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我們十五個》這一寫實節目?
一個全新的寫實類節目,東方衛視製作
冷眼獨家丨《我們15個》:國內真人秀「大躍進」下的產物
由騰訊視頻和東方衛視聯合製作的《我們15個》終於正式開播了。雖然早在6月23日,節目的官方APP就已上線開通,並且能夠觀察到15個人的實時境況,但是直到6月29日電視版的剪輯播出,才讓人對這個節目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一時間,讚譽聲被刷屏,都在感嘆這場實驗將是中國電視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但是,在這理想豐滿的前提下,現實情況真的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
其實,當去年冷眼君得知騰訊視頻和東方衛視要聯合打造中國版《Utopia》時,就不免有些驚訝,因為這個超現實主義的真人秀概念實在是太過超前,中國觀眾能接受嗎?國內的電視同行能真正理解這個模式的核心嗎?
因為即便在歐美,這類「社會實驗類真人秀」其實也沒有被摸索得特別清晰,包括在製作過程中的一系列技術問題、監管問題、安全問題等。而中國在真人秀的製作上至少落後國外幾十年,如果僅憑最近幾年在真人秀領域「大躍進式」的發展,藉助一股「綜藝泡沫」,就直接觸碰如此頂級製作的真人秀,難免不讓人擔心。
《Utopia》的魅力:建立新秩序
《我們15個》源自荷蘭Talpa公司的《Utopia》模式,而該模式在荷蘭本土已製作了一季,美國FOX也於去年製作了美版的第一季。
必須承認,這是電視史上最偉大也最有野心的一個真人秀模式,準確的說,或許這不僅僅只是一檔節目,它更像是一場「社會實驗」,是對人性的終極思考。
在
《Utopia》 中,15 名陌生人將被隔離,在島嶼上生存整整一年。他們的挑戰,是在沒有法律和規則的情況下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迷你社會,而這正是這個模式的最大魅力所在。
烏托邦的意思就是一種理想化的地方,但是根本不存在,而這個節目就是要「反烏托邦」而為之,在當今的現代社會中,建立一個與之平行的獨立世界,讓它真實存在,現代社會的人還可以隨時通過互聯網觀察到他們的每一個舉動,看看這15個人究竟會發生些什麼、創造出什麼,是否能夠堅持到最後。
不管是在荷蘭還是美國,在製作這個模式的過程中,都最大限度的放寬了節目的規則,在一個沒有法律的迷你社會中,這15個人需要重新建立起一種社會秩序,這其實是最大的看點。
國外「社會實驗類」真人秀的探索
除了《Utopia》,國外其實對「社會實驗類」真人秀的探索還有很多,而所有的探索都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試圖對最真實的人性進行解構和重組,看看人類的生存極限和面對困境時的極限究竟在哪兒。
2003 年,英國Channel4頻道推出的《交換女主人》(Wife Swap)算是開啟了這類真人秀的先河。當一個家庭必須遵循另一個家庭的準則來生活時,人與人觀念的差異被鮮活地展現在屏幕上,產生出的碰撞令人好奇。在這之後,還有《交換女主人明星版》(Celebrity Wife Swap)、《交換伴侶》(Trading Spouses)、《神秘百萬富翁》(Secret Millionaire)等等利用身份、價值差異來製造衝突感的社會實驗。
很快,這樣的實驗被逐漸放大。「實驗對象」也從個體、家庭轉移到了更龐大的群體,「社會實驗」也演變成了「極端遊戲」。
AE 電視台:《Married at First Sight》
這是美國人改編自丹麥的一個真人秀模式之後而製作出來的一檔約會類的社會實驗真人秀,6位年輕男女將與陌生異性定下相伴一生的承諾——初次見面就合法結婚。
節目組請來了4 位專家,他們分別擁有兩性、精神學、心理學和社會學背景,由他們根據「科學配對」來選擇出三對新人。每一集,觀眾都會跟隨鏡頭走入這些新人的生活中,經歷他們從新婚蜜月期到成婚適應期的種種事件。在幾周後,他們將作出繼續保持關係還是離婚的決定。
相比韓國的《我們結婚了》,這個探索的可怕之處在於真實,而不是像前者節目中的扭捏傲嬌,並且對於婚姻的理解和詮釋是前所未有的。不再是以往的種種設想與預設,而是直接進入真實的婚姻狀態,這樣的實驗才是有價值的。
AE 電視台:《Love Prison》
如果覺得初次見面就結婚有點太過,那麼AE電視台的另一個計劃可能聽上去不那麼誇張:讓網戀對象見面,並共同生活一周。
不過,這還不夠體現「見光死」的殺傷力,他們生活的地點是位於加拿大布蘭特福德的一座偏遠小島:Beldon Island,與外界隔離,也不能逃跑——十足的「愛情監獄」。
在這場社會實驗中,攝影機會在7天時間裡記錄下這些網戀情侶們在現實生活中的點滴,觀眾可以看到兩人「從第一次接吻到第一次爭吵」,來測試這些人的愛情是否和他們在網路上一樣熱烈。
這個探索是極具社會意義的,在互聯網時代,社交幾乎變成了網路社交,所以戀愛的方式也在發生著巨變,網戀也成為了眾多年輕人的一種主流交友方式。這種測試也有點像MTV的一檔叫做《Catfish》的模式,講的也是網友見面的故事,只不過《Catfish》僅僅只是完結在見面階段,並沒有像《Love Prison》里有更進一步的相處。
但是,這兩個模式都是對網路社交的一種深度實驗,這才是這檔真人秀節目的意義所在。
MTV 電視台:《Are You the One?》
約會型真人秀《Are You the One?》一直都擁有不錯的收視率,吸引了大量的年輕觀眾,也被稱為是一場「關於現代愛情的社會實驗」。節目在全美挑選了10位外形靚麗的單生女子,再通過「最豐富的配對過程」,找到10位與她們擁有超高匹配度的單身漢。
這 20 人的任務,是在夏威夷生活的十周內,全部找到自己的完美配對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官配」),平分一百萬美金的獎勵。
第一季中,男女們的關係經歷了朋友、情侶、分手,只有錯綜複雜可以形容。有三對情侶找到了「Perfect Match」,但還有一對「非官配」已經訂婚並有了寶寶。
這是一次對現代愛情的社會實驗,也是通過任務,呈現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是對人性層面的思考。可能相比國內諸多類似的戶外相親交友類的節目,看起來似乎差不多,但是國內的這類所謂的實驗,其實更像旅遊類節目,人性的剖析往往都浮於表面。
《Utopia》真的適合當今國內的綜藝環境嗎
可能有點誇張,如今的國內綜藝環境,像極了當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的那個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即在1958年至1960年實行的「大躍進運動」。當時,在生產發展上追求絕對的高速度,希望工農業產品成倍、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增長。
再俯瞰國內的眾多衛視平台和網路平台,家家都在拚命,不管自身實力能否跟上,最新的模式也是照樣買來,絕不含糊。如果買不來,那就抄,抄不會,那就請國外的人幫著做,於是各種「四不像」加「變種模式」陸續登場,誰都不願意在這一場「綜藝大躍進」中掉隊。總之,對資本的迷戀和對收視率魔咒一般的恐懼,構成了當今國內的真實綜藝環境。
《我們15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誕生的,好吧,那既然已經開播,而且將持續一整年的時間,那就爭取將可能遇到的問題逐一解決吧。
規則能放寬到多大限度
前面說了,《Utopia》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能夠在一個沒有法律的環境之下建立起一個新的社會秩序。而中國版《我們15個》能不能回歸到真正意義上的無法律約束的原始社會狀態,回歸得越徹底,一年後的改變就會越大。
從已播出的電視版,以及APP中呈現的素材來看,秀的成分還是偏多,由於人與人暫時都是以個體形式存在,所以能夠產生的矛盾也不夠明顯。但是,從一整年的最終目的來看,15個人能做出的改變越大,就越有成就感,尤其是能否建立起與現實社會完全不一樣的迷你社會,如果有一個新社會的建立,才是極具社會實驗價值的。
當然,能否出現國外版本中的情感糾葛、人性的衝突也是非常有看點的,就看在這一過程中,賦予這15個人的規則限度有多大。
伴隨式觀看的習慣難養成
騰訊視頻不虧為一家技術型互聯網公司,對於APP的開發,多屏的聯動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也讓整個節目的觀看體驗提升了檔次。
但是節目持續時間是一年,有多少觀眾會堅持用手機觀看這15個人的狀況呢?騰訊視頻綜藝部總經理馬延琨就提出過「伴隨式」觀看的概念,說的就是這檔真人秀對於觀眾來說,就是一種伴隨,你不用定時定點的守候,只需要用碎片時間登陸APP來看一會兒就可以。就像早些年的「電子寵物」,是一種陪伴。
前段時間,國外「慢電視」的概念火爆一時,其實從邏輯上來說,《我們15個》的全新收看體驗跟「慢電視」的收看體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後者更是一種全新的觀看習慣,而對於習慣了用遙控器來點播的觀眾來說,養成伴隨式的、隨時隨地的觀看習慣,也許真的需要一段時間的養成。
如何讓素人「與我有關」
我們通常講,一檔好的真人秀節目是需要將節目中的人物通過一系列手段建立起某種命運的,同時觀眾能夠很自然的跟隨人物的命運而持續關注。之所以目前國內的真人秀絕大部分都以明星為主,就是因為明星和觀眾之間很容易建立起某種命運關係,有著天然的關注可能性。
但是素人就不一樣了,《我們15個》中的15位素人組合,其實是跟當下的綜藝環境有些背道而馳的,所以在不能天然的引發觀眾對其有關注興趣的時候,如何運用手段,增強觀眾對這15個人的關注度,甚至建立起某種命運關係,讓觀眾與之共進退。
其實這是國內製作真人秀時的一個普遍困境,但是對於押寶一年的超大型節目來說,這15個人如何能讓他們與網路或電視機前的「我」有關,這就是導演組在接下來時間內不斷需要思考的問題,也許不僅僅是在APP加個油、點個贊那麼簡單。
對於一檔持續一年的節目來說,現在就對此品頭論足確實有些早,真正的改變將會在未來的時間裡陸續出現,但是有些思考還是必須放在一開始的。對於《我們15個》,冷眼君將持續關注。
更多精彩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微信
這個節目是很不容易,但是並沒有那麼好看。
我看了第一集上,看不下去了。所以就簡單的說說對第一集上的看法。
上集有15個人要登場,還要聚在一起完成第一個任務,而總時長就二十多分鐘,所以每個人能分到的時間並不多,這也就導致了第一集中,15個人形象立不起來。雖然每個人都有小片,可是小片的拍攝其實也是中規中矩,沒有啥太大的亮點。整個看下來,我就記住了那個胖胖的人,和性格火辣的服裝店老闆(這個還是因為她放行李時的指揮得力),其他人並沒有太多印象。
而第一集對一個真人秀來說非常重要,第一集並沒有什麼有高質量衝突的任務(好像安排在了第一集下),這直接導致了很多用戶流失。
所以我感覺這個節目難成為現象級的節目,也就曇花一現。
當然我也很為他惋惜,因為:- 首先東方衛視沒給很好的資源。從包裝上來看,東方衛視把他包裝成了紀實節目,也就是總局要求的每天都要有的,時長不少於30分鐘的紀錄片類型,而且是放在了24點的垃圾時段,且24點前並沒有相關節目引導,不像《爸爸去哪兒》之於《爸爸的紀錄片》。這也就限定了他並不會有太亮眼的表現
- 其次是這檔節目在東方衛視是日播節目(騰訊好像還有高貴的VIP周播版),註定質量不好。這個節目的素材量不用懷疑肯定是很多的,除了有手持設備以外,起碼還有不少於6路的固定機位,每天的素材量必須大的驚人,對於日播節目來說,每天要把這麼多素材量剪輯成一個30分鐘左右的、富有懸念的、高潮迭起的片子,這真的是很考驗功力的。
- by the way,我曾在《中國好聲音》第三季某導演組實習過,從招學員、錄製和後期都跟過。每一集大概會提前1個星期開始進杭州機房剪輯,在剪輯時,都會對每個學員的片段反覆修改,故事線(沒錯,就是你們詬病的只要聽歌不要故事的故事線)、豎掛、OS什麼的也是改了又改,而且還要校色、審片,有時候是前腳剛修改完,後腳就要送到播控機房審核播出,媽的真是生死時速,時間非常趕。所以對日播真人秀,這個後期時間必須不夠,也註定很難出精品。
最後,送上一句我們在好聲音的指導老師給我們的話,謹以此話,獻給無數電視從業者:
很多節目都學過我們搞轉椅,為什麼搞不過我們?
那是因為他們不聽唱詞
首先,這貌似是騰訊做的吧?和東方衛視合作,在騰訊24小時直播。
其次,寫實?搞笑呢?一群人整天啥也不想做盡做夢,完全沒看到有人有實質性的勞作,成天想著如何搞個大項目發財,做手工賣好價錢,除了開會就是唱歌,吃飯睡覺說別人壞話,5000元啟動資金到第16天就只剩500。
最後,節目組不停開掛,說好的封閉、原始、模擬社會初期的形成,卻在半個月時間裡多次打破初衷,不停有人上山,甚至還允許他們研究什麼請外面的人到實地體驗的賺錢項目,滑稽。
真是廢到噁心的節目,白瞎這麼好的題材。洗洗睡吧,越關注他們越得瑟。
我感覺辦到最後的可能性不大誒…
我覺得是東方衛視搞了太多上海生活的人進來,才會失敗,上海是白領天堂,他們回不到故鄉
這些人好虛偽好假好做作、呵呵看的太好笑了
推薦閱讀:
※男朋友老是讓我發我的照片是什麼心理?
※照片和鏡子中的自己哪個更接近真實中的自己?
※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心理知識是什麼?
※徐太宇為什麼多年以後才聯繫林真心?
※《夢的解析》中有些地方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