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亮劍》是抗戰神劇的開端嗎?
別的就不說了 諸如一次向日軍投出3000顆手榴彈的情節,作為八路軍的後代,我感到可恥。
我舅老爺(一個在抗日戰爭中失去三個手指的排指導員)的評點:八路當時哪裡有這麼多? 講究物盡其用,要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3000顆手榴彈,可能是整個戰區的儲備,一下子全用完了,才打死100多日軍,上級不撤職才怪。 李雲龍以為自己是美軍嗎?
作為有我軍傳統的家屬或後代,你應該清楚的知道自三灣改編以後支部建在連上,營是教導員,團以上設政委。排一級,絕對絕對是沒有指導員的,從建軍歷史以來從未有過。這是個不能搞錯的常識,有過我軍經歷的絕對不會記錯自己的職位,而要是熟悉軍史,可能聽錯職位,但不會設聽錯一個不存在的職位。就像不會聽錯關羽是荊州城防司令,薛岳是長沙刺史。
1.晉中大掃蕩,李雲龍騎兵連全軍覆沒,部隊被迫分散突圍,傷亡過半,建制險些被打殘,團部險些被日偽聯軍蕩平,李雲龍重病被圍,險些犧牲。總部左權將軍為國捐軀。
2.朱子明叛國投敵,獨立團團部被山本特種部隊幾乎全殲,政委重傷,新婚妻子被俘,全村村民被屠。
3.攻城阻擊戰中,六連和縣區民兵全軍覆沒,阻敵瘋狂進攻八小時。某民兵小隊全軍覆沒,支援縣大隊拔掉敵人空巢據點。
4.城門樓戰中無數戰士犧牲,獨立團作為本劇八路最強部隊,一萬人常規部隊攻不下城門樓,張大彪作為全團第三強戰士,狙擊不中山本。最終李雲龍炮轟新婚妻子攻破城樓。
5.抗日勝利前夕,全團最強戰士魏大勇被土匪黑槍打死,死不瞑目
以上僅僅是電視劇中我憑記憶記住的慘烈劇情,小說更慘,不忍再看。
作為電視劇,在有藝術加工的前提下,塑造一個牛逼主角和牛逼部隊完全沒問題,可是就是這麼牛逼的部隊也沒有八百里狙擊手,雖然有少林高手但也不會手撕鬼子這招,雖有大勝,亦有慘敗,依靠毅力、勇氣和智慧與敵人慘烈周旋八年,這是對抗戰中每一位死去的國人最起碼得尊重。
另外,既然本劇國內播出,說明政審已過,雖然誇大共軍,但是這是第一部我看過的正面描寫國軍的電視劇,三百萬陣亡國軍在天之靈得以天慰!為啥不看電視劇就來說什麼恥辱啥的呢?不懂為啥不查查呢。
晉察冀兵工廠月產手雷4萬枚,巔峰時期月產20萬枚。軍區分一分確實分不到多少,但也不是一年3000這麼點兒。
李雲龍就是幾乎洗劫了軍分區的軍工廠啊,帶走了兵工廠現有幾乎所有的手雷。當時1萬多人圍著打幾百人都沒打下來,全軍區有被中央開花的危險,軍分區的頭頭腦腦還在乎你用的是多少手雷? 誰有辦法都TM使出來去弄死這幫鬼子。
而李雲龍給出了方案,坑道掘進靠近敵方陣地至手榴彈攻擊距離,密集手雷攻擊壓制敵方火力,全軍由坑道前沿出發白刃突擊。突擊時要集中所有可用的力量!何止是兵工廠領導利益交換弄來的手雷,團部所有指戰員,包括團長政委參謀統統加入了白刃戰,連炊事班和寶貝騎兵連都上了,真真正正的不留餘地。
凡當過兵的都知道,把有效火力密度打上去是技術含量很高的活兒,根本就不是你有武器就能做得到的。火力的有效投射是貫穿軍事研究始終的命題,誰能把有限火力盡量複合為有效的投射,誰就技高一籌壓倒對方戰勝對方!林總說過:所有自動火力盡量靠前布置!李雲龍面臨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手榴彈或彈藥不夠的問題,而是你有槍卻壓不倒日軍的火力,你有手榴彈卻扔不到日軍陣地。李雲龍通過有效的坑道作業成功解決了火力投射問題,一瞬間把己方所有的重火力全部投射到敵方陣地,並且全軍所有人員和器械(包括菜刀)進行突擊作戰,並迅速與日軍接觸膠著在一起實現了白刃輸出最大化。整個流程中李雲龍在很短的時間裡投入了獨立團幾乎所有的殺傷性力量徹底壓倒了日軍!這就是技高一籌的作戰技巧!如何將火力發揮到最大化,這一技巧的掌握是我軍能跟美軍一較高下的核心技術。而美軍的火力布置也是遵從這一原則,只是美軍的技巧更為精細,火力更為強大豪華而已。
這種硬碰硬的技巧展示,能引發題主的恥辱心?能引發你舅姥爺的恥辱心?我不太相信上過抗大的老八路連林總的作戰原則也不懂。 你自己想就自己說,還是別給自己家裡人招黑了吧。
---------------------
僅針對題主3000顆手雷的原問題。亮劍屬於瑕不掩瑜的文學作品,有些軍事細節也不是很嚴絲合縫,但是就3000顆手雷戰術而言是沒有問題的,手雷的使用是TG輕步兵的核心戰術,一直到朝戰,美軍都對志願軍的抵近手雷攻擊印象深刻,回憶錄里沒有不提的。
------------
客觀分析的答案已經很好了,我就補張圖而已。
中國共產黨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進行了22年的武裝鬥爭。從始至終被稱為「泥腿子」的八路軍,基本都由農民組成。李雲龍,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至1934年長征已是團長,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已戎馬十年。其個性桀驁悍勇,尤其具備反權威思維、不按常理出牌的戰爭天賦。
建國授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1000餘人,李雲龍可謂中將、少將中的典型代表。
小說就不多說了,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王權更迭,狡兔死、走狗烹。不是誰都能冷眼觀世界,冷眼看歷史的。文革時期的這些建國功勛的遭遇,裡面高度還原。
電視劇的最後兩集有過隱晦的表達,理想主義的趙剛,才華傲氣的丁偉,書生智慧的田墨軒已經開始受到現實的擠壓。
曾經看到一個數據,如果沒記錯的話,美國越戰期間子彈消耗和人員傷亡的比例大概為二十萬比一。二戰期間西方上述比例在2000到5000之間。
現在的條件下,能隨便八百米命中的狙擊手都是好狙擊手,一般有把握的射程大概400米左右。趙剛初次上戰場150米距離,三中三,李雲龍讚嘆不已。
劇中上至副總指揮彭德懷、犧牲的左權參謀長、師長劉伯承、旅長陳賡,中至鐵三角李雲龍、丁偉、孔捷,國民黨優秀將領楚雲飛,下至張大彪、魏和尚、孫德勝、喜子、三寶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都是那個時代小群體的代表。
截一段趙剛和馮楠初次見面的對話。
馮楠: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趙剛:請講。
馮楠:一個青年學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戰沙場。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淵博的學者,多了一個殺戮無數的將軍。我想問你,你在追求什麼?為了什麼?
趙剛:我追求一種完善的、合理的,充滿人性的社會制度。為了自由和尊嚴。
馮楠:說的好,為了自由和尊嚴。看來,你首先是趙剛,然後才是共產黨員。那麼請你再告訴我,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嚴受到了傷害,受到了挑戰,而你又無力改變現狀。到那時你會面臨一種選擇,你將會選擇什麼呢?
趙剛:反抗或者死亡。有時,死亡也是一種反抗。馮楠,你要說什麼?
馮楠:我想任何一種理論的正確與否,都需要社會的實驗去證明。如果這種理論出現了偏差,而社會實驗已經展開,你考慮過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嗎?
趙剛:老實說,想過,但沒有結論。因為任何社會變革和社會實驗都要付出代價,不能因為有代價就什麼都不做。我們共產黨人願意和各民主黨派一起去創建一種新的社會制度。不但要完善這個社會制度,要完善我們的自身和理論。盡量少付一些代價,我現在做的就是為了這些。
----------------------------------------------------------------------------
評論被知乎刪了兩次,為了避免智商被侮辱無視腦殘,此後罵人的話按住不說。
這是兄弟最多贊同的回答,借用魏和尚的一句話:兄弟們給俺臉,俺不能不兜著。聊聊這3000顆手榴彈的問題。
大家肯定都聽過《游擊隊之歌》
我們都是神槍手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樹林里
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
在高高的山岡上
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
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沒有槍沒有炮
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裡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無論誰要搶佔去
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
但是呢,不是誰都能一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經知友提醒,前面講的彈藥消耗與人員傷亡二十萬比一的為美國越南戰爭的數據。二戰期間西方國家殺死一個士兵消耗子彈公認的數據大概在2000~5000發。
下面貼一份聶榮臻在晉察冀邊區抗戰七周年大會上的報告有關內容:「七年來的史實說明了邊區的戰鬥是極其頻繁的,從1937年11月至本年五月終,單就邊區子弟兵的作戰來說,已達22554次之多,斃傷敵偽軍214027名,俘虜敵軍560名,俘虜偽軍40147名,反正的偽軍18294名」
「七年來的作戰我們也付出了相當大的損失、消耗和傷亡的代價,統計起來,我們消耗的炮彈6549發,擲彈21265發,手榴彈322691發,子彈7501750發」
可以算出,晉察冀根據地軍民七年來每斃傷一名敵偽軍耗彈35發,每斃傷俘一名敵偽軍耗彈27.48發。晉察冀根據地手榴彈每年的消耗量是四萬發左右。
而八路軍的作戰風格主要一襲擊擾亂為主,亮劍中消滅山崎大隊的這類攻堅戰較少,使用三千顆手榴彈幹掉幾百人是一個合理的選擇。所以,就算影視劇有藝術加工的成分,這裡的處理也在正常範圍之內。
再聊聊,一般的陣地戰是怎麼打的。根據統計,戰場上對士兵傷害最大的不是子彈,至少不是步槍子彈。炮彈才是威脅最大的武器。
所以,除去我黨的游擊戰、地道戰不說,大部分國家軍隊陣地戰的打法是先用炮彈進行火力壓制,迫擊炮、榴彈炮、飛機等在對方的陣地上不肆虐個三四遍一般沒人衝鋒的。
我黨條件確實差,沒有飛機大炮支援咋辦?把敵人放近了打。放近了射擊準星就高了,放近了就可以拼刺刀了。
所以呢,我們的子彈消耗量和殺敵比例小,幾十而已。但這特么有代價的,我們的士兵傷亡率高。3000顆手榴彈換幾百條認命認為不划算的論調,也就你們這些無知無畏的人才會吹捧。
侵華日軍官兵普遍認為,戰爭初期,其火力強於中國,但是後期「重慶軍」因得到美援,在彈藥投射量上已佔優勢;而「中共軍」的火力一直很弱,不到百米以內很少開槍,一旦交鋒,便馬上抵近射擊,投手榴彈,並以刺刀或大刀肉搏。那才是最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殺。岡村寧次在晚年的回憶錄中講到八路軍,也用「作戰勇敢,內部團結 」8個字來概括。
照例貼一段對話,孔捷和李雲龍,丁偉的。
李雲龍:你在朝鮮指揮過一個軍,和美軍交過手,還沒聽你說起過。
孔捷:依我看,美軍可不是草包。我很反感咱們有些記者,為了宣傳的需要就胡編亂造,說美軍是什麼少爺兵,一聽見槍響就嚇的尿褲子。把腦袋鑽到睡袋裡打機槍,這麼宣傳是會誤事的。我們的戰士要是聽信的這些宣傳,那是要吃大虧的。實際上,美軍剛剛經歷了二戰的洗禮,各兵種之間的配合,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戰鬥力非常強悍。我給你們舉個例子,二次戰役的時候,我這個軍的一個師包圍了美八軍的一個營。戰鬥大了一晝夜,硬是打不下來。他們有能力在五分鐘之內召喚艦載攻擊機趕到任何戰區。他們甚至敢於在兩軍散兵線相距三十米距離內用凝固汽油彈進行攻擊。他們的地空戰術配合非常高超,他們的軍官和士兵的戰術素養也不錯。具有很快的攻防轉換意識,一旦他們發現對手攻擊受挫,他們就會立馬抓住時機,轉入反擊。第一次攻擊,我就損失了兩個營。一線部隊陷入一片火海,唉,那景象實在太慘烈了,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啊。我孔捷打了一輩子仗,還沒碰上過這麼強悍的對手。
李雲龍:後來呢。
孔捷:戰鬥打了一天一夜,美軍那個營傷亡了三分之二,可最後還是讓他們突圍跑了。
李雲龍:他娘的,這仗打的窩囊。一個師連一個營都干不掉,你小子是怎麼指揮的。
孔捷:我們的子彈打光了,連被服糧食都沒有了,零下四十度的酷寒吶。戰士們穿著單衣,餓著肚子,用刺刀和工兵鍬和敵人搏鬥。在敵人地空火力組成的火網下,戰士們一片一片的倒下,我孔捷對不起他們吶!
李雲龍:對不起老孔,你們在朝鮮打得真的不容易啊。
丁偉:是啊,就是這麼艱苦,我們還是把敵人打回來了三八線。入朝的部隊真是英雄啊!
孔捷:美軍是很厲害,但絕對不是不可以戰勝的。他們也有弱點,那就是戰鬥意志遠沒有咱們堅強。一旦彈盡糧絕,他們就會喪失鬥志,把舉槍投降看成天經地義的事。我們也在戰爭中學習,不斷的總結經驗,到了戰爭後期,我們已經找到了戰勝他們的辦法。如果我們的火力和技術裝備能達到他們一半的水平,我們就有把握徹底消滅他們。
李雲龍:是啊,我們的戰鬥意志比敵人強。戰鬥意志!
思考再三,舔著臉把我的微信公眾號推薦一下:火人節。做這個號是想聚一批嬉笑怒罵、荒誕不經的奇葩,籌備發起第一屆中國火人節來著,初戰告敗。還沒放棄,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這個題問的是「《亮劍》是不是一切抗戰神劇的開端」?那很容易回答!
你先回答《地雷戰》是不是抗日神劇?
如果你回答「是」,那麼《地雷戰》比《亮劍》早多了,怎麼能說《亮劍》是「一切抗戰神劇的開端」呢?
如果你回答「不是」,那麼《地雷戰》都不是抗戰神劇,怎麼能說《亮劍》是抗戰神劇呢?
當然,我這樣回答,你是不會點贊的,因為我雖然完美地回答了題主的問題,但沒有get到你的G點。提出這樣問題的人思維一定不怎麼清楚,要反駁「一切」很容易,一個反例就夠了。
如果讓我問,我就這樣問:《亮劍》算不算抗戰神劇?如果「是」,《亮劍》是否開啟了此類題材神劇的先河?
這樣問才有建設意義。
----------------以上,對題本身已經答完了---------以下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看法-------------
其實這個問題的價值在於我們如何看待「抗戰神劇」?如何看待《亮劍》的藝術創作?
既然這個問題的關鍵詞是「抗戰神劇」,那我們就有必要掰扯掰扯什麼是「抗日神劇」?
一、什麼是抗戰神劇?
一般我們把有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俠》,有無敵飛刀的《利箭行動》,有受辱後開掛打死強姦自己的鬼子的《箭在弦上》,有手榴彈炸飛機的《永不磨滅的番號》,有會子彈拐彎的《神槍》……等等這些影視作品稱之為「抗戰神劇」,其主要特徵是:「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痴化」。
其實深究起來,抗戰神劇由來已久,有上述四個特徵的抗日劇並非近年新創,只是近年產量有些大,雷人指數暴增,節操不斷觸底,不斷探索觀眾智商新底線,才引起這麼多的吐槽和反感。
我們反感的是把觀眾當傻子,粗製濫造的抗戰神劇,我們並不反感不把我們當傻子、製作精良的抗戰神劇。——我沒有打錯字,你願意的話請再讀一遍。
看抗戰神劇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活動!
有沒有看過郭達、潘長江演的《舉起手來》?算不算神劇?咋不說開端呢?哦忘了,那時候沒知乎。
再問:《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雙槍老太婆》《平原游擊隊》算不算神劇?
不照樣看得哈喇子直流,我說的是你爹。記得小時候看《地雷戰》的時候,大家一邊看一邊笑,村裡老掉牙的老奶那說:「把日本說的那麼瓜滴?」
你讀過書拿了張紙,會上知乎就知道啥是抗戰神劇,不識字老太太也知道那是抗戰神劇。
再問:《在太行山上》、《血戰台兒庄》、《我的團長我的團》……算不算抗日神劇?
再問:卓別林的《大獨裁者》算不算抗德神劇?《逃出虎口》算不算?算不算?算不算?
二、劇!不是紀錄片
追逐史實邏輯的人,為什麼不去看紀錄片?
給個鏈接,國軍抗戰全紀實(第一部)慢慢欣賞。
抗戰紀錄片大全 12南京保衛戰之絕望之城慢慢欣賞。
幾乎沒有人說《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抗戰神劇,因為他的「神」一般人看不出來,也沒有人把卓別林的《大獨裁者》當抗德神劇,難道因為他是外國人?
劇,不是紀錄片,劇是故事,故事有故事的邏輯。
我們反感是不是劇與史實不符,而是反感的是劇與劇的邏輯不符。
說「3000顆手榴彈」不符合八路軍力也許是史實,但你看的也不是紀錄片啊!
雖然「抗戰」這個題材就限定了很多東西,比如:人和動物都不許成精。但藝術加工是可以的,把很多人的優點集合在一個人身上是可以的,把一個臉譜化的人物形象突破一下是可以,為了故事的緊湊,掐頭去尾,直接get高潮是可以的。尤其是現在,抗戰消費主義盛行。神劇的產生不就是喜聞樂見嘛?當然了,知乎上都是精英!精英都是有知識的,自然是不屑於看抗戰神劇的。問題是,有人看啊!你爹看啊,你爺爺看啊,老人家看不懂《花千骨》,不喜歡看《婆媳的戰國時代》,看看手撕鬼子,哈哈一笑,撇撇嘴罵兩句,接著看,不傷天不害理,又怎麼滴啦?
這就是我們的電視劇市場!
神劇拍一部賠一部你說誰還拍?
往前說了,70多年前,在大後方,演話劇鼓舞士氣,慶祝前方大捷的話劇,多了去了。誰去較真:你拿的是真槍還是假刀?你演的鬼子就那麼弱?你一把菜刀砍掉三個鬼子,這可能嗎?你一個女娃娃,鬼子來了你死就完了,開什麼掛?
分不清史實與劇情的人建議去看紀錄片,看回憶錄,絕對比看劇帶感。
三、《亮劍》違反「劇的邏輯」達到「神」的級別了嗎?
一部抗戰題材的好劇,要在歷史事實與藝術加工之間取得平衡,的確不容易。
翻譯下就是:在抗戰紀錄片與抗戰神劇之間找到那個觀眾的G點,是不容易的。
你研究過G點嗎?
據說,最新的研究表明,G點是變化的,不是一個固定的部位。
對,這就是我想說的。
在70多年前,大後方,重慶,窮盡任何辦法能夠鼓舞士氣打擊侵略的劇都是好劇。
在我們父輩的審美中,《地雷戰》《地道戰》《鐵道游擊隊》就是好劇。
在2015年,只有《我的團長我的團》《亮劍》(李幼斌版)才是好劇,並且,就這很多人還不同意!
老百姓的審美志趣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挑食兒跟營養關係不大,就是吃多了嘴刁了。
沒錯!抗戰是嚴肅主題。但嚴肅主題娛樂化,醜化侵略者,美化自己人,並沒有什麼奇怪的,要以此為「神」,那你千萬別當廣電總局,你全家都別當。沒看過《虎口脫險》嗎?一想到鬥雞眼,「哦,嬤嬤……」我就想笑。劉江在《地道戰》里演的湯司令,「高,實在是高」,就這一句,令人印象深刻。至於鬥雞眼打了自己的飛機,日軍挖地雷挖到小朋友的粑粑,哈哈哈……。
神劇神在粗製濫造,而且是全方位的粗製濫造,史實方面過分誇張只是其中之一。
因此,判斷《亮劍》是不是抗戰神劇,要看他表現什麼,怎麼表現的,帶給觀眾了什麼?
亮劍是一種精神,面對強敵敢於抗爭的精神,我們在李雲龍身上看到了我黨我軍(含國軍)很多優秀品質,這種品質是以前沒見過的,例如,怎麼過的草地,裝備這麼差怎麼戰鬥,全團被消滅三分之二怎麼存活,李雲龍的抗命與遵命的性格衝突,保存與反擊之間如何拿捏等等。一部好劇,不就是恰當地處理好了人與外界、人與人、人與內心的若干衝突嘛。
(此處暫空缺人與外界、人與人、人與內心的事實考證,曾計劃寫過《亮劍史注》,回頭找找當時的資料。抱歉。)
如果這是神劇,那麼就有必要重新定義神劇了?
總結:
1.回答。《亮劍》不是一切抗戰神劇的開端。論據:《地雷戰》
2.觀點。《亮劍》不是粗製濫造的抗戰神劇。
論據:a.若以「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痴化」為抗戰神劇標準,《亮劍》不達標。
b.電視劇是故事不是紀錄片,故事的藝術加工是正常的,與史實有出入是自然的,出入多大,市場說了算。《亮劍》的市場說明了這是一部好劇。
c.觀眾反感的是粗製濫造,包括神級別超越「抗戰」這個題材背景,《亮劍》的故事創作雖有誇張,但未達到「神」級。
歡迎有理有據的質疑與討論!
只有觀點沒有證據,刪!
陰陽怪氣,刪!
懶得跟nc扯,我的地盤我任性。
奇了個怪,我依稀之間記得在《亮劍》之前抗戰這個題材基本沒人碰吧?因為碰了就是主旋律的那些東西,根本沒人看吧?
是《亮劍》革了之前所有抗戰題材里,鬼子註定是腦殘的命,弄出了殘忍狡詐強大的日本人吧?
是《亮劍》改了日本人嘴裡那副腦殘日式中文,頂著巨大的困難認真去找人過來讓日本人說日本話的吧?
是《亮劍》揭掉了艱苦奉獻、偉光正、黨就是好的那套皮,開始談精神,說思想的吧?
是《亮劍》無視教科書的避而不談,塑造了楚雲飛這種正派軍人,積極評價國軍戰場的吧?
是《亮劍》極端淡化愛情戲,逃出家長里短突出男人氣勢,才有人敢讓《士兵突擊》這種沒女人的戲上馬吧?
你家祖宗開發了這麼多領域,說是開天闢地都不為過,是後來的腦殘編劇不爭氣,非要開日本人都是腦殘、痞子耍鬼子、一邊抗日一邊日的歷史倒車,他媽的最後倒來怪祖宗缺衣少食時的開拓不爭氣?
我非常喜歡看《亮劍》,在很多地方几乎落淚,比如:
弟兄們,咱們獨立團(應該是新一團)從成立那天起,就沒丟下過自己的弟兄!
騎兵連,進攻!
和尚,和尚,去把老子那個……
開炮!開炮!
配合以幾個主演精湛的演技,亮劍確實常使人熱血上涌、熱淚盈眶。
但是有個前提——我是把它當作一部武俠/玄幻作品來看,而並非軍事/歷史劇。
《亮劍》之長處在於其對主要人物的塑造。大多數抗日題材的劇總會讓人感覺很假、很空、很套路,我黨的都是光明偉岸只為救國救民,日軍都是變態武士道、國軍總是昏庸腐敗畏首畏尾。這樣的人物設計非常單薄,台詞文縐縐的就那麼幾句,連首長開的玩笑都是固定的幾個,根本無法打動觀眾。
相比之下,《亮劍》里的人物真實、豐滿、個性鮮明,很難用幾個詞語就描述清楚。無論是我黨的李雲龍趙剛魏和尚還是國軍將領楚雲飛,甚至是日軍搞特種作戰的山本一木,每個人物都有多面的豐富的性格,形象十分鮮活,就好像是真正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一樣。而且,它展現了八路軍的慘敗甚至全軍覆沒、日軍將領的軍事智慧、國軍中某些將領的骨氣,這些在其他電視劇中非常罕見,更增加了《亮劍》的真實感。
但是,可惜啊,文藝素養頗高的作者都梁,其軍事歷史知識極端匱乏,基本上是中學生+村口大爺的集合體,充滿YY。
他把八路軍拍成了梁山好漢,劫富濟貧、重情重義。李雲龍多次嚴重違反紀律,只是為兄弟報仇、為老婆報仇,他手下的兵對此也是全力支持,作者甚至表示,這是軍隊「軍魂」的體現,而上級對此只是進行了一些象徵性的懲罰,首長甚至還十分欣賞他。被貶職的李雲龍在獨立團里依然享受著團長的待遇,士兵們紛紛表示「除了他我們誰都不認」——這和土匪黑社會有什麼區別?
當然,我們看著是爽,水滸、隋唐演義誰不喜歡?但這是八路軍啊,是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啊,雖然老毛喜歡自黑我們就是「土匪」,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對於「紀律」的嚴格要求是黨的軍隊保持高戰鬥力的一個極為關鍵的因素,也是它與其他軍閥部隊的一大區別。很多同學應該已經看過我寫的反圍剿-長征史,以老毛本人為例,井岡山時期明明連續打勝仗,卻被博古等人剝奪連續剝奪軍權(反覆共三次)。兵都是朱毛一手帶起來的,博古李德只是初來乍到空降領導,可是全軍上下從軍官到士兵沒有一人不服從命令,這就是紅軍強大的紀律性,對於軍閥,誰拉的隊伍隊伍就聽誰的,可對於紅軍八路軍,隊伍始終聽黨的,服從黨委決議。
毛主席的題詞「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還有很多,比如,軍官不允許打罵士兵,這一點在亮劍當中甚至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嘲諷,屬於表現趙剛逐漸把書本與實際相結合情節的一部分。
這種情節的設定讓大家感到很真實,因為我們想像的軍隊就應該是這樣,都是大老粗,訓練的時候怎麼可能不打罵。但是,真實的歷史是,這種我們感到的真實才是不真實的,大家可以聽聽粟裕將軍是怎麼說的:說服教育勝過拳頭,而官兵平等的實際行動又勝過萬語千言……也許現在的青年人不能體會到官兵平等、廢止肉刑這些基本制度所產生的強大威力,因為他們是在人與人的平等關係中成長起來的。而當時,這些基本制度,喚醒了被壓迫者長期被壓抑著的人的尊嚴,激發著對未來美好的無限希望,成為大家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犧牲的強大力量。這些新型的制度,是迸行政治工作的強大武器。那時對於紅軍最有力的宣傳就是『紅軍官兵平等』、『紅軍不打士兵』。這簡單的語言,對勞苦農民和廣大士兵,具有無窮的吸引力,它是紅軍階級本質的具體體現。
——《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67-69頁
是啊,現在我們在相對平等關係中成長起來,軍訓時候教官踢兩腳也覺得正常,是為了更好地訓練,可當時的環境下絕對不是這樣。在這一點上,都梁是典型的學生思維。
另一個嚴重的學生思維在於對運動的認識,這一點 @陣雨已經講到了。這也和目前的歷史教科書、官方媒體一脈相承,好像運動就是整人,就是一群投機者欺負踏實做事不肯諂媚的正直人士。事實上,黨內的多次運動中當然有一些負面的事情,但它的正面效果要大得多,對於大多數的運動,幾乎每一次運動都會對黨的戰鬥力有一次極大地提升,尤其是最大的那一次延安整風運動。如果運動真的是投機者整辦事者,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效果?
最後就是《亮劍》對於作者理解的所謂「軍人精神」作用的過分誇大,這一點貫穿全劇(或者說全文)的每一個段落,除了陣雨答案中所舉例子之外,還有楚雲飛的多次提及,為什麼土八路裝備那麼差卻能與日軍對抗那麼久?因為他們有軍人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等等。其實,八路軍的精神之所以能夠樹立,與剛剛提到的官兵平等、「加強紀律性」、頻繁的運動聯繫十分緊密。
脫離了這些制度和運動,都梁所理解的「軍人精神」其實和梁山好漢的精神殊無二致——宋軍是正規軍,人數眾多裝備精良對遼卻屢戰屢敗一觸即潰;梁山好漢作為土包子,受招安後吊打遼軍收復失地,正是憑藉這「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以及公孫勝等法師的法術BUG)。
最後回到問題。我不認為亮劍是抗日神劇,因為大家都看到了,亮劍對於人物的刻畫非常到位,情節也緊湊合理,所以它絕不是神劇;同時,亮劍所描繪的也絕不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的故事,而更像是描述一群端著槍反抗外族入侵的梁山好漢。
你看,既不是神劇,也不是抗日,怎麼可能「抗日神劇」呢?
補充說明:1.我是真的喜歡看亮劍,看過有接近十遍了吧,這篇文章絕不是在黑。
2.請熟悉軍事、黨史的同學們把《亮劍》當作《水滸傳》來看,忽略其歷史背景,真的很精彩。
3.我的另一個答案講過類似問題,集結號和亮劍其實是類似的:
如何評價電影《集結號》? - 通吃島島主的回答
抗日神劇是日本人傻的一比,中國還打了八年。那不是歌頌革命先烈英勇善戰,那是指著鼻子罵他們。
亮劍不是,亮劍里獨立團戰鬥力強悍,日本人也不差,國民黨更是血性十足。獨立團武器彈藥多,日本人還有特種兵呢,人手一把m3,我就問你屌不屌?
獨立團都發展出了一個師的人馬,還是老婆被抓了,急眼了才敢打個縣城,奉命打援堵截的民兵小隊,多少個小隊全軍覆沒。丁偉的團根本擋不住支援的日本人,都是要炸了防區內所有的橋才能擋一擋。到是楚雲飛的團,火力一亮,和日本人打了個旗鼓相當。獨立團的騎兵連對陣日本人的騎兵營,拼光了所有人,換了日本幾個騎兵?日本一個特戰隊突擊獨立團的一個營,獨立團以逸待勞,建好了工事,都被差點把政委幹掉。
在沒有重火力的前提下,用土工作業迫近敵人,將全部手榴彈集中起來,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投光壓制敵人,然後迅速衝鋒與敵人白刃戰。。。我真沒覺得有什麼可恥的,反倒是他們的智慧確實很有趣;另外,不是一次投出去的,是很短一段時間,多人投的。。。我不知道前輩們看到你這樣說會不會覺得可恥哈
-------------------------------------------------
題主增加了描述,我承認當時倡導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但是完全生搬硬套在所有的事情上就只是徒增傷亡而已。具體到這個戰例:日軍據高而守,且工事一反常態離高地邊緣遠,就意味著如果直接衝鋒必然是靶子,省子彈倒是,但是敵人沒有消滅省子彈有蛋用。。。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前提是消滅敵人而不是省子彈。。。當時的態勢無非就是一小波日軍守住險要拖住八路軍,然後大部隊合圍,這個時候不趕緊消滅敵人快速跑路還想啥啊,電視里陳賡的命令也是踩都要踩平它們,也就是說真急眼了,不消滅日軍大家都要死在這了。。。
《雪豹》差不多是吧
《亮劍》真心不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讀,讀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有新發現。老版電視劇拍的很好看,也很真實,不像很多電視劇,炮火聲要多密集有多密集,炸藥多的遍大街。個人認為《雪豹》算是抗日神劇中一個重要的點
不敢說亮劍是神劇,但它在「神劇」(貶義)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幾個重要的作用
1.暴力美學成分比較多,按我的體會此現象在在兩千年左右的電視劇中尚屬少見,而更多地出現在四大名著的第一代電視劇中。《亮劍》中則有很多的肉搏、拼刺刀、手刃敵人、同歸於盡等特寫鏡頭,並且比於同時期同樣特寫鏡頭很多的《鐵道游擊隊》,《亮劍》明顯的更加暴力血腥。《亮劍》之後似乎暴力美學型抗日劇就忽然多了起來。
2.從作者到創作團體,大家都疏離了戰爭年代。
對比一下吧: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原著)不會扒火車,但他自己從小確實是在鐵路邊長大,且早在1943年他就採訪過鐵道游擊隊的部分成員。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抗戰時是團長,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地下工作。
杜鵬程(《保衛延安》)解放戰爭時期一直在西北做文工幹部,《保衛延安》實為其按照之前的六十萬字紀實文學改寫。
曲波(《林海雪原》《橋隆飆》)抗戰時擔任過武工隊長和營連幹部,抗戰後在東北帶剿匪小分隊...
而都梁先生,則是企業家出身。
待更。
並不是說企業家等職業就不能寫出好的戰爭題材小說,但是《亮劍》以來,原作者、編劇、導演等遠離戰爭年代所造成的一系列錯位失當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近五六年的許多抗日劇,在軍事、政治、歷史、牛頓力學(...)等方面,多少都有明顯的bug。
3.開創了bug型主角+國共俠匪四重合作+女主角被俘/犧牲+日軍特種部隊的偉大戰績的「神劇公式」
解釋一下吧:李團長的謀略和氣度、趙剛的槍法、和尚和段鵬的身手;國共部隊的合作在大型大背景的抗日劇(如《八路軍》)中並不少見,但是基層部隊自發性的合作在當時還是個亮點,身懷絕技的「俠客」(和尚、段鵬等)在後來的「神劇」中常躍升為主角,而佔山為王的土匪也有幸登場(雖然是作為反派);秀芹的故事...不說了,有點慘;最後這個「日軍特種部隊」值得說一下,這個「特種部隊」並不一定非要是當今意義的作為單一兵種的「特種部隊」,而是泛指各抗日劇中的「夜襲隊」「便衣隊」「神風特攻隊」等等。
事實上,在「抗日神劇」形成過程中,還有一部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比《亮劍》還要重要,就是之前提到的2005版《鐵道游擊隊》。這部劇還算是不錯,不過相比之下具有更多的「神劇」的感覺。
首先是對原著情節的大幅度改動,有的地方甚至都有些無節操,大概是欺負劉知俠死了吧。原著中只被提到個名字的李九在劇中化身彭亮的師傅強行活了十多集,還帶出個並不存在的田六子;本來機智靈活的王隊副被搞得一臉衰頹;小林的一桿破槍強行連續好幾集搶鏡...
待更
關於腐敗
關於國軍抗日
關於解放戰爭
關於政治運動
關於革命成功後的婚姻
關於兄弟感情
亮劍真是一個神奇的左狗篩選機制,一個個恨不得槍斃李雲龍十次。
我黨從來就不是你們左狗的天下。我黨內部就是團結了許多單純的民族主義者,團結了許多資本主義者,甚至團結了許多根本就沒有主義但是富有才能的人。不然我黨也不會贏,也不會蘇共都死了它還不死,也不會一次又一次地從自我毀滅的深淵中解脫出來。而你們總恨不得把他們全殺光。過了幾十年你們果然去殺了,雖然沒殺光。現在還想著殺。
沒錯,李雲龍是軍閥,是蔑視知識,典型的農民起義,智商不高,不講政治,他的智商也不允許他講政治。所以他才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啊,他不是你們筆下無所不能的紅軍指戰員。沒有千千萬萬的這種人,我黨都死了八十次了吧?
公知是智商問題。左狗一個個的智商都不低,就是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
其實《雪豹》之後姊妹篇的《黑狐》才是抗日神劇的開端。
亮劍主要是開了一個頭
一個個人英雄的頭,然後後來的電視劇就吹的沒邊了··
神劇還算不在,只能算是起源,因為個人英雄出來了,那英雄就要拔高了··
當然現在上面估計也希望看到個人英雄的出現
因為現在你在發動群眾,那對付的是誰呢?
還是讓大家期待英雄吧
----------------------------------------------------------------------------------------------------------------------------------------
我問幾個問題,到底是什麼決定了工農子弟軍在裝備極差,人數極少的情況下面對
強大的敵人,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直至最後勝利?那支子弟軍手中到底掌握了什麼樣的制勝法寶?
按亮劍的說法是亮劍精神,然而,這精神那個軍隊沒有??
壯士一去不復返 .
滾滾黃河 , 滔滔長江 ,
給我生命給我力量 ,
就讓鮮血染成最美的花 ,
撒在我的胸膛上 .
紅旗飄飄 , 軍號響 .
劍已出鞘 , 雷鳴電閃 .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向前進 , 向前進 ,
向前進 , 向前進 ,
中國軍魂 !
但是,我們很快注意到:假如把歌詞中 「 滾滾黃河,滔滔長江 」 修改為 「 巍巍富士,
滔滔東洋 」 那麼主題歌就完全可以定音在 「 大皇軍魂 」 上。當然,如果你願意,也可以不
搭理 「 黃河長江 」 那些渾水清水,徑直將 「 紅旗飄飄軍號響 」 改為 「 青天白日大地紅 」 ,
就可以定音為 「 中正軍魂 」 了。
既然 「 中國軍魂 」 、 「 大皇軍魂 」 、 「 中正軍魂 」 可以互換,那麼 「 亮劍精神 」 就不再是中國可以獨霸的神兵利器。既不比東洋好,也不比黨國壞;都是各種所謂的軍魂,然而作者和導演卻安排李
雲龍戰勝山本一木、戰勝楚雲飛就顯得不那麼以理服人。
就 「 民族大義 」 而論,楚雲飛更是因深明大義而顯得比李雲龍多出了幾分氣度。
楚雲飛說:雲龍兄,國難當頭,你我都是軍人,理當為國家效命疆場,楚某不願介入
黨派之爭,只願民族之獨立自由,只要雲龍兄打鬼子,便是楚某的朋友。上面的事我管不
了,但云龍兄如有困難,只管開口,槍彈糧餉由我解決。
更不用說日本,就算是 「 打三折 」 講來,也會無地自容。為了大和民族為了天皇陛下經常可以剖膛破肚,腸子下水流得滿地;這事別說讓學了,就是在屏幕里瞄一眼,都會噩夢連篇。
李雲龍戰勝楚雲飛戰勝山本靠的是亮劍?靠的民族主義?
簡單說,就是我們的子弟兵為誰而戰?為什麼而戰的緣由,軍民一體的緣由,從群眾中來的緣由,子弟軍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統統被一種類似於 「 俠客精神 」 的 「 軍魂 」 取而代之;而且還自鳴得意地宣布: 「 我們靠的就是這種軍魂 」 。
《亮劍》劇情從抗日戰爭展開。
雖然作品中也 「 泄露 」 了不少紅軍時期的軼事,但均是以回憶的方式片段捉取的,不
構成劇情主線。雖然作品也對解放戰爭進行延展性描寫,但在階級大對決的遼、淮、平、
江、南五大戰場中,李雲龍雖有幸攤上了淮海戰役,但剛一開打就負了傷,因此從戰爭中
出局。這樣, 「 亮劍精神 」 中 「 同族相殺 」 的污點減少了,與階級鬥爭的界限主動劃清
了,人也就清白了。
子弟兵為窮人翻身解放打江山的階級使命被剔骨抽筋得一干二
凈
全成了和稀泥
在《亮劍》故事的一開始,已經是八路軍團長的李雲龍,和晉綏軍的楚雲飛上校稱兄
道弟、膀子拍得不亦樂乎。假如我們把開端設定在 1927 年以前,楚雲飛作為闊家少爺,李
雲龍作為楚家的放牛娃,故事就完全兩樣了:李雲龍每天起早貪黑放牛去,楚少爺去省城
上軍校,日子就這麼過著。一天,日本鬼子打到了家鄉,富有民族氣節的楚少爺拉起了抗
日的隊伍,已經長大的放牛娃最多不過是給楚司令噹噹馬夫,而能夠稱兄道弟的可能甚
小。也許楚雲飛通過留學東洋的同學和山本一木拉上了關係,相互間雲飛君山本君吆兮吆
兮起來了,也還輪不到你李雲龍。
憑著血性,也許李雲龍不會甘心一直給楚雲飛的小老婆端洗腳水,但最多也不過就像
作品中的謝結巴一樣,拉起幾十個弟兄呼嘯於林莽之間,打劫一下山本一木、楚雲飛們的
補給隊,乾乾殺富濟貧的勾當也還是有可能的。但若想 「 亮劍 」 ,那可就是活得不耐煩
了,結果還不是被另一個李雲龍剿滅砍腦殼?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工農革命家舉起了秋收暴動的長矛梭鏢,開闢了以
暴力和戰爭進行階級鬥爭的解放道路,並在血淋淋的階級對殺中一天天生存發展下來,就
憑你李雲龍還想 「 亮劍 」 ?你亮個屁! 「 亮 」 把水果刀怕你也找不到!
《亮劍》恰恰是忘記了這一點,或者是故意忘記了這一點,或者是他沒忘而希望別人
忘記這一點: 階級鬥爭是被壓迫階級參與民族鬥爭並在民族鬥爭中發揮領導作用的基礎和
條件。 忘記了這一點,即使民族鬥爭勝利了,工農階級也不過是 「 為人做嫁衣 」「 狗咬尿
( shui )泡空喜歡 」 一場。-------歷史課本上叫被篡奪了革命果實,工農們革命前是什麼樣子,革命後還是什麼樣子···
子弟軍為工農翻身解放而建軍、而戰爭。
子弟軍的階段性目標是推翻反動階級的政權統治,建立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這也是後來太祖寫下人民勝利今何在,滿路新貴滿目衰,然後說要回井岡山找紅軍的緣由。
謝謝,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沒必要懂了
本來就是裝傻的騙真傻的,自己摸摸自己的屁股,想想自己是屌絲還是高富帥,講真,屌絲還幫高富帥說話的是真傻··就兩張圖
客觀的講,如果《亮劍》算是抗日神劇,和尚是不會死在幾個土匪的黑槍手裡的,飛檐走壁莫奇怪去去就來。而且和尚還騎馬,騎啥馬,自行車甩起來啊。而後段鵬加入,李雲龍更應該如虎添翼啊,楚雲飛鴻門宴時候倆人帶李雲龍直接端了楚雲飛的司令部,王八之氣折服358團。後來在那個什麼庄,叫啥名想不起來了,李雲龍還能挨那一炮?段鵬不飛起來一掌把炮彈劈了啊。
寫悲情點,段鵬看見對方打炮,這裡鏡頭給段鵬一個特點,怒目圓睜,表情堅毅,像是下了什麼決心,然後鏡頭轉進,炮彈飛出,段鵬大叫一聲然後跳起來,擋在了半空中,替李雲龍擋下了炮彈,鏡頭給一個空中爆炸的效果,然後給李雲龍特寫,李雲龍看到此景,表情悲痛,段鵬在他眼前慢慢落下,然後一把抱住段鵬,這裡給鏡頭要在倆人頭頂,段鵬正對,李雲龍背對。然後段鵬顫顫巍巍的,「這是我這個月的。。。黨費」,李仰天大哭,和尚怒不可遏,抱起機槍衝鋒,點射炮手,給段鵬報仇,結束。當然是抗日神劇 或者說 亮劍的原著 根本就是 抗日神書
因為中共領導的軍隊 本就不是那樣的
下面簡單對比其中的情節和人物,使廣大朋友們能認識到亮劍這部書的種種謬誤。
PS:請喜歡這部神書的朋友不要不高興,我這個人一向如此,有錯誤就要批判,有毒草就要鬥爭。
不服您再到豆瓣上黑我的書去。
關於軍政分工:
亮劍:
趙剛斬釘截鐵地說:不行,只三杯,這已經是破例了。咱們有分工,軍事上的事你說了算,生活上的事我說了算。
他綳著臉道:老趙,咱們好像有分工呀,軍事上的事我說了算,你越權啦。趙剛一急也顧不上李雲龍的面子了,他漲紅了臉針鋒相對地說:那是以前,現在我是團長,你不要搞錯了,我不同意你去。李雲龍一聽就翻了:放屁!你少給老子擺團長架子,老子給你敬禮是給你面子,讓你狗日的高興高興,你他娘的還當了真啦?
歷史的天空:
自從梁必達上任分區司令員之後,分區的幾位首長配合得還算不錯。梁必達對張普景和竇玉泉表現了極大的尊重。機關幹部們都能看得出來,梁必達的尊重是真誠的。一是虛心,經常向張、竇二人討教,就戰術理論問題認真地當了竇玉泉的學生。二是謙讓,重要問題不急於表態,先是默默地聽,再同參謀長姜家湖細細推敲,決心定下之後,老老實實地提出來,等黨委書記和代理政委張普景最後拍板。
關於服從誰的指揮
亮劍:
儘管被降了級,李雲龍在獨立團還是一言九鼎,全團人包括趙剛始終拿他當團長,開作戰會議時,他照舊行使團長的職責,分派任務時對各營營長罵罵咧咧。他自己對此沒覺得有何不妥,全團人也覺得天經地義。連上級機關都知道這種情況,故意睜一眼閉一眼,連個新團長都不派,只讓趙剛代理。
歷史的天空:
梁大牙撓撓頭皮說:「這個當然。第一是聽指揮。不過,我也跟王副政委說實話,楊司令和你的指揮我聽,別人的瞎指揮我是不會聽的。」
王蘭田臉色一沉說:「這個思想有問題,我們都要聽黨的指揮,不能說只聽哪幾個人的指揮。」
王蘭田說:「你這個思想還是有問題。我們共產黨不搞個人崇拜,不搞感恩戴德。叫你到陳埠縣去,不是當官做老爺,是去抗日。一切行動都要聽組織的。」
關於擅自行動
亮劍:
總部的首長們頗感躊躇,照理說,李雲龍未經請示就調動上萬部隊投入戰鬥,無組織無紀律,特別是為了自己的老婆而攻擊縣城,造成上千人的傷亡,有那麼點官報私仇的味道,就憑這一點,槍斃他都不多。.....後經考慮,認為李雲龍同志率部全殲平安縣城守敵,引起各部積極響應,在廣大的作戰地域內使敵人付出重大代價,因此對李雲龍同志的嚴重錯誤不予追究,對其戰功不予表彰,功過相抵。
歷史的天空:
王蘭田說:「你這次到藍橋埠去,犯了五個錯誤。一是無組織無紀律,擅自帶領武裝人員深入敵占區,說輕點是拿同志們的、當然也包括你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說重點是給敵人捕捉抗日武裝人員可乘之機。二是給一個漢奸維持會長拜壽,還磕頭,搞封建的一套,影響極壞,說輕點是個人感情取代原則,說重點有帶槍通敵的嫌疑。三是擅自動用戰利品,說輕點是自私自利,說重點就是喝兵血貪污抗戰財產。四是不計後果,留下一個狗屁『布告』,要挾當地國共兩方抗日人員,脅迫他們對漢奸維持會長點頭哈腰,說輕點是無知炫耀,說重點就是破壞抗日統一戰線的團結。五是私自同無業寡婦蔡秋香幽會,說輕點是流氓習氣死灰復燃,說重點是破壞八路軍的聲譽。有這五條,你這個大隊長還能當下去嗎?」
━━●●━━━━━━━━━━━━━━━━━━━━━━━━━━━━━━━━━━━━━━━━━━
1 有朋友說「不服您再到豆瓣上黑我的書去。」這句話是軟廣,對不起,是硬廣!
2 有朋友說「答主有這個結論估計沒看過原著吧,不知道原著很大篇幅在寫WG」 對不起,10年前看過,不過我想問這個朋友,是不是沒看過《歷史的天空》,那裡不但寫了文革,還寫了「純潔運動」,甚至連紅軍時期的內部鬥爭都隱晦的提到了。
3 有些人看到了亮劍就瞎抒情,說什麼寫國軍抗戰之類的。我只想說,不要說史書,連小說看得都太少。找本周梅森的中篇小說合輯《國殤》來看看,比都梁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亮劍裡邊楚雲飛除了唱唱高調,跟李雲龍互相捧臭腳之外跟日本人打過幾次,這麼明顯的黑國軍都看不出來。
4 關於軍事細節,亮劍里可笑的若干手榴彈炸山崎大隊,日軍特工隊奇襲,蘇聯專家教中國軍人如果進行叢林特中戰鬥,只能說原作者還沒有完全脫離網路軍事雞血小說的窠臼。
我可以說,中國的軍事題材小說,作者基本上沒有懂軍事的,或者說在戰鬥場面上基本沒有寫的出彩的。也許我這麼說比較絕對,不過僅以我看過的有限的軍事歷史題材小說,中國的作家,往往長於描寫人物的對話、心理乃至行動,拙於描寫戰鬥場面,在軍事知識方面更是了解甚少。在這方面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推薦大家去看看:朱秀海的《穿越死亡》、魏巍的《東方》。
接著吐槽一點,亮劍和歷史的天空相比,最大的缺點就是人物臉譜化,簡單化,無論是敵我友都是如此。
歷史的天空裡邊,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誰呢?張普景。當然了楊庭輝也不錯,但是那更多的是出於李雪健老師的表演所留下的印象。歷史的天空裡邊,張普景這個人物之於梁必達,就好像城市獵人裡邊,槙村秀幸之於冴羽獠(哎 好像不對 而且我看的漫畫里不叫 槙村秀幸這個鬼名字!),有了張普景,梁必達這個人物就立住了。我這個人比較拙於言辭,還是引用小說里的內容,說明一下張普景的形象。
在勞改農場,梁必達和陳默涵談到當時已經被迫害致死的張普景
有一次,陳墨涵問梁必達最欽佩的人是誰,梁必達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張普景。」
梁必達說:「我抗議,我不是二流子。但你說張普景有功勞,這話你說對了。我這個人,確實有點匪氣霸氣,還有點軍閥作風,一般的同志是不敢輕易翻我眼皮子的。記得有一次因為一個幹部的任免,我們兩個人爭了起來,我堅持要提,他堅決反對,桌子都拍了起來。他指著我的鼻子說我是任人惟親,還說他要堅持到底,他說我死都不怕還怕你梁大牙?他媽的他一上火就喊我梁大牙,急眼了就不顧影響。後來還是我讓步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沒有張普景這樣的人跟在屁股後面找我的事,挑我的茬,我還真有點把握不住自己。只要張普景跟在後面,我就要小心一點,凡事三思而行,不敢為所欲為,不讓他抓住把柄。你們都看出來了,張普景一直是我的對立面,可是這個對立面難得啊,他不搞陰謀詭計,他面對面地搞你,那你還有什麼話說?可以這麼說,沒有張普景幾十年來如一日地捋我的辮子,那就不知道要犯多少錯誤。
還有一次是文革結束以後,給張普景開的追悼會
梁必達就扔掉了稿子,哭一聲講一句,結結巴巴語無倫次,說:「張普景同志是個真共產黨員,沒想到你這個真共產黨員不得好死。你沒有死在敵人的槍林彈雨里,卻死在了陰謀集團的無情摧殘下,死在了無知青年的皮帶拳頭下面。張普景同志.不是病逝的,他是被壞人迫害死的。張普景同志犯過錯誤,張普景同志是誠心誠意地犯錯誤,因為他不知道那是錯誤。張普景同志黨性原則堅強,人格高尚。張普景同志跟我搭檔一起工作了幾十年,我們有鬥爭有團結,鬥爭是工作需要,團結是主流。我對不起張普景同志,我對不起你啊我的好兄弟……我現在悔恨已經來不及了,我只能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張普景同志的遺志,發奮工作,以慰張普景同志在天之靈。張普景同志你原諒我吧,你雖然走了,但是你在我的心中沒有走遠,你還在我身邊看著我、監視著我、批評著我、提醒著我……我的好同志好老哥好老夥計啊……張普景同志在是非混淆的歲月,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張普景同志沒有見風使舵攀龍附鳳,沒有迫害同志。我號召K軍全體共產黨員要向張普景同志學習,學習他同梁大牙軍閥作風家長作風堅決抵制的鬥爭性,學習他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學習他高壓下面不彎腰不低頭的大無畏精神。張普景同志是我黨的優秀黨員,是我軍的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我梁必達的良師益友。張普景同志永垂不朽。張普景同志永遠活在我們中間……」
至於小說中其他的人物,陳默涵、東方聞英、朱預道、王蘭田......等等,甚至劉漢英的形象都非常豐滿。
同志們,這就是差距啊
━━●●━━━━━━━━━━━━━━━━━━━━━━━━━━━━━━━━━━━━━━━━
《亮劍》中,我頂看不上的,一是所謂「政委管生活」這種狗帶嚼子式的描寫,再有就是擅自調動部隊攻打縣城和打土匪的情節。
一個團長,因為自己的老婆被俘了,或者自己的警衛員被殺了,就可以按照個人意志調部隊打這麼大的仗,不管他消滅了多少敵人,這根本就是拿戰士的生命開玩笑,更不用說組織原則了。
在整個《亮劍》這部小說里,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獨立團的黨委在哪裡,在幹什麼
獨立團只是一個有共產黨員的武裝,不是共產黨領導的武裝
陳賡大將的妻子也在反掃蕩中犧牲了,我怎麼沒聽說過陳賡要把386旅拉出去給自己老婆報仇
《歷史的天空》裡邊,梁必達因為東方聞英的死,對陳默涵的起義部隊心存芥蒂,很快就被楊庭輝訓得服服帖帖
王蘭田卻拍了桌子:「言重什麼?夠歧視的了。你張普景不要和稀泥,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梁必達的身上。人家都起義了,你口口聲聲還是白匪白匪的喊,什麼意思?為了爭取這支起義部隊,我們縱隊首長嘔心瀝血,這不僅是爭取一支部隊,它的重要意義是震撼敵人軍心,政治意義價值難估。你喊人家白匪是什麼意思?是想製造混亂嗎?是想把這支部隊再瓦解掉嗎?是想跟縱隊黨委唱對台戲嗎?」王蘭田說得激憤,臉都漲紅了。梁必達理屈詞窮,低下腦袋,額頭上直冒冷汗,一聲不吭。楊庭輝卻心平氣和了,點著一支香煙,悠悠地吸了兩口,慢騰騰地說:「梁必達你給我聽著,從現在起,我們再聽到反映你喊陳墨涵的部隊是白匪,我就撤你的職,你想到哪裡就到哪裡去,你去當白匪我也不反對。我讓陳墨涵這個假白匪消滅你這個真白匪。」
━━●●━━━━━━━━━━━━━━━━━━━━━━━━━━━━━━━━━━━━━━
再多說一句,所有存在所謂「學德國特種部隊」或者「某國特種部隊」情節的抗戰或年代電視劇 都是神劇 沒有之一
德國特種部隊?哈 哈 哈 跟他們學什麼?
━━●●━━━━━━━━━━━━━━━━━━━━━━━━━━━━━━━━━━━━━━
有不少朋友點贊 很開心
有一些朋友來批評 更開心
還有幾個人罵我 美死我了
三樓的觀眾朋友們你們好
那就接著扒拉扒拉
關於說髒話
亮劍:
李雲龍樂呵呵地說:這就對啦,不會罵人能當好兵嗎?心裡不痛快了,一股火總憋在那兒,怎麼辦?一句話:去他娘的……氣就出去啦,你們文化人怎麼說來著?趙剛說:迴腸盪氣。對,就這意思。你要有啥事下不了決心,磨蹭半天左右為難,怎麼辦?一句:日他娘的,就這麼辦吧。決心就下了。用你們文人酸溜溜的話能指揮部隊嗎?
歷史的天空
梁必達說:「我就難過一條,沒文化。我難過我是個苦出身......沒有文化的司令就是草包司令,我不是姚葫蘆,不是土匪司令。我是堂堂正正的八路軍凹凸山軍分區司令啊。我過去為什麼那樣野?為什麼做了那麼多魯莽的事情?為什麼愛講粗話髒話?說來說去就是一個道理,就是因為沒有文化啊。」
想看描寫國民黨軍抗戰的小說 真的可以去看看 周梅森 力薦 現在很多朋友往往只知道他寫的官場小說 不過官場小說我是一本沒看過 他寫的抗戰小說我基本都看過了 在他的筆下 國民黨軍的人物形象可謂毀譽參半 有血有肉
━━●●━━━━━━━━━━━━━━━━━━━━━━━━━━━━━━━━━━━━━━
補一點背景材料
既然李雲龍的這個獨立團屬於129師,那麼就簡單摘一點1939年八路軍129師黎城整軍的內容
就拿129師來說,1937年9月師出三原時,總兵員不足萬人,僅有9100餘人。到1938年10月,129師成立一周年之際,全師已擴充到5萬餘人。
部隊急速增長,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帶來一些問題。......二是處在統一戰線和高度分散的政治戰爭環境下,受地主、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部隊中的軍閥主義、游擊習氣等不良傾向有所滋長。某些部隊政治工作指導思想上出現右傾錯誤及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
1939年2月,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發出訓令......要求各部隊通過整訓,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在部隊中的絕對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內部團結,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克服軍閥主義和游擊習氣,使部隊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鞏固起來。
根據總部安排,129師參加整訓部隊共16個團,分兩期進行。第一期9個團,自3月下旬開始,到6月底結束。劉伯承就全師整軍的內容、方式、要求及任務作了報告和具體部署。每期整軍大體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開展政治教育,要求全體戰士特別是新戰士認識到八路軍戰士既是民族戰士,又是階級戰士;其次是加強黨的領導,強調「黨指揮槍」和連隊建立支部制度,要求黨員戰士比例保持在30%以上;最後是交流總結戰鬥經驗,提高戰術水平。最終目標和根本目的,就是將部隊鍛造成為「黨軍」和「鐵軍」。
當然了,黎城整軍,這李雲龍許是沒趕上
━━●●━━━━━━━━━━━━━━━━━━━━━━━━━━━━━━━━━━━━━━
看到這麼個評論
扶我起來 我還能送
嗯,就喜歡你們這種非主流答主故意與人不同來博取他人眼球的樣子,上一個群體叫殺馬特貴族。
可話說回來了 什麼叫主流
事實上,亮劍已經算是抗日劇裡面表現得比較真實的了。因為首先,主角形象並不高大全,毛病跟優點一樣多;其次,亮劍形象表現了鬼子全力以赴時能把八路軍打得有多慘。這在以前是提都不能提的。
至於消滅山崎大隊的那段情節,還真沒啥大問題。一個日軍大隊,脫離戰線,沒有掩護,深入我軍後方被重重包圍,又被兄弟部隊消耗了大量火力,加上奇襲,獲勝並不奇怪。
不過原來拍攝的時候表現出來了土工掘進的時候不小的傷亡,只是被砍了。
硬傷有沒有?當然有,比如說連螺栓都不結實的迫擊炮一炮炸掉鬼子指揮所,這明顯扯淡了。戰史上類似的著名例子只有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被八路軍一炮炸死可以相比,而當時八路軍也僅僅是在試炮,甚至不知道阿部規秀居然跑過來了。如果是正常情況,說不定反倒打不著了。
至於抗日神劇跟亮劍的關係,只能說亮劍引發了抗日劇的熱潮,但是從抗日劇到抗日神劇,這跟亮劍就沒啥關係了。
推薦閱讀:
※《還珠格格》劇中有什麼不容易被發現的小細節?
※如果把像《琅琊榜》《甄嬛傳》這樣的熱門的熱門電視劇改編成京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影視作品裡有哪些令人拍案稱奇的「智障橋段」?
※如何評價《那年花開月正圓》里俞灝明的演技?
※《武林外傳》有哪些隱喻/伏筆/現實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