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加西亞·馬爾克斯《八月的鬼魂》?

《八月的鬼魂》是魔幻現實主義大師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短篇小說。小說中描述了鬼魂,恐懼等。如何理解評價這篇小說?尤其是如何理解其中的隱喻?


《八月的鬼魂》收在1992年出版的短篇集Strange Pilgrims (英文版2008年由Penguin出版)中,與集子中的其它11個故事,寫於七、八十年代。

我看的是朱景冬的譯本。不覺得《八月的鬼魂》如朱小四同學評價的那樣,是篇「引人入勝」的故事,而像隨口道來的故事,旅遊中的博文,你知道過程與結果但仍想聽,因為鬼故事和haunted house是很有趣的話題,誰都能信手拈來幾個。敘述者提到真實存在的委內瑞拉詩人以及兩個兒子,讓我有種馬爾克斯講親身經歷的感覺——也許這就是他的親身經歷(除去結尾),我沒考證。讀的時候,我想到好幾個小說和影視片段,為避免有人發出「他們怎能與馬爾克斯相提並論」的言論,就不寫出來了。

故事鋪陳了懸念,但讀來懸念感不強,結尾也很容易猜到,因為這種故事在如今的讀者面前,真的很普通。讀完這個故事後,我對Tuscany小鎮的好感更為強烈了(推薦王小帥的紀錄片《特斯卡尼之夢》),又對Ludovico的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接著感嘆:馬爾克斯如果以Ludovico的時代背景與經歷寫個中長篇,應該很好看。

綜上所述,我的閱讀體驗很好。

題主問題中的」隱喻」我認為應該從Strange Pilgrims這個集子整體來看——在」國外「會遇到的各種位錯與陌生的狀態/感受,有時只是擺事實陳述,沒有思考與結論。國外有人認為」foreign的意義「是馬爾克斯一直在思考和挖掘的主題,我很同意(最成篇章的比如《百年孤獨》第二部分),這個集子應該是他經歷、體會與思索這個主題的記錄,跨度大,深度與力度不同,單從《八月的鬼魂》來看,我認為沒有特別深刻的隱喻。


小說也分很多種,未必每一篇都有隱喻、象徵。小說可以刻畫一個生動的人物,比如魯迅《阿Q正傳》;也可以描寫一種情狀,比如海明威《了卻一段情》;也可以是精心虛構一段故事,比如村上春樹《遇見百分百女孩》……小說是一種多面體,重要的是從中讀到觸動、啟發、樂趣,像解讀人教版課本那樣,未免是強求天下文章了。話歸正題,簡單說,《八月的鬼魂》以鋪陳懸念的方式一本正經的地講了一篇引人入勝的故事。


推薦閱讀:

你見過哪些華而實的句子?
「螃蟹在剝我的殼......而你在想我」這首詩的妙處在哪裡?
為什麼小王子不對狐狸負責?
蘇東坡和蘇子由性格有什麼不同?他倆的人生際遇又有什麼不同?你對他們性格與命運之間的關係的理解是什麼
如何理解「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TAG:文學 |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 | 魔幻現實主義 | 拉美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