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麥高芬(MacGuffin)?是否每部電影中都有麥高芬?


名詞:麥高芬

英文:MacGuffin

來源:英國編劇安格斯·麥克菲爾

屬性:電影術語

相關電影:[三十九級台階](1935)、[蝴蝶夢](1940)、[公民凱恩](1941)、[後窗](1954)、[西北偏北](1959)、[驚魂記](1960)、[低俗小說](1994)、[追隨](1998)、[兩桿大煙槍](1998)

——基本釋義——

①指某個推動戲劇發展的契機、情節,或角色們拚命追逐的可能不存在的東西,觀眾也可能不關心,它出現目的在於引導觀眾沉浸於電影體驗

②開端是[三十九級台階],通過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在其後來電影中的使用流行起來

——詳細解釋——

麗貝卡曾是曼德利莊園里的夫人,去世多年。

她的丈夫和管家仍生活在此。某天丈夫偶遇了一位天真的姑娘,兩人墜入愛河,喜結連理。

這看似有著童話般發展的故事,在希區柯克的電影里,可不會太簡單。

▲[蝴蝶夢],那位天真的姑娘住進莊園之後,隨處可見麗貝卡的影子,餐巾上、枕套上、甚至通訊簿上,都是她的名字

「麗貝卡」還佔據著管家和丈夫的內心,她像幽靈般壓得人喘不過氣,讓人感到局促不安。

希區柯克利用「麗貝卡」這一不存在的人物,成功串聯起整部電影,推動情節發展,勾起觀眾的探索欲。

▲她重要到可以直接用作片名

亦次要到觀眾毫不關心,他們只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故事,劇中的主角將會如何抉擇。

這類講述電影的敘事手段叫作麥高芬,是希區柯克的慣用「詭計」。

他的詭計從[三十九級台階]開始,整部電影圍繞裡邊的間諜組織發展,但對於這個間諜組織及他們偷運的國家機密卻沒做什麼交代。

[西北偏北]里,男主亦被認作了一位名叫凱普林的間諜,惹得別人到處追殺他。

▲他只好在全美各地逃亡,立志找出真正的「凱普林」,同時陷入和女主之間纏綿的愛情中

在這一過程中,男主遇到了更大的麻煩——藏在前哥倫布時期雕塑的微縮膠捲中的政府機密。

可這接二連三出現的麻煩,只為激發角色行為,導演並不會為了得到謎底而專註於此。

該片中的麥高芬,成為希區柯克最為津津樂道的運用。

「我最好的麥高芬手法——所謂最好的,就是說最空靈的,最不存在的,最微不足道的——就是[西北偏北]里的那一個。」

熱衷於用此來講述電影的他,怎會錯過每一部電影中可以營造懸念的契機呢。

▲[驚魂記]里,瑪麗安從自己老闆那裡偷得四萬美金後逃跑,住進了貝茨汽車旅館

希區柯克從這「四萬美金」入手,影片的前三分之一皆圍繞其發展——由此引齣電影真正的故事:殺掉瑪麗安的人及其殺人動機。

正如他自己所說:「一個真正的麥高芬會帶你到達目的地,絕不會掩蔽最終的位置。」 通俗來講就是聲東擊西。

麥高芬常作為驚悚故事、間諜故事和冒險故事的中心。但它的運用不止於此。

▲可以是[低俗小說]中的兩名黑社會成員一直尋找的黑箱子

▲也可以是[奪寶奇兵]里那「失落的約櫃」

▲或者[卧虎藏龍]里的青冥劍

麥高芬之於影片道具而言,更需要特定環境和氣氛的營造,從始至終,它都只是一個次要的契機,又或者什麼都不是。

畢竟,當要敘述的故事,寫實到必須要把前後原因都刻畫清楚,觀眾非揪著邏輯不放時,麥高芬就毫無用處了。


·
俺修改了一下這個問題,否則無法回答。(題主可以直接跳到第二個問題
1,MacGuffin是什麼?
為了照顧一下大多數知友,首先先說下這個詞兒從哪來的吧:

出自1966年出版的《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的第六章。

其中希區柯克在談到《海外特派員》(Foreign Correspodent)中的秘密條款時,突然提到麥格芬(MacGuffin),特呂弗問「麥格芬」是一種借口么?然後希區柯克答道:

這是一種旁敲側擊,一種敲門磚,一種手段,通常人們稱之為「別緻的玩意兒」(gimmick)(俺註:英文里也可以做「魔術的機關/花招」)

下面就是「麥格芬」的由來。您知道,吉普林(英國小說家)經常描寫印度人和英國人在阿富汗邊境同土著的衝突。在所有這種背景的間諜故事中,始終不變的情節是偷竊堡壘地圖。這就是「麥格芬」。「麥格芬」是人們給這類行動取的一個名稱,即偷竊……文件;偷竊……材料;偷竊……秘密。實際上,這沒有什麼意義。邏輯學家想在「麥格芬」中尋找真相是無意義的。在我的工作中,我總是想,「文件」,或者「材料」,或者建造堡壘的「秘密」,對於影片人物應是極其重要的,而對於我這個敘述者而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現在說說「麥格芬」這個詞是從哪來的呢?這令人想起一個蘇格蘭名字。可以設想在一列火車上有兩個人在談話,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您放在行李架上的包裹是什麼東西?」另一個回答:「是一個麥格芬。」第一個人說:「麥格芬是什麼東西?」另一個回答:「哦!這是在Adirondak(美國紐約州的結晶山岩)山裡逮獅子的工具。」第一個人說:「但是阿迪隆達克山並沒有獅子。」於是另一個下結論說:「這樣的話,它就不是一個麥格芬好了。」這個故事給您指出「麥格芬」其實是虛空,「麥格芬」是虛無縹緲。」

特呂弗也補充說:

這個東西就是說,當主要人物處於危險時,就有一種戲劇性的法則:一路上,這個主要人物生存讓人揪心,以至於觀眾完全忘記了麥格芬。但是,仍然需要有危險,因為在某些電影里,到了最後的解釋場面,在揭開麥格芬時,觀眾都會嘲弄起來,用吹口哨、噓聲表達不滿。但我認為您的妙招之一在於,並不在影片結束時才揭示麥格芬,而是在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時候,……
不過希區柯克馬上又說,「麥格芬其實什麼也不是。」

所以照希區柯克的說法:「麥格芬什麼也不是」

放心,我要這樣回答問題,知乎一定有人組團來揍我。
所以下面要扯一下@yolfilm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76286/answer/14850970 )所謂的"垃圾"。

MacGuffin就是:假定所有主要人物要追尋的目標,所以是推動戲劇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組織整個電影故事的理由,而且,是觀眾以為自己要追尋的東西,這樣電影製作者就可以通過它把所有場景元素組織起來,以此讓觀眾沉浸於電影體驗,而忘了MacGuffin是什麼。

很諷刺,對吧?所以希區柯克說他什麼都不是。所以總結起來就是:麥格芬什麼也不是,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它一旦失效(當然前提是這片子里有這玩意兒啊),整個影片會因此變得沉悶,提不起觀眾情緒。正如特呂弗在後面提到的一個電影製作者(filmmaker)沒有什麼可說的,他要表現。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認為電影製作者是一個「故事講述者」(Storyteller),那麼他工作的重點不是講什麼而是怎麼講

回想一下自己看電影經歷,就能發現,在電影院里,自己永遠會更關注『那架飛機俯衝下來了!天啊!!他們想殺了他!!!』(不知道這句在說啥的同學可以自動忽略全文最後一段) 或者『拳擊場那段兒真特么過癮!』甚至『Hugh Jackman太帥了!~~』類似這種情緒體驗。只有特別裝13的影評人會在看完影片後,打開豆瓣,在鍵盤上敲下『這部電影想說的是……』。同樣一撥影評人,對希區柯克的評價是『希區柯克太過於炫技,可惜他沒什麼可說的。』

要知道這種手法不是希區柯克首創,在電影出現前就有了,《公民凱恩》里的『Rosebud』(玫瑰花蕾) 就是一個典型的MacGuffin。當時希區柯克並沒有提出這個詞兒,所以奧森·威爾斯說這是「只值50美分的精神分析讀本」這句話就等於,「其實什麼也不是」。(妹子,知道為啥你說你看不懂了么?因為Point根本不在於Rosebud!


2,是否每部電影中都有麥高芬?(題主看這裡)
不是,但絕大部分娛樂電影都會有。
比如,(原諒我的裝B)侯孝賢的電影就沒有,他從不會拋出一個類似的問題(懸念)吊著觀眾胃口。甚至有影評人認為他的電影更著重於呈現狀態而並非講述一個故事。看到題主是動畫師,那麼再舉一個動畫片《魔術師》。

那麼,是否可以說「講故事」的電影就一定有MacGuffin呢?
也不是。正如@yolfilm 所說,故事不是按照理論來講的,所以講故事的方法千變萬化。這種講法只是其中的一種(也有人認為是最有效的那種),但其他的講法依然有效。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殺人短片》就並沒有MacGuffin,但這個故事講得很動人,不是么?
什麼?我能不能不裝屄,幹嗎老挑這種嘰嘰歪歪的藝術片?!
當然能啦,比如我國觀眾喜聞樂見的喜劇片《甲方乙方》就沒有MacGuffin。

額,那還有多少電影有MacGuffin
很多,很多,很多。。。(所以題主才會提問啊)
《卧虎藏龍》青冥劍
《諜中諜3》兔子腳
《碟中諜4》機密文件(媽的,簡直是希區柯克電影的翻版!
《北非諜影》通行證
《奪寶奇兵》法櫃
《最後遠征》聖杯
《變形金剛》能量塊
《功夫熊貓》武林秘籍
《哈利波特與……》系列,據說是每集題目里「與」的那個東西(抱歉,俺只看過第一集的小說,如有錯誤請及時更正)類似 「標題就是MacGuffin」 的還有:《哈維》里的哈維,《第三個人》里的第三個人、《兩桿老煙槍》里的……額,好像還有130萬英鎊。
《低俗小說》中老大的手提箱里的東西,電影里沒明說是什麼。(你知道為啥丫能拿金棕櫚獎了吧?
類似還有《Ronin》(浪人/冷血悍將)里的金屬公事箱,也是從頭至尾都沒說明是什麼。
喜劇片也行,比如2009年大熱喜劇《Hangover》裡面那位Doug。
……
明白了吧?俺就不贅述了


最後,分享一下希區柯克自鳴得意(或者謙虛謹慎)地講述《西北偏北》里的麥高芬:
【含劇透,沒看過此片者(以及不知道上文那架飛機的同學)慎入】

我最好的麥格芬手法——所謂最好的,就是說最空靈的,最不存在的,最微不足道的——就是《西北偏北》里的那一個。這是一部間諜片,劇情提出的唯一問題就是:「這些間諜在尋找什麼?」在芝加哥機場那場戲裡,中情局的人正在向索希爾解釋一切,在他們談到維丹姆時他突然問道:「他是幹什麼的?」那個人答道:「可以說,他是一個做進出口貿易的傢伙。」「那他賣什麼?」「噢!……這就是政府的秘密了!」你看,這裡,我們把麥格芬縮減到了最純粹的表述形式:什麼也沒有。

感謝大家的好心與耐心。
·


-
麥高芬,簡單地說,就是「虛晃一招」,存心唬觀眾來的。

一、一個女會計,被男人騙了,偷了老闆的錢,兩人相約遠走高飛。
二、男人不能和她一起成行(躲避警察),女人單獨上路。
三、中途疲累,女人投宿小旅館。被不明人士殺死。
四、警察破案,原來旅館主人是個精神變態(他把自個兒的死娘,弄成木乃伊了)。

整部電影(希區考克的驚魂記),第一段落,就是麥高芬(那個捲款潛逃的劇情,後來完全不交代,好像導演忘記一般)。

其實,麥高芬不是什麼牛b的技巧,只是被希區考克說的活靈活現,加上楚浮一干信徒大作文章,成了許多影迷津津樂道之事,說透了,也就是簡單的敘事技巧,中文裡面,可以找到一堆類似的名詞。

故佈疑陣。聲東擊西。故弄玄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掩人耳目。虛虛實實……。

每個都能被拿來,解釋麥高芬。


悟空,取西經就是MacGuffin


每部電影不一定都有,但每部美劇幾乎都有!


《ONE PIECE》


「等待戈多」的戈多屬於 MacGuffin 么?


呵呵,舉個例子,韓國電影殺人回憶,看的人大多最後關注的是絕望,而忽略了絕望的理由。


大學文憑也算麥高芬吧.


《來自星星的你》里,都教授最終能否留在地球和二千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就是麥格芬。

不同的段落中有不同的小的麥格芬,比如中間的部位,毫不知情的二千能否從李載經的魔爪下逃脫就是那一段落里的麥格芬。

麥格芬就是使得你揪心,吸引你看下去的戲劇性的情節設定。


越獄裡面的sylla


就是寫作中的線索。


《千年女優》裡面,千代子一直在找的男人...


麥高芬(英文:MacGuffin)是一個電影用語,指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標,例如一個眾角色爭奪的東西,而關於這個物件、人物、或目標的詳細說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會有交代,有些作品則不會,只要是對電影中眾角色很重要,可以讓劇情發展即可算是麥高芬。


智取威虎山的聯絡圖 或者說 反攻大陸


一個契機


是不是大部分女生的社交自拍照都有這個東西,明明題目是吃的食物,電影,看的書什麼的最後占畫面中心大部分的都是自己的臉。大部分男同志一開始是看到標題好奇點開來看,結果看到一張張經過各種修飾後姣好的面孔,心神蕩漾之際早就忘了標題是什麼。


中國夢------十年懸疑效果妥妥的


how I met your mother 的老媽~


生死,成敗,是非,榮辱,就一個字,我。


推薦閱讀:

美劇中有哪些拍攝手法讓你曾經眼前一亮?
一般的電影製作後期字幕是用什麼軟體加的?用Pr加字幕好像很慢的樣子?怎麼用Pr快速加字幕?

TAG:電影 | 導演 | 編劇 | 影視製作 | 希區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