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健的《車站》?

一曲《車站》,悠揚的曲調凝結著李健親自填詞的心意,簡單與詩意貫穿始末。在手風琴和吉他的簡單伴奏中,李健沉靜溫暖的歌聲緩緩而出,似乎將現場觀眾視作了多年的知己好友,不炫技不花哨,卻自有一番天然去雕飾的動人滋味,讓你不知不覺讓你在詩般的意境中道盡人生百味。

這首李健自己填詞的《車站》打動你了嗎?


這首風靡了日本近30年的《車站》,終於,終於有了無比悠遠美麗的中文版。

以為告別還會再見

哪知道一去不還

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相聚分別

就像這列車也不能隨意停歇

李健再次施展創作歌手的才華,親手填詞,直到比賽前一夜。
而李健的聲音,有著一個著名的大殺器,就是【畫面感】。
他的歌聲,他的哼唱,他的詞,讓我完整地看了一部關於傷感別離,關於「人生的車站」的電影。
下雨的車站,黃昏的站台,藍色的站牌。
難捨難分的情侶,靠窗默默流淚的姑娘。
汽笛聲,不知下一站去何處的飛奔列車。
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一個故事,令人無比動容。

鏈接:QQ音樂-李健《車站》

容我稍微介紹一下這首日語老歌的原版吧。
《車站》的原唱是中森明菜,收錄於她1986年發行的個人專輯《CRIMSON》中,初次亮相就在日本引起了不小的反響,30年來,被日本香港的歌手翻唱了許多版本。
原版鏈接:駅-中森明菜

《車站》原版日語歌詞講的,簡單的說,就是【我在下雨的車站偶遇到分手兩年的前男友,看到他熟悉的雨衣,成熟許多的眼神,依然不變的側顏,我對他深深的愛和痛苦又浮現】的故事。

似曾相識的黃色雨衣
在黃昏的車站 我怦然心跳
就是那個 我曾經愛的人啊

女神中森詮釋出的版本是非常有孤獨和幽怨感的,她稍顯哀怨的嗓音,聽起來深情,讓人不忍。.低吟淺唱中,是一個受傷的女人。和李健的版本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在於視角,在於那種有些溢出的哀怨和痛感。
而這首歌的詞曲作者,竹內瑪利亞。在她在94年的個人專輯裡,終於正式唱了這首自己寫的歌。鏈接:駅-竹內まりや

我個人認為,竹內的版本,是所有日語《車站》的版本中,最開口即化,最迷人的版本。她的弦樂找來了大師服部克久,過場可以聽到那些黑白愛情電影才會出現的溫暖感。畢竟是揉進了自己的經歷而寫成的歌,車站裡的再遇,車站外人海茫茫的再次錯過,都唱的讓人想去淋一場雨,想去體會重逢,想去經歷愛的傷痛!竹內末尾的哼唱和李健一樣,讓人意猶未盡。她的聲音里還有中森沒有的洒脫,讓走出車站的未來明亮起來。

走出車站的時候
雨也停了
這條街又迎來了熟悉的夜

另一版翻唱不得不提,就是梅艷芳的《裝飾的眼淚》,收錄在梅艷芳1987年的專輯《似火探戈》中。鏈接:裝飾的眼淚-梅艷芳
日語版的原意,在陳少琪的填詞之下,已經相差甚遠了,變成了一首常見的80年代香港流行的苦情歌。就像歌詞里寫的那樣,梅艷芳的聲音就像「麻醉了的身軀把昨日拚命的撕碎」,有了醇酒和迷醉的味道。

然後到了05年,這首老歌,才有了德永英明的版本,收錄在德永大神05年的專輯《VOCALIST》 中。鏈接:駅 -徳永英明
熟悉李健的人都知道,李健喜歡德永英明,因為德永也是低吟淺唱派,也是自己作詞作曲加演唱。李健有德永的很多專輯,會哼他的歌,希望和他同台。所以當我聽到李健將會自己填詞翻唱《車站》的時候,我就知道,他翻唱的是德永英明,而不是中森明菜。我個人還是很喜歡德永的版本,竹內和中森的唱法都有種讓我有回到80年代純愛劇時代的感覺,而德永淡淡的吉他和吟唱,想必也是李健的心頭好。李健這一場的編曲,也和不插電的德永版最為類似。其實這首女人視角的重逢前男友的歌,是不適合男聲來翻唱的,不僅是歌詞,中森哀怨又透徹的痛感,竹內讓人融化的明亮,用男人們成熟冷靜的嗓音很難詮釋出來,所以德永英明和之後中西保志的版本,都是非常好聽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現在,讓人動容的中文男聲版終於面世了,感謝李健。
《車站》的旋律是經得起時光的打磨的,到15年也已經流傳了近30年了,李健選擇這首歌,和以往所有他的選擇一樣,是有著極高音樂審美的。有人評價過他,他在這個舞台展示的不是能力不是技巧也不是突破,而是自己的音樂審美,用一己之力不斷推薦他認為的好歌,包括鍾立風邢天溯萬曉利的民謠,包括像《車站》《假如愛有天意》這樣不算熱門異國他鄉的好歌。
既然旋律好聽是毋庸置疑的,那麼他翻唱的重點就只在三處,一是歌詞,二是編曲,三是立意。立意在開場的介紹中已經凸顯,關於愛情重逢離別的80年代純愛日語歌,如何重新立意?李健選擇了「人生的車站,人生的站台」這一主題。
但讓我先說編曲吧,李健這場的編曲非常用心,前奏的開始,是吉他輕柔的響起,這一下,就讓全場都安靜了下來。隨後慢慢的,巴揚手風琴也加入,李健登台的第一首《貝加爾湖畔》中,巴揚手風琴幾乎是主角,而在我歌最後一首歌的舞台上,李健完成了首尾呼應。所以也有人說,這首歌又有了點俄羅斯冬日的味道。隨著這樣一個非常安寧柔和開場,李健永遠清雅又深情,淡然又很有質感的嗓音一響起,【畫面感】一下就出來了。

車窗外戀人相擁

還在難捨難離

汽笛聲突然想起

那姑娘滿眼焦急

不覺中下起雨來

在黃昏的站台

她終於上了列車

卻一直望向窗外

第一段聽完,我非常吃驚。想不到李健寫的歌詞,居然用的是【第三人稱】。《車站》不論是日語版還是粵語版,都是或哀怨或淡然的【自我傾述】。從來沒有人,用過第三者的視角。是的,李健他只是一個坐在列車車廂的乘客,他只是看到了一對戀人的難捨難離,他唱的前半段,是關於「他們」的分別,而不是自己。

當列車徐徐開動掠過藍色站牌

我看見他難過的臉

如此蒼白

伴隨雨點敲擊車窗她的淚流下來

我趕緊轉過頭

卻讓我視線離開

不知是甜蜜的傷感還是無奈

第二段的歌詞太有情節了。女孩偷偷落淚,卻被一旁的」我「看見,「我」不知道這是幸福的離別傷感還是自己看見別人傷痛的無奈。是不是有點八十年代的日本純愛劇的氛圍呢?

我想起多年以前

像今天的畫面

以為告別還會再見

哪知道一去不還

列車要奔向何方

我竟一絲慌張

第三段的歌詞,終於把視線轉到了「我」的身上。我觸景生情,想起了從前,想起了自己的離別。「以為告別還會再見,哪知道一去不還」,這句寫得太過傷感,離別竟然成了永別,讓我也不禁隨著感傷。我們有多少次,以為還會再見的人,就再也沒見過了?李健這首歌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際遇,人生的站台「這個主旨初次顯現。

當列車飛奔下一站的愛恨離別

我彷彿看見車窗外換了季節

在這一瞬間忘了要去向哪裡的深夜

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相聚分別

我像這列車也不能隨意停歇

匆匆掠過的不僅僅是窗外的世界

這首歌其實沒有所謂的高潮部分,娓娓道來才是它的特點,但這一段,確實是最傷感的自我坦白了。我已忘記,這列車要去哪裡?留戀和不舍盤旋在我心中,但我不能隨意停下來。這裡的歌詞和旋律,把眼前他人的分別,與自己傷感的經歷用觸景生情的方式交疊在了一起。這種追憶的共鳴,李健用他招牌的立體感和共鳴弱混的聲線完全詮釋了出來。只是比較可惜,其中和上一句承接比較快的「我像這列車」這句,他忘詞了.....這種密度比較大比較急的歌詞,本來是不適合他唱的,因為他需要空間,需要一個個長長的句子來完成婉轉悠揚的空靈。不過我認為還是因為連夜填詞的緣故,歌詞並沒有背熟,他也很快調整過來,情緒並沒有被影響,畫面感也還在。
之後的間奏,巴揚手風琴徹底成為主角,整首歌的情緒也激昂了起來。第二次副歌,李健的唱法也加重了力度,一遍遍的「愛恨別離」「忘了去向」「相聚別離」實在是讓人感慨萬千!「匆匆掠過的不僅僅是窗外的世界」,那還有什麼呢?這裡,李健留白了。讓大家自己根據自己的感受去填補吧。

啦啦啦

啦啦啦

再見

哼唱一直是李健最優美的絕招,一句句悠揚動聽的哼唱~~是否像飛奔的列車,也像留戀的腳步?這趟列車,我要下車了,可我還不想離開。李健的聲音和他的一字一句,我聽到了這樣的不舍融在其中。但當哼唱還在心中婉轉的時候,突然所有伴奏留白——「再見」!這句告別被他真摯地唱出,簡直是擊打心靈的最後一擊!

是的,再見了。
歌曲中,是下雨的車站,是傷感離別,是窗外的世界,再見了。
舞台上,李健在告別,這個讓他留戀,讓他收穫無數讚譽的舞台,再見了。
台下電視機前,聽者的心裡,在朝著誰,朝著自己哪段過去告別呢?
特別是一些通過這個舞台才認識了李健,這位低吟淺唱,才華橫溢又儒雅淡然的音樂詩人的聽友心裡,這句「再見」更是百感交集。
這首歌到這裡,已經完全是一部交叉剪輯的藝術氣質電影了,歌曲里傷感離別的情侶,歌曲里旁觀旅客的觸景傷情,歌曲外有些不舍地告別舞台的李健和台下電視機前被離別愁緒打動的觀眾,構成了四個角度,四種情愫的《車站》。而李健,成了這個舞台上的音樂導演。

而隨著「再見」的告別,李健歌曲的立意主旨也呼之欲出,這首歌不再是日語版那樣只關於愛情和重逢的歌曲,而是上升了一個境界,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際遇,人生像不停止的飛奔列車,那些我們短暫停留的站台,也終究會啟程離開。愛恨離別,相遇分離,這一幕幕的人生戲劇,總會在車站留下印記,也總會隨著人們的離開而被記憶帶走。而這些所有的相遇又別離的記憶,永遠值得留念。
整首歌聽完,李健聲音就像泉涌,慢慢滲透到心裡每一個角落,每一條縫隙,有種塵埃被其所蕩滌的感覺, 非常暖,也非常感動。即便李健有一些瑕疵和忘詞,氣息也沒有決賽時那麼穩,但這首他自己作詞的《車站》也依舊是,絕對是有品質的錄音級別的作品。

不急不徐,春風化雨。在這樣的競技舞台上,隱藏著節制的力量,像飄逸的山水派,不斷地綻放著生命的溫暖與華彩,這就是李健,這就是這個舞台上的李健。81天的比賽,從1月14日錄製補位賽開始,到今天車站的分別。他留下了12首歌,每一首,都值得一再回味。
比賽結束之後的他,暫時不會接任何商演,也婉拒了所有採訪。他將遠走,去旅行,去閱讀,去再次補充對這個世界的體會,他還是那個李健,還是那個說著「孤獨導致幻想,幻想導致創作」的李健。幾個月之後,他才會帶著全新的專輯回來。
所以在這裡,我也要對這個敢於在舞台上推薦民謠,敢於在舞台上堅持自我的歌手,說聲再見了,感謝你用心用情,值得永久珍藏的12首歌。
健哥,車站小別,我們新專輯,再見。



不得不贊這首歌的中文填詞,有畫面感又有鏡頭感,氣氛渲染得當,展開思緒千篇。特別是這裡:

我想起多年以前,像今天的畫面
以為告別會能再見,哪知道一去不還

這一段是神來之筆,畫面感極強,一下就把鏡頭從車站離別的情侶這裡拉到了主角自己身上,承上啟下。
下一組鏡頭裡,主角望向窗外,陷入回憶之中,那裡有後悔,有留戀,但自己與往事的距離正如飛奔地列車越來越遠,就在她快要消失在你眼前之際,唯一能做的只有對她釋懷,

說一聲:

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相聚分別

就像這列車也不能隨意停歇

匆匆錯過的,又何止是窗外的世界


看到李健我就進來了, 所以我要回答。
第一次寫,寫的不好不要噴…… 在昨晚的我是歌手巔峰會上,我聽到李健開口唱這首歌時,我驚艷了。 我沒有聽過原版,之前就聽人爆料說李健在巔峰會上會唱車站這首歌…… 所以我把名字為車站的歌都聽了一遍!! 並沒有讓我感到期待, 甚至有點小失望。

但是李健開口唱的時候,我感到周圍的世界整個都安靜了(我看了一下我的妹妹,她也被這首歌吸引了) 跟隨著旋律的跳動 我的腦子裡浮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畫面

黃昏的站台
藍色的站牌
蒼白的臉
逐漸暗下來的天色
從歌詞的色彩上那種畫面很自然的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就像一幅油畫。

細雨蒙蒙,那種畫面非常的柔靜
氣笛聲雨滴聲交錯
畫面很喧鬧
但我卻同時感受到了一絲安靜

同時在歌詞中,李健寫了三個人 一對戀人 還有車窗內的我 這種第三人稱敘事角度 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所以讓我想到了,大話西遊最後那一幕,至尊寶看到城牆上那對相愛的戀人感到了一絲欣慰 但是那對戀人卻對至尊寶的行為不明覺厲 這種渲染的方式我是非常喜歡~ 同樣的歌詞中的我雖然是記錄故事的人,但同時又是故事的經歷者

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相聚離別
列車要奔向何方
我竟一絲慌張

歌詞中的很多句子
寫出了很多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每個人都是一樣
在人生旅途中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車站
大家對未來都充滿期待
但又懷有害怕
未來一片未知
我們都不知道誰會出席我們未來要度過的日子中

所以說這首歌像是一個故事的結局又像是新的故事的開頭, 從我個人的解讀, 歌詞想告訴我們的大概就是這些

"我們都參與了他人的故事
像個配角。
但同時自己又在經歷相似的故事
扮演著同樣劇本的主角"

所以李健在歌詞上確實是花了一番功夫, 讓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在享受一幅畫 同時又在享受一個故事。 最後的那聲再見, 真的很棒。 那是李健對這個舞台的道別, 真的讓我很感動。

每個人都是這樣啊, 雖然抵達了一個車站, 但是人生匆匆, 我們又在駛向下一個車站。 所以我非常非常喜歡這首歌。 我是歌手3雖然落幕, 但是對於李健來說這是新的開始, 李健逐漸被更多的人熟知 聽他的歌真的是一種享受。 其實我個人希望我是歌手3能多辦兩期, 太喜歡李健的歌了! 可以說李健讓我明白了很多。 在我人生的這個時候認識李健,真的可以算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很感謝李健在我是歌手3給我們帶來的歌, 每首都是經典, 很期待李健未來的作品, 謝謝你啊。 音樂詩人


他其實是個詩人,只不過恰好歌唱得還行,又恰好長得帥。


我經常單曲循環的,就是李健填詞、翻唱的《車站》。

這首歌的原版叫《駅》(讀yì,意思就是驛),是竹內瑪莉亞為中森明菜創作的一首情歌。日文歌詞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寫了她和戀人在車站的分別。

90年代,這首歌在日本發行後就很紅,不少歌手都翻唱了。梅艷芳曾經唱過粵語填詞的版本:《裝飾的眼淚》。

而在各個版本中,最耐聽的要屬德永英明的翻唱,優美而哀傷。

李健的填詞和翻唱應該也是基於德永英明的版本。畢竟,他所推薦的音樂專輯就有德永英明的《Vocalist》。

也許是李健成長於哈爾濱的緣故,這首日本歌曲經過他的配樂和演唱,增添了一些俄羅斯風味。從好聽程度上來說,李健的《車站》和德永英明的《駅》可謂各有千秋。

但是,從意境上來講,李健的《車站》則要比德永英明的《駅》更勝一籌。

因為,在歌詞中,他把自己從男女主人公的故事裡抽離了,而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和過來人。

他目睹了這場分別,靜靜看著姑娘不舍、焦急、難過、流淚,直到列車開往深夜、姑娘已經入睡。

年輕人並不知道這場分別的意義,而他這個過來人卻因此而想到了當年的那場別離:

我想起多年以前
像今天的畫面
以為告別還會再見
哪知一去不還

當車廂里的人都在沉睡,他清醒地坐在黑暗中,聽著列車一刻不停向前飛馳。

就在一瞬間,他模糊了時間,過去和現在突然插播、重疊:這是何年何月、什麼季節?這是哪一列車、去向哪裡的深夜?

當列車飛奔下一站的愛恨離別
我彷彿看見車窗外換了季節
在這一瞬間忘了
要去向哪裡的深夜

此刻,這個旁觀者和過來人已經無法區分:這究竟是姑娘的故事?還是自己的故事?

他不禁感慨歲月的流逝,和自我被時間裹挾的無力。

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相聚分別
我像這列車,也不能隨意停歇
匆匆錯過的
何止是窗外的世界

錯過的是什麼?是青春?是回憶?是某個人?是某件事?

機緣來去無意,就像車窗外變換的風景。你以為回頭只是一瞬,卻不料回頭已然一世。

在我看來,這首歌詞是李健寫得最好的一首了。每一句都流暢、自然,不露聲色地撥動著每一個過來人的心弦。


歡迎關注魚鮮支的微信公眾號:觀念的牢籠(guanniandelaolong)


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但這麼說吧。
與前男友戀愛四年,最後因為異地分手。分手前異地了一年。分手後的第二天去了北京,當時坐在火車上聽這首歌的心碎,是這輩子也不會忘記的痛。每每聽到,腦海中不斷浮現著異地的一年中我去看他或他來看我,我們與兩地之間車站來來往往的情形。直到現在,他仍是我最愛的那個。夜晚在黑暗中睜著眼,頭腦空空不知為何。每次聽到就會心痛,真的心痛。
歌詞描寫的就是,我們。


依依楊柳無情月,

流轉世間顏色。

客棧新霜倦遊人,

更有千萬別離意、向誰說。

聞道人生如轉舍,

淚言笑語輕拋卻。

經年回首,依約舊時相識,

今又是、花如雪。


第三季最後一場聽李健的《車站》,很好聽!很對我的胃口,久久不能忘懷……當時速記下了即刻的感受,也編成詩的樣子,送給這首歌。


很有健哥自己的特點~開頭前奏我感覺有一點卡薩布蘭卡的感覺。這首歌我第一次聽是在德叔的翻唱輯里聽到的,健哥和德叔都把自己的個人風格融入進去了,德叔唱得像陰天和細雪,健哥唱得像乾淨的夜與澄凈的月光。
這次的填詞,我覺得不錯啊,比上次的要好得多。我很喜歡日語歌詞,日語歌詞寫得很美,可是如果讓我去改的話我真的會覺得很難很難。因為對人家原唱的日本風格印象深刻,會讓你覺得我們漢語這種咬字很清楚的發音不能很好地把這首歌演繹。這次健哥做得真的很好,是有才,得欣賞。
順便喊一句,健哥什麼時候翻唱一首美雪的歌吧~嘿嘿,日本的話,健哥喜不喜歡百惠的電影呢?應該會喜歡吧,很美的 我的兩位女神~


差強人意,開唱很驚艷,讓人彷彿來到一個安靜唯美傷感的車站。
但唱著唱著,意境就淡了,後繼乏力。可能曲子太平。


每一次都是驚喜,沒有一次失望過。
詞填的太好了,分分鐘戳中淚點
最厲害的歌手,也許就是讓你在一首歌的時間裡,帶上你自己的心事,融進他演繹的世界


改編的版本把竹內版編曲的美好全改沒了


詞曲搭配不好。唱得也沒德永英明好。德永英明我特佩服的一點是他翻唱的歌很多但都帶有自己的味道且能做到不比原唱差(比如秋櫻,異邦人這種已經是很經典,原唱很贊的了,他唱仍然讓我覺得真是太棒了)。但健哥明顯不行,在水一方超驚艷,袖手旁觀和塵緣就一般了。話說塵緣我以前沒聽過,他一唱我就覺得哇塞這歌詞曲搭配真贊,還為他名次靠後感到不解,結果後來搜了羅文的原唱覺得比健哥唱得好。健哥唱歌優勢在音色和氣息,節奏和力度上差一些。就這麼說吧,德永英明也是淺唱低吟派,但吐字也感覺有內力在,健哥就是溫柔派——我已經發現他有好多歌曲子優美詞也不錯但聽了就是沒啥印象,後來悟出來了他就是一直太柔沒有抑揚頓挫。。。(大概這也是為啥他的歌總是被別人唱紅吧)而且他唱歌歌路太窄,只能唱他這類型的。

再說車站歌詞。歌詞很有畫面感,我一聽眼前浮現出的就是那張很著名的黑白照片,車要開動了,士兵們的戀人和他們在車窗擁吻的那張,大家應該都看過。但是,有畫面感不等於就是一首好詞,在寫作中我對這點體會較深,這裡總覺得鋪敘太多了,如果能用兩句就寫完這畫面就夠了。另外這首敘事大致就是平鋪直敘,跟林夕比差幾個檔次啊。另外,我也覺得假如愛有天意詞更好,因為有真情實感,中間願你也被溫柔對待我覺得總結得很到位,健哥算是有感而發吧。車站就覺得類似命題作文要拔高一個高度的感覺,匠氣太重。不過最後一句再見還是要贊的。順便說一下雖然他不是一流的歌手,但安利的東西倒挺好的~


2號看了聯排,當時感想如下:

這首歌不僅僅訴說戀人的別離,可能也想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際遇,人生總是不斷地向前行,可能在某些地方會有停留,但始終還是要繼續前進,這個時候會有離別,會有分別,但相遇時候的記憶會永遠值得留念。作為他在我是歌手的最後一首歌,具有特別的寓意。這首歌的歌詞我很喜歡,李健好像之前沒有寫過車站這方面的意象,這首歌詞也算是創新。這歌詞我覺得有些地方我是比較欣賞的,首先是用了一些顏色來寓意人的情緒,藍色站牌、蒼白的臉等等,其次歌詞很有畫面感,又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耐人尋味。

《車站》這首歌的編曲和德永英明的版本相似,三把吉他加一個手風琴的不插電風格,簡單又不失美感。他的聲音狀態不錯,聲線清澈又溫柔,開口就傳遞出一種化不開的淡淡的憂傷,歌曲高潮處的情感表達得也很到位,最後也配上了啦啦啦的吟唱,完完全全是他的風格,很好地凸顯了自己的聲音優勢。不過有些細節的部分尚未處理得很好,如轉音、小的節奏問題,但是這個瑕不掩瑜,好聽就行。

今晚看直播,李健的狀態有點不對勁,唱的時候居然忘詞了,難道是熬夜改歌詞了?綵排的時候最後一句是「車站」,改為了「再見」。有看過綵排的朋友嗎?我想知道究竟其他歌詞有沒有改。。。


車站》的原型為《駅》,是竹內瑪莉亞為中森明菜創作的歌曲,被收錄在中森明菜1986年發行的專輯《CRIMSON》中。在《我是歌手2015巔峰會》上,李健重新填詞並演唱曲目《車站》。李健的聲音溫暖、清澈,不花哨,簡單與詩意貫穿始末,在手風琴和吉他的簡單伴奏中,自有一番天然去雕飾的動人滋味,不知不覺道盡人生百味。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緣 起 緣 滅 】

《駅》曾被竹內瑪莉亞、德永英明翻唱過,原唱中森明菜的哀怨而又透徹,德叔的淺吟低唱讓人如痴如醉,梅艷芳的版本早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不足再提,而李健在重新填詞之後,淡然又深情的嗓音娓娓道來一副副畫面感,慢慢滲透到心裡每一個角落,讓這首歌重新被賦予一種味道。

「當列車飛奔下一站的愛恨離別,我彷彿看見車窗外換了季節」,是的,再見了。窗外的世界,再見了,那些我們短暫停留的站台,也終究會啟程離開。我們有多少次,以為還會再見的人,就再也沒見過了?愛恨離別這些所有的相遇又別離的記憶,永遠留在這個車站,而我們的故事,也告一段落。

我該從何說起呢

與一些人的相遇是存在某種契機的,沒有早一秒也沒有晚一秒,世間彼此間的緣分在空間上的交錯,穿越人海不再只是擦肩。這過程有千萬種,時間把你帶到我的身前,卻又把你推開,到漫無邊際的遠方。即使你的世界不再有我的聲音,我的世界也不再有你的腳印,即使再相聚遙遙無期,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你的面孔在曾經的惺惺相惜中留下溫暖的笑容,而我都清晰地記得。於是,每一句再見,都會顯得倉促無力,這樣的告別,我在和自己說。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也不覺是悲哀。」這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崎嶇的多,故事情節最終都會雷同,結局不過都一樣,只是主人公在不停變化。我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相似的一切上演,緣起緣滅,人來人往,聚散離合。而這一切終究還是成了過去,我們也將成為更好的自己。

歲月悠悠而人生並不漫長,日月既往,終是不可復追。

...

「 後來,你一生的事,成了彼此談笑之間的情緒 」


從貝加爾湖畔聽到總決賽 每一首歌都好聽 但最喜歡的還是袖手旁觀 因為somewhere in time的主題曲的前奏 直到聽到這首車站 我覺得這首詞比假如愛有天意填的更好 更有深意 最後一句再見 他唱完眼裡也有著不舍 如果中間那一小句沒有忘詞會更好 但是沒有缺憾的完美是結局 而李健和他的歌的路還有很長 我也慶幸半途搭上了這輛有他的列車 但願能夠一起 完美堅持。


音樂真的是無國界的,如此美妙的音符被李健電影畫面般的緩緩訴說,低吟淺唱出來,很久沒有被音樂感動落淚了,多情自古傷離別,在李健的演繹下,誰還會體驗唱歌的技巧呢,而這就是音樂最高的技巧了吧。在網上找到配詞,抱著一把吉他,夜裡哼唱起來,旋律縈繞腦海,難以自控,最後一個音符結束已是潸然淚下。


某日雨夜與戀人相會,有感作此俗作,今日聽車站,情意漫漫。


歌詞好美,以為結束了,一句再見,讓我渾身一抖。


人生百味,聽後不禁潸然淚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李健在《我是歌手》第三季歌王爭霸賽請吳秀波幫唱?
怎麼看待李健和靳東人大對談?
莫文蔚和李健唱的當你老了,哪一個唱的更好?

TAG:李健歌手 | 我是歌手湖南衛視 | 我是歌手第三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