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為什麼營銷那麼成功?
明明一部並不好看的電影 同行五位表示全程尿點100%爛片 竟然清一色好評 簡直呵呵了
我就用我微博的事讓題主感受一下,成功的營銷並不僅僅是簡單的請水軍。
去電影院看之前,我也知道水軍多,就在關注人微博里搜了一下,一個安利,一個說胡巴萌,還有兩三個因為宣傳踩大聖說噁心的(宣傳綁定大聖是這片的營銷思路之一)。我當時覺得,熱度不高,可以歸類為我關注的同伴看國產電影的也不多(所以綁定營銷拓寬的就是我這樣的群體,我事後才想到),宣傳手段不能作為參考依據,何況對方官博也澄清了(我真是太甜了,搞不好這也是炒作手段)。反正!沒有差評!
當天看完回來,我在微博給了兩星評價。第二天看到和我同去觀看的朋友轉了一條提醒不要看捉妖記的微博,這條微博有近400的轉發量,並且我看了一下,80%以上惡評。這條微博後來也和我互相關注的另一人轉發了,同樣惡評。
過了兩天,我想這都上映幾天了,看一下大家評價,微博熱門一片好評不說了,我就又搜了關注人微博,神奇的是,結果和第一天一模一樣,我的差評,我朋友的差評,全都沒有出現在結果里
這時我已經覺得不太好了,但我還是想是不是系統出問題了,我在熱門裡搜了捉妖記,看到第一個五星好評,關注了po主,再去搜了關注人微博,然後,五星評價立即出現了
反正熱門第一幾千轉,我也懶得打碼了。
不管怎麼說我又搜了一下不相關的"羅德島戰記",結果就一切正常了,我自己的微博,朋友的微博(其中還有捉妖記轉發被屏蔽的同一個朋友)全都出現了
到這裡可以看出來,不僅請了水軍,還在熱門平台屏蔽了相關差評。既刷好評,又讓群眾看不到差評,還製作熱點炒作滲透平時不關注的群體。這麼成功的"良心"營銷,問你怕未。
若說營銷,比它成功的有很多吧。。但票房都沒它好
針對這個問題,我簡單的談一下7點原因:
一、影片質量過硬:劇情本身和特效在水準,至少能達到觀眾的審美標準。或者換句話說在國產影視劇充斥著五毛特效和渣劇情的時段,有這樣能值一塊錢的特效和不腦殘的劇情已經很不錯了。
二、上映檔期佔2大優勢:其一7月暑期檔屬於國產影片保護月,避免了國外大片的衝擊。其二在《捉妖記》上映之前,諸如《梔子花開》《小時代》這類的口碑爛片讓觀眾感到「影荒」,觀影需求未能滿足,《捉妖記》於此時段上映顯然是撿了大便宜。
三、宣傳周期長:不得不承認,《捉妖記》的宣傳周期很長,雖然這不是刻意的,但是也正是因為男主吸毒需替換重拍的一系列波折才能讓《捉妖記》始終出現在各大娛樂新聞版塊的重要位置,長期「霸佔」新聞版面真的能讓人印象深刻。
四、宣推文案目的性強,口碑營銷:
第一、裝弱勢,博同情。其實在柯震東吸毒之前《捉妖記》的宣推聲勢並不是很大,但是就在柯震東事件後,關於《捉妖記》被禁,片方忍痛替換男主,片方因柯損失巨大卻不索賠,片方此次耗資巨大可能賠光老底等等一些列「片方突逢變故,咬牙堅強」的宣傳文案便接連出現在各大門戶網站、論壇和自媒體中,真真的打的一手好博同情牌,引導觀眾同情心泛濫。需要強調的是就在影片上映前一兩天還在發文說片方可能賠掉底褲。
第二、表態度,正能量。影片上映前後文案宣傳主線轉向影片本身,主打幕後團隊牛,特效好,劇情贊,主題鮮明新穎,這些就是為了說明片方和導演拍的是態度,順便狠踩一下那些圈錢的爛片強調一下自己的是良心之作,是為中國電影崛起而奮鬥之作。踩了《梔+小》的圈錢,綁了《大聖》的「良心」,真的很會「借力打力」,上映之後更是各種良心之作票房神話來維護口碑。
我擦,瞧瞧這一弱一強的文案走向,但凡會護犢子觀眾能不被拿下嘛。
五、明星效應,粉絲經濟:影片的明星陣容不是強大,是吸粉。井柏然白百合吸粉力度不夠?那就強推鍾漢良啊,還不夠?那就把微博女王姚晨、宅男女神湯唯、老少通吃的萌娃森碟和天天統統拉來客串,再特意出了各款強推海報。同時還讓柯震東說了幾次「對不起,求支持」,雖然柯吸毒,但是粉絲熱情不減啊,自家偶像惹的禍粉絲含著淚也要去買單啊!除了真愛粉和道歉粉,片方也沒打算放過「萌寵粉」,無處不在的胡巴,那無辜的小眼神不管是在宣傳片中還是海報中還是做成玩偶,就那小眼神,菇涼們還不一眼就沉醉了。除此以外還有眾多明星圈友在微博為《捉妖記》點贊。
六、宣推渠道,強強聯盟:線上新媒體:各大門戶網站,主流社交平台,自媒體大號統統沒放過。線上傳統媒體之電視台:三大主演加一隻胡巴現身浙江衛視《跑男》真不是去玩的,做客江蘇衛視《一票難求》真不是去聽影評的。線下地推:出席北影節就不算了大大小小的首映禮等地推活動配合硬廣宣傳。渠道聯盟:與電影購票平台合作,百度糯米團、微信電影票等為搶佔線上電影購票市場,貼錢讓觀眾看《捉妖記》,幾個購票平台的票價某些時段低至幾塊錢十幾塊錢。
七、運氣好: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運氣,但前提是你得努力,哈哈!
有白百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