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有什麼不同?


這個要是好好寫的話,可以寫幾萬字呢...

如果大家想看個細緻版的,請評論這個問題。這裡為了大家能快速地了解,就寫個簡略版:

1. 次貸危機是由過大的次級貸款風險造成的,其醞釀者是投資銀行,推動者是各級住宅貸款機構,高潮化是黎曼的倒閉,整個過程反映了貪婪的資本主義作繭自縛,而且由於資本的高度網路化,引發了金融行業的一系列問題,最終危機從資本市場蔓延到整個世界。
美國政府對此次危機的責任主要在於,未能有效地監管投資銀行業務。同時政府長期的低利率政策促使機構尋找高收益投資機會,在客觀上形成了危機出現的環境。

2. 歐債危機的引發是黑豬五國的財政危機,導火索是希臘政府的假賬問題被揭露,使得持有希臘國債的投資者擔心希臘會債務違約,讓他們的國債變為廢紙。為了緩解歐洲的擔憂,希臘政府宣布減少福利開支,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老百姓不願意自己的福利受到損害,因此爆發社會騷亂。
這下一步就是黑豬五國的其他國家也暴露了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同時各家評級機構推波助瀾,紛紛調低各國的評級,這也是歐債被擴大化的一大因素。
在歐債危機里,投行和銀行的作用微乎其微。由於是政府財政因素所導致,各國政府在危機對應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舉例來說,歐盟就好像是個合夥制的創業企業。現在有一個人的項目賠錢了,開始跟公司里借錢,慢慢地別的合伙人就開始質疑是不是應該接著把大家的利潤去貼補這個項目,或者乾脆把項目咔嚓掉。

所以結論就是,雖然都叫危機,但是大大地不同。沒病不死人,但死人的也不都全是一種病。


一、次貸危機
源遠流長,過程錯綜複雜,幫樓主畫了倆簡圖以便理解
1.緣起

2.危機

二、歐債危機
歐債過程比較清晰,源自以希臘、葡萄牙政府為代表的過度消費、財政赤字,最終無力償付引發危機。以希臘為例,1832年獨立後政府有一半時間處破產和違約狀態;騙進歐元區後,憑藉歐盟的隱形信用擔保,貸款成本猛降,大幅舉債增加福利。

2009年,歐元豬國(pigs——portugal,ireland,greece,spain)政府債務於GDP佔比超50%,希臘勇冠四軍達100%。至此,豬國壞賬風險猛增,投資者要求以更高利率補償風險,而高利率更進一步加大豬國還債壓力,終惡性循環到無力償還的地步。

2010年5月,擔心成員國債務違約將沉重打擊歐元信譽,進而連累眾豬國遭投資者擠兌,最終殃及整個歐元區經濟,歐盟與IMF聯手救市,可惜天不遂人願。

2011年11月,義大利10年期政府債券利率突破7%,標誌救市失敗,歐債危機蔓延;此後,歐元區金融機構遭遇大規模擠兌,西班牙苦撐一年後向歐盟申請救助基金。

義大利、西班牙經濟總量遠超希臘,在金融市場上流通的政府債券數額巨大,至此歐債危機全面升級成金融危機。

三、總結
二者起因不同,樓主的問題已寫明;但最最要命的區別是:
次貸危機質變於政府監管不力,理論上可防可治;
歐債危機質變於無人監管,根源於歐元區結構性漏洞——主權國家不可能讓渡稅權和財權,最終,平時成員國開支無從監督約束,戰時無最後貸款人平息恐慌,至今無解

ref.艾倫.格林斯潘.《動蕩的世界》.中信出版社


次貸危機,是由於利率環境變化導致之前發行的次級債務違約,使得建立在次級債務上的各種衍生產品崩盤,進一步產生流動性危機和信用危機,最後導致金融危機。
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我的回答:

什麼是次貸?次貸危機又是怎麼導致的? - 翟振的回答

簡單介紹下希臘債務危機:


開端是希臘想加入歐元區,享受歐元區各種貿易上的優惠政策,而歐元區根本文件《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要分別低於3%和60%。希臘在加入的時候遠遠沒有達到。而高盛出來幫忙,設計出一套「貨幣掉期交易」方式,為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從而使希臘在賬面上符合了歐元區成員國的標準。這為後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而在2009年希臘政府換屆之後,新總理髮現上一屆政府欠的錢自己無論如何也還不了。於是2009年10月初,希臘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預計將分別達到12.7%和113%。意思就是說,我欠了好多好多錢,我可能還不起了,你們自己看著辦。

於是,2009年12月16日晚間,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布,將希臘的長期主權信貸評級下調一檔,從「A-」降為「BBB+」。隨後穆迪和惠譽也下調了希臘的主權債務評級。

什麼是主權債務?和主權債務評級有什麼關係?
主權債務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國家以其國家信譽向國際上借錢,我印象中到2015希臘的債務裡面一大半是歐洲央行、IMF借給他的,大概25%是德國借給他的。既然是拿國家信譽來借錢,那麼你的信譽值不值錢誰說了算?這個時候就要看主權債務評級了。國際三大信譽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會定期、不定期更新各個國家的主權債務評級,如果評級很高,比如標普的AAA,穆迪的Aaa,那麼說明你的債務基本沒可能違約。這麼高的評級我不知道美國有沒有。。。(美國是絕對不會在美元債務上違約的,大不了印錢嘛!)如果沒可能違約,那麼說明它安全,安全的國債有兩個優點:
1.好賣,這個比較好理解
2.借錢成本低,就和銀行貸款一樣,如果你違約的概率大,銀行就會多要利息,如果你不大可能違約,銀行就給你打折的利息

在希臘的主權債務評級被持續調低之後,希臘的借錢成本就越來越高(我印象中有一段時間有超過30%的年利率)。希臘本來就是靠借新債還舊債過活的,現在突然很難借到錢了,而且借到的還特么都是高利貸(平均17%的年利率你體會下。。),2008年之後世界又是經濟危機,沒人來希臘旅遊了,希臘自己賺不到錢。

於是,國際債權人就說:你快還錢!
希臘:我沒錢!
國際債權人:你加稅,減少公務員福利,快還錢!
希臘:可以吧。。
...
國際債權人:你再加稅,還錢!
希臘民眾:抗議!老子不要加稅!還老子筆記本補貼!還老子假期!
希臘:。。。你說怎麼辦。。。
...
這一段扯皮一直扯到了2015年,只到齊普拉斯上台。

齊普拉斯上台後,劇情是這樣的:
齊普拉斯:我不要還錢了,你給我減債!
國際債權人:你做夢!特么你加稅!還錢!
齊普拉斯:你傻x,想多了!
國際債權人:cao!你要麼立刻還錢,要麼加稅,否則你就別想再借到1分錢!
齊普拉斯:你當我是嚇大的?你不借我錢,我就給IS發歐洲簽!
國際債權人:我x你大爺!你不還錢老子讓你滾出歐元區!
...
從2015年2月到7月,基本上都是這樣開始罵街了。。
最後到7月要還錢了,劇情是這樣的。。
齊普拉斯:希臘人民,讓我們團結起來!
希臘人民:好!
齊普拉斯:那我們就寧願退出歐元區,也不要還錢!
希臘人民:好!
齊普拉斯:那我們要不要退出歐元區?(退歐公投)
希臘人民:不要!
齊普拉斯:。。。。= =||(干!)
齊普拉斯:各位大哥我錯了,我們再商量!
國際債權人:慫蛋,你終於慫了?好我們再商量。。
到目前還是在扯皮。。。


舉個例子,我有一百億,借給廣州的市民,明年他們要還一百三十億,然後我又跟上海的市民說,我這有投資項目,你今年投資我這個項目一百一十塊錢,明年就能拿一百三十塊錢,你投資一百一十萬,明年就能拿一百三十萬,這一百億的債務賣出去我是不是賺了十億?我把別人投資的錢又借出去當做「投資項目」賣掉,又可以賺錢,如此循環,那我是不是要鼓勵大家多借錢(政府原來有監管措施,但是我花錢把這些措施都幹掉了,這裡的幹掉不單是壓制或賄賂,也可以是引導決策,比如說財政支持低收入者購房,提供更多有利條件)?然後我借出去了幾萬億,借錢的人使勁花(因為貸款容易),後來發現,媽的這些廣州人還不起錢……完蛋了,廣州,上海,我一起玩完,例子中的「我」就是雷曼兄弟銀行為代表的金融巨鱷,這就是美國的次貸危機。
而歐洲的債務由於國家間貧富差距巨大,某些國家因為跟世界其他國家借的錢太多,又還不起,加之歐盟經濟一體化(歐元貶值)使其影響擴大造成大範圍的債務危機。


關於1,次貸危機的醞釀者是誰有很大爭議,個人認為是美國政府。是參眾兩院通過法案要求保證低收入者住房,房利美房地美據此開啟閘門。同時美聯儲刻意壓低利率,資本市場流動性過於充足。而金融機構高槓桿率使危機來的更加迅猛。(高槓桿率也是因為80年代政府放鬆監管造成)
如果遇著危機就把成因歸結為人的貪慾,那就正如分析飛機墜地是因地心引力一樣。


1,美國:投行的騙子沒有被政府監管造成的;
2,歐洲:政府這個媽借錢慣孩子,還不起錢了,孩子也慣壞了。


歸根結底,預支未來的尺度在哪裡?這是美歐危機的共性。只有從生產和消費的原始意義找出路,才能解決將來不再發生這種危機。


說投行是騙子不為過。即使美國,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高尚的人不需要監管」上面。


1、歐債,是因為希臘等國家花錢如流水,福利太太好了,就是以國家為單位的財政危機,支出大大地大於收入。然後,希臘政府的假帳醜聞被揭露了,那麼,手中有希望國債的國家就在懷疑這人債能收回來嗎。

本來,如果要損,就損希臘這些國家,但他又偏偏是歐盟里滴,合夥制,是連坐制度,那歐盟的其他國家的利潤補貼在希臘這些國家的缺口上。

問題是,其他合夥國肯不肯呢??至少,國民肯么?不肯的話,就一陣亂了。

希臘希望卡掉國民的福利以填這個坑,但,國民肯么?不肯,那就是一陣亂。

2、次貸,是因為銀行借款利率低,而房價在高攀,就出現了銀行把錢借給還債能力差的人,也就是次一點的借款人用以買房,然後再把房抵押回給貸款銀行。

借了錢後,銀行手中只有一批債權,木有現金啊。

聰明的銀行就把這些債權挑一下,還債能力強的這好的部門打個包,還債能力差的又打個包,然後把這個包按不同的價賣給其他金融機構。

對於好的那些包,大家不怕。

但對於壞的那些包,還是有些惶恐滴,咋辦?啊,拉保險公司進來一下~~那就妥妥的啦~~

本來,當借款的人乖乖按其還錢,就是一個良性的大循環。

但,當房價下跌時,他竟斷供了,連房子也不要了,這就斷了一環,後面環環都斷掉了,
而且,第一次轉手賣都會提高價格,後面接手的那些價格已大大超過原來那時房子能值的價,更何況現在房價還跌了。

就這樣,雷曼不得不破產。前幾年還可以在三色台看到雷曼苦主拉橫幅討債。

小結:歐債起因是政府自已監督自已不力,因為又是裁判,又是運動員。
而次貸起因是政府監督銀行不力,這個本可以避免,又是要打臉的節奏了。



太愛花錢 . 官商勾結詐騙


推薦閱讀:

TAG:次貸危機 |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