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團隊做手機客戶端,應該先做 Android 還是 iOS?為什麼?
做手機客戶端,中高端定位,android和ios哪個更合適?android發展很快,但由於終端種類多,開發成本大,ios用戶量少,但只有一個iphone,開發成本相對較小,作為創業團隊,應該先開發android還是ios?各位各抒己見一下吧!
看到這個問題,本來想至少要等到我拿到B輪融資之後,才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看到上面的答案都沒能答到點上,實在忍不住。
這個時候,你最重要的並不是做1和2的選擇,而是要做從0到1的突破。釐清這點,就好展開了。
針對上面的答案,我一項一項的跟大家討論。
錯誤思路一:用android的人多,先做android?
對於種子輪融資階段之前的產品,哪個平台的用戶量大,對你來說,沒有任何統計學意義。
這一階段,活躍用戶能做到10萬級已經很牛了,百萬級的是少數。不管是android,還是ios的用戶數都是以億級計算,把你的app扔進這麼海量的用戶池子里,甚至連一絲漣漪都沒法泛起。就別去糾結哪個平台用戶量大,從哪個平台切入了,任何一個平台,只要你的需求切中用戶需要或痛點,拿到幾十萬的用戶數量都完全不成問題。
我喜歡舉栗子,舉個簡單的栗子說明一下,大家都知道雙色球的中獎概率是1700萬分之一,你買1注彩票,和買100注彩票,這麼小的樣本,實際上在1700萬這麼大的中獎概率池子裡面,都是一樣中獎概率的。不信?你每期買100注彩票堅持十年看看中不中一等獎。
錯誤思路二:ios平台用戶高端,先做ios?
在騰訊,組長或總監以上領導,幾乎一大半都在使用三星note2、3、4代。你經常會發現他們深夜發的郵件「來自三星note郵件客戶端」的小尾巴。觀察了身邊的其它傳統公司的領導,大多數也這個情況。
而在收入夾心層用戶眼裡,蘋果逐漸成為一種炫耀品。這裡說的收入夾心層指的是因工作需要、或因虛榮心需要的群體,如地產銷售、無付費能力的學生。這類夾心層用戶人手一個二手iphone4或5,甚至不惜節省兩個月工資或不吃一個學期早餐買一個不知道倒騰了多少手的二手iphone4,你還認為他們是高端用戶么?
近兩年,安卓增增日上,系統體驗逐漸提升,加上蘋果遲遲不推出大屏幕手機,以三星為代表的高端android手機逐漸佔據了大屏幕高端機市場。願意花7000塊買android手機的用戶才是真正的低調奢華有內涵好么。
當然,隨著iphone6的上市,在大屏幕手機市場方面,蘋果將逐漸挽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不過這個爬坡過程,至少需要一年。
隨著智能終端的發展,「高端用戶用ios平台,低端用戶用android平台」這一概念已逐漸模糊,甚至在某些細分領域出現了扭轉。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高端android品牌系列機型出現。
用戶是否高端,不取決於平台,取決於你自己的產品的定位,你的產品是低俗app,即使放到ios,也依然不能改變低俗的本質。不信,你們看看appstore健康類、娛樂類應用榜單top20中有多少是低俗、詐騙、偽科學的垃圾app?
錯誤思路三:android解析度參差不齊,兼容性問題難解決,先做ios?
市面上在售的android手機解析度多達十幾種,可是,你們沒發現么,主流的1920*1080和1280*720兩個解析度幾乎佔據了一半android市場份額。無法全面解決兼容性問題,就先從主流解析度切入吧。
互聯網最講究快速迭代,先出主流版本,再逐漸將剩餘重要解析度兼容補齊,千萬別等到把所有的解析度都兼容了再上市,嚴重些,等你上市的時候,有些解析度的手機可能已經退市了。
另一方面,隨著iphone6和iphone6 plus的上市,ios的兼容性問題也開始凸顯。
因此,從兼容性這方面來說,考慮到主流解析度的用戶份額,做出一定取捨的情況下,實際上並不存在嚴重不可解決的問題,ios和android兩者相差不大。不要因為技術實現細節,將自己的產品思路牽制住了。
錯誤思路四:ios的支付渠道成本高達30%太黑了,而android的支付渠道成本只有2%左右,從android切入?
親,這個時候,你的產品是否能活下來還是一回事,還沒到考慮支付渠道成本的問題呢。而當你活下來了,用戶量級也達到了一定的量級,那個時候是ios和android雙平台並發,兩個平台的渠道成本都無法避免,既然無法避免,為何要去思考?不如將更多精力放在分析用戶需求上,更精準的切中用戶痛點,拿回更多的活躍用戶。
另外,我要跟你說android渠道應用商店的黑幕么?這裡展開又是一篇長文。別以為表面上android的支付渠道成本只有2%左右,實際是加上應用商店的雜亂無章,以及換量成本和站隊文化,你的android平台綜合成本只會比ios的30%還要高。
好了,不再去拆解更多的主觀錯誤的決策思路了,我想表達的是:
種子期最重要的是驗證市場,你要讓投資機構儘快的看到你的團隊的執行力,你的想法的市場空間有多大?你的產品是否符合用戶預期?你的產品是你臆想出來的,還是真正切中了用戶痛點?這個時期,對於用戶數量的要求並不高,甚至無需10萬級別的用戶,都足以驗證你的想法是否適合進一步投入資源發展擴張了。
隨著你任一平台的發展,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進入天使輪融資階段,開始擴張團隊,那個時候已是多平台並發了。 因此,你的團隊擅長哪個平台,哪個平台能讓你的想法更快速的面世,就從哪個平台切入。
其它方面什麼都不用想。沒任何統計學意義。
不妨換個思路。
真實案例:一朋友的團隊,開發一線下社交app,沒有渠道沒有推廣,一個月下來攢了2w活躍用戶,活躍度還挺高。問其竅門,答曰:「我們先上了WP平台,WP上的用戶選擇少,app做的稍微靠譜一點就會被市場啊用戶之間啊各種推薦。現在正籌劃再上iOS和Android呢。」
關愛WP用戶,從你我做起。建議從windowsphone入手,我們應用少…新軟體推廣快…
給個建議,你先搞清楚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自然就會明白該做什麼了。
你的APP是什麼方向,為哪些人解決什麼問題?(產品定位,目標市場)
APP的盈利模式是什麼,收費?IAP?廣告?免費?(盈利模式)
你的目標市場人群的年齡,收入,使用習慣,付費習慣?(目標人群分析)
你的競爭對手是誰?競爭對手目前情況如何?(競品分析)
你有多少錢,多少人,能支撐多久,你打算花多少錢在推廣上?(自身情況分析)
。。。。。。
你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你根本就不會到知乎來問這個問題。
別得不多說……投資人基本都用得iphone
你要先做android,就等著哭把重要的是看你的團隊。你的團隊擅長 android 還是 iOS ,這一點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你有擅長 android 的技術團隊,就搞 android,你有擅長 iOS 的團隊,就搞 iOS。
如果你兩個團隊都沒有,你還是先試試看你能招到什麼人吧,不要把招人看成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組建靠譜團隊在創業初期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而當你需要團隊靠譜的時候,你就沒法再規定更多,你只能說看你更容易招到哪方面的人。
其他的相比這一點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Dorpbox在創業初期,既木Web、也木安卓和iOS,而是請射嘰師花一周的時間,按照他們的設想設計了一段預期產品的交互和功能視頻,發到Youtube假裝已經開發完成正在內測,看用戶的反應如何再決定是否開工。
我覺得,如果沒有很好的創意, 沒有足夠的經驗,還是從ANdroid開始吧。你可以小成本的在android的環境裡面積累經驗,保持對IOS的偷窺,等團隊成熟之後考慮IOS,也是求穩的一條路子。
認真的聽我說,不是先做安卓還是先做ios的問題。
是認真考慮你的應用的使用頻次以及場景,或者是你自己還不清楚。
做一個h5 webapp,先試試。
這種事情不是看你能先找到什麼樣的合夥工程師嗎?你還以為有的選啊……
建議從iOS切入。iOS已經形成了成熟穩定的生態系統,用戶相對高端,已經形成了更好的使用和購買習慣。至於用戶量的多少問題,打個比方,10個Android用戶里可能只有1個願意購買應用,而5個iPhone用戶也許就有2個有購買應用的習慣。
從技術人員的角度,Android的開發需要耗費相當額外精力在設備兼容的問題上,而iOS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創業團隊的時間太寶貴了,沒那麼多精力可以浪費。
而且需要考慮到的是,移動平台絕不僅僅是智能電話,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也是熱點之一。目前來看iPad是平板領域的絕對王者。
從我個人所在的創業團隊接觸到的項目來看,Android發展迅猛目前主要體現在企業需求上。包括企業內部應用、各種兼容設備(山寨產品)、中間層定製等。面向個人用戶的生態系統尚未成型。
建議從IOS開始,首先就是適配的機器較少,其次就是如果是精品萬一被蘋果推薦了就賺大了,最後就是自己運營推廣也比較靠譜,安卓的渠道和推廣太混亂了。
感覺Java槽點多,OC槽點更多。Swift資料太少。
另外感覺Android官方文檔比Apple的更系統點。可能是找文檔姿勢不對。
我建議先做微信公眾號,成本低,開發快。app的開發成本很高,況且現在招人這麼難,等app做好了黃瓜菜都涼了。創業公司,時間就是一切,最快的試錯才是王道,所以忘掉iOS 和android 吧。
@tommy8023
的回答很好了,我補充多一點。
安卓和IOS其實在技術上是有不同的,
例如APP上某些功能,只能在安卓上實現,而IOS上不可能實現或者只能越獄實現。
這個都需要考慮。
要不wp吧 應用少,做的好容易出名 網友跪求你出安卓和ios
絕壁ios啊!
1、安卓適配性真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2、各種所謂的定製Rom下會出現各種亂七八糟的問題。3、相比較來說AppStore的推廣路徑會公正很多。求大家點贊!請給WP真誠的用戶一點機會好么!!!!
也曾經想過類似的問題,其實深沉地再想想,這一切都不重要,任何產品出來都需要有用戶基礎,才可以知道你這個產品在市場上的反應如何,是否有繼續運營下去的可能,或者需要克服什麼樣的困難,做什麼樣的調整,才能達到團隊預期的目標!
我只想說這是個無聊的問題,撇開市場,就開發來說確實有人能同時搞定2到3個平台,代碼結構也幾乎在同一個面上,如果團隊沒有這樣的好手,只能說是遺憾,歸根到底還是有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事,揚長避短
推薦閱讀: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設計類書籍?
※设置网站会员积分系统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有哪些公司明顯缺乏對中國文化習俗的了解卻將產品投放進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