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羅生門?
作者:楓影JustinYan
鏈接:每周讀書 #121 羅生門到底是什麼?——《羅生門》 - 每周讀書 | 楓言楓語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很多讀者來說,羅生門可能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我們在很多地方都看見過它,但對其含義卻往往一知半解。這個詞最早指日本古代城池的正門,但是現在如果一件事情撲朔迷離,涉事各方各執一詞,互相矛盾,那麼可以稱為「某某羅生門」,或者「誰誰身陷羅生門」。那麼這個詞是怎麼演變成這樣的含義呢?
一、城門
我們先看「羅生門」的本意。日本在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當時是日本派遣遣唐使的時代,兩座京城都是仿造唐朝的長安城而建。唐代築城一般都有兩重城牆,里圈為子城(內城),外圈為羅城(城郭),如果是京城則子城會變成一圈皇城套一圈宮城,今天廣西西安的城牆大概就是以前皇城的一圈。有城牆就會有城門,「羅生門」指的是羅城的正門,名為「羅城門」,有人說日語中「羅生」與「羅城」的漢字讀音相近所以被寫成「羅生門」,會日語的讀者可以考究一番。不過總的來說,「羅生門」指羅城的正門是沒錯的了。
二、芥川龍之介的小說
1915 年,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發表的小說《羅生門》就是以羅城門樓為背景。故事發生在平安時代晚期,當時武家勢力崛起,皇家日漸衰落,日本國內戰火連連,再加上饑荒,羅生門破敗不堪,一個被趕出主人家門的武士在破落的羅生門下躲雨,正愁不知以後何處安身,也許得放下武士身份,落草為寇。且不說是否要當強盜,只是當晚便不知留宿何處,正想往羅生門樓上借宿一宿。當時餓殍遍野,羅生門城樓變成了胡亂丟棄屍體的地方,武士深更半夜踏上樓梯,心中不免惴惴。剛上得樓來看到有燈火燭光,發現一個形影搖晃,心中發毛,定睛一看是一老嫗,在拔一具女屍的頭髮,準備拿去賣錢。武士怒而指責老嫗,豈料對方駁道,那死去的女子生前以蛇肉假成魚肉騙人維生,她這是罪有應得。武士心中絕望,轉念一想,大家都是為了生活,於是把老嫗放倒,扒了衣服拿去賣了。
這個短篇小說充滿了陰暗與醜惡,故事中人人良心盡失,芥川龍之介有許多作品都傾向於揭示人性醜陋的一面。今天我們知道芥川龍之介名氣很大,日本有名的出版社文藝春秋的創辦人菊池寬就以芥川龍之介和直木三十五兩位作家之名,設立了獎勵雅小說(純文學)的芥川獎以及獎勵通俗文學的直木賞,這兩個獎現在已經是非常有份量的大獎。但是在寫這篇小說的時候,芥川尚未成名,在當時也沒有引起很大重視。現在我們在國內常見的以《羅生門》為名的出版物,大多是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合集,只不過把《羅生門》放在首篇而已。單純從小說的藝術成就來說,這個短篇足夠精巧,卻算不上多麼震撼的作品,芥川的其他作品比如《竹林中》、《地獄變》、《河童》都是故事性更強,更加跌宕的小說,而隨筆集《侏儒的話》則以短小精悍的句子闡述了作家一生的領悟,讀來時有頓悟之感。所以本周讀書以羅生門為引子給大家推薦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基本上隨便買一本以《羅生門》命名的書應該都會包含上述幾個芥川的代表作。(楓影讀的是 http://z.cn 賣的 Kindle 版,ISBN: 9787550244177)
三、黑澤明的電影
但是今天我們所知的「羅生門」卻與芥川的原作大相徑庭,這個詞的走紅來自於 1950 年日本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導演黑澤明所執導的電影——《羅生門》。這部電影在日本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1945 年二戰結束,日本作為戰敗國損失慘重,但是卻在短短 5 年內就憑藉這部電影在國際上拿下數個大獎,西方世界通過黑澤明重新認識亞洲文化市場。這部電影的場景取自小說原著的城樓躲雨,但是故事情節卻來自芥川的另一部小說——《竹林中》。
這部小說使用了比較特別的敘事結構,分別從旁觀報案者、浪人罪犯、被強姦的女受害者和被殺害的男武士的鬼魂等多個角度,各自對同一件事情講述了截然不同的版本。常常有人把這個短篇與美國記者 Ambrose Bierce 的恐怖小說 The Moonlit Road 做比較,二者都是以不同的人物視角說出相互矛盾的內容,也都是以鬼魂的自述作結尾。但是 Ambrose Bierce 的小說可以在結尾自圓其說,而芥川的則不行,說得好聽是開放式結局,說得難聽點就是兜不回來了。所以在黑澤明改編的電影中,增加了農夫的角色,通過碰巧目睹一切的農夫道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電影中每個人物的自述都是把自己美化成好人,把其他人醜化成惡人,農夫的說法其實就是把每個人口述的惡人的形象疊加在一起,得出三個惡人的結局。而農夫本身也躲不過內心作惡的慾望,在武士被殺,強盜與女人逃離之後,偷偷拿走了武士的寶劍。
這個改編既符合原著,又給了這個故事一個圓滿的結局,確實精妙。在電影的結尾,導演給決意抱養被丟棄的嬰兒的農夫打了一個雨過天晴的夕照,這個細節跳脫了原著的絕望情緒,把這部陰暗的電影扭轉成希望了!戰後的日本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美軍的進駐,百廢待興的荒蕪,民眾普遍保持茫然消極的生活態度,在這種背景下,黑澤明的電影中傳達的光明無疑是一道聖光,讓人在陰暗中看到一絲希望。
16.04.23 / 下午
於自居
http://weixin.qq.com/r/9kxTS5bEA8t8rdIo9xnk (二維碼自動識別)
「羅生門」出自日本佛教故事集《今昔物語集》中的一篇。「羅生門」本來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最原始意義是指設在「羅城(城的外郭,即外城)」的門,即「京城門」之意。由於古代日本常年戰亂,屍橫遍野。許多無名死屍,被拖到城樓丟棄,待年久失修,頹敗之後,繼而顯得荒涼陰森。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誕生了「羅生門」是通向地獄之門這一鬼談幻象之說,該詞因而擁有「生死徘徊」的意味。
摘自百度百科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地獄變》意圖傳遞的思想?
※麥家的《風聲》小說里,顧小夢幫助李寧玉的真正動機是什麼?
TAG:羅生門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