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專欄裡面很多觀點和易中天品三國相近?

然而卻獲贊無數。。。


我沒有完整的看過易中天老師的視頻和書籍,只完整看過第一部《魏武揚鞭》,其他部分屬於選擇性閱讀觀看。

我個人認為易中天老師的觀點,絕大部分還是陳壽與裴松之的觀點,特別是裴松之在《三國志》中所作【集注】的觀點——當然他也會參考盧弼《集解》以及現當代學者如田餘慶唐長儒等人的學術成果,再加上其他史料如《後漢書》《晉書》《通鑒》《御覽》等。

知乎上大部分正史路線的三國答主,包括我,大約都是看過《裴注三國志》的,也有看過其他史料的,所以無論是對待知友提出的問題,抑或是在專欄上發表文章,觀點有時候相似是不可避免的。這也就是題主有【為什麼三國專欄裡面很多觀點和易中天品三國相近】的觀點了。

但如果題主在自身閱讀完《裴注三國志》以及其他史料之後,又或者認真理解《品三國》,再用心去翻閱高質量答主的回答時,便不會有這樣的疑慮,反倒會認為很多答主與田餘慶先生的觀點相似了——不過好像題主已經不關注此題了?

裴松之因為所注頗多,所以【集注】某個歷史事件上常常有不同的觀點,而裴松之往往在對立的觀點時會討論一番,雖然討論的結果往往是【不能辨別】。
1、易中天老師為了讓大眾能夠容易接受理解,常常只是取【觀點之一】進行闡述,而對【其他觀點】採取【不提及】【不分析】的態度——所謂兼聽則明,易中天老師在這點上做的還是不夠,但他也是為了能夠普及,故而可以理解。
2、另外,易中天老師對某些【非正史】內容採取不質疑不討論,且不給出處的態度,讓讀者觀眾【誤認為】所講內容為正史。比如講述曹操與袁紹偷新娘的事情,易中天並未說出自哪裡,其實這一段出自《世說新語》,材料真實性存疑。當然易中天老師不可能不知道,只是為了增加趣味性而已。
3、當然,易中天老師言語詼諧幽默,並從家族世家的角度來分析三國,為大眾普及三國知識,功勞自然功不可沒。但其對某些歷史人物如曹操、郭嘉、諸葛亮的講述,往往粉飾或者貶低有點過了——所謂矯枉過正,或在於此吧!


知乎人文類答案的答主,很多水平還不如易中天,都是百度貼吧著酒論史縱橫道摸爬滾打過來的。史界民科。

獲贊無數並不奇怪,你看知乎情感類答案底下一堆bullshit的雞湯泡學獲贊更多。

歷史這東西網路上的看客圖個有趣,管你講得對不對呢。

跑個題為易中天說句公道話。
我看百家講壇是在小學四年級時候,當時教育資源有限,語文歷史老師都是傻屌,天天抓著妳閱讀理解寫些狗屁不通的作文。這時候的百家講壇足以開啓一個小朋友的人文熱情,不是說他講的沒有任何問題,而是他告訴你看書竟然還可以有這種不一樣的視角,讀歷史並不是看個上下五千年就夠了,看三國你要去讀陳壽裴松之盧弼,讀田余慶呂思勉。
當時我十歲,獲益良多。雖然後來選擇人文學科後,也發現易老確實水,然並卵,還是很感謝他。

—————————————————
質疑我說易老師水的。單從學術性上來說,確實比較水啊,他只是個廈大人文學院的老師啊不僅不是搞中古的好像都不是歷史系的,炒的也是之前大師炒剩下的冷飯啊。

當然啦,上電視你不水一點根本沒人看啊。而他讓當時我這樣的小學生以及看電視的大爺大媽認識了呂思勉田余慶陳寅恪,從這點上來說真的很了不起。我又沒說他不好啊你們噴我幹什麼。我四年級的時候還去上海書展找他簽名呢。他還對我說誒呀你這個小姑娘怎麼也看三國啊。

那時候真是年輕又可愛。現在我選擇狗帶。


這正說明了知乎上大部分回答三國問題的人都搞不了歷史研究。
易中天是講三國的,不是搞魏晉南北朝研究的,他講的是史料,只是用比較另類的語言陳述史書記載,雖然很多人覺得他講的新鮮,那是因為當年大部分普通人了解三國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的,所以看到他說了就覺得為什麼和我想的不一樣,但實際上史書又的確是這麼寫的。
搞歷史研究的,講究的不是複述史料,也不是怎麼複述史料更新鮮,史料就那麼多,特別是魏晉,三國愛好者不用一年也看完了,然而專精魏晉的歷史學家也並不很多,差距不在你知道不知道這個事,而在於你從什麼獨特的角度去解讀,運用什麼歷史學研究的方法去解讀,得出了什麼打破傳統思維的結論,這些東西說起來簡單,然而看看知乎的回答就知道其實大部分非專業人士根本做不到。
這就是一個歷史學研究基本素養的問題,你看了很多史料,談起來三國滔滔不絕指點江山,一下寫個一萬字,然並卵,你提出了什麼問題?又解決了什麼問題?哪些是你超越前人的新觀點?沒有這些論文寫的再天花亂墜史料豐富也只能狗帶了。
所以你看知乎的回答,大部分也就有易中天講三國的水準,自然都長一樣,你要是去看看專門搞魏晉的學者寫的論文,全都長不一樣,比如田餘慶寫青徐豪霸就說曹丕以前只提他文學成就是不對的,他軍事水平,戰略眼光都很高,我在知乎就沒見人這麼說的,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史料都公開出版了,歷史系還沒倒閉的原因。


因為易中天老師說的對唄。

其實啊,三國本來就是一個被嚼爛的話題。你想針對任何一個事情說出新的觀點,太難了。

而易中天老師所講述的品三國中,其實大部分還是陳列別人的觀點,做出相應佐證,然後再擺出他自己的觀點。

那,也就是說,易中天老師幾乎把所有站得住,有證據支持的觀點幾乎列舉完了。所以不管是品三國之前的,還是品三國之後的,關於三國的很多觀點都能在品三國中找到。


人家說的未必全是真實歷史 或許帶有一點個人感情色彩 但整體來講 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 沒有瞎說八道信口雌黃


他講的故事比較扯淡,但是他的理論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尤其是從陸遜之死切入的關於魏蜀吳與士族的鬥爭,讓我對三國這段歷史有了新的認識,讓我陷入了深深的宿命感,歷史不是靠幾個人就能改變的


i題主什麼時候產生了易中天姿勢水平很低,並且知乎的三國專欄的大部分答主「應該」然而卻「沒有」超過易中天的錯覺?


這算是易中天老師在知乎上又被黑的一問嗎(?? . ??)


講真的,知乎上超越易中天的有多少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電視劇《神話》結尾的一個情節,劉邦最後當上了皇帝,在史官們在撰寫史書時,在談及易小川的「蒙毅」身份等問題上,讓史官按照他的劇本重新書寫了史書。
我覺得編劇在安排這個情節的時候很有深度啊,是在告訴我們史書只能當小說,電視劇看嗎?

再來談談《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三國時期的陳壽作為蜀國的幕僚挺不受待見的,後來他在晉國當了官,寫了三國志,即使一切以史實為重是作為一名史官的基本操守,我覺得陳壽最起碼也會帶入了一定的自我感情。

《三國演義》是小說咱們就不談了。

然後說這這些不為別的,就是,易中天老師作為一名上了《百家講壇》的歷史教授,他的權威性不是一些區區讀了《三國演義》,看了《三國志》,玩了三國題材的遊戲,以及一些野史所能評頭論足的。

畢竟易中天老師書看的比我多,沒事就研究研究史料呀。

以上我的個人看法,歡迎討論,但是我書讀的不多,評論區不撕逼,知友們的觀點不反對不支持。

就醬紫啦(??? ? ???)


先用知乎體說一句: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那麼知乎上有關三國問題的答案和文章,是否和易中天品三國的觀點很像呢?
易中天品三國有個傾向,就是反三國演義,但是矯枉過正。他對劉備陣營,不惜用主觀臆斷以及各種陰謀論的手段,強行抹黑,比如他認為劉備託孤時,賬下埋伏了刀斧手,比如他認為關羽威震華夏,最後敗走麥城是因為狂妄自大,如此種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抹黑,不一而足。而對曹操陣營,則幾乎是無原則無底線的洗白和吹捧,硬生生的把一個知名度不算高的郭嘉吹成了宇宙戰神。
我對三國話題關注也比較多,在知乎,有關三國的問題中,漢粉(季漢)最多,魏粉其次,吳粉……幾乎沒有(渣權太拖後腿)。然而關於漢昭烈帝和諸葛武侯的人格魅力都已經討論得相當多,二爺的武力以及帶兵作戰能力也無需質疑。宵小之輩再如何強行抹黑,然而歷史終究是歷史。
易中天另闢蹊徑反三國演義,為他贏得了不少關注度,更被評為學術超男,他的節目,娛樂性十足,就像北京天橋底下說書賣藝的,好看是好看,但當不得真。


題主說「然而獲贊無數」?
雖然易中天先生有時候會說一些野史有時候喜歡用CEO,
但是我仍覺得這是易中天知乎上被黑最慘一次了。
╭(°A°`)╮


關於易中天,我覺得有必要去看看他寫的《易中天中華史》,從遠古神話開始一點點展開,學冠古今中外大抵如此了。且有備註什麼典故出自於什麼地方。


因為易中天本人歷史所學十分有限,他的品三國,尤其是有深度的部分很多是來自田餘慶呂思勉等人的觀點。

有時候自己都分析不出個所以然,而且很明顯很多細節他自己都不帶推敲的。


人家易中天好歹是歷史教授……
你指望知乎隨便拉個人出來就比人家講的好?


推薦閱讀:

曹操平定冀州把大本營搬到鄴城以後,荀彧常駐鄴城還是許都?
為啥曹操會接受賈詡的投靠?

TAG:歷史 | 三國 | 品三國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