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經常看到同一場景在不同角度拍攝的問題,是同時拍攝然後經過後期處理去掉攝像機還是分幾次拍攝?
謝邀
在電影拍攝中多景別和角度的畫面通常是採用多機位在互不穿幫的前提下進行拍攝,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護了演員的表演狀態,加快了影片前期拍攝的進度,預算充足的商業電影通常機位都會不止於兩個,機位越多同一條表演獲得到的景別和角度就越多,在後期剪輯時剪輯師可用的素材就會越多。
多機位並不等於使用足夠多的機位只拍攝一遍就可以過這一條。
首先,拍攝現場要有空間留給燈位和攝影機,通常拍完一邊燈光師會重新做另一邊的光,攝影師會調整機位重新構圖。在分別拍攝全景和特寫鏡頭時燈光師也會分別做光,全景可能整體光比偏大,但是跳到人物特寫時光比可能會調整,尤其是拍女演員時光質可能會更柔和。
至於所說的後期處理掉攝影機這種做法在執行上是很難的,因為擦掉攝影機這個工作成本太高。拍人物對話部分最常用的正反打時如果在不跳軸的前提下全境正反打特寫機位其實在多數情況是可以做到同時拍攝又不穿幫的。但是又有很多情況攝影師所需要的構圖和機位是無法遷就其他機位的,如果出現其他機位穿幫的情況那隻能先顧主機位,撤掉穿幫的機位。
在我參與的影片中雙機位和單機位比例約等於1:1
很多時候雙機位拍攝雖然很快但是在畫面品質上可能會打折扣,因為每一個角度每一次調整機位我們都想做出最好的光比,最合適的輪廓,最舒服的構圖,而這些都要在拍攝時重新把光線做調整。
但是,拋開風格談技術是不現實的。
在侯孝賢的電影里可能一場戲就是一個固定機位長鏡頭,李屏賓老師在做光時沒有去做那些看上去華麗的光比、輪廓、色彩,只是在現有的場景環境光的基礎上做了很克制的加強。也許有時候人物面部曝光不足也許背景亮部曝光過掉,但是呈現在攝影機里的畫面就是那麼有電影質感。
好萊塢電影製作流程卻恰恰相反,用最多的機位保證最快的製作流程,所有看上去的自然光全是用人工光做了大量的修飾。完整的電影工業流程生產的電影可以保證影片在製作層面「不出錯」。但是電影的屬性除了是商品外還是藝術作品和人文表達。
曾經和一位導演朋友一起看過一部電影,有一場戲是一個差不多25mm焦段固定手持呼吸鏡頭,四分鐘的人物調度和對話都在這個略帶呼吸感的景框里進行。從影院出來後我和朋友聊起這個鏡頭,我問他當我們在處理那場戲的時候有沒有這個信心一個固定鏡頭交代完整場戲,儘管你我都很認可這場戲用這樣的鏡頭表達最合適,但是你會不會很擔憂地說,要不咱們再保個正反打吧!
好多年前拍過一部片子,導演一直做執行導演,那是他自己做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有一場車內對話的戲,這場戲差不多四十秒,那個夜晚雙機位分別跳了八次景別拍完了那場車內對話戲,我在想導演在時間線上看到那十六條對話素材他該如何下手。
扯遠了,單機位多機位都可以拍攝一場調度複雜鏡頭切換繁瑣的戲,看你要的是什麼。
謝邀 …其實都有可能
具體的拍攝方式要根據現場環境因素和這個鏡頭是否允許重拍來決定。
現場環境條件允許的話,在不會穿幫的條件下,根據分鏡表,多機位拍攝能很大程度上節約時間。如果穿幫,後期可以處理掉穿幫物體。
由眾多長鏡頭經後期處理形成的一鏡到底電影《鳥人》中更是通過一鏡的方式在鏡子面前拍二人對話戲,後期通過一幀一幀的扣掉鏡子上的攝影機來得到最後的畫面,後期量巨大。
長鏡頭是電影藝術中一種非常有臨場感的表現手法,許多電影里會或多或少的採用長鏡頭作為點綴。但是,眾所周知,長鏡頭的製作非常困難,而且成本很高。不過,在長期的電影拍攝製作經驗中,導演們漸漸發現,在長鏡頭的製作過程中,有一些巧妙的拍攝技巧也可以做到在幾乎不影響觀影體驗的條件下,極大地降低拍攝難度,並給劇組節省一大筆不必要的製作成本。
如果這個鏡頭只允許拍一次呢 推薦看看《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中《戰爭辛苦》和《一個鏡頭的執著》兩集。
在拍攝坦克撞牆時,使用了5台機器
從不同角度拍攝
因為這個鏡頭重拍太耗費時間
但是拍攝還是失敗了
每部電影都是整個劇組各個部門一起通力協作的成果,不管好片爛片,希望不要對演職人員進行人身攻擊....酸甜苦辣自己嘗到才會懂。
上圖片來自網路 侵刪。
謝邀!
都有可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其實就是單機位和多機位的拍法
不論是單機位還是多機位拍攝
一條過都是比較少見得
尤其是在膠片年代 只有一條素材也不是十分保險的做法 所謂「保一條」 就是這麼來的
即使是長鏡頭 也很少有隻拍一條的情況
即使後邊的沒有第一條好 即使最終還是用了第一條
比如超大型爆炸戲 比如關鍵道具只有一個且這條要破壞掉 比如演員腕太大不願意拍第二條
比如不可複製的環境等等 有時實在沒有辦法 只能拍一遍 這時候就要盡量多機位來保證剪輯夠用 但是有些導演設計的分鏡是比較堅持的
這個就不展開說了
瀉藥,
都有,
不知道這個問題有什麼值得說的。
都有。看具體情況,不過後期抹掉機位應該不多吧,設計機位和畫面裁剪就夠了。
樓上說的都對,現場拍攝其實是一個對現場條件進行改造和妥協的過程,盡量控制可以控制的條件,以便達到理想的拍攝效果。目前在商業作品中,大體是這樣的:
1.能使用多機位拍攝且不穿幫的,一定使用多機位多角度同時拍攝,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多的獲取素材和縮短拍攝時間。
2.如果多機位同時拍攝可能導致穿幫,則清除穿幫機位,換角度分幾次拍攝。
3.能在前期解決的工作,一定不要想著後期,因為在已有素材上進行後期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都比較高,比如@劉學 回答中,《鳥人》後期一幀一幀摳掉攝像機的情況。
4.最後,在拍攝條件、時間、演員狀態等因素允許的情況下,「保一條」,也就是多拍攝幾條可用素材很重要。
把問題描述的場景簡化一下便於理解,一般拍兩個人面對面談話的時候採用的方式是這樣的(前提是導演沒有特殊意圖,不運用非常規拍攝手段)
出來的結果是這樣子(圖片侵刪)
中間的橫線是軸線,一般為了不讓觀眾對空間產生誤解,通常拍攝正反打的時候是不會越過軸線的,所以只要不在橫線上面的範圍里沒有穿幫元素,這組鏡頭完全可以用兩個機器一次過。
那麼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攝像一下,是不是可以加一個大全景機位來拍攝談話環境?是不是可以加一個特寫機位直接吊個長焦對準茶几上的煙灰缸去拍攝演員談話時的手部動作?
當然這個例子舉的簡單,實際拍攝的很多場景需要極其複雜的場面調度,對攝影機的安排和使用也會比這個複雜的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個簡單的過肩鏡頭好比博弈論里的囚徒困境,完全可以舉一反三,去嘗試理解更複雜的情況。
理論上來說:
如果你只有一台攝影機,必定是要分好多次拍攝,再進行後期合成的;
如果你有多台攝影機,可以設置在不同的角度同時拍攝,再進行後期編輯;
但實際拍攝片場,不論是單機位還是多機位拍攝,一場戲不同景別都需要走上若干遍,哪怕是一鏡到底的拍攝,也需要重複很多遍才能取到足夠和好的素材。
因此,對於不同角度拍攝的建議是,儘可能的詳細分鏡,這樣一個角度只用拍攝幾句話,前後適當延長以供剪輯,串起來就是個完整的場景。當然一個攝像機也有個好處,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一個攝像機避免了多個攝像機像素色調各個方面不一致的情況。這需要視乎實際拍攝情況來決定。
一般來說是多機位的拍攝,會有意識的避開穿幫位置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拍攝效率,但是有時候會遇到燈光或者拍攝地空間不夠等問題,就需要換角度多演幾遍拍攝,A級之作的大片有時候會多機位拍攝再用特效把攝影機扣掉,現在棚拍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很多看起來像是在公寓房間之類的地方拍攝,其實都是在巨大的攝影棚里搭建還原的,所以有放置多個攝影機和燈光設備的條件來拍攝多角度的鏡頭,希望回答滿意
謝邀 多機位拍攝是一種提高拍攝效率的拍攝方法 但是個人以為最重要的是戲的連貫 單機每多拍一個角度就是對演員提高了一檔的要求 必須和前幾次的表演一模一樣。多機位就避開了這個問題。
但是多機位並不是全部 在一次機位相互避開的多機位拍攝中必定會造成一些導演想要的角度無法架設機位 否則會穿幫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補拍那個特定角度的戲
原則只有一個 用演員盡量少的表演 拍到盡量好的素材
恍惚看到通知就進來了。
兩種情況都存在,第一種是多機位同時拍攝,在互不穿幫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演員表演情緒動作的完整性而安排多機位同時拍攝,也是為了趕工期,加快進度,畢竟劇組一天花費都是幾萬,幾十萬計的。
第二種是單機位多次拍攝,為什麼要這樣拍攝,一般是劇組經費不夠,只有一台機器,另一個原因是多機位相互穿幫問題,後期處理耗費的精力不如前期規避來的好,因此需要演員多次表演,機位變換不同角度多次拍攝。
謝邀
一般電影拍攝中多機位和單機位拍攝是分情況的,都有可能。這取決於電影的預算已經場景的結構。
在不穿幫的情況下多幾位拍攝最好,同時也省時間拍攝進度也快,演員不用多次反覆表演,特殊情況可以補拍鏡頭後期來處理。
你知道,花樣年華里梁朝偉吃了幾碗雲吞嗎?
謝謝邀請,電影拍攝中大多數是單個鏡頭拍攝,一般一個場景的戲都拍完。
謝邀。就電影來講單機位是相對專業的一種拍法,全景和特寫光的布置是絕對不一樣的。舉例來說,一個鄉下夜間的農場,月光透過窗戶灑在草垛上。Wide shot 窗戶的月光會用HMI模擬,人物的近景特寫可能會用kino來補光,flag切光,如果單純在拍大全的時候,另一個機位調特寫,那種特寫的對比是全景光打不出來的,只能特寫的時候微調才能達到效果。當然,電影使用多機位的時候也有很多,速七的攝影師Stephen在一場Master class上演示過動作戲的一些場景,因為動作場景難以還原,所以機位可以儘可能的cover動作,給剪輯選擇的空間。雖然電影中有多機位的,但是個人觀點,每一鏡都要用單機位思考,不然最後多機位拍出來的就是肥皂劇。
瀉藥。
其實多角度單機和雙機或多機都可以實現。
單機位可能是預算不足或是人員配備不健全,亦或其它原因導致,這樣做就需要演員老師配合將戲多演幾遍來實現不同角度,拍攝時要注意不同角度下要後期剪輯點的需要。
如果預算尚可,選擇雙機或多機拍攝,就可以同時拍攝不同角度,為演員老師也減輕一些工作量,拍攝時需要注意軸線問題和穿幫問題。
在某地看到過一次拍攝現場,全景和特寫鏡頭分別拍攝了兩次。第一次就是女主,丫鬟,另一個配角。拍完了還補了妝。第二次拍攝特寫給女主,丫鬟在旁邊,另一個配角就只是在鏡頭之外對台詞了。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有點小激動!
恍恍惚惚恍恍惚惚恍恍惚惚恍恍惚惚恍恍惚惚恍恍惚惚恍恍惚惚
綜合來看題主的問題是涉及多機位拍攝和單機拍攝的問題,就我現在所接觸的層面來說,多機位一般是綜藝節目的演播棚
而在電影的攝製過程中,首先會分ABC組,每個組都有不同的任務,例如空鏡組等等,而每個組都包括一台或者兩台機器,這是比較常見的。
前面說的都和問題沒關係,哈哈哈哈哈哈,步入正題。
這是一個簡單的雙機正反打鏡頭,我們從圖片上看就非常明顯了,單機我就不畫了,需要的朋友可以私我
不好意思各位老師,本來紅色人物寫的女主,所以燈光順著女主寫的。
推薦閱讀:
※電影【前度】中的台詞「不是身邊的不是最喜歡的,而是最喜歡的已經不在身邊了」怎麼理解?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這個電影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