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踏踏實實抄過幾百個大師建築平面的建築學子或建築師都從中收穫到了什麼?

建築領域的各種前輩往往會將大量抄平面視作學設計的一條「辛苦的捷徑」。鄙人做事毅力不足,在學建築的幾年裡雖然多次嘗試開始用這種方式提高自己,但通常不出幾周就擱置下來了。。。很希望知道長期堅持的人們都堅持了多久?又從中收穫到了什麼?以及在此過程中都應該進行哪些方面的思考?


預警:文末大量圖

0715更新:有很多朋友要《立面構造手冊手冊》,我已經上傳百度網盤:baidu.com 的頁面
因為這個書的清晰度非常高,所以我自己掃描的時候用的是最高的清晰度,每張圖都非常大,全書一共800+mb。

有童鞋私信說鏈接過期了,上面那個鏈接不行的可以試試這個: baidu.com 的頁面 密碼: 4ezk

-----【正文】----

抄平面的例子很多了,我自己也抄繪過,來講講自己覺得收穫比較大的吧:抄了很多構造做法。

大師平面這種東西,本科時候也抄繪過,但是因為那時候剛開始學習建築,理解程度不夠,實話實說我第一次畫的時候沒有太大啟發,更多的是照貓畫虎描一遍形,畫完就畫完了。

第一次我認為抄繪大師平面有意義,是考研複習的時候,考過研的同學都知道必須要抄繪大量的經典建築平立面,因為那會兒已經大四了,專業課也上了不少,所以在有認知的情況下,重新抄繪一遍經典平立面非常有用,你會帶著以前實踐中的疑問去思考一些真正的平面上的問題。

所以我想強調的一點就是:帶著思考去畫,不要無腦畫。理解的深度決定了你抄繪的作用有多大。

第二次覺得抄繪有意義是在研二,出去實習,一家導師推薦的公司,公司的老闆給了一個很噁心人的任務——每天都要畫一張手繪。

這個任務看上去很簡單,隨便畫啥都行,前面也過的很愉快,但是一個多月畫了四五十張之後問題來了:我沒有素材可以畫了。

這個時候帶我的總監他覺得我們這種研究生做方案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想像力與美學認知,而在於缺乏足夠的工程經驗,導致做出來的方案有很多基礎做法上無法實現的問題。就推薦給我了一本書,叫做立面構造手冊,讓我自己翻一翻那本書,看看裡面各種類型的裡面構造做法。

原書中文版封面,現在貌似絕版了,很少能買到了。

這本書,讓我非常受益,真的是非常好的一本書,通過立面材料類型進行分類,從材料的使用原理開始講,然後講發展歷程,最後有很多經典案例,德國人編的,極其嚴謹,邏輯清晰,案例豐富,最可貴的是,所有節點圖比我現在見過的公司里模板施工圖的節點畫的還要細緻完美,是我目前見過的編的最好的立面資料。

書裡面的案例展示部分,有照片,重點平立面,和重要節點詳圖,所有圖都是相互配合說明案例構造做法的,編排的非常用心,翻譯的也很好,所有材料都講的很清楚。

然後就開始抄這個,發現一天就抄不完一頁了,基本上要兩三天才能抄的完一個案例。

因為這個圖的難度,比自己畫建築速寫或者別的方案意向平面難太多了。尤其是在自己要理解著去畫的情況下。

但是堅持下來之後,我發現,基本上任何類型的立面構造做法,即便我沒有做過,但是我都能從原理上理解他,然後畫個大差不差不出現原則性錯誤。

更重要的是:在你了解了每種立面材料的使用原理之後,你會對建築造型和表皮的控制心裡有底,你知道每種材料能做到什麼,你才能進一步去發揮你的表皮造型和材料運用,這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係,對於建築的理解非常有作用。

所以我還是要強調之前的那句話:帶著思考去畫,不要無腦畫。理解的深度決定了你抄繪的作用有多大。(重點!!!!)


工作之後,這本書我一直帶在身邊還會隨時翻看案例,不過,抄繪的本子沒帶在身邊,所以這些圖還是從我人人網的主頁上扒下來的(好多年沒上過從網了),老照片從網還壓縮過,所以不太清楚,也不全了,大家將就著看。

畫的時間都在上面,能看的出來,畫到後面是比前面畫的好一些,至少線不抖了,是的,我超級討厭畫直線抖!

------【多圖的分割線】------

所以我第三次強調之前的那句話:帶著思考去畫,不要無腦畫。理解的深度決定了你抄繪的作用有多大。
(重點的說三遍!!!!還要層層遞進!!!!!!)


-------------原回答(為了閱讀方便我調整了一下順序。兩次更新的內容放在最後了)--------------------


雖然沒有超過幾百個,但是認認真真的抄過一遍就讓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有多麼重要。
我記得我大二的案例學習是 Peter Eisenman 的 House VI
他作為解構主義的長者,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房子的時候是崩潰的。。。

AD Classics: House VI / Peter Eisenman
這個房子到底在說什麼,到底為什麼好,甚至連這個房子到底是個什麼鬼東西我也看不懂。我手上有的,只有從圖書館借到的書裡面節選的部分的Eisenman設計的平面圖,截面圖,後來業主改建的時候的施工圖,Eisenman鬼畫符一樣的概念圖,還有能從網上搜到的圖片。

peter eisenman畫的解釋house vi設計過程的概念圖
AD Classics: House VI / Peter Eisenman

因為書上節選的圖都是不完整的,而且其中的尺寸也因為太小看不清楚。(我大學工作室對桌的哥們直接給eisenman的工作室發了郵件,拿到了原始圖紙······當然我當時並不知道可以那麼做)為了給整個模型建模,我只能一點一點的更具照片和圖紙推敲每一個柱子,隔牆或是其他部件的位置。
你要知道,house VI裡面是這個樣子的····:

https://www.google.com/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0ahUKEwiTvsPYuJzKAhUBOSYKHTObBLEQjB0IBgurl=http%3A%2F%2Fabuildingaday.tumblr.com%2Fpage%2F43psig=AFQjCNFJwVAl8PbPbCcfwOCYD5EfU6JOlwust=1452419012926352

但是,其實不是抄平面圖,而是這種在資料不全的情況下的反覆推敲和思考,讓我理解了這個設計。我看懂了eisenman的那套概念圖,知道了他的邏輯:他把四塊板作為原始單位,通過一模一樣,但是方向不同的的模式化變化,用編程序一樣的方式的到了最終的設計。因為我推敲過每一個部件的位置,所以這個變化的過程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實發生在眼前一樣,我知道牆板和柱子所對應的變化,知道為什麼它會在這裡,知道eisenman設計背後強烈而嚴謹的邏輯。而推敲中所參考的後來的施工圖,也讓我知道了eisenman的設計里不切實際,必須要修正的地方。

我覺得,抄圖紙並不是目的,而是給你與這個設計充分接觸的時間。所以我覺得,推敲和思考的過程反而加深了我對於解構主義和誒森曼的理解,這並不是單純的抄一遍圖紙就可以理解的。

最後附上house vi的平面

http://arc4058fall2010.blogspot.com/2010/08/peter-eisenman-house-vi.html

-------------------------------------1/21更新----------------------------------------
今天加班回來,突然發現這個回答被選為編輯推薦了,實在是受寵若驚。
再稍微就平面的問題拓展一下吧。
整理完了的平面,能幹嘛呢?
把一個沒有完整出版資料的建築物,用自己的方式將其平立面,細節整理出來了之後,或是把一個公開了的建築物的資料電子化之後,能拿來幹什麼呢?
我覺得從興趣的方面講,這才是最有意思的。平面圖只是開始!

1做模型
其實我整理推敲house vi的平面圖,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做house vi的study model
這就是我的成果,其實也是我到現在,自己做過的模型裡面,最喜歡的一個:

(把名字p掉了,嘿嘿嘿·····)

2建築保護的練習
這個和我個人對於建築遺產保護的興趣有關係。在對古建築保護,是應該修繕還是保留原貌? - 人則水州的回答立面有提到,建立檔案,繪製測繪圖,是遺產管理的基礎。但是沒有很多機會花很多時間去記錄重要的建築遺產,所以有時候,比如家周圍有新建的房子,或者圍牆改建之類的事情,就會去拍個照,然後手繪個小圖什麼的。讓自己養成這種記錄和建檔的習慣。所以一般出門都會帶激光測距儀和捲尺。
這裡講一個有點意思的故事,在大蕭條時期的美國,有大量失業的建築師,受羅斯福新政的影響,政府為了讓他們有事做,就公費聘請了大量的建築師去全美測繪,這一事件也成為其後美國建築遺產保護檔案的起點······

3建模渲染
這個是我從學長 @曉漁這裡學到的,他最近大火的文章歷史上那些沒能流傳下來的有趣的建築有哪些?它們是因為何種原因而無法流傳下來的? - 曉漁的回答真是哪裡都可以看到·····我也想重建一些建築保護史上慘痛的沒有成功保護下來的案例試試了······

--------------------------------------1/15更新----------------------------------------
看到了 @張熙堃的回答,真的很讓人感動,認真的人太厲害了。
他的回答才讓我想到這點:
我在國外上的大學,沒有快題這一說,所以抄平面圖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自我學習和提升的方式,並不是一件很被很看重的事,所以比起來,我抄平面圖的方式肯定沒有 @張熙堃那麼認真。
這裡放上來我手邊有的兩張圖,讓大家參考:

找不到當時畫的平面了,這張是當時和平面圖一起畫的house vi的透視截面。這張圖完全是根據我自己推出來的平面和細節畫的,所以也算是創作了吧

這張是我自己隨便畫來消遣的,所以很快,不超過十幾分鐘就花完了,本子也很小,旁邊還有雜亂的筆記。如果平時沒有很多時間的話,可以找同一個項目的現成的細節圖,平面圖或者立面圖,閑著的時候就可以隨手畫一個,雖然效果是比不上認真臨摹,但是積累下來,一點一點,對這一個建築就會積累相當程度的認識。

準備考試的複習筆記

這是以前聖誕節早上在徐家匯天主教堂望彌撒的時候對著現場,凍得發抖的時候畫出來的平面圖。


有知友向我提問 抄圖需要尺規嘛 其實在手繪的那套邏輯里是不需要的 這是手繪的誤區 建築抄繪本來就是筆記形式的日記。有些是徒手,有些不是,尺規是為了空間比例的重新定義,不是為了輔助作圖。
這種畫法技法的東西不要太去講究。建築抄圖不是繪畫。
————————————————

抄圖,我記得我是從大二開始的,那時候對建築學學習也很迷茫,老師也很渣。覺得那就安心看看書,先是把《建築空間組合論》、《形式空間秩序》、《建築語彙》這三本書抄了兩遍,感覺明白了些基本的建築道理 ,起碼知道了對立統一、韻律等形式構成的基本審美和判斷,其實這點很重要,卻容易被那些好像「眼高手低」的同學忽視,比如同樣模仿一個原型做建築設計,形式構成基礎好的同學做的就是要耐看一些。所謂基礎不就是這種通過手腦不斷反饋的記憶嘛,說的過分一點,就是學習一種被定義了的「好看」得原則。對自己的課程設計絕對有幫助,感覺開竅了。後來還抄繪了《中國古典園林空間分析》,大概在大二下學期吧,反正是踏踏實實看了很多基礎書籍,以上言論僅對大一大二階段,以下言論針對高年級。不要把抄圖跟快題混淆和類比,兩種境界,不同目的。

反正我是很反感外面那種教手繪的東西,並不是建築師手繪和構思。通過抄圖,自己學會的是對方案的觀察和思路,抄多了手繪也就順帶上去了。而且你會發現自己對方案的關注點與班裡報各種各樣手繪班後的同學的那套思路完全不同,手繪貌似是照效果圖畫透視多些。抄圖更多是用自己的尺度系統和空間理解去理解原型方案,抄繪過得圖就不會與原方案一致了,方案就變成你自己的了,不要一模一樣的抄。說的有些矯情,沒看懂我說什麼沒關係,哈哈,慢慢悟。

之後就是看建築雜誌,開始是《建築學報》、《時代建築》 、《世界建築》等,到了大五和研究生階段就看EL等國外雜誌了,國外雜誌對於方案的圖紙信息給的很詳細,看的會比較真切。抄繪一個方案,可能就是很簡單幾筆,都需要幾個小時,在不停的琢磨思考佔去大量時間,不是幾分鐘的事情哦。

所謂看就是抄圖,抄你喜歡的方案,甚至方案的部分,不需要全抄 ,也不需要完全徒手,記住抄圖不是手繪,他們兩張概念,也不需要什麼手繪技法,可以抄他的幾何關係、交通組織 、材料機理、體量關係等,就是把喜歡的方案記錄下來,大概積累到50多個方案的時候,才能開始對方案的類比,你會發現有些方案有共性,會在抄這個方案的時候聯想起過去抄過的方案,進而產生對比和總結,這才是抄圖最提高我們能力的地方,當然這個階段需要抄繪過一定數量方案之後,而且不是不假思索的抄,所以堅持抄圖的目的是讓自己積累,不要太形式主義,就像自己的建築筆記一樣,上面可以寫上你對建築的評價,心得等,我建議你從平面、立面、剖面、總圖上去觀察方案,不畫太多的透視和軸側圖,因為這兩種圖除了表達體量關係,其他設計內容是看不到的。希望對你的問題有幫助。

有些是在衛生紙上回憶的曾經抄繪過得圖,飛機上突然覺得幾個方案不錯,就拿起筆畫出來對比。反正很隨意,也不需要凌美、紅環高大上的紙筆,他是你學習生活的一部分了,跟刷知乎一樣。隨便拍些本子里的內容,抄圖給自己看的,你對自己抄繪內容的回顧遠遠大於這個圖形本身。
品味和形式感,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這對未來方案設計很重要,我比較傾向於米拉萊斯的浪漫,反感德國建築師們的無韻。(待續寫)


我倒是沒抄過圖,但是在低年級集中做過大多數baeza,桑丘還有snozzi房子的模型,還是收益非常大的。這些模型基本是決定了我最基礎的關於空間的認識。當然後來隨著看了更多房子這個空間的認識有了變化,比如說現在我覺得曲線的空間帶來的曖昧其實是比這種六面體空間更加有趣的。不過如果馬上讓我做個方案的話,腦海里最先出現的空間場景還是那種房間一樣的,用光線和視線串聯的空間。這大概就是以前做模型給我的影響。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能做模型會比抄圖收穫更大。通過模型學習先例一直是我本科學校的傳統。甚至有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是「即使沒學過建築,把柯布房子的模型做一遍也能成為很不錯的建築師。」。

我覺得做模型的好處在於,首先,模型會促使你思考空間和界面的關係。以baeza的房子為例,baeza的空間里經常出現的是兩個空間在三維上的嵌套,那麼為了讓兩個空間連續,這些用來做界面的板就不能是那麼隨便的了,至少要盡量減少那些看起來會割裂空間的板的接縫。所以這個時候肯定不能按照每個平面上的房間周長來算板,而是要以這個連續的核心空間為基礎確定四周的板的形狀。這一點是對於一個連續空間非常本質的理解,平面畫來畫去還是很容易陷入一個個房間的想想而喪失了對他們之間連接的關注。

其次,做模型其實是一種對於建造問題的思考。如hejuk所言,建築學的訓練總是圍繞drawing, making, saying展開的. 而做先例模型則可以很好地訓練drawing和making之間的相互轉換。畢竟1:1房子的building太難了,所以用小比例的模型培養對於建造的認識正是making的意義。無論是模型還是建築其實都有兩件事是很一致的:第一是要能站起來,第二是完成面要處理得好。能站起來其實是一種對於結構意識的培養,而完成面則會讓學生對構造有一種潛意識上的理解。

舉個非常淺顯的例子,倘若一個房子一層全部架空,只用四根柱子立起來,那麼如果有一定的模型製作經驗就會很快意識到這個模型是很脆的,因為四根柱子很容易就歪掉,然而比如樓電梯的剪力牆落下來或者預先在柱子的上下板上刻槽就能增加穩定性。這個就已經是有一些結構意識在裡面了。再比如兩塊板交接的話是會一個是會一個壓一個的,那麼就會存在看面的處理的問題。其次如果材料厚度不一樣,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不能夠接受2mm和2mm厚度的材料交接,那麼怎麼把交接全部處理成1mm也是一個需要想清楚的問題。每次做模型想下這些問題的好處就在於,到現在雖然我也沒有特別完整的跟過施工圖,但是每次實習畫些大樣都會被不同的大佬說「像那麼回事」。

第三,模型有別於圖紙非常棒的一點就是可以觀察。無論平面和剖面,其實都是對於一個界面上空間變化的描述,而不是一個連續的空間。這一點剖面更加的明顯,比如經常有很多空間變化很豐富的房子是畫不出有意思的剖面的,同理,有些剖面上看上去很厲害的房子可能體驗起來也全不是那麼回事。這就是剖面表達空間的局限性。而模型的好處就是可以拿在手裡左轉右轉,從這個窗看看從那個洞看看,想想一下自己在裡面的樣子,這樣其實是有點接近於人的體驗了。


先佔個坑……(後面補充抄圖方法)
1/22補充 昨天剛通宵 剛剛起床 人生頭一次收貨這麼多贊這麼多感謝這麼多評論,很是受寵若驚,我決心繼續完善答案。

(很多同學私信我要同濟C樓的CAD,很對不起各位,我也木有,當初師兄因為版權問題打開投影儀讓我們抄完了就收回了,所以我也沒有…………)

回答樓主問題,我堅持時間不長,但是抄了不少,不堅持感覺下降還是比較多的。
從2013年年初開始在筆記本上抄,2013年下半年開始抄比較詳細的圖,2014年就不再用尺子抄圖了,2014年下半年畢業後工作,時間太少就不再抄了……

效果可以說是打BOSS升級,無論你的建築技巧還是建築認識水平都得到提高。
像我這種抄繪是有點辛苦,但是抄幾套之後就不用這麼細抄了,簡單做筆記就好。

我抄繪過同濟建築學院C樓CAD設計圖平立剖(6個小時左右),

上我的圖

這是一套對我影響最大的圖,空間功能打組處理能力飆升,到此剛剛開始領悟建模邏輯,斌哥牛逼啊,拜學了。C樓簡直是快題建築手法的大集合,無論是場地策略還是空間策略都用的非常典型。抄的時候直接把尺寸線抄上能學到不少經驗。

放幾張C樓照片供大家理解

門廳

3樓通高處

屋頂天窗與屋頂花園

(以上圖片引用自在庫言庫,非商業通途,犯侵刪)

貼一張女朋友在裡面拍的照片……竹子已經枯了……
詳細的說一下這個樓。我就住在附近,所以我抄完圖後就可以立刻去回味一下,隨時……所以可以經常的複習……其實很多中國建築師的水準相當不錯,比如庄慎(最愛),柳亦春,張斌……等等都很出色,後期項目把控也灰常強力。C樓本身很具有建築的純粹性和學術探討性,空間,材質,光線的設計很典型,全部跟隨功能變化而整體變化,但又不完全遵循傳統建築設計中的比例與均衡。個人認為C樓中有悖於傳統建築系館是他所塑造的戲劇性,教學樓前的下沉庭院,木橋,進門看到的下沉空間與鋼琴,2F一口氣跑到7F的大直跑樓梯……還真有點驚心動魄的。

(有木有這種感覺?)
在王方戟老師的評析C樓《無平面——同濟大學建築學院C樓之雙重閱讀》中的一點,舞台感,我回頭一琢磨,確實是,門廳,辦公室,展廳這些空間都透露出這種感覺(不過同學們要上過舞台才能有更深體會啊,慶幸在本科我還真表演了很多次,哈哈)。我覺得這是一個學院建築空間最應當塑造的基礎空間效果,潛移默化的讓師生感覺生活在舞台之中,這個點子很酷!

桑丘瑪德麗霍斯事務所的阿爾考文達斯市民中心平立剖(6個小時左右,還發現了他們書上幾個錯誤),還有個桑丘的什麼大樓也是平立剖(一口氣抄了12個小時),

注意圖後面一層一層的……我抄了一大本!

納什麼大樓來著,忘了,抄了四五張A1圖紙,12小時……也是剖面技巧大集合!

特拉尼的法西斯宮平立剖(接近7個小時),沒有拍,原稿在家塵封了……

從古典主義建築過渡到現代建築的重要一環,平面圖上有大量古典建築的影子,特拉尼的設計邏輯乾淨大氣卻又很複雜……


鹿野苑平立剖(8個小時,沒想到這裡面門道不少,劉大師有很多獨特的空間分割邏輯)

這套圖的不太容易抄,資料比較少,而且發現劉家琨設計的時候很講究空間切割的幾何邏輯,量了幾次才明白,如圖中間的幾個長方形所示。畫這套圖的時候我沒直接畫軸側圖,而是畫的剖軸側,本身書上是沒有的,但是多畫這個軸剖能檢測和加深自己對這個建築的理解……

還有幾個忘記了,套圖沒抄太多。都是用尺子量,重新計算比例,有CAD的對著CAD,沒CAD的重新量尺寸估算出一個基本數據開始畫……多量幾次就能發現他們的模數技巧。

貝聿銘的德國歷史博物館新館平面(太他媽啰嗦了……)

貝老爺子的空間技巧也了得……

以下項目就在筆記本上簡單抄一抄,沒有抄的太細就不拿出來了
安藤忠雄普利茲克基金會展館平面(這個抄的沒有太細),4X4住宅
同濟中德學院(庄SIR的立面著實做的NB,就在瞻仰這座樓的時候摔壞了我第一個手機的照相鍵,啥意思叫我畫別拍了么……另外,庄SIR收了我吧,我想去你那工作!)
這是我在同濟校園裡非常喜歡的一個樓,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喜歡。

10月份,下午四點鐘,當走到西南八樓去買東西路過這裡,抬頭仰望,我就淪陷了。湛藍的天空下,金色的陽光打在這座純白而純凈的樓上,讓我有種喝下一口振徹肝腎的上等高度美酒感覺,手法邏輯大氣謙和(剽竊上海宣傳語),心生一種莫名的感動,TMD學院就應該這樣讓人感動!
這是迄今為止讓我看到的最讓我振奮的立面設計!然後我就很無恥的在後面的設計作業里用了這個立面兩次,當時做出來感覺不對,後來才弄清楚是比例失調原因……有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感覺……

還有什麼來,記不清了……桑丘的,西扎的都零零散散的抄過一些……


抄實際項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活做細緻。在抄中德學院的時候發現庄SIR把一層所有的台階和坡道布置的多而周到,讓實用性大大提高,在此之前我做的很不到位。幾個月後我回學校做畢業設計,第一感覺是,做東西立刻變得建構起來。
第二點是建模邏輯,我之前不太懂大家說的邏輯,在抄完C樓平面就很有感觸了。當然我還只是邏輯啟蒙而已,當時基礎實在不好。

————————————————————————————————————————
有同學來問如何抄圖和抄圖資源的,我就在後面補充下:
1.首先,你要有圖可抄,來源很廣泛,事務所作品集,網路類似 @ikuku.cn在庫言庫 之類都有很多的平面剖面圖,可以列印後再抄。
2.工具,丁字尺,三角板,針管筆(我當時使用0.1,0.3,0.5,1,0貌似是這幾個型號,0.2,0.4,0.6,1.0也可以),硫酸紙之類的不容易破的半透明紙(方便後面畫軸側和軸剖)。
3.找出基本模數,從柱跨開始。國內常用的柱間距一般是8.4和8.1,當然別的也有,先試探著套入幾個數據什麼8.4,6.4之類的,然後用尺子再量量門寬度算算是否正常,多試幾次你的數據就錯不了,畢竟數據是有邏輯關係的,一旦抓住模數,就不難了。
4.抄圖類似畫平面,盡量畫出柱跨就畫出來,然後在柱跨上畫牆,最後窗戶門,層層深入,類似畫素描
5.然後就畫吧
6.雖然大多數資料都不會出現軸測圖,但是不用擔心,等平面抄完了,軸側和軸剖就很容易了。

受同濟快題影響,我比較喜歡用平行尺,平行尺畫牆很快速很方便,抄幾套就好,不用太多。隨後的就做筆記簡單抄一下就好了。

-----------------------------------------------------------------------------------------------------------------------

2017/4/25

時隔了這麼久,再貼點新花樣……

但丁紀念堂

其實是2015年就完成了這個項目,只是一直沒有發上來

之前看過論文,對這個建築直接入了迷……

在Pinterest上找到了一張平面圖後就進入了自己的不精確但是儘可能符合比例關係的復原工作……

然後發現了點好玩的事情

我就開始用vary進行各種好玩的渲染,來感受空間氣氛……中二病犯了,地獄裡放個死神……


我個人學東西不喜歡這種

「看似下了苦工,也花了很多時間,但最後即使沒什麽成效,
也只好安慰自己已經很努力了」 的學習方式.

先說,為什麽要平面圖?平面圖是記錄下來三維空間的空間大小/連結/結構/動線/使用功能的圖面,在學校學建築上設計課要做到的應該是讓我們能看到一張平面圖,我們能「想像」人在其中的感受,也就是從二維圖紙跟三維想像之間的」連結「.

我今天在一張紙上畫上一個6cm x 8cm的方塊,你能馬上想像,這樣的空間人在其中會是怎樣的感受嗎?如果可以,恭喜,你已經掌握閱讀平面圖該要有的能力.如果不行,那改進的方法也絕對不是抄100個大師的平面圖就能改進的.

那要怎麽改進,我認為是要學會去
1. 隨時隨地用身體去記下不同的尺寸的感受,
2. 隨時用眼睛去判對去猜測周遭空間的尺寸.

1. 記下你平常走路的腳步跨度,記下你的手掌長度,拳頭長度,或者隨身攜帶捲尺.
走在巷弄的時候去記錄一下路大概多寬,周圍牆大概多高,建築物高度大概多高,
為什麽這樣的街道寬度讓你覺得舒服/不舒服
走在學校廣場的時候,教室,家裡,隨時讓自己用「身體「去記住
」8公尺的感覺「 ,」10公尺的感覺「,「6x6公尺的空間原來是這種感覺」
「原來挑高20米的大廳是這種感覺」

2. 平常在任何一個地方,無聊就看著任何一個東西的外貌去猜測他大概的高度長度寬度,
之後再去親自確定它的尺寸,看久了,你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個房間這個傢具的尺寸,
你也就不用特別去測量,隨時就能用眼睛大致判斷,傢俱的話,讓自己盡量誤差在5-10公分以內.
空間越大,誤差容許值越大.

這樣子你以後在做設計的時候,
你畫圖,你知道你畫出來的大小,適不適合,舒不舒服,
你讀圖,你看著大師的平面,你能夠」想像「大師設計他尺度的感受是怎樣.

需要去畫去練習的,我認為只有施工圖程度的細部圖面,但也不用畫得很精確,
重點應該放在各結構的連結關係.

真的要抄圖,我覺得不如把大師的作品照圖片建成3D模型,順便上傳到網路上造福百姓,或是時間夠多可以挑幾棟做手工模型.


我是學規劃的,沒有抄繪過那麼多,但很贊同抄繪的意義。

設計雖然是創意,但在入門階段需要大量的案例積累,這點是肯定的。

如果你不喜歡抄繪,那麼就要求你喜歡遊學,去親自體驗全世界各種風格、各種主義的建築,從外觀上不同角度去體驗,走進去從各個內部空間體驗,你才會知道原來這樣的設計能帶給自己這樣的感受。
所以,第一,如果你剛開始學習沒有精力和金錢去遊學,抄繪自然就是圖面化的體驗方式;第二,很重要,假設你有錢有精力去遊學回來,你怎麼把你的體驗落實到草圖、平面圖、剖面上呢,那種體驗又是怎樣通過設計圖紙表現的呢,因此,你還是要抄繪,當然此時你可以只抄繪你感興趣的建築。

所以,抄繪很重要,入門必須學。
比如我大一抄繪了范斯沃斯住宅,因為覺得很簡單,不就是幾個矩形嗎,這房子尼瑪有啥意思,一點也不弔。後來讀博士到了美國,親自走到那玻璃跟前,才對當年的抄繪恍然大悟,當然大悟了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描述。反正如果不抄繪,估計當時就會像個遊客一樣心想,這房子尼瑪啥意思,真是一點也不弔。(圖片來自網路,高大上!!!世界十大知名別墅賞析)


不叫抄,叫case study


好厲害 我只能真正踏實的摸了幾百個大師的作品


我用了半年時間抄了兩個半本子吧,覺得越來越容易想清楚從哪裡開始下手了,本子很薄的。其實抄的時候不一定要完完全全的都抄下來,每一個案例都有自己可取之處,結合你自己的理解去抄就行。本子不在手邊,過兩天再更新貼圖吧。

來補回答了

————————————————

方案也是可以非常靈活的,小盒子的硬接

還有不同類型應對

———————————————————————————————————————————
補個鏈接,非廣告
道林軟抄本方格本A4/B5/A5文具小格子本設計本網格本筆記本本子-tmall.com天貓


我們這代人真的要抄繪建築大師作品的話,請用電腦直接建模去推敲,不要再去練手繪。即使是古典的平面,也是要推敲其中空間秩序的,單純平立剖是很難理解的。

不好意思開個地圖炮,看看回答里分成模型和手繪2派,手繪派的思考深度明顯低一個級別。畫一堆平面構成,造出來除了鳥覺得有趣,人真的看得到么?無非是建築師和平面圖接觸久了,自己的YY罷了。

手繪能想清楚的空間和節點,大半都是上個時代的建築了,長期手繪的結果就是空間想像能力和邏輯能力和建模黨有巨大差別,我和大量畢業5年內人交流都發現這個問題,上一代手繪特別好的建築師根本想不清楚這一代建築的空間和節點構造。不信你讓他們手繪個異形出來?我和他們都沒法用剖面交流,得要建模才行。但是和最近幾年的建築師都沒有問題。想不清楚怎麼畫得出來?想清楚了畫不出來還能建模。

艾森曼和屈米80年代就開始用計算機建模和參數化,引領了後現代的潮流,到後面非線性的發展,計算機和空間模型,邏輯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這時候再回到上個世紀60年代的設計方法,無疑是開歷史倒車。


本人斷斷續續堅持看到喜歡的都描一描。有時候就是把透視翻畫稱立面。
收穫就是越來越明白建築,非讓我說也說不清。但是比以前會做設計。


看了題主的描述,和其他各位的答案,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其實抄圖這件事情,更多是藉由抄繪的過程,達到通過練手而至「練心」的目的,也就是說,怎麼抄,抄多少其實並不是這個事情的核心,核心在於過程中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你可以用丁字尺畫圖板工具線條嚴謹操作,也可以徒手繪製洒脫自如,或者直接用SU重建一下模型也未嘗不可,甚至於實地考察我認為也屬於一種「抄圖」的方式;你可以選擇某位建築師的某件或某幾件作品深入研究,形成體系;也可以博採眾家之長,只要看到喜歡的都「抄」下來,豐富自己的設計手法。我個人的方式是習慣於用網格紙+徒手線條,這樣的做的好處是速度快,比例容易掌握。


平面、立面、剖面都是有邏輯的,「超」的時候要想像空間,最終是理解,理解平立剖的邏輯,理解方法論。

設計方法論有個重要的規律:

多方案的優選。

多方案是基礎,優選是核心。

核心的核心是審美。

柯布,貝聿銘,路易康都是直接到達審美思想的高度。

90幾%的學子都可以通過「超」理解提升自己的邏輯,審美。

但也可以被「灌頂」,審美3-8節課。-)

XY


準備考研的時候,把建築史書上很多圖都超過一遍以上,有些還默畫過。去年夏天跑去歐洲,站在聖馬可廣場上,默默的把腦子裡所有的關於這個廣場的圖有過了一遍。二十天的時間給小夥伴們好好的做了一次導遊。


我曾經看了一萬多部片子,後來我成了我們地區最優秀的鑒黃師之一.


即使再笨的人,長期接觸也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最近有看到一句話,「想抄高迪就去看他的書,讓它進入你的血液,你的靈魂,你的身體,再慢慢把它忘記。」臨摹一直都覺得最好的學習方法。至少比純粹看,要更深刻些。近半年每天畫三張平面左右,看下理論的書籍,更系統的學習,希望沒多走彎路。一開始抄的時候是很迷糊的,完全不懂為什麼要這麼做,抄多了就漸漸清晰了


本科很渣,下了功夫卻完全不在正確的方向上,也沒聽老師說過什麼抄圖,後來網站上多了,雜誌看多了,從最初的看效果圖,到後來愛看平立剖,到後來偶爾跟著勾一勾,才慢慢悟到抄圖的重要性,而此時已然畢業三年多了,所以你們很幸運,愛建築的話就行動起來,免得耽誤青春。


曾經描過賴特,當時主要是對他的流動和自由不懂,有點好奇,描了大概20個平面(賴特橡樹灣時期的作品)特么越描越覺得賴特的古典平面功夫了得。我這樣一個室內設計師,覺得比某些現今的室內設計大師的平面都了得


想不通上面有些小盆友為啥要把手繪和建模搞得跟鴻溝似的,手繪和建模都可以用於快速有效的抄繪大師作品,總平關係,細部構造,和人溝通,當然用手快,研究體塊空間關係,自然建模有效,要說CASE STUDY,我還更同意實物體驗呢
不過途徑而已,木有高下,最主要的是STUDY。


推薦閱讀:

曲面建築有什麼必要性和好處?
有哪些很好地體現了數學美的建築?
建築到底是如何輕盈起來的?
古羅馬的混凝土技術為什麼會失傳?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設計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