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是否摧毀了漢朝的經濟?

文帝景帝雖然也迷信鬼神,但好歹修養生息,漢武帝名氣那麼大,那麼強勢,感覺做的事都是對民生對經濟極為不利的。


這裡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基於中央政府與民間社會之間的獨特關係,中國古代經濟實際上應當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即國家經濟和社會經濟(此處採用西方國家-社會二元對立的視角,此處的國家專指中央政府,而非廣義的國家),二者相互區分,而不應該籠統的概括為「經濟」一詞,基於以上前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概括的結論:漢武帝的政策削弱了社會經濟的活力,但是極大的強化了國家財政能力,為其開邊興利的政策提供了物質條件。

漢初以來,受制於王國、功臣的威脅,自高帝至文景皆奉行清靜無為的統治政策,這一點在經濟方面表現的尤為明顯。【於是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一黃金一斤,約法省禁。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業以稽市物,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清靜無為的經濟政策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民間經濟的繁榮,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文景之治。

但是與民間經濟的繁榮相對應的則是國家財政的相對落後,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諸侯國的存在,中央政府的經濟能力受到分割,吳國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濞則招致天下亡命者鑄錢,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富饒】,吳國利用山海資源獲取了大量財源,然而此時中央政府仍然奉行【開山澤之禁】的經濟政策,兩下對比之間,國家的經濟威脅愈發嚴重。

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以後,王國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也正是在一時期,功臣集團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因而到了景武之際,制約皇權的兩大勢力走向衰弱,這也意味著皇權的強化已經具備了相應的條件,清靜無為的時代即將被取代,一個積極有為的時代即將到來。

武帝是這個時代的締造者,他曾對衛青說:【漢家諸事草創,加四夷侵凌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武帝一生開邊興利的事業被概括為「變更制度」與「出師征伐」,然而這兩者無一不是需要大量錢財堆積而成,尤其是出師征伐一事。僅徙民實邊一事便【其費以億計,不可勝數。於是縣官大空】。

巨大的財政消耗必然要求武帝改革經濟政策,增加財政收入,以繼續其開邊興利的事業,因而漢武帝開始重用桑弘羊,進行國家主義經濟改革。所謂國家主義經濟政策顧名思義是以國家為本位,通過吸取民間經濟資源,增加財政收入,為中央政府控制社會、採取有為政策提供物質基礎。如果說漢初的經濟政策重視的是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那麼武帝和桑弘羊看重的則是國家財政的增長。

為了實現開邊興利的目標,武帝先後實行了算緡、告緡、平準、均輸、鹽鐵專賣等經濟政策,其中最能代表國家主義經濟傾向的無疑是鹽鐵專賣政策。鹽鐵專賣並非武帝與桑弘羊原創,早在管仲時代,齊國便有了【官山海】的政策,武帝和桑弘羊更多是這一傾向的繼承者和完善者。鹽鐵專賣顧名思義便是由國家壟斷鹽鐵等暴利事業的貿易權,以此獲取巨額收入。

然而這種官方壟斷貿易實際上是存在弊端,西漢武帝時期的鐵器在質量上是不高的,這是因為國家能夠集中的資源畢竟是有限了,其流動性和自動配置能力都是和社會不能相比的,然而國家主義經濟便是如此,政府的富足和秩序的穩定才是第一位的,社會的發展是第二位的。

最後,我們需要對武帝的這一政策做出評價,漢武帝的國家主義經濟政策自確立以來,一直延續到帝制時代終結,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基本的經濟制度。必須強調的是,對於任何歷史事件的評價都不能脫離其歷史背景,更不能隨意與完全不同的歷史區域、歷史區域進行比較,似乎國家主義經濟政策是不利於社會整體經濟發展的,並且與今日的市場化背道而馳,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對於官僚帝制國家而言,國家主義的經濟政策無疑是皇權的必然歸宿,國家對民間的吸取確實會造成民弱國強的局面,但是財政的充足也意味著國家能夠保持控制能力、維持基本社會秩序,換句話說,與其說是武帝創造了國家主義經濟政策,不如說漢武帝完成了其被歷史註定的任務。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國家主義經濟政策一定是正確的,武帝死後,儒生們與桑弘羊便展開了鹽鐵之論,對於武帝時代的基本經濟政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甚至於說到北宋年間,王安石與司馬光的論戰也難逃經濟政策的基本命題。

綜上所述:漢朝經濟這一概念需要劃分為國家經濟與社會經濟兩個層次,漢武帝實行國家主義經濟政策,通過汲取、吸取民間財力,大大強化了國家財政能力,為其開邊興利的事業奠定了物質基礎,也確立了未來兩千年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經濟模式。


人有兩種通病,千古不易:過、不及。

例如秦始皇、漢武帝等人,要麼罵他一錢不值,要麼誇他開天闢地,輿論從來就沒有正確過,隨著時代潮流拐彎抹角。

不是歷史是小姑娘,任人打扮,而是輿論是小姑娘,只會歪曲歷史。

本公子既不罵他一錢不值,也不誇他開天闢地,並且避開輿論風潮,貨真價實的談談漢武帝的經濟政策。在這裡,請不要給現實找借口,我們只需要勾勒現實,不要做輿論導向,讓別人自己去評價。

1,白金鹿幣

先以輿論炒作,然後強推這種貨幣。由於這種貨幣本身不具備實際價值,估值過高,防偽技術不成熟,提供了巨大的套利空間,引發盜鑄,破壞了國家信用和貨幣秩序。

2,五銖錢

以一單位的克重強兌五單位克重的貨幣。白金鹿幣事件後,政府是深知亂髮貨幣的後果。彼時幣制混亂,統一貨幣形式,是可取的。但是以五銖錢的方式侵奪財物,這才是真正的用意。結果還是那樣,只不過更嚴重,國家信用完全喪失,盜鑄頻發,貨幣秩序完全破壞,通脹嚴重,經濟遭到了巨大的動蕩,甚至差點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時代。

3,鹽鐵專賣

為增加財政收入,政府壟斷了鹽鐵。由於商業的專業性,鹽鐵經營不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不能與消費者的需求相匹配。政府的供應整齊劃一,運營死板,價格高,無視消費者不同時不同地的需求。消費者需要的一些特殊、小型的鐵具,政府無法組織生產銷售。主管官員不通商業,不懂技術,不關注消費者需求,導致了嚴重的供需矛盾。一些農民甚至以木具代替農具,用帶鹹味的草根替代鹽。

4,均輸平準

在物價低處囤積物品,在物價高處銷售。均輸官負責徵調各地物品,控制物價。正常的經濟狀態下是沒有多大的套利空間的,但是均輸官為了完成政府下達的任務,人為的製造經濟不平衡,收刮民間財物。

5,算緡

新增的稅法。不按法繳稅,則鼓勵告緡,沒收其財產,分一半給告緡者。算緡使商品貿易大量萎縮,國家經濟難以運轉。

綜上,五項經濟政策都破壞了經濟發展,並且不以經濟發展為目的,而是為了財政收入。這種財政增收方式無異於殺雞取卵,如果長期使用,肯定會亡國的。天下戶口減半,恐怕不是戰爭問題,而是經濟問題。只是一些底層人民不懂經濟,這些經濟不平衡問題為奸商污吏創造了大量的套利空間,而可憐的人民卻連自己的財產怎麼消失的都不知道。


放張西漢前期的東亞大致地圖

這種情況下無論陸上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都難以開通,走陸路的話,漢朝的商人在河西走廊會被匈奴抓走,就像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張騫一樣,就算順利通過河西走廊,當時的西域也是被匈奴控制,西域國家就算沒把漢朝商人綁了交給匈奴,也會大肆敲詐一筆,這種情況下怎麼做生意?

海上絲綢之路也沒法開通,南方漫長的海岸線在南越、閩越手裡,兩越為難起漢朝海商來,海商都找不到就近的補給點

而且長安離前線不遠,匈奴一旦從河套大舉南下,作出直搗長安的態勢,漢朝就要緊張起來,至少關中和關東相當一部分地方都要緊急動員起來,支援軍隊,提供糧草……


歷史上的這些人物,按辯證的角度,都是有功有過的。
漢武帝也是如此,至於功過到底如何,作為全球歷史記載和歷史評價最為客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學界,早已經給出了評價。
漢武帝是一位偉大的皇帝。
或者說,漢武帝對於中華民族的功遠大於過。
秦始皇死後八年秦朝滅亡,始皇帝開啟的大一統進程就此中斷,分封制就此反彈,漢朝初期漢帝國大部分土地仍是地方諸侯的封地。
是漢武帝,完成了始皇帝未盡的理想。
推恩令重啟中央集權,舉孝廉打開階層流動渠道,獨尊儒術促進了最偉大宗教儒教的成立進而塑造了中華民族卓拔的性格,一手促進西域都護府建立,屠戮了多少北方蠻族,奠定了今日西域百萬中華疆土的基石。
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文明狠狠羞辱了中華文明,看上去西方文明已經超越中華文明了。
然而彼時的巴黎街道,骯髒無比屎尿遍地,西方人民甚至還沒有養成洗澡的習慣,一年只洗兩次澡用香水在掩蓋身上的異味,你說把這樣的情景放到近千年前的大宋汴京,你敢想像么?
這就是秦始皇和漢武帝讓中華文明完成蛻變後的結果,只有在西方的數次科技知識革命後,這樣的文明光輝才最終被掩蓋。
我們今天嘲諷印度的一盤散沙,可曾想過秦國改革以前,中華文明落後世界頂尖文明數百年,例如鐵器使用晚於埃及文明數百年,是秦國改革開始自漢武帝這段時期的大一統文化形成,促成了中華文明的新生崛起,自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死了,西征西域十倍數十倍於士兵的輜重伙夫百姓客死他鄉。
但是,這是必須的。
如果不這樣做,重新從西域各國汲取了給養的北方蠻族仍然會再臨神州,屠戮漢族萬萬計。
而漢武帝主導了這場對蠻族的對抗,為中華文明的發育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此後,即使三國紛爭天下百姓十戶去之八九,五胡亂華漢地生靈塗炭,都已經無法磨滅中華民族之魂。
回到題主的問題。
其一,題主視角有些非黑即白的幼稚嫌疑,不辯證,望改善;
其二,摧毀兩字太過主觀和帶有情緒意味,按你的意思用重創更準確一點;
其三,我想回答,在中華民族一次次面臨北方蠻族滅族威脅的情況下,考慮經濟是沒有意義的,也許經濟表格上的數字讓你覺得自己好像另闢蹊徑,但是在民族存亡和靈魂未決的時代,漢武帝所做的一切已經稱得上偉大了。
再問一遍,沒有漢武帝的中華文明,按一百年,一千年的視角,在經濟上的損失到底是會更大,還是更小?


你今天敢提這個問題,是不是明天就敢提
XI為什麼要打仗破壞經濟問題?


提問題的人不看看史書嗎,一個人怎麼可能是非黑即白的,一個2000年前的帝王你要他怎麼樣,他只是做好了他那一代人該完成的,而且完成的很好


見了鬼了,知乎回答中居然還有有拿自耕農說事的?感情沒有劉徹,自耕農體系就不被破壞了?人多了,地自然不夠了,天災人禍,封建社會自耕農體系遲早被破壞,還君為重,小舅子次之?大概這貨還不知道到底誰才是民?屁民說,我是,我是啊!門閥世家,豪強地主反身就是一腳,民當然是我們啦!感情中國人民都很大方,不要新疆,東北,百越,雲貴了?那些地盤在武帝時期第一次完完整整地併入中國領土,這才是鐵一般的事實,順便武帝子孫一個個廢柴到丟了樂浪郡,還罵武帝是中華罪人的,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西漢的經濟並沒有被完全摧毀,正如前面有位答主所說,有破壞但根基並未全毀。至少從武帝後期政策調整到昭宣時期是有所緩和的,尤其是是孝宣時期。
【漢書 王褒傳】「神爵、五鳳之間,天下殷富,數有嘉應」——王褒親歷孝宣中興,神爵五鳳是孝宣的年號。
劉向經歷了宣、元、成三世,與孝成追思孝宣時代還說「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之時 」劉向都誇張的說孝宣時代百姓過得比文景之治時候還幸福,劉向青年時代正值孝宣統治,而且他本人得罪過孝宣,還被孝宣下過獄,能說這話真的很不容易了,所以我覺得他不會昧著良心說假話
【漢書 食貨志】「宣帝即位,用吏多選賢良,歲數豐穰,谷至石五錢,」一方面農民大豐收,創了西漢谷價的最低價。另一方面為了防止穀賤傷農,宣帝設立了常平倉制度。側面折射出孝宣時代的農業和經濟水平還有經濟政策還是相當不錯的。
在古代人口是衡量經濟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從人口角度,西漢的人口高峰不是在文景時代,而是在漢平帝時期,人口達到5960萬,而這是經歷了所謂的孝武「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再到昭、宣、元、成、哀、平,如果西漢的經濟真的自武帝之後一蹶不振,為何還能在受到孝武人口減半的重創之後人口還一路逆襲飆升,這側面反映了武帝之後的宣元時期國力還是非常強盛的,天下殷富不為虛言。畢竟說出【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陳湯正是在宣元時期,人民有底氣,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嘛。

漢平帝元始二年6000萬人口數量真的不錯了,畢竟這一記錄被打破還得到唐玄宗天寶年間。你想想從公元2年到公元755年期間除了東漢前中期和隋開國時期,整個中國人口都是動蕩不安的,遑論經濟。
個人覺得西漢後期的流民問題和土地兼并問題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社會矛盾還沒激化到極其尖銳的地步,西漢滅亡是有社會矛盾的成因,但如果沒有外戚因素和哀平短祚,還不至於速亡。


是摧毀了,原來漢朝是以自耕農為主,豪強一直被政府有意壓制,漢武帝後戶口減半,除了被折騰死的,剩下大量的人口隱匿到地主家,大地主一下子變成「大股東」,從此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政府再也無力壓制,逐漸變成東漢魏晉那樣整個社會資源為世家門閥壟斷(就是那種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殺陪酒美女的殘酷門閥社會,門閥消亡以後歷代王朝雖然也有土地兼并,但都沒兼并到這種地步)——可是摧毀了那又怎樣,人家劉徹粉們喜歡,你要是敢噴劉徹,等於是掘了劉徹粉們的祖墳,小心被他們咬死╮( ̄▽ ̄)╭
君為本,小舅子次之,民為輕。


先批評一下某些答主的回答完全沒有史書依據,胡亂作答
漢武帝時期頻繁發動戰爭,對國力有沒有損害?有的;那麼有沒有達到摧毀的地步?沒有。
唐代杜佑的《通典》食貨里提到「昭宣之後,罷戰務農,戶口漸益」,也就是說武帝時期雖然窮奢好戰,但國力到昭帝宣帝時期即已經恢復。在《漢書食貨志》的哀帝部分里也有提到「宮室苑囿府庫之臧(藏)已侈,百姓訾(資)富雖不及文景,然天下戶口最盛矣」,可見戰爭雖然降低了百姓的人均生活水平,但西漢總體國力卻依然處於上升階段。

到了西漢末年漢平帝時期,根據《通典》記載「至孝平元始二年,人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此漢之極盛也」,也就是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達到了兩漢人口最高數,有1223萬多戶,戶口明顯要多於武帝時期。這部分數據考證應來源於《漢書地理志》,裡面提到平帝時期「定墾田八百二十七萬,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達到了人口和墾田數量的高峰。在古代農業社會,人口直接與國力掛鉤,可見武帝時期造成的破壞並未產生很長久的影響。
而後王莽篡位,試圖復古,於是頒布命令限制田地買賣,而且要求將所有人多餘的土地無償分給鄉鄰,導致農業混亂,「抵罪者不可勝數」(《漢書王莽傳》)
而後爆發的內戰大規模破壞了農業,以至於「續以更始、赤眉之亂,率土遺黎,十纔二三」(《通典》),天下戶數大減,到了東漢桓帝時期雖然再次恢復「永壽三年,戶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但已經恢復不到西漢末年的峰值了。具體原因我認為大概和王莽時期大規模的內戰破壞,以及由此而來的東漢時期門閥世族勢力的惡性膨脹有關。到了魏晉以後更是有了大規模的隱瞞戶口,直到北魏中後期才開始收斂。
總之,漢武帝時期雖然消耗了大量國力,但這就類似於美國對外戰爭一樣,沒有傷到自己的根基。王莽以後根基被摧毀,才是漢朝真正走向衰敗的開端。


唯物史觀:自然條件和人類對自然的探索決定技術創新,技術創新的集群決定產業結構,產業結構決定階級矛盾形勢,階級矛盾形勢決定政治形勢。。


1,經濟不因政治存在,反而是政治因經濟存在。
2,產業結構形勢決定階級形勢,產業升級快也是傳統產業者和新興產業者矛盾尖銳,產業升級停滯則是生產資料擁有者和無者的矛盾。
3,武帝時期的產業升級已經到頂,後者矛盾是尖銳的。
4,壓抑豪強在短期收到了緩和有無產者的矛盾的很好的效果,長期則導致無產者更加貧窮,因為經濟矛盾形勢是產業結構形勢決定,不由政治決定。也就是說,武帝拿走了豪強的生產資料,短期是無產者還那樣,豪強窮了,無產者很高興,但是長期豪強和無產者的比例會再度平衡到武帝政策之前的比例,這樣豪強窮了,無產者更窮了。
5,這個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叫做,經濟的初次分配,與政治的再分配。初次分配是取決於自然條件造成的產業結構形勢,武帝的活動只能是屬於再分配。任何再分配的處理都是短期撥動初次分配的形勢,最終初次分配的平衡態一定是要回歸到初次分配的固有的比例,這個比例是非人為的,再分配力量是有極限的,政治努力只能起到爭取時間的作用,政府的壓榨達到極限就必須放手,否則就被推翻。如果政府因為再分配極限而放手之後,階級迅速分化而仍然沒有產業結構升級,就只能由一場戰爭把生產破壞掉大半重新生產來過,如果有幸通過新的自然探索引爆技術革命再來一波產業結構升級,戰爭就可暫時避免,政府也可以延續。
6,武帝的活動就是為了緩和有無產者的矛盾,但是也只能是通過轉化為政府和人民的矛盾來完成。武帝晚期這種政府和人民的矛盾達到極限,就又不得不放開了。


總結:武帝根據矛盾形勢正確的設計自己的執政方針,全局看並無失誤,當的起雄才大略。無法最終緩和社會矛盾是因為社會矛盾是自然條件決定的,非政治家,非人力所能為之。


漢武帝就是個敗家子啊。
他的成就功績就像煙花一樣,眨眼就沒了。
看起來偉大是因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跟他挺像的,就算打贏了戰爭,但是戰爭負擔還是讓這類「偉人」喪失民心。
要想國家發達,這種窮兵黷武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鹽鐵論?大概是容易壟斷的,都收歸國有吧


有破壞,但沒到摧毀
根源在於漢朝中期的土地兼并的日益嚴重,經過文景之治的漢朝國力有很大提升。但是漢武帝無間斷的開疆政策與對匈奴戰爭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後期武帝搞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專賣制度和軍功爵制度,來增加政府收入。但是帶來的問題很明確,青壯年入伍,農村經濟破壞,驚人的戰爭造成海內戶口減半,大地主土地兼并造成關東流民200餘萬的嚴重形勢。
面對這種形勢,武帝在最後一次對匈奴戰爭李廣利大軍覆滅後有所悔悟,晚年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使得頹勢有了一定的改善。因此後人評價武帝說 有亡秦之失,無亡秦之過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有一個答案上來就批判題主,直接進行人身攻擊。我認為題主的提問沒有任何邏輯上語言上的問題,上來就批判別人識字不,你是巴不得別人知道你識字多棒嗎?


武帝在罪己詔前,京畿地區百萬流民,換在今天,就好比,我是說假設,京津冀一億四千萬流民,這什麼感覺?


歷代王朝普遍亡於中央財政系統崩潰,古代沒有如同現代的財政體系,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經常交替出現,金銀銅等貴金屬與鹽布鐵茶等失物常常在市場上流通。
中央政府通常很難通過良性通脹或者借貸方式緩解財政壓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向誰借?)。
鋪墊了這麼多,想說的是歷朝歷代凡是能開源節流讓中央財政系統順利運作的,都是牛人。


功滿天下者必謗滿天下,自古皆然。


很多事情,總得有人做。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李廣難封?
漢武帝任人唯親先用衛青霍去病,再用李廣利,如此說來漢武帝的用人方式所導致的武帝時期的輝煌是否運氣所致?
漢武帝為什麼會聽小人言而逼死自己的兒子劉據?
漢武帝徹底打敗了匈奴人了嗎?

TAG: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人物 | 漢朝 | 漢武帝劉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