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失意文人為什麼沒有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足?
剛剛看到一首陸遊的詩,突然想到,要是這類被標籤為『壯志難酬』的詩人如果根本就不適合官場,是自己的能力問題...
「有點文采嗎?」
題主這麼問,其實真不是有點文采,而是有很多很多文采。
題主說他們當不了官是能力問題,這個還真不是,很多有文採的人都是當了大官的,像是王安石,范仲淹,歐陽修,晏殊,蘇軾,蘇轍。這個暫且不用討論,就算你說的陸遊,官也不小啦,通判啊,起碼副市長的級別吧,而且還直接對皇帝負責,就是現在的中央巡查組的樣子吧。但這個我們也不論。
你記得幾個大官的?古往今來那麼多皇帝那麼多大官,你能數出來幾個呢?
但是那些一點官都沒有的,有才華的,卻有很多很多被人記得。
只有作品才能抵擋住時間,能和歷史一樣流傳下來,官職是不可以的。
而且能流傳下來的,真不是一點文采就能搞定的,而是那些有著天才級別的才華,並留下優秀作品的人。唐宋肯定也有所謂的文藝青年,也寫詩寫詞,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是因為他們的才華還不夠,寫的作品還不足以留存。
再有題主說的同情,我是很不理解的?李白杜甫柳永姜夔陸遊這些人需要我們同情?他們真不需要,我們就是所謂的草木一秋,蚍蜉一日而已,我們活過,但是會永遠消失,他們有抵擋時間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差不多是人所擁有最厲害的力量了,當大官真不是。
當幾百年後,他們的詩文依舊被人吟誦,他們的名字依舊被人記得,但是我們呢?我們消失於茫茫歷史了,一點痕迹都沒有。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我們同情,他們也不屑於我們仰望,但是我們必須要仰望他們。
==所謂」懷才不遇「
很多文章詩詞並沒有寫自己多「有才」
只是說「不遇「
←_←然後語文老師們賞析的時候就補了個
「懷才「出來
有可能啊
莫名奇妙想發這張老圖
沒人說所有古代失意文人都值得同情。
即使別人同情,你也可以不同情。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也就是說說。但文才至少是有的。
還是讀書太少。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呂布?
※蒙古帝國曾經有過哪些逆天的戰術?
※姜維如果成功了會怎麼樣?
※日本侵華和元清兩朝入主中原有本質區別嗎?為什麼大多數人用完全不同的態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