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工賺的不多,但喜歡闖蕩,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如果是因為某些機會不得不待在外地那我無話可說,比如你在微軟當高管,回到三四線城市恐怕很難找到類似的工作。
所以我針對的是那些在外地打工,工作很普通(即在本地也有同樣的工種且收入一樣)的年輕人,我很想知道他們是為什麼?
有幾次,我很小心的問幾位認識的年輕人:你這個工作很普通,就算有差距,家鄉和這裡的差距頂多不會超過300塊每月,但是你在外地居住,要租房、路費、購買生活必須品,所帶來的成本增加,絕對不止300塊,何不回到老家工作,多安穩?
年輕人:我就是喜歡這種闖蕩的感覺。
我:我明白,你可能在尋找或等待某種機會,找一個更好的工作,或創業的機會,但同樣的機會,你自己的家鄉也有,不是嗎,因為你所做的行業,任何城市都有啊,你可以在自己家鄉闖蕩,憑藉本地人的優勢,你闖蕩成功的機率更大,不是嗎?
年輕人:我就是不喜歡家裡。
(就這樣,最終問不出什麼結果,請問,年輕人這種所謂闖蕩的感覺,究竟是什麼?)


我先講個故事:

考古學家(就是到處挖掘化石那些人)發現了一個絕壁的岩洞。陡峭而深邃。據我記憶(這個故事是以前看書看來的,現在書不在手邊,無從考證了)好像有一英里之深。總之從地表看起來,就是平地里突然絕壁下去一個大深洞。考古學家們潛入洞底,發現很多動物的骨骸、化石,於是推測是路過的動物不小心跌入,摔死,骨骼石化了。

除了動物化石之外,還發現了有人類(或者說類人猿)的化石。但有趣的是,考古學家根據化石分析,發現全都是青年男性。

以上這個故事,我沒記錯的話,是出自 Stanford 教授 Robert Sapolsky 的書 A Primate"s Memoir (豆瓣) 。不過時間久遠,萬一不是的話,哪位有考據癖歡迎來指正。

Sapolsky 雖然是科學家,但是也很有人文情懷。他描述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是飽含感慨,說到,群居的高等靈長類動物(除了人類之外,還有猿、猴、狒狒等)都有一種類似的規矩:年輕一代成年之後,會離開自己的族群和故土,遠走異國他鄉去開闢一個新的生活。有些物種的習慣是年輕的男性離開(比如大猩猩),有些物種是年輕女性離開(比如黑猩猩)。所以年輕人到了歲數,就是要離開家出去闖蕩,攔也攔不住。有些在闖蕩的過程中就會失足在坑底。

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Sapolsky 講述了一個他觀察到的例子:他研究的一個靈長動物族群(忘記是狒狒還是黑猩猩了,姑且就假設是黑猩猩吧),其中有個閨女到了該要離開的年齡。附近有另一群黑猩猩,兩廂沒有太多往來,但是有時候在一條溪流的兩邊飲水時候可以看到。Sapolsky 看到這位 「適齡」 的姑娘,開始會在飲水時候多留戀的看看對面。直到有一天,她有些遲疑的,但是勇敢的,踏進溪流,一步步走向對岸,加入了對面那個族群,跟人家就這麼走了。

這個故事大致如此。我憑著回憶複數,估計在 Sapolsky 的原文上又有所發揮。

群居靈長類動物這麼做的好處顯而易見,能夠避免近親結婚。這個好處應該是如此明顯,導致這種行為應該已經在基因的層面被植入在這些物種。當年輕兒女們成長起來後,他們不可抑制的感覺到青春的騷動,遠方的呼喚。就像題主所說的,他們自己應該也不能言語說明動機何在。總之就是騷動不安,覺得這地方沒法待了,看到熟悉的人都面目可憎,一咬牙一跺腳,於是就 「走了西口」。


其他的回答我感覺都是試圖從利弊上解釋為什麼青年人會選擇離開老家。我想說的是,可以有另一種觀點來看,就是人類身為動物,我們的很多行為也是由進化、基因而決定的,雖然我們未必對此能夠意識到。我們也許會用各種各樣看似合理的原因來解釋,但其實 big picture 的來看,有一個更大的,來自進化和基因的力量在起作用。

順便推薦 E.O. Wilson 的書 On Human Nature (豆瓣) Wilson 是 Sociobiology 的奠基人。原本研究的是螞蟻,後來發現螞蟻和地球上另一隻非常成功的社會性動物有很多共通之處,也就是人類,就順便把人類也研究了。


因為他們出生地不好啊......我要是瑞士出生我就在瑞士呆著


有些人25歲已經死了,但是75歲才被埋葬。


坦白來講,父母小農思想真的很重,總讓我跟這個比跟那個比,誰誰誰明年就結婚了,誰誰誰一年掙了多少,你這麼大沒對象,工資還少,以後誰跟你啊?

家裡的鍋十幾年了,父母捨不得換。煤氣灶銹的不成樣子,捨不得換。就連毛巾都用爛了,還是捨不得換。我買點好酒孝敬老人,還說我浪費,捨不得喝。買點蛋糕,水果,捨不得吃,非要快爛了的時候才吃。吃完了爛的,好的也爛了,等於一直在吃爛的。兩個字總結家裡的情況,寒酸!

說要攢錢給我娶媳婦,可我用得著你們如此將就嗎?我有手有腳,為什麼就不相信我自己可以做好?

我真的很大嗎?我才22歲,家裡兩年前就對我的人生大事關懷備至。同學有的結婚,有的生子,在父母眼裡,他們就是我要比較的對象,似乎誰早點娶了媳婦誰就是人生贏家。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那些早早娶妻生子的同學,統統把自己限制在了這個小縣城裡,拖家帶口不能遠行,或許一生再沒有外出打拚的機會,工資超過四千就足以沾沾自喜。

即使有些人外出打工,為了嗷嗷待哺的孩子,為了逐漸老去的父母,他們也不敢放開手腳拼搏,工作全都是枯燥繁重的重複性工作,就為了現在多掙一點,無暇考慮以後的發展空間。或許他們也知道,今年三千,五年後頂多四千,可是他們無能為力,來自家庭的壓力讓他們不敢鋪墊,不敢累積,沒有厚積就沒有薄發,他們潛意識中已經接受,寧願自己一生平庸,不能辜負老婆孩子。

可即便如此,長久的在外漂泊也讓他們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機會,孩子的眼界見識仍然局束在農村這個狹小的平台上,或許將來還會走上父母的老路,一代一代,往複循環。

這就是農村人的思想,年輕人會覺得這種生活無法忍受,可在父母眼裡,這就是人生,一輩子就該這麼過。

巨大的思想差異總會爆發矛盾的,身為子女的年輕人天生處於被動狀態,一方面經驗少年紀小,人微言輕,說出話沒有份量。另一方面又怕背負道德包袱,與父母反駁嗎?說豪言壯志嗎?誰也不願被指責狂妄、不孝、不知天高地厚,更何況不止有父母一個反對者,你的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跟你八竿子打不著的題主都會跳出來問你,幹嘛往外跑?碌碌無為不好嗎?在家掙得不比外面少啊。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這麼多人圍攻你無法反駁,最終只會有兩個結果,接受或者反抗。大多數人選擇了反抗,所以他們出門遠行,過上了暫時清凈的生活,可每當回家過年這個話題又會捲土重來,對你開始新一輪的轟炸。

這種情況下他們急於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可身為農村人,他們的眼界見識先天不足,光彌補自身的缺點就耗去了他們數年時間,經濟上並未有多大長進,證明自己更是無從談起。

題主提到從年輕人口中問不出結果,其實他們只是不願告訴你,他們在等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他們見識了世界的廣大,認識了自己的渺小,知道成功不會那麼容易,所以學會了沉默。

可就是這種沉默也不被人理解,父母親戚同學看到的是你的表面,用工資的高低衡量你的成就,卻忽略了你心智眼界的進步,用你曾經吹下的牛皮譏諷你如今的平庸,打擊你的信心與勇氣,久而久之你越來越不想交流,所有的想法深藏心底,代溝越來越大,越來越不願呆在家裡。

所有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我們這些出生農村的人也許終生無法比肩同齡的城市人,可這並不能成為我們裹足不前的理由。我們現在的打拚不只是為了工資,也是想為自己提供一個美好的未來,為以後的孩子提供一個優越的環境。讓他們不再吃我們吃過的苦,讓他們不必為陳舊的思想觀念買單。

這很難,可是我們不做,誰去做呢?

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


不喜歡在家不是為了所謂闖蕩的感覺,而是為了遠離家鄉的人情世故。


有很大一部分人恐懼在成年後和自己的父母或者親戚經常見面,很多人心裡其實是希望遠離自己幼年的居住地,父母(因為幼年的人類常常會因為同類物種的競爭產生不良回憶),但是迫於社會,道德所限制,必須保持一個基礎頻率的聯繫,導致他們更加憎恨這種關係,以至於遠離這些環境。

這就和很多人成年後希望呆在自己父母身旁一樣正常。

………………………………2015.2.19號更新………………………………

昨天和一個朋友討論了一下,他說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是為什麼遠離故鄉,但是為何大家說出來的時候卻更願意說是因為發展機會,前途,人格獨立或者大城市的人素質更高,圈子更好呢?經過討論,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很少有人有勇氣承認一件社會普世價值相反的想法,比如社會的道德要求大家愛自己父母,孝順,然後又同時很蠻橫地綁定了一些行為在愛上面。因為你必須得愛親戚,所以你得給親戚借錢。因為你必須愛父母,所以父母在不遠遊。因為他們生你養你,所以你必須得愛他們。人們就是一直被這些道德綁架著,導致對一些道德更加厭惡。但是又不敢反抗,所以變通一下,說是為了前途,為了發展,不得不離開親人,久而久之自己也相信了這些「逆向合理化」的理由。
不過我覺得,有勇氣和自己內心交流的人,才能真正的成長。而非一輩子逃避,不敢面對。


…………………………………………………………

看了很多人的私信,覺得挺悲傷的。

為這個社會沒有為家庭關係提供一個良性的教育。

奉勸大家,不要道德綁架任何人,包括你的孩子(最常見的一句話「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其實道德綁架源於人性的自私,想要佔據道德的制高點,但是實際上只能讓自己失去的更多。

…………………2015/2/23……………………………

好吧再修改一下。

原問題中的對話仔細看一下,很明顯題主所問的這個年輕人的心態是逃避而不是什麼「去遠方尋找未來」就事論事,我也沒說所有人都是因為被親戚道德綁架而逃離故鄉。某些道德感很強的「有識之士」可以別那麼急著站在道德的高點來當噴子嗎?


樓主的問題我被很多親戚都問到過,他們大多都在自己的家鄉做著一份安穩的工作,而令他們很困惑的是:為何我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女生會選擇在遠離父母的深圳一呆就是好幾年?

關於「闖蕩的感覺」我想說的有以下幾點:

1性格,首先你得承認人和人在成長中形成的性格真的有天壤之別,不同的性格決定了每個人的追求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追求的是薪酬待遇與世俗的成功,還有人追求的是人生體驗與自我成長。

選擇公務員或教師的人大多追求的是安穩、舒適,而選擇長期在外地工作的人追求的卻是奮鬥與精彩,當然他們也會為之付出種種代價,比如少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或者少了很多在家鄉可以依靠的人脈等等。而根據二八原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一定會成為微軟高管,而只是看起來和家鄉童鞋收入差不多。但是他們的奮鬥使他們多了許多豐富的人生體驗與閱歷,這對他們來說才是無價之寶。

我清楚地記得一位在北京的醫藥業務員對我說:在北京壓力很大也很辛苦,但是我在北京這5年學到的東西比呆在家鄉10年的童鞋學到的東西都要多。他目前的月薪是1W+。

2圈子,不管你是否承認,一個人所在的環境會影響他的圈子,進而影響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在我家鄉的小縣城,人們一聚頭就會談論工資、生意、送禮、婚娶、家長里短等等,他們以主流價值觀作為標尺,以個人利益最大化作為終身追求,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暗中比較著自己與別人在金錢和社會地位上的差距。在這樣的環境里想要堅持自己喜歡但並不賺錢的愛好是困難的,女生到了一定年齡沒有嫁人會成為眾矢之的,絕大多數人不會關心你是什麼樣的人,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更關心你的工資薪水與利用價值。

而在深圳這樣充分發展的大城市,你將專業工作做得足夠出色就會有機會走入更大的平台施展才華,你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長久的堅持就會找到相應的圈子共同進步,你看重學習與自我成長就會主動留意各種各樣的講座、培訓課程,這些資源都是小城市裡沒辦法比的。小城市裡當然也會有各種圈子,但是因為發展先後的原因,相比大城市來說要少很多很多。我每次過年回家,聽到以前的童鞋談論的無外乎收入、福利這些,想和他們交流讀書、講座這些關於自我提升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

在大城市,當你身邊的人都在努力提升自己、尋找更多的可能時,你可能不是那個跑在最前面的人,但卻會情不自禁的加入奔跑的隊伍中。

3精神與人格獨立,在畢業3、5年後,你會很明顯的感覺到在家鄉工作、長期生活在父母身邊的人比起在外闖蕩的人來說多了妥協與認命。在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畢業幾年,因為長期的耳濡目染,他們會逐漸變成與父母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相似的人。而在外長期闖蕩的人因為無所依靠,什麼都要靠自己,反而在不斷的摔打、與社會的碰撞中打磨出自己的野性與力量,進而發展出自己天性中原本就有的性格與潛力。這是最可貴的。

在外闖蕩的意義就在於:把從小到大的一切清零,你是誰?你能做什麼?你想做什麼?

如果不是走出家鄉,原本書痴與理想主義的我不會遇到這麼多困難與挫折,也不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變得有力和強壯。把自己從熟悉的家鄉扔進這個大城市的第一天起,我開始真正關注最簡單的吃住行,被迫學習一切必備的工作與生活技能,主動去尋找能讓我生存更好的工作機會,去尋找和我志同道合的圈子朋友一起成長與交流。

在外闖蕩,經濟獨立是第一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是第二步,精神與人格獨立是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我的微信公眾號:suyi100 個人微博 @素衣在路上

——————————————我是分界線————————————————————————

去年年底首次在知乎回答問題,寫下這個答案後的兩周內收到了1700多個贊和200多條評論。這是我沒有想到的。謝謝大家的鼓勵和肯定。

我是個從偏遠小城市出來的女孩子,有幸在深圳工作、生活,紮根,自己已經覺得十分感恩。但是與此同時,我內心深處仍然能經常感覺到那一絲絲不自信。也許因為畢業後才第一次進咖啡館的笨拙,也許因為自己的能力並不強,在一些很簡單的小問題上仍然需要請教別人。在深圳生活快4年,我有時候會覺得孤單,因為兒時的朋友已經隨著時間和地域的變化漸行漸遠,但是在深圳這個強手如雲的城市,能夠讓你重新收穫友誼與尊重的,是你的人格魅力與綜合價值。

我覺得人的一生是一條很長的跑道,不管你是否選擇奔跑,後面的人一樣會迎頭趕上,然後超過你。那麼,奔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給自己的答案,也許是努力在重重的限制中,活出你自己的樣子,認真的用心的過好每一天,哪怕今天的你比昨天只進步了一點點,變化了一點點,今天對你來說,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小地方,尤其是偏遠山區,那就意味著你生活在一個充滿了貧窮,保守,迷信,反智的環境里。這裡的人民其實一點也不淳樸善良,充滿了為雞毛蒜皮而勾心鬥角的事例,如果你父不父子不子的事見多了,你真的很難喜歡這裡的,尤其是你走出去過,見識過不一樣的生活。

當然,還有另一種原因就是,你會覺得留在小地方,憑自己的能力,在沒有背景沒有人脈的情況下,很難達成世俗上的成功,獲得家人親戚的認可。這時候逃離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畢竟大城市給了更多的成功的可能性。


相信我,你在一個一線城市接觸到的信息思考的問題以及認識的人,不會是你在家鄉一個剛剛從城鄉結合部走出來的小城市能夠比的。三十歲之前只考慮工資是一件提前過上中老年生活的愚蠢選擇


可能這樣的年輕人,在青少年時期沒有看到過外面的世界,所以成年以後需要依靠闖蕩來「補課」吧。


有些年輕人中學、本科、碩士都在發達國家念的,到了畢業工作,就能安心回老家小城市,跟縣長做起好朋友,土包子大集合的政協會積极參与,把英文藏起來,說著方言毫無維和。雖然事業在老家,但是國際國內大城市也經常去出差,全球度假勝地也不錯過。


外面的世界,也就那麼一回事。父母如果能讓小孩子在讀書階段(12歲-25歲)就看遍外面的世界,等小孩工作以後,無論呆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是出自自身的綜合考量,而不是迷戀「闖蕩」的感覺。


人大致可以分兩種,一種喜歡確定性,一種喜歡不確定性。傾向於留在家鄉的人和我們的父輩通常喜歡確定性,他們稱之為穩定,就是你永遠不用擔心失業,每天開車上下班,回到自己的家裡有個老婆給你端上熱湯或者小孩子叫你一聲爸爸。對他們來說,幸福就是生活一直這樣下去,無憂無慮。

但對很多人來說,這種確定的生活卻是一種牢獄。這樣的生活很滋潤,但是也永遠沒有變化。你今年25,但是你一眼就看到了你退休時是什麼樣子。那人生還有什麼奔頭?在外闖蕩,雖然可能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確定。但是不確定性同時也意味著可能性。也許你過幾年事業就上了一個台階。也許你找到了靈魂伴侶。打開微信附近的人,也許你就會和她們發生些什麼(如樓上知友所說)。當然也許不會,但是具有可能性。最不濟,你坐上地鐵閉著眼睛下車,就能去到一個你從來沒去過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大家沒必要互相站隊指責,還是那句老話,人各有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不要別人活法和你不同就覺得人家是傻逼。


我打開陌陌,雖然這上面的漂亮妹紙都約不到,但是那一剎那,感覺她們和我是會發生點什麼的。

大概就是這個感覺


不想20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接下來幾十年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我的家鄉就是一個小縣城,父母希望我可以考當地的公務員。原因就是女生嘛,多輕鬆啊!也不放心我一個人在外生活。在他們眼裡,我比小白兔還單純…

如果如他們所願的話
25歲的時候,上班很輕鬆,也許大學學的專業都丟了,不用加班,因為父母的原因,在單位還會比較受人照顧。下班了,逛逛淘寶,看看長腿歐巴~父母還會隔三差五讓你去相親,開頭就是有個小夥子,工作XX局/銀行/醫院/學校,家裡有房有車,父母都有工作…

30歲的時候,工作沒有什麼變化,看不到上升空間。然後,和一個可能自己沒有多喜歡,可是條件父母都很滿意的人結婚了,有了孩子,很簡單的生活。

40歲的時候,開始嘮叨別人家的丈夫和別人家的孩子。工作中不積極不主動,下班美美容,打打麻將。也許還會遭遇一下婚姻的問題,然後「為了孩子」繼續保持下去。

50歲的時候,開始熱衷給未婚男女介紹對象,誰家孩子和誰家孩子結婚了,誰家男人在外面有外遇了,誰家媳婦天天和老婆婆吵架了…如數家珍…
……

我兒子/女兒就不能在知乎回答「有一個很酷的媽媽是一種什麼體驗?」之類的問題了…(′?_?`!)

…………………分割線…………………
好激動,知乎首答呀~居然有人看到我Y(^_^)Y
最後一句,其實就是我剛看完「有一個很酷的媽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覺得既然我沒有一個很酷的媽媽就努力成為一個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在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束縛太多。

說幾個我自己的故事吧。
1、關於考研
普通一本,非211,會計女一枚。想繼續讀書,卻遭到父母之外的家人(是指父母雙方的兄弟姐妹及他們的子女,ps:我是小一輩里最小的,也是唯一在念書的)的不理解。前後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各種輪番上陣不支持考研。理由無非是女生沒有必要念那麼多書,年齡啊,以後婚姻啊,不方便照顧父母之類的。也許他們只是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但對我而言那時候真真是心情煩躁,卻又無處訴說。和他們說自己的想法卻得不到理解,其實很簡單,我也知道我們大多數都會平凡過一生,只不過是如果不曾努力過,怕自己後悔。

睡覺,以後繼續。


你願意一直呆在新手地圖裡嗎?每天碰到那些不停找你求給錢,讓你帶升級還有要給你生孩子的…即便你縱橫新手村又如何?

哦,補一句,尤其是你在新手地圖煉級朋友後來成了什麼財富榜,江湖十大高手又或者百大富豪,穿的是傳說品質的裝備,騎的是絕版坐騎,有的是江湖美人榜的妹子要給她生孩子的時候……你還在新手地圖裡殺雞?

---贊的人多,補一句

在飛速發展的年代,接觸不同的社會就有著不同的視野,最終會因為價值觀成為不同的人群,如同喜歡知乎或者喜歡豆瓣貼吧的人,被細分了。

有野心的人覺得放眼世界才能升華自己,嚮往幸福的人也覺得廣夏千間三尺足以的平淡生活才是最好。又如豆腐腦甜咸一般沒有對錯,只是是否適合自己。


在外和在家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你以為回家後,還能帶著那股闖勁?


有句話叫「少不入川」,現在則是「少不賴家」。

大部分年輕人,還沒成家,屬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在外闖蕩看著高樓大廈香車美女,總有一份野心和慾望,回到家呢,衣服不用洗、吃飯不發愁,和發小同學聚聚,聊的都是過去,路上看見好車,心想又是哪個領導子女,一種天然的家庭勢力排位表浮現在心中,這種約定成俗的位次關係,最能消磨一個人的鬥志——註定的,有什麼好爭的。


大城市裡的好事情,當然也要靠關係,但普通區域,還是靠個人能力,你付出了然後得到了回報,會刺激你進一步努力,就算做白日夢,大城市每天都能不帶重樣的,小地方呢,你能想到幾種可能?


人年輕,就是為了證明奇蹟的啊!


以下引自金庸先生的作品,"倚天屠龍記":

張君寶大哭一場,郭襄也流了不少眼淚。少林寺僧眾圓寂,盡皆火化,當下兩人撿些枯
柴,將覺遠的法身焚化了。郭襄道:「張兄弟,少林寺僧眾尚自放你不過,你諸多小心在
意。咱們便此別過,後會有期。」張君寶垂淚道:「郭姑娘,你到哪裡去?我又到哪裡
去?」
郭襄聽他問自己到哪裡,心中一酸,說道:「我天涯海角,行蹤無定,自己也不知道到
哪裡去。張兄弟,你年紀小,又無江湖上的閱歷。少林寺的僧眾正在四處追捕於你,這樣
罷。」從腕上褪下一隻金絲鐲兒,遞了給他,道:「你拿這鐲兒到襄陽去見爹爹媽媽,他們
必能善待於你。只要在我爹媽跟前,少林寺的僧眾再狠,也不能來難為你。」
張君寶含淚接了鐲兒。郭襄又道:「你跟我爹爹媽媽說,我身子很好,請他們不用記
掛。我爹爹最喜歡少年英雄,見你這等人才,說不定會收了你做徒兒。我弟弟忠厚老實,一
定跟你很說得來。只是我姊姊脾氣大些,一個不對,說話便不給人留臉面,但你只須順著她
些兒,也就是了。」說著轉身而去。張君寶但覺天地茫茫,竟無安身之處,在師父的火葬堆
前呆立了半日,這才舉步。走出十餘丈,忽又回身,挑起師父所留的那對大鐵桶,搖搖晃晃
的緩步而行。荒山野嶺之間,一個瘦骨稜稜的少年黯然西去,凄凄惶惶,說不盡的孤單寂
寞。行了半月,已到湖北境內,離襄陽已不很遠。少林寺僧卻始終沒追上他。原來無色禪師
暗中眷顧,故意將僧眾引向東方,以致反其道而行,和他越離越遠。
這日午後,來到一座大山之前,但見鬱郁蒼蒼,林木茂密,山勢甚是雄偉。一問過路的
鄉人,得知此山名叫武當山。他在山腳下倚石休息,忽見一男一女兩個鄉民從身旁山道上經
過,兩人並肩而行,神態甚是親密,顯是一對少年夫妻。那婦人嘮嘮叨叨,不住的責備丈
夫。那男子卻低下了頭,只不作聲。但聽那婦人說道:「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
戶,卻去依傍姐姐和姐夫,沒來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咱們又不是少了手腳,自己幹活兒自
己吃飯,青菜蘿蔔,粗茶淡飯,何等逍遙自在?偏是你全身沒根硬骨頭,當真枉為生於世間
了。」那男子「嗯、嗯」數聲。那婦人又道:「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
不可?」那男子給妻子這一頓數說,不敢回一句嘴,一張臉脹得豬肝也似的成了紫醬之色。
那婦人這番話,句句都打進了張君寶心裡:「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戶……沒來
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他望著這對鄉
下夫妻的背影,獃獃出神,心中翻來覆去,儘是想著那農婦這幾句當頭棒喝般的言語。只見
那漢子挺了挺腰板,不知說了幾句甚麼話,夫妻倆大聲笑了起來,似乎那男子已決意自立,
因此夫妻倆同感歡悅。

張君寶又想:「郭姑娘說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說話不留情面,要我順著她些兒。我好
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
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岩穴,渴飲山泉,飢餐
野果,孜孜不歇的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數年之後,便即悟到:「達摩祖師是天竺人,
就算會寫我中華文字,也必文理粗疏。這部九陽真經文字佳妙,外國人決計寫不出,定是後
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侶,假託達摩祖師之名,寫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經夾
縫之中。」這番道理,卻非拘泥不化,盡信經書中文字的覺遠所能領悟。只不過並無任何佐
證,張君寶其時年歲尚輕,也不敢斷定自己的推測必對。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
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
某一日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
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
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後
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
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丰。

成不了張三丰是另一碼事,就算就做一自耕農,好歹圖一自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其實人格的獨立往往要從離開父母身邊開始。如果你一直都呆在父母身邊,你也許不會意識到潛移默化中父母對你的影響有多大,他們設定了你世界觀方法論的基礎頻率。你以為你是在過自己的人生?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走父母的老路。

真正的只是引導卻不施加強力影響的開明父母是很少的。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但給你的為人處世建議或要求都是基於他自身的人生經驗,如果你的父母並不是億萬中挑一的傑出者,又不鼓勵你走出去,那麼他們自身的人生經驗可能都未必正確,對你的影響也未必是正面的。

所以為什麼不見識下更廣闊的世界呢?這是你唯一的跳出原生家庭的藩籬,完善自己人生的機會啊。

至於家庭和親情,如果你在外20年時間,算上大學,從20歲算起,40歲形成獨立人格後回到父母身邊盡孝,此時父母大概六七十歲,在工作崗位上也退休了,正是需要照顧的時候。此時回去不是更好?


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來,大部分上知乎的,都是在外打工的年輕人。

過年有點時間,多說幾句。
我是生於小城市,畢業於野雞大學。我當年畢業了也是選擇去大城市,做的是銷售工作。與之前各位知友不同的是我選擇了回家。
為什麼我會選擇回家呢?
我當時進的是一家大公司,做的互聯網的電銷,這一批校招進了150多號人,大部分是做銷售的,一年以後,在我離職的時候還剩不到20號人,其中做銷售的不到10個。很多人留在了大城市,也有很多人選擇了回家。
我這裡想說的是,並非每一個人都是精英,大城市裡面機會確實多,但是競爭也遠遠比小城市激烈,在這裡的生活成本也遠遠高於小城市。人生並非只有成功,大部分人的人生還是柴米油鹽、生兒育女。

再說到我為什麼選擇回家,第一家公司離職後,我又換了七八家公司,做的大部分是技術性的工作,對於剛做完銷售的我而言確實感覺輕鬆。其中有一家公司拖欠工資,拖了兩個月,直接讓我的生活難以為繼,又不好意思借錢或問家裡要錢,我想如果我是女孩子,大概就要失足了。
結果我找到了當時做銷售時的一個客戶,做牌具的,就是出千工具,幫他打打雜,討口飯吃。做了兩個禮拜,一天兩百,終於有錢交租和吃飯了。這時候我意識到,我離監獄是如此之近,自己的生活實在經不起波瀾。後來找了個安穩的混日子的工作,朝八晚五,不用加班,混了半年,終於在年前回家了。

當時,我也曾在微博上發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我為什麼拋棄安穩的生活而選擇在外漂泊,無非脫不開夢想機會奮鬥云云,生活終究改變了我。

還有一個故事,是我的表哥,比我長7歲,畢業於另外一所野雞大學。畢業後在外漂泊了快十年,做過無數的工作,終於在我回家前一年選擇了回家。
他父母都是工人,小縣城裡又沒有什麼工作好找,只能去扛煤氣,就是換液化氣罐。就這樣先是扛煤氣,後來租了一個便宜的店面,一邊送氣,一邊修電腦,再後來找了個能幹的老婆,在網上賣點小東西,去年生了個大胖小子,生活比在外面幸福,甚至機會,也比外面多。

一個人若能安安穩穩過一輩子,生兒育女孝順父母,也就擔起了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再多,也就幫襯點親戚朋友。至於其他,所求不過鮮衣怒馬衣錦還鄉。


家鄉是小縣城,人際關係攀枝錯節,工安什麼的基本是有錢人有權人的玩具。

縣財政基本靠補貼, 屬於貧困縣水平。

大多數人的理想工作就是公務員。

本縣納稅大戶14年之前酒樓,地產,逢年過節上街的豪車還算不少。

14年以來,借貸公司跑路眾多,自己回家看到不少酒樓商場蕭條很多。

可是,這種貧困縣除了地價不達到省會的水平,其他消費比省會高出不少。包括不限於食品,家電,日化。

以公務員薪資為例子,普通科員月收入在4000左右,如果在省會一個月房子,吃飯之餘添置些新衣,看場電影基本夠用。

可是,在小地方,前幾年沒有快遞公司,買東西只能去商場。

衣服價格是省會商場售價乘以二,家電基本是乘以一點五,數碼產品三年前奔騰的電腦都敢買四五千。糧油肉蛋禽基本比省會貴一兩塊。

理財?普通老百姓基本靠親戚忽悠親戚給煤老闆放貸,或者定存入所謂的「信用社」。當然血本無歸是後話。

走進最高檔的酒店,服務生上菜是扔到桌子上,倒茶水?對不起 基本瞟你一眼 讓自己倒水。要指責?不好意思,指不定人家舅舅的同學的姐夫是本縣土著,別想兜著走出酒店了。

所謂的家鄉,我想大部分人是小地方出身吧。打工,都好不容易出去,誰希望回到那種「惡俗的」小地方呢?

當然我希望,我的家鄉能夠變得不那麼惡俗,能夠發展出有競爭力的產業,能讓我有空可以「想回家」


以前玩了一款足球經理類的頁游,玩了2年。算是玩得最久的頁遊了。2年時間裡基本每天都登陸,除非是長假期間。而每天登陸只花半小時在遊戲裡面,每天看下比賽結果,每天會調整訓練內容,或者買賣球員等。

有一段時間我喜歡買雙色球,其實我根本不指望中個幾十幾百萬的,反正每次都是隨機5注,然後隔天等著開獎。我發現我特別喜歡等待開獎的這個過程,充滿了對未知的期待,但因為我沒有太大指望,沒中獎又沒太大的失落。

之所以寫上面那段遊戲的經歷我後來發現也是這樣的原因,每天比賽的結果讓我充滿了期待。

所以在外面闖蕩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美好事物的期待。在老家,你今年都能猜到自己10年後是什麼樣的。但在大城市,明天你都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員工,生活從此改變。上面有個答案也說了,打開陌陌儘管知道附近那些美女搭訕也不會理,但似乎覺得哪一天是不是就會有點什麼交集呢?

其次還有也比較重要的原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能體驗到各種在老家無法體驗的東西。每個人的經歷越豐富,見識越廣,接觸的人越多,對自己的提升就越大。大城市,有優質的資源、優秀的人才、良好的市場環境讓我們去接近自己的追求,但老家沒有。這就是為什麼呆在大城市的原因,儘管現在可能還沒有,但是我們會享受這個過程並充滿期待。


推薦閱讀:

你們見過最摳門的老闆什麼樣子?
身高決定找工作的好壞嗎?
什麼樣的老闆值得下屬去追隨?
職場新人如何避免被上司、同事隨意使喚?

TAG:創業 | 生活 | 職業規劃 | 工作 | 薪酬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