3D動畫技術。
1994年被發現以後,立刻引起了學術界和考古界的極大震驚,大家都為保存完好的壁畫所展現出的史前人類高超的繪畫技巧而驚嘆不已。而剛剛鑒定出壁畫的年代時,很多考古學家都對此表示嚴重質疑,他們認為生活在三萬年前的原始人,根本不可能擁有肖韋洞穴裡面的壁畫所呈現出來的對繪畫和線條的掌握能力,不可能畫出如此逼真傳神的圖象來。他們推斷肖韋洞穴與法國另外一個發現得更早、名氣更大的拉斯科岩洞一樣,是由生活在距今1萬7千年至1萬2千年前舊石器時代末期的人類留下來的。
但通過各種方法,包括對牆上火把燒過的痕迹、木炭碎屑、洞中獸骨遺骸的檢驗等,最終確認了時間點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在距今2萬3千5百年至2萬3千1百年間曾經發生過兩次山體塌方,也就是說肖韋洞穴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完全被堵住了,洞內的壁畫也就不可能是後來畫上去的;這個研究結果與之前的考古結論十分吻合,因為在岩洞里也沒有找到這個時期以後的木炭和動物的殘骸。
壁畫之所以能夠保存得這麼好,也是因為原來的洞穴入口發生的塌方而被封住了,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時空膠囊。洞穴發現者是在上邊的另外一個方向,從外面感覺到了氣流變化,搬開碎石從狹窄的僅容一人的通道進入,再沿著一個垂直的孔洞降下才進入了岩畫洞穴的主體空間。
肖韋洞穴作為當年最偉大的考古和藝術發現之一,被法國政府斥以巨資嚴格的封閉保護了起來,研究人員也不能隨意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了世界遺產。又在距離幾公里之外的地方,花費5500萬歐元建造了一個人工的「阿爾克橋洞穴」,技術專家掃描了壁畫和岩洞的三維立體結構並將其複製到相同位置,2015年4月2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參觀。
另外,下圖中1萬7千年至1萬5千年前的拉斯科洞穴岩畫也十分的美輪美奐。
在這個幽深、黑暗而靜謐的洞穴中,感受著自己的心跳,四周回蕩著古人的竊竊私語,心中不禁泛起疑問:我們能否理解遠古藝術家的意境,他們的夢想是什麼?今天的我們又有哪些不同呢?
-----------------------------------------------
人的自我意識是怎樣產生的? 意識到底是什麼呢?
人造生命之路--對起源和未來的不懈追尋! - 知乎專欄
歐羅巴星球(木衛二)解析,是否真的會有生命存在? - 知乎專欄
冰封千百萬年的南極冰下湖泊,其生態系統如何進化殘存至今? - 知乎專欄
.
中國古代繪畫的大奇葩——清代民間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的作品《海錯圖》,主要記載了大量海洋中繁多的生物,畫風清奇,頗有現代漫畫的風格,第一次見真的是亮瞎眼,下面上幾幅圖給各位看官欣賞欣賞。(圖片來自網路)
憨笑的比目魚
驚訝的魚
眼神獃滯的魚
還有這張是鱷魚。。據說是因為作者沒見過鱷魚,是聽別人給他描述的,於是憑想像就畫著這個樣子了。。
下面這張是一隻壽星章魚,據說是有人給當地官員祝壽,獻上一隻所謂的壽星章魚,後來作者根據描述把它畫了下來,那描述我估計是出了偏差的。
還有一些奇怪的生物,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了。。
這書最近故宮還出版了。。
第一次看到Nighthawks就深深地愛上了。荒涼大都市中的一盞暗燈,各行各路,不想回家。有沒有人也想起90年代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場景?
Edward Hopper(1882年7月22日-1967年5月15日),美國現實主義流派畫家,擅長描繪美國現代生活,特別是戰後生活場景。
Nighthawks, 1942,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請放大、全屏、關燈收看。
曾被用作《銀翼殺手》電影場景。
The House by the Railroad, 1924
再看成名作,這幅畫則被希區柯克直接拿去當《精神病人》布景了。
Automat, 1927,Des MoinesArt Center
一個人待著,或者雖然是幾個人,但大家毫無關係,就是他大部分畫的主題。
Chop Suey,1929,Barney A. Ebsworth Collection
Compartment c car ,1938
你們要的傍晚趕高鐵場景。
幾乎覆蓋了大都會中,一個人待著的場景,可是色調都讓人好喜歡啊。有藝評說這是奇怪的人造燈光而非自然光所造成的效果。可這就是現代的感覺。跟現在的NYC特別像。
Hotel Lobby,1943,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Office in a Small City,1953,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窗戶,也是他最喜歡從窺視角度描寫的場景。又給愛曬加班的大家一個圖了。
Rooms by the Sea,1958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偶爾會明媚一點,面朝大海(嗯,人其實已經…….)
A Woman in the Sun, 1961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總之,大家現在的半夜自拍朋友圈素材,Hopper都幫你們想好了。
其他傳送:
穿越時代還穿越中西,荷蘭or比利時版的《千里江山圖》
Bruegel|第二初戀:說不出愛,不如走進你的世界
最近又發現一個更穿越的神:400多年前的畫風猶如遊戲設定集
El Greco|我只屬於我自己
猜猜這個房子什麼時候建成的?
2015?
2000?
1990?
1980?
1970?
如果我說答案是 1935 年,您信嗎?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有些作品超越了時代的審美,而是在風起雲湧的時代大潮下,絕大多數普通人的審美都落後於時代了。
也許平面設計、時裝、攝影、繪畫這些都還可以算作離普通人比較遠的純藝術,就拿建築這種可以算作實用藝術的來舉例子吧。
先問個問題,您印象中八九十年前那個時代的主流房子應該是什麼樣的?
您想像一下電影電視劇里常見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城市風貌是什麼樣的?
想想上海外灘、哈爾濱中央大街、青島八大關這些建於那個年代的建築是什麼樣子的?
比如這是上海外灘,絕大多數建築建成於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題外話,這些全都是鋼結構框架或者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哦,並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石頭壘的房子,石頭只是外表皮貼的面磚而已……)
比如這是青島八大關的花石樓,建成於 1930 年。
再比如這是美國紐約建成於 1924 年的一幢豪宅。
作為對比,咱們再來看看超越了那個時代的風口浪尖。
施羅德住宅,1924 年建成,荷蘭建築師赫里特·里特費爾德的作品。我個人覺得,這個設計哪怕是放在今天,也有很多人覺得太新潮……
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1926 年建成,德國建築師格魯皮烏斯的作品。放到今天也毫不過時,您覺得呢?
1927 年德國斯圖加特的維森霍夫住宅展覽中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的作品。
1929 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的德國館,德國建築師密斯·凡德羅的作品。原建築已於世博會結束後拆除,照片為 1986 年原樣重建的復刻版。
開頭提到的荷蘭海爾倫的玻璃宮,設計的時候是用作時尚購物中心,建築師為荷蘭建築師 Frits Peutz,建成於 1935 年。
讓我們再看看今天的北上廣,今天的紐約、香港、東京,今天的迪拜、多哈、阿布扎比,看看全球化浪潮下的城市風貌。
這股時代浪潮的源頭在哪裡?您找到了嗎?
有些人就這樣永遠的改變了我們這個世界。包括科學家,也包括藝術家。
======================================
圖片來源:
上海外灘 The Bund of Shanghai, The Bund History, HSBC Building, Huangpu River, Shanghai Attractions
青島八大關花石樓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9%9D%92%E5%B2%9B%E5%85%AB%E5%A4%A7%E8%A7%82%E8%8A%B1%E7%9F%B3%E6%A5%BC.jpg
紐約 Fitzgerald-Ginsberg Mans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Fitzgerald-Ginsberg_Mansion_in_Flushing,_Queens.jpg
施羅德住宅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ietveld_Schr%C3%B6derhuis_HayKranen-7.JPG
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 Bauhaus Dessau | Wikiwand
維森霍夫住宅展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eissenhof_Corbusier_03.jpg
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德國館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arcelona_mies_v_d_rohe_pavillon_weltausstellung1999_03.jpg
海爾倫玻璃宮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laspaleis_front-east.jpg
牛牛合影 Le Corbusier meets Albert Einstein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直覺就是vogue的攝影作品。。。
真的很難想像這些都是五六十年甚至近一百年前的攝影
1923
1930s
1943
1945
上世紀四十年代
1949
1950
1950s(我最喜歡這個時期vogue的封面 我們剛建國啊)
進入60年代
1967
1970s(我們還在文革啊喂)
歡迎關注我的小專欄[一生一畫]:http://zhuanlan.zhihu.com/nanmeimei
也歡迎關注我的公主號:南妹妹(nanmeimei2016),和你聊聊少女心藝術史
我想到了一幅畫《骷髏幻戲圖》,請問你有看過國畫里畫骷髏的嗎?
沒錯,無論從風格還是繪畫形式上來說,這都是一幅中國古代人物小品畫,年代是南宋時期的。這幅畫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都有些異類,以骷髏入畫,似乎犯了中國畫的大忌,我們都知道,中國古典文化中不管是詩詞、音樂還是繪畫,都講求溫文爾雅、含蓄蘊藉。文人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樂師曰:手揮五弦,目送飛鴻;畫師曰:外師造化,終得心源。以這樣的標準來看,這幅千古迷畫有些不中規中矩,多少帶了些詭異和恐怖的色彩。
這樣的一幅畫面蘊含著什麼樣的故事呢?作者為什麼要畫骷髏呢?
我們先來看看作者吧:
李嵩(1166—1243)錢塘(今杭州)人,少年時為木工。光宗、寧宗、理宗三朝畫院待詔。山水、人物、花卉均擅,尤以風俗畫見稱於畫史,存世作品《貨郎圖》、《市擔嬰戲圖》、《骷髏幻戲圖》等均是寫實之作。李嵩是宋代著名的風俗畫家,他的作品內容都是反映底層社會生活的,如著名的《貨郎圖》,充滿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然而這幅《骷髏幻戲圖》卻極其另類,還有「超現實主義」成分在內。看到這幅畫的人,恐怕第一反應就是見了「鬼」了。
同樣地反映底層社會生活的作品《貨郎當》:
元代姬翼詩云: 造物兒童作劇狂,懸絲傀儡戲當場。 般神弄鬼翻騰用,走骨行屍晝夜忙。 通過此詩可知,懸絲木偶將元代兒童吸引得如痴如醉,同時也折射出了宋元玩具製作的新奇。李嵩《骷髏幻戲圖》可以證明宋元製作機械木偶的水平是相當高的:一大骷髏以數絲懸吊一小骷髏的懸絲骷髏,引逗小孩兒玩,骷髏關節十分複雜,絲線有十餘條。
我們先來地觀察一下這幅畫:
畫面的中心人物是一戴襆頭穿紗衣的大骷髏手裡提了一個小骷髏做遊戲狀。大骷髏處於畫面左邊,坐於地上。左腿曲折著地,右腿弓起,左手按於左大腿骨近膝蓋骨處,右手提線索控制小骷髏。小骷髏右腳單腳著地,左腳抬起,兩臂做招手狀。
小骷髏對面一小兒,手足著地。昂首伸右臂,以對應小骷髏。小兒身後有一婦人,尺寸較小,做阻攔狀。畫家似為表現婦人身處遠處,才故意縮小她的尺寸。整體畫面布局的重心偏重在左下角。大骷髏背後另有一婦人,比例與大骷髏等大。懷抱一嬰兒,正在吮其乳汁,雙目注視前方發生的事情,神態安詳。他們背後是一個台狀物,約與大骷髏站立時等高,或稱為墩子,又像古時的闕。上有豎排書「五里」二字。
看著這幅畫,總讓我有些詼諧之感:
畫中所取的死界大小骷髏和生界婦女嬰兒同處一個畫面中,骷髏的嬉戲帶給不懂世事嬰兒樂趣,同時也帶給了嬰兒母親驚恐。所以人們在看畫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會產生驚懼和極度的不安。但畫中的嬰兒卻與恐怖的骷髏同時嬉鬧,全然不知。
畫面上一派祥和,就如同市井風俗中常見的天倫之樂。唯一突兀的就是那具骷髏。因而也就突出了出題齊生死的老莊思想,生死幻滅,如夢如真。生而有樂,死亦無懼。在婦人眼裡,骷髏是生還是死,都無所謂,孩子是生命的延續,他們依然生機勃勃。死者雖死,已無軀體,可一樣可以恩澤後代,帶去快樂。
整個畫面籠罩在生與死,苦與樂,愁悶與天真的對比中,而這種對比卻在一種最為平常的沿街戲耍中體現出來。
畫面的場景是一個瞬間,其表現的意思也是多種而且耐人尋味的:
一是因為嬰兒的年幼不懂還是成人心理作用讓死變得如此恐怖?
二是因為骷髏世界並不完全是陰森毀滅還是嬰兒世界原本是純潔鬱勃?是現實世界生的慾望讓我們不敢直面死的威脅還是死同時意味著生的欣喜?是生界都是讓我們欣喜的還是死界都是讓我們恐懼的?
這真是寓意深刻的一幅畫。生與死是那麽強烈地對照著,以骷髏為主角的寓意大約是反映了人生命運的虛幻無常、倏忽幻滅之意,你今天是操縱者,或許明天你就會成為一具被操縱者。因此,人生被看透了,大約就是一具行屍走肉而已。
此畫的含義至今仍是引人爭論、莫衷一是。畫面怪誕奇詭,將生死兩界,統於一畫。作者用線堅韌紮實,富有變化,染色嚴謹、古雅,頗具宋朝院體畫之特色。至於畫中是寫生死轉化、因果輪迴,還是莊子的齊生死觀,尚待詳考。
同樣地,這樣的骷髏旋絲木偶在現代的美國街頭也有:
其實現在也還有把骷髏當傀儡的雜耍藝人,在美國,這種雜耍曾流行一時。仔細看看,美國街頭的傀儡小骷髏,和李嵩畫中的小骷髏倒還挺像,不過嬉皮風更多一些。李嵩畫中大骷髏手中操縱傀儡叫懸絲傀儡,據說是從古代印度傳入中國的。
甚至讓我想到了這個:
你們覺得呢?
--------------------分割線--------------------
最近開了有關於如何不應試可以學好畫畫的live:https://www.zhihu.com/lives/835137879494770688
公眾號:一筆草,對繪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加入!
《(86版)西遊記片頭曲》 作者:許鏡清老師
這是每個中國人都再熟悉不過的一段音樂。但是,你是否注意過這其實是一首電音作品?
這是1986年以前的作品,也許是大部分國人聽過的第一首電子音樂。
分享許鏡清的單曲《《西遊記》(86版)片頭音樂》: http://music.163.com/song/27552544/?userid=77373648 (來自@網易雲音樂)
↑點擊網址試聽
許鏡清老師在為《西遊記》創作這首主題曲時沒有用古琴、古箏、笛子等傳統樂器,而是用了當時全國都沒有多少人聽過的電音!而且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用極其有限的條件製作出這首電子音樂片頭曲。不但理念超前,而且表現力豐富,非常契合西遊記的格調氛圍。
網易雲用戶的留言非常有說服力!
向老一輩藝術家致敬!經網友提示,此曲的官方名字為《雲宮迅音》。
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拍攝的2001太空漫遊。無論是布景,配樂,美學設計,故事內核等等各個方面都是在今天看來都非常了不起的設計。
剛剛去了四川廣漢三星堆,設計和造型不僅超越時代,簡直超越了種族和星球。
一說到老版西遊記,大家都說經典,每年暑假輪播。關於這部連續劇,大家太熟悉,之前幾年也分別就其人物聚首,拍攝花絮,幕後故事,以及優質的音樂(知乎熱貼)分別有人提及或分析過,前不久許鏡清老人還開了音樂會,所以我也不贅述這些。
看到本題涉及審美,不由想到,當年那個走南闖北的窮劇組,全程據說只有一台攝像機,三十年前拍出來的畫面,如今留下來的畫面,可能像素看著有點兒慚愧,但攝影水平,尤其是構圖,構圖,構圖啊,絕對超越時代審美,配得上四個字——可以傳世。
片頭曲的這一小段逆光,聽著音樂,每次看到都不由地起了敬意。
這張是唐太宗送玄奘西去,看著騎馬的身影消失在夕陽下。
當年的構圖是真的很講究,剛出世的猴子漂洋過海去拜師學藝,在茫茫大海上撐著木筏,一江(海)晚照。
還有這些,當年的拍攝條件其實很簡陋,大致就是室內搭一些布景,噴上舞台的白色煙霧,後面布景就是照相館那種風景牆。
當年製造出的瑤池仙境,天上人間(呀哈我說了啥?),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想像。
再看一下新版西遊記,這個凌霄寶殿,我都不想吐槽了,審美完了,這配色,是不是熱門頁游的登錄界面?
看看,這樣是不是毫不違和?
中國人的傳統審美,體現在配色上,多是蒼灰、碧綠、玄青、殷紅、鵝黃、素白、翠綠、粉黛、皂色這種低亮度,低對比度的顏色。不是現在車墩橫店批發的,反著光的塑料鎧甲,五色斑斕的綾羅綢緞(說不定是滌綸),更不是這種大紅巨綠,瞎光惡閃,對比濃重,反差強烈的不中不西的特技殺馬特。
(平心而論,好萊奇幻片的特效,人家老外那也非常講究質感)
再看這張,大愛,四人一馬,走在瀑布頂端,分水嶺上。可想而知,當年拍一組畫面,得有多不容易。
這張。換做如今來拍,肯定秉承著「光圈大就是硬道理」,把後面人物背景都扔出焦外。
最後這張,應該是當年的劇照(明信片),看看畫面色彩的平衡,構圖的平衡,縱深的平衡,沒啥說的,到了今天的VR時代,可能都無法超越。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馬頭
-------------------------------------------------------------------------------------------------------------------
恩看大家的回復似乎這不是在三星堆出土的....是在三星堆博物館修復的,出自漢代
《局外人》這本書。
阿貝爾·加繆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最著名小說之一。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也許是昨天死的。」開篇即是惡人之處。
不悲傷不沉默,而是懷疑、模稜兩可,這是主人公。
這本小說的牛逼之處和經典之處在於對主人公的刻畫,一個被認為是脫離了現實社會的人、一個不被理解的人、一個沒有追求的人,無論愛情、親情還是命運,甚至自己的生命。不知道為什麼,偏偏會讓我想到《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也讓我想到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都是被拋棄之人。
他好厲害,好像什麼都不在乎。
其實並不是,他熱愛生活,誇女友,會抱怨。只是他所建立的理想世界破裂之後,自然會覺得生活如此荒誕,戲劇化。和許多小說中的主人公不同,他呈現給讀者多種理解。
你怎麼能在自己都認為荒誕的人生中尋找生存的意義呢?太可笑了。
「現在我面對著這個充滿了星光與默示的夜,第一次向這個冷漠的世界敞開了我的心扉。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有愛融洽,覺得自己過去曾經是幸福的,現在依然是幸福的。」 從某種角度上說,默爾索在死亡直逼的苦難面前「大悟」了,他回歸自我,完成了和這個冷漠世界的圓融統一。他明白了這個世界虛無的本質。 他意識到自己之前一切的方法,態度都是對的,都是這個世界本來的方式。在苦難之後,他發現了自己。
—————《局外人》
當我們過度解析這部小說後,我們都成了【局內人】,然而實際上我們都是什麼也不懂的【局外人】
---------
《100字以內能寫出怎樣的虐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36845/answer/152634306
朱德潤(1294年-1365年),字澤民,號睢陽山人,中國元代畫家。
距今約 700 多年的元朝,有一位寫上去看上去聽上去普普通通的文藝青年,可是他畫了一幅牛逼哄哄的作品並且有幸流傳至今,那就是上圖中的《渾淪圖》。
第一眼看上去讓人懵逼的地方就是圖中偏右的圓。這個圓…十分十分的圓,在傳統水墨畫上有一種舒服的違和感。老朱當時到底是如何用毛筆畫到這麼圓的?圓圈上面的風箏線又是嘛意思?放著好好的山水花鳥不畫,突然之間畫一個圓,到底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這或許是人類已知最早的抽象作品。
然而今天,在我回國後被人知道我的專業是藝術,還是要我給他們畫一幅惟妙惟肖的鉛筆「照片」~~~
黑白攝影大師何藩先生的作品。
以下圖片多選自先生1950 - 1960年間的作品。
1954 年
在2016年6月21日蘋果日報未刊載何藩先生因病辭世的消息時,我並不知道先生是誰。
但看過先生作品以後,滿腔嘆服。
先生1931年生於上海,14歲便贏得攝影獎項。後移居香港。
他所攝黑白記錄照片譜寫了五六十年代舊時香港的光景。
以獨特的視角捕捉光影流離。
在「攝影」一詞尚未成為人人簡歷上個人愛好特長突出項時,先生已經獲得近300個國際性及地區性的獎項。
何藩先生本人肖像
最後放一首電影《黃金時代》里湯唯讀的詩,每次看何藩老師的作品都會想起這首詩歌。
詩文取材自魯迅先生的《影的告別》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里,我不願意去;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裡,我不願意去;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的世界裡,我不願意去。
我只願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 無所謂去哪,無所謂見誰。
那些我將要去的地方,都是我從未謀面的故鄉;
那些我將要見的人,都會成為我的朋友。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我不能選擇 怎麼生,怎麼死;
但我能決定 怎麼愛,怎麼活。
這是我要的自由, 我的 黃金時代。
同樣,這也是攝影的黃金時代。
推薦閱讀:
※練書法,臨完趙孟頫再臨文徵明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有哪些熊爸媽才會起的名字?
※為什麼中國內地絕大多數的建築設計風格較為單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