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漢獻帝,你該怎麼對付曹操才能把權力收回?


瀉藥

應當說,劉協在被曹操「奉天子以討不臣」之前,他的命運基本上就已經註定了,剩下的就是誰來做曹操而已。

在討論劉協之前,我們需要達成一個共識,皇帝的權利來源於何處?作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童,如何能夠擊倒手握重兵的將軍?明了了這個,才能知曉劉協們要如何努力才有可能擊倒曹操們。

皇帝的權利來源於名教,來源於秩序,來源於被宮城宦官營造出來的神秘感。漢武帝之所以選擇儒家作為顯學,在於它提供了一套皇帝治理國家的合理性理論,這個理論和國家秩序結合在一起,就是皇帝的權利。再有,在皇權天授的理念下,深宮中的皇帝是神秘的,而這個神秘的人又具有對任何個人的決定權,這就能衍生出恐懼感和敬畏感。在國家秩序的大旗下,在深宮中的皇帝能用一張紙、一句話就能夠決定一群人的利益乃至生死,這就是皇權的力量。

皇帝的權利來源於利益授權;按照儒家的觀點,天下所有的事務都歸皇帝所有,這個所有權是天授,不容置疑。皇帝用官位,換取精英的支持(知識分子或武士);而官位在我國曆來都可以很輕易的換到等值的利益。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皇帝的權利來源於國家恐怖機關的威嚇,在換取精英的支持後,國家的武力機關是捍衛這一秩序的重要部門,他保障了皇帝權利的執行力度和權威性以及唯一性。

以上這三點,我們的劉協一樣都沒有。

在劉協的父親靈帝在位時,漢帝國就已經風雨飄搖了,黃巾起義撼動了帝國的根基,這場席捲全國的暴亂讓帝國的郡縣失去了秩序,在很多地方法制敗壞,政令不暢;原本就勢力強大的世家大族取代中央成為基層秩序的建立者和守護者,中央和地方逐漸脫鉤;這甚至不是靈帝的問題,是東漢幾百年的積弊。

到了靈帝駕崩、少帝、獻帝分別臨朝的那幾年,先是宦官矯太后詔殺掉了大將軍何進,後是袁紹等矯詔殺光了宦官,接著董卓脅迫太后廢少帝立獻帝;董卓把持的中央和關東集團的混戰讓中央和地方徹底決裂。董卓死後的一段時間內,關東諸侯沒人管長安發生了什麼,大家就像沒有中央一樣,割據正式形成。統一的秩序不在,沒有這個,皇帝不過是個十多歲的孩童罷了。

從長安逃出的劉協甚至連糧食都沒有,面對著天下割據的事實,他又能拿什麼來換取臣子們的效忠呢?而且恆、靈二帝時期的兩次黨錮之禍,讓天下「清流」對帝國失去信心,對劉姓皇帝缺乏好感。清流有時候雖然誤國,對於落難的皇帝確是雪中送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願意來勤王的清流,有影響的不過孔融而已。

知識分子不待見,也就只能武力統一這一途了。原本帝國常備的部隊為衛戍宮城的南軍和拱衛京師的北軍,以及靈帝時期新建的宦官領導的西軍,算是皇帝直屬部隊。這三隻當時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在董卓與關東、李傕與郭汜相爭中損失殆盡。東進過程中保護獻帝的僅僅是董承領導的部分西涼軍隊和楊奉、韓暹手下的前白波賊餘黨。在曹操面前先後輕鬆的被解除兵權,沒有兵權的皇帝,也不過是個被關起來的二十幾歲的宅男罷了。


立論點錯了就無法得出合適的答案。若果你認為曹操是篡權了,那麼可以考慮如何收回權利;如果不是篡權,又何來收回權利一說?
劉協從一開始就沒有權利,不過是漢朝最後的象徵物,玉璽也早就丟了,當時能救他的也只有曹操,袁紹是不屑理會他的。
1、若一開始就逃離曹操,他以什麼活下去?要兵沒兵,要糧沒糧,玉璽也沒有了,有什麼可以證明他是皇帝?死路一條。
2、若一開始不離開曹操,跟著曹操走,怎麼說曹操還算是他的臣子,一個有謀略,能搞到錢和糧食的臣子,一個還能把他當皇帝供著的臣子。等曹操滅了袁紹,破了烏桓,平定涼州後,其勢力也隨之擴大,又如何能奪回權利?
前期不能,後期不可能。
所以沒有必要奪回權利,因為本來就沒有什麼權利可言了,劉協的權利說句不好聽的,是曹操給的,曹操不抬舉他,就沒人承認、也沒人能給他這個所謂的「權利」。
東漢的隕落不是曹操造成的,但東漢還能延續30年,則是託了曹操的福。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用國學家呂思勉的話來說,四百年漢朝以曹操、諸葛亮這樣的英雄豪傑來落下帷幕,不僅不虧,還是其光榮。


如果漢獻帝能力逆天,那還是有機會的。可惜他能力不行,就不要想什麼擺脫曹操啦。
話說如果是一個能力逆天的人,能夠怎麼樣擺脫曹賊的控制呢?
先來背景設定,建安元年九月,初入許昌,此時的曹操41歲,曹昂21歲,曹丕10歲,曹植5歲,曹沖剛剛出生。曹操陣營的形勢:東有劉備呂布佔據徐州,西南有張綉佔據宛城,北部袁紹公孫激戰正酣。主角劉協的能力,按照三國志設定五圍100,逆天存在。
來看看這時我們的主角能幹些什麼呢?好像除了坐著聽曹操上朝以及簽發一些曹操的政令以及在後宮開心的啪啪啪之外,也就剩養養花鳥在宮裡散散步了。
這時候,就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不知道許都之中到底誰死心塌地跟隨曹操,又有誰是忠於漢室的。至於表現出來死心塌地忠於漢室的人究竟是不是曹操派來試探我們的主角的?我們也不知道。此時,只有一些跟隨他一路走來的臣子還可以信任和依靠,比如董承,他是現階段絕對擁護主角的,而且董承的最大用處就是他手中那麼一點少的可憐的兵權,但是這也只是一個方面,董承畢竟不是長期的皇室成員,歷史上的「衣帶詔」疑點尚多,國舅拿下曹操之後到底是成為第二個曹操還是一代救國之臣我們也說不清楚,但是現階段是絕對值得依靠的也只能依靠的一大勢力。皇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我們的主角能力逆天,一看就能看出來皇叔這人說的比做的多,打仗沒贏過幾場,不太靠得住。馬騰,中間特么的還隔著李傕呢,他來了也沒什麼屁用。楊彪,年邁重臣,手中並無兵權,還曾與董承有過矛盾,兒子楊修在將來卻是個可用之才,現階段只能稍微倚重一下他的經驗和對朝中大臣動向的了解。
那麼當務之急,就是尋找除了董承和楊彪之外的第三個支持者,而且是要在曹操的耳目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那麼外部的力量幾乎不可藉助了,只有在許都城內發展地下盟友。那麼能不能發展當前唯一能參與博弈的籌碼的重量呢?董承的兵力如果想要獲得擴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三樓的董承親曹玩卧底的方法,曹操不可能不防著,只會把他各種調離重要區域,鎮守一些不重要的區域,遠離戰火,遠離功勞,遠離真正的兵權。而且董承這個人到底想的是什麼,不清楚,所以只有暫時牢牢地把他攥在手中。所以,董承方面能夠依靠的,只有那麼一點點兵力,要達到控制許都的目的,是需要更多非軍事上的籌碼的。於是我們的主角只能終日遊走於察言觀色的道路之上,上朝時、平日里、召見時、求見時,所有能與這些臣子見到的時刻,都要把握住,試探不可以,萬一試探錯誤就會提高曹操的戒備之心,所以只有等待與觀察。看了大半天,名望最高地位最高的除了董承楊彪,也就孔融了。孔融這個人的忠心簡直是無以復加,但實在是個大嘴巴,可以利用卻終究不能成為奪權計劃的核心人物。吉太醫是不錯啦,可惜還沒有什麼可以用到他的時候。曹操系的成員都是一副嘴臉,說著是為了皇上,暗地裡是死心塌地跟著曹操,當然荀令君是真心為漢,但是我們的主角很難分辨。當下最好的對策便是等待,因為實在找不到什麼有用的軍政資本,只有等待曹操陣營行動,才有機會造成混亂。
接下來我們看看入許都之後曹操以及周圍各家諸侯之間的戰亂,以及主角在其中隱藏的機會。
197年,曹操攻張綉,綉投降復叛,種種史料表明這很有可能是賈詡策劃的一次陰謀,目的是為了殺死曹操長子曹昂,以獲取賈詡在曹操陣營中未來的政治資本。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未來可能接替曹操的人從能力並無突出的曹昂變成了陰險狠辣的曹丕,不過這也提供了一個機會,也要看曹植在主角的幫助下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
198年,段煨攻李傕,曹操就此控制了司隸地區。不過從段煨之前對待獻帝的態度來看,他胸中並無掌控朝野之大志,為人小心謹慎,而且心中依然對漢室有些許忠心,也是未來一個潛在的力量,假以時日說不定可以利用,就看他心中這份忠誠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呂布反叛,攻劉備,劉備兵敗,投奔曹操。曹操攻呂布,斬之,盡得徐州,收編張遼臧霸等人,勢力進一步擴充。
199年,曹操攻袁術,劉備叛逃佔有徐州。曹操派曹仁攻下河內,加強了對司隸區域的控制,勢力侵入河北。
200年,歷史上的「衣帶詔」事件發生,當然啦我們的主角會確保把董承控制在手中,這件事不會在我們這個時空發生,漢室一星半點的力量也會得以保存。曹操攻劉備,重奪徐州(相信我,哪怕沒有「衣帶詔」,曹操也是會去進攻劉備的,只不過換個借口罷了)
官渡之戰。張綉投降曹操。
好了,我們以官渡之戰之前為第一階段,這其中的機會,最大的就是官渡之戰的許昌兵力真空期。
這個階段,我們不求消滅曹操勢力,因為我們還需要他的苟延殘喘,來對付袁紹勢力。內部要做的準備工作非常之多,我們的主角有四年的準備時間,相對來說還是很充足的。
一來是要把孔融送出去,在許都內部當官實在是讓孔融掉腦袋的事情,這麼個忠臣好棋子在未來相當於在外多了大半個盟友,不甩出去讓他發展發展實在是太可惜了。二來是向各個諸侯封官,並重新強調要進京向天子朝貢,一方面進京朝貢會讓曹操很開心,又多了糧草資源;一方面無形的其實是提醒了各地諸侯:皇上還在。取消那些曹操看不順眼的諸侯的名號,比如袁紹自封的大將軍,促進曹操和他們之間的矛盾。最後就是董承的人馬在許都的布控,讓他們等待時機。
接下來,曹操就要去打官渡之戰了。前期曹操可以說是完全不佔多少優勢,拉鋸戰一打就更是了。可是這時候我們的主角知道,不能衝動。一定要等到明確的勝負已分之時,方可行動。當使者傳來大破烏巢擊敗袁紹的消息時,立馬採取「衣帶詔」計劃,夜間起兵,命令董承控制許都。自己則暗中悄悄的在夜間派人帶領大臣出逃。不要說會有小兵看著我們的主角,畢竟武力100,這種雜兵肯定一擊秒殺。而且因為董承夜襲的原因,看管主角的兵力必然不多,這就給主角的逃跑創造了條件。等董承控制了許都,發現主角跑了,肯定立馬來追。由於主角一行人多且無坐騎,肯定要被追上。這時董承肯定要求面見皇上,見到之後,主角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憑藉100的武力秒殺董承(順便說一句老婆對不住了),奪下董承的兵力。他手下的士兵不可能對皇上兵刃相向,這就成為了主角的第一支私人部隊,只要及時進了虎牢關,派人要段煨前來護駕,憑藉著100的智力魅力說服一個對漢室尚有忠心的段煨以及一個曹操不太喜歡的鐘繇並不是多大的難事,這樣主角就控制了司隸地區,據守虎牢關,曹操必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強行攻下虎牢關來「邀請」皇上回許都。接下來只要規勸手下的曹操系文官歸降,更別說擼來了荀彧這樣的逆天人才(皇上出逃尚書令肯定要跟著的,更別說荀令君這種忠於漢室的了),接著慢慢發展壯大,憑藉主角逆天的能力,必然可以重奪天下。這之後就是第二階段,征討不從的諸侯了。有了土地和兵力,我們的主角相當於變成了另一個割據勢力,假以時日,有著逆天五圍以及皇室旗號,光復大漢江山不是痴人說夢。
這都是基於「漢獻帝擁有著逆天的智慧和能力」來yy的,純屬腦洞大開自娛自樂之作,各位看官還請多多指教。


我覺得漢獻帝做的不錯,道德完人,下場也不錯,山陽公,和曹丕關係也好,末代之君的典範人物啊。

換了我去肯定沒他做得好。至於奪權。。。呵呵,看看漢靈帝的下場吧。這是東漢後期唯一的實權皇帝。謚號居然是靈。

歷史從來不溫柔的。從漢靈帝設計西苑八校尉起,皇權和士人的鬥爭就徹底無底線了。士人寧可天下大亂,也要削弱皇權,漢獻帝能做什麼?


這個計劃還得從王允死之前說起,先是變賣宮中財務,招募禁衛軍1000人,再把洛陽周圍的遊民收編,給他們飯吃,然後給他們土地,在讓其附近種地,估計也有2萬人吧,撥500禁衛軍去虎牢關,拒關而守,西邊就和西涼軍講和,馬騰忠心,應該不會打洛陽的,修養一年,接著研製火藥和燧發槍,組建騎兵營和炮營,興辦學校和鐵路,一年後因該有1萬火槍隊了吧,然後靠著這一萬人向南攻打張魯,應該很容易,畢竟是火槍隊和炮兵,打下漢中後這地盤和實力就大了,然後憑藉皇帝的權利四處唆使各諸侯相互攻打,但要防止他們兼并,等個5年,5年內要在長江和黃河的上游建水電站,修大壩,大力發展航空業和現代農業制度,研究核武器,頒布行省制,中央設內閣和軍機處等等,5年後便可憑藉這一隻王師一統天下了,理論上來說應該難度不大,可行性相當高。


第一階段——公元196年之前達成

1 李郭之亂時以調解矛盾為名使用鴻門宴斬首李傕,郭祀。(史實:李傕經常獨自面見漢獻帝;而且三國時期中這一招的人多了去了)

2 召喚段煨帶一小隊人馬入長安,統率李郭舊部。提拔段為大將軍,重建南北軍。(史實:段煨對漢獻帝非常尊重,並且在東遷事件後段煨與關中諸將消滅李郭余部)

3 使用賈詡統帥段煨舊部。提拔賈任左將軍(史實:段煨暗地害怕賈詡兼并其部眾)

4 使用鍾瑤招降韓遂,馬騰。提拔鍾為司隸校尉。(史實:同)

5 提拔董承,伏完,王斌等外戚重建西園軍制衡段煨;提拔徐晃等青年將領為校尉組建直屬的野戰部隊。

6 招降黑山,白波賊和匈奴五部眾;阻塞潼關。(史實:黑山/白波/匈奴被招降護送獻帝東歸)

這樣,內有段煨,董承,伏完,王斌等互相制衡;段勢力最大,但率領的是別人的部隊。外有賈詡,徐晃作為雙臂;賈詡勢力最大,但是率領的也是別人的部隊。局面就可以穩定下來。


第二階段——公元208年之前達成

1 取漢中,打開入蜀門戶。

2 取蜀

3 東出潼關。聯合其它反曹勢力壓制曹操。任務達成,over。


首先,戰略目標必須明確。是要重新掌權,並非要擊敗曹操。
上策是,拋家舍業。孤身帶信物逃跑。初期的曹操對獻帝還是有所敬畏。其實脫離曹操掌握不難。脫出後必須去就於袁紹。因為袁紹代表了士族的利益。而儒家士族是不可能容忍一個謀反的主公的。所以性命無憂。而當時袁紹勢力很強。就算不能二次中興,也能大幅提高袁紹的勝率,加快天下統一的步伐。而獻帝本身的威望也必然達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況且袁紹雖能聚人,但手下之間矛盾可不少。絕對大有可以利用之處。袁紹雖也是強人,但距曹操遠矣。
中策是擺明車馬跟曹操就是對著干。命不要了。就賭曹操不敢殺皇帝。召集地方軍閥勤王。陰許以大將軍位,匡漢王。同時封曹操個魏公。什麼開府持節都給。九錫最好也給加上,曹操必不肯受。不過沒關係。曹操受不受這詔書是發出去了。跟天下人說,曹操是功臣,要賞。你曹操再來動我就不太對勁了吧?你的合法性可是我主動給你的哦。然後不能徹底在朝中驅除曹操勢力。利用其他軍閥玩兒平衡即可。其他軍閥看誰不長眼,來個聯軍滅了他。御駕親征。培育自己的軍隊班底,有了兵就不慌。最好給軍隊加上封號。叫啥呢?護漢天軍?普通大頭兵一個不要,就要高級武士,就要世家大族子弟。為啥?省錢,同時還能拉攏大批小世家。擺明車馬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什麼九品中正制用起來嘛。。。本來就是正統,天下士大夫再一歸心。這就成了。
下策就是暗殺。殺曹操,夏侯惇,曹昂,曹丕,曹彭,夏侯淵,還有。。。。典韋。這難度太大了。~
穿越法,在上策的基礎上。不投袁紹,直接去青州搞土改。承認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並宣傳蒼天是少帝黃天是自己。共產主義用上。土改用上。游擊戰用上,農村包圍城市用上。。。。利用皇帝的名義派使團再各勢力地盤交易。財源滾滾啊。。。米換鹽鹽換米想想都暴利。還可以用皇帝之名背書信用欠款。然後開銀行,想打仗缺錢?我借給你啊 ,利息八分。太高?不高,給你附加個奉旨討賊的大義名分咋樣啊?打仗這種一本萬利的事兒,八分利不高啦。理論上都是朝廷的事務嘛。。。有收益自然要分潤分潤了。
一個皇帝,有合法性,抓住財權,軍權。天下就是你的了。


我說兩句。諸葛亮的隆中對對漢獻帝其實也有指導意義。大概說來,首先要裝傻,然後要祈禱曹操和地方軍閥的戰爭不順。只要地方還在割據,皇帝就還有價值,他傻得恰到好處就不會被輕易廢掉。同時培植點心腹,但一定要小心,衣帶詔為什麼要留證據?因為需要信物號令天下,但風險太大,取死之道,這個時候動作就意味著風險,風險就意味著滅亡。最後,等曹操死,也就是天下有變,那就說不定有機會。

這種日子不是人過的。倘使勾踐沒有復仇成功,人家只當他是軟弱之王,又誰知道他卧薪嘗膽的一番苦心呢?


中國25年的「幕府政治」*(從建安元年曹操建立「許都幕府」到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終止「鄴城幕府」),日本花了將近700年才走完。【夾個私貨,這充分證明了「新皈依者格外虔誠」這一論點

幸好我們身邊有個日本,樓主如果真想研究,可以看看日本後醍醐天皇「建武新政」、明治天皇「大政奉還」、「倒幕運動」等歷史**。有時候雖然大勢已定,人心思靜,希望非常渺茫;但事在人為,方法總是有的。政治鬥爭么,不外乎遠交近攻、擒賊擒王、坑蒙拐騙、威逼利誘、輔以武力,而已;具體到漢獻帝,外需慧眼識人,獲得真正有力又忠心的軍閥之贊助;內需擒賊擒王,乾淨利落幹掉曹操,無論怎樣卑鄙齷齪都不過分,如果他真心想大政奉還的話 【當然這話是我這樣一個現代人說的,作為受到儒家思想漸染又文弱的漢獻帝來說,不擇手段的事大概很難做得出。

*註:所謂幕府政治,就是帝王僅有國教保衛權(上天在人間的代表,相當於歐洲的教皇)而無軍政實權,由以「大將軍」為首的最大軍閥建立軍政府,一切政令出自軍政府,但軍政府一切政令賞罰均須冠以天子名義。
**註:日本室町幕府與江戶幕府之間的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時代,天皇始終沒有實權,窮窘潦倒。


新人村剛出門,就要挑戰終極副本!常規環境基本不可能,除非能僱到解放軍!


看來要寫個長篇大論了,先說基本的,漢獻帝雖然才智相當出眾,也確實有機會翻盤,但是他做錯了幾件事。
1 衣帶詔 明擺著的證據,就算曹操當時還沒有下決心,恐怕這場戲一出,曹操也該下決心了。
2 劉備 這貨是個牆頭草,完全靠不住,而且很會做人 呂布是三姓家奴,你看劉備跟過哪些人? 公孫瓚、袁紹、陶謙、曹操、劉表,愣是沒有人覺得他有反骨。
3 兵權 槍杆子裡面出政權 獻帝手下只有董承,雖然可靠,但是比起曹操那是差太多了。
4 時機 官渡之戰 這是最好的機會,但是沒把握住。

如果我是漢獻帝,必須得把曹操調出去或者把他弄死,迷惑他的一幫兄弟,比如曹仁、夏侯淵等人,想一切辦法弄死他們。

最好的機會應該就是建安四年前後,讓董承準備,撇開劉備,董承手下的是西涼鐵騎,應該還有一定戰力,在曹操和袁紹對峙,已經火燒烏巢的時候,大概是公元200年,建安五年11月的時候,在許昌舉兵,當時守將應該是夏侯惇,必須滅了他,活捉留守的荀彧(門閥大戶,殺不得,而且荀彧心向大漢,極大地概率會投降,瓦解曹賊),然後出宮穩定軍心,這時候,袁紹和曹操兩敗俱傷,南方孫策已經在4月遇刺,劉表沒有決心抗爭,其他大人物可以慢慢收拾,我感覺是差不多了。
但是歷史在這個時候出現的偶然,卻是」衣帶詔暴露「,遺憾啊遺憾

--------------------------
關於董承被殺時間,大約在建安五年5月之前,所以在保證「衣帶詔」不暴露的情況下,他不會那麼早死掉。
董承是關鍵人物,他的選擇應該是: 降曹,和漢獻帝保持距離,然後董皇后被打入冷宮,董承主動跟隨曹操去河北戰場,勇敢殺敵,然後英勇負傷,找機會回來,到南陽協助曹仁,趁機宰了曹仁,殺回許都。


和他產生愛情


換個年代,只要穿越到清朝就可以。

我大清王朝,多爾袞、鰲拜手握兵權,還不是乖乖呈服。

到後世,曾國藩幕僚探討,大清王朝氣數已盡。而曾又握天下之兵馬,舉旗而反之,易如反掌。

何以寧可戰戰兢兢做奴才,而不願反呢?名教而已。

2000年專制,從漢代開始發端,東漢末年,還只是雛形,君與臣還只是半僱傭關係,所以權臣當道。

到了清朝,專制已然登峰造極,君臣名分已定,君便是主子,臣便是奴才。民心所向,便是王道。大清朝雖然已經爛透,百姓卻依然無法接受奴才反主子,於是乎曾國藩之流無論功高,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也只能做個奴才。

哪怕曹操是蓋世英雄,獻帝是黃頭小兒,還是花柳皇帝,都無法掀動。

這正是,形勢比人強!


北魏孝庄帝手刃了權臣爾朱榮,然後被爾朱家幹掉了;北魏孝武帝從權臣高歡那裡跑掉了,然後死在另一個權臣宇文泰手裡。認命吧,漢獻帝,你的下場真心算還不錯的。


皇帝的權利來自於全國利益的分配權,大部分人在皇帝分配利益的過程中得到了好處,少部分人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但是他們被皇帝追隨者的力量所壓制,這個時候皇權是最穩定的。

而皇帝的工作就是要保持這種利益分配的秩序,同時消除打破秩序的隱患。當秩序混亂之後,新的既得利益者已經能從別的渠道分配利益,這時候是皇權最無力的時候。

劉協不可能混亂但是穩定的亂世秩序中重新找到追隨者,即使有追隨者,追隨者的利益也是破碎不同意,力量也是分散的,要將這些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利益一致,並且參與到爭霸中去取得勝利,難!!(主席說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真是太tm對了。)

難到少將要去當主席那麼難!!


朝堂上,曹丞相接旨:封魏王,朕親賜尚方寶劍。曹:領旨謝恩。說時遲那時快,趁曹彎腰接劍時,劉手腕一翻,袍袖中藏好的匕首落入掌中,直刺曹後頸……
群臣皆驚!不知所措。劉大喝:曹賊謀反,現已就戮。群臣受其所迫,或有攜從,蓋不追究,各居原職。任命宗室做禁軍頭領,宵禁,戒嚴,穩定京師,許進不許出,再徐圖其他。利用君權天授這個技能,先保住命或許能成。


沒用的,收不回。
早期是漢獻帝要託庇於曹操,許昌的班底好多還都來自曹操的手下,此時殺了曹操,只怕自身難保。
而到了後期,曹操大勢已成,在鄴城已經另立了中央,成為了類似日本幕府的存在。此時殺了曹操,肯定會受到來自鄴城的攻擊。
另外,據說曹操因為討伐劉備,曾經受到漢獻帝的責備。而入宮覲見是要過刀陣的,因此曹操後來幾十年再也沒有去過許昌。

BTW,漢獻帝的日子過得不錯啊。作為亡國之君和新皇帝的妹婿,他算是過得再好不過了,無病無災得享天年。享年比劉禪等都要長啊


中國歷史上的傀儡皇帝,能夠在除掉權臣後真正做到掌控朝政的,只有三個:宇文邕、李諒祚、康熙,其所對應的權臣也是少數民族的。為什麼?不得不承認,對於玩政治,少數民族權臣比起漢族的,差遠了!所以,作為漢族王朝的傀儡皇帝,哪怕是一個年富力強的成年人,都基本上沒什麼辦法,更何況是青少年,甚至是嬰幼兒……
所以,很多人都批評曹髦,說他魯莽,我覺得有點兒過分了。曹髦在絕境之下已經做到了最好。


曹操當年說過,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就獻帝那水平,守得住江山么?


三國志7裡面是這樣的,下野,可勁磨練到 智力99,出仕當到 首都城市當 首相,調走所有軍隊,謀反--!
鐵定贏


推薦閱讀:

錢鍾書應該算大師了,但為什麼聲名並不很響?尤其是在民間,人們只略有耳聞?
如何評價電影《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

TAG:歷史 | 三國 | 曹操 | 漢獻帝劉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