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爾伯格是個偉大的導演嗎?
問題是關於是否」偉大「。他毋庸置疑是個賺錢的導演(根據維基百科,過往作品全球80億美元收入,個人財富30億美元)。恐怕也是個好導演,特別是他有獨創性的早期作品,如《大白鯊》、《ET》、《回到未來》。但是否偉大呢?如果從過去50年全球選5位最值得尊敬的導演,他會在裡面嗎?很多人抱怨他的很多電影(以最新的《戰馬》為代表)似乎都有如下特質中的一個或幾個(通常是幾個):膚淺、刻意煽情、平庸無趣、自以為是、和把觀眾當小孩灌輸價值觀。
從影史角度來說,斯皮爾伯格肯定是一個留名影史的導演。
至於說偉大,個人標準而已。你覺得是就是了。
我覺得,能拍出《辛德勒名單》就足以稱「偉大」了。
全世界的電影都以掛上他的名字為榮
斯蒂芬·斯皮爾博格,猶太裔美國導演。
他1946年生於俄亥俄洲的辛辛納提,自小就熱愛電影藝術。
四歲就用家裡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周圍的生活。
16歲時,初步具備電影思想與實踐能力的斯皮爾博格拍攝了第一部標準長度的影片《火光》,少年斯皮爾博格依靠這部電影賺到了100美元,這是他的第一筆票房收入。
從此,斯皮爾博格踏上了電影征程。
在他30多年的導演生涯中,既有《大白鯊》、《ET》、《奪寶奇兵》、《拯救大兵瑞恩》這些振聾發聵的商業力作,
又有《紫色》、《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這樣散發著濃郁藝術氣息的佳品,
還有《人工智慧》、《少數派報告》這樣領風氣之先、玩高科技製作於股掌的時髦作品。
斯皮爾博格在當今的電影界中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好萊塢自己培養的電影奇才。
好比香榭麗舍代表法蘭西的某種氣質一樣,斯皮爾博格已經成為了當今美國電影的標籤式人物。
如今的斯皮爾博格已經是世界性偶像人物了,他的名字每天都在被不同的國家的人們用不同的語言反覆提起。
作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美國導演,斯皮爾博格的電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能取得巨額的票房成績。
最賣座影片第五位——《失落的世界》。
作為侏羅紀公園的續集,這部影片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的前作侏羅紀公園上映所引發的史無前例的恐龍熱潮。
另外這部影片在特技製作上也可以說盡心儘力,恐龍被好萊塢的特技大師們製作的更加惟妙惟肖。
《失落的世界》上映時間1997年,票房收入22910萬美元。
最賣座影片第四位——《奪寶奇兵》。
作為《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的第一部,《奪寶奇兵》真不愧對它的名字,它不但成為了為好萊塢探險片開創一條新路的奇兵,同時也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成績。
至於取勝原因,看看這部片子斯皮爾博格和喬治盧卡斯這兩位導演的名字你就全明白了。
《奪寶奇兵》上映時間1981年,票房收入24240萬美元。
最賣座影片第三位——《大白鯊》。
這是斯皮爾博格正式開始好萊塢導演生涯後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一部將全世界人民嚇壞了的作品。
大白鯊的尖牙利齒已經在銀幕上耀武揚威了將近三十年,可至今卻仍然讓人不寒而慄。
《大白鯊》上映時間1975年,票房收入26000萬美元。
最賣座影片第二位——《侏羅紀公園》。
這部電影不但取得了天文票房,還在全世界掀起了恐龍熱潮。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發現,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不僅僅是開創性的數字技術奇觀,
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科學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後果的宏大主題。
這樣的思想性、藝術性具佳的作品,獲得成功也是理所當然。
《侏羅紀公園》,上映時間1993年,票房收入35710萬美元。
最賣座影片第一位——《ET》。
這部電影2002年舉行了公映二十周年的慶祝活動,影片的特別版再次上市,ET迷們又一次的蜂擁而至。
這充分說明了在《ET》中展現的斯皮爾博格式的溫情是多麼的迷人。
一部電影能夠形成一個穩固長久的影迷群落,也難怪它能長映不衰。
《ET》上映時間1982年,票房收入39980萬美元。
從票房成績最好的五部影片當中可以看出,斯皮爾博格的作品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科幻片和驚險片,
我們在觀看這些電影時往往沉醉於片中那些離奇的情節和充滿想像力的神奇畫面,
看完電影以後我們又會驚嘆,在斯皮爾博格頭腦終居然能夠蘊藏如此豐富的想像力。
比如他電影中的外星來客就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在斯皮爾博格1977年推出的科幻影片《第三類接觸》中,法國導演特呂弗扮演的拉孔布率領一隻多國科學家小組來到墨西哥的索諾拉沙漠。
他們來這裡的目的是研究一個神秘現象,因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就已經失蹤的一個美國飛行中隊,在這片荒涼的沙漠里又神秘的出現了。
科學家們發現,所有這些飛機都完好無損,馬達可以輕易開動,甚至飛行員的家人照片還插在儀錶盤上。
可是那些機組人員呢?他們依然蹤影皆無。
神秘的現象繼續發生著,美國印第安納州曼西市突然大面積停電,在一片漆黑之中,架線工羅伊開車去檢查停電事故發生的原因。
在路上,他遭遇了一個通體發出刺眼光亮的神秘飛行物。
在曼西市,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小男孩巴里的家裡。
窗外神奇的火光吸引著他爬出門外,在母親吉蓮的哭喊聲中,巴里同那這神秘的火光一同消失。
自從看到外星飛船以後,架線工羅伊被這個奇妙的經歷徹底迷住了,他開始嚮往同傳說的外星生命進行親密接觸。
而巴里的母親吉蓮為了找到兒子也開始尋找外星生命留下的蛛絲馬跡。
在一種神秘力量的召喚下,羅伊和吉蓮一同來到懷俄明州的一座突然出現的奇形怪狀的山峰下面,這座山峰顯然是外星生命為了同地球人進行接觸而建造的。
在這裡,拉孔布率領的科學家們已經建造了一個大型的基地,所有人都在等待外星生命的到來。
第三類接觸的片名來自美國宇航局的一個專業術語,它指的是同外星生命進行的實際接觸和交流。
儘管影片是虛構的,但是其中大部分內容卻並非空穴來風。
實際上,美國軍方和美國宇航局就因為第三類接觸中涉及到一些國家機密而反對這部影片的拍攝。
然而就像第三類接觸中的架線工羅伊一樣,斯皮爾博格對外星生命的幻想是那麼執著,影片的最後,對外星生命充滿嚮往的羅伊由一群小外星人護送,緩緩登上了他們的飛船,他微笑著向地球告別。
在拍攝《第三類接觸》四年之後,斯皮爾博格推出了他的另一部以外星人為主角的電影——《ET》。
在一個神秘的夜晚,一架外星飛船降落在地球上一片叢林之中。
正當他們準備離去時聞訊而來的美國科學家和警察包圍了叢林並開始搜捕外星生命。
匆忙中,外星飛船起飛逃走,一個外星人卻被遺落在地球上。
在科學家和警察的搜捕下,外星人走投無路,躲進了小男孩艾里奧特家的儲藏室里。
善良的艾里奧特瞞著媽媽收留了孤獨、無助的外星人,並為他取名ET。
艾里奧特發現,眼前這個小怪物,實際上和自己一樣是個情感豐富的孩子。
不久之後他們就成為了最要好的朋友。
雖然來自不同的星球,但艾里奧特和ET之間的友情卻超越了一切外在的障礙,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奇妙的心靈感應。
ET雖然受到艾里奧特和哥哥、妹妹無微不至的照顧,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回到自己的星球。
他用電話機組裝了一部雷達,回到叢林中向遙遠的外太空發去求救的信號。
可憐的ET整夜守在叢林中,卻沒有收到任何反饋回來的信息。由於在叢林中的時間太久,ET和艾里奧特都病倒了。
這時科學家和警察們終於發現了ET的行蹤,他們蜂擁而至,力圖挽回ET的生命,以便保住這個珍貴的實驗品。
但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ET由於不能收到自己星球反饋的信息,終於還是因為病情過重,搶救無效死去了。
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而失去好朋友的奇蹟出艾里奧特更是無比孤獨。
就在這個時候,奇蹟出現了,收到外星同伴訊號的ET又神奇般的復活過來。
儘管因為ET復活而驚喜萬分,但是為了避免ET再落入成年人之手,艾里奧特和朋友們一起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自行車追逐。
在孩子們的幫助下,ET再次回到叢林之中,接他回家的飛船趕來了,ET終於要走了,
艾里奧特戀戀不捨的和他的外星朋友告別,滿載著孩子間純真友誼的飛船啟動了,在消失的那一瞬間,它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美麗的彩虹。
這彩虹象徵著人類同外星生命進行交往的美好未來。
斯皮爾博格對於天空和宇宙的興趣由來已久。
他的父親是一名愛好廣泛的計算機工程師,在斯皮爾博格4歲的時候,父親在睡夢中將他叫醒,帶著他到一片草地上觀看流星雨。
從那次經歷開始,幼年的斯皮爾博格對宇宙、對外星生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人類對於外星生命的探索從來都是引人注目的,因此好萊塢電影中也不斷的出現各種外形星形象。
1977年隨著喬治·盧卡斯導演的《星球大戰》的公映,科幻片開始在美國風靡一時,直到現在也是好萊塢最重要的類型片之一。
而外星生命則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科幻片的主角。
《星球大戰》系列中的外星人往往兇悍好鬥,他們的飛船在浩淼宇宙中馳騁,互相利用最尖端的武器攻擊對方,
《星球大戰》中的外星世界是殘酷的戰爭世界,它如此深切的印證著人類自身發動的一場又一場戰爭。
而在蒂姆伯頓拍攝的《火星人玩轉地球》中,相貌猙獰,窮凶極惡的火星人來到地球,面對人類拋出的橄欖枝,它們卻以滅絕性屠殺作為回報。
對比這些兇惡好鬥的外星生命,斯皮爾博格影片中的外星人卻截然不同。
在《第三類接觸》中,外星人的飛碟雖然在地球上橫衝直撞,許多人類也被他們劫持到飛船上。
但在影片的最後,他們將劫持的人類全部完好無損的送回了地球。
在此之前發生的一切迷題也豁然解開。
當這些外星人友好地向人類告別時,我們明白,這些惡作劇的背後不過是好奇而善意的接觸。
《ET》中的外星人則更具人性化色彩,在他奇怪的外表後面,我們不難發現他不過是斯皮爾博格心目中一個迷路的孩子。
他同所有地球上的孩子一樣,有著對於家庭和父母的依賴,有著對陌生世界的恐懼。
顯然,在斯皮爾博格看來,愛不但是地球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是幻想中的外星生命最寶貴的精神依靠。
如今的好萊塢的科幻影片中,將外星人描繪成兇殘入侵者的作品就像格陵蘭島的冰山一樣眾多。
在它們的包圍中,斯皮爾博格影片中善良的外星人就象一條綿延的暖流,長久地安撫著我們因為驚嚇過度而對宇宙的浩淼和神秘所產生的恐懼。
斯皮爾博格幼年時代對於天空和宇宙懷有的美好希望,使得他的影片中外星人的形象顯得那麼可愛和令人神往。
看過了外星人,我們再來關注斯皮爾博格電影中另一類充滿想像力的形象,怪獸。
與善良地外星人不同的是,這些怪獸則往往是可怕而兇殘的角色。
不論是《大白鯊》中吃人的巨鯊還是《侏羅紀公園》中兇殘的恐龍,都在影片中扮演著人類敵人的角色。
斯皮爾博格1975年拍攝的電影《大白鯊》改編自彼得·本利奇的同名暢銷小說。
在這部電影中,一隻巨大無比、兇殘成性的鯊魚多次襲擊新英格蘭海岸的一個海濱小鎮。數名居民和遊客命喪鯊魚之口。
一時間小鎮上人心惶惶。
警官布羅迪身負為小鎮剷除禍害的重任,他請來了海洋生物學家胡伯和漁夫昆特,三人乘坐一隻小艇起航了,
他們的目的就是殺死這隻從未見過的無比兇殘的吃人惡魔,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呢?
這部影片的情節緊張驚險,懸念環環相扣,尤其是片中那隻巨大的鯊魚,被好萊塢的特技師們製作的惟妙惟肖,這一切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始終被濃重的恐怖氣氛所籠罩。
斯皮爾博格電影中的怪獸往往扮演著恐怖殺手的角色,而影片中,人類主角需要經過刺刀見紅的頑強搏鬥,才能最終戰勝怪獸,保住性命。
據說《大白鯊》公映之後,被嚇壞的美國人多年不敢去海邊游泳,美國的旅遊業也因此損失慘重。
同外星人一樣,斯皮爾博格電影中的怪獸同樣是充滿想像力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更象是斯皮爾博格童年時代的一場惡夢。
斯皮爾博格在回憶他童年時代時,曾經提及過一部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著名動畫影片,《白雪公主》。
這部迪斯尼動畫片一直被認為是美妙、愉快沒有恐怖內容的少兒經典,但斯皮爾博格回憶說,他8歲看這部動畫片時,片中巫婆的出現使他徹底墮入不可抑止的神經質般的恐懼之中。
斯皮爾博格這種膽小鬼似的表現恰恰說明,他從幼年時期就開始顯示出對於周圍世界的極端敏感。
而這種對生活的敏感一旦轉化成在藝術創作中的敏感,就必然會在作品中顯現出非凡的創造力和感染力。
在拍攝《大白鯊》18年之後,斯皮爾博格推出了另一部更加令人瞋目結舌的「怪物」電影——《侏羅紀公園》。
考古學家艾倫·格蘭特和艾莉以及性情古怪的科學家馬爾克姆來到一個海島上。
在這裡,億萬富翁約翰·哈蒙德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侏羅紀公園。
他僱傭一批科學家利用從蚊子化石中找到的恐龍基因,再造了這些早已滅絕的巨大生物。
一天晚上,狂風大作,暴風雨來了。
掌控整個公園電腦系統的丹尼斯為了盜取恐龍胚胎而關閉了安全控制系統。
這下他可惹了大麻煩,因為安全系統失靈,恐龍們從沒電的電網內跑了出來,並對人類發動了襲擊。
最後,艾倫等人冒著生命危險恢復了安全系統和電力供應,但兇猛的恐龍已經完全佔據了這個小島,人類只能倉惶逃走。
在這部電影中,斯皮爾博格將早已滅絕的恐龍塑造的栩栩如生。
驚險的情節設計、完美、逼真的數字特效使得這部影片形成了空前的視聽刺激,當時許多媒體直接以「恐龍復活」為題目報道該片的上映。
這種效果的達成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還是斯皮爾博格從小懷有的對「怪物」的極其敏感的恐懼心理。
對比善良的外星生命,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斯皮爾博格電影中兇殘的怪獸往往是地球上存在或者曾經存在的生命。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的電影中的怪獸不僅僅是一場孩子般惡夢,同時還隱含著斯皮爾博格對於人類面臨的危險處境的憂慮和反思。
如果我們將怪獸的範圍無限擴大的話,《辛德勒名單》中瘋狂屠殺猶太人的德國納粹何嘗不是比大白鯊和恐龍更加殘暴的怪獸呢?
從1981年到1989年間,斯皮爾博格同喬治·盧卡斯合作拍攝三部《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電影,這三部電影也被認為是斯皮爾博格商業片色彩最濃的電影。
神秘的寶物、驚心動魄的歷險和濃郁的異國風情使得《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成為了天方夜談似的童話,在那些或玄妙、或瑰麗、或陰毒、或神秘的場景中。
我們可以看出,斯皮爾博格的歷險片中同樣蘊含著孩子般的奇妙幻想。
少年斯皮爾博格關於探險的幻想很多時候是那些關於精靈鬼怪層出不窮的念頭,這些念頭又往往帶有惡作劇的性質。
一次他哄騙自己的三個妹妹去看他藏在儲藏室里的一個頭骨,這個頭骨被他設計成不僅瞪著的眼珠可以轉動,裡面還閃著陰森的光亮。
後來,所有這些恐怖鬧劇都成了《印第安納瓊斯系列》中的情節。
孩子般的遊戲心態使得斯皮爾博格導演的這個系列電影在讓人激動不已的同時又能捧腹大笑,
它的所有元素集結在一起恰恰構成了娛樂片最基本的架構,而斯皮爾博格源自童年時代的豐富幻想又使得這個架構渾然天成,無可挑剔。
如今的年過半百的斯皮爾博格在公眾場合露面時臉上總是帶著招牌式的微笑,
有許多人認為他微笑時看起來就像一個孩子,有些狡黠,有些天真,對周圍的世界,對廣袤宇宙懷有無比豐富的幻想。
有人說過,自迪斯尼以後,再也沒有電影家象斯皮爾博格一樣,對兒童想像中的狂喜和魔力,有著更富有本能的感受了。
而他能夠溫情的對待他的電影時源於他從小就經歷的孤獨,在受傷後他沒有苦大仇深反而以親切相待。
1993年斯皮爾博格在47歲時終於憑藉《辛德勒名單》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在三十多年的好萊塢導演生涯中,斯皮爾博格總是勇往直前,力求做到最好,拍攝一部能夠在電影史上留下光輝印記的作品一直是他耿耿於懷的願望,
但這個願望這也使他在自己的事業生涯中付出了極大的艱辛。
從《大白鯊》開始,關於他的影片粗俗、血腥,沒有任何藝術價值的指責從來沒有停止過,他的商業片票房越好,指責的聲音也就越大。
實際上在斯皮爾博格早期的商業片中始終貫穿著人性的表達。
《ET》是來自童年的傷痛和幻想,《奪寶奇兵》充滿了一個少年對於冒險生活的渴望,而《大白鯊》則是關於一個成年男性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
但是這些商業片中對於人性的探討還是受到商業因素的嚴重干擾,斯皮爾博格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為了證明自己不僅僅只會拍商業電影,他於1985年開始籌備拍攝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藝術電影——《紫色》。
歷史永遠是公平的。
1990年代初,一個能使斯皮爾博格成為真正的大師導演的機會出現了,這就是《辛德勒名單》。
實際上早在1982年,斯皮爾博格就買下了猶太作家托馬斯·基尼利的小說《辛德勒方舟》,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他已經做了整整十年的準備,現在時機終於成熟。
斯皮爾伯格經常稱自己是一個美國東海岸郊區的產物,但在文化上,他則是典型的猶太教徒。
《辛德勒方舟》的作者托馬斯·肯尼利經常開玩笑地說,他那張臉簡直就是一張「古代的波蘭地圖」。
小時候的斯皮爾博格經常受到反猶太主義的侵擾,學校大廳里突然砸向他的硬幣,成為了他童年傷痛記憶的一部分。
所以當身為猶太人的斯皮爾博格遇到《辛德勒名單》時,一部偉大的電影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
這將是一部真正能夠打動斯皮爾博格也能打動全世界的電影。
這將是一部民族罹難的史詩,它內部蘊涵著宗教式的關懷和對生命的極大悲泯。
1993年影片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所在地波蘭開始拍攝。
拍攝一部這樣題材的電影對於一直被認為是商業片導演的斯皮爾博格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除此之外,他的猶太人身份也不允許他為這部影片加入過多的商業化色彩,此時的斯皮爾博格經過了多年的磨礪,經過了極大的成功與痛苦的失敗,他已經洗盡鉛華,需要的就是徹底燃燒自己的靈魂。
《辛德勒名單》在拍攝之初就確定了採用商業影片中極少見到的黑白膠片,斯皮爾博格認為這些黑白的畫面就像真相的血漿一樣觸目驚心。
原本已經爛俗的溫情,被黑白畫面中一個紅色的小女孩提升到嶄新的高度,再也不是對觀眾情緒刻意的煽動了,因為歷史本身就已經足夠沉重。
在導演技法上,斯皮爾博格也拋棄了慣用的手法,整部電影拍攝時,沒有分鏡頭台本,沒有機動攝影升降台架,也不用變焦攝影鏡頭,所有花哨的技術都降到最低程度。
對於電影將來能否吸引觀眾的問題,斯皮爾博格解釋說,我根本無意關心電影是否保本,我真的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
《辛德勒名單》於1993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在美國上映。
影片長達195分鐘,這並不是美國人習慣的觀影時間,但是這次大部分人用神聖和禮貌的態度對待這部電影。
許多電影院都發布了一條「行為法規」,建議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吃爆米花將被視為不適當的。
評論界也一反常態的對斯皮爾博格大加讚揚,那些一直以來批評斯皮爾博格電影缺乏藝術價值的影評家們也不禁承認《辛德勒名單》是迄今為止拍攝的大屠殺電影中,最優秀、最完整的劇情片。
《辛德勒名單》在次年奧斯卡評獎中獲得了十三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了七個獎項。而斯皮爾博格也終於憑藉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斯皮爾博格,這位好萊塢電影奇才終於如願以償的拍攝了一部真正的藝術電影,憑藉《辛德勒名單》的光輝,他無可爭議的進入了電影藝術大師的行列。
如今的好萊塢電影已經是世界電影霸主,美國的電影出口也成為僅次于軍工出口的無煙工業。
這一切的形成得益於好萊塢影片製作發行的完備機制,也得益於他們對於世界電影發展成果的吸納消化。
斯皮爾博格作為美國電影體制下成長起來的成功範例,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好萊塢自身的經典內涵以及對於世界電影的消化吸收。
在三十多年的電影導演生涯中,斯皮爾博格身上體現出藝術與商業的完美結合,他對自己作品進行的有效的突破與超越使他一步步走向了輝煌的頂點。
如今的斯皮爾博格已經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公司,他已經完全有能力和權力拍攝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讓我們在希望中等待他更加優秀的作品問世吧。
來源於:第十放映室
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影史100部最偉大電影,斯皮爾伯格佔了5部,是所有導演中最多的。
http://mymovie.blogbus.com/logs/6065338.html (07年版)
英國 Total Film 雜誌評選影史最偉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排第3。
http://www.totalfilm.com/features/greatest-directors-ever-part-2
雖然個人不喜歡他的電影,也不認同這兩份榜單(感覺口味都太偏向好萊塢),但還是要承認他在影史上是很有影響的。另外,人家一生致力於拍商業片,就別拿文藝的標準來評價了。
能在同一年推出《侏羅紀公園》和《辛德勒的名單》,偉不偉大不談,活著的導演誰能做到這一點,請舉個手!
無論你是孩子還是年輕人中年人甚至是老人。外星人et、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奪寶奇兵、人工智慧、幸福終點站等總歸有一部你會喜歡。這就夠了,至於偉不偉大並不重要。
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導演,這麼說吧。他在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均衡上,目前沒有導演能夠超越。他對電影語言的發展是集大成性的,這有點像奧遜威爾斯,只不過他是有意識的去集合。
成功的導演,他的電影之於好萊塢電影工業化和視效化有著奠基的功勞。從大片廠時代到商業大片的量產,誰是旗手誰就足以被寫進影史,更何況有《辛德勒名單》這樣的電影作為早期代表作。沒必要和影史具有自我藝術風格追求的大師們比較,就連和美國本土的庫布里克、馬丁斯科塞斯、伍迪艾倫、波蘭斯基等斯皮爾伯格都不具備比較意義,非一個體系的導演怎麼比較都是愚蠢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藝術的桂冠雖然輪不到斯皮爾伯格來帶,但他的影響在別處,在那些沉浸於藝術鑒賞自我陶醉青年們所看不到的領域。單論成就無可置疑,關公戰秦瓊的事情各位看官還是少意淫了吧,就像總痴迷新浪潮、左岸否定好萊塢黃金時代你覺得合適嗎?
是,肯定是,知乎咋和豆瓣一樣,總有人裝文青,無論導演演員,演小眾文藝片的就厲害,商業性強的就是爆米花,好像能賺錢不是種能力,況且老斯的電影又不是小時代,幾乎每一步電影故事都講的很好(編劇功底深),感情充沛(當然有人說他濫用人文主義關懷),當然不是說他拍的都是經典,但我個人覺得這麼一個最近三十年最重量級的導演要是不算偉大,一個幾乎鎖定終身成就獎的人不算偉大,好萊塢最賺錢同時奧斯卡提名12次最佳影片獲獎兩次的不算偉大,那我找不出幾個最近30年偉大的導演了,可能偉人20年前都退出江湖了吧……
辛德勒名單和拯救大兵足以堪稱偉大。
一個人在自己的行業是否偉大,不僅要看他的作品,還要看他的品德,比如是否提攜信任,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等,最終要的還是看他對這個行業是否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和變化,讓這個行業更進一步。從這一點看,斯皮爾伯格無疑做得還不夠。
如果從過去50年里,選5位值得尊敬的導演,我覺得他肯定不會在裡面。50年里,電影不管是從拍攝技術,設備,藝術手法,風格,表現形式上,發生過無數的變化,無數導演和技術人員推動著這個造夢的行業,而比斯皮爾伯格值得尊重的導演,太多太多。
最後我認為樓主對他的評價還是太過了一點,他還是有著自己的思想和風格在裡邊的。
前文一些回答說斯皮爾伯格是迎合好萊塢的風格,實則大錯特錯,他才是現今好萊塢商業片風格的奠基人之一。他創造了如今好萊塢優秀商業片的敘事風格。不僅僅是小眾才偉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才是更偉大的。所以斯皮爾伯格很偉大。
他拍的所有電影加起來
在我心中比不上《西部風雲》
他對人類的關懷就像是讓人走入了那個時代。
簡單,也偉大。
1975年,斯皮爾伯格以電影《大白鯊》「嚇壞」了觀眾也創造了票房紀錄,至此開啟了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新時代。斯皮爾伯格可以稱得上最成功的商業導演之一。
在那個時代,大多數導演還專註在犯罪,政治和社會話題上,比如當年大熱的《飛越瘋人院》和《熱天午後》。但是斯皮爾伯格則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作品場面宏大,為人們提供了真正意義上的大銀幕觀影享受。
接下來十年間,沒有任何一個導演可以像斯皮爾伯格一樣總能吸引所有人的眼球。《奪寶奇兵》、《ET》還有《侏羅紀公園》都成為影響了一代觀眾的經典作品,而斯皮爾伯格也成為暑期大片的代名詞。
但是斯普爾伯格的新片《吹夢巨人》(The BFG)遭遇了票房滑鐵盧。這部電影的失敗和變味,暗示著斯皮爾伯格或許已經跟不上時代,不再是當年的他了。這部1億4千萬美金投資的兒童科幻片復刻了《ET》的敘事結構——一個孤獨的孩子,一個從另一個世界來的人組成了一個溫馨的故事。難怪Walden Media和迪士尼覺得他們手裡握著一張大牌。給他們自信的不僅斯皮爾伯格的加盟,電影同時改編自Roald Dahl的暢銷兒童小說,還有《ET》的編劇Melissa Mathison操刀劇本。
然而這部沒有巨星加盟的電影只能仰仗導演的票房號召力。斯皮爾伯格親自參加宣傳,發行遊戲,接受Wired和紐約時代周刊的採訪等。不幸的是製片方和投資人現在終於意識到,斯皮爾伯格已經雄風不再。《吹夢巨人》首映日只有不到兩千萬票房,這已經成為斯皮爾伯格職業生涯中的新低,足以媲美他當年的二戰題材喜劇《1941》。
過去的十年里斯皮爾伯格更加專註於他的老本行,歷史題材電影。像是《戰馬》,《林肯》和《間諜之橋》。隨著他年齡的增加,也意味著伴隨著他的粉絲觀眾在老去。這些題材的電影更多的面向那些從小看著《大白鯊》和《第三類接觸》長大的成年人們。他唯一的純商業電影只有《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雖在票房上有所斬獲,但被評為極其失敗的續集電影。而《丁丁歷險記》也沒有造成票房神話。
對於斯皮爾伯格的製片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來說,他對電影的選擇更是讓人摸不到頭腦。每一部《林肯》這樣的成功電影的背後,都有像是《極品飛車》和《解密危機》這樣的電影在拖後腿。他近來最大的成功則是監製Colin Trevorrow 所執導的《侏羅紀世界》。
一直以來,好萊塢的格局一直在變化著。漫畫改編的電影已經成為主流,而斯皮爾伯格擅長的科幻電影和B級大片已經退居二線。在兒童電影領域,皮克斯則是新的標杆——《海底總動員2》票房碾壓《吹夢巨人》。整個票房市場已經被少數大片瓜分,只有一些殘羹冷炙留給其餘的所有電影分食。過去的斯皮爾伯格習慣與巨星們合作,像湯姆·克魯斯和湯姆·漢克斯。但是現在的好萊塢,巨星效應早已不是影響票房的絕對因素。號召影迷走進電影院是各種「超級英雄」們,而不是扮演各種「超級英雄」的明星們。
在這個大導演號召力逐漸退去的時代。只有極少數像諾蘭和卡梅隆一樣的大導演仍然保持著足夠的影迷和票房影響力。 根據comScore的問卷調查,超過25個城市中,只有15%的觀眾去看《吹夢巨人》是因為斯皮爾伯格的大名,而這其中低於25歲的觀眾只有8%。
從約翰·福特到比利·懷爾德再到希區柯克,每一個大導演都會在某一時期遇到瓶頸。斯皮爾伯格會向觀眾證明《吹夢巨人》只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小下坡而已,並不是他老去過時的象徵。他的新片改編自暢銷小說的電影《一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將於2018年上映。這是一部講述虛擬現實世界,同時針對在遊戲和網路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觀眾群的電影。
如果這部電影成功,斯皮爾伯格將會重新回到一線。但是如果這部電影失敗,將真正預示著斯皮爾伯格,這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業電影導演,即將退出歷史舞台。
歡迎關注我們,最新的好萊塢電影資訊與技術,身在好萊塢的專業資訊分享平台
好萊塢影向標 微信號:hollywoodfilm
你說的特質我怎麼一個都不同意……
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導演,但總體而言還是投合好萊塢的審美品位。遠說不上偉大。
真正偉大的導演應該是庫布里克、波蘭斯基、大衛·芬奇、昆丁·塔倫蒂諾這種類型。你怎麼定義偉大的?德藝雙馨么?
如果是英文great,那他當之無愧很great。
沾上偉大,就是偉人了,除了開始的那幾個無產階級革命家,誰敢稱作偉大呀,說他很棒不就完了,偉大是個偽定義,給神仙留的,不是給正常人用的。
個人覺得是的 能拍出《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這類經典電影 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導演了 就連一直被大多數人吐槽過得《戰馬》 對比大部分影片來說我都覺得是一部好電影 畢竟兩個多小時的片長 我看的很投入 (^▽^)
斯皮爾伯格的戰爭三部曲,前兩部非常有名《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單》整體感覺十分沉重,尤其是1993年的《辛德勒的名單》幾乎包攬了那一屆(1994)奧斯卡的絕大多數獎項,不得不說是非常成功和有世界影響力的,然而很多人拿2011年的《戰馬》來做比較的話,就會覺得遜色不少(提名6項奧斯卡無一獲獎),於是很多人開始質疑斯皮爾伯格的藝術創作不能與當年同日而。這裡我想從幾個方面來對比這兩部影片進而分析斯皮爾伯格的藝術手段和風格的轉變(當然個人還是認為功力很強,只是方面不一樣了)
1、《辛德勒的名單》
這是一部戰爭題材電影中的標杆,毋庸置疑,黑白畫質十分懷舊,而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也是十分點睛的一筆是影片中唯一顯色的紅衣女孩,在無比殘酷的現實背景下這一抹紅色無比亮眼又被無端忽視,人性漠然(最後在運屍車裡再看到這一抹紅色,無比心痛,暗示著女孩最後難逃厄運的悲慘結局)。
阿蒙將軍對於power的反覆糾結,思考和最後的怯懦都是在影片中慢慢滲透的,十分發人深省,尤其是在第三槍最終斃命小男僕的場景也是令人萬分憎惡,隱喻了罪惡戰犯們內心的邪惡終究佔據了上風。
最終辛德勒作為罪人逃亡,也是令人十分動容的一幕,他哽咽著說出如果賣了表賣了車還能夠拯救更多人的時候,是的確更能展現人性光輝的。
2、《戰馬》
不管是
.-" _..`./ ."_."."
| ." (.)`.
;" ,_ `.
.--.__________." ; `.;-"
| ./ /
| | /
`.."`-._ _____, .."
/ | | | |
/ /| | | |
/ / | | | |
/_/ |_| |_| \_
|__ |__ |__ |__還是人,這都是一部高顏值撐起來的電影,抖森都來客串可以見得顏值質量保證。言歸正傳,這是一部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個小節點都可以感動到你我的電影,不是十分出彩的原因在於主角不鮮明,整部影片重點不突出的特點,每一部分分布較為勻稱,個人覺得前期鋪墊有一丟丟長,但是並不妨礙整部影片十分流暢的抒情。最後結局時如畫的黃昏,象徵著馬和人的回家,「回歸」也是這些年斯皮爾伯格先生執導電影的一大特色,這種兜兜轉轉的人性回歸是這一部兒童文學精髓的很好展現。
看跟誰比咯,庫布里克,希區柯克,布列松,伯格曼,費里尼,塔可夫斯基,黑擇明哪個不比他強,就連科恩兄弟,我覺得都比他厲害
如果張藝謀,陳凱歌算是偉大的導演,那麼斯皮爾伯格也是偉大的導演,如果黑澤明,庫布里克這樣的才算是偉大導演的標準,那麼斯皮爾伯格不是!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導演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