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編劇應不應該在劇本中體現大量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

我自己傾向於極簡的本子,所寫即所見,能表達清楚人物情緒,故事清晰明白就好。好萊塢各種編劇教材也都說要給導演,剪輯師,演員留足夠的發揮空間,推崇簡潔的劇本。 也看過許多別人寫的劇本了,有比我還省字的,也有一些編劇(不僅是新人,還有所謂成名一線)會加上各種副詞,會在本子給導演演員當起指導老師。 要是不寫,還有製片表示我不專業。
是「越俎代庖」還是「盡職盡責」,怎麼樣做好平衡,求前輩們指點。


這個問題估計大家見仁見智吧。每個編劇都會有自己的風格。重要的還是「故事清晰明白」。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觀眾看不見,那劇本里就不要寫

【以下是基於電影劇本的討論】

我個人傾向於,劇本中不應過份體現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除非它涉及到了劇情或人物的關鍵轉變。因為在劇本中,有時候特定的鏡頭語言或剪輯手法,也會是編劇塑造人物或營造懸念的手法之一。

如某個場景結束之後,你認為如果不使用「切」這種技巧,就會影響到你後面場景的懸念,或破壞兩場戲之間的聯繫,你就可以在劇本中對此有所提示或強調。

在某些時候,劇本中也應對特定場景的氣氛要有所提示。這主要是對演員的表演提供某種氛圍幫助。在這種特定情況下,你所說的「副詞」有時候也是有必要的。因為這可以幫助演員在表演時把握故事氛圍。

當然,以上編劇的提示或暗示,最後是否採用,決定權並不在你。這種平衡點其實很微妙,有時候需要你和導演之間有某種默契。


就我的觀察,美國劇本比中國劇本寫得要詳細一些,去看看就知道了。中國劇本並不統一,整體上比較粗放一些,我見過最奇葩的劇本是類似古文的,我猜想劇組的工作人員手裡會不會還有另一個通俗翻譯版。美國人認為劇本就是對畫面和聲音的描述和記錄,這種劇本給任何人看,都能在頭腦里形成大致的畫面,能夠比較輕鬆地加工成分鏡頭劇本。中國導演也許認為劇本就是故事,只有我能把它轉換成畫面……這種劇本要加工成分鏡頭劇本是比較累的

我認為有必要就寫。哪怕是 CUT TO 這種貌似廢話的東西有時候也非寫不可,比如同一地點甚至同一機位的蒙太奇,每個鏡頭兩秒,都是切開的,不是連續的,如果不寫 CUT TO 的話容易讓導演產生疑惑(除非別人一看就知道這裡要切開)。

但是沒有必要或者可以有多種選擇的情況下,就不用寫那麼細了。

另外,如果知道導演的話,最好先問一下導演需要劇本有多詳細,不同導演的要求不一樣。也有喜歡詳細劇本的導演。


-
一個編劇,若是連這種「基本人性」都不能看透?
他的劇本,比「擦屁股」的衛生紙還不如。

什麼人性?

你在劇本中寫了一堆「鏡頭安排」「走位指示」「剪輯手法」,那不是跟導演叫板嗎?
導演看了,心裡要不窩火,才叫有鬼哩。

(能受得了編劇安排鏡頭的人,絕不是干導演的料。)

二、
我帶徒弟寫本,只容許他們在劇本中用兩個鏡頭指示:
「fade in(淡入)」「 fade out(淡出)」

除此之外,所有的鏡頭語言,剪輯指示,一概不準使用。

三、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紀錄片,很多時候得寫「影音分割劇本」,那是特殊類型,不受此限。

-


有兩種情況可以寫
1.你是導演,或者導演聽你的。
2.這是個動畫片。(這個也需慎用。)


作為一個編劇,我自己的原則是——想到好的就寫,但是要適量。
因為我認為,作為一個編劇,在把絕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劇情上的時候,你腦子還是會如此自然的冒出那些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只能說明:這種鏡頭語言或者剪輯手法是非常適合當下劇情的,那麼我就要把這種很有可能是優秀建議的想法寫出來給導演看,反正最後是否採納由他決定,我們不會害了這部劇。但是量的問題肯定要控制,不然喧賓奪主,會干擾導演自己設計視聽語言的思路。(我覺得太多的肯定都是質量不夠的設計,如果你作為一個編劇寫劇本的時候腦中還能湧現出大量且正確的視聽設計,那麼恭喜可以轉換做編劇兼導演了。)


一個好的導演只希望拿到一個好的故事!故事以外的一切都是技巧可以雕琢的。作為一個編劇你提供的是最富有想像力的文字創作。而好的作品還需要攝人心魄的畫面,美妙動聽的音樂還有導演的個人特質等等!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寫在劇本里了,那這本電影你為什麼不自己拍呢?開個玩笑!我的意思就是讓專業領域的人發揮他們自身的優勢吧!
然後我要說下你提到的有些人希望你提供越完整越好的劇本。其實很簡單,這種必然是商業廣告或者是些只想賺錢的導演。你的內容越完整,他就越省力。對他自己來說不需要動腦子,對客戶而言,本子當然越厚越好。一是展現製作方的誠意,另一方面增加了文字的畫面感,客戶可以更好的理解。
在我看來,編劇的靈魂是故事,其他都是基本功,哪個弱了補哪個。但是從我而言靈魂大於一切!


我的導演告訴我,請寫好你的故事,鏡頭提示你寫了我也是不會理的。


謝邀。


先說結論: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劇作文本也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名字叫做電影,誰要把我給割成兩半,中間不允許有流動的血液,誰就是劊子手。


so,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在劇本里……


1,大量地出現,是錯的。

答之前看了很多朋友的討論。題主,我知道你想吐槽什麼。


我前段時間也被一個有錢沒經驗的小兄弟問了,「你給我的怎麼不是分鏡頭腳本啊?」
我委婉地對他解釋說,如果他願意把原計劃中付給導演的錢轉交給我,我就給他一個分鏡頭腳本。

但在生活中,「有禮貌」是我提供給這個世界的招牌風景,雖然意思是拒絕,那一段話本身是真的又委婉又好聽,搞得他不久後第二單生意,還是找我來做。

另外,如果他當時真的給了我另一份錢,我寫不寫分鏡呢?

寫。

他這樣搞法,我不僅願意幫他寫分鏡,還願意給他介紹女朋友。


出來混,要想健康長壽,隨和比暴躁更好用,賺錢比不賺錢更快活。

2,絕對不能有,也錯了。

文學的能力是很寬泛的,能用它來把事情說清楚的,我就用文字說了;但有時候劇本里出現了它解決不了的問題怎麼辦呢?


我現舉個例子,為了方便觀眾,我特地叫小夥伴幫我畫了圖→

如圖,我不知道要在劇本里闡明一個這樣的笑點,不用一點「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怎麼做得到。
這個笑點的極簡的文本是什麼呢?「小剛放了三個屁,小明吃了七八口」?

這個漫畫故事板只是一個玩笑,當然還有一些更重要、更有趣或與劇情聯繫得更緊密的段落,也是會遇到單純用「文學」解決不了的狀況的。

認真做事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友好、也非常負責任的合作者。
用變焦怎麼跟觀眾交流,用搖臂怎麼跟觀眾交流,用剪輯怎麼跟觀眾交流,這在我覺得有必要的時候,就是我劇本的一部分。

我寫了,就是覺得這樣還不錯,值得給導演或其他崗位的夥伴這樣一個建議,沒有誰要做誰的老師——因為最後決定用什麼方式來做,沒有誰可以強迫誰。

我寫得越認真,就是對夥伴越尊重,我怎麼可能會把時間浪費在我覺得無能又無聊的人身上?

如果我寫了幾個這樣的細節,居然有哪個導演會為此而生氣,那他的心智一定還沒有發育完全。
編劇的工作是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不是copy好萊塢的指引,也不是照顧小孩子的情緒。


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編劇到底能不能寫? 能。 怎麼寫?盡量不寫。

掌握分寸依靠的是自己的思考,標準是:有沒有必要。

ps:為了節約時間,怕有誰不在電腦前,我把作圖指令同時發給了兩個人,剛才的圖是我表弟畫的,它體現了我們家族製圖水平的一如既往的天真和無能。

後來另一個小夥伴@Child Rocket突然也一言不發地直接發圖回復了我,唔……如下。


文學劇本提供兩件事
1,完整得故事,清晰得脈絡,結識的結構。
2,氣質,韻律,節奏。

說白了,全靠文字的表現力。
因為文字是活的。


這取決於信任別人還是信任自己。
對聰明的導演與演員來說,你的多餘闡述都不啻於侮辱。
而對於行活師傅,大模演員來說,你對於鏡頭的構想,對角色情緒乃至於口吻的註解,對他們都可能是很大的幫助。


不應該。

不管我們討論電影的什麼問題,首先要明確的事情是:電影屬於工業。為什麼Lucas給自己的工作室起名叫工業光魔呢?就是這意思吧。工業講求的是流程,故事開發也是一樣,編劇同樣有標準,劇本也有格式。

看看劇本的格式,好萊塢是這樣規定的,細節的東西我們不說,簡單的講就是每一個場景標註地點,時間,內外景,然後內容就是動作和對話。注意!!!內容只有動作和對話。

例:

趙八周家 日 內景

徐三山猛敲趙八周家門
徐三山
快開門啊!別裝,我知道你在家!!
趙八周驚醒,穩了穩神。去開門
徐三山
你怎麼了?
趙八周撓著沒洗的頭
趙八周
睡過了。

隨便瞎寫了一段,目的很明確,劇本的內容呢,就只能寫動作和對話,不能出現心理活動的描寫,比如趙八周心想:是不是討債的來了什麼的。也不能出現,趙八周心裡彷彿揣著一個小兔子一樣的去開門。這樣寫,是很業餘的。因為,電影是視覺佔主導因素的藝術門類,如果在劇本層面有必要要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的時候,請為他設計能夠體現這種情緒的動作,或者有潛在意味的台詞,這才是劇本寫作的正確姿勢。

對於走位調度啊,機位構圖啊,也不是不能寫,但是要寫的話盡量不要再劇本的正文里,可以寫在背面或者留白處,如果是劇本軟體,會有note添加的專門位置。不過,最重要的一點,你寫了導演和攝影師會不會採納?如果是小團隊大家都身兼數職的話可能是work的,不過在大公司大項目的流程中,就最好不要寫。

總之,盡量剋制自己寫這些的衝動,就算你自編自導也不建議不按照格式來寫劇本,去看看編劇入門書規範一下自己吧。


大量肯定是不對的,除非一個大牌編劇搭了一個四線導演之類的。


頂樓上 一定要把握好度啊 不要非黑即白
你所說的剪輯導演等和製片人壓根不是一波人 肯定都有自己的見解 要根據實際情況定方式
劇本是讓一部電影成形的框架 顏色還需要導演剪輯演員甚至攝像來填 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位置再選方式 對於不同的導演剪輯等相關製作者自己心裡也要有譜 聰明的團隊 簡潔明了的劇本是給了他們足夠大的發展空間 也更具有挑戰性 稍微被動一點的沒準就會等著你把東西嚼碎了噻給他們 但是是不是會被採用 採用多少 變動多大 這個就不是編劇的問題了 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夠 另外 觀眾就和導演一樣 一個是接受方一個是輸出方 兩個點的銜接也需要劇組團隊的多個環節作出努力 什麼話都說盡了表達太用力 觀眾也沒有想像空間 當然確實有那種天天守在電視機前面等著看抗日劇的 但是還有一部分觀眾更需要自己把話說出來 而不是看了你的片子念台詞 這就看你瞄準的受眾是哪一部分了 說句比較讓某些人覺得大不敬的話 pi的結尾部分把動物和人的象徵性挑的明明白白就特別讓我崩潰
另外你可以去看青藍記官網 上面發布了很多劇本 直接戳(編劇故事多_青藍記)這些劇本好壞你有自己的評定 但是如果你覺得某些東西特別尷尬 至少可以在自己的東西里做出避免 也可以發自己的東西到上面去 讓別人看看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看不見的尷尬在裡面


這個問題得這麼答:
1.如果你是寫的商業劇本,比如說是依照好萊塢標準的,那就絕對不要加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否則劇本送上去,命運會是看完前半頁就被扔進垃圾箱。人家只會給你三個字:不專業。
2.如果不是商業劇本,而恰好你又是這個本子的導演,那麼標準就會寬很多,比如你要進聖丹斯的劇本初選,這時候人家考量更多的是你的故事,而格式,描寫什麼的就不會太在意。

但是,最後還是得說一句,劇本寫作要盡量簡潔,簡潔才能更好的建立節奏,觀眾才會坐的住。


本人不是編劇,但有個好哥們是編劇,他說:最重要是把故事寫好,別整那些有的沒的;但如果劇本里把大量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加進去的話,拿獎的機會高很多。好的編劇應該知道自己是服務於導演和劇組的,拿不拿獎是其次。


個人觀點是,編劇在寫作的時候大部分還是動用了視覺語言的。所以在劇本里有運鏡剪輯思維是難免的。
不過正如@yolfilm 所說,編劇不應該把導演的活兒幹了。你要是幹得好還要導演幹嘛?你要是干不好何必寫出來干擾導演思維呢?
當然,很熟的編導搭檔有特殊默契的除外。
所以,編劇對運鏡和剪輯更多是用一種提示的方式出現吧。
比如你寫「馬克杯里的水微微震顫」,就是提示導演用特寫了。
至於形容詞和副詞,我覺得應該比較節制地使用吧。有時候是需要對現場氛圍和表演情緒稍作提示的。


編劇幹了導演的活當然 是「不應該 」,但是編劇只是 一道工序,如果這道工序順便減少了下道工序的工作難度(前提是減少,至少主管上是減少)也是不錯的選擇,最近迷上刻戳子,如果300號的砂紙 順便磨出500號的效果,那當然是驚喜了 。
另外,我聽說這一行里如果導演大牌順便能把製片的活幹了,製片大牌順便能把導演的活幹了,演員大牌能(一定程度上)代替導演,碰上大牌的編劇,導演演員誰敢說個不 字?


拉片子的時候發現這個電影的腳本的網站Bonnie and Clyde (1967) movie script
於是結合著下面這一幕整理了一下,感覺有些重要的情節上對鏡頭甚至更細節的部分都有描述(雖然最後有的拍出來還是略有不一樣)而不是乾巴巴地去寫哪個鏡頭什麼機位什麼景別,對鏡頭的描述就像是讓導演理解這一幕有多重要一樣。


沒有真正的寫過劇本~不過畫分鏡的時候改過劇本~
因為國產動畫通常比較敷衍,所以我看到的很多劇本基本就變成了
人物:對話
像這樣的劇本肯定是要加情節的。
這時我會面臨一個跟題主看起來完全相反但實際上差不多的問題。要不要改劇本或者說要不要越線的問題。
但是因人而異,我的選擇每次都是
說到底是能力問題或者是怕不怕得罪人的問題。
如果能力強改出來的東西好~那麼肯定效果呀~咱們為片子負責呀!

能力不強改砸了肯定要被批評重者砸飯碗的哈哈。
還有直接的得罪人!!!
(有時候能力強也會得罪人的哈哈)

聰明的做法當然是看碟下菜

介於導演都比較牛 謹慎點比較好!!!
得罪人比較慘!!!


但是世事無絕對
個人認為在能對片子產生良好推動性任何做法都是可行的


說了這麼多感覺像沒說一樣。
下面說點我自己對編劇在劇本里大量鏡頭語言剪輯手法的看法

懶惰的時候是很喜歡的,就對這一句話一張圖就好了(動畫)。跟劇本一毛一樣基本不用改。
不專業的,或者幼稚的是不喜歡。基本上就無視改之。覺得棒的點點頭就用了哈哈
風險也沒那麼大~如果提出修改也是好的,要麼成長了,要麼知道導演的口味了。但是自己要想吃這碗飯的話。我認為呀方向正確,不斷成長,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暫時將「這樣做好不好」拋到一邊,有沒有一種製作體系,是容忍、甚至支持編劇去書寫大量鏡頭提示的呢?有,就是香港TVB。

如果各位見過TVB劇本的實稿,會發現其中的諸如「溶鏡」「再溶鏡」"鏡頭A"「反應鏡頭」這樣細緻的描述十分常見。最誇張的是,往往一個角色說完對白後,編劇會寫下這麼幾行字:

三叔反應。
四姑反應。
老太太特寫反應。

為什麼要啰哩羅嗦寫一通其他角色的反應,卻又不寫清楚到底是什麼表情呢?難道演員蠢到不知道該給個反應?其實這就是在替導演分鏡頭。
眾所周知,TVB因循著幾十年不變的自身體制,又受困於香港寸土寸金的居住環境,拍攝真實人家生活則難以在港人蝸居里施展器材,因此多數場景都是在攝影棚里拍。室內情景劇的工作方式,不可能有多少鏡頭調度的空間,加上工作強度大,對劇本的要求便是「拿到手就能拍」。缺乏想像力、創造里的氛圍,自然也孕育了一批人浮於事的導演,對他們來說,認真做導演本又有多大用處,你編劇直接幫我分好鏡頭不就得了?

於是TVB的劇本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作為導演,不會因為有這些鏡頭描寫而感覺被冒犯;作為編劇,不需要因為寫了這些鏡頭而擔心有僭越。和氣生財,其樂融融?「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嘛!」 「雷仲要摞奧斯卡嚒?」

不過回到開頭的問題,這樣做好不好呢?看看身邊的人,還有幾個在為昨天看了港劇而津津樂道吧。


推薦閱讀:

有哪些分鏡頭的訓練方式?
不是學電影專業的人能拍好電影嗎?
怎樣看齣電影是剪輯的功力還是導演的功力?

TAG: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