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民國時候的武館都不教真的功夫嗎?

看了徐浩峰的《師父》,裡面提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武館其實是用來的賺錢的,而武館賺了錢,卻不教真功夫,這就導致難以出現真正的武術上的人才,乃至功夫一直在沒落。片中說天津是當時的武術之都,連這樣的地方都是普遍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麼看來當時的風氣是有點不太好啊。我就想知道,民國時候的武館當真如此嗎?他們對外不教真功夫,只內傳?


因為武館這東西,是民國這時候才有的。之前從來沒人這麼干過。以前基本是師徒制,一個師父帶兩三個徒弟。稍微大規模的教武功的是鏢局,但那也是清末才有的東西
但是鏢局裡面可不是弟子哦,是實實在在出去拿命玩的,所以必須教真的。進去和退出都有極強的紀律性,更像是軍隊。那時候怎麼教呢,基本也是老鏢師來帶新人。教也教最實用的簡單上手的,炮錘,通背,摜跤。學了就能用。
所以說武館這東西,一個人教好些陌生人,沒人這麼玩過。

後來情況是什麼時候變的呢?是國術館的建立和園藝大會
在那種全民習武的熱潮下,被請去給學生們教課是非常榮耀的事。那時候的武人也明白了,已經不是以前那種年代。更何況現在每年都有比賽,打成什麼樣是會寫在報紙上全國人都能知道
國術館毫無保留地教授,同時保留了器械引進了拳擊。所以那時候的國術館真是人才輩出,同樣的,大師缺越來越少見了。因為能打的人太多了。
這個時候,拳場大行其道,這是正式開始靠學生收錢的人了。效率又回到了代不過數人的時代

這種情況是葉問打破的,在香港他沒什麼顧忌,讓徒弟互相教授。於是詠春迅速開花散葉。從他之後這個禁忌才被各個武人放棄。叫他一代宗師是因為這個原因
同時這時候,最後一批接受老派武術訓練的人也老了,去世了。所以現在去教,基本沒什麼保留。我在滄州,日本人過來學,也是啥都教。

如果說現在還有東西遮遮掩掩的
1,循序漸進,你還沒到那個階段
2,你太笨了,或者師父看你不上
3,師父沒這個本事。你看現在無論什麼拳種,演示起來,好多都靠小擒拿來忽悠人。

總說傳統武術繁文縟節,事實就是,外國人練中國武術比中國人好。人家踏踏實實練


別聽徐浩峰瞎說。
(第二次了)


如果電影里說的是真的。

那麼,這裡有幾個疑問了。

1. 師父們都不教真東西。那麼,師父們自己的東西是真的么?如果是,那麼他們是怎麼學來的?如果不是,那就談不上教不教真東西了,因為本來就沒有。

2. 如果師父們自己有真東西,那麼,是不是師父們的師父教了真東西?那麼,這個「不教真東西」的原則,是何時開始的?

3. 是不是這個不教真東西,是僅針對某些人的?為何針對他們?

4. 如果不是全都不教真東西,那麼,就談不上失傳等後果嚴重的問題,因為畢竟真東西傳下來了。不是么?

5. 為何真東西不能大面積流傳,這裡有哪些原因?都是師父們的錯么?都是因為他們心裡陰暗么?


作為一個開武館為生的人,我來告訴你為什麼,不光民國,今天也是一樣。原因很簡單,一個人玩想有所謂的「真功夫」就必須下苦工,這個苦功從開始練拳就必須特別精細,教練得手把手給你糾正動作,並且基本功也極其無聊。所以,一般來鍛煉身體的人吃不了這個苦,就算吃得了你又能給教練帶來什麼?

過去叫入室徒弟,現在叫打專業的徒弟。就是替武館出去比賽的徒弟師父才交真東西,因為他能替武館揚名。能提高師父名氣。不過你如果交多錢,比如真的交很多錢,又肯練,師父也會教你真的,別說師父缺德。這很正常,你能給師父帶來什麼呢?有錢的買師父一對一一整年的買,師父不教真東西行么?沒錢的徒弟願意給師父打比賽,他們是師父運動生涯和技術的延續和繼承,師父把自己技術經驗對武術的理解都寄托在這個能比賽的徒弟身上。


我覺得無論是題主的問題,還是某些答主的回答,都把一些普遍的問題,局限於武術界了。

反正是,學生賴老師不教,老師賴學生不學。 這不很多大學一樣,學生看老師傻逼,老師看學生亦如是。

.


教,如果你的老師教架子沒跟你說身法,運勁,沒有講勁,沒有說用意,恭喜你,他就沒教過你,要麼他自己也不會,教你拳有一個從頭到尾的過程,先得從築基開始,手眼身法,再站樁,再架子,再拆招,到了拆招以後就可以看出你老師有沒有教你了,如果老師就跟你講了拆招,沒有跟你講勁,拆勁,推手,喂勁,搭手,打手,再拆活勁,講用意,講內功,講外功輔助練法,那你就什麼也沒學,教的大致是:先手眼身步,比如掌形,等這些形有了,伸筋拔骨也有了,會講用法,比如掌根就是個拳頭,再來會講分勁,寸勁,和身法的整勁,比如立身中正,……再來就會試試手,用起來,再來就會講內,講穴位,但不是講怎麼用內,這個放在後面講,再意,這些比如斂氣入骨,丹田呼吸些,還有用意,這些講好了,會講站樁,樁架有了,拆樁架的用法,再講樁架的形,息,氣,勁,用意……這些有了也就可以往後講拳,講架子,教架子里的形,息,氣,神……再來就拆招,一招招拆開來,先講用法,再把形,息……一招招校正,這個時侯可以練單操,再來就可以講勁了,再後來就是在架子裡面拆勁,這好了,就可以來活招了,推手,定步,活步,四正,四禺,……亂採花……散推,再來講推手裡的用法,比如小鬼推磨……再來講推手裡的勁,喂勁……用意,再來就是搭手,一搭一打,也是先招,後勁……再來就放開手打了……也是講活勁……用活意,到這裡還沒說完,再往後會講點穴,分筋拆骨,拳論經驗,透勁……一打多……不用手對付兵器,比如走夜路怎麼對付襲擊……再來就是練了,問答,有什麼答什麼,內功,外功,拳論……一起來 到一動都有,功力也越來越高


這是電影或者小說的設定,還讓你弄偏了。人家說的是津門的武館都是靠上層社會資助的花瓶,圖的是個面子而已,沒靠教拳賺錢活著。哪怕這些不教真的武館是跟歷史上差不多的,也不是中國傳統武術傳承的全部,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多少人問我巴西踢怎麼玩的這麼6都被我一句堵回去了:「你開胯了多練練自然就會了」。所謂不教「絕招」 「真本事」大概也都如此,是真沒法教。教給半吊子徒弟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基礎好點的學個皮毛只會做動作擺個架子也只能讓他拿出去丟人,基礎差些的更是想教都沒得教。一個武館那麼多人不知道有多少是玩票的,你看今天你泰拳館有對票友和自家拳手在訓練上一視同仁么?會玩的老泰都快把這當成旅遊的周邊項目來做了。不知道他們算不算「不教真的」。

你真讓我去教一幫菜鳥怎麼玩巴西踢,只用一節課就沒人會再來了,壓個腿直接把人全部壓殘了。


作為一個外行人,徐浩峰對武術的了解真的非常全面了,然而問題在於,有些東西說出來都差不多,但只有認真練過才會有深入體會。
武術這東西其實沒必要去追求什麼秘而不宣的絕招,多練多打自然厲害,只是大多數人不願意接受高強度的訓練,還總想著投機取巧……為了迎合這種需求,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就越來越多了。


有保留是正常. 功夫是練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


唉,所有的技術,真東西都不外傳(前提是有真東西,假大師除外)。例如高科技,都不外傳。例如武學絕技,都不外傳。那麼市面上那麼多科學,那麼多拳管,教的都是什麼呢?答案只有兩個字:業餘。或者:山寨。民眾只能接受這兩個字。
~~~
那這些真東西都是什麼呢?高科技的核心就是幾句話。秘方核心,就是幾個字。為什麼不公開,家家都能做可樂,人人都能高科技,人人會秘方,這多好啊!
~~~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心血得來,其價值實在太高。耐心的把知識無私的教給張三,可以,免費可以!然後張三怎麼辦呢?
第一,要殺師,被人壓著太難受。蘇聯幫中國的原子彈,中國反過來就反蘇。
第二,要罵師,你這個就是這麼個破玩意,就是這麼簡單的幾個字,嚇唬我好幾年,你是什麼師父。
第三,再沒有第三了,報師恩?你們誰報過師恩?你們把老師的名字都忘了。你們不罵老師就不錯了。你們就不要提養育之恩,你們的房貸都是父母還的,不管師父要錢的就是好徒弟了。王林的事情可以說明問題,最後可以說死在徒弟手裡吧!
~~~
師父同情弟子,對弟子好,這都可以。真傳,就別想太多了。葉問教拳很窮,李小龍想給他一個房子換一套錄像,葉問堅決拒絕。我就心軟,過去,只要徒弟問我,我必主動傳授心得,這是我多少個日日夜夜悟出的寶貴知識產權,但是每次都是不出三天,就挨徒弟罵,反目,當然不一定有殺我之心,只是把我當個屁放了,我也真心不舒服!趙本山那徒弟,郭德綱那徒弟,《師父》里的徒弟,不說了。
~~~
這個事情就是這麼奇怪:師父不傳,永遠是師父,永遠跪著。師父如果傳,第二天就有性命之憂或者被氣死。萬萬不可傳,萬萬不可傳!萬萬不可傳,每天早起怕嘴賤必須背十遍。當然,山寨技術,市面技術,必須傳,大傳特傳,傳的不亦樂乎才好。只有廣泛傳,才有基礎,自己又是第一,必定門徒無數。
~~~
寫幾個書,全被盜版,讀者說這書寫的好啊,無私啊,我要是拜他為師多好啊!於是就樂呵呵的買盜版,那能便宜多少錢?便宜二十三十,為了幾十塊錢就背叛道德的人,還想得到真傳,教真東西,別胡鬧了行嗎。
~~~
反過來說,一切技術核心,都是人研究出來的,並不是什麼神仙。既然人家能研究出來,你也能研究出來,差在哪,就是恆心和毅力。所謂拜師的人,都是投機取巧想不勞而獲的人,這些人就不應該真心對待他們,只能傳市面知識去哄他們,他們舒服咱也舒服,大家都舒服。
~~~
看看,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但丁,薄加丘,雨果。這些人提過老師嗎?他們都沒有老師嗎?人家那老師才是高人,自隱無名,永不出世,省卻多少恩怨。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概念:

民國時並沒有標準的武館,武館是"社團","堂","拳場"這類培訓機構的總稱
極少有武術培訓機構以"某某武館"自稱
比如霍元甲的武館,官方稱謂是"精武體操會"
福建周家拳的武館,官方稱謂則是"振武堂"
洪拳大師劉瀛洲的武館,官方稱謂是"廣和拳場"

這類武館開設的目地也非常多,有些武館只是針對一個小範圍的人群開放,比如我的祖籍,某某武術之鄉,在民國年間就曾有武館以"拳場"形式出現,這類武館不收費,或收取低廉的費用,但學習者往往是同村子侄.

還有一些武館開在大都會,例如天津,上海,教不教真的問題,在電影"師父"中曾被提及,我恰好看過這部電影,我認為這部電影中描述的武館,我認為與真實的民國天津武館是有偏差的.

電影"師父"中,師父想在天津開館的目的,除了揚名,還要盈利.
如果一個民國時期的武館想盈利,首先得有願意花錢習武的人.民國時期的天津算是少數發達城市中的一個.也有人願意花錢習武,我曾聽到過天津老人的一個說法(當然是道聽途說,但是如果配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想想,卻有一定道理)
這個觀點是:當時開在租借地,十里洋場的天津武館,花錢習武的生源有一部分(我不能確定是一小部分,還是一大部分)正是當時租借區富裕階層.
想深入了解這段歷史的朋友可以聽一聽:被誤會的租界 89_羅輯思維


在清末民初,已經被尖船利炮敲開國門中國,在那個時代儘管出了很多宗師,但在以"槍杆子"為硬實力的歷史背景下,"武術"卻是走下坡路的,這一點電影"師父"中也有反映.

開在"大都會"的武館,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卻是國內武術界的"師父們"與國際接軌的一種嘗試.
民國的武館,往往會把原有的武術體系量化,簡化,"師父們"渴望將武術傳承下去.

不是教不教真的問題,當時的真實情況是好徒弟太少,師父不夠用.
當下的跆拳道算是教真吧?即使如此,540度旋風踢碎三塊木板,練習過程清清楚楚的擺在那裡,但能練習到這個水平的仍是鳳毛麟角.
就拿跑酷來說:不是每個會懶人跳的人,都能踩牆後空翻.
懶人跳,到踩牆後空翻之間,跨越了太多的距離,這其中包括無數次平地前空翻,後空翻,無數次摔倒,甚至受傷,真功夫和花架子的區別也許就在這裡.

記得我練散打時,有個師兄出拳很快,很漂亮,但是他的落在靶上軟綿綿發不上力,教練說:力量達不到,你拳打得再好有鳥用?


第一部分:2016-03-29 9:06
贊同多發第二部分,將更加深入扒民國武館
其中包括民國時期主流武館歷史沿革
他們教什麼,怎麼教
學生是誰,學到了什麼程度
更加進一步論證"是否教真"的問題.


現在的武館也不教真的。
功夫教全盤,點寸不輕傳。
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
傳拳不傳胯,傳胯師父差。
有的人是功夫到位了但是和師父感情不到位,不願意教給他。有的人是和師父感情到位了但是功夫不到位,告訴他他也聽不懂,
每一代只有少數人有真東西,都是和師父關係好而且練的也不錯的,剩下的都是架子。
而且真東西太簡單,一學就會,一年就學會了走人,師父喝西北風去?開武館是靠這個安身立業,不是做慈善。
學藝有門裡門外,登堂入室之分別。到了什麼程度,就能學什麼程度的東西。
不光武術,傳統行業都有類似的現象。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我生活在山東的一個武術之鄉,由於我年齡比較大了,我和李連杰是一個年代的人,他比我大不了幾歲,那時候,男孩子的家長都是以李連杰為榜樣,再加上我們本身地域民風彪悍,每一個村莊都有教練架子的,梅花拳、大洪、小洪拳,形意、螳螂、太極,隨處可見。那時候大部分還是公有制,在縣城這塊,就有專門教練武術的,吃國家工資,屬於縣體委。所以住在城關鎮的孩子都去體委練習武術,記得那年我7歲半,和我們一起練習的有200多人,半年後還剩下60多個,我一共練了7年,到我16歲左右,才不練了,7年後就我們20多個師兄弟,老實說我真的沒學到什麼?就每星期的星期五、六、七,4點到8點半到體委廣場踢腿,壓腿,套路,散子,串子,表演拳。有2年多,(別的師兄弟他們好像沒我辛苦,好像他們在2個月內就適應了,但我確實是2年來很辛苦,有時候腿酸疼的自己上不了床。)每次訓練下來,第二天大腿根都是腫的,再練就得先慢慢適應半小時才拉的開這些酸疼的肌肉。就這一套,但其他師兄弟卻學了,形意、螳螂、梅花,我卻被一個鄉村的老頭看上專學猴拳,我靠,根本在我們哪裡沒聽說過有猴拳,我都懷疑那個所謂的師傅會不會,但他們認為我雖然不瘦,但骨頭很小,所以我就專練猴拳,那年都16歲了,就那年我再也不去,那個破壁老師說我身材勉強能學,對我的屁股很不滿意,說,這個男孩子哪有這麼大個屁股呢?其他的又都骨頭大,不能練,好像我處於一種娘不疼,爹不愛,但是個獨生子 那種處境,受不了那個師傅天天拿個粗柳條棍子在我屁股上打,讓我縮下,再縮下,實在撐不了了,我再也不去了,就這樣結束了7年多的所謂的武術-------基本功生涯。

後來分手後,師兄弟們都在一個本科武術學校做了教練,我也考上其他的大學有了自己的一份職業,基本很少聯繫了,更別說切磋了,在一起的時候也沒切磋過。切磋什麼?壓腿嗎?還是那些死架子?

但這幾年的鍛煉確實讓我變得很麻利,在以後的學生鬥毆生涯中,能打和我相當的個頭的2、3個男孩。單挑是不懼比我高半頭的男孩的,可以說單挑他們打不贏我。慢慢在學校長大了,被人群毆幾次,知道了,現在的社會誰跟你單挑,自己也不過是仗著身體靈活而已,打架現在看的是家族,看的是有多少人。是看的誰狠,再利索,挨上一刀子馬上放挺。所以再也不敢打架了。年齡大了,走向社會了,更感覺打架解決吧了問題。

直到我遇到我同學他爸爸開始,我在腦子裡又模糊的覺得武術(應該說是功夫)絕對不是單純的靈活。同學爸爸是我們當地一個比較小的拳種,他爸是我們這裡第一個發帖子收徒弟的,什麼是發帖子收徒弟,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他爸教的徒弟有的在嶗山前線立了不少的戰功,後來留部隊當教官,有的在我們當地是一霸,摘人眼球,捏碎喉骨在那個年代時有發生。那幾年打架和現在不一樣,現在動不動就是錢和法律解決,那時候,只要在街面混,別提錢解決和法律解決,既然混就得認。那年暑假我去同學家玩,老頭看來興緻比較高,讓我和他對著打著玩,我什麼都不會啊,就是靈活點,有股子蠻勁。站到他對面,就一個直拳裂過去了,老頭居然從我臂膀下擦身子到了我身後半個肩,脊背一疼,感覺往前栽,原來老頭一個弓箭步到我半個肩膀後,,右腿正好在我腳前,一肘撞我後背,前有弓箭步的絆子,我就栽倒了。我站起來,再站到這個老頭的對面,忽然感覺我不管怎麼打他,我自己都會挨揍。老頭看我遲遲不攻擊,就告訴我,孩子,我跟你說,打人不是單靠拳腳的,腰、胯、肘、肩、頭,這些都可打人。並且肘的攻擊傷害度高於拳和腳,腹背如餅,前胸如山,能打後不打前,手是兩扇門,要靠腳打人(說到這,大家應該知道這是那個拳種了?對,就這個號稱孬種拳的拳種,也只有這才是傳的可能是真功夫吧?)。彈腿的力度是高於直拳的,而腿腳在防禦的靈活性上遠遠不如胳膊和手。不管怎麼挪動步伐都不可正面對著你的對手,攻擊力求制敵,下陰、猴頭,眼球、膝蓋、關節、軟肋、背部、脖子、腰眼 這些才是你攻擊的目標。我看到了老頭的拳的握法也不是我們常見的握拳樣式。並給我一一對練了:腰、胯、肘、肩、頭,這些打人的方法。有攻擊目標則速度奇快,無攻擊目標則動都不動。對手不倒,攻擊出的拳和腳收回要和打出一樣快。因為你還要攻出,不攻出也要防守,必須收回。可在演練的過程中,我被揍了好多下,最後倔脾氣(一個19歲的愣頭青,哎,自己也後悔,說啥都晚了。)上來後,在院子里抓了一塊一米多長14、5公分粗的劈柴,劈頭蓋臉的把老頭打趴下了,這時候,同學跑出來了,拉開我,說,你看你,我爸都快80歲了,還病著,(我猛然想起來,他爸爸是得了肝癌2年了,我同學是他爸爸娶的第3個媳婦生的,所以他爸爸的年齡比較大。)你怎麼能拿這麼大的家什打他?我也不好意思了。羞愧到不知道怎麼走出的人家的院子。後來半年左右老頭沒了,聽說喪禮很隆重,但同學沒讓我去。我也不好意思提就擱下了,但這個老人家帶給我的那一下午在我若干年後想起的時候,讓我對功夫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雖然一直很模糊,到現在也很模糊。但我知道,功夫絕對不是武校教的那些冠冕堂皇的授課內容。

後來接觸本地幾個其他拳種,我從他們身上感覺不到同學爸爸給我的那種被對手包圍的威脅,也許是這幾個拳種博大精深,大氣的很吧?年齡大了,只是切磋或口述,別的拳種不願意隨便漏出那種霸氣吧?或許他們的收徒前也是說要以鋤強扶弱,強身健體為主導吧?


我以前寫的接觸傳統武術的經歷

我小時候住在牛街,不是回民,接觸過傳統武術。當時衚衕里有個老頭練回民武術查拳的,因為就住前後院總去玩,跟他孫子熟,就一起練過幾天,說起來很簡單,大概就是兩個基礎動作,一個直拳,所謂沖炮,是蹲著打的,正好打胃。一個是彈腿,就是起腳45度,正好踢對面人的膝蓋或是腿骨。每天反覆快速的練習這兩個動作,踢樹和打牆上的厚厚的紙。 長大了想為什麼是這兩個動作,結合當時聊天的隻言片語,我理解是當時回民是少數民族,受欺負的概率比較大,被人圍住後,一拳打胃,一腳踢在對方腿骨上,就可以跑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被打過胃和北提過腿骨,我都挨過,一次重擊後基本半天站不起來,難受好幾天。 太複雜的武術沒見過,現在想來查拳算是一種實用武術,但不是對打的,就是逃命的時候的保命技能,完全是偷襲,沒有過招,也肯定打不過有準備的自由搏擊選手,但是偷襲可能有一點勝算,不過又不合規矩。

以上就是我接觸的真功夫,不要說還有什麼絕招,真的就是這些,但是要練十幾年,幾十年,一拳下去普通人是夠嗆的,當然上台打自由搏擊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在民間自保足夠了。


答主的話其實有點偏了, 電影只是民國里某些武術現象的大縮影。很真實,真有這事兒。
然而有一個問題要講:不教真的,但也不是教假的。
有句老話講: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一則是七套八套不如一套一招。二則是因材施教的兩面性:一方面並非每個人的天資都適合所有技術,就算真教,然而練不到點上,彷彿沒得到真傳一樣;另一方面,開館子混飯吃的,帶很多很多徒弟,結個小團體兼顧混碗飯吃,也可能有真功夫兼顧不了這麼多人,也可能自己兩下子也不怎麼樣,靠著祖師爺招牌混飯吃(大家可以想像相當於冠名權的樣子吧。。)。
總而言之,情況多樣,後果也是消極的居多。最後我根據自己的理解解釋一下「真傳」,對不對大家指正一二:
真傳一是指密傳招法,就像電影里一樣的那些實戰竅門;二是指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對合適的人進行合適的點撥。關於後者,並非故做神秘,而是窗戶紙一捅就破,前提是要練到窗戶紙那麼薄,否則就是雞同鴨講,相互嘲笑。打個比方,這一點相當於技術人員排查線路故障,有時就是一根線的問題,但是,珍貴的地方不在於簡單的線,而在於排查。所以說有一個好師父不容易,能找到好徒弟也不容易。

扯的有點遠了,徐導的風格我是極喜歡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然而希望大家不要把武術的一個側面套到全面上。


瞞是瞞不住的,以前隱居鄉里,四鄰都不知道你有功夫,所以可以家傳。
現在網路時代,指不定哪個不開眼的徒弟就把東西傳網上了。
再者,中國武術也不是天下無敵,人家職業運動員吊打武術大師。沒必要費那個勁,不值錢自己多學就交換了。
說師父瞞著不教的又壞又傻。你老老實實跟著練下去,只要身體沒殘疾,遲早出功夫,人就是這麼個物件。
以前人武功高,平均壽命四十。
現代人不練武功,平均壽命七十多。
靠的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營養豐富,醫療水平高。和武術有一點關係?
以前有土匪,有地痞練武術可以保家,保命,套關係。現在有警察,派出所。練武術收益沒那麼大,相比成本有所降低,降低的少,需要時間,毅力,拒絕朋友,少了別的機會。按照市場規律早應該淘汰了。
現在過分吹噓武術,都是以後為打倒武術留的口實。就讓武術慢慢的淡出視線,這樣死比以後遺臭萬年好得多。


不只是民國,歷史以來就是這樣,不只是武行,廚師也一樣,看過白鹿原嗎?學醫也一樣,聽過家傳祖方不外泄嗎?不是你交錢叫師父我就給你真傳的,知道什麼叫外室弟子,什麼叫內室弟子,什麼叫真傳弟子嗎?知道他們學的東西有天壤之別嗎?從來沒什麼教徒弟無保留的行當,中國每個行當都是這個道理,從古到今都這樣,見識太少。


在非工業的時候,不止在武術教學,在很多行業,類似的邏輯應該很正常吧。以前的武師做的什麼工作?靠什麼獲得收入與地位?從名利角度講花多年精力專業從事武術培訓工作很良心去把所有的本事教授給大量的徒弟看起來不是收穫最大的!!(? ̄▽ ̄)? 況且從學生的角度看,不應該是自己在某行業領域具備一定合適的天賦,並且長期練習和實踐才真正學到本事,在業內出頭么


那時候的武術書籍還是很實在的。社會動亂,你不教實在的東西徒弟就跑了,嗯,喝西北風去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經常會稱女的為「先生」?
如果不稱帝,袁世凱有其他選擇嗎?

TAG:武術 | 中華民國史 | 師父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