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蝙蝠俠大電影》有 IP 且口碑不錯,為何在中國票房慘敗?
之前看了提前場。
片方其實心裡也非常沒底,2014年的《樂高大電影》在北美票房口碑雙豐收,也沒有引進中國。這次引進,主要是沾上了「蝙蝠俠」的名頭,想要試試水。對於電影的票房,片方應該也是有思想準備的,只是猜到可能不會好,沒想到居然這麼差。
我看過《樂高大電影》就喜歡得不要不要的,這種吐槽自黑風的電影我實在太喜歡了,算是跟辛普森一家、南方公園、馬男波傑克一脈的。
看完這部電影后,肚子都笑疼了,心裡寫著大滿足,恨不得全世界安利,但理智還是提醒我,這片國內票房不樂觀。
問同行人的感受,果然有全程冷漠無感的,太吵,哪裡好笑?這還是業內人員。
幾個門檻明擺在那裡:
一是樂高的畫風。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偽定格動畫,以及樂高積木的獨特風格的。造型要遵循積木原型,動作就會刻意死板生硬。電影甚至還費了很大功夫做出了那種塑料特有的質感和光澤。而且畫面確實存在細節過多,節奏過快,飽和度過高的問題,再加上3D,顯得過於喧鬧,讓人頭暈目眩。
二就是大家津津樂道的梗。樂高梗、DC梗、美漫梗、電影梗、流行音樂梗,一重關隘一重山。大量的笑點都依託在這些梗上,如果沒有一定的視聽閱讀儲備,對於電影的體驗是要大打折扣的。別看漫威迷DC迷在網上唇槍舌劍吵得天翻地覆,擱在現實里全是小眾亞文化群體,在動漫展上聲勢數量還抵不過日系二次元。
三是美式文化的隔閡。電影很多橋段的架設是圍繞著老美的文化習慣與審美來的,包括其中的吐槽與自黑。就像中國人看西遊記的衍生電影,不需要對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角色有特別多的描繪,就可以迅速代入。但看這部電影,如果沒有各種注釋說明,很多地方都要黑人問號臉,包袱抖不響。
四是觀眾群體定位。這部電影的吐槽體質決定了它是一部面向成人的電影,而不是像迪士尼動畫那樣老少皆宜合家歡,而在中國動畫電影的觀影主力還是孩子與家長,放棄了孩子,對於放棄了市場。同時,樂高玩具的畫風又是低幼化的,他會讓部分成人觀眾心生排斥,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想當然地把樂高電影當作一部低幼動畫。可以說,電影在受眾上有些兩頭不討好。
所以這片在營銷定位上也很麻煩,可做的點太多,但哪個點又都不夠有力。宣傳它吐槽兇猛嚇走小盆友,宣傳它粉絲向又對路人不友好,宣傳它特效精緻但講真這樂高風實在看上去不算高大上,想來想去,最後也只能死抱在國內還有些群眾基礎的「蝙蝠俠」本身了。
至於電影的排片與場次,反而不是問題癥結,責怪排片不力導致票房不佳,有些因果倒置。院線經理們都很現實,他才不管你真人還是動畫,DC還是漫威。所有影廳資源都是為了票房服務,如果單廳上座率足夠,觀眾反應夠好,排片即使開始不佳也會逐漸調整。
《樂高蝙蝠俠》的首日排片是大約2.5萬場,黃金場佔比10%,的確要遠低於同檔期《金剛狼3》的9萬場和《一條狗的使命》的4萬場,但對於一部試水市場的動畫片屬於合理水平,絕對談不上打壓。比較2017賀歲檔同為動畫片的《熊出沒》,面對《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功夫瑜伽》、《乘風破浪》BIG4的強勢碾壓,首日排片也僅2.6萬場,黃金場佔比僅5%,後來依靠良好的上座率與票房成績才逐漸拉升排片,甚至一度殺入票房前三,如今還保持長線放映,累積票房5.15億。
而《樂高蝙蝠俠》3月3日周五上映,票房到周六達到巔峰當日收1100萬,周日微降至950萬,到次周一,直接高台跳水到100萬,隨後一路走低。場均觀影人次周六日最高時也僅13人,到周一跌到2人。而《金剛狼3》峰值是場均42人,《一條狗的使命》是場均36人。目前電影上映一周累積票房2700萬,比一部低成本文藝片好得有限,所以你要是影院排片經理,你會怎麼做?
這裡當然不是說《熊出沒》比《樂高蝙蝠俠》好,只是說市場定位、文化差異、審美習慣等,都是導致《樂高蝙蝠俠》票房滑鐵盧的因素。
如果非要扣個鍋的話,好吧,還是這一屆的國內觀眾「不行」。
至於說樂高身的品牌影響力,對於多數中國家庭而言,「樂高」玩具本身也是門檻很高的。父母的指導,系列的龐雜,智力和動手能力,價格因素與品牌宣傳等等,樂高的影響力及市場要起來,並且從一線城市下沉到整個中國,真正成為流行文化,還需要相對富裕和擁有知識儲備的一代進行培養,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過程。
一些有年代積累的歐美超級大IP,不僅樂高,甚至包括「星戰」、「星際旅行」,都存在著國內粉絲支持度不足的問題。講起情懷來,我們與美國流行文化上還存在時間差,無它,發展起步較晚罷了。到後來逐漸頻率同步的變形金剛,魔獸,哈利波特,中國市場的強大支撐力與購買力,才真正被展現出來。
唯一可惜的是,這次華納的試水失敗可能會影響後續樂高電影的引進,比如已經在製作的《樂高忍者大電影》。錯過一個有著如此優良品質與獨特風格的系列,還是因為無可指摘的市場因素,真是件讓人遺憾又無奈的事情。
下面幾點是針對可能潛在的不同種類觀眾群體
1動畫電影在國內市場的先天缺陷
雖然從我們這一代人開始,很多人不斷宣傳「動畫不是拍給小孩子看的」這種觀點,但不得不說「動畫即低齡」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大聖歸來》和去年的《瘋狂動物城》只是偶然性很強的現象級動畫,具有不可複製性。
抱著這種心態的觀眾,首先看到動畫就不會進電影院。如果是家長,帶孩子看電影也會挑選迪斯尼系或者類似《Sing》這種動畫,甚至熊出沒和喜羊羊都要排在樂高前的。
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還有一個原因。
2粉絲向嚴重。
不懂梗是最大問題。因為很有可能周圍人還在哈哈大笑你一臉懵逼(當然真實情況是你哈哈大笑周圍人一臉懵逼)。這會刷掉一大群潛在觀眾。另外,即使你漫威DC都看,也有可能會反感。因為老爺的一句「IronMan sucks」。樂高系動畫電影的精髓就在於「惡搞」、「歡樂」、「吐槽」。如果連這點也不知道在那較真,講真您還是別看樂高了。(我在說虹膜公眾號的作者Zazie,他文章里呵呵老爺!
這裡的粉絲指的是「蝙蝠俠粉」/「DC粉」/「美漫粉」,非蝙蝠俠系電影粉絲。因為基本上樂高蝙蝠俠除了調侃蝙蝠俠真人電影,和其他蝙蝠俠的真人電影一點聯繫都沒有。這種情況下,指望非粉絲父母帶孩子去看「一部可能很暗黑的動畫」是不可能的。為啥是「可能很暗黑」?
3蝙蝠俠在國內的刻板印象。
對一般觀眾而言,蝙蝠俠是「暗黑系」超級英雄。他們看到老爺第一反應是「黑暗」「陰影」,絕不會和陽光沾上一點關係。但他們不知道的是…DC的「蝙蝠俠」不止一面。甚至在虹膜的微信公眾號文章里,我也看到了類似「66蝙蝠俠是惡搞」這種觀點。66蝙蝠俠是亞當韋斯特扮演的經典蝙蝠俠之一,風趣幽默極盡搞笑神經,但問題是…
當時的蝙蝠俠就是這樣!
亞當韋斯特版蝙蝠俠就是這樣!
不是惡搞!
不是惡搞!
不是惡搞!
蝙蝠俠不止是「黑暗」這一面!
你不能因為現在的蝙蝠俠黑暗,幾十年前搞笑蝙蝠俠就是惡搞啊。至於蝙蝠俠的歷史問題,以前回答里寫過,不寫了。
雖然在很多漫畫影視遊戲作品裡,蝙蝠俠的賣點或者說刻板印象一直都是黑暗,酷炫。但,老爺的萌點不在黑暗啊!他會為了照顧反派小蘿莉死亡前孤獨的情感,默默一個人陪在身邊;他也會孤獨,也渴望「Family」,也有正常人類的一切情感。樂高蝙蝠俠這次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大書特書。但是,大部分觀眾不會買賬的。
甚至很有可能一部分「蝙蝠俠」粉絲看完樂高蝙蝠俠會大喊「這不是真正的蝙蝠俠!」
怎麼講,蝙蝠俠成也黑暗敗也黑暗。
DC系超級英雄是很多元化的,切勿被刻板印象左右。(尤其樂高,編劇沒事幹就發糖,猝不及防)
最後,國內樂高玩具降價的話說不定票房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哈哈哈哈哈,
本觀點來自小群討論。
我在廣州近郊一個偏中年人的小區電影院里看的,除了我單獨去的,別的觀眾幾乎都是35到45的父母帶著10歲上下的孩子在看,父母們笑聲比較少,可能更多地把這部電影當做親子活動的一部分,而孩子們對於相對比較深的梗(例如對歷代蝙蝠俠電影的吐槽)無感,這基本上可以說明問題了。
樂高蝙蝠俠電影其實就是兩個關鍵詞:樂高和蝙蝠俠。
1. 先說「樂高」。在中國取得成功一些模型玩具類品牌一般是先通過影視或者遊戲普及相關的形象(也就是最近一兩年被惡炒的「IP」),再利用這個形象的認知度去賣貨。典型的例子就是變形金剛,80年代後期變形金剛第一代動畫片在中國的各個電視台播出時,絕大多數觀眾都買不起,但是等這些觀眾成年有了獨立經濟能力後,他們會花很多錢在小時候鍾愛的玩具上(比如我本人)。
而樂高沒有趕上改革開放到2000年這一個外國文化產品進入中國的窗口期。樂高在遊戲和影視改編這一塊,大約在2010年以後才成型,但此時中國對於引進外國作品管控已經相當嚴格了,有能力接觸樂高的遊戲或者動畫的中國受眾,反倒更可能是15到25歲之間,出身自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城市家庭,而且在愛好方面自主性很強的人。
說回玩具本身,樂高在中國面臨著定價偏高且品類相對單一的問題,而且還要被潮汕人搞出來的一堆山寨品牌擠壓。所以樂高的玩具粉主要還是一線城市裡的中產以上家庭出生在2010年以後的小孩子,當然隨著樂高在中國設廠,中國的低齡樂高玩具粉很可能會逐年快速增加,15到20年後,他們會構成第一批在兒童和成年階段都玩樂高的玩家,到那時候樂高在中國的群眾基礎應該就算差不多成了。
中國存在的「高齡樂高愛好者」中,有一些是真正的積木愛好者,也有一些是因為自己喜歡的作品(星球大戰、迪斯尼、超級英雄等)被樂高化而喜歡樂高的,不過這種愛好比較核心向,人數規模不大。
2. 再說「蝙蝠俠」。蝙蝠俠這個形象輸入到中國很早,群眾基礎也不錯。不過,在最容易圈粉的電影市場上,華納/DC組合在中國比迪斯尼/漫威弱很多。另外,蝙蝠俠在中國一直存在著「黑暗冷峻」的刻板印象,所以在中國的蝙蝠俠粉去看樂高版蝙蝠俠電影的動機可能不是那麼強烈。
3. 動畫電影不受中國市場待見。
4. 營銷不力排片不重視,是前面幾項的結果,而非原因。
受眾基數不一樣。變形金剛電影就是大爆。
樂高也是一種表現形式,就像外國人或許會喜歡孫悟空,但是不一定就會跟著喜歡皮影戲孫悟空一樣。
如果現在來一個四驅車遊戲王的大電影,即使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但是照樣能大爆你信不信?
簡單地說一句,在中國,沒人(或很少人)在乎樂高蝙蝠俠。
今天看的一場樂高蝙蝠俠大電影,除了我算是年輕人之外,旁邊全是家長帶著小孩子,全程只有我在笑,弄得我實在很尷尬。
簡單地說下我認為的幾個原因吧。
1.除了蝙蝠俠的腦殘粉外,很少人會把樂高蝙蝠俠當做蝙蝠俠系列的電影,他們的關注點都在「樂高」上,認為只是個玩具動畫。我身邊不少因為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被圈粉的朋友,都表示對這電影沒興趣,結果我只能自己去看了。
2.儘管電影里的梗的笑點十分密集,但依然很多晦澀難懂。我是個先看完蝙蝠俠電影,然後玩了蝙蝠俠的阿卡姆三部遊戲,最後才開始補漫畫,但電影里很多梗我沒看影評都沒看出來或者看不懂,即使如此我也是從頭笑到尾。
3.很多人以為這是兒童向的動畫,於是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看,但會出現家長覺得幼稚,小孩子看不懂的尷尬現象。我看的那場過了一半後,小孩子們都自己玩自己的了,電影結束之後家長們都在吐槽電影太弱智。
No one cares Lego Batman!
資深美漫迷
DC漫威梗
樂高玩具
三座大山
每一座都對觀眾進影院篩了一層
連續篩三次
剩個雞毛了最後就
而且
這樂高玩具
外形上
怎麼看都像中國人傳統玩的
牌九
或者接近
麻將牌
我要不是經過多次掙扎才進的影院
讓我覺得一摞一摞麻將牌會演戲
打死我也不信
我對樂高大電影
一直有偏見呀
因為不美呀
也不酷呀
其實是另一種酷
不過我不懂呀
結果
看咯才知道好
都快笑抽筋了
然而沒鳥用
樂高想賺中國的錢
要麼等二十年
培育三座大山的市場
要麼請來賣拷貝
然後帥哥美女
拍個樂高大電影
變形金剛質感的真人動作大片
我覺得有戲
或者再換個思路
讓華納聯手樂高
直接聯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把中國經典動畫卡通形象全部亂燉
拍一部
《樂高黑貓警長聯手雪孩子加神筆馬良還有葫蘆娃大戰蝙蝠俠超人小丑貓女蜘蛛俠聯隊大電影》
我覺得應該能賣!
這是我六年前的想法呀
也沒人拍
最重要的原因:喜劇是被文化限制最狠的的一類題材。
和普世價值觀不一樣,笑點這個東西和文化和所處環境,之前的體驗太相關了。
特別是一些涉及背景知識的「梗」,你不了解這些背景,你怎麼笑得出來?
美國人的笑話,中國人怎麼get到笑點?
好萊塢早都想通了,於是近十年,全球上映的都是靠大場面,普世價值觀。
喜劇想進軍全球?不要做夢了。
這也解釋了,最初國產影片票房巨頭幾乎一水的喜劇。因為這塊只能靠中國人填補。
當然,要是基本的什麼「倒霉」路線喜劇還是全球通吃的,憨豆先生一類。
1、小孩不看蝙蝠俠
2、大人不玩樂高
3、動畫片不算電影
4、春節後網上出資源
有個數據不知道樂高中國有沒有統計過,就是不同年齡段對「樂高」二字的品牌認知度的問題?
兩年前在一個創意集市上為自己的「樂高出櫃計劃」站台,一直在為熱心群眾解釋「樂高」這兩個字,真的不是「開心到high」的意思...
對於真的不知道「樂高」的人來說,看到這個電影名,會很困惑「樂高蝙蝠」是個什麼鬼
因為國內大部分家庭還接受不了樂高玩具的價格。
說點兒正經的,好多人看電影,除了粉絲意外,沒人習慣管樂高大電影叫知名IP,就跟你總是跟我說炮王多努力努力似的,經典表情,大事年紀,說說頭頭是道,但是我真沒興趣,不是對你說的沒興趣,是對炮王本身沒興趣。懂么?所謂的經典,講究點的是一個圈裡的說法,不講究的就是一群粉絲之間的稱呼。
再說回電影,本身,絕大部分人只是想看電影而趕上這部電影所以去看,不會因為只看這一個電影而去電影院。就拿金剛狼來說,三部電影。二十幾年,電影院不餓死了么?事實啥大多數都屬於隨機,正好演啥,挑一個看,沒那麼多道道。
再說樂高,玩具都知道,加上蝙蝠俠,加上大電影,給一個從沒看過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玩具大的大型宣傳片,理所當然的感覺還不如熊出沒或喜羊羊。
還有啊。大人都不傻,首先成人對樂高電影的接受度不高,用以前的話說叫一群積木有啥看的。
還有根本,大人也不樂意帶孩子看原因就是,你知道如果真按某個場景來一套樂高玩具得多貴么?多貴么?多貴么?
樂高這個畫風。。。。。。。。。。真的看起來太幼稚了。
要不是聽說樂高電影口碑不錯,我是不會去看樂高電影的。
硬著頭皮下了4部,硬著頭皮看完,才覺的是不錯。
樂高遊戲是根本不想玩的,這個樂高式畫風,總是讓我想著要是沒有樂高畫風鐵定就下了玩了。。。。
排片,真的,太少了啊。
為什麼排片少,前面回答基本都說到點子上了我就不重複了。
今天終於抽空去看了某電影院今天排的唯一一場,我也是,那唯一的觀眾。
包場的感覺真的超級棒。
我都不想回首前幾天去看金剛狼遇到的熊孩子和熊父母。
我後來怒了直接開了手機電筒對準他們。
但依然沒能阻止,在結尾處十字架變成x,悲傷醞釀得剛剛好的時候。那個熊孩子突然大叫一聲,金剛狼死了啊!哈哈哈哈!
我,我當時跟他拼了的心都有。。
所以,今天包場看最愛的蝙蝠俠真的巨開心,整個電影院就回蕩著我一個人的杠鈴般的笑聲。
然而,雖然包場很棒,還是會心疼那麼豹笑又可愛的電影沒有被更多人知道。
再不看,估計都快直接被下線了唉。
喜歡的感興趣的就去看看吧,真的值回票價。
《樂高蝙蝠俠》這個電影,題中說了兩個優勢:有IP且口碑不錯。我們把它再稍微掰細一點,會去看這部電影的,會沖著哪些方面呢?樂高、蝙蝠俠、動畫、喜劇。
1.樂高。樂高是屬於那種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底蘊深厚的品牌。一個國民玩具IP的形成,必定是父母一代從小就玩,長大後了解更多,有了小孩後再一起親子同樂——反之你可以想像80後父母跟小孩談論「聖鬥士」,或者「鎧甲勇士」,他們之間不可能有共同語言,也沒法發自內心地陪他喜歡他所喜歡的東西。星戰系列同理。在中國能成功做到這點的大概只有孫悟空了。
樂高的電影,要求觀眾對它的品牌認知達到這樣一個基本水準。然而,以樂高的定價和定位,在中國屬於近年來才慢慢在二線以上城市中產家庭(偶爾)消費的高級玩具——這還只是有所接觸,離感情深厚、耳濡目染、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不可或缺的兒時玩伴差遠了。所以這部電影的家庭牌、兒童洗腦牌是打不出去了。
2.蝙蝠俠。美漫粉絲有一種錯覺,好像蝙蝠俠在中國很紅(因為他是DC抗把子,而DC是跟Marvel分庭抗禮的雙塔之一)。那麼我們看一下近十年來的蝙蝠俠電影在中國的票房表現如何呢?
2008《黑暗騎士》票房N/A(未引進)
2012《黑暗騎士崛起》票房3.4億,年度排名第12,進口片排名第8
2016《蝙蝠俠打超人》票房6.2億,年度排名第22,進口片排名第10
其實平平而已。光比票房數字可能問題還不凸顯,你這麼一想就明白了:對於非漫畫粉絲來說,蝙蝠俠這個IP帶動衍生品營銷的能力,並不比《碟中諜》或者《星際穿越》更厲害——如果現在出一部動畫版《碟中諜》,你覺得觀眾們會有興趣嗎?
3.動畫(美術部分)。好萊塢的3D動畫發展很多年了,另類的路子走得也不少。像《花生大電影》《樂高大電影》這種,在他們看是一種突破和創新。可是中國觀眾對於動畫的審美處在非常原始的階段,什麼粘土動畫、積木動畫,對他們來說太超前了。另外,「把一個虛構的概念實體化」這個idea恐怕也不是能激發中國觀眾興奮的那種,《像素大電影》《樂高大電影》乃至今年晚些時候要上的《繪文字(表情符號)大電影》,大多門可羅雀,冷清收場。
4.喜劇(台詞部分)。除去樂高電影兒童友好的因素,剩下的喜劇部分就只能由成年人去欣賞了。《樂高蝙蝠俠》是我見過的多年來引進片中語速最高、「點」最密集的喜劇。關於這一點,我倒不認為中國觀眾對於這種機關槍耍嘴皮子喜劇本身無法接受——雖然的確也還處在原始階段,但現在畢竟已經不是「報菜名」的年代了,《十萬個冷笑話》《萬萬沒想到》也有其受眾在。除了「哏」本身的文化隔閡,我認為還是有外語的因素,導致觀眾的腦子跟不上——好的喜劇往往成敗就差那零點一秒。我特意觀看了這部片的中文配音版,翻譯且不論,光是咬字吐字就盡失其神髓。
先說這麼多上映頭兩天還有90%的3D英語原版拍片,之後全是中文。第一天買了票,進了影廳才發現,這是買到國語版的,兒童廳。雖然國語配音已經比以前翻譯腔好了許多,也結合現在得網路文化,但是許多梗還是聽原音才能get的到的。
雖然這是部動畫片,但不是兒童向,小孩子看了就會和我當年誤買一本成人笑話一樣,看不懂。
再刷了一遍原版後發現,許多梗,如果沒有一定得電影,音樂,社會實踐,漫畫等基礎的閱讀儲備,你會根本發現不了笑點。別看隔壁金剛狼排片多,上座率高,微博朋友圈刷的飛起,各種哭,可許多人1,2和X-men都未曾看過,但畢竟這一部它可以作為獨立電影看,也並不需要理解太多梗,相對上觀影條件更低。
或許等之後網路下載完,加上加雞腿的字幕組附上的梗的註解,會有更多人關注和喜歡吧。
沒有排片!沒有英語排片!沒有黃金檔排片!
影院把這片子完全當成兒童片,僅有的三個檔期也都是中文配音!
(並不是歧視國語配音、但是國語配音的動畫片基本是小孩專場,笑的哭的鬧的什麼樣都有,觀影體驗簡直了……)
讓我翹班去看的慾望都沒有!
拜託,掌握排片資源的經理、總監、領導們,樂高不只是兒童玩具!
我能說這部電影我期待了半年了嗎!等到中文版預告海報居然還有IMAX,興奮到不行,結果等了半年就等一這個排期!!我要氣炸了!像河豚那樣生氣!!
這部電影要想看的爽以下條件是必備的:
1. 英語不能太差。(二線往後的城市基本放棄)
2. 對dc要有一點了解。(全國的dc粉或路粉加起來能有多少)
光是這兩點就能刷掉全國95%以上的觀眾。
這電影「硬傷」還在於沒有視覺刺激的大場面,要知道這是吸引大部分搖擺觀眾的利器。實際上這電影孩子也能看,反正孩子也就看一幫人熱熱鬧鬧打壞蛋然後敵我開心和好也沒什麼問題,但低齡觀眾在不是節日期間向來不是電影票房的主力。
在中國,以內涵為賣點而少有視覺刺激的電影全部都撲街(之前流行的青春片好歹還有演員做賣點),而樂高蝙蝠俠的內涵又不是能被大多數人讀懂的,因此樂高蝙蝠俠的遭遇也不足為奇了。
個人觀影體驗,上映過了兩天在工體附近看的,電影院坐滿了,但90%都是成年人……看來連小孩的市場都不太好爭取啊……因為國內對動畫片的定義就是小孩子看的,而且還是樂高人物主題。我看的那場除了我,其他都是帶孩子的家長,一個或者多個。裡面的梗別說小孩子了,我看了一遍下來有的點都沒get到,估計得再刷兩遍才能全明白。我是覺得我周圍的那些小孩子看的一臉懵逼,沒怎麼笑,大人吧也沒什麼心思看,看會就玩玩手機了。
本來動畫片,在中國,依舊被當成兒童片
再配上一個樂高。。。
我回頭給我爸說,我下午沒去和你們打麻將,是因為我去看了隔壁影城今天唯一一場原版的樂高蝙蝠俠。。。
我爸用關愛弱智兒童的眼神,看了我半天。。。
說:你連女朋友都沒有,更別說娃兒了,你還去看動畫片幹啥?
推薦閱讀:
※《劍風傳奇》劇場版1、2、3是不是3D建模,2D渲染?這樣做有什麼實際意義?
※《涼宮春日的憂鬱》2006版為什麼選擇亂序播出?
TAG:電影 | 動畫 | 電影票房 | 樂高蝙蝠俠大電影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