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與美國好萊塢的差距在哪裡?為何中國電影的演員片酬總是占成本比最高?
除了成熟化商業操作以外,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還有哪些差距?為何中國往往把大量資金花在演員身上,而非電影道具本身?
「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還有哪些差距?」這個沒法回答,說起來必須是長篇大論摟不住那種節奏。這裡只說「為何中國往往把大量資金花在演員身上,而非電影道具本身?」這個問題吧。
簡單說,因為中國電影的類型化程度比較單一,在視覺呈現上不夠豐富,所以要想讓電影在市場上呈現明顯的差異化,把錢花在明星(而非演員)身上是最有效果的。
同時,因為中國電影的情節強度和敘事能力不足,電影營銷也更傾向於通過明星來賣電影,所以會導致一種錯覺,就是有明星的電影都會大賣。其實這個有點先射箭後畫靶子的思路,因為能請得起明星的電影往往在製作上也更精良,在營銷推廣上也有更多資源,所以會導致電影賣的更好。
以目前中國電影的工業成熟度而言,只有很少明星在特定類型上有已被驗證的市場票房號召力。所謂的明星票房號召力,是建立在成熟類型和成熟明星體制的基礎上的。國內電影市場距離這個「成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但無論如何,現在的這種明星錯覺,也會導致資本更傾向於向明星流動。而對那些更符合類型氣質和能力的演員來說,他們就未必能獲得相應的回報了。
具體到製作方面,目前中國電影類型中,古裝、武俠等類型在走下坡路,熱門類型大多是青春、喜劇、校園、愛情等類型的混搭,不過從去年開始奇幻、警匪、動作題材開始升溫。之前的愛情喜劇等類型,在道具方面真花不了多少錢,有各種辦法租賃或商務植入,而且就算花錢了觀眾也未必能看出來。
所以,為了讓電影在日趨嚴重的同質化市場里呈現顯著差異,把錢花在明星身上是最有效果的,也是最快的。好比鬥地主,你有4個2,我有倆王帶三炸,圍觀觀眾選擇起來也更容易。
奇幻類型在道具、特效方面的視覺要求較高,而且無法迴避,所以這種類型就得把錢花在道具(其實是美術和特效)上。比如《尋龍訣》,據說3億多的製作成本,大頭都花在了美術和視覺方面。
警匪、動作題材在視覺上要求也較高,所以在道具、場景、特殊效果(其實還是美術和特效)等方面花錢也會較多。比如《湄公河行動》,直升機、槍械、爆破場景、特殊效果等等,都得是實打實花錢的。比如最近上映的《少年》,也是把製作費大頭花在了場景、特殊道具和視覺效果上,例如結尾的漁船爆炸、追車等。
未來幾年,科幻電影也呈現出了顯著升溫趨勢。科幻類型對視覺的要求是最高的,比奇幻電影要求還高,整體美術設計能力、道具製作能力、場景搭建能力、後期特效和前期效果的配合、整體視覺效果的設計和統籌,都是全新挑戰。
而且,隨著視覺要求的提高,主題、敘事和人物塑造等軟性實力的要求也會隨之提升。如果只是簡單地提升視覺,而不配套地提升故事和人物,最後那些視覺效果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隨著市場逐漸成熟,中國觀眾對國產視覺奇觀類電影的需求已經明確呈現。後面就是如何完成類型和產業升級了。但是,對於逐利的電影行業來說,任何新類型的誕生都面臨著風險。沒人願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雖然國產科幻電影已經嚷嚷好幾年了,但大家都進行的很謹慎。在沒有驗證市場潛力之前,國產科幻電影還得再熬幾年,一直到有一天,某部國產科幻電影大賣了,其他人才會蜂擁而至,然後再迅速地把之前辛苦積累起來的製作資源再次攤薄,然後各種大幹快上,再來一輪,直至這個類型的潛力被透支的差不多了,大家才能認真從頭再來。電影的創作主體是人,中國人是什麼樣,中國的電影就是什麼樣,這個問題沒有辦法剝離來看,也沒有辦法從單獨的行業來看。電影行業的差距只是各個行業差距的一個縮影。其它行業存在的問題在電影行業也同樣。 你也不可能指望中國某個行業,比如電影行業能夠異軍突起突然趕英朝美。自由,思考是電影的基因,要不然朝鮮就可能在電影行業稱霸世界了。如果不能擺脫束縛,比較這些製作層面上的東西都沒有意義,就像給一個在瓶子里的人灌各種補藥也於事無補。
第一個問題太大了。第二個問題可以答。
當一部國產片說自己很好看,你們快來看的時候,你信不信?
我敢說多數人都不信。除非太年輕。
而當一部國產片說自己有明星,你們快來看的時候,你信不信?
當然信啊,那不在那兒擺著嗎。
明星和名人是很多國產片唯一能賣得動的東西。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國產片是怎麼不好看的?
(這裡先定義一下「好看」,所謂好看就是,你一聽說這個故事,就想看,看完了覺得很滿足,這叫好看。好看的電影不一定是藝術水準高的,藝術水準高的也不一定是好看的)
不好看的根本原因:衝突小。(這裡的衝突不是指打得有多激烈,而是引發事件的緣由,比如范冰冰被人罵了,她要找回公道但找不回來,這就是衝突)
衝突小,帶來嚴重後果:- 故事本身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夠。
- 為了增強吸引力,要刻意加大人物的反應(國產片往往人物會因為一件不大的事情而做出比較大的反應),導致動機不足,引發故事邏輯問題。
- 不方便設計火爆場面。而刻意設計火爆場面又會繼續引發邏輯問題。
- 不方便在宣傳時以故事作賣點,甚至不方便在預告片里展現衝突(而這是好萊塢預告片的重點,預告片往往在一開始就展現強烈的衝突,引發懸念,吊起觀眾的胃口)
我們看故事其實就是看衝突和結果。衝突就是「出事了」。出的事兒越大,我們越想看。藝術片之所以觀眾少,就是因為它為了保證一定的「來源於生活」性,不能把衝突設計得太大,而商業片是怎麼大怎麼來。
國產電影的衝突主要是個體與個體之間,以及自我的衝突(比如想干出一番事業但是又不被重用)。那麼故事基本就是圍繞個人展開。這些衝突大都是一些低烈度的衝突,本身對觀眾吸引力不大,在故事設計上就很難辦,人物做出合適的反應,沒意思,人物做出強烈反應,假。另外,也不方便安排一些火爆的場面。
為了儘可能的吸引觀眾,國產片的通常做法是:小衝突 + 大反應。這就引發了故事邏輯問題。這就是國產片為什麼不好看的主要原因。
那麼為什麼國產片就不能搞個大衝突呢?
大衝突必然會有非常負面的人物(能力強的大壞蛋)或負面事件(比如天災)。
大衝突往往要對社會現狀進行虛構。通常需要往壞的方向虛構。
大衝突往往會涉及很多無關的人,從而涉及政府和警察、軍隊。出大事了政府能不管嗎?
大衝突往往會引發傷亡,很不和諧。
大衝突往往要涉及群體,而不僅僅是個人。
大衝突往往會涉及國家或國家形象。
這些東西對電影公司來說都是非常有風險的。
由於衝突做不大,國產片到了警匪類型就基本沒法再往下走了,而就算是警匪類也沒法隨便拍。大部份電影公司還是願意穩妥一點,拍不涉及政府的個人故事。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國產片把故事年代設置在古代、近代,故事發生地設計在港、澳、台和國外的原因。其實就是在想辦法突破衝突規模的限制。大家說的都挺對。針對『預算比例』我來補充一個側面吧:
Conacher簡歷
上面這個鏈接是一份履歷,他叫 William Conacher ,是一位Dialect Coach,也就是職業口音/方言教練。在這份簡歷上,可以看到他給這些作品中的主角配角們,指導口音:
《王冠》(2016年Netflix講述英國女王年輕時代的頂級大戲)中丘吉爾、菲利普親王和伊麗莎白二世的三位演員;
《木乃伊》中的Russell Crowe、Tom Cruise;
《納尼亞傳奇:卡斯賓王子》中的Peter Dinklage, Ben Barnes和Sergio Castelitto;
……
當然也不都非得是歷史題材才需要口音的指導:
《生死朗讀》Kate Winslet, Aaron Paul;
《I"m not there》(鮑勃迪倫傳記電影)中的Ben Wishaw
……
不都是大牌,也有很多沒名氣的普通演員。口音指導跟著戲的需求來。
而這樣一位專註於『口音』的教練,也有一個小經紀公司里的一個經理人代理他,幫助他爭取項目、協調和安排工作。
從一個小小的點可以看到電影工業化水平的差距。但請注意,這可不只是生產層面的。
一部好作品,口音,是最最起碼要做到的好么?不是只有丘吉爾和周恩來口音要有要求。每一個題材,都有它具體的時代設定和地方特點。口音是角色靈魂的一部分。這是必須要做好的。那,為什麼只有好萊塢格外需要口音指導呢?是國內的演員口音都很到位,還是中國沒什麼口音差異,或者說所有中國的故事都發生在台灣和北京?
因為我剛回憶了一下小鮮肉以及各位角兒們。似乎在我國熒屏上,口音要符合一種不成文的『電視口音』,狹隘點兒說大概是30歲以下台灣腔,30歲以上北京腔或者播音員腔。顯然也沒妨礙到任何粉絲為他們付費。而這生意做的是他們的人,並不是他們的作品哦。
首先沒有創作尺度——只能拍婆媳關係和手撕鬼子。穿越都只能去視頻網站播出了。
然後沒有市場需求——錢都是沖著大咖來的。
第三沒有成功案例——沒有出現一部,哪怕就一部因為『製作』,沒大名氣的演員+真正真正精良製作而獲得商業成功的案例。哪怕有一部,就能有跟風的啊,不要小看咱們跟風的鬥志!
最後推薦各位看看《王冠》(The Crown),十集,製作成本超過一億美元,單單使用動物(大象什麼的)的費用就超過一些電視劇的單集總預算。Netflix和HBO,亞馬遜們的戰爭,與我們愛奇藝vs騰訊視頻們的戰爭一樣激烈。可是Netflix和HBO想贏,唯一的出路就是把錢花在原創劇集上——這樣才能留住訂閱用戶。而我們的平台在砸錢在綜藝和偶像上,可能是觀眾就不想要好東西,也沒見過好東西吧。也可能是產業鏈上沒有人願意為情懷買單,拿出真金白銀冒一次險,哪怕就一次。
什麼樣的國家就有什麼樣的電影......
這次比較反對 @胡戈的回答,我是您的粉。
其實我覺得原因很簡單。
電影文化。
美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看電影的,我們呢?
一代一代的積累才讓美國的觀眾有更加好的品味,更加苛求的電影體驗。
而我們的大部分觀眾????
現在才開始學會分辨什麼是爛片什麼是好片,沒有好觀眾怎麼可能有好片啊。
審查當然是一個因素,但更多的原因,出在我們自身,如果每個觀眾的審美都提高了一截,那麼爛片絕無可能生存的餘地。
對於中國電影,我是很樂觀的。比如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這些都是中國電影的星星之火。
如果這個電影展多多鼓勵一些類型片,而不那麼偏文藝,我就覺得太好了。
不過拍類型片相對又比較費錢,啊,扯遠了,
差距並不是不能填壑,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好萊塢也很高
但是我覺得最根本原因不開玩笑的說:這屆觀眾不行
你們好像忘記了演員證是個什麼東西
中國演員證非常複雜……有不同的等級……那麼不同的等級是靠什麼劃分的呢?
你說呢?
所以說中國大多數演員,能演技不是很垃圾+有證,那都是很少的,都能算是御用演員。
那能便宜嗎?沒法便宜。
什麼內容審查也就算了,雖然也很嚴苛,但是搞得和姜文那樣也是可以的,就是難度有點高。
但是演員這關你沒法過啊,拿到證的就是大爺,你得伺候好了。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演員給劇組打工,是反過來的。
高額證撐起來的東西,是這麼高的一個門檻……
所以我們能選擇的演員就少了,而演員少了我們對其中幾個演員的印象就很深,所以演員的票房帶動能力就很強了,而因為只有這麼幾個演員還可以,所以他們並不如海量演員里跳出來的西方演員來的強。
結果就是票房號召力強/演員貴,演員貴/支持演員限制,支持演員限制/演員少,演員少/單個號召力強…………
循環。中國還在二戰和日本鬼子杠,米國已經和外星人打起來了...
會不會是因為,好萊塢要有精良的製作,完美的劇情才能吸引票房。而演員本身只是工業化流水線上最普通的一環。優秀的製作團隊完全可以通過角色捧紅演員,換句話說只要底子不太差,都能成為漫威的超級英雄?
而中國恰恰相反,只有極少數的幾個導演才有這種實力。大部分要靠演員的名氣,電影本身的噱頭和話題性才能吸引票房?所以演員的人氣就至關重要。
歡迎討論。
差距:不說好萊塢從業者,對於歐美的大部分讀書人來說,影視創作製作的基本功學習就像學語文數學歷史一樣沒什麼神秘的,要鑽研出深度高度廣度才是要去高等院校學的;而在咱大天朝,就連這些基本功的教學資源都幾乎被北電、中傳等大牌院校的師生壟斷,其他人要麼想學卻學不到、沒條件,要麼乾脆自暴自棄,隨便折騰兩下就行。咱們總覺得了不得的東西,在人家看來只是基本標準。
為什麼演員片酬高:作為一個準廣告人,我可以告訴你,在咱大天朝,現在很多電影,所謂的內容良心、誠意製作,無論是否屬實,最終還不都得靠炒作才讓受眾注意到?你當吃瓜群眾都那麼能分辨內容和製作的好壞?一些各方面四平八穩的電影,就因為其他爛片襯托,外加營銷給力,都能捧成神作了!還不允許你有意見!!但是在這些成功的背後,是各大媒體工作者付出的大量成本,與精力!!!而請明星相對來說省事多了,雖然他們片酬貴,但只要請來了,只要他們不掉鏈子,往那兒一杵,不用怎麼炒,自帶話題和熱點,公關費、廣告策劃費什麼的通常可以省一半!!!
當然我們不能說好萊塢的電影就一定是優秀的好電影,畢竟很多電影沒在國內上映,能在國內上映的好萊塢電影一般都是些不錯的電影(大概吧)。
但我還是想問,你去看國內電影,是先看預告片、劇情介紹、精彩劇照,還是看到演員陣容就買票了?
國內電影營銷,目前太依賴導演和演員了,劇本有廣電總局審,講道理,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編劇的艱難;那麼電影要賺錢,只能靠還算不錯的故事性和演員的個人號召力了。哪怕是配音演員陣容。
順便笑一下,現在的小鮮肉們都快被稱為業內爛片風向標了,依然能號召那麼多人去貢獻票房,我覺得這也是好萊塢和中國電影的差距。
先寫這麼多。
還停留在以粉絲經濟為主導的市場觀念中
說白了其實是市場因素,天朝觀眾接觸電影的時間、數量、質量相對少一些(非貶義,別噴我,事實而已),從眾心理比較強,炒作的時候肯定要側重這一點,那麼用什麼方法最有效?明星!其他方面,弄的再好,萬一不賣座怎麼辦,投資人可是真金白銀的砸,當然要選最穩妥的方式了。
今天看到一條微博
~~~~~~~~~~~~~~~~~~~~~~~~~~~~~~~~~~~~~~~~~~~~~~~~~~
(根據評論,更新答案。)
問題說出來就很多,但還是一一解答。
第一、之前這一波對演員片酬的絞殺,是央媒支持的。
現在暫時不清楚為什麼無中生有地突然對演員片酬發起輿論攻擊,但從實際效果來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 指責部分演員片酬過高。那張片酬表被廣泛流傳,引發輿論震動;
② 提醒劇組進行成本調控。事件營銷把重點放在片酬比例上,定調演員片酬佔比過高;
③ 打壓小生小花市場。
片酬本身過高和片酬比例過高應該分開來看,此次輿情顯然是對兩方面都不滿意,並且打出的替罪羊是周公子的《如懿傳》。
而在解釋佔比過高時,輿論並沒有給出中美兩國比較詳實的數據比較,要注意,輿論當時僅僅是給出了所謂某內行的大致行業預估,而這個預估缺少實錘,並沒有公信力,只是當時由於有央媒加持,並沒有聲音出來要求進行具體的中美對比。
而針對演員片酬本身的問題,貌似賈樟柯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態過:片酬是演員實力和市場需求的綜合體現,把矛頭指向演員是不對的。其實這很容易理解,沒有演員會傻到把片酬抬高到市場無法接受的地步;而從另一方面講,打個比方,老闆願意出一萬,你不可能只要八千,那麼演員也一樣。再者,演員在碰到慈善義演或者好片時,往往會免費或降價出演,而這些並沒有出現在媒體此次的報道里。
第二、此次輿論並不是單純針對電影,實際上也不是主要針對電影,而是將目標定在整個影視圈,並以《如懿傳》為代表的古裝劇為切入口。
針對評論內容,以下討論以劇集為主。
評論中提及【美劇很多都是新人不出名的演員出演,劇把人捧紅之後才應聲漲價的】,其實,哪裡不是這樣的模式呢?新人出來,片酬肯定是不高的;新人變紅人,片酬肯定是要漲的——這是宇宙真理吧!當新人變紅人,肯定會有很多人找他拍戲;但新人沒有變紅人,也就沒有那麼多演出機會——這也是宇宙真理吧!
至於美劇的演員【可能只有這麼一部劇】,姑且不論這句話的真假,評論里也說了美劇會有下一季,也就是說美劇是季的概念,而中國很少,那麼中國的演員就不可能像美劇的演員那樣只出演一部劇,中國的演員肯定是要不斷地接新劇,而類似《愛情公寓》這種美劇模式的中國劇集,其中的主演大部分都沒有在其他劇集中擔當主角,至少在前幾季拍攝中是這樣的,這倒是和評論里提到的美劇演員的狀況很類似。
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當紅演員的片酬絕對是不低的,而不當紅的演員,狀況也是相同的,評論里為美劇演員只能演爛片叫屈,但中國的演員何嘗不也是這種狀況?萬茜拿了金馬獎,照樣在知乎里說沒有好機會,可是看美劇的你,關注過嗎?
第三、評論里說【美國每部劇基本主角都是新面孔】,但是一部美劇可以有很多季啊,中國的演員如果可以保障一部劇,也不用費盡心思去接新劇了啊?這道理不難懂吧!
新的美劇出來,啟用新人,劇組的片酬成本不高,同樣,中國也有很多新的劇集啟用新人,片酬也不高;舊的美劇因為人氣高所以片酬漲,同樣,中國也有很多劇集啟用當紅演員,片酬就高。
所以,any difference?
中國很多人看電影不是看那個電影的劇情和畫面......說白了,他們去看電影不是為了電影本身,而是因為電影裡面的某個演員。演員火了,找他拍電影的人多了,鑽研演技以及體驗生活的時間少了,導致演技也變差了.....導致電影耐看程度越來越差。中國電影要想發展起來就要打破這個怪圈,注入一些新的血液。
差距在規範化的生產流程,成熟的模板,更龐大的市場試錯量上。這麼一說很籠統,下面逐一說
先說背景,國外電影起步早,觀影習慣成型的早,這就說明首先人家市場就已經運作很久很成熟了。 電影可以說是攝影與舞台戲劇的結合體,國外有足夠的戲劇底蘊, 通俗的解釋,他們從很早開始就在不斷的探索什麼樣的故事會受大家歡迎,能引起共鳴,所以發展下來有一套成熟的創作「模板」,這些「模板」就是故事的核心點。 就像說到復仇的故事 有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等作品有足夠成熟的內核(復仇元素)可以借鑒, 大概是「主人公人生贏家」——「主人公被背叛」——"主人公大難不死卧薪嘗膽」——「主人公復仇成功」。根據這個內核包裝不同的元素 就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
而國內 雖然這個內核大家一看就是「越王勾踐」的故事,耳熟能詳,但並沒有被很好的利用來創新,本人也看過很多國內編劇的作品,優秀的肯定有 但就平均水平而言,總印象就是太脫離生活了,很多台詞情節讓人感受不到這會是生活中出現的事。當然這也和前面高票答案說的大量製作成本砸在演員上有關係,編劇實際上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太多人有一票否決權,即使辛辛苦苦精工細造的做出精品,製作人一句話可能就得全改,畢竟那麼多資金不會陪著你任性,所以我感覺大多數人的態度就是合格就行,有雕琢的時間不如多寫幾個,所以很少能看到完成度很高的作品,除非大作或者文學作品改編,這幾年也有這種大趨勢。 而國外的編劇就有很大的許可權,他想誰便當那人絕對多活不了,相對寬鬆的創作環境已經前面說到的大量「模板」,能讓他們的創作保證一定的質量。
交代完背景後就來說說具體原因,造成國內電影發展成這樣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做電影風險真的是非常高非常高,不光是製作人對投資人來說也一樣,電影製作的成本水漲船高,各種投資大片造成想進入行業做電影有先天的門檻,這裡有一個矛盾就在與,有錢的投資人不懂電影,懂電影的人沒錢。就算說可以拉投資,首先投資人不一定懂電影,你推銷自己就很有難度,簡單的講就是 你還沒有拍過一部掙錢的作品,光吹牛皮沒背書誰信你。所以新人導演可以選擇的路就很有限,要嘛得有背景,要嘛得靠人脈先攢資歷,就算你背景硬有人背書拿到錢了,第一次上陣的兵娃子很難說堅持自己的看法,會變得很謹慎,生怕自己搞砸,這種心態能搞好藝術創作的真的非常少,很多想法會被其他人左右,就算有也是這個電影多年規划了然於胸的那種。結合之前說的背景,誰也說不準市場會怎麼反映,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最後走好了出來一部豆瓣6.0,走不好就不提了。這事跟創業不一樣的是,失敗者大概率東山再起不能,相反作品好了,那就是平步青雲,很多事情下次就簡單的多了,一句話總結就是「贏家通吃」,所以我們常年看到的優秀導演來來回回就那幾個人, 時間長了,商業模式就變成砸明星,砸宣傳,砸排片導演要名氣最大的那個。
而好萊塢雖然也有砸明星砸陣容的模式,但並不局限於此,最大的原因是他們拍電影是有保險公司做第三方的,這就保證了這個片子不會因為投資人和導演鬧矛盾不給錢項目擱淺,就算票房不佳也不會讓輸家一無所有,缺點可能就是賺的會少一點,這就給了從業者很大的信心,不用去煩惱很多無關電影的事情,同時也在新人試用上讓投資方更敢於嘗試,雙向的解放了生產力,新人犯過錯經過洗禮越發成熟。 好萊塢近年來也在轉型開始把那種不怎麼賺錢的文藝片下放到電視劇去,這也帶動了近些年美劇的風靡及製作水平的提高,同時很多投身電影可能永無出頭之日的新人演員導演也被挖掘出來,總的來講不光是藝術水平,商業水平上也還是有不少差距。
之前看過一個印度的電影,叫什麼巴霍什麼什麼王的,也是印度大製作玄幻電影,不說別的,同樣是大製作人家直接敢用自己的演員當主角,敢用自己的文化符號貫穿電影,從來不打什麼好萊塢班底這種亂七八糟的幌子,至於中國電影,說實話觀眾真的已經夠寬容了,什麼亂七八糟的片子都讓你賺一票,你還做不好,那真的沒辦法。
一言以蔽之,庸俗
演員片酬未能量化成為了洗錢的土壤,至於演員到底拿多少可能只有少數人知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