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现在的古巴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承蒙错爱,2013年随意写下的答案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当时刚从古巴回加后以自己的心情写了小文一篇,年代久远,文笔幼稚,也希望读者可以包容喜欢。
《古巴手记》 知乎专栏

---------------------------------2013年原文---------------------------------
我2012年春夏之交在古巴第三大城市Holguín的Universidad de Holguín学习西班牙语并生活了六周。

哈瓦那没有去,听说那里已经非常的商业化,可能与其他地区的水平有些不同。
我觉得这是我离传说中的“SH主义初级阶段”最近的时候,但是也是第一次感到SH主义不严肃的时候。

  • 第一次住进宾馆,就联想到了电视剧中刚解放的军舍,别看有两个空调,两个都和坏的没什么太大区别……

  • 浴室也是相当“现代”,从这个水龙头里出现了各类小虫、活蝌蚪等生物,隔壁女生的房间甚至有漏电现象。

  • 古巴也如中国小城镇般,以不超过3层的小楼居多,街道也不宽。

  • 由于自己是92年出生的,所以对所谓的三、四十年前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脑子里就是跳出“这不就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国嘛”这种想法。

  • 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区第一大国家,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比浙江略大。

  • 虽然面积不小,但古巴的全国人口只有天津那么多(1000万出头)
  • 古巴在古巴岛上,但古巴岛上不仅仅只有古巴,还有传说中的关塔那摩…其实关塔那摩也是古巴的,但是关塔那摩湾不是古巴的。很拗口吧…
  • 古巴人见到所有长得像东亚人的人都叫中国人,所以我的棒子同学很无奈…
  • 在2006年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中,古巴是全世界唯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同时古巴也是西半球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 古巴一共有四种货币,游客一般接触得到2种,分别为peso convertible(简称CUC,与美金挂钩)与peso nacional(1比索=4分CUC)。

  • 在古巴,医生和服务员有同样的工资,大约是每月25CUC(25美金)。其实服务员应该赚得更多,因为有小费……古巴有很健全的的医保系统,护士在街上经常见到,她们似乎都是负责某个街区的,穿着护士服、护士帽,然后渔网袜。。。。。如果不是知道古巴不可能支持性产业的话,我一定会想这里的制服诱惑都玩到外面去了。。。

  • 古巴是世界仅存不多的纯XX主义的国家,实行小学到大学全免费,食物配给,房屋配给,医疗全免费,体育设施全免费,体育比赛的门票为1比索(4美分)。
  • 在古巴楼主就没怎么见过马桶座…除了渡假村他们好像都没有用马桶座的习惯,在古巴上厕所是种折磨…
  • 古巴有少量华人,他们大多是当年北美铁路工人的后代,在新古巴成立后被困在古巴不能出去,便定居了下来。在首都哈瓦那大约有800华人左右。这家餐厅叫Dragon Rojo,红龙。进去之后上当受骗,没有华人服务员,也没有华人厨师,连菜都不是中式的。

  • 古巴只有两个季节,夏天-潮湿版、夏天-干燥版。偶尔出个特别篇,叫飓风版……

  • 由于古巴位于热带,且污染不多,所以紫外线级别那是一个强。。。我去海滩一天皮肤就废了。

  • 你知道吗?海滩不远处深深浅浅的颜色并不是海变深了,而是有无数水草。。一脚踏进去浑身发毛。

  • 古巴大多数的车辆都是1959年古巴GM战争前进入的,所以…路上的车大多数都是爷爷级的,而且保护得很好,随便拉一辆回国都是古董…

  • 当然那些车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当年的穷人没货可传,所以马车在古巴也是很流行的…

  • 古巴和中国一样,也戴领巾。1-3年级戴蓝领巾,4-6年级戴红领巾,之后就戴徽章了。

  • 在苏联解体前,古巴受到苏联大量援助,一度比较富裕。冷战结束到几年前,古巴经济一度非常困难。其实现在也很困难,不过由于旅游业和镍的开采(世界储量第二),开始好转。照片是从一座100米的山上拍下去的,全是2-3层的小楼。

  • 虽说好转,但楼主所在的第三大城市Holguin,人们还以他们有两幢18层的楼自豪…

    (多鹤立鸡群啊)

  • 古巴与美国的抗争由来已久,但是有一天晚上竟然听到了Empire State of Mind。。。这是大学里照的,看得出是什么吧。

  • 美国禁止美国公民进入古巴,所以有很多美国人先飞加拿大,再绕道去古巴,古巴海关也会很给面子地不盖章,因为如果一盖章就会被国土安全局盘问N久。

  • 2008年的一场强飓风摧毁了古巴东部很多地方,全国的学校成为了避难所。(怒赞!)

    (看到那堆废墟么?之前都是人行道…)

  • 古巴人在2012年之前都不允许有手机,所有人都是分配房屋,分配工作,月薪大约25美金。2012年初,古巴开始允许公民进行房屋买卖、开餐厅等,手机也被越来越多的古巴人拥有,虽然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很少,估计和当年大哥大初期差不多。
  • 当哥伦布于1492年登陆古巴时,他说“这是人眼所能看到的最美丽的地方”。(这楼主就觉得哥伦布没见识了,没去过中国…虽说现在污染多了点是吧…)


人们特别善于用想象与古巴叠加。

中国人眼里,古巴是仅剩不多的社会主义兄弟,依然推行计划经济配给制,人民过着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

搜搜各种中文媒体,描述古巴,用的词都是怀旧的“与世隔绝”,“时光倒流”,“单纯自由”……

而在西方人心中,那里是真正的乌托邦,充满着革命、雪茄、朗姆酒、老爷车、海明威、格瓦拉的浪漫气息。

我在佛罗里达keywest岛上,看到美国游客每天排着巨长的队,与那个“距古巴90迈”的浮标雕塑合影。

他们一个个面带神往和好奇,眺望着对岸迷雾重重的古巴陆地。

我忽然有点好笑:老美啊,古巴早已不是你们脑子里的那个革命圣地古巴了。

人心啊,大大滴坏了。

穿着黑丝袜的政府女职员

几年前,我去古巴的时候,美国和古巴还没有破冰,所以只能从墨西哥转机。

托运的时候,简直是目瞪口呆。

我前面的人正在托运一辆拆开的自行车,

我后面的人推车上搁着一台扔垃圾堆都没人要的老式电视,

左边的人费力地抱着一个汽车轮胎,

右边的人拎着几大包旧衣服……

两袖清风骨骼清奇的我站在当中,非常夺目。

我究竟是要飞往一个多穷的国家啊天啊!

下了飞机,机场航站楼设施简陋,几块白色塑料板搭成的小隔间就是入境处。

地勤们身材火辣,前凸后翘,穿着紧身制服短裙和黑色渔网袜,但面容严肃,有种社会主义国家边检特有的不耐烦。

我正在自己填入境卡,一位女工作人员过来打招呼:“Chino?”

面对她与环境完全相反的热情,我有点懵。

她自如地站在一旁指点我填妥表格并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微笑看着我,伸出一根手指:“1 dollar”。

潮热的空气涌进鼻腔,这一切都提醒我,到古巴了。

出了机场,一群五大三粗的大叔围了上来,叽叽咕咕地说着西班牙语,拉拉扯扯要把我们俩女孩五马分尸的架势。

一个古巴小伙子突然上前跟我搭讪——他竟然说着流利的普通话。

他说他叫旺财(不知道是哪个中国人给他起的这傻名字),问我需不需要雇一个向导,一天只需要30美金。

不贵不贵,快把我救出去!

旺财雀跃着把我的行李搬上出租车,并和司机谈了一个优惠价。

我后来才懂得了他的狂喜,他一天的收入是古巴中产一个月的收入。

古巴人竟然一点儿也不穷??

旺财把我们带到一个私人民宿。

我本来已经做好了艰苦朴素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呈现在眼前的古巴人家,竟是另一番模样。

繁花锦簇的庭院里立着各种雕塑,休息的石椅上是用五彩的碎瓷片拼成的饰面,一条绿意盎然的小径通向露台,再里面是卧室。

充满异国风情的室内装修是古巴曾经黄金年代的最好注脚,希腊大理石地板、西班牙瓷砖贴面、镶金木框镜到法式巴卡拉水晶吊灯,再到现代的冰箱空调,一应俱全。

真特么有钱……

作为一个想象中古巴人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优越感顿时烟消云散。

我哆哆嗦嗦地问旺财,不是听说你们很穷吗?

旺财开玩笑说:我们古巴分为两种人,有美国亲戚的,和没有美国亲戚的。一半在天堂,一半在地狱。

这家民宿的老板一看就是美国有亲戚的那种。

老头儿喜欢傍晚坐在露台的摇椅上,眯着眼抽着雪茄,一只狗安静地卧在他的脚下。

他有个大大的书房,两个孩子,如今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古巴上流社会1950年的生活

为游客而生的哈瓦那旧城

哈瓦那著名的旧城虽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那只是为游客单独营造的古巴风情。

满街都是古巴普通人消费不起的餐厅酒吧,在这里只能使用外国人专用的红币,汇率和当地的土币是1:25(我去的时候),物价与欧美持平。

小贩们兜售着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头像的纪念品,并神神秘秘地说他亲戚在雪茄厂上班,可以给你弄到便宜一半的真货。

妇女们头戴大红花,穿着艳丽大摆裙,叼着雪茄,演绎着最炫民族风,给游人收费拍照。

(每个游客只要付钱,就可以拍出这种人文感十足的照片)

海明威笔下的五分钱小酒馆,人山人海的游客排着队等着在墙上签名。

人们可以在这里寻找到一切期待中代表古巴的符号。

我听说古巴路边的甘蔗汁价廉物美,就问一个路边蹲着的大叔哪里有卖。

他听完兴奋不已。表示他可以带我去。

他七拐八绕地穿街走巷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门脸破烂的小店。

热情地按着肩膀让我们坐下。

不一会儿,老板端了两杯浑浊的糖水出来,

说你们要的甘蔗汁,一共10刀。

尼玛,10刀我能买一块甘蔗地了好吗?

感觉绕了大半个地球来到了丽江呢!

毕竟是人家的地盘,我敢怒不敢言,

还能说啥,含泪一饮而尽!

出门走到没有游客的背街小巷,时间好像开始凝滞。

19世纪西班牙殖民风格的建筑矗立在街道两边,完全经不起细看。

虽然被粉刷上一层层艳丽的色彩,可是依然掩盖不了它的残破,阳台的铁艺栏杆已经生锈,碎裂的玻璃无钱修补,危房摇摇欲坠只能用木桩勉强撑着,风中飘荡着居民晾晒的破烂衣服。

和我们住的民宿比起来,像是两个世界。

路过一个凭票供应站门口,里三圈外三圈的围满了人,原来今天是领鸡蛋的日子。

在古巴每人每月凭粮册可以领1磅的油,12个鸡蛋,5磅的大米,2磅鸡肉,2磅黑豆。不够的部分就得去自由市场上用钱购买。

我们去当地人的集贸市场里逛了逛,物资并不匮乏。

粮店肉铺水果摊儿应有尽有,价格更是便宜得让我们不敢相信。

这里远离游客区,可以使用当地人的土币,买了一个西瓜只花了7个土币,半只烤鸡9个土币,糕点1土币一个。

而鲜榨的甘蔗汁,只要2个土币,比刚才的黑店足足便宜了60倍!

出卖身体的古巴姑娘们

晚上古巴的街道冷冷清清,但是在一些高楼里是另一个声色犬马的世界。

古巴也有夜店和夜总会,能上台面的是跳舞唱歌的场子,另一些则暗藏玄机,连表演变装秀的GAY吧都有。

旺财对这些场所很熟,他问我们要不要去见识见识。

装修豪华犹如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完全看不出端倪,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侧门只有一个黑衣人负责售票盖章,10刀一个人。

坐着电梯上到楼顶,开始有打扮性感的男男女女出入,与白天里街头穿着短裤夹脚拖的古巴百姓完全不同。

刚出电梯就能听到撞击耳膜的音乐声。

舞池里姑娘们穿着火辣的服装热舞,头顶上镭射灯旋转出一道道强光,充满了中国80年代的怀旧感。

旺财指着几个吧台边的姑娘,表情暧昧的对我们说:她们,50红币一夜,可以带走。

半个世纪前,古巴就是著名的美国妓院。

在与美国断交之后,这里成了加拿大人和欧洲退休老男人的性天堂。

这里出卖青春的姑娘也分为职业和援交两种,甚至还有贫困家庭鼓励未成年的低龄儿女用身体换生活,而政府对金钱滚滚的性产业则是暧昧放纵的态度。

欧美老男人的乐园

夜店里不时能见到西方男人一手端着朗姆酒,另一只毛茸茸的大手在摇晃的灯光中抚摸着古巴少女们的臀部,女孩咯咯的笑声和撩人的舞姿,这一切,都和社会主义的标签格格不入。

大厦顶楼这个灯红酒绿的乐园被落地玻璃包围着,透过玻璃向下望去,是庞大而冷清的哈瓦那城。

失败的老爷车自驾之旅

听说我们想去海滨城市巴尔德罗,旺财自告奋勇地说他能帮我们弄一辆老爷车来。

看到车的时候,我们都有些怀疑这么破的车能不能开到巴尔德罗。

感觉凹造型的时候都快压垮了……

从哈瓦那的马雷孔海滨大道出发,半人高的沿海堤坝蜿蜒向前。

风一阵阵吹来,推动着海水不断撞击着这座千疮百孔的城市。

白浪咆哮,越过堤坝拍打在海滨大道上,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转瞬即逝的彩虹。

(网图,巨浪滔天~~我看到的没有这么夸张)

再往前开,坚固的堤坝消失了,深蓝色的海水消失了,景物变得柔和而轻快起来。

粉蓝、天蓝、湖蓝、靛蓝层层晕染在一起,五颜六色的老爷车在对面车道一掠而过。

这才是加勒比该有的色彩啊。

没等我感叹完,旺财一脸慌张地踩下刹车靠边。

前方设了路障,一辆警车截停了我们。

警察悠悠的走上前来,让我们都暂时下车,把旺财单独叫到一边。

我们只能远远的看着旺财一直在哀求那位警察,然后低头沉默了一会儿,掏出钱递给警察。

他灰头土脸的向我们走过来,说因为他的车没有出租运营执照,所以他现在必须折返哈瓦那。

警察拿起对讲机说了几句,不到一分钟一辆黄色的出租车停在了我们面前。

女司机告诉我们:剩下的一半路程需要付60红币。

我看到辅路边还有排着长队等待警察派活的出租车,便知道尽管价格贵得离谱,但这里没有议价的可能。

60红币,等于古巴人3个月的工资,女司机欢快地和警察告别。

我们沉默的坐在车里,窗外风景依然迷人,但心里五味杂陈。

印象中这种黄色出租车才是嫡出租车

古巴正在回到它的前世

从公职人员的贪污堕落,到小商小贩的坑蒙拐骗,在旅途中反复发生着,几乎每个到古巴的人都会被坑。

从圣地亚哥坐火车回哈瓦那的时候,偶遇一个骑行加勒比的中国男生,我们好奇的问他这一路飞机火车的自行车是如何托运的?

他长叹一口气:“飞机还好,这趟火车差点没上来。

检票列车员说我必须托运自行车,给我开了个单据。

我看不懂西班牙文,但是金额那栏,他直接写了个三位数。

我吓傻了,问列车员,是红币还是土币?

他斩钉截铁的说是红币。两百多美元啊!

我灵机一动,把列车员拉到一边,偷偷塞了他20红币,告诉他我不需要收据,他才让我上的车。

下车时列车员拦住我:你这个头盔真棒,可不可以给我?”

古巴中国城内的太极馆

古巴革命结束后,切格瓦拉热衷于把古巴人改造成“新人”,自己带头周末在甘蔗地里干活,也要求人们在工作之外无偿劳动,对人民的付出只给予精神奖励。

若将无私视为绝对美德,把贫穷均摊到每个人身上,最终人们只会被欲望反噬。

半世纪的纸醉金迷和半世纪的闭关锁国,两段截然不同的经历在它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它在贫穷与欲望之中奋力挣扎着,不仅仅是人们一厢情愿想象中的与世隔绝的革命净土。

街头偶遇的古巴贵妇

就像被赞誉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切格瓦拉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被称为共产主义者给我带来巨大的痛苦。”

几十年后的古巴或许会令他感到更为迷惑和痛苦,如今古巴正在缓慢的变回它的前世——革命前那个金钱至上的国度。


-----------------------我是无耻的小广告----------------------
介于美国近期和古巴已经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合作,美国放宽了对于古巴贸易旅游等各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对于古巴的投资和旅游感兴趣起来。在这里打个广告,如果有对商贸投资、工程开发、产品推广、或者是留学旅游,雪茄朗姆及古巴生物制药等意向的公司或个人,只要是对古巴感兴趣,就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 古巴商务咨询 CUBABC
也可以直接扫描以下二维码

http://weixin.qq.com/r/AEwEHHLE9S_KrTZ-9xkS (二维码自动识别)

平台信息汇总网址:古巴商务咨询

服务联系人:

魏女士(国内):
中国手机:13893016586
微信号:Cecilia_Wr

邮箱:492321218@qq.com


向先生(常驻古巴)
中国手机:+86 13810645542
古巴手机:+53 58688888
邮箱:xjx199084@163.com
微信: 小桔子在古巴(nananjitoencuba)

注:如果您是在国内的话,可以先尝试联系魏女士。 因古巴通讯条件较差,向先生可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回复您的信息。但我们保证,包括微信平台在内,我们会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回复。
2015年9月26日,2015年1月17日和2015年7月9日的分割线
---------------------正文开始,多图流量怪兽,手机请注意安全----------------------------
感谢邀请。
已经在古巴度过5年的留学生涯了,多多少少还是比较了解古巴的。在这里大概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
这次修改新补充了一些东西,修改了一些词语。和上次一样,因为是随心写的,结构什么的比较凌乱,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有问题可以私信。
---------------------
现在再次更新了一下,我的有些数据性的资料包括内容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古巴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如果侵权,请通知我,我会立即删除。

地理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的西北部,素有“墨西哥湾的钥匙”之称,也被称 为“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1492年10月27日,哥伦布航海发现古巴岛。 15世纪末以来一直是西班牙在加勒比地区重要的殖民地。1895年,古巴 在何塞?马蒂领导下开始进行独立战争并宣布独立。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击败西班牙并占领了古巴。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并宣告古巴革命胜利。1961 年5月,卡斯特罗宣布开始社会主义革命。1962年,美国宣布对古巴实 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自此至今,古巴一直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自然资源

古巴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
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镍、钴、锰、铬、铁和铜等。其中,镍储量约66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0.2%;锰储量约700万吨;铬的 储量也较丰富;铁矿储量约有35亿吨,主要分布于尼佩山和巴拉科阿山 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古巴几乎所有的山脉都蕴藏着铜矿; 松树岛储有钨矿,还出产大理石。

石油资源
古巴2008年宣布已探明可开采石油储量200亿桶,主要储藏在墨西哥湾古巴专属经济区。但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古巴近 海石油储量约50亿桶,最多不超过90亿桶。

【其他资源】在关塔那摩、拜提吉里和拉伊萨伯拉等沿海还可生产海盐。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约27.5%,盛产红木、檀香木和古巴松等贵 重木材。


气候条件

古巴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性气候,仅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除少数地区外,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2013 年年均降水量为1285.2毫米。

人口分布

根据古巴2013年经济和社会统计概况,古巴全国人口 1121万,人 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2.0人。人口年增长率3.3%c,人口死亡率8.2%c,新 生儿死亡率4.2%0。

根据古巴2012年统计年鉴,全国总人口 1117万,城市人口为830 万,占总人口的74%,农村人口 287万,占26%。人口比较集中城市有 首都哈瓦那(211.7万人)、圣地亚哥(51.4万人)、奥尔金(34.8万人) 和卡马圭(33.0万人)。


古巴是实行货币双轨制的,普遍生活叫法就分红币和土币,红比学名Peso Cubano Convertible(可兑换比索),土比是peso cubano.(感谢林浅的各种指教) 生活中我们一般叫CUC和Moneda nacional.

红比索价值和美元是一样的,1红币可以兑换24土币。
但是坑爹的是这两种货币都叫Peso,一般有进口商品的商店,比较高级的餐厅,旅游点等大部分地方都使用红币。居民中间的很多东西,土币商店或古巴人的一些服务使用土币(一小部分)。所以游客们如果弄不清楚或者怕被坑请提前询问需要支付哪种货币。因为我见过不少游客买个1土的雪糕也给一红,或者是交车费的时候弄不清楚情况的。

因为都是国营商店,但工作人员工资很低,有个别时候会出现加不少钱在帐上的情况。作为外国游客,在本地消费或者购买物品的时候一定要算清楚钱。同时,在享受服务时,也要知道这里都是习惯给小费的。如果人家热心帮了你,满意的你不要忘了给人家点小费。(饭店里一般是在账单上就已经划掉了10%的小费,剩下的看你的心情给)。

忘了说,游客来这里最好带欧元或者是非美元货币,加元也可以。因为之前和美国关系比较紧张,换钱用美元会收很高的税,不值当。卡只要有VISA或MASTER标都是可以刷的。现在银联也可以在那里用,但貌似偶尔还有点儿问题。走的支付通道是人民币的。

语言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较发达地区可使用英语。
如果只是旅旅游的话,影响不大,这里很多人也讲英语。法语和俄语等也是比较说的开的语言。

顺便给打个快速西语读音学习单子(只为基本使用,发音不是很标准):
数字:1:乌闹 2:道死 3:得来死 4:瓜得罗 5:斯硬搞 6:斯诶斯 7:斯诶呆 8:哦超 9:怒哎歪 10:跌死 百:斯安道 千:蜜

单词:你好:哦拉 谢谢:格拉斯丫斯 再见:超 或者 啊屌丝 是:sei 不:闹 厕所:把尿 旅馆:噢带儿 机场:爱罗不爱尔多 计程车:打客西 电话:带来佛闹 账单:棍打 多少(问句):关刀 什么(问句):该 钱:地奶漏 时间:颠爆 妹纸:木插插 小哥:木插超 先生:塞尿儿 女士:塞尿拉 红币:(念英语CUC就好了) 土币:毛耐大那凶呐 帮我:阿油打卖

好了,知道这些,你基本在古巴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往返交通

持公务护照或因公普通护照:免签入境。持因私护照:可申请商务签证或旅游签证。若要与古巴相关政府部门或公司企业对接洽谈,需在古巴驻中国使领馆申请商务签证(A7)或外籍商人签证(D7)。若不与古巴相关部门会谈,可申请古巴旅游签证,其有效期为30天,可在古巴申请延期30天。旅游签证无法在古巴更换为其他种类签证。


美国到古巴可以走三条路,加行或者墨行。加拿大到古巴是免签的,但是需要有加拿大的签证。相比之下墨西哥更近更简单,美墨是免签的,墨西哥机场有古巴旅游局窗口,交20左右一个人,办一张旅游卡,相当于签证的。最方便的其实还是走巴哈马拿骚/开曼群岛,坎昆也可以就是转机时间不那么好。

中国来古巴机票比较贵,成人票往返大概要10000-15000人民币之间。
到这里有法航荷航和俄行等。
法航飞机上条件最好,但法航比较贵,巴黎机场没有签证就不能出去,机场里设施什么的都很一般,而且上网很贵。
荷航价格和法航差不多,但地面服务好,商店很多,在阿姆斯特丹机场里还有宾馆。
俄行之前是最便宜的,听说服务态度一般,在古巴本地买俄行机票还只收现金,我还没坐过。
如果有签证的话,加航又便宜又快,很不错。
virgin航空也可以过来,但是要英国的签证。

进入古巴边境前需填写入境卡(Tarjeta de embarque)及健康证明。入境卡和健康证明需在航班上向空乘人员索取。如航班上没有则在下飞机到达移民关卡前向问询台工作人员索取。

对于古巴人
古巴人生活水平不高,条件不好,一般家庭好点儿的每天能吃到肉,差一点的就吃个鸡蛋。之前凭票的时候每家每月能领到一定量极低价的食物,但是量不多。现在取消票制以后,还是保留了土币的食品商店,当然有钱可以去超市用红币买。里面可以用土买很多东西,价格不算贵。大米1块五人民币一斤,鸡蛋9毛一个。米质量比较差,味道不是很香,脏东西也比较多。肉对我们来说是很便宜的。猪肉一美金一斤,牛肉因为古巴不允许杀牛很贵,但是羊肉什么的都比较便宜,至于说什么下水啥的,古巴人都不吃这东西,贱卖的。一般吃的比较多的是鸡肉,鸡腿这里也比较便宜。
蔬菜水果不能说便宜吧,只能说不贵,重点是品种比较少,一直就不多的几种蔬菜。水果比较便宜。但总共能数出来的就是什么酸角,芒果,番石榴,椰子,菠萝,木瓜,橙子,柠檬,香蕉和进口苹果了。还有几种热带水果我不知道中文名字是什么。

古巴人这里有进口的可口可乐,雪碧什么的,但是比较贵,1.5美金左右一罐,一般民众都喝的古巴自己产的Tucola(可乐)雪碧和红牛等等,别说味道还是很像的,很不错,价格半美金一罐。啤酒主要是Bucanero和Cristal,前者比较烈,后者温柔点儿,都是一红一罐。还可以买进口的Colona和Heineken啤酒,但都是1。2美元一罐。在迪厅、酒店等地价格就更贵了。

对于游客,古巴比较著名的吃的比如黑豆饭,黄米饭,虾饭,披萨等等,其实就是参杂了西班牙特色的一些饮食,说实话口味比较一般,要是为吃没必要来这儿的。中国城的饭价格很贵口味也不突出。这里的龙虾和螃蟹什么的倒也不贵,如果是想自己做能买到黑市龙虾的话,也就3美金左右一只,螃蟹我们曾经6块人民币买了16,7只,装了一麻袋。鱼也不贵。这里的酒倒是可以尝尝,比较著名的朗姆有Havana Club.还有海明威爱喝的Mojito(提示一下,正版发音是“抹黑兜”)当然什么威士忌、龙舌兰、伏特加也都有。如果有机会能在街头看到Guarapo(鲜榨甘蔗汁)的话,一定把握机会,不要错过。一土一杯,新鲜爽口,绝对的古巴特色。

图上的蓝标就是Casa Particular的标志
对于古巴人,他们住的一般都是革命之后分的房子,虽然看起来很有感觉但是都很小,而且往往都破旧不堪。一个小房子里住5.6口子,父母子女甚至子孙一起住是很常见的事儿。近几年开放了房屋买卖,但是房子相比之下还是很贵,当然跟中国没的比。之前买过土地的一些人就很爽,我有朋友十几年前按十几到几十块人民币一平米的价格买了好大的地...而且他们这儿的地也是私有制。同一栋房子,一楼是你的,二楼可不一定算,国家分配是别人住就是别人的。所以经常可以看见一家从人家家的院子里进去上楼梯进自己的房子...

对于游客
一般租用古巴人家的房子一个月大概几十到百来十cuc不等,但是法律上普通民众是是不允许直接向外国人租房子的。除非是住Casa Particular(相当于专门给游客的那种,带空调,热水等等)条件比较好,比较可信的人家居住一天在哈瓦那也就是15-25红,一般游客来可以放心居住。
住宾馆的话比较贵,几十到上百红不等,而且里面的条件和设备都很一般,不推荐。

各位房产大亨暂时可以打消这里的念头,目前外国人是不允许买房子的,只有古巴人和持有绿卡的外国人有权利进行自由的不动产交易。其他人群必须同政府合资或取得政府授权。

这是古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古巴的交通算是相当糟糕。一般我们出行有3种选择,公交,租车,打的。

公交车在哈瓦那都是中国给捐赠的宇通,算是很不错的了。价格很便宜,1土两个人。但是因为车少,所以感觉人多。每次挤的跟罐头一样,实在痛苦。每天白天到晚上12点半个小时班,12点以后一个半小时一班,24小时营业。很遗憾的是我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从来没看到过详细点的站点牌、始发经过站介绍、甚至公交站点位置。连我到现在坐公交对不熟悉的路线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真相的无辜游客慎选公交哈。

租车根据车种价格不同,如果短期旅游是游客的不错选择。游客租车有3个公司,CubaCar,Transgaviota和REX。除了REX公司以外其他两家都差不多。Rex因为是外国公司所以价格高点但服务更好。租车价格很贵,最差的吉利一天至少也在60。70红以上,稍微不错的车一般都在一天100红以上。租的时间长了会便宜一点。

至于出租车,古巴路上跑的几乎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爷车,有的是当年的名车跑车。一般街上的老爷车几乎都是出租车,招手即停,价格不定,但不贵。如果固定线路都有固定的价格,一般固定的线路不会超过1红。当然如果你包车去一些地方可以跟司机商量价格。古巴因为车辆不足导致交通很差,国家号召有车一族积极拼车,所以在这里拼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
这里的汽油也不便宜,给租车的只能加Gasolina Especial,1.5红一升,比国内的油还贵。古巴的本地司机加的都是比较次的油。

通讯

这里通讯很不方便,因为古巴的网络条件不好。因为美国封锁,古巴租用的卫星网络又慢又贵,所以能上网的地方也比较少,个别有网吧但是排队很长,价格也不便宜。酒店里可以花钱上网速度一般而且超级贵。前两天看新闻我们等待了3年和委内瑞拉的光缆终于拉通了,要开上百个公共上网点神马的,到现在还没有看到端倪。(最近在古巴在哈瓦那弄了几十个公共WIFI点,可以花钱上网。但总体网络接入率和地点还是很少的)

古巴手机接听免费(接国外电话也免费),但是打起来很贵,电话感觉接近0.5红左右一分钟,短信发大概一块人民币一条把,要是打国外就很贵了。手机制式为GSM,中国手机(三频)可使用。现在手机比较比较普遍了,家里有条件的拿个iphone或者智能机的也是不少的。手机卡和余额是分开买的,一般买电话卡要40红左右。古巴只有一家电信公司ETECSA,这里连接手机网络叫Cubacel,每个月会有推广活动,从国外充话费会加倍,这也算他们挣外汇的好方式。手机的信号相当一般,经常时不时会断开再连什么的,有时候发信息还会延迟很久。

古巴的国际区号是53。平常一般民众打的是土币电话卡,叫Tarjeta telefónica propia。相当于国内以前的201卡,拨打之前先要按166,输入你自己的卡号,然后输入拨打号码。电话费根据拨打接受地的距离而定,只要打固话价格非常便宜,几块钱人民币能打很久。打164可以咨询相关信息。

古巴的来电蛮复杂,一般外国人刚来根本弄不清楚不同号的区别。因为是拨打花钱,你在拨号的时候可以在号码前加(*99),接受者显示的就是9953********99(星号表示对方号码),如果接通就是接受者花钱。有了自己的手机,可以打(*222#),会出现你的余额和号码到期时间。
这里的手机号没有座机费,但是一般一个月至少要充5红,不打不会扣钱。如果充了更多钱你的账号延迟时间会加长。延迟时间到期你还有一个月时间充钱,一直不充一个月后就会关闭你的账号了。

国内的手机网络到古巴,价位一般都是在最贵的那个系列里。移动已经全球最高3块了,短信大概1.2块,相比到这里很划算。笔者使用的是电信的号,打国内一分钟32块,打当地8块,接听6块,一条短信3块钱(现在已经大降价了,应该跟移动一样了),联通的价格也差不多。这价格,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土豪也打不起啊。而且不知道是通讯问题还是什么,有的朋友到这里连信号也接不通,很坑爹。
普通家庭需要有外国人做担保可以拉自己的网络,但也是不便宜。

顺便再提一下,中国驻古使馆电话005378360037.在古巴本地打应该是8360037.
最后再附上古巴各个省的区号。
Provincia Código
Pinar del Río 48
La Habana 47
Ciudad de La Habana 7
Matanzas 45
Villa Clara 42
Cienfuegos 43
Sancti Spiritus 41
Ciego de Avila 33
Camaguey 32
Las Tunas 31
Holguín 24
Granma 23
Santiago de Cuba 22
Guantánamo 21
Isla de la Juventud 46

社会文化环境及体教文卫

民族
古巴民族主要由西班牙人的后裔即克里奥尔人、非洲人及其后裔、混血人种组成,并构成古巴人口的基础。其中白人占64.1%,黑人占9.3%, 混血人种占26.6% (主要为黑白混血)。

宗教
古巴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非洲教、新教和古巴教、犹太教等。

习俗
古巴人性格开朗外向、真诚、重感情,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要与被介绍过的客人一一握手;与亲友见面时,习惯施拥抱礼;与女士见面 还可亲吻面颊。

与古巴人见面时使用的称谓和问候,可在姓氏前冠以同志等称呼。见面交谈时一般不谈及收人、年龄、宗教信仰等。

无论在正式还是非正式的宴会上,均需祝酒。

古巴人饮食习惯上以西餐为主,多喜肉食,不吃辣。


科技


古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重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 国资源,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强调发展生物技术、医药产品、软件 工业、信息技术、基础和自然科学、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古巴科 技发展的重点和优势领域是生物医药。

教育

古巴实行免费教育,流程基本和国内类似。大学也是免费的,国家全部补助奖学金。(虽然钱少的可怜,但至少没有向学生要钱)缺点就是缺书,缺资源,各种缺。但在一个不发达国家,文盲率几乎是0,而且有很多高等教育人才。很多老师教学素养也比较高。古巴的书籍都是按几毛几块钱计算的,就是为了让全民都读得起书。这可不是盖的。

古巴政府历来重视发展教育。目前,古巴是拉美识字率和平 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2011年的报告中认定古巴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古巴在该组织《全民教 育发展指数》中排第14位,同时在187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排行中排第51 位。古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学龄前教育,第二 级包括小学、初中和大学预科,第三级为公费制高等教育。

2013/2014学 年各级学校总数为9428所、在校生及教师总量分别为195.41万人和 23.25万人。平均每百名学生有10名教师,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拥有教 师最多的国家。其中,每百名小学生拥有9.8名教师,每百名中学生拥有 8.7名教师。全国6岁以上人口中,11.17%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2012 年,就业人口中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9.6%。古巴适龄儿童入学 率近100%,近85%的高中毕业生可进人大学或专科学校,成人识字率 99.8%o根据2014年国家预算法案,教育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27%。

文化

别看古巴人没挣多少钱,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很了不起。至少在艺术的民众普及上,要比国内好很多。古巴人能歌善舞,听到音乐就能跳起来,随便张三李四拿起吉他就能拨拉拨拉。他们爱好舞蹈,也崇敬艺术。国家大剧院给古巴民众都是几块钱一张票,也经常有各种能让民众享受的起的艺术活动,这一点很值得国内学习。

古巴群众文化普及程度较高,各种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厅、 文化之家遍布全国。全国有剧院59家、图书馆374家、书店367家、艺 术馆120家、博物馆226家、文化之家331个。古巴拥有较高水准的芭 蕾舞团、交响乐团等文艺团体。

体育

古巴是拉美体育强国。全国共有6036个体育场所,4.1万名 专业体育教师;主要体育强项有棒球、拳击、摔跤、女子排球等。

不得不说,因为各种混血(西班牙白人,非洲黑人,拉丁,华人等血种),古巴的人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很不错。加上热爱运动,古巴人的体育也是相当出色。我们所了解的一般就是古巴的排球,古巴的棒球是和美国争夺第一的顶尖级,古巴的拳击也是非常出名的,跟刘翔跑的罗伯斯也是古巴的哟。(说个题外话,这里确实没有国内那个追星氛围,罗伯斯(感谢各位的指正)还来过我们学校,除了稍微高点看起来就跟一般古巴人完全一样,呆个眼镜还有点儿文文弱弱的感觉。我们某同学还跟他拼到一辆出租车上过。这里的随便一个古巴说唱歌手都比他出名,不像国内运动员一个一个都身价不菲,他们这儿混的都比较惨。听说现在已经叛逃其他国家了)

医疗

古巴的千人医生数量比相当高,医学都要学全科医学,从大概第三年开始就实践,往后实践要比课程更多,他们还要必须要在医院值班,医生带领着他们去分析每一个病患的情况。

他们用的是阶梯式的医疗模式,落实到户。每个小区有一个小诊所,到了大片有一个大诊所,再大有医院。每个时间段家庭医生要定期去每家每户访问情况,了解每户的健康状况。治病不直接上医院,而是从小到大以此上升,如果诊所治不了就去大诊所这样。

每一个病人都有齐全的病例,你吃过什么药,得过什么病,有什么过敏反应,全部一一详细记录下来,保存下来。这样前后医生诊断也不会断代。你有什么问题,拿着你的病例,随便找个医生也可以给你开药,随便去医院都可以直接住院。药品要凭医生的处方买,但价格几乎是免费。这样也减少了药品的浪费。无论是做手术还是什么都是不花钱的。

古巴没有医患纠纷,相反医患之间关系非常好。病人都想方设法带点什么东西给医生,纯友谊的那种。没有国内的红包现象。

曾经有国内的医生来过这里,有特别情况的还亲自体验过这里的医疗。对于这里无论是医生的素质,专业水准,敬业程度都给予的高度的赞赏。唯一美中不足的也只能说因为古巴的条件所限,药品数量不足,医院的硬件不如国内的好吧。

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具有完整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家庭医生、门诊医院、综合/专门医院构成的保健体系覆盖全国99.1 %的 人口。根据2014年国家预算法案,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 22%o 2013年11月,泛美卫生组织(OPS)发表报告,平均每10000 名古巴人拥有134.6名医生,该数据超过美国(125.1名)和加拿大(93.5) 等发达国家,位居美洲地区第一位。2013年,古巴新生儿死亡率为4.2 名/千人,远低于拉美平均水平。2012年,古巴产妇死亡率为21.5名/10 万人,为世界范围低水平。古巴疫苗接种覆盖率为全球较高水准,疫苗可 预防13种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古巴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 10.0%,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429美元。2006-2013 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68人、护理和助产人员91人、牙医11人; 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53张。

  古巴医疗水平在世界居领先地位,流行性疾病总体防控较好。登革热病例偶有发生,无其它流行病。

  古巴公民享有公费医疗,社区设有医疗站。

  外国人在古巴就医需到专门的涉外医院(如Clinica Cira Garcia),医疗设备条件好,但价格相对较高,且只收可兑换比索,挂号费约为30可兑换比索。


最了不起的就是古巴的医疗。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能做到全民免费医疗。我几年前曾经看过一个医疗体系和质量排名,当时古巴就紧紧跟在美国的后一位!

听说现在古巴的第一外汇收入已经从原来的旅游业转变成了“外派医生”,古巴和委内瑞拉有个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的“医生换石油”的项目,古巴向委派出大量医生,同时对面送还大量石油和外汇。现在已经成了古巴核心的收入。古巴为了稳住这些大量的医生,最近准备大幅提升医生的收入。现在医生们的收入估计能增长到惊人的40-60红左右(也就300来块钱把),呵呵呵了。。。

雪茄

雪茄的知名度就不用讲了,最好的是cohiba(发音”搞衣霸“),有很多种类。游客都是去正品店买的,了解情况的人一般在黑市买,好多都是雪茄场里的人偷出来的正品,价格便宜很多。当然,要不懂行的也有可能买到不良商贩做的假烟,没办法,谁让你自己去黑市呢。

古巴人自己是不会抽那种卖外国人的精致货的,他们从土币店买的雪茄虽然品相略差,实际上也是同样的材质,而且价格3毛人民币一只。我见一般大叔抽,年轻人抽雪茄的不多。这算是古巴最著名的商品之一了。

附一下古巴各种雪茄的名单

BOLIVAR

COHIBA

CUABA

DIPLOMATICOS

PUNCH

ROMEO Y JULIETA

H.UPMANN

HOYO

PRO LARRANAGA

MONTECRISTO

RAMON ALLONES

PARTAGAS

SAN CRISTOBAL DE LA HABANA

SANCHO PANZA

TRINIDAD

VEGAS ROBAINA

JOSE PIEDRA

诚然,古巴雪茄无论是从品质上到味道上都是世界顶级的。难怪无数雪茄客能够趋之若鹜。

政治

虽然也是社会主义,可能有人会想这里政治可能很专横什么的,实际上对于普通民众,他们经常也吐吐老卡的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切在这里是作为精神偶像崇拜的,话说我们校区里面有个房子就是当年切度假住的房子。

政治制度

古巴长期以来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局稳定。2006年7月31日, 菲德尔?卡斯特罗?鲁斯因病将党政军职权移交胞弟劳尔?卡斯特罗?鲁斯临时代理。2008年2月24日,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劳尔正式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并兼任部长会议主席。在2013年2月24日召开的 第八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劳尔主席获得连任,任期5年。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76年2月通过。宪法规定,古巴是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民主、统一的共和国,由全体劳动者组成,谋求 政治自由、社会公正、个人和集体利益及人民团结。1992年7月,第三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马蒂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6月,又通过宪法修正案,重申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更改。

议会
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修宪和立法权。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2次例会。全国和省级人大代表候选人由 群众和学生组织提名后交市级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审批,然后由全体选民以 无记名方式直选产生。八届全国人大成立于2013年2月,主席埃斯特万拉 索?埃尔南德斯。

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休会期间,国务委员会代表人大行使立法等 国家权力。国务委员会由主席、第一副主席、5名副主席、1名秘书和23 名委员组成,从全国人大代表中选举产生。宪法规定,国务委员会主席是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本届国务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 2月,现任国务委员会主席为劳尔?卡斯特罗?鲁斯,第一副主席由米格 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担任。


政府
古巴部长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由主席、第一副主席、 若干副主席、执行秘书、各部部长和法律确定的其他人员组成。主席由国 务委员会主席兼任,成员经主席建议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任命。本届 部长会议于2013年2月成立。现任部长会议主席为劳尔?卡斯特罗?鲁 斯,第一副主席为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执行秘书何塞?里卡 多.格拉。

司法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构。共和国总检察院负 责行使司法监督权。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法官、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均 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鲁文?雷米西 奥?费罗,1999年1月就任,连任至今。总检察长达里奥?古拉?德尔 加多,2010年3月就任。

主要党派


古巴共产党是古巴的唯一合法政党,成立于1961年,1965年改用现名,现有党员约80万人。现任古共中央第一书记为劳尔?卡斯特罗?鲁 斯。宪法规定,古巴共产党是马蒂思想和马列主义先锋组织,是古巴社会 和国家的领导力量。2011年4月,古共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党和革命经济社会政策纲要》,并选出由115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和15人组成的政治局。

外交关系

对外政策
古巴外交政策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主张尊重各国主权 和领土完整及民族自决权,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主张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 一律平等;谴责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干涉主义、单边主义和歧视政策, 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反对包括国家恐怖主义在内的一切形式的恐怖 主义。前苏联解体后,古巴先后同独联体国家建交,与俄罗斯的关系亦逐 步恢复并加强。古巴还重视发展同委内瑞拉、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关系并加 强了与这些国家的往来。

国际关系
古巴与18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古巴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拉美一体化协会、加勒比国家联 盟、加勒比论坛、美洲玻利瓦尔联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国际和 地区组织成员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2013年1 月,古巴接替智利担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任期一年。2014年1月底, 拉美和加勒比30国的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出席了在哈瓦那举行的拉共体 国家第二届峰会。会议通过了《拉共体第二届峰会宣言》,并发表了支持 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宣布拉美和加勒比为“和平区”等特别声明。

同美国的关系
1959年1月,美国宣布承认古巴革命临时政府。 1961年1月3日,美国宣布与古巴断交。1962年2月,美国对古巴实行 经济、贸易和金融全面封锁,两国空中和海上直航均被取消,人员和货物 往来都要途经第三国。1977年后两国关系有所缓和。苏联解体后,美国 加大对古巴施压,并强化对古巴经济封锁。“9 ? 11”事件后,美国将古巴 列为“邪恶轴心”外围国家,指责其支持恐怖主义和研发生化武器。此外, 由于近年来古巴尝试经济“走出去”并加大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美国 采取的封锁也变本加厉。针对美国反古巴的举措,古共中央和政府发表声 明予以强烈谴责,并采取应急措施,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从 1992年开始,联合国大会每年都通过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制裁的决议。 2009年,美国取消了对古巴裔美国人到古旅行和汇款的限制。2011年美 国政府允许其公民赴古巴从事学术研究、教学、文化和宗教等活动,并授 权美国的国际航空公司在一定的条件下,开通对古巴的包机直航运营。2012年7月,古巴与美国之间通过谈判恢复了中断50多年的海上货运直 航,目前每周一班货轮,主要运输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及古巴裔美国人寄给在古亲人的物品。2013年6月,古美两国在华盛顿重启自2009年以来处于停滞状态的直接通邮技术谈判。7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哈夫宣布,针对古巴游客的非移民签证有效期由此前的6个月延长到5年,并由单次入境改为多次往返。9月13日,美国宣布将《敌国贸易法》再次延长一年,继续对古巴进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制裁。2014年5月,美国国务院再次将古巴列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2014年2月,美国最新民调显示,在全国受访者中,超过半数以上支持对古巴关系正常化。5月底,美国商会会长率代表团访问古巴并与劳尔举行会谈,了解古巴改革进程和带来的变化。(现在双方关系已经大幅度提升)

同中国的关系
古巴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1960年9 月2日,卡斯特罗主席宣布古巴断绝与台湾的关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外交关系。同年9月28日,中古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确认建交。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2004年11月和2008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两次对古巴进行了国事访问。2011年6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古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2012年7月,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13年6月,古巴国务委员会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2013年,共有19个中国副部级(含副部级)以上官员到访古巴。2013 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古 巴。2014年7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


政府机构

古巴部长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主要政府机构有: 外交部、革命武装力量部、内务部、司法部、公共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交通部、文化部、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旅游部、经济计划部、农 业部、科学技术和环境部、外贸外资部、国内贸易部、通讯部、建设部、 财政和价格部、食品工业部、工业部、能源矿产部、中央银行、总审计署、 海关总署、广播电视局及国家运动、体育和娱乐委员会等。


经济部门
古巴主要经济部门及其职能如下:

经济和计划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国家的经济规划,管理 有关统计、标准化、计量和质量控制、社区服务和工业设计等方面工作。

外贸外资部:负责制定外贸外资政策,对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 申请及其相应的进出口产品清单进行审批,监督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根据授权对外国投资进行评估和审批。

国内贸易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有关批发和零售贸易、零售服务、消费者保护和国家储备等政策。

财政和价格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国家的财政,税务,价格、审计和保险政策,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指导,使用各类金融资源。

(5)古巴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货币政策,使国家计划规 定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负责本国货币的发行,保持币值稳定,维护宏观 经济平衡,确保经济有序发展,保管外汇储备。


工会及其他非政府组织

古巴共产党非常重视群众组织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作用,根据不同情 况,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分别组织到相应的群众组织中去,其中主要的有保 卫革命委员会、古巴工人中央工会、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古巴妇女联合会、 全国小农协会和大学生联合会。这些组织与古巴政治紧密相关,具有一定 影响力。2013年古巴未发生大范围罢工。


商业

经济,确实不能跟国内比,毕竟就是国内不到一个省大,而且因为没有资本主义,有时候会有很多国内没有的现象,经常有钱买不到东西。而且因为信息不通达,相当依靠经验。从我来那年开始看的话,经济改革还是略有成效的,但是步伐还是比较缓慢。小型的个人商店、饭店才刚刚发展起来,现在有不少国内的商人对这里比较有兴趣,但是说实话,古巴这里短时间内(至少目前)是赚不了大钱的,商人到这里就是花着钱保住市场份额等待以后改革的开放。

关于开设私人公司或者办事处

因为流程和要求复杂,而且需经国家议会授权,现在古巴大部分为政府合资企业,很少独资企业。而办事处也必须与古巴有5年左右的贸易活动及贸易额在古巴政府可认知的前提下才可以申请,建议一般的投资者谨慎考虑。


在本地的外国公司,有《外国人投资法》 和《马里尔特区法》保障投资者权益。


有很多商人来这里考察,有很多人都在观望,在等待这里发展的时机。客观的说,古巴若是发展起来是潜力无限,但目前的古巴无论是政策还是条件都
不是很适合商业投资。先不说这里设置办事处都要一大堆限制和要求,单单是第二年才返还第一年营业额的限制就已经拖垮无数中小企业了。


这里的基础设置和配套
条件也不是很能配合好相关的产业。现在也是在逐步改革,逐步颁布新的法令条文等,发展的进度还是太慢。而且本地人民没有消费能力,要来古巴搞商业投资的人
一定要了解清楚状况,三思而行。

旅游

古巴没有工业污染,海也很好。历史性的各个博物馆有很多,也不错。但最推荐的是他们的海滩和碧海蓝天。在旅游区(一般古巴人享受不起),条件和外国是一样的,而且古巴遍地都是旅游区。
来古巴旅游,主要看你计划的时间长短。如果是时间长,可以住哈瓦那,在这里报去varadero一类的酒店就好,而且貌似便宜一点。因为我们从来没网上预约过,如果只是很少几天,那就去酒店海边呆呆就可以了。

其实我推荐最好去Cayo coco,Cayo santa maria也行.Varadero是蛮出名的,但个人感觉没上面的好看(其实都一样)区别是这儿可以跳伞。自然条件应该是Cayo Largo del Sur比较好,可惜设施差点。

旅馆嘛,还是把星级报高一点好,条件差别挺大的,最差也要报4星。
在Cayo coco的酒店像Melía cayo coco就非常不错。如果决定去varadero的话,最好去paradizus还有一个比较新也是不错的酒店,叫Melía varadero marina。

酒店有网但是是收费的,又贵又慢,速度估计刷刷微信发发邮件再干不了太多事情,很不方便。
古巴治安很好,旅游区随时都没事儿。哈瓦那只要不是太晚太偏就没事儿。

我曾经去Coco岛,4天3夜250美元左右,让我享受了一把真正感到共产主义的感觉。进到旅游区以后,免费吃饭(包括各种中西餐馆)几百种酒免费无限量供应,住的是别墅(有人给打扫),海滩又漂亮,天天还有节目(西英法三国语言的主持)等等等。适合2周左右的短期旅游

生活及总结

关于古巴居留入籍

古巴移民政策较严,外国人除与当地人通婚者外,难以获得古巴长期居留或加入古巴国籍。

古巴实行出生地国籍政策,凡在古巴出生,即拥有古巴国籍,但在古巴执行公务的外国政府和组织工作人员在古出生的新生儿除外。

内政部移民局主管居留和入籍事务。


主要媒体

报刊媒体
《格拉玛报》是古巴共产党机关报,创办于1965年10月,发行量70万份;《起义青年报》是共青盟中央机关报;《劳动者报》 是中央工会机关报;《波希米亚》周刊创于1908年5月,每期发行30万。

通讯社
拉美通讯社是古巴官方国际通讯社,创建于1961年,在 全世界设有37个分社。国家通讯社创建于1974年,主要负责国内新闻报道。

广播媒体
全国共有各级广播电台96个。其中,国际性广播电台1 个:古巴哈瓦那电台(Radio Habana Cuba,用9种语言播音);全国性 广播电台6个:时钟电台(Radio Reloj)、进步电台(Radio Progreso )、 起义电台(Radio Rebelde )、国家音乐台(Radio Musical Nacional )、新闻电台(Notinet de Radio )、泰诺电台(Radio Taino)和百科电台(Radio Enciclopedia )。

电视媒体
全国共有各级电视频道38个。其中,国际性电视频道1 个:古巴国际频运(Cubavisión Internacional );普通民众家庭可收看全 国性电视频道5个:古巴国家频道(Cubavision )、教育频道(Canal Educativo )、教育二号频道(Canal Educativo 2 )、综合频道(Multivisión) 和起义频道(Telerebelde )。从2013年1月20日起,总部设在委内瑞拉、 旨在推动拉美一体化的南方电视台(Telesur)每天晚上8点到第二天下 午4点半的节目在古巴同步播出,古巴普通民众也可以实时了解全球时事。

社会治安

古巴法律规定,严禁个人持有枪支武器。古巴社会治安总体状况好, 凶杀、持枪抢劫等恶性犯罪案件极少发生,但偶尔发生以外国人为目标的 偷盗抢劫案件。古巴尚未发生过恐怖袭击。


节假日

法定节假曰主要包括:

12月31日至1月2日,元旦新年及国庆日(1月1日为革命胜利纪 念日);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7月25日至27日,起义纪念日(7月26日为攻打蒙卡达兵营纪念

曰);

10月10日,独立战争纪念日;

12月25日,圣诞节。

2014年6月生效的新《劳动法》规定,每年圣周星期五为法定假日。 政府机构、学校等每周六、日休息。

以下纪念日不得举行公共娱乐活动:7月30日,革命战士纪念日; 12月7日,独立战争牺牲将士及人民国际主义斗争纪念日。

考虑到他们一个月平均工资就20到30红左右,商品的价格都比较的高,虽然这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但是消费水平还是蛮高的。

在商店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商品的价格,一根雪糕要1.4红左右(10元),一条牛仔裤要25红(160元),一瓶啤酒1红。饼干什么的几乎都在1红以上。电器就贵的要死了,几乎是国内的2至好几倍。

古巴友人生活很艰辛,普通的工作一个月工资也就15红上下,连我们教龄几十年获得国家顶尖奖励的老师一个月工资也达不到400人民币。在古巴,个体干技术活要比国内”铁饭碗“的工作挣的多的多,所以,反倒是那些司机啊,修车的,木匠啊要比医生老师公务员挣的高很多。那些旅游方面的工作人员的小费往往都比工资要高。

生活用品的话,说简单点,国内便宜的小东西,很多生活用品,这里都少或者没有或者比较贵。
超市的商品没有国内那么多种分类,总体可选择性也低很多。全国各地商店里价格都一样,货比三家到这里就没用了。有可能你比完回去发现之前的商店里的东西已经卖完了。

但也可以举出来很多很不错的情况。自然环境特别好,纯粹是从森林里开辟出来的城市,没有工业所以也没有污染。空气新鲜,人与人之间都很和睦。尤其是东边省份的人特别单纯。排队不插队。从西班牙传来的很多优雅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因为贫困的条件被消磨太多,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文明礼貌的。

古巴几乎算是美洲最安全的国家了,对国人的歧视也不多,大部分人对国人都相当友好。城市里有不少警察,哈瓦那从海岸往里数10条街之内都是很安全的,只要不要晚上去太偏的地方就可以。在旅游点也很安全,不用担心太多。

总之,这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她的优点和缺点都格外明显。
这是一个适合老人的地方,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但对于年轻的开创者暂时没有什么市场和机会。

(图片版权为miguel所有)
洋洋洒洒写了好多,其实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涵盖。这篇文章也是随心写的,没有计划什么的,如果有任何疑问,错误,或者哪儿有问题。请多指正


△ 哈瓦那街头一张颇有象征意义的照片

哈瓦那的公交车旅程

某次从机场回城区的漫漫路上,一路源源不断有人上车进城。原本热带气候特有的闷热难耐,被塞的密不透风,着实是闷罐车,混着体味,让人透不过气来。出于车厢密度超过人道极限,在一个人头攒动的枢纽站,面对挥起手臂成片的人群,司机不愿停车,却迅速被人群围住,面对并不准点的公交系统,大概乘客也没有等待下一趟的耐心,挡在车前吵嚷,虽不通西语,但此起彼伏扯起的嗓音已经让人燥郁。

司机耐不住一群人,最终索性让大家都来体验,车刚开出没多久,一位男乘客又忘记了提前提醒司机下车,司机一个急刹车,尽管车厢里大家动弹不得,并无人摔倒,但彼此重重的贴在一起,如同千层饼。这一出火上浇油瞬间点燃了车厢里乘客的怨气。刚才车外的吵嚷转移到车内,车索性不开了,对司机的群起围攻,司机的申辩,高亢的女声与嘶吼的男声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让人窒息。令人惊异的是并没有人要下车,忍受着非人的煎熬,大概有心下车的早已泅渡海峡移民美国了吧!不知这是否时常会上演,我有幸成为现场目击人。

△ 古巴拥挤的公共交通。


日常用水在哈瓦那

在仅有两层楼的哈瓦那火车站,时时都有候车的古巴人对着没有水龙头的金属自来水管口饮上一气。供水在哈瓦那及古巴主要城市很成问题,尽管这是个多雨的热带国度,哈瓦那并无通向每家每户的自来水管,而是从水厂通过暗渠和地下水管道系统通向家家户户的水窖,如果装自来水管那是居民自家的事。水厂每三天向水窖放水,如果没能储备足够三天的用水,就只能去黑市高价。遇到海拔高的位置,水压便会很弱,哈瓦那住宅区罕有高层,供水也是主要的困扰。

△ 古巴人民用桶储存饮用水。


古巴的出版与阅读

在海明威最爱的“两个世界”旅馆边上,哈瓦那规模较大的书店里,经典类小说无论是西语原著还是西语译作都还不少,而马列著作更是荦荦大端。不过版本老旧,罕能见到近年出的书,似乎有一本画册出版于2009年,是2012年能找到最新的书了。而一本巴蒂斯塔的传记吸引了我——封面中巴蒂斯塔的头像被装在铁窗里。如果2月份来,能赶上哈瓦那书展,到时可以开开眼界,否则看书就去国立图书馆吧!在这个热情洋溢的国度阅读似乎并不发达,音乐与舞蹈可能才是对抗匮乏的日常生活的主要形式。


△ 哈瓦那街头的书店,可见切·格瓦拉、菲德尔·卡斯特罗等人的头像充斥封面。


古巴人如何出国

通常古巴居民出国,除了申请签证,还只能去双方有外交关系且有互派使节的国家,对于古巴,主要是拉美的厄瓜多尔、阿根廷、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为了外交人员与探亲团聚的便利,早在古美关系正常化之前,哈瓦那一早就开通了与美国的包机,之前要经停巴哈马中转,如同开通直航之前的海峡两岸,对60岁以上的老年公民,还可以申请真正的直飞包机机票,但仅限于探亲团聚,对观光客是不开放的。

△ 通行古巴与美国的航班。


艺术与政治

在哈瓦那国家艺术博物馆,我仔细地篦过一遍所有藏品,1957~1961年间在古巴井喷式涌现的当代艺术作品都不见了,巴蒂斯塔晚期的艺术文化如同发生在沙俄倒台前后白银时代或者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小规模翻版,这期间萨特与波伏娃,玛雅·黛伦与梅索斯兄弟,迪亚哥·利弗拉与弗里达·卡洛,一股脑涌入古巴,古巴忽然成为拉美与欧洲左翼知识与艺术思潮的天堂。如同古巴祖母级诗人Carilda Oliver Labra 1958年出版的诗集“发烧的记忆”,那确实是一段发烧的记忆,言论空前的自由,只要稍微有勇气承担不足道的风险;各种艺术流派纷呈。

击退猪湾入侵,卡斯特罗开始着手文化战线,1961年6月30日,革命后的古巴第一次召开知识分子座谈,卡斯特罗提出“在革命里,一切都如常进行,反对革命,一无所有”,“反革命者无权可享,因为革命本身应当拥有权利,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胜利的权利!”

此后多家报馆被关,Carilda Oliver Labra,这位哈瓦那大学法学系高菲德尔四届的师姐在此后也长期无法出版——她早年大量创作的爱情诗被认为淫秽下流,回到家乡做英文老师;这期间,古巴基础教育倒是得到大跃进式的发展。在苏联功能主义的影响下,建筑也日趋保守,充满当代艺术风格与实验精神的“国家艺术学校”成为烂尾楼。

而后在官方的艺术史编纂中,这些出格的作品消失了,尽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古巴并未像在苏联被整齐划一式的强制执行,但毫无疑问,大量那个时代的先锋作品与艺术家们一起流亡并在这个国度销声匿迹了。

另一边厢在迈阿密的古巴文化与艺术博物馆,关于是否收藏与拍卖那些古巴境内听话的艺术家的作品的争议,却导致这家维系古巴社群与文化的博物馆关门。1988年,为了筹集善款维持古巴文化与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举行展出与拍卖,然而不少流亡人士以政治标准——艺术家是否公开抗议卡斯特罗政府来看待艺术藏品,尽管拍卖顺利举行,却在争吵中进行,有人甚至500美元买下亲政府艺术家的作品并当街烧掉。此后十多个博物馆董事会成员辞职,两度发生雷管爆炸,导致迈阿密市政的公开干预,以博物馆商业利用文化遗产建筑要求收回。尽管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博物馆起诉并赢了官司,但关于藏品争议依旧不断。最终在1999年,市政府宣布因财源紧张,考虑公开出售这栋隶属于市政当局的土地而收回博物馆的馆址建筑,主要藏品被董事会捐给迈阿密大学Lowe艺术博物馆。

△ 古巴文化和艺术博物馆。


革命将族群撕裂,让政治立场成为敏感话题,并拖上艺术陪葬,在佛罗里达海峡两岸上演着不同版本的故事。


从革命的乌托邦到革命的博物馆

漫步大街小巷,令人惊异的是博物馆遍布老城区,这大大方便了外来游客触摸这个国度的历史。仅1996年到2004年之间,哈瓦那拔地而起70座博物馆,古巴前所未有的开始絮絮叨叨的自我缅怀、自我阐释,正如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Rachel Weiss的观察“博物馆的古巴代替了乌托邦的古巴”,尽管这依然是经过意识形态编辑之后的陈列,但是革命意识形态的创作力日趋衰竭就如卡斯特罗兄弟的老去,这是不争的事实。

直至今日何塞·马蒂、切·格瓦拉、菲德尔·卡斯特罗依旧是古巴的主题,在高大的政府或是纪念性建筑上,时常能看到他们渐趋褪色的孔武面庞。

△ 古巴内政部大楼外的切·格瓦拉头像。


买不起新居,那就换房

随着劳尔· 卡斯特多放宽对私营经济的管制,个体私营经济大量涌现,但私营雇主很不乐意雇佣来自国企的员工,“偷懒、偷东西”是主要的槽点,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中所记述的东南亚农民日常的反抗形式,在吃大锅饭的集体中一样不少的被复制出来。

直到90年代,古巴人都无法售卖自家的房屋,然而乔迁新居并没有成为神话;在那时古巴人发明了自己的方式交易——换房,只要两家觉得彼此条件差不多,于是就都有了新居,一举两便。

△ 颜色极为艳丽的古巴民居。


等待戈多

私营经济的不彰部分也源于时间意识的淡漠。

在这里刚好赶上中古留学项目第一届医学院留学生毕业,据校方说会有记者来采访,希望毕业生在校等候与迎接,可是一天过去,记者也没出现,也不知道是不是改期,明天会不会来。在哈瓦那国会大厦北侧Obrapia街的邮局总局,一场火灾导致一条街停电,问到隔壁仅凭自备发电设备还不曾黑灯瞎火的国营酒店何时能来电,对方前台满脸茫然。

时间意识淡漠是西语拉丁文化的特点,只不过在古巴表现的尤为突出。赶飞机在古巴是一个要命的事情,慢悠悠的节奏中,没有人会急你所急,出租车、公交都没点儿。

△ 哈瓦那的一条慢行道,生活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进行。


再见吧,网络审查

如今上网已经方便了很多,不少酒店与网吧,网费已经从之前的6~10外汇券降到每小时2~3外汇券,即便如此按照古巴人均收入水平,一个月也只能上10个小时,无怪乎提供免费Wi-Fi的公园,没白没夜的人群蜂拥,人们抱着手机与亲人、朋友聊天,或仅仅是上网。

面对我邮件发出的Skype/WhatsApp/Facebook采访请求,多数古巴人以网络不好婉拒,而接受我访谈的古巴人往往不是在厄瓜多尔就是在阿根廷旅行。

△ 奥巴马宣布,谷歌开始布线古巴的互联网接入。


尽管源于硬件设备,古巴网速依然缓慢,上网依然昂贵,然而与国际互联网接轨的速度早已将我们甩开,从古巴短暂回国逗留的朋友在Facebook上问我用什么VPN,末了他告诉我,下周回古巴,就不再为这事困扰了。


世 界 说

陈 仲 伟

发 自 古 巴 哈 瓦 那


作为摄影师,就用图来回答吧。

多图预警

====

更新:



我在哈瓦那街头,看了一会马路上的车...

====



哈瓦那老城

大家可能会觉得哈瓦那老城看起来残破不堪,但是实际上这是刻意保留下来的老城原始风貌。新城还是比较现代的。以及很多人说古巴看起来非常穷,物资稀缺,实际上这是由于美国的禁运和封锁造成的。然而就算是物资稀缺,工资也不高,但是古巴人还是非常开心的,可能是拉美人骨子里就有一种乐天精神。如果你没有到过古巴,就不会体会到他们那种快乐的感染力。虽然这里没有互联网,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是件坏事儿。

再退一步讲,他们的钱虽然没有我们多,但是他们的猫比我们多啊!

哈瓦那老城

菜场

水果店

健身房

痴汉猫

别人家的后院

哈瓦那老城某个大户的院子

Casa

国营餐厅

商店中出售的服装,1890比索,24比索等于1美元。 我觉得对于居民来说,这件衣服是极其昂贵的。

杂货店1

有点像上海的老街道

貌似是国营酒吧…

斑驳的墙

杂货店2

饰品店

水果店

这个不知道卖什么的…

菜店

没错,手里拿的是GTA…

这个应该叫什么店?

饰品店

冰激淋店,古巴的冰激凌风味独特

杂货店3

小学

小学的教室,怎么感觉比我们的教室温馨多了

教师办公室

电脑房,古巴是没有网络的…

食品店

菜场

豪华发廊,这店在古巴估计是土豪和游客才能消费得起

国营理发店

普通理发店

书屋,一眼望过去全是领导人

电器商店

玩具摊

街头小吃,没敢尝试…

据说买一个送给当地妹子你就可以有一个古巴女朋友…(雾

大排档

哈瓦那市区的公共wifi点,针对游客的,5美元一小时…

哈瓦那大学有很多中国和韩国的留学生,他么戏称古巴为"全球最大网戒中心"

普通居民的厨房

客厅

餐厅

不知道什么店,但是古巴妹子身材很好!

某户人家的卧室

彩蛋

哈瓦那有家中餐馆,吃饭送一堆猫。

这家中餐馆的神奇之处就在于

他们做的鱼香茄子里真的有鱼!

======


市井杂记

这... 高端玉米...

古巴人是乐天派,这个国家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很好的融入社区,没有任何种族歧视。

宣传搞的不错啊

中间那个那一条面包的绝对是这群小孩里的大姐头...

麻..麻将...

我在古巴的时候,正好是圣诞节

普通的民居

小卖部

哈瓦那老城游客还是非常多的,最多的应该是加拿大人和俄罗斯人...

这种呆萌的老款堪称是古巴的国民交通工具,其地位相当于我们国产的桑塔纳...

街头艺人

其实也没你们想的那么破败...

卖香蕉的人...

路边歇脚的人

这种老款的甲壳虫在别的国家都很难看到了吧

国家议会厅,据说修了很多年

其实还是很繁华的,没错,你看到一辆奇瑞QQ

中国城与广州餐馆,感觉最外面这些中餐厅都很一般,我说的鱼香茄子里面有鱼的那个餐厅在最里面

晚间游戏

???

武馆

古巴的猫非常多,人与猫之间的关系也很不错

学校其实是没有校园的,就在街上...

肉铺...

中央大道

哈瓦那大学

=====
彩蛋2

一坨…

=====

有空继续更新一些小城市的景观...


关于古巴,我说两句你不知道的。

多图多字,请在wifi环境和舒服的环境点开。。。

作者:马甲 古巴商务咨询

(图片版权,赵晓飞)

http://weixin.qq.com/r/AEwEHHLE9S_KrTZ-9xkS (二维码自动识别)

(微信扫码,识别关注公众号,古巴商务咨询)
原回答发表于2015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古巴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另外我也对古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便在这一个寂寞的夜晚,慢慢做了一些修改。望各路大神,不吝赐教。

-------------------------------------------

2009年参加高考,由国家统招,成为公派留学古巴大军中的一员。2009年在哈瓦那省(PROVINCIA LA HABANA)的小镇SAN ANTONIO DE LOS BA?OS (现属于PROVINCIA ARTEMISA)渡过了一年的语言预科,2010年开始在哈瓦那医科大学JULIO TRIGO LOPEZ分校学习全科医学。到今天已经在古巴生活了六个年头。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古巴通,但多多少少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所见所闻。如果闲来无事,那么,就请听我给你讲一讲我听到、看到、感受到的古巴。

古巴的基本概况能够由度娘搜到的我就毋庸赘言。也是受好友“王旺旺望网”在知乎的“古巴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的启发,偶有灵感便扬扬洒洒写下这篇“信口雌黄”。君若欢喜,还请点赞,不喜勿喷。下面的内容按照衣,食,住,行,百姓生活,旅游,政治,经济,文化的顺序依次展开。

(图片来自网络)

古巴的传统民族服装在很大程度上受非洲宗教影响。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猖獗的黑奴贩卖不仅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非洲特有的宗教和文化。传统服装的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神灵,蓝色是海神,金色是丰收之神,红色是力量之神等等,具体每个的名字我也记不住了。非洲教为了能够在当地生存下来,也和当时占有主导地位的天主教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他们很多神灵具有和天主教同样的形象,生日和意义,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

(位于SANTIAGO DE LAS VEGAS 的SANTUARIO NACIONAL DE SAN LAZARO,古巴当地最灵的神明之一。版权所有,马甲)
现在的街头偶尔也能看见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古巴妇女,不过要和他们合影,可是要付不菲的小费哦。

(图片来自网络)


国民男装是GUAYABERA,音译瓜亚贝拉。相当于中国的中山装,很具有民族特色。目前古巴的高级领导人的会见都会穿着瓜亚贝拉。这背后还有个动人的故事。据说!听说!传说!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古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经常会吃不饱饭,饿肚子。有一个园丁在番石榴种植园工作,也就是 GUAYABA的种植园。他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在工装上衣口袋里装满番石榴带回家给他的老婆和孩子们吃。可是工装只有两个口袋,于是他的妻子在胸口处又缝了两个口袋,这样就有四个口袋可以装吃的了。殊不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男人装就这样诞生了。一时间全国人民都纷纷效仿起来。现在成了古巴的国民男装。这个故事带给古巴人的是多多少少的感动,充分表现出古巴人民的智慧和恋家情结。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也说明他们认为从工作单位顺东西回家补贴家用是很正常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古巴的中小学生和医学院的大学生是全国统一校服的。小学生,白上衣,深红短裤或裤裙。初中生,白色上衣,土黄色长裤或裤裙。技术高中,白上衣,深褐色长裤或裤裙。普通高中,天蓝色上衣,深蓝色长裤或裤裙。医学院是白大褂加蓝裤子。女生的裤裙设计也是独具匠心,远远地看以为是超短裙,可是它其实是一条短裤前后两个盖子而已。通俗地讲,前面一个遮裆布,后面一个马粪兜。完全没有一点点梦露情节了。。。

(图片来自网络)

古巴的警察是统一的深蓝色制服,他们不对交警、民警进行区分。


普通百姓的服装都以夏装为主,较冷的时候穿牛仔上衣。很多都是中国造,而且是地摊早市的档次。现在的年轻人比较追逐潮流,也经常有人穿一些名牌或者山寨名牌。阿迪达斯,耐克,彪马,匡威,TIGER,贝尼通,MANGO,甚至强大的匹克!在古巴都有专卖店。

古巴现在仍然保留了粮票制。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本子,上面记录了每家都多少口人和住址等信息。我记得的是,每人每月可以领1磅的油,12个鸡蛋,5磅的大米,2磅鸡肉,2磅黑豆还有一盒火柴,差不多就这么多。粮票份额以外的需求可以在供应站BODEGA购买。一般都有明显标注是凭票供应VENTA POR LIBRETA还是自由购买VENTA LIBRE。供应站的价位相当亲民,可以购买到古巴当地产的食盐,饼干,玉米,大米等等。不过也是有时候有,有时候断货。古巴的大米多为进口大米,主要从巴西,越南,阿根廷,中国进口清仓的战备粮,也就是存放了多年的陈米。口感相当差。

(一处贩卖蔬菜的销售点的价目表。版权所有,马甲)
古巴的特色饮食主要受西班牙风格菜系影响,少数还有中国菜的影子。不过总的看来,都是“穷人餐”。比如黑豆饭ARROZ MORRO,就是在蒸大米的的时候加入一定量的黑豆。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穷人们吃不起肉,所需要的蛋白质就只能从黑豆饭中摄取了。炸猪皮CHICHARRON,就是炼猪油剩下来的肉渣。稍微高档一点的就数西班牙海鲜饭PAELLA了,可是古巴没有藏红花,也只能照着葫芦画瓢了。

目前,古巴还没有实行土地承包制,大部分的耕地仍然归国家所有,农民仍然是一种按月领工资的职业。少数的古巴人有自己的耕地,他们当然自己也可以雇佣农民。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农业技术不发达等等原因就造成了古巴特有的饮食结构。一碗饭里只有薄薄的几片黄瓜和西红柿,煮熟或炸熟的根茎类。极薄的一片肉和一份厚实的黑豆饭。

当地的蔬菜价格比较高,样式比较少,普通百姓不能承受。绿叶蔬菜因为需要大量的水分和特殊的培育,在古巴基本上是看天吃饭。最近下雨了,绿叶蔬菜就比较多,连着一两个月不下雨,蔬菜是见不到的。一些根茎类农产品,比如土豆(这个我之后会讲),红薯,芋头,木薯都是很常见的,种植简单方便,成本低。还有香蕉,它既是水果,也是蔬菜,也是主食,看你怎么吃。

(蔬菜紧缺的时候,西红柿能够达到10人民币每斤的高价。我也只能无奈在自家后院种起了西红柿,生菜,辣椒,小葱等。图中的西红柿就是我的收成。版权所有,马甲)

土豆要重点说明一下。它作为古巴的战用储备粮,他的种植、分发、销售都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古巴每年12月,1,2月是比较寒冷的季节,土豆只有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才能生长。如果上年末,本年初没有寒流经过,土豆的常量就会很低。当土豆成熟后,国家会首先清理去年仓储的土豆在市面上销售,用新的土豆填补仓库,多余的才会继续分配到市面上。所以,当三月份土豆开始在市面上出现的时候,国家也是有严格控制的,每人每次最多购买10磅的土豆,之后随着上市土豆的多或少,再进行政策放松或紧缩。每年为了买土豆而排长龙或打架的场景也是屡见不鲜。14年底古巴就经历的5年不遇的大寒流,我就预言今年土豆绝对够吃,果然,都已经6月份了,市面上还有土豆出售。往年全年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能够吃上新鲜土豆的哦。

牛肉,普通百姓是吃不到牛肉的。餐厅和宾馆的牛肉都是经过政府审批特供的。古巴禁止私人对牛进行宰杀,并且有法律规定。牛是第一生产力,可以用来耕地,是不允许被私人屠杀的。国营的一些红比商店能够买到牛肉,但是一般的百姓是吃不起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牛肉是什么味道。如果私人宰杀活牛被抓到的话,判刑是10年以上,按情节加重。我家房东给我讲过,他的一个朋友几年前有一天晚上喝醉了,深夜开着一个小货车和他母亲两个人跑去一个农场偷牛,跑的时候车翻到了一个水沟里,车毁的相当严重,两个人满脸都是血,他老母亲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竟然是,快把牛拉出去!

近年来随着古巴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原有的国营餐厅已经显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从2012年起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开放了一些私人经济的领域,包括餐厅,酒吧,快餐店,夜店等。部分有钱的古巴人以及一些和当地人结婚的欧洲人,也会拿一些闲钱开一家餐厅,酒吧等。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古巴餐饮行业的水平。当然,他们的价格要在一般国营餐厅的3倍以上。现在在哈瓦那你不仅可以吃到正宗的古巴菜,甚至还有店主和主厨都是外国人的西班牙餐,意大利餐,韩国菜,印度菜。

古巴没有肯德基,麦当劳等大型国际连锁(关塔那摩基地就啥也不说了),倒是有几个国民快餐连锁,比如专门卖千年老油炸干鸡的DITU, PIOPIO, 啤酒烧烤大排档PALMERA, 海鲜黏牙披萨MAR等。不过一些私人经营的CAFETERIA 往往会有一些惊喜。

(一处古巴餐厅,甚至还贴心的插上了中国国旗来招揽中国游客。版权所有,马甲)

古巴的工作单位,学校,医院都有专门的食堂。学校的食堂可以向所有的学生免费提供午餐,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可以缴纳相当低(相当于每月12元)的费用,在学校吃早餐和午餐。医院的病人,医生,护士都不需要付费,吃了固定的三餐还有牛奶,饼干,面包等加餐。

首先强调,永久产权!爷爷传儿子,儿子传孙子,孙子给媳妇,呵呵。

古巴普通居民住房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获得全部房产的居民住房,房主他拥有自己的全部房产,可以进行租赁,转卖,互换。另一种是社会问题安置房,针对非常贫困或者社会问题造成的没有居所的古巴人,可以向政府申请,政府给安排某些条件相当艰苦的房屋,住户需要每月向政府缴纳一定的费用,类似于国内的按揭。多少年后,当所有款项付清,就可以拿到房屋的所有权,但是在这期间,不能够向外租赁,转卖,互换,更不能利用房产进行商业化经营或空置住房。但是不管怎么样的房产权,如果房主触犯了某些法律,政府都有权没收他的房产。

民宿,CASA PARTICULAR,英语HOSTEL. 指的是一些房主把自己空余出来的房间或整个房子向外出租。标志是一个类似于汉字的“工”。 古巴有两种营业执照,RENTA NACIONAL和 RENTA DIVISA。 RENTA NACIONAL ,深红色的标志,只能租给古巴人,一般是炮房,按小时收费。RENTA DIVISA,蓝色的标志,是租给外国人的,一般都有空调,热水等,有些还提供做饭,洗衣,接送的服务。蓝旮(蓝标志的CASA),根据地理位置,条件设施,提供的服务等价格也是有浮动。便宜的25红比索,好的也有上千的。

(位于新城区的一处民居的照片,房东是我的好朋友,认识也有三四年了。我毕业的时候,激动的眼泪都夺眶而出了。版权所有,马甲)

老城区的一些房屋仍然保留了殖民时期的风格,高穹顶,窄门窗,百叶扇,躶体石雕等。在特立尼达TRINIDAD最能感受到这种风格。因为他的老城区的鹅卵石街道都是用500年前压船底的法国石头铺的。哈瓦那老城区的圣弗兰西斯科广场PLAZA DE SAN FRANCISCO的砖头也没有换过,当时这个广场主要是拍卖非洲黑奴的。有时候觉得,如果这些石头会说话,它的故事是听也听不完的。

(特立尼达的街道)版权所有:马甲 古巴商务咨询

提到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不禁多说两句。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窗户都是百叶木窗吗?高高的窗户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一是便于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另一方面,如果邻居在外边谈论什么,他们可以趴在窗口听又不被街上的人看见,真是十足的八婆啊。

(殖民风格的窗户)版权所有:马甲 古巴商务咨询


高大上的呢,就是宾馆了。古巴的宾馆有两种形式的经营模式。一种是古巴独资,另一种是古外合资。但是所有的宾馆的经营权都归古巴所有。非常著名的国家民族宾馆HOTEL NACIONAL,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就一直被荒废了,也是在九十年代古巴被苏联老大哥抛弃以后,古巴进入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特殊时期TIEMPO ESPECIAL时,为了配合旅游业的开放才重新翻修,再次投入使用的。古色古香,房间陈旧程度,地面磨损和裂缝,实在不值那个价。不过,它仍然承担着接待重要领导人的艰巨任务。另外一家就是 哈瓦那自由(哈瓦那立贝酒店)HABANA LIBRE,它的前身是 HABANA HILTON 哈瓦那希尔顿酒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被国家收回,同样HN的经历,现在伫立在著名的L街和23街口,已经是哈瓦那新城的地标了。2013年2月4日,法国蜘蛛人Alain Robert在没有安全设备的保护下,成功攀爬高度达到126米的哈瓦那利贝酒店顶层。也算是活生生的广告了。今年2月,帕里斯·希尔顿 Paris Hilton也曾来古巴,参观了她爷爷曾经的财产。当时今日,也不知她作何感想。

非常有趣的是,古巴的酒店晚上就会经常更换名字。今天HABANA LIBRE,明天就是BANA LIBRE,或者HABANA LI,等等字母组合。他们的灯坏了,也不是经常维修的。晚上如果想用酒店做地标,实在是不推荐的。


今年2016年6月,原来军方旗下集团GAVIOTA的酒店QUINTA AVENIDA也顺利和美国酒店管理公司喜来登完成对接,这家酒店由喜来登进行管理和重新翻修,运营和归属权仍属于古巴。


哈瓦那的宾馆都只在费用里包含早餐和住宿。其他的度假区,比如VARADERO, CAYO COCO等等,都是全包制。顾客支付的费用里,包括了住宿,所有的餐点,酒水等。还是很不错的哦。

古巴的交通形式以公路为主,铁路,空运和海运都相当的落后。

短途交通形式比较多样,价格也是千差万别。首先说一说公交,古巴的公交公司是国有企业,不以创汇为目的,只为服务人民大众。公交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线路标示的,就是说司机按照一定线路,停靠相应站台的。另外一种是司机可以自行选择某些线路,每天向国家缴纳相应收入的。一般的国营公交收费为0.4土比索(相当0.12元),其他的没有线路标示的公交车上车前需要询问司机路不路过自己的目的地,一般收费为1土比索(0.35元)。古巴的公交状况相当差,河南宇通向古巴捐赠了大量的公交车,但是古巴方面在维修和保养方面做的不尽人意,很多公交车的损毁相当严重。公交服务质量差,首先,没有明显的站台标志,站台没有线路标志,其次,不是按点发车,真的是“千年等一回”,再者,公民乘车习惯差,相当拥挤。如果你正在散步,旁边的古巴人突然飞奔起来,不要紧张,不要害怕,那是公交车来了。

另外一种交通形式叫做线路拼车MAQUINA。一般是ALMENDRON美国50年代拼装老爷车。这些车辆一般都是已经报废的老爷车经过再改装、拼接自己造出来的。完全没有任何质检。很多零件都是私人小作坊在家里搓出来的。经常能看见趴在路上的MAQUINA。因为线路固定,打车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手势,司机回复手势,相同的便会靠边停车,不同的司机就继续前进。收费合理,有5MN(约1.5元), 10MN,20MN不等。上车前请询问司机是否路过目的地,非常不建议不熟悉当地状况的游客乘坐。另外安全性低,上车后请确认车门是否锁好。

打的士,当然如果作为外国人,一伸手就会有无数的的士停下来。管他有执照没执照的,回家还是上班的,你是老外就肯定是有钱人。上车前需要谈好线路,目的地,价钱。不过正规的的士公司也有,可以拨打855555叫车。车身为鲜亮的黄色,车身侧面写有AGENCIA DE TAXI, 855555字样。这有时候可以讨价还价,有时候必须打表。

租车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是非常方便的。起租时间为三天,按月租车会有降价优惠。古巴三家租车行,REX以及TRANSTUR旗下的CUBACAR, HAVANAUTOS 。租车的价格根据车型,租车时长还有旅游淡旺季都有区分。要注意工作人员算账的时候有没有故意多加价。出现交通事故以后,要等待警察,如果有警察开的证明,可以全额退回押金,否则会按照车辆损毁程度扣除相应押金。


当然,不要忘了永远的11路 CAMINA。无论何种交通方式都要保持警惕,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长途交通可以选择大巴,大货车,火车或飞机。

普通的长途客运大巴ASTRO,需要提前到长途客运总站申请,拿到一个排队号码。恭喜您,现在您在等待名单LISTA DE ESPERA。然后呢,发车当天,需要很早就到车站,工作人员会按照等待名单依次叫号,过号不重念,轮到你了你就上车,轮不到,下次再来!我是深刻体验过这种痛苦,去青年岛的时候,一个车票一个船票,等轮到我了,头发都白了。

游客大巴VIAZUL, 票价还是可以接受的程度,当然要比ASTRO贵很多,但是至少有空调,而且发车频率较高,一般都能准时上车。

大货车CAMION, 说起来都是泪。就是真正的大货车,上面加了一个挡雨棚,然后中间有几排长凳。大多都是私人承包经营,为了每天多跑几趟,中间一般都不做停留休息。因为古巴交通法LEY109有明文规定,如果车程时间超过40分钟,是不允许出售站票的。所以,所有人都有座,一条大长凳直到塞不下另一个屁股就算坐满了。你可以坐着这冰冷坚硬的长凳,旁边挤着两个肥妈,一路都是满满的幸福。我一个朋友他们乘坐14小时的大货车,一路坚挺到圣地亚哥,到了的时候,牛仔裤都磨了两个洞,那两条腿已经不是腿了。

火车TREN, 我可以告诉你,这还是咱中国人的先辈们在清末的时候修的。而且你知道吗?古巴是拉美国家里面第一个拥有铁路系统的。他现在用的还是当年的那个第一个,还是同一条轨道。路况好的时候,限速90。路况不好的情况下,你可以下车,拉泡屎,再提上裤子,都能追得上。没有所谓的快慢车之分,也都是硬座,晚上还没有灯,有需要可以叫乘务员拿手电,厕所实在不是人去的地方。我是太过懦弱也没有这般勇气去尝试。不过经常能看到火车司机下车搬挡在前面的树枝,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飞机AVION, 古巴竟然有四家航空公司,CUBANA DE AVIACION, AEROCARIBBEAN, AEROVARADERO, AEROGAVIOTA,安全系数世界倒数前十。螺旋桨飞机,二三十人的座位,空调滴水,服役半个世纪,手写机票,各种惊心动魄。不过这两年倒是没有掉飞机的事情报道。估计被马航给挤下来名单了吧。现在古巴航空也在不断扩展它的国际业务,增加了许多飞往周围国家的国际航班,比如,牙买加,巴哈马等。

现在古巴和美国也开始通航。最先开始的是游轮,基本每周都有停靠。新的航空线路开通以后,至少7家美国航空公司会在古巴有运营。从美国来古巴也变得更加方便,新开通的城市会有希尔图,华盛顿,纽约等。不过目前仍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估计过上一段时间,我又可以更新了。

  • 百姓生活

我将从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说:通讯,护照和出国旅行,医疗,教育,电视广播,夜生活

通讯


不要以为“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已经过去。宿舍楼道大妈每天仍然坚持着这个传统。古巴电话通讯总公司ETECSA经营着古巴所有的电信业务。固定电话TELEFONO FIJO, 更是一机难求。如果谁家里有固定电话,那一定不是很穷的人。哈瓦那的固话只有七位数,其他省份的一般都是六位数。

因为容量有限,家用固话更是难以扩展客户群。一般都是相互转卖已经存在的固话账户。在黑市上,一个家用固话账户能够卖到500红比索的高价。公共电话状态很差,很多都已经不能使用。更是能够见到一台公共电话后面排着一个长龙等待的场景。手机CELULAR, 也是2006年才开始在古巴允许普通百姓使用的。手机电信服务CUBACEL(也属于ETECSA), 更是一家独大。话费相当贵,几番降价和取消双向收费之后也是境内0.35红比索每分钟,每条短信0.09红比索。国际通讯一般为每分钟2红,短信1红。手机话费除了贵,还有使用期限,如果超过了期限,话费余额作废,作废一个月以后如果没有及时充值激活号码,就会被销户。今年开始每个身份证可以办理最多3个手机号码,以前都是一个身份证一个号码。信号之差也已经无力吐槽。更是有一个*99的服务,就是接听方收费,主播方免费,把你总是搞的蛋疼菊紧。古巴人给你打电话经常就是*99一阵狂轰。固话打手机,手机扣费。所以,很多古巴百姓都把手机当作BB机使用,拿个固话给你闪一下,你找个固话回过去再聊天。网络NAVEGACION, 从今年7月份开始,古巴在全国境内开设了35个公共网点,普通百姓可以使用他们的手机连接WIFI, 使用购买的网卡上网。网卡费用也由以前的4.5红每小时降到了2红每小时。网络状态完全看心情,有时候坐半个小时的车赶去网点了,一连,没网,又要荡半个小时的车回去。

古巴邮政服务CORREO, 算是给人一丝安慰。古巴境内寄信或者明信片就是几分钱的事儿,不过半个月的时间还是可以等的。从古巴向中国寄明信片,信件也是相当便宜,不过一般要等两三个月,或者根本不会到。这里也有EMS, 价格当然也国际化了。

现在很多机关单位仍然在使用传真FAX,电报TELEGRAMA. 古巴手机服务商开通了国际电子邮箱服务CORREO INTERNACIONAL DE NAUTA, 和手机绑定在一起,按照流量扣除话费。实在是很失败的一项服务,我排了三个小时的队在服务开通之始就申请了一个账号,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方便,以为可以随时收发邮件。但是不久之后,就发现它存在很严重的邮件停滞的情况,收发邮件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甚至有时候一个月都没有进一封邮件,然后同时全部涌进。10个月后也没有再去续约。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秘密机构慢慢把我的邮件读完了一遍才转发给我的。算了,不想了,不想了,头疼。

护照和出国旅行


古巴同我们的祖国一样,不承认双重国籍。但是,西班牙政府对在古巴的三代以内的西班牙后裔都有优惠政策,他们可以向西班牙驻古巴大使馆申请西班牙公民身份CIUDADANIA ESPA?OLA. 拿到西班牙公民身份的古巴百姓仍然保留古巴国籍,他们在出国签证方面享有和西班牙护照同样的权利。同次,很多古巴人通过结婚等各种方式拿到其他国家的身份,但大多都选择了保留古巴的国籍,其中原因一会儿会说到。古巴人出国,手里都会有两个本子,一本古巴护照,一本外国公民身份。之前的古巴人出国,除了满足同其他国家一样的护照签证等要求,还要出示出国允许PERMISO DE SALIDA才能离境。我的护照上就贴了一张2012年回国时古巴给的允许。直到2014年古巴政府才取消了出国允许的政策。
2016年初,面对大量技术人才流失,包括医护人员在内,古巴面临自己国家没有医生的尴尬境地,重新出台法律,现在重要技术人员,主要是医护人员不能随便出境,要申请离境许可。他们的护照统一被移民局锁了。呵呵

美国半个世纪以来对古巴前往美国的偷渡客一直贯彻“一只干脚,一只湿脚”UN PIE SECO, UN PIE MOJADO的政策。解释说,美国边防在边境发现了古巴的偷渡客,如果他是一只脚在陆地上,一只脚在水里,就要把他抓住遣返。想想,把一只脚从水里拔出来的速度是多么的快,当然也就不会有人被遣返。这是一项致力于颠覆古巴政权的移民政策。这半个世纪来的三次偷渡移民大浪潮,其实给美国也带了不小的影响。在自己本国面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的同时,还要向古巴偷渡客敞开怀抱。直到2015年7月份美国驻古巴大使馆正式恢复,这一项政策仍然没有改变。

医疗


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小到感冒发烧诊所看病,大到开颅心脏搭桥,统统免费。古巴的医疗体系一直也是备受世界好评。它实行的分层医疗也是更合理和有效地。基层医疗就是家庭医生MEDICO FAMILIAR, 在社区诊所CONSULTORIO工作。每个社区诊所管理180户左右的居民,配备有一名家庭医生,一名护士,一些基本的医疗器具和药品。每个居民在诊所都有自己的一本病例,从出生到去世,所有的病史在上面均有详细的记录。每周还会有各科专家前来会诊。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只需要走出家门拐个弯就能看到医生。二级医疗是社区医院POLICLINICO. 除了基本的24小时全科门诊,还有相应的专家门诊以及医疗检查设备。家庭医生开具的身体检查都可以在社区医院做,血检,B超,X光等。检查结果会有指定的人员送到家庭医生手里。同时一些参加的复健病人也可以在这里得到专业的帮助。三级医疗就是专科医院HOSPITAL ESPECIALIZADA和综合性医院HOSPITAL GENERAL。就像国内的医院一样,什么都有。所有的住院病人,病例中还有一项关于患者精神-社会史调查,包括生活经历,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如果出现异样,会有精神病专家或心理医生进行干预。所有药品均可以在国营药房凭医生处方购买,价格相当便宜,最贵的抗生素也就是不到1红一盒。所有药品均使用的是药品名,没有商品名。所以我回国后想给自己买药,进了药方就完全放弃了,完全不知道都是什么,琳琅满目都是商品名,就算药品名也没有英文名标注。

即使这样看似完全合理的医疗体系,也面临着很严重的社会问题。首先,医疗资源不足,古巴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在医疗方面,但是力不从心,很多医院都没有相应的医疗设备,医院也是房顶掉着渣子,病房没有厕所浴室,门诊没有手套,更是经常出现药房缺药的现象。很多病人也是排大队,一般慢性病手术都要等上很久很久。

其次,医生工作动力欠缺。古巴医生基本工资也是去年才提升为普通百姓的3-4倍(折合500-700人民币),但仍然杯水车薪,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很多病人来看病的时候也会给医生带礼品或者红包,没钱的给瓶可乐,有钱的甚至送电脑的都有。一些医生来上班,都会多带一个空包,好把收到的礼物带回家。当然这也就出现了,对病人的关照程度有所偏差的情况。每天坐诊几个小时,医生也是想快快结束,多交代两句还是少交代两句,就看病人会不会做人了。不过,医生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有送礼而拒绝看病或者不尽心尽力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医生不足。你会问怎么可能呢?古巴是第一医生输出大国,每年对各个国家都有医生援助。问题就是出国的医生能够创汇。一般租用古巴医生的国家都会给医生支付至少每月500美金的工资,可是这些钱并不会直接到古巴医生的手里。所有医生的工资都会支付给古巴政府,政府再按照保留国内工资,外汇数字翻倍换做土比索的方式支付给出国的医生。比如500美金,500 X 2 =1000,那么到古巴医生手里就是保留在国内的基本工资然后加上1000土比索(350人民币)。其余的费用都纳入到古巴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古巴很乐意向周边的拉美国家提供医疗援助。这些医生也是很乐意争抢这些名额,虽然收入并没有增加很多,还要背井离乡,可是外国的病人也会给医生送礼,他们回国的时候政府也会默许他们带一些家用电器之类的,免交关税,当然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每年医务输出的数目都在增加,而古巴国内出现了医缺现象,很多社区都没有家庭医生,一个家庭医生有时候需要负责3个社区诊所的病人。病人增加,医生动力不足,压力翻倍,当然工作态度和质量都会下降。

第四,医疗资源浪费。因为是免费的,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有意反复同样原因住院的现象。比如见过一个有EPOC(慢性呼吸道堵塞)的酗酒吸烟哮喘中年男性患者,因为喘不上气而住院,在医院可以接受专业的治疗,享受医生护士的照顾,免费的餐饮,当病情好转之后一个星期又再次住院。如果不想EPOC进一步发展,他就应该戒烟,戒酒,控制哮喘,注意自己的身体,完成治疗。可是他自己独居,和家人关系紧张,经济状况又差,脾气也不好。出院以后,也不吃药控制哮喘,仍然酗酒抽烟。他自己说,他很享受在医院的感觉,有人陪他聊天,有人关心他。后来才知道他是常年住在医院,是那里的常客。可是,他一直占用一个床位,其他的病人就没有办法住院,医生也没有办法。类似这样的患者很多,尤其是古巴在酗酒者教育方面确实做得也不到位,治安稍差的一些社区晚上会有很多因为醉酒打架的伤者,外科晚上很多手术都和醉酒打架有关。这样就更是加重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不能说这是免费的原因,但当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困扰,就要细细品味这个中原因了。

关于医患关系RELACION PACIENTE-MEDICO,古巴医患关系相当好。我给他们说在中国有病人打医生,杀医生的事情,他们都不敢相信。我们在学习治疗方法的时候,就有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对病人进行教育EDUCACION。怎么讲?除了给病人开具一些必须的药品,医生还要对病人进行相关的医疗教育,应该怎么样预防,应该怎么样完成治疗,有什么样的预期结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有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病等等。一次坐诊不是三五分钟的事情,而是患者一生都能够受用。对比一下中国和古巴的医患关系,同样医生都面临收入不足,都存在收红包的现象,其中有什么在催化而导致了如此的天差地别?

教育


古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到博士博士后都不收取一分钱。所以古巴可以很骄傲的说它没有文盲。现在同样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以后进行分流,不想将来考大学且成绩不好的就可以选择技校,学习一门生活技能,有意向考大学而且成绩合格的,可以继续读高中,也要参加高考。

学生也是按照户籍片区入学。师资教育比较平均,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很出名,想进去也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没有中国那么严重。循环使用课本,不用交书本费也没有学杂费。没有早读,晚自习,补课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作为一名经过中国高考洗礼的河南考生,总觉得他们学习不努力。数学是古巴学生普遍头疼的学科,你可以随便用百以内的加减法难为住一名大学生。英语更是形同虚设,很多学校只是设有这门课程,而没有任课老师。我们大学古巴同学还在学习HOW R U? FINE, THANK U. AND U?听他们的口音,才真的是醉了。不过,很多注重教育的家庭,也会给孩子报私人补习班,课外活动等等。这些家庭的孩子在言行举止方面都能表现出来明显的与众不同。要想要自己的孩子赢得这场人生竞赛,不仅是起跑线的问题,让别人家的孩子跑慢一些,也未尝不可。
古巴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权利,它也在努力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古巴百姓也是很难放下免费医疗和教育的福利,这也是很多人有了外国身份又保留古巴国籍的原因。

电视广播


普通家庭天线只能收到国内有且仅有的5个电视频道和一个委内瑞拉国际频道TELESUR。换来换去就那几个,而且节目单调,重复,政治和革命文化严重,实在是看不下去。所以在古巴就出现了另外一种营生。有人专门从外国购买一种卫星信号接收器,能收到美国等周边国家的上百个电视频道,然后把信号用有线的形式分发出去,每月定时收取电视费,大概是10红每户每月。还有一些把热播电视节目录下来,然后刻成光碟每周更新租出去,每张2红。当然也有一些有网络权限的人,把高清电视节目下载下来,拿着硬盘挨家挨户考到你电脑里,按集收费,每集大概5土。

夜生活


迪斯科DISCOTECA,是最普遍的夜生活场所了。国营的夜店也有高低档次区分,甚至有时候收的是土比门票。最贵的应该是TROPICANA了,每人70红。私人夜店现在也很多,装修和氛围都比较不错,经常也会举办各种主题派对。还有很多夜店也有现场表演,脱口秀等等。

周末的晚上有很多古巴人聚集消遣娱乐的场所,比如海滨大道MALECON,防波堤上坐满了一起出来喝酒唱歌跳舞的朋友,他们到早上才会慢慢散去,是哈瓦那著名的浪漫一条街。而PASEO则是朋克们的聚集地,一到晚上各种烟熏黑指甲都会在那里“交流学习”。

演唱会CONCIERTO一般都会在大型剧院或露天场所举办。我去过不少古巴歌星的各种演唱会,但出来后都不知道是谁。不过很是佩服古巴的歌手们,一场90分钟的演唱会下来,没有停的,也没有提词器在前面,还要又蹦又跳。歌手一般都不能从发行的碟片中赚取多少版权费,因为古巴正版光碟销量极低,很多都是路边小摊贩或者背包贩卖盗版光碟。正版光碟只有一个歌手的一张专辑,也就二十多首歌,还要5红。盗版光碟一张碟能刻上百首歌,各个歌手的合集,才要一红。

当然宾馆晚上都会提供各种主题的派对FIESTA,表演每周基本上都是重复的。这也是他们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原因。

  • 旅游

关于古巴的旅游景点我就不介绍了。各种攻略上都可以搜到很不错的推荐。我自己就当很久的地陪,也经常会和当地导游沟通或者看些文字介绍,对很多文化历史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当地人。这几年来也在感受到古巴政府在对文化景点进行保护和修缮的努力。不过中国游客并不关心这些,每到一个景点,他们并不在乎这里发生过什么,根本不在意这些有趣的历史,我只是自己一个人站在中间巴拉巴拉的说。他们只是照相照相照相,所以现在我的照相技术倒是练得不错。

顺便说一句,纪念品实在没什么意思,你买回家里摆在哪里都觉得不是那个味道。还不如买一些古巴特色生物制药,价格便宜而且其他地方还买不到。

期待能够接触一些对深度游感兴趣的,自己也能够得到一些提升。

  • 政治

自己这二十多年,辗转半个地球,生活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实在不直到什么是资本主义。就像没有吃过牛肉的古巴人,也不能告诉你牛肉哪里比鸡肉好吃。

不过可以解释几个古巴街头经常能看见的名词。

CDR(Comité de Defensa de la Revolución)革命保卫委员会,一般是几个街区为一个小组,小组承担了对片区内居住人口调查,统计,管理,选举等等职责,类似于咱国内的居委会吧。

PNR(Policía Nacional Revolucionaria )国家革命警察,就是咱国内的人民警察。“人民警察为人民”在我印象里总没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更能代表他们的形象。谁毁了我的童年!?!

PCC(Partido Comunista de Cuba)古巴共产党,这可千万不要忘了。


ONU(Organización de las Naciones Unidas)联合国,这个在古巴很多宣传页上都能见到。

5 HEROES, 古巴的五个英雄,他们是被美国政府因间谍罪关押在美国数十年的古巴裔美国人,现在已经被全部释放,但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不断反复提起。此次释放也是美国向古巴示好的方式之一。

EE.UU美国,千万不要挨个字母念,会被人笑话的,它就念做Estados Unidos.


BLOQUEO封锁,指的是美国针对古巴实行的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封锁,虽然现在美古关系得到改善,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封锁还没有解除。

JOSE MARTI, 何塞·马蒂,古巴的精神领袖。在大街小巷都能见到他的头像,一般还有一些他的关于自由,教育,民主等等的语录。著名的代表作&(《黄金年代》)。

CHE,切·格瓦拉,著名的自由主义革命先驱。在古巴街头随处都可以看见他那帅的掉渣的头像,在中国当然很多年轻人也很崇拜他,但是很多人误叫他“雷锋”。这时一个崭新的暴漫头像在我脑海里诞生了。

VIVA CUBA! 古巴万岁!

VIVA FIDEL! 菲德尔万岁!你如果连菲德尔是谁都要问,真心不知道你怎么读下来的。

VIVA LA REVOLUCION! 革命万岁!

  • 经济

计划经济是古巴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代表。这既然是古巴一直坚持的真理,那还真不知道古巴想怎么做。现在古巴开放了MARIEL经济特区,每隔一段时间还有一些新政,但是就我看来中国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小商品还是不能做的,而且其他方面也有很多束缚。可以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古巴商务咨询”,每天都有新鲜的咨询。

  • 文化

音乐


古巴音乐形式很多样,REQUETON, RB, POP, JAZZ, BLUE, RAP, ROCK等等很多很多。

REQUETON是现在青少年最为热衷的音乐形式了。JAZZ曾经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被打压,现在政府也在推动它的发展。ROCK也有很多加拿大的死亡摇滚受邀来古巴表演,THE BEATLES, 披头士乐队在古巴也比较受欢迎,还有专门的主题公园和夜店。著名的乐队也有ORQUESTA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去年红遍拉美的BAILANDO,就是古巴歌手DESCEMER和GENTE DE ZONA的原创歌曲,后来被ENRIQUE IGLESIAS买去版权,又重新翻唱包装后在全球发行。

舞蹈


古巴舞蹈艺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受到认可的。著名的芭蕾舞艺术家ALICIA ALONSO,爱丽丝·阿伦所也是在中国被老一辈所熟知的。拉丁舞SALSA, CASINO, RUMBA也是举世闻名,很多外国游客在古巴期间都会参加一些为期一周左右的舞蹈课程,踩着古巴的热情步伐,摇摆着回国。美洲剧院TEATRO AMERICA就有一些针对游客或者专业人士开设的舞蹈课程,而且发放的证书也受认可。很多古巴小女孩都有学习富朗明哥FLANMINGO,又称西班牙芭蕾。街舞,机械舞在古巴没有很大的群众基础。

(图为美洲剧院的一场音乐剧VICTOR,VICTORIA的演出剧照。版权所有,马甲)

绘画


古巴的油画画家很多,不像中国那样有专门的作坊流水线制作,每一笔一划都是原创。很多欧洲游客都会购买一幅带回去用来装饰。但是这种就是一年不卖一幅,卖一幅吃一年。以前我还经常参加一些画展或者艺术品展,后来还是放弃了。

话剧


古巴有很多小型的话剧剧团,他们经常会推出一些表演。但是上座率比较高的还是一些儿童话剧,很少看到有人为一场话剧表演排大队的场景。很多话剧表演艺术家也不得不周末走上街头进行一场哑剧或者人体艺术表演,也是一种尴尬的境地。

宗教

古巴政府独立于宗教,不受任何宗教支配,允许各种宗教的存在,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的三大宗教分别是天主教,非洲古巴教,基督教。(Religión: País laico con libertad de cultos. Predominan las religiones católica y afrocubana, aunque también existen otras denominaciones cristianas y otros cultos. -摘自CEPEC2014&) 当然,这里还能见到一些东正教,佛教和道教的身影。


一下子写了这么多,这年头要是还有人从头到尾读下来(一万多字呢!),说明你是下了决心了要来古巴一趟了。

送你一句BIENVENIDO A CUBA!


预警!此文长,部分干货部分私货。

一句话总结古巴:十分独特的一个国家,摄影爱好者胜地(尤其色彩控,当然好看的照片全部靠后期),但是基建落后,整体一定会失望。

丑话说在前头,我最不习惯古巴的两点:
1 城市街上太脏。哈瓦那街道路旁树丛里全是东一撮西一坨的各种各样的垃圾,老城里大垃圾桶不仅堆满并且会溢出来,散发出一股臭味儿。施工的道路很多,空气中参杂着土和洋灰,刮风下雨天我是绝望的。古巴大多都是各种颜色的老爷车,现代一点的基本就起亚东风基本款经济型,没有更现代的了。老爷车样子虽然好看,但走在路上那尾气的味道实在熏鼻。路上还时不时有不明物体,因为太脏我时刻注意脚下走路像排地雷一样,老城的狗都是放养,地上经常有狗屎要躲着走,有一次在拐角处看到了一群黄不拉叽小鸡死尸,围着一群苍蝇……这一下雨再加上泥泞………

2 人民过于热情。当地人热情好客主动跟游人打招呼的善意可以理解,但是!几乎每个当地人,尤其是男的不管老少都会跟我讲话…有的隔着两条街就大喊China china china!(读chi娜,也就是支那的由来)喊benita算是客气的,有的对着我挤眉弄眼,眼神一直盯着我打量盯得我毛骨悚然。一次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个老头,走到我身边的时候忽然对我大喊妮浩!吓得我一激灵。还有许多热情的小青年大老远朝我飞吻喊I love you,喊塞呦哪啦,迎面走来的人还会近距离撅嘴做亲吻状(发出声音那种……)小年轻也就算了,问题是一些中老年大叔老大爷深(wei)情(suo)地盯着我,嘟嘴冲我“么么哒”……我懂贴面吻在他们文化中很普遍,是他们打招呼表达友好赞美的方式(但是卡斯特罗掌权之前古巴是一个卖淫业繁盛的妓女大国,女性地位在这里应该比较低)。我是真的很不舒服,尤其是每天经历几十遍china这种我怎么听怎么带有种族性别歧视色彩的字眼和带声音的飞吻,感觉被侮辱和性骚扰了一样。

不过,这些人真的只是在表达友好,无意也绝不会真的触碰或袭击游客。他们本地人之间路上见到陌生人也是会亲切打招呼,贴面亲吻的。这些现象在哈瓦那尤其明显,其他城市就少了很多。古巴的治安很好,治安很好,治安很好!我在当地买的古巴帽子因为大风被吹跑两次,当地人跑着帮我捡然后跑着递到我手里。他们会热心肠地给游客指路,试图帮助游客解决困难。不用担心当街抢劫偷东西什么的,共产主义社会道德上互相监督,人们不爱争吵不会打架。如果路上发生犯罪事件,用不着警察来抓,周围群众就会自发来抓人(一个哈瓦那大学学生告诉我的,后面细将这段)

现在纽约开通了直航古巴,三小时直达哈瓦那相当方便!首都分为三块儿:Vedado(本地居民生活住宅区),Central Habana(私以为最好),Habana Vieja(哈瓦那老城,太过游客商业化)

住宿:可以选择住1) 老牌酒店,大厅有wifi区域。2) airbnb/民宿guest house
常用的预定酒店网站Booking/hostelworld都没有古巴,定老牌酒店大概要上他们官网吧,一般中老年人住的比较多。年轻人不怕麻烦的话还是推荐住当地人家,条件设施肯定不如酒店,但能够深入古巴人民的生活也不错。airbnb上挑评价好的订就行,$30一晚可以住得很好,住家提供早餐和行程推荐/预定,不过绝大多数住家不说英语。个人认为住宿的地理位置还是蛮重要的,哈瓦那我住在了老城Museum Revolution旁边,地理位置很好基本景点都可以步行到。虽然哈瓦那没有我们概念中大城市那么大,但以腿衡量还是挺大的,一直用走的一天下来就累死了,打车不算便宜(无论老爷车三轮车黄色出租这里都叫taxi,要杀价)。
Cienfuegs城市极小,guest house都在那么几条街上。
Trinidad城市不大,路全部是石子铺的,很不好走,订房子最好在中心,不要订偏僻的,不然车子可能开不过去。但是这边房子都是木门,隔音效果差,晚上一两点还能听到外面的音乐声或者邻居说话声。Trinidad大网点有两处:Live Music Show坐着一群人的大阶梯(很慢,人多登不上去),和本村唯一一家五星酒店里面的咖啡厅(很快,有空调沙发,人少)。咖啡厅的规则是买一杯水才能买一张上网卡,最便宜的咖啡2.75CUC,上网卡1.5CUC,比别处3CUC卖得便宜。

行前
:从美国出发提前换好加币或欧元,当地拿美金换CUC会扣10%罚款。机场打车收CUC,美金或欧元,不收其他货币。其他地方只收当地货币。
机场换钱处排队巨长,拉丁美洲人普遍生性懒动作慢,如果不想的排对的话机场有ATM可以直接提CUC,可以先取$50打车。
到了哈瓦那以后找cadeca换钱,会排队,营业时间9点-4点。银行关门晚一些,但队伍更长,汇率低一些。

行李:JetBlue直飞托运要钱的,所以最好一件手提行李+一个登机箱搞定。我的住家没有提供洗发水什么的,所以洗漱用品毛巾雨伞能想到的必用品最好还是自己带,这边可没处买。吹风机住家一般都有。我三月中去的,早晚和阴天的时候天气凉,长袖长裤需要带一套。一定要戴舒适的鞋子,因为城内交通基本靠走。
建议带足创口贴(走太多鞋子磨脚)和肠胃药(容易拉肚子),也带一个免洗洗手液饭前便后消消毒。带蚊虫喷雾!古巴蚊子不少,血的教训!女生带足生理用品姨妈巾,血的教训!!可以带眼罩耳塞,古巴房子的隔音避光效果都很差,晚上容易睡不好。古巴的商店跟我们的世界不是一个概念,尤其出了哈瓦那就不要想买的任何实用物品了。
虽然手机拍照很方便,但还是建议带台好相机,古巴摄影的乐趣大于游人项目。

语言:几乎没人会英语,即使旅游业。下个西语词典就行了,然后其他时刻能不说话就避免说话,因为他们实在过度热情,谁也听不懂谁还能连比划带猜聊半天。我都是拿纸或手机写好要去的地方然后讲好价钱,用微笑代替其他一切。

准备:一定要下载一个叫http://Maps.me的离线地图app,提前下好古巴地图。古巴没网步行全靠它啦,能够离线指南针定方向,很好用!Wifi不是没有,是要买上网卡然后到城市中指定热点去用,热点数量并不多,一般大的酒店大厅是有热点的。这个上网卡还不是每次都能登上,登上也会时不时断开需要重登,$2-5一小时。

签证:之前我看游记一直听说大家都买$25刀的旅游卡。但我在纽约机场和哈瓦那机场都没人让我买我也没看见有地方卖,于是我就径直走向海关跟他说没看见有卖旅游卡。他确认了我是中国公民,然后也没说啥直接让我过去了。出古巴的时候问了一句旅游卡,我说没买,也没说啥让我出了。回美国的时候海关问我去了哪里我也如实说了,完全没有障碍通过。
在机场跟美国大妈聊天时得知旅游卡其实是美国政府而不是古巴政府要留作档案记录,是针对美国公民的,古巴那边是无所谓的。所以对中国公民实际上就是免签!大家可以省下25刀啦!:)

我的行程:
Day 1 下午到达哈瓦那,去住家放行李安顿好,出门转转,大教堂,晚餐Restaurante cafe del oriente
Day 2 早餐后参观Museum of Bella Arts,Museum of Revolution,午餐小店三明治,obispo逛街买纪念品,海边吹风,晚餐海边La Barca
Day 3 早餐后找老爷车,老爷车两小时游哈瓦那+拍照,中国城Tien Tan吃午餐,步行中国城附近拍照,一直走到哈瓦那大学,参观大学,走回住处休息,黄昏时出门拍照+晚餐El Rum Rum
Day 4 上午早餐后找路边停着的老爷车合影,在Central Havana闲逛,偶遇两位加州来的教授,一起在La Guarida午餐聊天。下午坐车去Cienfuegos,海边小镇闲逛,晚饭海边餐厅El Ocaso
Day 5 早餐后Cienfuegos镇子里闲逛,市集买东西,午后拼车去Trinidad,午餐后在Trinidad闲逛,广场听音乐,晚餐在住家吃
Day 6 早餐后逛博物馆,午餐,坐在广场发呆晒太阳,闲逛拍照,晚餐
Day 7 早餐后拼车回哈瓦那,放行李,午饭后住家休息,酒店蹭网,晚饭
Day 8 早餐后去机场飞回纽约

古巴虽然刚对美国开放不久,但多年来接待全世界其他国家游客,哈瓦那老城这地方不可避免过于商业化。餐厅店铺价格虚高,旅游业漫天要价。想看真实的古巴建议去小一点的城市,或者哈瓦那不那么游人的中间地区的小巷子,既有老城区建筑风格又有当地人民生活特色。

推荐行程
哈瓦那两整天足够,行程松一点的话可以待三天,个人觉得Cienfuegos可以忽略
Day 1 Museum Bella Arts,老城逛街(可选obispo街),买纪念品/雪茄,随意边走边拍照。
Day 2 老爷车tour,中国城,哈瓦那大学(也可以换成大教堂/武器广场/其他博物馆)
Day 3 上午可以在哈瓦那闲逛,下午拼车去Trinidad
Day 4 Trinidad转悠+拍照
Day 5 拼车回哈瓦那,晚上或第二天一早飞走(或飞牙买加)

Cienfuegos是个平静安和的海边小镇,房子虽然也是彩色的但比哈瓦那那种浓烈的彩色堆积要淡很多,整个小镇是浅色调。镇子上没什么景点,我只待了一天。喜欢在海边镇子坐着发呆的朋友可以对待几天。早晨的小镇一片宁和,只听见当地主要交通工具马车达达的蹄声。伴着微风晒着朝阳听着音乐顺着小路缓慢行走,惬意至极。这种宁静到了正午便会被镇子上唯一一条商业街的热闹打破,镇子上的人似乎一股脑儿涌上了街,供应面包米油日用品商店门口人头攒动。另有一条通向海岸边的小贩街,专供游客挑选纪念品。Cienfuegos卖的东西比哈瓦那便宜许多,只不过商贩不讲价,开价就基本是低价。日近黄昏在海边散步,在海岸线旁边的露天屋顶餐厅吃顿饭,喝杯酒,看着日落发呆。太阳从亮得刺眼到火得发光,逐渐从海平面消失,落下一片片被光线染成粉紫色的云彩,再逐渐暗淡下去,天黑入夜。

Trinidad是一座山中小城,面积很小,道路崎岖鲜少有交通工具,出行完全靠走。市中心有几座博物馆,中心教堂,剩下的便是琳琅满目的小画廊、纪念品商店/摊铺、餐厅酒吧。市中心花园旁边有一处live music广场,随时有古巴乐队在弹唱。小酒馆也时常有现场音乐演奏,古巴人会忍不住跟着翩翩起舞。依然是彩色的房子,Trinidad天空尤其好看,小朵小朵的白云镶嵌在一片蓝蓝的天空,非常适合摄影。
Trinidad大概是古巴概念中的“城市”,我看来它其实是个一半旅游一半居民的小村庄。沿土石小径往外走一走,便能看到当地村民的生活,家养的鸡鸭狗骡,坐在小板凳上缝制工艺品或编织竹篮的老奶奶,赤裸上身扛砖搬瓦的建筑工人,围在院子里踢球的小孩,他们似乎与城中心繁华热络游客攒动的景象不大匹配,时间似乎变得很慢。在中国偏远乡村盖起三层小楼,装上有线电视因特网之前,生活大抵也是相似光景。

哈瓦那景点:大教堂武器广场之类的适合走马观花打发时间,个人认为没空可以不去。
- 强烈推荐Museum Bella Arts!古巴艺术真是令我为之一振,胆大奇特荒诞有趣!这个博物馆分为两栋楼,一栋国际馆,一栋古巴馆。两馆通票$8,分别$5。如果时间紧只去古巴馆就好,因为国际馆主要是古希腊罗马欧洲作品,不算有特色。然而古巴馆我的天,眼前一亮!简直比我在纽约看的任何展都有意思。用色大胆创新,概念荒诞可爱,实在喜爱得不得了!五颗星推荐!
- Museum Revolution 讲述革命历史的博物馆,门票$8。时间紧可以不去,因为墙上的介绍只有西语和极少量英语,我只好看看画拍个照然后走人。
- Chinatown,不在老城区,在靠近新城的Central Habana。我觉得这附近的建筑风格比老城区真实好看,更适合步行摄影。这里中餐厅虽然谈不上多正宗,但比起老城那些又贵又难吃的餐厅还是不错的选择。
- 哈瓦那大学,在Central Habana,古巴第一高等学府。从中国城到哈瓦那大学这段路我本想打车但没打到,于是干脆走了过去。沿途边走边拍照,体验了更本地的哈瓦那。推荐此处是因为这里的学生会讲英文!跟他们聊天能够了解许多古巴本地人的生活。
- 老城区小店/画廊/书店,虽然商业化,但好处是有地方可以买东西。主要街道两旁都是居民自发摆起的小摊子,卖各种各样的纪念品,总是要买一些带给亲朋好友的,记得砍价!
- 敞篷老爷车逛全城,一般中心广场之类游人多的地方都有停靠的老爷车在拉客,海岸线Malecon附近也停着一排排,就看喜欢哪个颜色啦。粉色大概最热门,艳粉或浅粉都有,也还有红色,白色,黑色,深绿,浅绿,紫色,深蓝,Tiffany蓝,深黄,浅黄,橘黄或者多色混搭等等。开价会是$50/小时,我砍到了$60两小时,应该还可以再低,比如旁边的白色车提出$50两小时,但我还是选了浅绿色。行程会驶过城市著名纪念碑,开过chinatown,中央墓地,到革命广场停一下给你拍照。革命广场有标志性的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画像建筑物和雕像,地标性建筑值得拍照。然后会穿过居民区到一个叫哈瓦那forest一片绿色的树林,停车拍照。再然后就顺着海岸线一直开回老城。相当于包车,好处在于两小时之内随时可以叫司机靠边停下拍照。其实如果只想拍照呢,也可以在路旁任意跟车子们合影,甚至可以坐上去摆拍,古巴人很友好拍个照不会跟游客要小费的。

交通:城内基本靠走!
不用安排住家机场接机,因为他们的价格高($30),记好地址到哈瓦那机场直接打车,到老城区讲价$20-25。
三轮车/老爷车/黄色出租车基本同价(除了敞篷的),先谈好价钱再上车(砍价),老城内一般$5以内合理。老城去哈瓦那别处$10内。
这边比较吓人的是城市内开车坐车不系安全带,而且交通规则形同虚设,开过了是会原地倒回去的,不过大家开得都很慢也还算谦让。
去其他城市最方便的其实是让住家帮忙安排拼车,哈瓦那到Cienfuegos$25每人。坐大巴的话还得打车来回去老城区外的Viazel车站买票坐车,加上票钱比拼车贵了。而且拼车不到三个小时就到,大巴需要四五个小时。Cienfuegos到Trinidad我也是让住家联系的拼车,一个小时,$8送到住家门口。Trinidad回哈瓦那$30一人,司机时不时飙到120,三个多小时就到了。

纪念品:我是觉得老城小店里足够挑选了,如果还不满足可以去老城最南端的手工艺品市集。方便携带的手工艺品和冰箱贴是最好的伴手礼,砍完价几刀一个不算贵,还可以在书店买些有意思的海报(切格瓦拉卡斯特罗),不过有点贵$10一张。
愿意花高价买质量好的艺术品的话可以去obispo精品店,设计师作品几百刀一件,创意做工都很棒!
可以带几只古巴著名的雪茄,虽然街边小摊也有卖,但我为了有保证还是去了酒店里面的商店买。最著名也最贵的牌子是Cohiba,号称雪茄之王,质量上乘。最大号一只粗雪茄卖$13.5,其他牌子$7-11一只不等。
纪念品出了哈瓦那到Cienfuegos或Trinidad再买更便宜!Trinidad有很多小画廊,大多是当地人画的,也有闻名遐迩的古巴艺术家作品。许多画幅巨大,我十分怀疑真的会有游客买那么一大幅画搬回去吗?且不说Trinidad城内交通极其不便,飞机托运也很麻烦呀。画廊里面的人都特别友好,从不阻止游客拍照,或许画廊设置的意义观赏性大于买卖。

吃喝:古巴人吃饭时间晚,午饭一两点才开始,晚饭八九点。酒极其便宜,鸡尾酒$2-4一杯,啤酒$1-2一瓶,欧美人估计开心死了,纽约伦敦的消费水平是鸡尾酒差不多$12-14。古巴的鸡尾酒很好喝,比较不错的是一种叫Negroni的酒,味道很像Jake Daniels+Coke,不过比JDK更清新爽口。这边的Pina Colada很好喝,大概因为盛产椰子和菠萝。古巴著名的Mojitos还是很好喝的,比美国的好喝。不过古巴人挺实在,眼看着调一小杯鸡尾酒大瓶子rum敦敦地灌,喝着口感是非常好,只不过后劲十足,一杯潦倒。除了酒之外,鲜榨果汁又好喝又便宜,我到的三月菠萝汁和番石榴汁最常见,也是$2-4一杯。古巴的自来水不能喝,矿泉水要$1-2一瓶。
古巴实在不是一个美食大国,在哈瓦那吃的最好最贵的一餐$30,龙虾海鲜饭+龙虾汤。味道还行,没有惊艳,但这已经是全国最高水准了。于是我放弃了常用的Lonely Planet/TripAdvisor,直接走到哪里看见不错的餐厅就吃了。之前听说很多人来古巴吃东西容易拉肚子,看着不错的餐厅也会苍蝇满天飞。肠胃不好的我自然不会幸免,后期几乎每天拉肚子。我还都去的专门供游客吃饭的餐厅,并无济于事,看着像样的基本$10-15一顿。这里龙虾倒是相对便宜很多,小餐馆$15以内就能吃上一顿龙虾餐,高级餐厅也不超过$25。毕竟是岛国嘛,海鲜自然肥美价廉,于是这几天我基本以海鲜为主。其他肉食推荐一道Ropa Vieja,牛肉炖嫩成丝,汤汁浇在米饭上,配上蔬菜,算是古巴的经典菜式了。
去Chinatown吃饭的话也适合点海鲜,我尝了一道爆炒海螺片,很好吃。
街边小吃有炸红薯条,冰淇淋车,一般排队老长,很受本地人欢迎。
出了哈瓦那没有高级餐厅,随便碰到看着不错的进去吃就好了,$15能吃很好(含酒+小费)

古巴人:去哈瓦那大学的本意是因为他们仿照我校(哥大)建造了一个Alma Mater的雕塑。我在雕塑前拍照的时候碰到了一个本地学生,见他英语不错就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就自发当起了我的导游,一边带我转了校园及其周边,一边给我讲真实的古巴生活。古巴大学五年制,法学和医学专业是六年。法学院的楼是黄色的,因为黄色在古巴代表自由。校园中央陈列着一架当年截获美国人的坦克,小哥笑说他们是世界上唯一一所校园里停有真坦克的大学。哈瓦那大学目前有大约300名国际生,来自世界各地,他说不少来自中国呢。国际生先上六个月的西语语言课,随着古巴的逐步对外开放,他们计划招收更多国际生。这位小哥是大学三年级哲学和历史专业的,他说历史是他的主业,学哲学是因为能够帮助理解历史。他以后想做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因为他觉得教育才是发展国家的根本之策,要从树立娃娃思想做起。我心想小哥觉悟真高。因为之前听说古巴人不愿谈论政治,我小心翼翼地旁敲侧击,见他没有回避我便壮胆问他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共产党员。他说入党竞争其实很激烈,他们学校总共八千多人,每年只有20个入党名额。他特别希望能够加入共产党,因为虽然卡斯特罗死了,但是他的意志精神长存,古巴革命需要继续下去。然后他给我讲起了古巴共产制度的好处,比如全民教育医疗免费,政府供应伙食。古巴至今实行粮票制度,每月定米定油定量鸡蛋,每人一天可以领一块面包,每月一磅鸡肉。普通人月平均收入仅有$40-50,再便宜的烟酒对普通古巴人来说也是奢侈品了。学生在学校定点商店可以买到学生价的商品、酒、雪茄,雪茄$60/10根。他上大学不用花一分钱,学费住宿全包,学校每天管一顿饭,只不过毕业后需要为政府工作服务一年,工资抵学费。众所周知古巴医学发达,哈瓦那大学医学院也是全国最好的。小哥的英语之所以很好是因为他们的“高考”包含英语,西语,数学,历史四门,学生需要很高的分数才能够进入最著名的哈瓦那大学。学校没有网络或电脑,全靠板书笔头,我看了一眼教室,老旧的木桌椅,最原始的黑板粉笔,活像中国8090年代。我问那学计算机的怎么办呀?他说靠看书咯,有的富裕家庭可以给孩子买得起个人电脑。很难想象在我们生活的互联网时代,码农没有网络只有老式电脑和书本。古巴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撑藏书丰厚的图书馆,而且书本的更新一定比不上技术的更替,没有国际学术交流的研究岂不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小哥兴致勃勃地带我参观了学校旁边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大学读书时的旧居,现在改造成了一个小酒馆,他激动地指着一张桌子"at this very table" 卡斯特罗常在此吃饭喝酒哇!他让我一定要给这地方拍照,房子,桌子,墙上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的画像,"because it"s symbolic"。他笑说分辨卡斯特罗的方式一定是他手上无时不刻夹着的雪茄。小哥憧憬地望着画像说,卡斯特罗学法律出身,切格瓦拉学医学出身,太有意义了!我问他历史都学了哪些,他说主要是古巴历史,分为三段:殖民时期,后殖民时期至pig bay古巴导弹危机,和当代史。我在街上看到老式游戏卡碟店,很好奇没有社交网络没有电脑没有电视的年轻人日常娱乐活动,他说偶尔跟朋友去club跳舞(听说哈瓦那夜生活很丰富,但天黑下来街上路灯很少安全起见我避免出门),周末就结伴抱着吉他去公园唱歌跳舞,但有课的日子就哪儿也去不了了。哦对了,古巴的大学是每天八节课,早八点上到十二点,午休两小时,两点再上到六点,周一至五每天如此。
他在卡斯特罗酒馆跟我介绍他们学校最著名的鸡尾酒Negro,黑色酒体中漂浮着白色冰块,最上层漂着一片新鲜绿色薄荷叶。他说你要把叶子沉下去然后充分搅拌,这样黑白混合在一起,就像这个社会,多么有象征意义!他转而指着自己的肤色说,原先黑人是不能上这样的酒桌的,只有白人可以,现在黑人白人都能在这里喝酒了!
小哥说你回去多跟你的美国朋友说说在古巴的见闻,欢迎他们来古巴游览。我本想道别前互留个脸书,但转念一想他们应该没脸书。小哥强调这点古巴跟中国不一样,古巴并没有封锁脸书,我们只是没网而已。
酒毕,我付了我俩的酒钱。我们握手致意,拥抱道别,分别走向道路的两头。
(这段不是我渲染,所有上述对话都是他的原话翻译!这位坚信共产主义的有志青年,对国际友人十分友好热情,即使是对我这位长期接受着敌对美利坚政治教育的国际友人。小哥言谈举止令我感受到了一股久违又熟悉的亲切感。世界大同。)

住家:我在哈瓦那住了三晚的屋子是一对老夫妇的房子,老夫妇非常友好热情,只可惜不会说英语,挂房子在airbnb和沟通重要事宜都是请街坊四邻会讲一点点英文的年轻人翻译。他们的房子应该在哈瓦那算不错的了,房间内有空调电扇还有独立卫生间,家具摆设虽样子老式但还算精致,不出意外摆着切格瓦拉相框和古巴国旗。虽然热水是现场加热,马桶真的是抽水马桶抽一次水要搁很久才能再抽,但总体还算舒适卫生。老两口养了一只长得像拖把的狗,超可爱。老奶奶特别好客,第一天到就拉着我事无巨细地讲这讲那,电扇怎么用淋浴怎么开钥匙怎么拧,还专门给我打印了一份印有我名字的地图和旅行指南。依靠偶尔能听懂的西语单词和肢体语言,我也能明白她大概在说什么。我估摸着我要是在她家住上个一年,西语也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老两口每天早晨会给我做早餐,精致的盘子,每天换着样儿的鲜榨果汁和配菜。我在他们家的最后一晚他们做晚饭时我说了一句好香啊,做好之后老奶奶立刻敲我房门说饭做好啦一起来吃吧!我虽然吃过晚饭了但由于不知道怎么用西语解释还是去吃了一些,老两口两个人分一盆鸡肉焖饭一块面包,却给我盛了单独一大盆饭还有一整块面包,鸡肉焖饭还摆了盘,鸡肉摆在四周,中间青红椒交替形成星状。小菜是一盘洋葱沙拉和一盘炸薯条。别说古巴家庭式鸡肉焖饭还挺好吃的!我超感动地狂说Muy delicioso muy bien muchos gracias, 老奶奶拍胸口笑着说别客气,你开心我们就开心!

送我到Cienfuegos的司机弄错了地址,把我带到了另一家bnb。这家的女儿英文很好,一下子就认出了我订的其实是两条街外她表哥的房子。这女孩是我在古巴看到第一个手拿Iphone脚穿Nike的人。她立刻给表哥带电话叫他来接我。在Cienfuegos的房子主人是一家三口,老两口也是不会讲英文但极其热情。我刚进门就给我倒了杯鲜榨菠萝汁,我说房间里有蚊子老太太立刻抄起喷雾进我房间狂喷一通涵盖了所有角落。他们家应当算镇子里的“中产阶级”,厅里有一台老式电脑,是90年代初的机型,屏幕上还罩着保护罩。

Trinidad主要街道几乎家家做起guest house生意。我的住家地理位置优越,离市中心花园只有三五分钟距离。主人是一位独居的阿姨,虽然不会讲英语,但时刻见到我都是一副笑眯眯的亲切样子。她给我看屋子里摆着的住在迈阿密的女儿和女婿的照片,欢欣地介绍着他们,笑得更甜了。她白天就坐在客厅摇椅上看西语电视连续剧,到饭点儿便呼叫擅长做饭的亲戚邻居到家里来给我做饭。
小插曲:我由于经期计算出错,在古巴的最后两天意外来了大姨妈,姨妈巾又没有带足。我不好意思地举着“月经”的西语翻译,跟住家阿姨比划着肚子问她有没有姨妈巾。阿姨看懂了抱歉地说她没有,然后叫我不用担心,披上外衣出门跟街坊邻居去帮我借。过了一会儿阿姨举着两个牛皮纸包着的圆筒状物体交给我,里面是两卷纱布。古巴人大概还没发明出来卫生巾,我顾不上纠结纱布的卫生程度,只好怀着猜测迟疑态度缠上了纱布,说不定这玩意儿比卫生巾更安心舒睡打滚儿无侧漏?相比之下美国女人早就普及了卫生棉,加州环保主义者都已经高举起了月经杯的前锋旗帜,而古巴妇女还在缠纱布,大概每月定量发放。这经历真是绝无仅有,我感到自己穿越回了妇女缠月经布的古代,古巴是个具有令人识古通今乘坐时光机功能的国家。

独自旅行:哈哈好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喜欢独自旅行,因为可以随心所欲不被打扰呀!可以做自闭星球人不说话躺床上看书,也可以跳出comfort zone加入广场舞以及跟本地人搭讪聊天合影。只用顾及自己的感受,充分享受与自我相处的时光。
尤其是古巴这么一个有趣而没有网的国家。我手机开飞行模式只用得着地图+相机+备忘录,每晚天黑前一定回住处,nightlife就是看书,写游记和思考人生,十点半就睡觉了。没网的好处就是平时浪费在社交网络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认真地用心地品尝眼前的食物,边看风景边思考这个国家的前世今生,大量时间跟自己对话谈心,不紧不慢看一本好书。
一个星期与外界隔离不联系,爱你的人不会因此不爱你,不爱你的人也不会突然觉悟般爱你。这几天里我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这趟旅行结束重新拾起当年差点去巴塞罗纳待半年学西语的热情,要不改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吧?
唯一不方便的一点是拍照。平常独自旅行我总是依靠路人帮忙拍照,拍多了总有几张可取的。然而古巴人民作为一个不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根本不会使用Iphone,况且他们没有社交网络可以晒照片…路人的拍照技术太有限,拍出来的照片我比景物都大实在不忍心留着,于是我放弃了拍自己,改成自己专心拍街景。

独自旅行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遇见各种各样的人生。在哈瓦那的最后一天闲逛的途中在市里最著名的餐厅门口遇见两位来自加州的教授,她们说奥巴马访问古巴的时候曾到这里吃饭所以许多游人慕名而来,于是我们攀谈起来并一起吃了午餐。其中一位教授是Chair at the broad of education counselors in CA,五月要去中国两周做讲座。这是她来古巴的第二次了,她们在筹划一项叫做Cuba Insiders的项目,让美国人到古巴各地学校农场工厂参观并帮助他们筹集教育资源,加强校内辅导员师资力量。她到中国去也是要和当地的学校合作交流,宣讲介绍career counselor和mental health counselor的重要性。我说太棒了中国简直太需要这些辅导了啊,尤其是中学时期,许多长大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职业人生迷茫的人都是因为成长途中缺乏向导。我给了她一些去中国的旅行指南,并主动提出帮她翻译名片。我们从古巴制度人民生活聊到川普大选美国地方political campaign,她们说美国的一切全有政治因素混杂其中。我跟她们描述大选后第二天哥大法学院一片沉重的气氛,其中一位教授说是啊虽然很震惊,但仔细想想美国民众是不会允许一位女性当选总统的,不过希拉里犯了一个错误,她在一次辩论中提到了她丈夫当总统时的工作,民众是不会信任一位需要丈夫帮助的女总统的!美国的选举制度早应该更换,应该从我们的年代就改,现在是越来越没可能了。我们又聊到女权主义,我说我参加了纽约女权大游行,她们说她们也参加了洛杉矶的游行,全世界各地都在邮箱。聊到中国的教育体制,我说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巨大,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对教育而言,我们需要经历严酷的高考,由于户口制度的限制,教育资源分配极其不均,农村困难户家庭的孩子只能靠付出比别人多许多倍的努力考到城市里好的学校才有可能找到好工作。之后我们聊到我的毕业论文中国女性劳工法,她说非常有意思要我写成后发给她一份。再聊到她的博士毕业论文,讲美国的school counselor机制的变化,她写了足足360多页。一顿午饭吃了整整两个小时,临别我们互相留下了邮箱和facebook名字,祝对方接下来旅途愉快,然后拥抱道别。

拼车去Cienfuegos的路上,跟一老一少来自温哥华的朋友一起。年长的那位是在布鲁克林出生长大的,前美国海军飞行员,大学念的Fordham。在三十岁的时候偶然参悟了瑜伽的奥秘,于是改行做瑜伽老师,兼职理疗按摩师。年轻的那位父母是伊朗籍加拿大人,他在温哥华出生长大,在高中教科学。正逢春假,他们本来打算去美国,但担心最近移民禁令的限制,他长着一张中东脸有个中东名字怕被禁止入境,于是改道古巴。一路上东聊西聊,长者问我中国现在到底是不是共产主义啊?我说Well这个问题很复杂,经济上中国过去四十年已然是市场经济,不过中央政府仍掌控主导权,主要产业的市场主流还是被国有企业占有。他既而问道教育和医疗,我说这方面中国并不是共产主义,只有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的,但还是要交一部分书本费。大学不像美国那么贵,但也是要交钱的。并没有全民医疗免费制度,只有社会保险,但对无业者和农村人口来说社保覆盖率不高。然后我现学现卖讲起了这学期上的东亚社会福利制度课的内容,给他们概括了一下东亚文化与社会制度的关联以及东亚各国福利制度的异同。这位长者之所以移民加拿大一是觉得纽约这城市太大不适合自己,二是加拿大社会福利制度更好,不仅全民医疗有保障,完全没有美国高昂的医疗费用copayment deductable那一套,而且前十二年教育完全免费,高等教育学费低廉。接着我们谈起了个人经历,长者说他因为与瑜伽结缘,曾去印度待过两个月,印度整个是另一个世界,然后跟我讲起了各种印度趣闻,说汽车啊摩托啊人啊驴马啊鸡鸭啊全挤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同时走着,散发出一股混杂着咖喱牲畜和路边麦草的奇异气味。我说我热爱独自旅行,但是世界上有一些地区我是绝不会自己去的,比如印度。他说没错印度绝对不适合女性独自旅行,你自己来古巴我都觉得很勇敢!聊着聊着三个小时的车程一晃而过,到达住处我们互相祝福,握手道别。

行车途中司机停在一个休息站吃午餐,我们走过去观察休息站小卖部的价格。一份芝士火腿三明治和一瓶水都是15CUP(本地货币),也就是半美金。一杯菠萝汁5CUC,25美分。加拿大游客立马来上了两杯,感叹物价之低。他们的菠萝汁是用再利用的大矿泉水瓶装起来再倒在杯子里给顾客的,我怕不卫生就没尝。这还是“高速公路”旁边“服务区”的物价,普通生活中的物价想必更便宜。然而游客在旅游城市付的价钱高昂,两人吃一顿饭能抵上普通人一个月工资。相比之下中国对外国游客简直再友好不过,既没有双轨货币制,也没有过分加价,矿泉水2元一瓶,就算加价到五块也还不到一美元,这对欧美人民来说简直不要钱。大城市诸如秀水市场这样主要面向外国游客的地方,即使漫天要价,欧美游客表面一本正经地讨价还价,实际心下窃喜,因为这比起欧美价格来说丝毫不算什么。

从Cienfuegos到Trinidad路上坐的一辆老式美国冲锋车。Trinidad是山城路不好走,幅度很大的上坡下坡,古巴司机开得凶猛,老式车也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可言。我当时在想这要是一个没握紧把,铁定车毁人亡。路上跟一对来自伦敦的情侣和一对分别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基友一起拼车。瑞士人看起来至少三四十岁了,流利掌握德英法西意荷六门外语,葡语也能听懂。他妈妈生在荷兰,他生在瑞士出生就会德语英语法语,在瑞士驻委内瑞拉使馆工作过所以西语流利。我说你简直能环游世界任何角落无语言障碍了!他说不行啊我在中国日本就吃不开了,我最好朋友在北京住,我在他家住过一星期,完全搞不明白本地人什么意思。我哈哈一笑,心想我愿意用中文换你六门外语哇。瑞士真是个神奇的国家,上次在清迈遇到的环游东南亚六个月南美八个月的姐姐也是瑞士人,他们那里会三种语言以下算文盲。

言而总之,古巴这地方呀,若是本着人文历史为目的,还算值得一去。但行程安排不要超过一周,尤其对于旅行经历尚浅的旅者来说,这地方绝对是困难级别的。

在古巴期间我刚好选了两本有意思的书:刘瑜的《观念的水位》和介绍朝鲜寻常生活的Nothing to Envy. 这两本书甚至比讲古巴本身更加应景,引发我许多思考。前者是作者的政治社论书评,提及许多政治制度和政策,令人不免联想延伸比较。后者深入朝鲜家庭,讲到整个国家没有电,天黑之后人们便无所事事,七点多就睡觉了。年轻情侣在黑暗中偷偷约会,沿着漆黑的小巷相隔两臂距离平行散步,到走出村子很远才敢走近并小心翼翼地交谈。他们用了三年第一次拉手,六年第一次亲吻,而再进一步想都不敢想。一个二十六岁的女孩甚至不知道生小孩是怎么一回事。而在同一片社会主义的天空下,世界另一头的古巴街头,身着校服的少男少女毫不掩饰地拉手搭肩亲昵地走在一起,一到天黑镇上的酒吧便人声鼎沸,亮起五彩霓虹灯,真真儿的一片灯红酒绿。广场舞厅酒馆响起热烈刺耳的古巴特色音乐,人们兴致勃勃地随着音乐扭动摇摆,结伴揽腰跳舞。相似政治制度之下人文景观截然不同,迥异文化造就世界多元精彩。

蹲在家门口抽着雪茄的老人家,门庭若市的供应站,熙熙攘攘的镇中央市集,政府集体食堂排队领饭的妇女,没有其他娱乐方式在街上追逐嬉戏的孩子,像坐时光机穿越回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而今日的古巴,正如七十年代刚经历领导人改朝换代的中国,面临着未知的未来。随着对世界的逐步开放,跟美国慢慢恢复正常外交往来,古巴的社会共产主义能持续多久呢?哈瓦那旅游业的老油条们已然学会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供应和价格,并使尽浑身解数疯狂招揽顾客,更多普通群众从外来游客口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那么下一步是不是该改革开放开始进出口贸易了?一旦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开始对外开放,原本的供需曲线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开始出现市场价格的波动,按需分配制度的稳定性必定受到波及。总有一部分人会先富起来,而随着贫富差距增大,社会阶级也会随之拉大愈发明显。可换言之共产主义的领导阶级其实本身就是站在普通民众之上的,就像《动物农场》里被压迫而革命起义的一派最终换位成为了统治剥削的一派。然而又不可能成为真正“人人平等”的无政府主义社会,因此理想化共产主义在现实生活中难免出现自我矛盾。
想想中国的共产共销粮票制度不过是四五十年前我们父母小时候的寻常生活,而我们这一代童年时也鲜少有互联网私家车。妈妈说小时候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开上自己的汽车,住自己的大房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也许等我的孩子长到23岁春假来古巴玩耍,惊奇家家户户的私家直升机小孩子人手一个Iphone34代时,我也能给孩子讲讲这国家过去的故事。

但要说旅游风光,我的挚友卡小姐一句话总结地好:“古巴不去可惜,去了你会盼着回来。只有大晴天的时候才有那种破败的美丽,阴天的时候只有破败。” 我待的这一周里面晴天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午后,而且晴天艳阳高照阳光照射极强,在外面是待不了多久的,剩下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厚重云朵笼罩的阴天。我建议每个城市不宜停留过久也是因为,就算是摄影爱好者,同样的景观初见新奇,可连续看上好几天,每个路口小巷都长得一样,便连拍照都懒得拍了。为了阳光沙滩度假村的话根本没必要到古巴,加勒比海沿岸任何一个岛国的海滩都不懒,优质的度假村应有尽有。尤其巴哈马等旅游业和基建更发达而且通英语的国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休憩度假。有机会巴哈马我仍想再去,可古巴约莫是不想再来了。

不过也要感谢古巴的网络不通,我才有大把时间一个人静静思考,写下这篇游(tu)记(cao)。在古巴短短几天,遇上的人与眼观的事足以聊上好几年。我们习惯了当代社会的物质保障,对身边大到汽车飞机小到手机卫生巾等资本主义私有财产习以为常。如果不跳出我们世界的小圈圈,永远也想不到这世界上有另一群人生活在完全不存在网络的砖瓦房,家里刚刚置办上彩色电视机,女人仍用纱布包裹月经的侵袭。于是我重视我拥有的一切,感慨它们实际上来之不易。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我没有被生在亚非拉贫困地区,真算是种幸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马行空地思考人生。这不仅是旅行的乐趣,更是探索人生的奥义。


一说到社会主义,很多人本能的就会想到越南、老挝、朝鲜,想到愚昧、落后、集体主义,独裁这些词汇。
不错,例如朝鲜这样的国家,直接从封建社会进化到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金家王朝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但是,古巴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案例。

如今或者过去主要的几个和社会主义相关的国家,如果按照发达程度来说,可以这样排位:
北欧某几国,苏俄,中国,古巴,中欧某几国,其它渣渣,朝鲜......
他们都和社会主义有瓜葛,但是性质完全不同。

北欧某几国是资本主义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已经有充足的条件实现社会,政治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甚至向共产主义靠近。他们搞的是民主社会主义。

苏俄包括了苏联和俄罗斯,上演了一个主义从生到死的完整过程。现在已经是名存实亡。

中国可以写长篇大论,在此和主题无关,不展开讨论。

中欧某几国是社会主义政党执政,先后在逐渐脱离苏俄模式。

朝鲜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封建王朝。在到达社会主义之前,完全是个落后,愚昧的封建农业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政治根基,财富积累,民智准备。三胖家说他们搞的是共产主义都会有人信。

而古巴,很值得说一下。古巴是一个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就见证了人类近代化进程中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国家。西班牙的地理大发现,殖民,传教;英西争夺海权;美西争夺霸权;黑奴贩运和移民;苏俄崛起,冷战两极;美国称霸;新殖民主义抬头......这些历史事件全部都在古巴国土上发生过,他的老百姓见得多。

最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人殖民古巴,总督和大主教们按照欧洲文明的模版苦心经营多年。
接下来后起之秀不列颠常常骚扰,和试图夺取哈瓦那这种大航海时代的天然良港,战略要地。
然后美国独立,借缅印号事件发起战争,打败西班牙,殖民古巴,开辟后花园,扶持巴蒂斯塔政权。
然后卡斯特罗革命,在美国不鸟他的情况下,举起苏联的社会主义旗帜。卡斯特罗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信徒,更像是个机会主义或者卡斯特罗主义者。当初傻逼美国总统要是接纳了他,或许就不会有猪湾事件、导弹危机、封锁制裁等一堆烂事,以及很多惨绝人寰,惨无人道的因为制裁造成的惨剧了。

今天你走在古巴,还看得见那些宏伟的建筑记载着历史——西班牙人经营的旧城和海港要塞,英国人修的别墅和宫殿,美国人照着自己国会大厦的样子修的小国会大厦、希尔顿、福克萨酒店;俄罗斯写实主义的大使馆......

也就是说,古巴不是一个愚昧的,不开化的,全国上下只认识皇帝老儿的封闭的弱智小国,在世界文明大国的角逐争霸赛中,它被迫卷入,参与,经历了所有细节,就相当于印度,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他的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体系根本就不是从封建农奴制国家直接跳过来的,而是在列强经营了几百年的基础上进化延续下来的。


@秦楚汉 的答案已经非常好,我只是想补充一句:

4月时我原本计划从加拿大飞到古巴,然后再从古巴去别的地方,但是发现所有从加拿大前往古巴的航班都必须买往返机票,不售单程,遂作罢。后来得知从中国去古巴就可以买到单程机票。如果不是老朋友,那就从哪来滚哪去,老牛逼了……


排第一的答案内容非常详实,我补充一下。我和LP2003年圣诞节去古巴一周自由行,虽不代表最近情况,但也可以参考。基本上我觉得古巴是一个物质不富裕但精神比较富裕的国家,民众乐观而富有艺术感。旅游名胜的照片我就不贴了(网上都有),我主要贴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照片(用02年买的的数码卡片机拍的,质素一般,凑合看吧)。

---------------------------------------------------------------------------------------------------------------
老人坐在通顶的建筑废墟二楼,如身处的房屋一般空虚

士兵与炮台

服装店,普通民众排队凭票购买服装

晚上坐三轮小摩的在海边大道驰骋的景象

海边大道的药店

药店里是这个样子的

闹市区西班牙房子外晾晒的衣服

海滨广场的弯道,热闹有序的车流

平民区的街道(西班牙式建筑的骑楼,很像广州西关的骑楼)

传说中的驼峰公共汽车

普通民众家里的跳舞party(我们随意溜达碰到,主人家见我们探头探脑便盛情邀请进去一起欢乐)

使馆区街道上的警察叔叔

哈瓦那的『华人街』

华人街内又有中国城,其实就是一条食街(里面经营唐餐的都不是华人,搞笑)

中国城里的华人老板(大部分都不会讲中文)

典型的古巴女孩

使馆区的西班牙式别墅

滨海大道上开敞篷很拉风

老人与海(老人是捡垃圾的,有空就钓鱼)

无忧无虑的青年(这个海堤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调调)

俄罗斯大使馆,典型的苏式风格

驰骋的军车

人最多的地方就是这里了,一个市中心的广场

穿得花枝招展给游客拍照的古巴女人:头巾、红花和雪茄

小镇街道上的老车和孩子

这哥们一看我拍他就立马跑出来溜走

到处都是这哥们的标志和宣传画

自力更生采油,海边的钻井

跨度很大的山谷大桥

城镇超市外面停泊的车

内河出海口的小码头


社会主义女仆餐厅镇贴(误)

现在在美国金坷垃UCSD读本科,春假去古巴玩了一趟。感觉略微有点失望,因为并没有感受到太多革命的气息,反倒是体验到了被旅游业侵蚀而滋生的资本主义文化,比如比美国物价还贵的餐厅。但整体而言古巴还是很好玩的,单是因为要买卡找路由器连wifi所以大部分时间没有网这个经历就已经很独特了(手动滑稽)

这个妹子说古巴买不到耳机,想用纪念品Tshirt换我们的耳机,但被我冷酷的基友拒绝了[微笑]

哈瓦那最美的一条沿海大道:malecón(还有更美的小姐姐拉客,人民币300左右一次(逃

社会主义女仆餐厅(误),这家餐厅比美帝还贵,平均一个人140rmb左右

我们住的Airbnb casa(民宿),早上有女佣给我们做早餐,一本满足

每次去拉美都会感慨自己生错了故乡
这里的女子有着西欧的轮廓和东亚的皮肤,永远用热情回复热情,总是用更肉麻的mi cari?o应对套路,就像巴尔萨斯河一样温暖
先放这些图,大家如果想听之后再更新


本文为尹伊文老师在古巴的游历与思考,已首发于《同舟共进》杂志,经授权,我团转载本文,并在地图上予以增补完善。在此感谢尹伊文老师对我团的大力支持。

我从机场乘车进入哈瓦那市郊的时候天色已晚,路灯暗淡,路边的房子一栋栋影影綽绰地掠过车窗。那些房子都是别墅,使人有一种行驶在华盛顿高级住宅区的感觉。我心中不免诧异,这些都是什么人的房子?谁住在这里?古巴人的生活都达到住别墅的水平了吗?这里会不会只住着权贵阶层?

第二天当我在阳光下再次看到这些别墅的时候,一切全变了。昏暗路灯下看到的豪宅别墅,变成了阳光下年久失修的大杂院。每栋别墅中都住着几户人家,墙皮剥落,门窗破烂,晾晒的衣服如万国旗般飘扬,身穿皱巴巴衣衫的人倚在窗口,门廊中的木椅上坐着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老人还向我热情招手。

哈瓦那有很多革命前留下来的别墅豪宅,现在里面住了很多人家,成了大杂院。

古巴革命胜利后,大批富人逃亡国外,他们在国内的豪宅别墅都被没收。古巴的政策是:

如果房屋的主人逃亡国外,房屋就被没收;如果主人留在国内,可以继续保持所有权。政府把没收来的房子分配给普通居民,一座别墅会分给几户人家居住。古巴的住房政策不是让居住者租赁房屋,而是让居住者拥有房屋。无论是没收来的旧房,还是新建的房屋,居住者都只需付出很低廉的价钱就可以获得所有权。居民虽然有所有权,但不许买卖房屋,只允许以房易房的互相交换。

这是住在大杂院别墅中的老人。由于古巴的国营修缮机构效率低,很多房子年久失修,破破烂烂。

古巴这种特殊的住房政策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有两个。一是房屋修缮问题:

居民拥有房屋就需要自己负责修缮,但在古巴的国有计划经济体制中,修缮房屋的公司是国有企业,数量不多,效率不高,居民要让他们来修房子,往往要排队等两三年。居民若想自己修缮,则难以买到所需的建筑材料。随着房屋的老化,修缮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昔日豪宅沦为破烂大杂院的现象到处可见。

另一个问题是人口增长引起的房屋过度拥挤:

古巴新建住宅的速度跟不上人们对房屋的需求,尤其是在人们乐于居住的地区,人口密度高,老房子多,很多老房子中的居民已经繁衍出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年轻的一代长大后找不到合适的住房,只好结了婚仍和父母挤住在一起,因此造成许多家庭纠纷和社会问题。也有不少人想方设法在原有的住房中扩大空间,譬如在屋顶上再加盖一层,结果面积虽然增加了,但危险性等问题也增加了。

2010年我在古巴的时候,修缮房屋的问题是人们谈论的一大热点,官方权威的《格拉马报》上也有辩论的文章。我听到三种建议:第一种是允许民营经济从事房屋修缮;第二种是推动社区参与的修缮活动;第三种是开放房屋买卖市场。

2011年古巴开放了房屋买卖市场,私人购买建筑材料也比较容易了,不少人的房屋得到了修缮。不过,开放房屋市场也造成了房价的飞速上涨,许多古巴人有亲属在美国,大量美金流入古巴购买房屋,把房价推高到远远超过普通工薪阶层的购买力水平。

古巴开展了社区参与的房屋修缮活动,社区委员会通过政府渠道搞到建筑材料,组织邻里互助来进行修缮。

有关修缮房屋的建议中,最有古巴特色的是社区参与的修缮活动。古巴的社区组织非常发达,是1961年反“猪湾登陆”后建立发展起来的:

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一批古巴流亡分子发动了企图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行动,在哈瓦那东面的猪湾武装登陆。为了防范登陆分子,古巴全国各地都成立了社区的“保卫革命委员会”。猪湾登陆的危机过去之后,这些社区委员会的工作也逐渐转型,从巡逻守望转为组织各种社区福利活动,譬如搜集可再生再用的废品、医疗保健、社区联欢等等。在修缮房屋的活动中,社区鼓励邻里互助,委员会通过政府渠道搞到建筑材料,由社区大众参与,解决房屋修理的问题。

右边是已修好的房子,左边是还未修的房子。

我看到的最成功的修缮项目是哈瓦那老城区的旧城改造,其成功之处不仅是把破烂的房子修好了,而且是“修旧如旧”,那些老房子都被修复得重获当年西班牙殖民地时代的风采。这个修复工程得到了政府的特别重视,因为古巴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而哈瓦那的老城区正是深受海外游客青睐的地方,所以要把这里修旧如旧,创造出游客喜爱的怀旧风情。

哈瓦那老城区

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古巴还创新地建立了一所特别的“修旧”学校,专门培养能操作古老旧工艺的技工。

古巴的专业人士认识到,要想获得最好的“如旧”效果,不能仅在表面做文章,还要深入到工艺层面,真正使用旧的工匠工艺,如旧式的木工、石匠、泥瓦师傅等等,而这些旧的工艺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被淘汰了、失传了,需要发掘出来重新训练特殊的技工。古巴的这所“修旧”学校很成功,吸引了不少拉丁美洲国家,甚至欧洲国家的学生。

哈瓦那老城中心地段的一所刚刚修好的房子。

哈瓦那有许多美丽的老房子,其豪华富丽的程度比我在华盛顿看到的老豪宅有过之而无不及。哈瓦那的这些巨型豪宅的主人都早已逃亡海外,由于这些房子太过豪华巨大,不适于分配给普通家庭居住,因此多数被政府用来办公,很多政府机构设在这类豪宅里。我去过其中一所叫“友谊之家”的巨厦,那里有几个与接待外宾相关的机构。这所巨厦不仅美轮美奂,而且还有一段极动人的爱情故事:

这房子的原主人是古巴数一数二的大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他中年鳏居之后,在哈瓦那的上流社会社交宴会中邂逅一位美人,两人一见钟情。但美人是有夫之妇。而且她的丈夫也是上流社会的名人。美人想下堂求去,丈夫坚决不允。大地主带着美人私奔到欧洲,在巴黎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去了罗马,到梵蒂冈求见教宗,向教宗倾诉他们因相爱而遭受的痛苦,求教宗批准废除美人和前夫的婚约,教宗受了感动,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他们重新回到哈瓦那之后,大地主于1919年开始大兴土木修建这所美轮美奂的巨厦,1926年建成后献给了他的美人妻子。四年后美人因病去世,大地主悲痛欲绝,他又为妻子修建了一个浪漫的坟墓,他自己逝世后也葬在那里。他的妻子横躺在坟墓中,而他则竖立在妻子的旁边,他说他要守护他的美人,不让旁人入侵。

深藏一段爱情故事的“友谊之家”

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大厦中听了这个爱情故事,我一方面为拉丁情人的浪漫而感动,但另一方面也为古巴社会的贫富悬殊而不安。这些豪宅巨厦不正是古巴革命前社会极不平等的生动例子吗?难怪古巴会发生革命,当年流亡中的卡斯特罗只带领了81个人乘格拉马号登陆古巴打游击,由于广大民众对旧政府的强烈不满,纷纷支持革命,两年零一个月后革命就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这是革命前的总统府,革命后的领导人没有住在里面,以示他们的平等理想。革命时这里曾经发生过血腥事件,三十多个示威青年在此被枪杀,墙上至今仍留有当年的弹洞。

听古巴人讲述革命前的古巴社会,很多人都会提到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公和政府的独裁腐败。这显然是“资本主义”留给许多古巴人的记忆,古巴朋友告诉我,正是因为这种对资本主义的记忆,使得古巴在苏联东欧变色之后,虽然经济遭受了比东欧国家更为严酷的打击,但也没有步苏东的后尘去搞“资本主义全面复辟”,因为很多人怕回到革命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前总统府墙上的弹洞,1957年革命青年学生在此示威,遭到抢击,有三十多人死亡。

前总府里面的墙上也有当年的弹洞,当时示威青年进入了大厦。

我问过一个古巴人对改革和生活现状的看法,他说他很羡慕美国人拥有的丰富消费品,他希望古巴的改革也能给古巴带来这些东西。但他也说他不喜欢美国的一些制度,尤其是医疗制度。他说:“我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好东西,医疗制度是我们最好的东西,我不想放弃这些好东西。但我知道美国也拥有很多好东西,我想两样好东西都拥有,希望改革能把这两样好东西都给古巴。”

古巴人可以随便收看美国的CNN电视节目。

古巴人的世界信息不闭塞,他们可以自由地看CNN,所以这位古巴人对美国和古巴的评价相当客观。古巴的医疗制度非常出色,受到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赞扬,堪称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古巴的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等宏观健康指数都达到了美国的水平,但古巴的人均医疗费用只是美国的5%左右,是低成本高效益的好模式。关于古巴的医疗体制我在拙作《在世界边缘的沉思》和其他一些文章中介绍过,就不在此重复叙述。

我去古巴是随一个美国的考察团,给我们作导游翻译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古巴英文教授,从他那里,我对古巴改革在人的精神层面引起的变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位导游以前不仅是教授,而且还是作家,他的一个短篇小说得过奖。他说他放弃教授的职位来做导游,就是为了能够多赚些“库”,只有多赚了“库”,才能买到他所向往的消费品。


我问他是不是想买冰箱电视。他说他不需要买冰箱电视,因为冰箱电视是每个家庭都有的,冰箱与健康相关,电视与教育相关,所以这两样东西政府都以低廉的价格分配给每个家庭。我又问他想买什么东西?他看到我有一个音频录音机,就说他想买这样的录音机,后来他还问我能不能送他一个录音机,这可以帮助他写作,他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常会有写作灵感,不能写笔记,但可以录音,这些灵感若不马上记录下来,以后很快就会消失。我理解他的感受,回美国后托人给他带去过一个录音机。


谈到向往的其它消费,他多次很羡慕地讲到外国游客云集的高级酒店、高级餐厅、高级酒吧……他说非常希望能去这些地方消费享受。他还说过很希望能够拥有汽车,不过,在古巴有钱也不能买到汽车,因为基于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交通堵塞的考虑,政府不允许私人购买汽车,拥有汽车的古巴人多数是通过“获奖”得到的。导游的一位朋友在研究所工作,该研究所最近研发出一种新产品,对国家贡献很大,研发产品最有功劳的十个人得到了国家的奖励,根据功劳的大小,有人得到一套房子,有人得到一部汽车,有人得到一辆摩托车。


导游对古巴的汽车政策颇有微词,我倒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政策,正是这个政策,使我们在古巴能够享受清洁的空气、通畅的交通。导游听了我的话之后,略含讥讽地说道:“说这种少拥有汽车多享受环境的话的人,都是自己已经拥有汽车的。”


我无言以对,但在心中暗想,正是拥有汽车的人,他们才从拥有汽车之后要面对的交通环境问题中,体验到拥有汽车的坏处。在美国,人人拥有汽车之后,不仅发生了污染和堵车的问题,而且公共交通服务被大大削弱了,此时即使有人想放弃汽车,也骑虎难下。这些拥有汽车的人曾在消费大潮的裹挟之下走错了一步,所以现在很想告诫那些还没有跳上虎背的人,千万别走上那条邪路呵!

古巴商店里的货物贫乏,这是哈瓦那一个普通商店。

这是哈瓦那市中心的一个“大”商店,从橱窗的陈列品就可以看出商店货物贫乏的程度。

改革给古巴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同时也使古巴人经受了复杂的心理矛盾。导游写过一篇小说,反映“革命”和“改革”的矛盾冲突,那小说里大概有他自己的影子:

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是翁婿二人,都是作家。岳父参加过游击战,是革命的一代,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诸多不满;女婿是年轻的一代,不喜欢那些僵化的革命教条,更向往物质的丰富。两人对古巴将向何处去都很茫然。在一次小说征文竞赛中,翁婿二人各写了一篇小说去投稿,由于两人共用同一个电脑,下载文件时搞错了,岳父把女婿的稿子当成自己的发了出去,女婿则把岳父的稿子当成自己的发了出去。


评奖揭晓后先公布获奖者的名字, 岳父得了奖,他很高兴,感到古巴的革命精神仍在,没有被改革冲刷掉。但第二天公布了作品,才发现原来是女婿的作品得了奖。这时女婿感到特别高兴,他看到古巴社会正在发生变化,正在摆脱革命教条。

古巴政府以极低的价格供给居民一些生活必需品,譬如鸡蛋,商店还把这些东西送到出门不便的人家中。这个出门不便的人住在楼上,送货员正把鸡蛋放入一个篮子,让楼上的人把篮子吊上去。

楼上的人正在把篮子吊上去。

关于“革命精神”,我还听导游讲过更为真实的故事,尤其是在谈论古巴家庭医生的时候:

家庭医生是古巴医疗体制的精髓,他们住在社区,每个医生负责120至150个家庭的医疗保健。由于他们防守在第一线,解决了“小病变大病”的问题,使得古巴的医疗体制能够取得低成本高效益的成果。这些家庭医生的收入是普通比索,不是“库”,是什么因素使得他们愿意坚守在贫穷的岗位上,而不辞职去做能多赚“库”的工作呢?


导游告诉我三个因素。第一个是物质因素,每个家庭医生在社区中都可以分到一套房子,以便他们就近出诊。第二个是历史文化因素,长期以来医生的社会角色就是“帮助人”,做医生的人都认同这样的角色。第三个是革命精神因素,自从古巴革命之后,医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医学院教育特别强调医生要为贫穷的缺医少药者服务,这种革命的职业道德观对他们影响很深。另外,医生中有不少共产党员,他们更是会用革命精神来鼓励自己坚守岗位。

古巴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特别问过导游这个问题:

他说:“共产党员在社会中是闪光(shining)的人物。”我不理解这“闪光”是什么意思,是炫耀自己的闪光呢?还是被社会认同的楷模式闪光?导游解释道:“闪光就是指那种有光荣理想的人,愿意为理想作出牺牲的人。”于是我理解了,在古巴的语境中,闪光是指闪光的理想,是指遵循闪光理想行动的人,是楷模式的闪光。


那么,有多少人愿意做闪光的人物呢?导游说:“要做闪光的人物,就要有奉献的精神,要严格约束自己。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物,我想更实际一些,更多赚些‘库’,不想闪光,所以我不作共产党员。”

持有导游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我在古巴看到过大量想多赚“库”而不想闪光的人。记得刚到哈瓦那机场,我就碰到了这样的人,那是一位空姐:

入关的时候要填表,一位空姐拿了一张西班牙文的表格给我,我不懂西班牙文,她就帮我填,飞快填完那张小表之后她对我说:“小费!小费!”我真是惊呆了。帮助入关者填表的服务在许多国家的机场都有,从没见过要小费的,况且柜台里明明有英文的表格,如果给我英文表格我自己可以填,根本不需要别人代劳。

在古巴的整个旅程中,我一直都处在被索要小费和礼物的压力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是坚决反对这种小费的,尤其在古巴的货币双轨制中,外国游客随手付出的一两个“库”的小费会对货币流通量产生不小影响,会推动通胀,1个“库”等于25 比索,而古巴普通人的工资只有三四百比索,这些小费会使许多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小费会扩大贫富差距,使从事旅游业的人员一下子先富起来,而对社会更有贡献的人,譬如医生,却要陷入低收入的一端。


比贫富差距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是腐败的滋生。向我索要小费的人多数在国有单位工作,国营旅行社、国营酒店、国营饭馆、国营航空公司……这些人利用工作之便索取小费,是与官员利用职权索取贿赂没有本质的不同。

在和古巴法学家工会的律师座谈的时候,我曾问过他们古巴改革开放后是否出现赌博、娼妓、贪污受贿等问题。他们说,赌博没有出现,因为古巴人还不知道怎么玩赌博;娼妓问题倒是出现了,多数是向外国游客卖淫;贪污受贿的现象则极少,他们只受理过个别公务员偷窃单位的钱财物品的案件。


显然,他们没有把下层公务人员索取小费视为“受贿”。如果下层公务人员可以利用职业之便收取小费,中上层的公务人员不也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收取更大的“小费”吗?古巴中上层的公务人员是否都是闪光的人物、都能用革命精神来抵御小费的诱惑呢?

在“库”的大潮冲击下,我最担忧的是古巴的基础医疗,是坚守在社区第一线的家庭医生。因为我知道古巴医疗体制的重大世界意义,我真不想看到这个被誉为发展中国家楷模的体制腐蚀剥落。在美国我听到过古巴医生逃到美国的新闻,他们在美国行医,年薪可以有二十万“库”以上。即使古巴医生不去美国,他们在古巴转行去做旅游相关的工作,也能赚到不少“库”,我就看到过不少的教授和工程师转行去做导游开出租车。

由于美国的封锁制裁,古巴缺乏药品,有些医院自己种中草药。

这是古巴的一个家庭医生诊所,每个家庭医生负责120-150个家庭的医疗保健。家庭医生是古巴医疗体制的最大亮点,也是最受国际卫生组织好评的。

这是哈瓦那的一个社区医院。古巴医院的建筑往往简陋破旧,但里面有数量充足的医生。

古巴医院虽然简陋,但医生的素质好,联合国世卫组织对古巴的医疗体制有很高的评价。

欢迎关注我局微信公号:diqiuzhishiju(地球知识局)

http://weixin.qq.com/r/0zmOluPEU74sraf192zB (二维码自动识别)


飞跃哈瓦那
《Vista看天下》杂志 349期
本刊记者朱信明 特约撰稿 樊攀 /文

挂断来自美国驻哈瓦那利益代表处的电话后,詹姆·瑞特意识到,有人犯了错。

这个错误,给了他一个逃亡的机会。他决定赌一次,赌这个错误能持续到飞机起飞的时刻。

赌输了,他将失去一切。赌赢了,他也必须抛弃一切,但将迎来新的人生。

敌国

佛罗里达海峡的风将海水向南吹,海浪不断涌向马勒孔滨海大道的堤坝,溅起片片浪花。距此不过百米,美国驻古巴哈瓦那利益代表处大楼和何塞·马蒂反帝广场相对而立。

2014年6月6日清晨,詹姆·瑞特(Jaime Reytor)早早来到这片位于哈瓦那市北部的区域,打算取他的护照和签证。这一切原本不该发生,但美国代表处的官员犯了个错误,通知詹姆自己来领护照了。他知道,这个错误随时可能被修正,想要逃离此地,必须要尽早。

直到此时,美国和古巴仍未结束敌对状态。这个代表处全称叫“瑞士大使馆下设美国驻哈瓦那利益代表处”,1977年在瑞士代管下成立。后来,成为两国敌对关系的最前线。

23岁的詹姆在反美教育下长大,了解两国恩怨,比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菲德尔·卡斯特罗锲而不舍的暗杀;再比如1961年的“吉隆滩之战”:中情局武装了一千多名古巴流亡者登陆古巴,希望制造武力介入的借口。虽然行动失败,但仍被认为是美国反古巴行动的一个高峰。这次行动也促使古巴与苏联靠近,最终引发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詹姆的家乡就在吉隆滩。他出生于1991年,恰逢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氛围仍在两国间徘徊。詹姆出生后第二年,时任总统老布什签署法案,强化对古巴的经济封锁,令古巴经济雪上加霜。

“那儿什么都没有,很穷。”这是幼时的詹姆对家乡最深刻的记忆。他父亲是一名电器维修工,主修电视机;母亲做老年人护工,擅长治疗脚部疾病。他们没办法改变自己的人生,但很早就为詹姆规划好了未来——学芭蕾舞。

这是很多古巴孩子改变命运的方式。在古巴,芭蕾舞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政治。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三大芭蕾舞团之一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在古巴文化外交中占重要地位。

国家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是现年94岁的艾丽西亚·阿隆索(Alicia Alonso)。艾丽西亚是芭蕾舞史上的传奇人物,她1931年在古巴开始学习芭蕾,之后前往美国深造,在最辉煌的时刻经历眼疾折磨,几乎失明却仍坚持跳舞。1948年艾丽西亚返回古巴创建艾丽西亚芭蕾舞团,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艾丽西亚接受古巴革命政府的20万美元资助和每年获得财政支持的保证,她的舞团改名为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了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站在美国代表处门外的詹姆,就是这个舞团的一名舞者。

“在古巴,几乎每个省的主要城市都有芭蕾舞学校,他们到处挑选有潜能和技术的舞者”,詹姆对本刊回忆道,他在九岁时被省城的马坦萨斯艺术学校选中,随后考取国家芭蕾舞学院,来到首都哈瓦那深造。

“说来有点奇怪,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芭蕾,只是很高兴能去新学校,接受好一点的教育。”詹姆对本刊说,自己其实更喜欢绘画和雕塑,梦想是成为雕塑家,但他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2006年,15岁的詹姆只身来到了哈瓦那。这一年,美国政府在代表处大楼窗户上安置了一层楼长的巨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抨击古巴的信息。作为反击,古巴政府竖起138根20多米高的旗杆,印有白五角星的黑旗将显示屏遮挡得严严实实。正是在这里,詹姆第一次目睹了两国之间的这场“战争”。

舞鞋

詹姆沿着东西向的克拉扎德路走到美国代表处的南门,他从未距离代表处这么近。值守在围栏外的古巴警察警惕地看着来往的人们,不允许随便接近。詹姆说明来意,站在足有三人高的黑色金属围栏下,等待着迈进那道小门。

这之前,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准备到美国联邦领地波多黎各巡演。作为团队替补,詹姆要随时做好前往波多黎各的准备。“舞者可能会在巡演期间受伤,舞团会叫我飞去波多黎各”,詹姆说,但舞者并不能持有自己的护照和签证,通常都是舞团给团员办理并代管。

或许是担心舞者出逃。在古巴,逃到美国去是相当一部分古巴人期盼的事。自1959年以来,超过100万的古巴人通过不同方式前往美国。合法移民、非法滞留,或者自制木筏漂流百余公里横渡佛罗里达海峡偷渡,也有人从对古巴免签的厄瓜多尔一路北上,穿越哥伦比亚和中美洲七国然后抵达美墨边境。逃亡者来自古巴的各个阶层,2012年,古巴部长会议副主席马利诺·穆里略年仅24岁的女儿,就是取道墨西哥,逃亡美国。

詹姆也是在2012年开始有到美国去的念头。彼时,他在芭蕾舞团已经跳了两年。几乎每天,他都会来到普拉多大道458号的哈瓦那大剧院,这栋有上百年历史的剧院是国家芭蕾舞团的大本营。穿过大理石地面走廊,来到分布在剧院两翼的排练室,詹姆换好黑色紧身衣和舞鞋,上午是训练课,之后进行排练。他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参加在哈瓦那大剧院的演出,常有国内巡演,2012年还随团来到中国,那是他第一次出国。

同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詹姆发现中国却很不一样。“中国有工厂,人们有自己的小生意”,詹姆说,中国让他感觉到正在变化,在成长,但古巴没有这些,“人们没有赚钱途径”。即便是作为国家代表出演的团员也好不到哪里去,詹姆每月收入约30美元,可以在哈瓦那买10盒牛奶。“我在舞团赚的钱甚至不够用一个星期,”詹姆说,“我永远不会有钱买一辆车,我也没钱给父母……我看不到未来。”

在古巴,詹姆没有太多选择,除了脚下那双舞鞋。一度,为了补贴家用,詹姆开始用芭蕾舞鞋作画。他利用鞋子的结构,在彩色的舞鞋里面画出女性舞者的上半身,在鞋子表面画出蓬松的芭蕾舞裙和舞蹈中的下半身,形成一幅立体画。詹姆让朋友帮忙,将鞋子拿到画廊去卖,赚些小钱。

“那里只有一个专业的舞蹈团”,佩德罗·培尼亚(Pedro Pe?a)向本刊解释道,这家芭蕾舞团又处于94岁的艾丽西亚的控制下,“她做的事就是让别人围绕着她,她不再能给舞团发出正确指令。”

佩德罗是迈阿密古典芭蕾舞团的创始人,这家创立于2006年的舞团,接纳了很多由古巴逃亡美国的芭蕾舞者。

在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借出国巡演机会逃走的情况经常发生。詹姆在2012年下决心离开之后的两年里,已知的逃跑事件就发生三起,而且是集体出逃。

“(在古巴)他们不能按照自己意愿展示天赋。”佩德罗说,“比如,有人更愿意当舞蹈指导或作曲,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选择自己的道路。大多数人都在跳相同的芭蕾,正在死亡、正在结束、正在停止发展的芭蕾。”在佩德罗看来,这些偷渡美国的舞者“追寻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种生活,一个不会将舞者当做工具的舞团”。

从逃到美国的朋友那里,詹姆听到很多事情。“他们在舞团里,赚钱养活自己。他们拥有未来。”詹姆说,“我想像他们一样”。

波多黎各演出行程确定后,詹姆和同事通过舞团向美国代表处递交了资料。理论上他应该和其他人同时获得签证,但他的签证却毫无消息。直到2014年6月5日,詹姆才接到美国代表处的电话,通知他去拿护照和签证。毫无疑问,美国代表处的官员犯了错误,他们原本应该把护照交给舞团官员的。

詹姆一开始并没意识到这个天大的机会,他回复对方“我去不了波多黎各”。此时,芭蕾舞团已经出发了两天了,他沉浸在失望的情绪中。代表处官员却坚持让詹姆去取证件,挂断电话后他才意识到,虽然去不了波多黎各,但另一个机会来了。

逃亡

2014年6月6日上午,詹姆走进美国驻哈瓦那利益代表处。他通过了安检,走进大楼。代表处登记名单上有他的名字。工作人员核对了信息后,把印有盾形国徽的蓝色护照递给詹姆,夹在里面的薄薄一张纸是美国签证。

看起来一切顺利,没有人觉得不妥,除了詹姆自己。他看了看签证,截止到6月12日,时间还很多,但他不可能慢慢准备,每分每秒的流逝都让逃跑失败的可能性变大。如果美国代表处发现通知错了人;如果舞团办公室主动联系代表处,询问詹姆的签证是否办好……他脑子里不断闪现这些假设,每一种假设,都可能让这场逃亡计划曝光。

逃亡准备都已经做好。前一天下班时,詹姆谎称生病,向办公室请了假。随后,他又向朋友借了400美元作为路费,还预定了一辆去机场的出租车。拿到签证后,詹姆迅速回住处,拿好行李,坐上出租车,直奔机场。詹姆已经查询过飞往美国迈阿密的航班信息,因为美国对古巴的禁运,两国间不存在商务航班。詹姆只能直接去何塞·马蒂国际机场的二号航站楼现场购票,那里有人为美国政府特许的美国人和持有美国签证的古巴人提供服务。

半个多小时后,詹姆进入何塞·马蒂国际机场。他告诉售票人员,要最近的航班。机票再加25美元的离境税,路费所剩无几。他拿着机票通过边检,通过安检……“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詹姆说,直到办完手续,开始候机,他仍然忐忑难安,“我吓坏了。我在拿拥有的一切来冒险”。他盯着大厅里来来往往的人,不住地想象那些可怕的场景,也许会有人来抓自己,他不但会丢掉工作,也许会坐牢。

几年前,就是在这个机场,两名古巴逃兵劫持了一架波音737飞机,想要飞到美国去。结果遭到古巴安全部队的强攻,一场激烈交火后,两人终于被擒。

好在,无论是美国外交部门还是古巴的芭蕾舞团,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身材修长,长相英俊,脸上仍然带着一点婴儿肥,嘴里箍着牙套,名叫詹姆·瑞特的小伙子。机场广播终于开始通知乘客登机,詹姆排在队伍中,缓慢走进机舱,找到座位,坐了下来。又挨到飞机剧烈颠簸,离开地面后,他才“最终感觉到了安全”。此刻,就算所有人都发现少了一名舞者,也不会有谁愿意动真格的,将飞机拦截或命令返航。毕竟,詹姆只是一个普通人。

不到48小时,詹姆完成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赌博。飞机一路向北,透过舷窗,詹姆·瑞特最后看了一眼哈瓦那。他转过头去,看着前方,等待进入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淹没

2014年6月6日下午,詹姆·瑞特走下飞机,双脚踩到了美国领土。

根据1966年美国政府通过的《古巴调整法案》,就在他双脚落地的那一刻,自动获得合法寻找工作并领取经济救助的权利。法案规定,成功踏上美国领土的古巴人将自动获得“政治避难”资格,之后还有机会得到绿卡甚至入籍,这种人被称为“干脚”;与之相对的是还没来得及踏上美国领土就被美方拦截的人,他们属于“湿脚”,将被遣返回古巴。这是美国非常特殊的一个移民政策,只针对古巴。

詹姆看到了美国国旗,听到了英语,被美国人包裹其中。他感到兴奋,但又感觉“自己被淹没了”。

“我对每件事都感到震惊”,詹姆说,到处都是打电话的人,wifi信号时刻环绕在身边,同一种食物有数不清的品牌和包装,你要自己选择在哪家银行开设什么类型的账户。所有的信息如潮水般将他包围,还没有来得及理解消化,大脑就已被填满。

拿着仅有的钱,詹姆打了两通电话。先是给父母,“他们哭了”,詹姆回忆道。接着,他联系早前逃到美国的朋友,对方在亚利桑那州,听到詹姆抵达美国的消息后,迅速帮他买机票飞过去。詹姆呆了几个月,再次返回迈阿密。

迈阿密有一个跳舞的机会——佩德罗·巴勃罗·培尼亚的芭蕾舞团。

佩德罗曾经也是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者,还是当时哈瓦那音乐剧院的艺术总监,创立了哈瓦那首家舞蹈艺术工作室。1980年4月,古巴政府开放了北部港口马里埃尔,5个月里,十多万古巴民众从这里渡过佛罗里达海峡。这是古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偷渡潮,佩德罗就在其中。

年近60岁的佩德罗,依然保持着舞者的状态,他的身材修长挺拔,说话时给人一种富有“战斗力”的感觉。在美国生活了36年,佩德罗的口音仍然很重,面对本刊采访激动的时候会用西班牙语说出很长的话,秘书不得不用英语再复述一遍。

佩德罗见过太多像詹姆一样,或者像自己一样,逃到美国的古巴人。就在詹姆逃到美国两天后,8名在波多黎各表演的同事也离开团队,逃到美国本土。“就像他们在发布会上所说的:我想要自由想要追逐自己的事业,不然再也没有机会了”,佩德罗说,他还遇到过几个古巴女孩,也是在2014年,“她们只带着一包衣服来到美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是否能再见到母亲”,她们非常沮丧。但是,在美国,总会迎来那么一个时刻,“能够将痛苦的过去遗忘的时刻”。

詹姆找到了佩德罗的芭蕾舞团。舞团设在一栋三层楼的建筑内,这栋白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有个外号“芭蕾白宫”。一层是办公室,媒体对舞团报道的剪报以及舞蹈节海报都被装进相框挂在墙上;二层有两间詹姆再熟悉不过的芭蕾舞排练室;三层的阁楼有三个房间,铺着灰色地毯,每间摆放着两三张床或床垫。詹姆和其他逃跑的舞者就住在这里。

詹姆只在阁楼里住了两周就离开了,他很感谢佩德罗的帮助,但阁楼终究只是临时庇护所。为了挣钱,他在佩德罗的舞团跳舞,在一些舞蹈学校教芭蕾,甚至去餐馆打工。“当你是个芭蕾舞舞者,人们称赞你,你像一个艺术家,”詹姆说,“但是在餐馆工作,人们像对待屎一样对待你,那是很糟糕的经历,但是我不得不做,因为我有账单要付,要交房租。”

雕塑

2014年6月,就在詹姆抵达美国几天后,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说,他也想到美国去。他在玻利维亚访问时说,“我还没去过联合国大会呢。”

这番话并非毫无缘由。此时的古巴正在和美国进行恢复关系的秘密谈判。据后来媒体报道,这场谈判持续了18个月之久。而对詹姆非常重要的2014年,同样也是古美关系的关键一年。像其他古巴人一样,詹姆的命运和两国关系纠缠在一起。双方持续不断的秘密谈判,显然令两国关系愈加缓和。

就在詹姆逃离古巴前一个月,拥有300万会员的美国商会派出代表团罕见访问古巴,获劳尔接见。2014年底,詹姆恋爱了,男友是美国人,11月27日他将脸书的状态更新为“交往中”,上百位朋友为他点赞祝福。2014年12月17日,美国和古巴互相释放被关押的特工。同一天,劳尔·卡斯特罗与奥巴马分别发表讲话宣布启动关系正常化进程。

2015年7月14日,詹姆发了一张在排练室的自拍,他说:“我在准备重新跳舞!”他说自己有近一年时间没有好好跳舞了,失去了柔韧性和力量,技术也生疏了,这时候,他才意识到,“我想念芭蕾,想念我的生活,我的世界。”他用大半年的时间恢复训练,在教课的同时一点点找回失去的东西。

一周后,7月20日,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古美两国外交关系正式恢复,曾经犯下错误,给詹姆发放签证的美国利益代表处,升级为驻古巴大使馆。

詹姆在古巴盼望的生活正在美国变成现实。现在詹姆是佛罗里达艺术芭蕾剧院的舞者,拥有自己的汽车,租住在一间有着宽敞明亮客厅的公寓。詹姆拿到了绿卡并和男友在迈阿密定居,他们卧室的墙壁上画着近三米长的树枝彩绘,满天星般的树叶和围绕枝桠飞舞的五彩蝴蝶都是詹姆设计的。

2015年底两人一起去纽约度假,到华尔街摸铜牛的蛋蛋,扮成骷髅在时代广场庆祝万圣节。他们还去了科罗拉多州滑雪,詹姆兴奋地躺在地上,用双臂扫过雪地留下翅膀一样的痕迹。

2016年3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了古巴,他在哈瓦那大剧院举行演讲:“哈瓦纳距佛罗里达州只有90英里,但是为了到达这里,我们不得不跨越非常远的距离,跨过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碍……流亡人士曾经乘飞机和简易木筏越过这片距离很近的海域,他们为了追求自由和机遇前往美国,有时不得不抛下所有财产和爱人……”奥巴马站立了34分钟的地方,是詹姆曾无数次登上过的舞台,他看这段视频,顷刻间,泪流满面。

有些事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些事情,却依然没变。2016年4月25日上午,一艘载有6名古巴人的船到达迈阿密南部海滩的南岬公园。他们在海上漂流了11天后才终于登陆美国。在办理了一系列手续后,这些人被允许留下来开始新生活。

在与古巴建交后,美国的“干脚/湿脚”政策仍然有效。但很多古巴人担心,这个政策并不能保持太久。2014年12月两国宣布开启邦交正常化大门后,古巴偷渡者数量就开始大幅上升。美国海岸警卫队表示,2014年12月就有481名古巴人乘坐通常是自制的小船偷渡时被发现,是上年同期的2倍多。而在奥巴马访问古巴的3月,至少有26名古巴人在迈阿密登陆美国。

向美国开放,可以给古巴带来一些改变,不过“要治愈这个国家,需要时间”。詹姆计划八月份回古巴看望自己的父母,但不会留在古巴。虽然他一再表示,“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人民,我爱我的文化,我希望我永远不离开我的国家”,但他也意识到,在古巴,自己仍然没有未来。“或许25年后,我会回来做些什么。到那个时候我可能再也不跳舞了,而是做着自己的雕塑。”

最近他完成了一组小雕塑,那是两个芭蕾舞者的石膏像,男舞者高举双臂向上跳跃,女舞者伸展四肢仿佛在飞翔。


前面 @王旺旺望网和 @马甲从各个方面已经回答得特别得详细了,我就用去年一年在古巴工作生活的经历来给大家一个自己的理解。

主要靠图片来讲讲故事,建议wifi情况下浏览,持续更新。图片均为自己拍摄。

*一个刚来你觉得全部都是大农村的国家。

这是我们合作古巴单位里面一棵普通的树,应该是榕树。本宝宝长江流域生长没怎么见过南方热带的榕树,况且那么大株,就不停地问当地工作人员这树多大了。这也是刚刚来到这个国家才会新奇,呆了几天之后发现满大街的树都是这种粗度,更别谈第五大道上有一个小公园那些榕树都快成林了...

记得当时第一次来到古巴坐着车从机场到酒店的时候,感觉整个城市都特别暗,以为自己还在郊区,结果就这么看着路边昏暗的路灯就到酒店了。过后几天才后知后觉其实自己走的就是一百大道,名义上的“机场路”,酒店虽然在富人区离CBD很近,但是夜景和天朝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后期发现其实老成Malecón的夜景还相当不错,有国际大都市的样。

以前在西班牙的时候总说天朝是第三世界国家,可能被这样教育久了,也可能一直生活在东部沿海城市不知道天朝中西部的真正情况,但是到了古巴,才真正了解到第三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城建很差,绿树覆盖率极高,没有一条路没有坑...以至于我回国从浦东机场出来开在机场路上都觉得好久没有感受如此顺滑的道路了...

*一个让我偶尔感觉十分需要市场经济拯救的国家

刚到这个地方最不习惯的酒店没有热水壶,其他情况在热带国家喝喝凉水也就无所谓了。就是在那种早上自助餐喝多了冰的鲜榨果汁感觉整个人快感冒了,在国内多喝点热水睡睡觉就能熬过去的时候,蒙逼了。酒店里没有热水壶,每次都得端着茶杯去楼下咖啡厅接点热水还被吧台小哥嫌弃,况且我喝热水的量特别大,谁没事会下楼一直接热水。就这样原本靠多喝热水的小感冒熬成了大感冒,卧病不起。再加上同事们都想自己泡点茶喝,于是大家都有买烧水壶的需求了。

结果真的是跑了几个“商场”,只在一街的Puntilla看到了,这价格特么也是醉了,估计是直接把人名币改成cuc (可以直接约等于欧元)。当然啦,这只是买,要是质保期内出问题可不在商场里换,要到一个固定的场所去维修,想想那次为了同志们的幸福我默默地拿着电饭煲去老成排了两小时的队伍杀出重围才将物品交付维修,然后又在一个星期后起早排队去领电饭煲...这个时候真心的感受到这个国家服务质量之慢以及天朝的伟大。估计我那两天我的排队人工费都能买几个电饭煲了...

Playa区一街尽头Puntilla商场,可以翻译成“小尽头”

Carlos III 卡洛斯三世商场

每一次购置个小物件基本上都要跑遍哈瓦那所有的商场还不一定有。当然哈瓦那能用"商场"来称呼的一个手指都能数过来,况且里面简直是中国地摊货的杂烩,还卖出了名牌的价格。这个性价比让我个外国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不知道平均月工资25美金的当地人是怎么接受的。一般卡洛斯三世人非常多,商场内部视野也比较开阔,能让我偶尔产生一种在魔都南京路商圈默默地看人来人往四十五度角偶尔仰望天空看金贸大厦幻想自己在CBD附近的错觉,其实转眼回神看见对面黑大婶扭着能一屁股坐死我的屁股向我缓缓走来的时候,我都在告诉自己这里是古巴。

持续更新...


一年前左右去中美玩的时候去过古巴的哈瓦那和巴拉德罗。。其实对古巴印象非!常!差!但是景色真的是太太太美了 尤其是哈瓦那到巴拉德罗那条滨海高速

首先是不能用master card恰好我们也没带VISA只有master和rmb。。。。。而且古巴境内包括国家大饭店的所有店铺找换店全不收rmb!!换都不行!!!所有店都收usd和euro就不说了 连jpy都tm收就是没有rmb!!说好的社会主义兄弟呢??如果不是中国移动全球通发来了中国使馆电话就真的流落街头了 赞一下全球通 我们最后是给中国大使馆打电话 使馆工作人员给介绍了个中国人开的饭店在那里换的钱 换了1万rmb大概损失了2000rmb的样子吧 不过当时包了个车司机是个憨厚的黑哥们儿 一直没钱给人家 人家还开着车带着我们满哈瓦那转找换钱的地方 赞一个

还有就是包括哈瓦那的5星级国际大饭店 酒店设施很差 各种昆虫出没 地板嘎吱嘎吱响处处水浸发霉的痕迹 不过国际大饭店古色古香而且里面包括电梯都是绝对的真古董 住一住也是特别的体验 巴拉德罗酒店据说是禁止除服务员外的古巴本地人入内 酒店内景色和沙滩超美 而且入住第一天交好了钱就什么钱都不用交了 里面吃喝玩全部免费只要你有酒店发的手环 大汉堡大烤肉鸡尾酒什么的都可以随便吃 水上项目也随便玩!!但是服务真的跟不上 有时候叫半天没有服务人员鸟我 好容易有人鸟了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 还有就是虽然有wifi但是合rmb大概80元一小时的样子 而且速度媲美国内移动2g网络还经常断线 不过有的用就不错了 而且酒店真心贵!!

还有就是在哈瓦那遇到2个古巴骗子 骗子见到我们中国脸就上来搭话他们英文很烂但勉强交流 他们自称是当地学校的老师 先上来问你是中国人吧 回答说是然后就跟你大骂美国 然后说社会主义好中国兄弟国家什么的 聊了一会就说前面有个卖酒的摊子一起喝杯东西 之前和他们相处都很愉快 聊了好久就开始说他们能搞到便宜的古巴雪茄 价钱也确实不贵我们就买了点 然后到机场看了价钱发现还是被骗了 买完雪茄他们立刻就原形毕露了 马上变脸吵着要走还让我们把街边卖酒摊的钱给结了 结就结吧就当请国际友人兄弟喝个东西 一看价钱尼玛合rmb300元一杯不结甭想走!!就是tm破mojito啊!!!后来听司机说这里人很喜欢挑中国脸骗 各位同胞们你们小心啊 在陌生地方被搭讪准没好事

还有就是我们在网上定了飞危地马拉的机票 然后想在古巴多呆一天就找到航空公司驻地办事处想改签 然后航空公司那两个奇葩中年妇女给我们开出的改签手续费竟然是9000rmb。。。。。。每人!!!!!疯了吗机票都尼玛没那么贵啊!!!而且那俩大妈的英文水平还tm没国内初中生水平高 交流真心困难 吵了一下午无果 我就说叫你们领导出来 不然我报警 这里就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死工资的优越性了 丫说你叫吧你报吧我们不怕 然后就开始打电话 我虽然不懂西语但是我能听到丫在电话里不断重复chine(可能是西语的china)这个词 还nb轰轰的给了我们一个他们领导的地址。。然后我们就跑到他们领导那里 那个领导英文还不错 但是见到我们就没好气 还坚持他们没错 就是不给我们解决问题 最后也是因为我们说要报警 丫边说你报吧边给之前那俩女的打电话 最后闹清楚是那俩女的多写了一个零!!!最可气的是那俩女的说我们中国人想改签又不想给钱说我们胡搅蛮缠!

在古巴呆了几天总感觉他们那边的人歧视华人 也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吧 旁边有高贵的白人他们绝对先服务白人 而且笑脸相迎 等到我们就一副半死不活的样

当地针对游客的消费真心不便宜 还有我们在哈瓦那找了个b格挺高的餐厅吃海鲜 虽然不贵 但是好像是那龙虾肚子里那条线没有去掉 巨腥 牛排7成熟咬不动!我看那家餐厅人还挺多而且都是西装革履的当地人啊

而且古巴是我去过这些国家里唯一一个一下雨机!场!会!漏!水!的!!!!!积水到鞋面啊 竟然还有吸烟区 吸烟区里面就是游泳池啊 那次下雨机场所有劳动人民全部出动拖地扫水啊 那场面可壮观了啊

说了这么多这些负面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古巴真心美啊 黄昏的火烧云迷死人啊 滨海大道不要太美 为了这加勒比海美景也一定要去啊!!!上面说那些小心点就行了

对了入境的时候可以买一张入境卡 有了这张卡古巴边检人员就会在卡上盖入境和出境章 然后护照上就不会留下任何曾到过古巴的痕迹了


(终于有个我能回答的问题了好嗨森~)
古巴留学狗5年。毕业三年了,说实话对古巴虽然想念,但是并没有想真的再回去一次的想法。
不知道这几年古巴有没有发展,说说读书的时候的见闻吧。

读书的时候学校在哈瓦那,大学老师家在一个叫champas的小城镇,盛产雪茄,放暑假的时候经常过去呆上半个月,剩下的几个省也都去玩过。哈瓦那的古巴人已经被各个国家来的游客惯坏了,特别是年轻人,成天不学无术,就知道坑蒙拐骗,上来跟你套近乎,称兄道弟,然后说请你喝酒,喝完之后就让你买单。还有很上来问你要钱的穿着整洁干净的人,不给就开骂,说中国人都是抠B blabla.. 还有走在路上莫名其妙的被路过的人骂一句 中国人傻B,中国人丑B,etc。坐公车的时候还被古巴大叔抱怨说,古巴现在的交通太不方便了,你们中国应该多送一点公交车给我们的.. 刚开始的时候还会跟他们吵,后来就当他们放屁了。学校的老师经常开导我们,说要是街上被人骂了,直接回一句 你妈也是 就搞定,不用跟他们多费口舌(老师你真的是本地人么?).所以在哈瓦那,不管你会不会讲西班牙语,一定要装听不懂!千万不要跟他搭讪!英语也听不懂,我是歪国人我什么都听不懂,财产安全保障大大提高! 感觉周边的小城镇民风会淳朴很多,会很热心的跟你交流,让你搭顺风车的什么的,建议准备去长时间旅游的人,可以到周边的小镇去逛逛。

古巴人有一个小习惯是非常让人佩服的。坐公车,一般都是挤得要死(具体参考开挂的阿三民众),但是坐在位子上的人会主动提出帮站着的人拿包包,拿手上的重物,帮着抱孩子(他们很少给带孩子的人让位但是会帮着抱孩子),而且是真正的是想帮你减轻负担,不是想骗你的东西什么的,被帮助者也会非常信任的把自己的私人物品交给陌生人拿着,甚至有时候他们会自己先下车,然后让陌生人把自己的东西从窗子上递出去,彼此之间非常的信任(可能也是因为大家都没什么东西值得被骗的)在古巴如果有(bu)幸(xin)要去挤公交,可以放心的把手上的东西交给你旁边座位上的人,一定会给你完璧归赵的。

博物馆很多,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博物馆,宗教的,文化的,大多数都是免费开放的。虽然都不大,但是对了解当地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路边身材又好穿得又暴露就是长得有点奇怪的sexy girl,请不要随意搭讪,因为他们(是的我没有写错,是 他 们)很有可能男人!!!!!!

然后前面有一个说古巴医疗怎么怎么好的,真的不要被电视和新闻的报到骗了!!!!!!
古巴的医疗真心不!怎!么!样! (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有同学在古巴因为哮喘,然后去世了!
有同学大腿被玻璃滑破,最后直接截肢。
还有做阑尾炎手术线头一直留在伤口那里没取出来。
我自己读书的时候有段时间肚子长期不舒服,医生一直是说胃病(有一次开的病单还写得胃溃疡,吓尿了当时就),医了快3年,后来毕业回国一检查,胃屁事没有,是胆结石!
所以大家可想而知了。去旅游的建议自己带一些常用药,去医院看病开药会把你气死的~

还有,想去海滩的,巴拉德罗其实并不建议,名气太旺人太多,真正推荐的是 长岛!是的就是长岛冰茶的那个长岛(误!) 。古巴叫 cayo largo ,人相对较少,而且个人感觉海也比巴拉德罗漂亮,还有很多活的海星在你旁边飘来飘去的~ 还见到过魔鬼鱼~ 而且要去的话只有一个方式,坐飞机!带螺旋桨的飞机,飞起来爽死你! 飞机餐是一瓶矿泉水和两颗椰子糖(是的是两 颗 不是两包),还有可可味和薄荷味可以选择哦好贴心~

就到这里,休息一下。


机场的革命海报没了,“不自由毋宁死”正在褪色,“美国驻古巴利益代表处”早已升级为美国驻古巴大使馆.....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古巴。我住进简陋如临时违章建筑的民宿,甚至还走进了传说中的古巴医院探寻扑朔迷离的古巴医疗制度。

在我离开的那天,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去世了。

没有卡斯特罗的古巴会是什么样?为了这个答案,我确信自己还会再次回来。

革命海报没了,但哈瓦那没变

四年后,我再次回到了古巴。

从廊桥进入通往入境大厅的甬道上,华为“Make it Possible”的手机广告迫不及待地进入视线,入境大厅内的柱子上,扑面而来的则是LVMH集团旗下,酩悦香槟和轩尼诗干邑的广告。

那个记忆中好像长途汽车站一样的机场现在有了机场的样子,也就是说,开始吹拂着商业的微风。我也颇为意外地发现,机场外停车场里的革命海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宣布“这里正在建造三号航楼大道”的西语和英文双语蓝图。

一辆辆标准正规的黄色出租车正在候客,我甚至有些失望,因为它和加勒比海其他的海岛度假目的地似乎已然相去无多。

而一出机场,我旋即释然:哈瓦那还是哈瓦那。

空气中弥漫着汽车尾气和桔梗燃烧的气味,开起来哐当哐当作响的美国老爷车载着好像油面筋塞肉一样被塞得满满当当的本地乘客,市民们踩着五颜六色的前苏联产乌拉尔侉子车笃悠悠地在下班路上前行。

行人呢,行人则选择步行在开阔马路的最中间。

住进“违建”民宿,灯可以彻夜不关

我在出发前联系了美国人Michelle,她是个一心要嫁给古巴男人的小学教师。就在古巴人都拼命要往外跑时,她却想留在古巴,并为自己找个古巴丈夫。

谢天谢地,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之下,她和古巴人结婚的愿望在2014年初实现了。

因为这次想在哈瓦那住民宿,我让号称自己为“古巴旅游专家”的Michelle为我推荐一下靠谱民宿。尽管她人不在古巴,不过她向我推荐了她的朋友,胡里奥夫妇开的民宿。那是一对医生夫妇,她强调说。

Michelle提供了一些关于房东的背景资料:“古巴人都指望美国亲戚帮忙汇钱才能过上不错的日子,胡里奥虽然有姐姐在美国,可惜那姐姐并不怎么给力。”据她所知,“姐姐只送给过他一个电视机!”好像胡里奥医生是一种不人道罪行的受害者。

说实话,当我终于抵达位于革命广场附近的、胡里奥医生的家,我的心里一下凉了半截,并也深深地同意,美国姐姐的确犯了罪。

这座位于贝拉多生活区小街的屋子,貌似是在主屋旁搭建的临时违章建筑,藏在绿色铁丝网编织的大门后。

屋子里颇为昏暗,但就在我们进入房间的时候,风扇、空调和所有的灯都大开着。和多数人家里一样,电视屏幕上正飘着淡淡的雪花,这让房间更是增加了一丝寒意。虽然此刻的室外温度是22度,但毕竟现在已经是加勒比的初冬了。

胡里奥医生强调了一下,“空调正开着呐!”这就好像十几年前的中国,家里开着空调,是件大事,代表着殷实,代表着慷慨,代表着我们可是货真价实。他颇为自豪地说,“我们的电便宜,厨房里的灯你们可以彻夜不关”。

“不自由毋宁死”正在褪色

待我们放下行李,胖乎乎的胡里奥医生自告奋勇要带我们到哈瓦那兜一圈。这是一辆发动后车里充满汽油味的老爷车,车身油漆斑驳,座位上的人造革皮多有破碎,有点戳肉。

从哈瓦那的老城一直行驶到阿尔门达雷斯河口的这段经典公路旁,斑驳的墙上依然在诉说着“不自由毋宁死”、“自由或者死”、“社会主义或者死”。虽然它们已经渐渐褪色,就好比曾经震耳发聩的呐喊终于变成了老生常谈的呢喃。

马拉贡滨海大道沿岸那一排被飓风和岁月摧残得不成样子的老房子曾经破旧得令人心碎,现在它们都或多或少地获得了整饬,甚至开出了不少餐厅咖啡馆。有一面镰刀斧头的党旗在三楼阳台迎风展示,就在你错以为这里是共产党党部的时候,胡里奥医生告诉你,这只是一个前苏联主题的怀旧餐厅而已。

在我记忆中,曾经名为“美国驻古巴利益代表处”的建筑,总是被百来面迎风招展的三色古巴国旗所遮挡。现在那些旗杆上空空如也,这代表着古巴人已经不再那么倔强地要和美国较劲,“利益代表处”也早已于去年升级为美国驻古巴大使馆。

“美国驻古巴利益代表处”三年前旗帜飘扬(上图),如今只剩光秃秃的旗杆(下图)。

我们还经过了我上次住过的“总统酒店”,酒店外的停车处坐着不少本地人,他们不是什么黄牛或者性工作者,只是在使用酒店的无线网络而已。不过这样的无线网络并非免费,两个小时的费率接近一个古巴人1/10的月薪。

胡里奥医生一路非常健谈,从马路编号规律到城市变迁过程。他84岁的老父亲是位将军,曾经和卡斯特罗为古巴革命的胜利并肩作战──他承诺会给我们看他父亲和卡斯特罗的合影。说实话,我一直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是医生,他更像一个圆滑又兜得转的导游。

古巴人在从事本职工作之余,都是旅游业从业人士,这一点在游客集中的城市格外明显。“国家假装付我们工资,我们则假装在那里工作”的国民格言依然被广为信奉,正职工作有时只是为第二职业提供后勤便利和补给。比如家里无法上网,单位的网络可以让他们能够及时收看自己在各大民宿网站的房源问询或者回答房客的问题。

胡里奥医生的T恤衫后背上印着切·格瓦拉,并解释自己在10岁时,就受了切·格瓦拉的激励,立志要成为医生。

“我本来学的是妇产科,当了两年产科大夫,压力太大,每一个新生儿死亡,都需要向卫生部长直接汇报,然后我决定转去学ICU。”作为一个一直保持美洲新生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在产房接生的压力是要比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压力更大。

我们要去看看扑朔迷离的古巴疫苗

次日清晨,我被胡里奥医生和隔壁房客的举杯声唤醒了。看看手表,6点。

和一般哈瓦那民宿的规矩不同,胡里奥医生的房费不包早餐。他家5美金一位的早餐由几片干燥的面包片、“亲手”鲜榨的番石榴汁和一盘水果组成:计有切成薄片的番石榴(我将它遥想成是火腿),切成薄片的菠萝(我将它遥想成是奶酪)。

好在对于早餐的不满足,被他许诺晚上可以带我们去他工作的医院参观这件事迅速抵消了。他甚至提到,我们可以去看看那个著名的肺癌疫苗。

作为一个肺癌高发国度,古巴在2011年宣布他们研发出了一种临床治疗型疫苗,“由于该疫苗无任何毒副作用,已在古巴一千多家社区医院免费试用,数据显示这种疫苗能够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

由于目前该肺癌疫苗只在古巴与秘鲁注册,所以患者只有在这两个国家才能得到治疗,因此你甚至可以在网上查找到有华人旅行社组织中国人前往古巴购买肺癌疫苗的特色医疗旅游项目。我曾咨询过它的效用,胸科医院主任级别的朋友只简洁地回答了一句:“只有古巴人民在用。”

而古巴还在野心勃勃地发展乳腺癌、前列腺癌、艾滋病等一系列绝症的疫苗。

古巴医院内部

古巴医疗体制对外界来说,一向是个扑朔迷离的谜,它的人均医生占有率、新生儿死亡率、人均寿命等硬指标一向在世界前列。但也有人在网上展示了古巴医院内破败不堪的真实面目,或者用亲身经历披露就医的困难或者贿赂医生的重要(虽然这种贿赂可能只是一只鸡)。

而胡里奥所在的医院是哈瓦那最好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教学医院之一。凑巧的是,就在五年前,曾有人在网上公布了一段用隐秘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意在揭示这家著名医院内部设施陈旧肮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视频指出医院内70多名医生联名给总统劳尔写信,要求对医院进行翻修。

能够到这家医院参观,我不得不说,它让我原谅了胡里奥吝啬的美国姐姐对我们犯下的一切罪行。

走进传说中的古巴医院

直到胡里奥带我们来到这家他服务的医院,披上了白大褂,我终于开始相信,他是如假包换的医生。这里有千余名医生,他是内科ICU的主管。

这家医院比我视频中所见的情形干净不少,它的确刚完成大型的翻修改造工程不久,不知道是不是如我所看到的视频所言,外科医生的集体上书取得了成效。

医院里并不拥挤和喧哗,它看上去井井有条,从走廊到病房都干干净净, 医护人员比病人多,也许这和周日晚上也有关系。不过古巴的人均医生占有率的确位于世界前列,他们也向很多发展中国家大量输出医生,按照胡里奥医生的说法,

“古巴最赚外汇的可不是旅游业,是医生!”

“前几年,智利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打电话给我们总统,‘请快给我们送一批医生来!’”

那种确凿的口气,好像当时他担任了那场世纪电话交谈的接线生。

120岁老人照片墙

胡里奥医生带我们在医院走了一圈,医院一角甚至有个长寿研究中心,他说,“记得古巴国家酒店酒吧里,有一面墙上展示着古巴120岁老人的照片吗? 这个研究中心,就是研究那些人的!”

虽然周日晚上并不是他上班的时候,但他一走进观察室里,立刻被缠住了。一个大约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房间,用瓷砖隔离成8个空间,每个空间左右各放一张床,每个病人都有一家子围着,他们大多盖着自己带来的被子。

今天观察室里颇为热闹: 有个犯人被送了进来,所以有三个警察在场;还有一个家属也是医生的病人,需要胡里奥的关注;然后他还得为一个先前没有配到药的病人重新开药。我们安静地等待他工作完毕,花了一个多小时。

虽说外界往往传言古巴人如何爱蹭公家的便宜,但我也看到了胡里奥医生用私人时间在尽医生的本份。穿上白大褂的他不再像他扮演房东那样圆滑世故,他看上去尽职而亲切,并很享受和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对话。

正在维修的医院大楼

医生变回房东,早餐套路有点深!

哈瓦那新一天到来了。脱下了白大褂的胡里奥医生又开始了他第二职业时的面目,询问起我们是否还需要他的早餐。

事实是,我们昨天已经被老城里同价位但丰盛不少的早餐吸引住了。就在我们鼓足勇气,准备将这个困难的决定向胡里奥医生传达时,他带着9岁的女儿凯罗琳娜来和我们打招呼。

这是一个虎虎有生气的敦实姑娘,卷曲的黑发,也有胖乎乎的脸庞,一看就知道是胡里奥医生亲生的。

古巴街头学生

女儿落落大方,毫不怯场,胡里奥医生说,她想锻炼一下她的英语。只见小小凯罗琳娜拿出一个小本子,用我们一下子就听懂了的英语,好像一个资深的餐厅侍者一般地说:

“What do you want for breakfast?”(请问你们早餐要什么?)


- END -

撰文、摄影/毛豆子 编辑/骆仪

最世界独家约稿

最世界

新锐旅行品牌,为会玩的重度旅行者提供优质原创游记和不一样的玩法,旗下拥有公众号、同名旅行系列书及独家线路,微信公众号关注exploremyworld,第一时间看到最精彩的世界!

版权声明

本文章内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均为最世界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未经最世界允许,严禁任何组织及个人转载、抄袭、二次加工及盗用。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经济赔偿和其他侵权法律责任。如需转载及合作,请私信留言与我们联系。


在 Sunwings 的官网订了从渥太华去往古巴圣克拉拉市 Memories 酒店 7 天 all inclusive 的行程。这样的旅行纯粹针对外国人,两人吃喝住行全包1万人民币出头,要知道古巴普通人的月工资只有100人民币呀。

这家号称四星半的酒店在国内估计也就二星水平。酒店的海景沙滩没得说,水清沙白,太美了~~没见过世面的我,之前看到下面这样的图片,都认为是 P 过的。。。

酒店全天足量免费供应酒水餐食,种类比较丰富,但质量嘛。。。而且连吃7天,妥妥的腻了。虽然是针对游客的酒店,但食品和房间的清洁程度仍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非常刺激眼睛,严重怀疑就是用石灰消毒一下而没有深层过滤。房间里的毯子都有点儿怪味。作为中国的好朋友,电器很多都是中国货,长虹的电视(很大的那种,不是超薄的哦),美的的冰箱O(∩_∩)O~

怕在酒店待7天会太无聊,所以另外参加了两个酒店所在城市的1日游,对酒店所在的城市有了一些了解。圣克拉拉市是维亚科拉拉省省会,号称古巴第8大城市,但城市建设绝比不上祖国发达一些的村镇。大部分街道都不宽阔,街上汽车不多,而且老爷车居多,出租车则多是马车和人力三轮。。。下图车顶棚上挂着 Taxi 的牌子呢。

市中区最高建筑只有9层,其他都是两三层的小楼和平房。那种供销社形式的有柜台的商店还有不少,看了看物价,比祖国贵不少,品种也少得可怜。处处仿似祖国20年前的模样。

看到有答主提到当地的服务人员怠慢国人的事情,我也略有感触。原因可能是这些酒店主要接待的北美游客,特别是加拿大人给小费特别慷慨,吃饭给小费、收拾房间的给小费、调酒师给小费、司机导游给小费,原则上是只要他人提供了服务都给,1元加币或是游客使用的当地货币(差不多是1美金)起,而我们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存在给的少甚至不给的情况,所以造成了服务者歧视国人、国人不能得到良好服务更不愿意给小费的恶性循环,Sign. 我们经验不足,去时零钱没有备足,天天面临需要换零钱给小费的窘境。

此次古巴之行的最大感触就是贫穷落后太可怕了,为祖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点赞。


这个五月,因一时兴起,就着毕业典礼前的一段时间,来到了离美国不远的古巴。来之前就经常听到关于这个国家的各式各样的有趣传言。平时就爱关注政治、历史的我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次的短途旅行也是让我如愿以偿地体会到了这个加勒比岛国的独特风情。

五月十一日早上,我和同伴到达了古巴。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不仅是南国的暖风,还有机场无处不在的时代痕迹——古巴朗姆Havana Club的广告、简陋陈旧的设施(机场的房顶竟然因大雨漏水!)和工作人员整齐划一的“社会主义制服。” 所有这些霎时间便唤醒了还昏昏欲睡的我,我们已踏上这与美国相隔咫尺,却迥然不同的土地!

准备停当,我和旅伴B便招呼了一辆出租车,前往预订的民宿。一路上富有异国风情的棕榈树、苏式旧建筑和革命标语瞬间就吸引了已被美国南部连绵的绿色山谷扰得审美疲劳的我们。旅伴不时地指着各式各样的卡斯特罗展板和标语打趣,我也饶有兴趣地看着街景,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仿佛穿越时空的改变。我的第一反应是:身在美国,不来到这里,怎知良好的基础建设和富足物资的来之不易!

Malecón海滨大道旁,我们的公寓楼

从阳台望去的加勒比海

初到古巴的几日,这“二十世纪”的光景已让我和旅伴神摇目夺。我们白天去哈瓦那老城探索,晚上则在公寓前的Malecón滨海大道前散步。这里有未经工业染指的自然,海是湛蓝的,时有海风吹拂着玲琅满目的岛上植物。满街尽是人人称道的老爷车,还有从公寓阳台就能看到的标语:Viva Fidel (菲德尔万岁!)。这里的居民未因物资的匮乏而挣扎,而是享受着他们所拥有的,各尽职守,在悠闲的岛国节奏中度过一生。

渔舟唱晚

色彩缤纷的老爷车

晚上,我坐在回公寓的公交车上凝视着夜晚的哈瓦那。上个世纪的简陋路灯交相点亮这座老城。我们路过破旧的工坊,简朴的楼房,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某座中国的小城、满眼都是时代的印记!树木的阴影轻轻摇曳,下班的人们纷纷归家,迎面吹来的海风就像时间的霜一样轻抚着这里的全部、轻抚着怀旧的淡淡哀伤。

哈瓦那:老城小巷

旧体育场旁的老爷车

坐在滨海大道旁看着日落,一位捧着吉他的老爷爷向我们走了过来。迎着灿烂的夕阳,他高唱了一曲革命之歌——歌颂的是埋葬在圣克拉拉(Santa Clara) 的指挥官格瓦拉 (Che Guevara)。随后我们聊到了古巴,聊到了这里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简朴,却想象、向往着对岸的自由和富强;刚过半百便准备随海风逝去,却仍珍惜当下,把每一天寄托给歌谣亦或垂钓。

海边渔人

革命之歌

街景

古巴由于经济被封锁,物质资源主要依赖本地自给自足。来到超市里,就想到戈尔巴乔夫描述20世纪末苏联的景象——货架上品种单一或者甚至空无一物。一般的超市里,只有本地产的“土可乐” (Tucola)、水和朗姆酒。即便在哈瓦那中心,消费场所也寥寥无几。除了面向外国人的雪茄和纪念品店,就只有充斥着手工廉价商品的杂货店和无比简陋却门庭若市的冰淇淋店。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能在这里开一家麦当劳,人民的幸福指数也会大幅上升。见到此情此景,真感叹其所言不虚!

哈瓦那老城中心,“华人街”

古巴的网络尚未普及,只能花钱买限时卡,在固定的网点(旅游酒店、wifi公园)上网。网速也比较慢。Wifi公园一到晚上便人头攒动,能看到许多人一起聚集在革命雕像下试图连接Facebook的景象。旁边也有少年拿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低价网卡,试图挣得”固定份额“之外的两三美金。

虽然古巴还尚未完全对游客开放。但处处可以感受到旅游业在这个国家蒸蒸日上的痕迹。想要挣钱的当地人会聚集到纪念碑、雕像旁用音乐迎合游客、讨取小费。也有时不时开着老爷车揽客的司机和非正式的导游。哈瓦那和Varadero等旅游城市的居民已对外国游客的到来不足为奇,虽然海边的村庄里,也会有好奇的老人见我的相貌,就上前来攀谈几句。这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准备好重新跟随时间向远方奔去、重新打开闭塞六十余年的大门。

迎风飘扬的国旗

首都中心的繁忙之景,和海明威造访过的酒吧

在滨海大道坐老爷车

市政府广场

巨幅革命海报

Photo Credit: B.Goren


古巴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爱范儿没法站在旅游、风土人情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但作为一个科技媒体,我们会通过讲述古巴人上网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另一个角度的古巴。

在中国,当你想要看电影、看电视剧、获取各种互联网信息的时候,你只需要花几秒的时间动动手指,就能找到你想看的片,操作简单,而且不费吹灰之力。

而在古巴,想看片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灯火通明的美国迈阿密彼岸,一群古巴人在哈瓦那广场坐着,他们的脸被屏幕照亮,用手指不停地下拉以刷新 Facebook,好不容易等到图片加载出来,然后欣喜地在上面点个 “like” 或者评论… 但这种情况已经比两年前好多了。

(图自 Twitter @bphcuba)

现在古巴在全国各地开放了 240 多个公共 WiFi,但互联网接入和内容在古巴仍然受到严重限制,直到 2017 年,整个古巴仍然是采用按时收费的拨号上网。

而人口 1120 万的古巴却只有不到 1% 的人家里有网线,平均网速约为 80 kb/s…

古巴人自创了一条曲线看片的道路

在哈瓦那广场的附近,20 多岁的古巴小伙子 Alieman ,抽着一根自己卷的烟,坐在电脑前正在看着《行尸走肉》第七季 11 集,而这集昨晚才刚在美国的 Netflix 上播完。

(图自 Vox)

古巴人似乎找了一条曲线看片的道路,将全球范围内的最新影视节目都运输到古巴全国各地,那就是贩卖装着各种内容的硬盘。

Alieman 指了指电脑 USB 口插着的 U 盘,说:“在这里,根本不可能靠网络来看美剧,这是我早上花 2 美元装满的一个 U 盘 ,从别人那里拷过来的。”

(图自 http://npr.org)

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神秘的数据贩卖组织暗箱操作,他们会将全球范围内的最新影视节目都输送到全国各地,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和美国都设有总部。

有人专门找电影,有人负责各种电视剧,还有些人找视频,找音乐,他们大概就是这样去收集内容的,装够了 1T 就把硬盘卖出去。

等到把全球各地最新的电视节目收集到一块硬盘上之后, 哈瓦那最高层级的数据贩子就开始准备分销了,而这块装着大量数字媒体内容的硬盘,会被他们亲切地称为 “每周大礼包”。

(图自 Vox)

如果你看一眼大礼包里的内容,就能知道这硬盘里的内容有多丰富!他们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能够收集如此多的内容,尤其是在这个网络普及度很低且网速极慢的国家,简直神奇!

Alieman 打开了电脑的 F 盘,展示了他这周刚购入大礼包里的内容。

上面会有日期,这些是这周的电影,比如说这几部电影在美国周五上映,我们在古巴下周一就能看到了;还有一些今晚播出的电视剧,我们通常明早就能拿到。

除了电影、电视剧之外,像最新的音乐、Android 软件的应用以及各种高清的照片都应有尽有。而且画质非常好,大多数都是 1080P 全高清。

(图自 Vox)

同时还有一些他们下载的科技新闻网页,包括最新的 iPhone 8,三星 S8 的曝光汇总。这就好像是一个古巴人自己建的网络。

而正是古巴人的需求,造就了这一个似曾相似又 “奇特” 的行业。

贩卖硬盘内容已经成为一条巨大的产业链

这个神秘的数据贩卖组织每周都会把这份 “大礼包” 一层往一层地传,到最后形成了一条链,这是一门生意,而最高层的经销商,往往能赚很多钱,因为在这里,大部分的古巴人都是这门生意的消费者。

(古巴小男孩在看维密,图自 Angel Damion Collection)

2 美元的价格购买这份 “大礼包” 已经很划算了,Alieman 说道

因为在古巴,最便宜的 WiFi 上网卡每小时也需要 2 美元,但是速度却非常慢

的确,在这个平均月薪大约为 25 美元的国家,按时收费的上网价格仍然非常昂贵,更别说是通过种网络来看视频,几乎是不现实的事。这成为了大部分渴望了解岛屿外信息的古巴人购买这份 “大礼包” 的原因之一。

而链条的顶端,一定会有所有信息的源头,有人在掌管着这些数据的流通。

在哈瓦那的街头,几个 20 多岁的年轻人从事着各种摆不上台面但收益不菲的奇怪工作, 他们会给欧洲游客当导游,偶尔也会帮数据经销商流通这些 “大礼包”…

分销中心通常是隐藏在手机维修点或 DVD 店身后,在这种地方硬盘出入很正常,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他们展示了分销的操作过程,并讲解了他们的客户是如何来店里购买每周的节目,每周都会有人拿着一块空硬盘来拷走所有的内容,不管是手机的应用程序还是小众的独立电影,这些内容都会有人需要。

而用不了一周的时间,这份 “大礼包” 就可以传遍整个古巴岛屿。

古巴的网络为何这么糟糕?

古巴人世代生活在岛屿上,与世界的信息隔绝了将近 60 年,贩卖硬盘内容只是一种创新对策。

在 1996 年,古巴与美国的斯普林特公司建立了一个 64 kbit / s 的连接。但由于缺乏资金,政府严格限制,美国的禁运以及高昂的费用,古巴的互联网自 1990 年代末开始就停滞不前。

一切关于私自搭建网络的行为在这个国家均属非法。

一年前,古巴刚释放了一位美国的承包商——艾伦 · 格罗斯(Alan Gross),他因为将卫星通信设备运入古巴而被判服刑 15 年。

不过,随着古巴和美国的政治局势趋向缓和,古巴网络的发展开始有了一些突破。

自从 ETECSA(古巴最大电信运营商)在古巴全国各地开通 240 多个 WiFi 热点之后,据 Freedom House 估计,上网人数已经从 2014 年的 75000 人上升到 150000 人。

而在 2015 年古巴尚未开通公共 WiFi 之前,古巴的互联网几乎不存在,想要上网的唯一合法方法就是在酒店,大学校园,国营网吧或 ETSECA 的办公室。但价格往往非常高,而且即便是上得了网,网速也是异常地慢。

尽管上网的方式更便捷了,但是网速和价格依然是个很大问题。人们想要通过 ETECSA 热点上网,需要购买一个 ETECSA 预付费上网卡。这些卡有 1 小时和 5 小时的面额,价格通常是在 2 美元和 10 美元。

(在街头蹭着 WiFi 的古巴人,图自 Cartas desde Cuba)

而这些上网卡还供不应求,只能通过卡贩子来购买。一些网瘾犯了的古巴少年,两眼放光拿手机在街上寻找着卡贩子,然后两个人走到角落的巷子里完成交易,这画面就跟美国街头贩毒的一样…

除了公共 WiFi 的铺设,古巴的家庭互联网测试计划选择哈瓦那一个约 2,000 名居民的老城进行两个月免费试用。而试用期结束后,宽带的价格是 15 美元连接 30 小时的 1Mbps 宽带,相当于 100 Kbs/s 的下载速度,而 2Mbps 宽带(约 200 Kbs/s)则高达 115 美元。

原作者:林树洽
编辑: @巫冬


推薦閱讀:

智雲穩定器到底怎麼樣,看最近網上很多人在討論?
你住酒店有哪些糟糕的經歷?
有哪些靠譜的大學生國際志願項目或者義工旅行項目?
19歲大二 除了在北京上大學 沒旅遊過 我會因為沒出過遠門而缺少什麼? ?

TAG:旅行 | 古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