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關於「孤立」(isolation)的當代藝術作品值得關注?

形式不限,如攝影、美術、裝置藝術、行為藝術等。


謝 @阿猴HOSEA 猴哥邀,猴哥這是在給我出難題啊......寒假一天到晚在外面浪,開學又傳了倆禮拜的火,現在想起來來答題了- -||。Isolation這個詞,指代孤立、隔離,而題主給的keyword也只有這一個,所以我就把範圍放大點,不僅僅是內容上的,同時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創作狀態(或者說創作方式)上的Isolation。

一、內容上直接關於Isolation。
1.Paul Shambroom《NUCLEAR WEAPONS SERIES》系列,拍攝了大量冷戰時期建立的美國核武設施,極少有資料流出。1999-2003年間,Paul Shambroom不知以何種方式獲得了拍攝許可,將這些本應被人們遺忘在歷史之中的毀滅性武器以及相關設施以攝影的形式呈現了出來。這些東西在冷戰時期作為絕密的存在,完全從物理與信息上隔離了整個人類社會,而它卻可以在短短几秒鐘之內宣告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破滅,而在這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一個令人震撼的事實是——即使在冷戰結束後的這麼多年,這些設施仍然在運作,只是它再也不僅僅是指向蘇聯的而已了。

《NUCLEAR WEAPONS SERIES》(部分)
Paul Shambroom
1999-2003

2.Amelie Labourdette《Empire of dust》系列。憑藉這組作品,Amelie Labourdette斬獲了2016年Sony世界攝影獎專業組 Landscape單元的Winner。這組攝於義大利南部的作品展現了許多「失落的現代建築」,換言之說土一點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爛尾樓」。這些建築在中途停止了建造,不具有任何功能性,且一直以一個半成品的狀態與自然共存,既脫離了人類社會,也無法融入自然,完全被孤立的存在。

《Empire of dust》
Amelie Labourdette
2015

3.中國攝影師陳哲《The Bearable》系列與《Bee》系列;先說《The Bearable》系列,該系列陳哲自己的描述為:「《可承受的》是一份關於藝術家個人自傷史的自白檔案,記錄了她在2007年至2010年間黑暗卻又不乏狂喜的體驗。
這是關乎於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一份記錄檔案;陳哲曾患有抑鬱症,但這樣的行為並非是因為她不正常,而是這是深埋於、壓抑於每個人心靈深處的東西,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更不可能去面對它們,而她則是直面這樣的衝動並且將其記錄;所謂的黑暗,自然不必多說,而狂喜或許是來源於衝動的釋放與直面內心的坦然。本質上,我們透過她被「疏離」或者說主動「孤立」自己的靈魂,也可以反窺和審視我們的精神深處。

《The Bearable》
陳哲
2007-2010

《Bee》則是《The Bearable》的延續,陳哲希望更深入地挖掘每個人「自我的迷宮」,通過收集拍攝對象的信件、日記、聊天記錄、塗鴉等來嘗試一種新的敘述方式,用以再現,不安的心靈與受傷的肉體之間的關係。

《Bee》
陳哲
2011-2012

4.謝德慶《一年》系列;這麼說「系列」或許不是很恰當,至今記得謝德慶所說的那句震撼人心的話:我的作品不是哪一件,是一生。
《一年》系列中的作品,基本上都與孤立有關,具體的行為如下所示:

一年表演1978-1979(籠子)
謝德慶在其位於Tribeca 工作室里,建造了一個11.6 × 9× 8 英尺的木籠子,並將自己孤獨監禁於其中一年。這期間,藝術家不交談,閱讀,寫作,聽收音機,也不看電視。

一年表演1980–1981(打卡)
謝德慶在這件作品中每小時打一次卡,一天打24次,持續一年。在每次打卡時攝像機拍攝一張照片,最後將一整年的照片壓縮成一段六分鐘的影像,以及單獨並列排列作為圖片展示。

一年表演1981–1982 (室外)
謝德慶居於室外一年,其間不進入任何建築物,地鐵,火車,汽車,飛機,輪船,洞穴,或帳篷。

藝術/生活一年表演1983–1984(繩子)
謝德慶和藝術家琳達·莫塔諾在腰間用一條8英尺長的繩子綁在一起,每天24小時形影不離,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呆在一起,即使上廁所也不例外,但身體相互不接觸一年。

一年表演1985–1986 (不做藝術)
謝德慶不談,不看,不讀藝術,也不進入畫廊或博物館,只是生活一年。

謝德慶1986–1999 (十三年計劃)
在這十三年中,謝德慶做藝術而不發表。這件作品從他36歲生日1986年12月31日- 開始,到1999年12月31日結束。在千禧年的第一天,謝德慶在紐約的約翰遜紀念教堂(Johnson Memorial Church)做公開發布,宣布「我存活了」。 最少我還有呼吸——謝德慶

第一個行為探討的就是「孤立」、「隔離」本身,只依靠基本的食物、水源、照明並隔絕所有的社會活動、戶外活動來進行生存,這或多或少的與他曾是非法移民有關。

他對身份與存在的內在界限提出了疑問,作為一個人,將所有的一切縮減至最小的限度所意味著的是什麼?是極度震撼與讓人不安的作品。

而第二個行為所揭露的一個事實是十分殘酷的;其實本質上同第一個行為類似,但束縛不再是籠子,而是「打卡」。這正是現代社會中,大部分人都需要面臨的事情,而這個現實是——許多人實際上早已處於「孤立」之中,為了保持同社會的聯繫而壓縮甚至是放棄了與真實的世界的聯繫,是現代的人們無法逃離的隱形枷鎖,自上學到畢業工作,幾十年來我們都逃不脫這樣的境況,然而社會的發展,則讓其成為了必須和合理,不能說是一種悲哀,但卻可以說這是一份代價。

當然也有人理解的是人在時間面前的渺小,也是合理的。

第三個行為「戶外」則是第一個行為的反面,在完全的「暴露自我」完全放棄「孤立」之後所造成的後果也可能是極其嚴重的,這個行為正是證實這份假想的一場大膽實驗。

第四個行為探討的是「親密的界限」,親密意味著交換人的「私人領域」,而這種不正常的「親密關係」在不交換著「私人領域」的前提下,是否會有親密感或陌生感產生,對兩個人而言,這種狀況意味著什麼?

第五第六個行為互為反面,第五個行為否定了前四個行為,而第六個行為則否定了第五個行為但卻沒有支持前四個行為。

如此作品,確確實實的能夠承載著那句「我的作品不是哪一件,而是一生」。

《籠子》

行為藝術、部分圖像記錄

謝德慶

1978-1979

《打卡》

行為藝術、部分圖像記錄

謝德慶

1980-1981

《戶外》

行為藝術、部分圖像記錄

謝德慶

1981-1982

《繩子》

行為藝術、部分圖像記錄

謝德慶、Linda Montano

1983-1984

二、創作狀態上的Isolation

1.Vivian Maier,一生都在不斷的街拍,但是卻從未有人知道她在進行創作,也從未主動發表,並且對所拍的照片嚴格保密,拒絕任何人在未經她允許情況下進入她的房間。過世後有人在其住所內發現了數量驚人的膠片,並且質量極高。

她以一種完全純粹的「攝影」行為向人們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美國街頭。

2.Francesca Woodman,天才少女,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同Vivian Maier一樣,拍攝了大量的作品卻從不進行發表,但她相對於Vivian Maier來說,更加的孤立和自我,她的作品多是在一個空無一人的室內空間進行拍攝的,並且都是自拍,如同一場屬於她個人的狂歡,這一片空間就像是她的樂園。但可惜的是,僅僅22歲,她就自殺離去。

3.最後再來分享一個私貨吧,因為了解的並不多,不太能界定,所以無視標題,看圖就好。

JENNY K?LLMAN

如果想看更多,相關鏈接如下:

Paul Shambroom Exhibits and Events

Amelie Labourdette in Sony Award

CHEN ZHE

TEHCHING HSIEH

Vivian Maier Photographer

Francesca Woodman on Artsy

Jenny K?llman


同時歡迎關注我的專欄:藝二三事 - 知乎專欄

The end


Artsy可以查詢到很多畫廊與博物館收錄的藝術作品: Artsy - Discover, Research, and Collect the World#x27;s Best Art Online 網站設計得也很討人喜歡


Isolation/Alienation | Artsy 這裡有很多關於ISOLATION/ALIENATION的作品可以參考,藝術品背後的信息給地比較全,分類也呈多樣化:


謝邀,我想到的是「物派」(Mono-ha Art)大師Nobuo Sekine的這個代表作品。
以「分離」 為手法,展示客觀存在物(Materials in general)的內部構成,達到闡述客觀存在物本身(作為「物」)和 客觀存在物本身的可能價值(作為藝術的「物」)兩者間core value(主要質量)的共通和合理性。
高明


1962年6月27日,有一對藝術家夫婦趁著夜幕降臨,偷偷來到巴黎的一條古老的小街道上。還沒等行人反應過來,他們便迅速地將幾百個油桶堆成一座牆壁,堵住了行人和車輛的去路。因為是單行道,交通很快擁堵,行人堆在這座油桶牆前面,人們開始躁動不安。很快,半個巴黎的交通陷入癱瘓。


這件作品就是克里斯托夫婦的《油桶牆——鐵幕》。

這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看似莫名其妙,擾亂社會秩序的瘋狂行為,其實暗藏玄機。

在巴黎市民眼中,這絕非是一座簡單的油桶牆障礙物,因為它的外形很明顯地模仿了另一種他們熟悉的東西----街壘。它在法國歷史上是政治的象徵,抗爭的信號。

就在油桶牆建起的同一時期,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正在轟轟烈烈進行,巴黎街頭到處是遊行示威的巴黎市民和阿爾及利亞移民。人們的神經緊繃著,整個街道瀰漫著緊張的氣氛。

這件作品真正地從深遠的意義上實現了社會介入。它不僅讓人們嗅到的政治抗爭的信號,同時將整個巴黎街道從日常生活空間轉變成了革命的空間,把人們的反抗情緒點燃。


在這座油桶牆被建起的之後不久,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達到高潮,7月3日,阿爾及利亞宣告獨立。


我們不能說,這件作品直接推動了反殖民運動的勝利,但是毫不懷疑的是,它確實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思想和情緒,最終成為了革命的助推器。


人們談到環境藝術的時候,總是想起克里斯托夫婦後期那些巨大的包裹作品,還有其它震撼人心的大地藝術。

然而,這類藝術的源頭,卻容易被人忘記,它發生在一條巴黎的狹窄街道。


蔡國強老師的《天梯》

靈感來源於耶路撒冷,那裡的人認為,人死後可以順著天梯,進入天堂。
這是蔡國強老師在他的家鄉小漁村留下的作品,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奶奶。當然,這件作品早已享譽全球,全球多地的人都看過這一作品的視頻或照片。


不知這個是否符合。
匈牙利女攝影師Noell S. Oszvald的自拍作品。

Destiny

Sinking

Prejudice


如圖


關注公眾號 art-links 裡面都是當代藝術家


推薦閱讀:

個人準備在學校弄一個裝置作品,需要做哪些準備?
為什麼交互設計不研究媒介,而數字裝置藝術對媒介研究這麼關注?
有哪些利用3D列印技術創作的裝置藝術?

TAG:藝術 | 攝影 | 心理學 | 當代藝術 | 裝置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