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近幾年為何主打懷舊主題的校園電影容易走入大眾?


對於大多數觀影者來說,他們已步入社會,離開校園,對於校園生活,尤其70,80後當年的校園生活,科技還不發達,生活相對質樸,簡單,通訊只是書信,小紙條,只能用「純粹、簡單、珍貴」來形容,對於這樣的好時光,人們總是願意懷念的。

每個人都有對青春的回憶,電影只是把這些回憶或者說有悔恨的部分「重演」,通過想像性的潮返激起一種情感的撫慰,從而實現主體的文化認同,因此,懷舊電影最大限度的詢喚了一種個人的歷史記憶。

而人的一生當中,青春,校園,又是最純真,最動人的一部分。於是,只要「校園」這一部分被真實動情的搬上大銀幕,人們的情感防線是再容易被觸動的了。讓觀眾在裡面找尋當初自己的影子,或者說換個方式來填補曾經缺失的一些東西。誰沒有青春年少過,我們或多或少能夠在這些影片中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影片中的那些具有年代性的標誌(比如香港回歸這樣的大型事件,或者像「紅日」這樣的流行歌曲)都能夠引起相當一部分觀眾的共鳴,自然也就比較容易走入大眾。於是,在緩緩流動的音樂里,樸實自然的劇情里,生動有趣的細節里,如幻如真的場景里,觀眾的心也慢慢沉浸在過去的好時光。


懷舊不是主題,電影中描寫的「青春物語」才是主題。青春類型片是對電影的定位,而「懷舊」是電影的營銷定位。看《致青春》,有人感受到的是愛情的撕心裂肺、有人感受到友情的惺惺相惜,也有人感慨熱血的殘酷青春。愛情、友情、叛逆、殘酷、懷舊都是影片營銷人員可利用的口號和定位,主要是看目標觀眾和營銷策略的選擇。我們看邵氏老電影,看露天電影,看80年代的武俠電影都是可以說我們看了一場懷舊老電影。所以,作為主題來說,並不能說懷舊是主題,內容才是主題,內容可以呈現多種類型化的電影。

修復版的《新龍門客棧》和《倩女幽魂》票房慘淡,那些整天叫囂著愛小倩愛徐克的人都哪去了?看來有的時候「懷舊」不管用。

其實明白題主的意思,今年《致青春》主打「懷舊」牌大火後《中國合伙人》又接檔,同為兩片出品方的光線傳媒為承繼《致青春》帶來的市場熱效益,繼續沿用「懷舊」定位,另外《小時代》系列引起市場震動,《青春派》也口碑不俗。一批青春類型片密集出現,打著懷舊的旗幟,引起了長時間的市場熱度和話題。而這在之前的國內電影市場是沒有過的。可以這麼說,這個現象一方面是市場的扎堆巧合,一方面也是國內電影類型越來越豐富,電影市場化操作越來越成熟的表現。
我從三方面來闡述以上亂七八糟的觀點。

我們一直不缺青春類型片,在藝術片或者文藝片領域更一直不乏優質的青春類型片,像《十七歲的單車》、《頤和園》、《十三棵泡桐》、《愛情的牙齒》等,但這些片子要麼被地下,要麼被打上文藝的標籤,沒有市場化操作,離大眾很遠。而最近幾年,電影市場化操作越來越成熟,電影營銷也成為電影工業流程中關鍵的一環,《二次曝光》、《天註定》成熟的差異化營銷方式表明文藝片、藝術片也可以有商業化操作的空間。今年這批主打懷舊的影片趕上了好時候,有成熟的營銷手段將影片推到大眾面前,並點燃大眾的觀影慾望。

《頤和園》——《致青春》的姥姥。一部片子的命很重要,但有的註定命不好。

以前的國內電影類型比較單一,而僅在幾年之前,還有大部分人停留在商業片和藝術片之爭上。但近幾年大商業類型片開始越發的豐富和成熟,不只青春類型電影大放異彩,像所謂的小妞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分手合約》等;黑色喜劇「瘋狂系列」、《泰囧》;懸疑推理《全民目擊》;古裝魔幻《畫皮》系列、《狄仁傑》系列等,幾乎所有的類型我們都在積極的嘗試,這是市場整體在進步。


2013年1-6月國產片TOP10(億元)

多種類型影片在質量和票房上都取得好的成績,這是市場越來越成熟的表現,青春片的出位是建立在整體大環境成熟的條件下。

今年不僅是青春懷舊題材的影片井噴期,也是小妞電影的井噴期,但小妞電影(包含北西、分手、一夜、那五年、非常等)數量龐大,但在票房(不到12億)上整體輸給了青春片,可以歸類為青春片的《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小時代1、2》和《青春派》票房超過20億。但票房上的差距並不意味著青春題材比愛情題材更受歡迎,這種差距是由影片質量、主創影響力和題材新鮮度來拉開的。在質量方面《致青春》、《中國合伙人》、《青春派》質量過硬,小妞電影里只有《北西》質量優質,其他良莠不齊;《致青春》僅依靠趙薇和她的周邊人脈就完成了強大的輿論引導,還有《小時代》的粉絲效應,這是小妞電影的眾主創無法比擬的;另一方面,由於在國內商業片領域愛情題材相對成熟常見,青春題材稀缺,所以今年密集的爆發青春電影,帶來了市場新鮮感,形成觀影熱度。

我覺得綜上三個方面吧,形成了今年主打懷舊的青春題材電影的大熱現象。


彭浩翔導演分享過一個經歷:

早期他為香港獨立短片比賽做評審,看到一條模仿陳寶珠年代歌舞片的短片,卻來自十來歲的年輕少艾。她懷著的,是不屬於她年代的舊,懷不屬於我們的舊,似乎是這世代的特性,那種舊其實很值得商榷。

其又言:現在經常在事情未完結前便已經開始緬懷,緬懷的周期也愈來愈短,這大概和城市的急速發展有關。

彭導所言極是。

曾幾何起,貼上「懷舊」標籤成為一種普遍商業手段,助推各行各業的市場表現。追憶小時候吃過的零食,T恤上印有各式有關青春的圖字,咖啡館也布置成老式的,店內隨意擺放著撥號電話及盒式磁帶錄音機,音樂節上滿眼的紅領巾和海魂衫…...以及今年大銀幕頻頻閃現帶有校園元素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伙人》、《青春派》......

誠然,近些年情緒消費逐漸演化成文化消費的強大動力,這與彭導所說的現狀不無關係。然而情緒消費熱情空漲,似乎有些被過度使用。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罹患心理疾病的病人尋求催眠療法,以圖平靜,倘若醫生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對患者催眠做一些喪德的事情......也正是如今很多商家與消費者的病態關係。「懷舊」是最好使的一張商業牌,但不能是最好的一張牌。實際上,懷舊風的陡然颳起,一面很好的刺激了經濟,其背面實為一種社會風尚層面上的預警,那就是隨著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80後在應對和適應過程中,呈現「早衰」心態,從而通過懷舊去暫時性規避現實,尋求現世安穩的心理慰藉。借用一句話,「懷舊是一種喪失和位移」

而校園回憶無疑是最佳避難所。
一、校園環境簡單純粹,遠離社會紛爭,做人做事相對容易,可以說是遲暮之心最安全的棲息地。
二、校園生活是青春期重要組成部分,青春期是人之一生最特殊的一段歷程,往往歷經動蕩和蛻變後步入下一個心智階段。
三、校園生活涵蓋了普羅大眾的許多第一次,這足以激活80後普遍所負載的反思型懷舊——如果一切能重來(俄裔女學者斯維特蘭娜-博伊姆《懷舊的未來》一書界定懷舊有兩種:修復性的懷舊、反思型的懷舊)
以上是我理解的為何校園電影更容易走入大眾。

不要小看這兩種懷舊敘事的區分,它能幫助我們從一種虛無飄渺的懷舊情緒擺脫出來,讓我們正視懷舊存在的實在性:「第一類的懷舊並不認為自己懷舊;他們相信自己的研究所涉及的是真實。這類的懷舊是世界民族和民族主義復興的特徵,它從事歷史的反現代神話創造,其方法是返回民族象徵和神話,偶爾還通過交換密謀理論。修復型的懷舊錶現在對過去的紀念碑的完整重建;而反思型的懷舊則是在廢墟上徘徊,在時間和歷史的斑斑銹跡上、在另外的地方和另外的時間的夢境中徘徊。」修復型懷舊往往傾向於集體的圖景和大眾的狂歡,而反思型懷舊更多是一種個體意義上的敘事,它正視懷舊的虛無性,珍惜記憶中的碎片,反思和懷疑家園神話的真實性。


某種程度上,這兩種懷舊敘事類型是相互抵觸的,修復型懷舊具有了一種烏托邦的維度,通過一種懷舊的情感呼籲大眾的反叛,構建一個美麗的田園牧歌,精神的天堂,這正是世界上無數次暴力和戰爭的根源。而反思型懷舊則傾向於用個人的經驗和細節抵觸這種虛假的意識形態,精神的烏托邦。反思型懷舊寧願保留內心對神性家園的嚮往,終生痛苦地回望,永遠生活在流亡的路途中。那個虛幻而美好的家園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精神的寄託,一種高懸的理想,一種不斷前行的動力。

所以,主打懷舊主題的校園電影,容易走入大眾不應該被理解為是一種成功。相反我覺得懷舊這種情懷更偏負面,集體憑弔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等同於大規模自發性麻痹公眾事件,當大眾從精神家園中抽離出來,回歸觸手可及的真實生活,活在當下難免產生落差,繼而萌生的更消極對抗情緒,對世界的不理解、不滿意、不贊同會多一些。「經常性懷舊是一種心理疾病,比如那首歌思念是一種病」

綜上所述,大眾肯定及需要主打懷舊主題的校園電影,等同於將聚眾吸食精神毒品活動合法化,這是我對該題的終極拙見。過去,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當下,國人製造精神鴉片國內消化,這究竟是有什麼好得意的?

記得梁啟超曾在《少年中國說》曰: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從電影的角度歪解一下:這句話很好的反映了中國電影與好萊塢的差距。國內電影現狀是「草木之零落,不恐吾之遲暮」,而好萊塢在穿越和想像中,迸發著未來時空的生機勃勃。中國電影想要進步,少懷舊,不如著眼製作未來感的科幻大片,技術不可超前,故事總可以超前的吧。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

自答不謝。


因為80後已經成為電影市場真正的主力,而80後狹義上的青春已經基本謝幕,他們只能藉助各種書籍和影視對已經逝去的青春投去深情的一瞥。
個人感覺,現在很多影視節目的火爆,都與80後的成長有極大關係。
80後開始為結婚犯愁,所以徵婚節日《非誠勿擾》火了。
80後開始懷舊,所以用新形式翻炒老歌和老歌手的音樂節目《我是歌手》火了。
80後開始回顧青春,所以電影《致青春》《合伙人》火了。
80後開始當爹媽了,所以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火了。
下一步,80後要幹什麼呢?


先拋卻數據和理性化的答案 說點妄想

也許是因為...

現實太骯髒 未來很迷茫

騙子們開始行騙 騙自己有一個曾經很純真的過去

但並不是每一個騙子都是傻子和健忘症患者

對於他們曾經那蒼白乏味的過去他們記憶猶新

他們為騙不了自己而苦惱 他們為當下自己滿身的銅臭而噁心 他們在漆黑一片的前路獃滯

而懷舊題材的校園電影只是一個工具 一個他們可以用來騙自己的工具

他們在裡面去尋找那一個個故事與自己的共同點

告訴自己曾經有過純真的愛情和友情

他們只剩下騙自己這一條路可以慰藉心靈了

因為他們改變不了現實 也把控不了未來


這世界舊的太快了。所以懷舊的節奏必須提前。
我和我爸爸上的是衚衕里同一個小學,他上學的時候學校傳達室有一位阿姨,大家都叫她馬阿姨,等到我上學的時候,傳達室還是那位阿姨,我們也還叫她馬阿姨。
到了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門口有一位保安,因為留著和劉德華一樣的髮型,所以我們都叫他劉德華,跟我們關係不錯,進出校門給了許多方便。可等我上大學再回學校的時候,劉德華已經不在了,據說他去南方做小生意。我想,以後像我和我爸爸認識同一個馬阿姨的那種笑話再也不會有了。
我們小時候的那種慢悠悠的節奏不復存在,一切都變快了,快的我們明明剛剛還在面對面凝視,卻一會兒就變成了回過頭。
於是為了不忘記,不被忘記。我們只好懷舊。


古裝片的口碑被搞臭了,好萊塢打打殺殺也有些審美疲勞,3d噱頭退熱了,純正港片幾乎看不到了,台灣電影還進不了主流市場。最近貌似就是喜劇、愛情一類的中等投資高回報風險小,接地氣受眾廣,觀眾看的輕鬆


不請自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針對樓主提問,發表下拙見。因為近年看電影的主力消費人群主要是80、90後,而80後現在開始步入中年,事業上處於上升期,挑戰和機遇並存,但是壓力也不小。校園生活結束不算太遠,對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壓力處理還不算老練、成熟,進而開始懷念簡單、單純的校園生活、校園戀情等,也算是對生活的一種調劑,情感上的一種懷舊,抑或是心理的一種補償。最關鍵是近幾年校園電影的導演還算用心,所以作品的質量還過得去,假如拍些太多腦殘情節的爛片,估計大家會自動繞道的,才不管你是不是校園電影呢。


曾經最掏心,所以最動心。


因為校園是大家性慾初開的地方


因為懷舊是那些手裡有了錢但是已經沒有了青春的70後、80後們所有感觸的主題,他們會去看,會真的掏錢買票。


許多都市裡生活的人,小時候要經歷應試教育的校園生活。應試教育影響許多人的生活,影響他們的三觀,將學生群體和外界真實社會隔離開來。
學生群體的心智是不成熟的,卻對未來生活充滿嚮往。學生群體受制於應試課堂的束縛,身體素質等受到影響,也遠離和真實社會生活的接觸。
然而當許多人踏上工作崗位多年後,會覺得社會生活更殘酷,惡性競爭等現象更普遍,而從前的校園生活,學生時代的生活,即使受制於應試課堂的束縛,比起外面社會競爭的殘酷,還是要好上很多的。
但這種一味地退縮在「懷舊校園時代」的心靈蝸牛殼中,不敢面對社會現實的心態是不正常的,也不可能始終進行。
校園生活其實並沒有想像得這麼美好,它也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只是許多矛盾尚未尖銳化,而沒有被學生時代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們意識到。學生們長大成人以後,將自己記憶中對學生時代的美好幻想進行腦補,編織了主觀虛妄的虛幻的夢。
許多校園青春懷舊電影,不過是一些精明的商家藉此賺錢的商業電影而已。
我也研究創作懷舊題材的作品,但我不會對那些青春校園中發生的不好的東西視而不見,而是更為全面客觀地講述青春時代,校園生活等,對於人們成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我簡單,直觀的認為,只是這類電影符合了現在電影消費主流人群的口味


911以後一段時間的美國廣告,多數是以美國黃金時代為背景的。意義在於讓悲痛恐慌中的國民能暫時抽離出現狀,回到過去,獲得適當的寬慰。所以,人往往在現狀不如意的時候就會懷念去當年的某個場景。同時產生共鳴,可見現在的生存壓力有多大。



當商業化的決定被給予文藝的解讀後得出的結果往往是錯誤而又美好的。但現實並不如此,現實的發展是有其規律和原因。從問題出發,所謂這幾年懷舊的電影怎麼走入大眾?這裡面首先牽涉到一個對這部分電影的歸類問題~你把這個歸類為懷舊。下面馬上有人回答,不是,那些電影主打的是青春牌。每個人對某一部電影的解讀都會是不盡相同的,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也都不會是一模一樣的。


發表對樓上回答的一些看法,我覺得並非是因為這些電影是懷舊類型的,大眾都很懷舊,所以這些電影很受歡迎。首先,懷舊是每一代人都會有的情結,人總是會向後看。這並非是我們這一代人,這幾年所有。而是每一代人共同的情感。其次,人們在做選擇,在做消費時,情感因素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是人人的情感都那麼強烈,不會強烈到成為自己選擇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第一理由,唯一理由和根本驅動力。大眾們的消費有些時候是不完全理性的。像《富春山居圖》很爛卻票房大好。很多時候他們去觀影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好無聊,好想去看電影,最近出什麼電影?好吧就去看這一部吧。僅此而已。他們只是為看電影而看電影,換句話說,單純作為娛樂消費,看看就算了。不可否認,有一些是小說的死粉,直接奔著電影去,這個部分接下來說。


因為《致青春》等等所指的懷舊影片並沒有成為一個文化現象(沒有持續的影響力),並沒有深深影響一代人,大部分人,單純有票房並不能說明什麼。所以單純從最近幾部電影的類型來分析一代人的情感與價值追求顯然是片面主觀甚至錯誤的。


一部電影的票房高低,並不能說明問題,不能直接與大眾喜愛與否對勾,更與它的藝術價值沒有百分百的聯繫。《富春山居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問題本身就有主觀的結論在裡頭。那便是近幾年,懷舊類電影容易走入大眾。


很多時候,人們在分析冷門電影為什麼票房成績還不錯,為什麼理應飽受歡迎的電影卻票房不佳時,會說到:哦,這與它的檔期有關。冷門電影取得好票房是因為上映的檔期剛好沒有與其他電影相衝,沒有人跟它搶票房。同樣的道理,那部原來看好的電影運氣差了點,可能是與某部好萊塢大片相撞了,所以票房不佳。所以,單純從票房成績來分析電影的影響力,進而分析一代人甚至整個社會的價值追求是片面主觀不準確的。


我想,從消費市場,商業發展的角度去看,去思考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論。這幾年電影的票房記錄不斷地被刷新,整體成績越來越好。動不動就上億,幾千萬的票房已是家常便飯。這並不完全等價於說我們的電影作品製作水平越來越高。這只是我國商品消費規模被不斷的必然結果。票房高可以歸結為幾個原因。首先,電影院線不斷擴大,觀影消費越來越便捷。從萬達的投資發展可以知道。其次,城市化進程加快,大眾的娛樂消費意識與慾望不斷提高。電影院線的不斷擴大滿足了這方面的需求,也培養了這方面的需求。第三,信息時代,營銷宣傳比以往做得更好。

《致青春》的票房很大一部分是原著小說的忠實粉絲貢獻的。這不得不稱讚電影宣傳營銷團隊的強大營銷,抓住小說的名氣,再抓住趙薇導演的處女作為賣點。而事後人們對於影片的拍攝製作並評價一般。

《富春山居圖》更是奇特。」《富春山居圖》成功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和購買力,網路罵得越是熱烈,票房吸金越是快速。專業人士認為,該片開啟了「負面營銷」模式,電影並非以其本身的高水準取勝,而是靠負面評價引起話題而受關注。人們去電影院並非是為了欣賞電影藝術,而純粹是去消遣,不論美醜。「----新華網

綜上,一部作品是否廣泛被人們接受,是否具有準確反映現實社會人們價值情感追求的可能性,在於它是否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是否具有持久和深刻的影響力。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分析人們的價值情感追求才具有現實意義。很多文化現象其實也是受商業發展的影響。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研究一個事件時,商業發展,消費市場增長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借用@冬冬丁 的一張圖:

現在會走進電影院去看電影的,我認為大部分的年齡層次是在1980-1990年出生的人,從圖上可以看出這部分人的人數相較其他時間是較多的。
而這部分題材的電影又勾起了這部分人心中的回憶和共鳴,所以票房應該是會不錯的。
像淘寶,最早的時候買便宜貨的時候,這部分人都還是學生,沒什麼錢,需要買便宜貨
現在逐漸的像各種裝修材料、婚慶用品等隨著時間和這部分人的年齡增長也逐漸火了起來
下一步預測各種母嬰類產品的春天要到了


1、主力消費群開始懷舊校園生活
2、跟風


我不是電影界人士,但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經濟學方面講。我們的市場觀念已經由產品導向變成了顧客導向。所以電影票房高不能說青春校園電影就比別的題材拍的好,應該說現在的顧客需要的是這個題材的共鳴。
說回來,為什麼市場對青春校園的反響強烈呢?在中國去電影院看電影,大部分老一輩的回憶是去劇院看紅片。而自由電影市場的歷史就大概在萬達入駐中國開始為大眾接受,這部分接受的人群為80後至90後。他們有足夠的消費實力,有納新意識,所以看電影作為一種精神意義上的享受融入生活當中。他們正值戀愛的年齡,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約會手冊會將電影院寫入必去聖地之一(反證了電影院的主體為20至30歲之間)。過了30歲除非是繼續從事比較輕鬆的工作否則就很少看電影了,這段時間事業家庭為重了。
顧客的年齡定了,那電影的題材呢?學校是象牙塔,20歲到30歲是我們奮鬥的年齡,這個年齡的我們面臨社會和家庭的高壓。有的人有所成就,有的人尚在路上。所以我們一面懷念學院派的青春無邪,一面期盼以後有所成就。那些年屬於第一種,中國合伙人屬於第二種,致青春就屬於後發制人,兩種兼顧。
不可否認國內電影技術確實越來越好了,但關鍵還得看對不對觀眾的口味,否則最多叫好不叫賣。
以上僅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對請指出。


簡單地說,因為他們現在過得不如以前好。


推薦閱讀:

《天註定》被禁了嗎?為什麼還能在海外發行?
《低俗小說》中兩個殺手被派去找回箱子的途中那段對白有什麼作用?
國產恐怖片的盈利模式是什麼,他們是如何實現盈利的?
國際上哪部電影票房最高?是多少?
看《瘋狂的麥克斯4》,需要看前三部嗎?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