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

故事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為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勳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
預告片:血戰鋼鋸嶺
中國預告片1 (中文字幕)
血戰鋼鋸嶺
預告片2


1995年,李安執導了英國莊園的傳奇愛情《理智與情感》,吉布森則拍攝了蘇格蘭人反抗英格蘭統治的《勇敢的心》——在翌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勇敢的心》以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擊敗了本來被看好的《理智與情感》。

《勇敢的心》梅爾·吉布森飾蘇格蘭民族英雄馬索·華萊士

今年,兩人則是以同樣的戰爭題材對撞,《比利·林恩》與《血戰鋼鋸嶺》的口碑已是天壤之別。

事實上,李安和梅爾·吉布森儼然是兩個世界裡的人:李安的電影內斂沉鬱,為人則是謙謙君子;梅爾·吉布森的電影狂放粗野,為人同樣剛烈火爆。

梅爾·吉布森 / 李安
在為人上從未有過閃失的李安,電影卻搞砸過數次——這是個很奇怪的事:李安的《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與魔鬼共騎》和《無敵浩克》都是讓電影公司賠錢的電影。與之相反,吉布森因酗酒言論被好萊塢雪藏十年,執導的電影卻從未失手,即便評分最低的處女作《無臉的男人》,豆瓣電影也有7.5分。

《血戰鋼鋸嶺》更厲害,IMDB評分高達8.8——這有多高?8.7分只能在IMDB榜單里排到第13名,8.8分就意味著它已經屠榜到了IMDb前十系列,以至於吉布森十年冷藏期間對他冷嘲熱諷的好萊塢主流媒體,都主動交口到令人肉麻的地步:「《拯救大兵瑞恩》以來最優秀的戰爭電影」「這一切都預示著,梅爾·吉布森導演又將重回神壇」

有人說《血戰鋼鋸嶺》是二戰版《勇敢的心》,實際上它更像戰爭版的《耶穌受難記》。

梅爾·吉布森的《耶穌受難記》也被認為有反猶傾向

電影世界裡的暴力狂

《血戰鋼鋸嶺》關乎的不再是戰爭的殘酷(儘管電影場面極盡殘酷),而是個人信仰之於龐大世界的孤絕無助——二戰時太平洋上的沖繩島戰役,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在戰場上不攜帶任何武器,卻赤手空拳救下75條人命,並成為獲得美國最高軍事榮譽的第一人,也是唯一能活著接受此榮譽的Conscientious Objector(因宗教信仰而拒服兵役的人)。

杜魯門總統為影片中人物原型戴斯蒙德·道斯授勛

面對這個「Based on a true story」的劇本,吉布森激動得誓要做出「True story」的效果,在「喜歡那些艱苦環境中平凡卻偉大的人和事」的吉布森看來,戴斯蒙德「有點孤注一擲,似乎完全被另一種精神所引領,所以他在日常的生活里會看起來像懦夫,而在戰場上,卻又變成了救世主」。

影片對戰場的殘酷血腥進行了高度還原

為表現日常生活和戰場救助時的反差,吉布森把敘事比例集中在了兩個部分:第一、主動參軍後,戴斯蒙德拒不使用槍械,被戰友以暴力擠兌時,他從不還手,連教官都諷刺他說「我們的大兵戴斯蒙德不相信暴力,所以打仗的時候可別指望他會救你」,以至於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個膽小怕事的懦夫;第二、這個受盡屈辱的懦夫執意要上前線,並在慘絕人寰的戰場一次又一次地把受傷的戰友扛回來——把這前後極差貫穿起來的,正是戴斯蒙德被關班房時,他與妻子的那番對話:他不斷地責備自己,是不是這種選擇是錯的,「難道我是這種人嗎?是不是我太過驕傲了?我是不是搞砸了所有的事情?」

若只看這種劇情,戴斯蒙德的故事難免會顯得有些說教意味。但這畢竟是梅爾·吉布森的電影,他那眾所周知的脾氣,讓電影被MPAA(美國電影協會)評為R級(17歲以下不得觀看)。

實拍戰爭場面

影片到底有多血腥多殘酷多真實?就說一個細節:吉布森拒絕使用CG特效,被爆炸氣浪掀飛的士兵,是渾身點燃火焰然後用吊威亞拉著飛起的真人演員,以至於拍攝結束後主演加菲爾德被嚇得台詞都記不住了,而那名演員也哭著跟吉布森握手告別:「終於不用再忍受導演的喪心病狂了」。

這當然不是梅爾·吉布森第一次喪心病狂,早在《勇敢的心》《耶穌受難記》和《啟示》里,他就對展現暴力情有獨鍾,冷兵器時代的斬首、開膛、剖腹和生吃正在跳動的心,都是他的拿手好戲,更別說是熱兵器時代毫無殺戮快感可言的子彈爆頭、身體撕裂和氣浪掀飛了。

童年經歷造就的暴力情結

不少人都會疑惑:梅爾·吉布森為什麼拍這個電影?或者更進一步地追問:為什麼他執導的電影既不避諱也不美化暴力?或者換句話說:他不遺餘力地對暴力直接展示的初衷是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個吉布森少年時的慘痛經歷,這個經歷曾被媒體提及,但他每次聽到必不承認且還要罵人造謠:1968年,年方12的吉布森被五個暴徒打劫,他被揍得不成人形,警察以為這孩子要死了,卻在送往殮房途中被發現還有呼吸。

他在醫院接受救治的這年,也是身為列車長的父親因公致殘的那年。

家庭遭遇如此打擊後,他們舉家離開了那個名為瓦普朗克的紐約小鎮,搬到了澳大利亞的悉尼。

據《Playboy》1995年的報道:搬到悉尼後的吉布森因破相被同學擠兌,同時又因家庭經濟拮据,被迫在馬戲團演小丑。這篇被吉布森回以「Fuck you」的報道,甚至杜撰了吉布森到聖堂祈禱時結識神父,神父安排外科醫生朋友免費幫他整容多次的經歷。

在這個報道里,吉布森只認可了遷居悉尼前的部分,他自己口中的後半部分實情則是:到澳大利亞後他曾因「滿口不正統的美國腔」被同學擠兌,因此整個高中時代略微自閉,直到1974年高中畢業時,他收到來自悉尼國立戲劇學院的信——姐姐瑪莉背著他向學校函索了招生簡章,因為他知道自閉的弟弟,能把電影里的角色模仿得惟妙惟肖。

在吉布森的回憶里,這段年少挨揍和被同學擠兌的經歷,暴力指數完爆同齡孩子承受力。

吉布森對暴力的理解,使他慣於在電影里進行肉體摧殘演練,也就是前邊提到的「冷兵器時代的斬首、開膛、剖腹和生吃正在跳動的心」,和「熱兵器時代毫無殺戮快感可言的子彈爆頭、身體撕裂和氣浪掀飛」。

這種暴力不像昆汀那樣是在追求視覺上的美化,相反吉布森是在借殘忍對故事提純:《勇敢的心》里華萊士被斬首後脖頸展現越清晰,觀眾越能體會到他高呼「freeeedom」時的可歌可泣;《耶穌受難記》里抽打扛著十字架的耶穌的鞭子越殘忍,觀眾越能意識到耶穌為拯救世人時的孤絕無助;《血戰鋼鋸嶺》里日軍的炮彈流火越猛烈,觀眾越能理解戴斯蒙德說「當整個世界分崩離析,我只想一點點把它拼湊回來」時的悲情與雄壯。

「要把分崩離析的世界一點點拼湊回來」,對吉布森本人而言顯得意味深長:2004年的《耶穌受難記》後,他就被部分猶太人視為歧視者,但當時他並未直接回應這個問題;2006年7月28日凌晨兩點,他在被查酒駕時對警察出言不遜,還咒罵猶太人「應該為世界上所有的戰爭負責」——這次他不僅得罪了警方,更連帶著坐實了反猶分子的罪名,一時成為「看熱鬧不夠還要造熱鬧」的媒體「寵兒」,以至於本·拉登都通過錄像表示很欣賞吉布森的「反猶思想」。

最後鬧到好萊塢不得不跟他劃清界限(更何況好萊塢的幕後權貴大多是猶太人)——《史密斯夫婦》的製片人米爾昌(猶太人)就呼籲好萊塢所有的製片人和影視公司不要再跟梅爾·吉布森合作:「某些人從好萊塢猶太人的荷包里賺夠了錢,喝了點兒酒就暴露出痛恨猶太人的本質,這太過分了。如果對猶太人有意見,就不要在好萊塢混了!」

晃眼至今,已然十年。這十年,他在好萊塢被冷遇,跟妻子離婚,變賣了豪宅,感興趣的項目沒人敢投資,除了加里·奧德曼、小羅伯特·唐尼和史泰龍,沒人敢替他說話。請他參演的電影,清一色是獨立製片,其中票房最差的是2009年與朱迪·福斯特合演的《海狸》(97萬美金),口碑最差的是《敢死隊3》(提名第35屆金酸莓獎最差男配角)。

《海狸》梅爾·吉布森飾演一名因心理問題而失語的中年大叔

兩年前在捷克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獲頒「終生成就獎」時,吉布森坦言已經承擔了該負的責任,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只希望能為中意的項目找到投資人——這個項目,就是《血戰鋼鋸嶺》。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新片里對血腥暴力的升級,和對信仰極度的痴狂,也就不難理解籌拍《血戰鋼鋸嶺》的初衷了。

他就是憋著一股勁,把現實世界裡遭受到的懲罰,統統在電影里得到宣洩,以此讓始亂終棄的好萊塢,和恬不知恥的媒體意識到:「當整個世界分崩離析,我只想一點點把它拼湊回來」。

PS:本文首發於巴塞電影APP ,歡迎觀眾巴塞電影公眾號【moviebase】,每日分享有品有料的電影資訊!
分享我的其他回答

如何評價電影月光男孩? - 巴塞電影的回答 - 知乎

中國有哪些邪典 (Cult) 導演和電影?
如何評價西部片《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如何看待中韓合拍電影必撲現象? - 巴塞君的回答 - 知乎
第 53 屆金馬獎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這電影對臉盲症非常不友好


覺得我雞蛋裡挑骨頭的請右轉,本文並不是《鋼鋸嶺》黑,只是考據癖發作。另外號稱」真人真事「類戰爭片嚴謹性,大家心裡應當有所衡量。
………………
一部軍事嚴謹性有所不足的大片。戴斯蒙德·多斯的英勇事迹毋庸置疑,但鋼鋸嶺之戰卻描寫得頗有失實。請注意,本片的名字叫《鋼鋸嶺》,而不是《多斯傳奇》。

另外,影片的開頭就是」A TRUE STORY「,而不是」」Based on a true story「。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和「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是的,電影不是紀錄片,但既然用「真實」做賣點,那麼就應當儘可能地接近真實的戰史,不要留下太多漏洞。否則,就不應該這麼宣傳。如果換作是《狂怒》,我也不會以這個標準去要求。

梅爾吉布森顯然誇大了鋼鋸嶺的地形危險度。請注意,我說的是並非誇大了鋼鋸嶺之戰的激烈強度。
梅導找的外景地是這樣的:一片幾近垂直90度的絕壁,高度么看劇照,繩梯垂直面上差不多能疊起來10個人,20多米是有的吧。各種電影介紹里也寫了突出了「400英尺」「垂直」等元素。,給人感覺就是,整個鋼鋸嶺就是一座很高很高的垂直絕壁。

外景地的全景是這樣的:

但實際,鋼鋸嶺的實景要和緩許多,並不是那麼平地拔起。鋼鋸嶺實地是在沖繩浦添市的前田高地,事實上只是一座丘陵——前田高地最高處也沒超過190米,而丘陵在地理學上的定義就是不超過200米。下圖標150HILL處,就是鋼鋸嶺的右端。

對比實景,美軍的攝影應當是選取了一個相對看起來危險角度。但注意觀察標紅圈處的實物的對比,就可以看出,真實的鋼鋸嶺坡度並沒有那麼的驚心動魄,雖然前田高地總高130米是肯定的。需要用繩梯的高度,多半也並非是100米,而只是幾米或十幾。也就是說,這是一片130多米高的山地,然而最頂上的峭壁高度,並不算太多。請注意上圖的為朝岩,那是整片前田高地最高的地方,標高只有148米。

對比戰時的日方的圖片也可以看出,山上狀態與現時接近,有植被,坡雖陡峭,但絕不是90度垂直。
上圖左側照片的全景和拍攝角度也提供了更多的細節,這座懸崖的垂直高度很可能大約只有6-8米。(前田高地總高130米,但並非全部是絕壁)這樣一來,影片中渲染的地形驚險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從三樓掉下來和十樓掉下來,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

現在實景地的俯視角度,也可以看出山勢。事實上戰前山坡上還有很多本地人的洞穴式墳墓,如果真是絕壁,人爬得上去嗎?又不是懸棺。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多斯有那麼強的的神力能把近將100個人從近百米的垂直懸崖上連接不斷地垂下去——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電影里演的那麼驚險,戰友們完全可以在下方几米的位置接應。

上圖中浦添消防局和為朝岩之前的地對就是鋼鋸嶺。陡坡就那麼一小截,估計坡度是在60-70度?
如果說戰後地貌有所改變,那麼看看戰時的圖片,地貌幾乎是沒有變化的。

美軍的戰時新聞圖片全景也可證實。

另外梅導拍的鋼鋸嶺之戰也並不寫實。

首先多斯所在B連不是新兵,之前人家早得過好幾枚勳章了,打過關島和菲律賓,不至於在沖繩看到一車車的陣亡戰友就被震撼了。

另外鋼鋸嶺日軍的戰術和戰鬥過程也描寫得也有些失實。鋼鋸嶺守軍在志村常雄的指揮下,實行的是日軍非常有名的夜間攻擊,所以那一天,不會有讓多斯軍醫和小夥伴一起在坑裡安靜聊天打盹,到清早日軍才出來打戰的場景。

鋼鋸嶺戰役實景的另一個場面是手榴彈橫飛,日軍一直用雨一樣的手榴彈來攻擊爬斜坡的美軍,不僅從嶺上,也從地道口,並不是放著美軍在那吊個梯子就傻子式的就不管了。這其實也可以解決知乎上的另一個問題:血戰鋼鋸嶺中,日本兵為什麼不把爬嶺的繩梯鋸斷? - 軍事 - 知乎 ,日軍真的不是傻子。

最後日本守軍軍官並沒有切腹。這一段估計是移植的一個月半後的牛島滿。(而且為毛要把人家要切腹的肋差裝在」XX號外科器「的金屬箱里!還給個大特寫。我最初還以為是名刀或刀箱的銘文,看了好幾次才辯認出那是日本軍醫用的器械箱,真是亂入)

前田高地之戰(鋼鋸嶺)是77師向首里城進攻的前戰,日軍在沖繩採用的戰略是「寢技」,大約意思是儘可能地消耗美軍的實力,讓美軍放棄對於本土的進攻。所以,前田高地主要指揮官之一的志村常雄大尉早就接到師團的命令,血戰,但一旦守不住,就往首里平原町撤,繼續在首里城血戰。所以戰死在前田高地的日本軍人有很多,但是他們並沒有自殺切腹的記載。活下來的日本兵基本都去了首里繼續打或留下來繼續打游擊。
事實上,按傳統,不是所有日本軍人都有資格切腹的,僅有舊武土家庭出身的才可以,沖繩戰役中另一位高級將領海軍中將大田實,雖然是劍道六段,但也只能以手槍自殺,而不是剖腹。牛島滿因為是薩摩武士的後代,才可以切腹。如果在電影中的這個節點特意增加虛構的鋼鋸嶺軍官切腹,大約是想突出日本特色和日本人已瘋吧。但這是不符合戰爭進程的。相當於上甘嶺才打一兩天,英雄們就紛紛舉起爆破筒要和敵人同歸於盡了——事實上,這是發生在上甘嶺戰役打到中期以後才發生的事。


總之這部片子,在我看來戰爭場面是挺炫的,裝備也沒出啥錯,然而故事結構失衡,私貨太多,布景一般,軍事常識各種漏洞——密蘇里號上裝有二戰後才有的玻璃窗和天線,鋼鋸嶺上的場面毫無特色,你換成哪次戰鬥都可以,M1不換彈匣,連沖繩著名的標誌性建築沖繩龜甲墓都沒整一個(人家《太平洋戰爭》第9集有啊)實在是不及《大兵》和《兄弟連》一半的嚴謹水準。所以在我看來,《鋼》一劇,是純正的戰爭片沒錯,還原了多斯真實經歷與戰鬥細節也沒錯,但是絕對不是一部所謂的」沒有硬傷「的電影。梅導那句」A TRUE STORY「的前導語,真是兌了不少水的。

利益相關:非軍迷,但實地考察過沖繩戰役遺址。


看國產抗日劇、抗日電影,我們常常被裡面的橋段震驚,手撕日軍、子彈會拐彎、手榴彈炸飛機……很多時候搞不清是編劇傻,還是編劇當我們傻。


但《血戰鋼鋸嶺》裡面主角開掛的真實經歷,比國產抗日劇更令人震驚。

(註:下面有劇透)


二戰時,有1600萬美國兵上了戰場,其中只有431人拿到了榮譽勳章(這是由美國政府頒發的美國最高軍事勳章,頒給那些「在戰鬥中冒生命危險,在義務之外表現出英勇無畏」的軍人),差不多4萬人里出一人,比在北京上戶口還難。


而在這431個人裡面,有一個士兵,什麼人都沒殺就拿到了勳章。


這個士兵叫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oss ,下面簡稱「道哥」)。

(道哥後來聾了,圖來自網路,下同)


1941年,珍珠港被日本人偷襲後,道哥應徵入伍,參加訓練。


但道哥訓練時拒絕帶槍,被分到步兵隊的他不想殺人,想當軍醫。


早在二戰開始時,美國還沒參戰,道哥就已經知道,他們這一代年輕人會被拉到戰場上去。他去參加了醫療培訓,這樣上戰場時,他就能當軍醫救死扶傷,不用拿槍殺人。


當時的美國人都很好戰,想復仇打死日本,那些一起訓練的士兵看道哥連槍都不拿,都笑話他,罵他是孬種,丟盡了美國男人的臉。他們不僅打道哥,在他晚上禱告時扔鞋,還威脅說要殺死他。

有個軍人警告道哥,只要你上了戰場,我保證你不會活著回來。


道哥真的是孬種?怕見血?


不是,他只是不想殺人。


道哥是個很虔誠的基督教徒,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全是基督教徒的家庭,上學也是去教會學校,很堅信第六誡,認為所有殺戮都是錯的。(聖經《十誡》,是上帝給教徒頒布的十條規定,必須遵守,第六誡是不可殺人。)


小時候,道哥家裡掛著《聖經》十誡和一些祈禱圖文。有一幅畫道哥看了很震撼,是「該隱殺死亞伯」的第六誡——該隱手中拿著棍棒,殺死了他的弟弟亞伯。


除了第六誡,影響道哥永遠不殺人的還有另一件事。


道哥爸爸是個酒鬼,有一次喝醉酒跟別人吵架,還拔了槍。


道哥媽媽報警後說:「警察快來了,你拿著槍太危險了。」讓道哥把槍藏起來。


道哥當時很害怕,藏好槍後一出來,就看到爸爸被警察帶走了。


從這以後,道哥認為槍是邪惡的東西,堅決不碰。

長大後,道哥上了教會學校。到18歲的時候,他想跟老師來中國傳教,但最後還是參了軍,報效自己祖國。


參軍後,道哥每次訓練前都會讀一段隨身攜帶的小本《聖經》,睡前也做禱告。


但有一件事他很苦惱,每周的安息日(就是周六)他都要去教會禱告。(《聖經》十誡的第四誡,就是守安息日,紀念上帝創造的日子,這一天不工作。)


訓練第一周,士兵都不能離開基地,道哥提前做完任務,想去參加安息日。道哥向高層申請,高層同意了。


但到了第二周,道哥要離開基地時,訓練的長官找他:「你以前參加安息日,那是你以前在家,但現在,你在軍隊,你必須服從軍隊的安排。」


道哥不認同,說自己可以延長平時的訓練時間來彌補。


戰友們都嘲笑他,但道哥很堅持,再次向高層申請。


最終,高層批准了,不過大家仍然不爽他,長官也認為他脫離了訓練節奏,甚至以「違反軍規」的罪名把他送上了軍事法庭。


道哥沒有屈服,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和做法,多次申訴。最後,道哥不僅沒被開除,反而還被派去當了軍醫。


訓練結束後,道哥被派到了太平洋戰場,參加沖繩戰役。

沖繩戰役是二戰中的關鍵戰役,從1945年3月一直打到6月,日軍10萬多人傷亡,美方盟軍8萬多人,兩敗俱傷。血戰鋼鋸嶺就是其中一場慘烈戰鬥。


沖繩島的中間,有三條東西走向的山脈,陡峭的懸崖和狹窄的山谷形成天然屏障,日軍利用地形修建了大量的洞穴、地堡,用坑道連接起來。


日軍在這裡安排了11萬士兵,每道山嶺防線都有重兵把守。美軍進攻很緩慢,每天只能移動一小段,戰鬥非常慘烈。


道哥所在的部隊是77師。上了戰場,即使是軍醫,也都是配備武器的,但道哥拒絕帶任何武器,頂著子彈和炮火把受傷的士兵抬回來。

(道哥救傷員)

在戰場上,一般情況下,醫生只能按照受傷輕重有選擇地救人,輕傷的救,重傷的給點嗎啡讓他等死。


但道哥不一樣,他始終按照「能救一個是一個」的態度救人。


有一次,一個士兵雙腿被炸斷,胸部中彈,別人都放棄了,他硬是把士兵拖了回來,後來這個士兵活到了72歲。


傳記《Desmond Doss in God"s Care》里還記錄了另一件事。一次,道哥跑上戰場救人,一個日本狙擊手瞄準了他,戰友們都被日軍壓制在戰壕里,沒辦法掩護道哥,眼看著他就要被打死。


但狙擊手一直沒開槍。

多年以後,一個美國傳教士在日本講了這個故事。那個日本狙擊手知道後說,當時他是要開槍的,但扳機不知道為啥出了毛病。


道哥的勇氣和信仰漸漸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沒人再侮辱他,瞧不起他。


1945年4月29日,道哥所在的部隊受命去佔領一個120米高的懸崖。

(爬上鋼鋸嶺)

開戰前,戰友們都圍著道哥做禱告。


接著,A連率先進攻懸崖,但遭到了日軍的拚命抵抗,一直攻不上去,退了下來,很多士兵都受傷了。B連繼續攻擊,到了晚上,終於佔領了懸崖。


這場戰鬥,他們一個人都沒死,大家都認為是道哥的禱告保佑了大家。


佔領這個懸崖之後,日軍暫時退守。


5月5日,日軍發起反攻。


一大批日軍從洞穴里出來,朝他們掃射,旁邊也飛來了5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彈,一陣陣煙霧瀰漫,炮彈沿著山嶺砰砰爆炸,石頭和灰塵嘩嘩落下。

美軍儘可能地跑起來,躲進低緩的土坡;道哥和六個戰友也躲進了小土壕。美軍的迫擊炮隊開始射擊,想讓日軍退出懸崖。


幾聲巨響,幾顆手榴彈在道哥附近炸開,道哥看到一個躲在護牆外的日本兵。


道哥叫了一聲中尉,指了指日本兵的位置。


中尉說,我們會打死他。


但小土壕的坑道太窄了,能夠射擊的縫隙太小,子彈沒打中。


日本兵發現了他們,朝道哥他們扔了手榴彈。


他們只能躲著,沒辦法移動;這樣下去,七個人遲早會被幹掉。道哥覺得這一次肯定要死了,開始禱告。


中尉把他的包扔出了小土壕,包里裝著兩顆當煙霧彈用的白磷彈。


日本兵又扔了一顆手榴彈,剛好落在那個包上。


神奇的事發生了,手榴彈沒有爆炸,只有白磷彈在燃燒,升起了一道巨大的白煙。


「快,離開這裡。」中尉喊。


借著白煙的掩護,道哥他們一個接一個,通過了狹窄的縫隙。道哥拖著急救包,讓別人先走,他們撤出小土壕的時候,白煙也消失了。


這時,其他戰友也剛從掩體出來。一陣猛烈的炮火從前方打來,他們只能後撤。步槍噼噼啪啪到處響,為了掩護撤退,他們發射了一些白磷彈作掩護,然後結繩爬下崖底。


等到長官在崖底清點人數時,只有32人(不到三分之一)安全到達。


很多傷兵沒辦法順著繩索爬下來,道哥留在了崖上,搶救他們。


大家都覺得沒希望了,但道哥改進了結繩的方法,用一根繩索和斷崖旁邊的一根樹樁,一個個地背起傷員,把他們送到崖底。


道哥不記得自己到底救了多少人,他不停地禱告,祈求上帝讓他多救一人,多救一人也好。


5個小時後,大家都安全了。


當時太混亂,大家都沒數道哥救了多少人,只知道救了很多人。長官說是救了100人,但道哥很謙虛,說只救了50人。後來,在道哥獲得榮譽勳章的引文中,取了二者的平均數,定為75人。電影里也沿用了這個數字。


回到部隊,長官看到道哥的制服被血和汗浸透,已經干硬,還飛滿了蒼蠅。長官說,我們會給你一件新制服,接著找來軍隊的攝影師給道哥拍照片。

(道哥清理乾淨後,攝影師拍了照片)

5月21日,道哥又冒著子彈去搶救傷員,被日軍追擊,他和另外3個戰友被迫藏到一個山洞裡。


他們等到晚上,趁黑夜撤離。可剛出洞口,日軍就扔了手榴彈。道哥為了掩護戰友逃出去,雙腿被炸傷了。


道哥不想連累別人,自己躲在洞里等了5個小時,直到援軍來救。


被抬出山洞時,道哥發現了一個傷很重的戰友,他馬上從擔架爬起來,要求醫生先救這個戰友。

然後他和另一個傷兵相互支撐,一瘸一拐地撤退。


這時,子彈飛來,道哥又用手臂護住了戰友,但他手臂也被打傷了。


當時戰爭快結束了,道哥準備回美國治療,但他發現妻子送的小本《聖經》丟了。戰友們都爬上懸崖,幫他尋找,最後找到了,把《聖經》寄回給道哥。


戰爭期間,道哥一直帶著這本《聖經》,上面寫著妻子的贈言——


「親愛的,

每當你閱讀聖經,遵從信仰,上帝就會賜給你力量。

我祈願上帝會照顧你,不管你的路多麼黑暗,你也不會悲傷或者孤獨。

假如有一天你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我們會在天堂里重聚,上帝會賜給我們一個美麗的地方。」

(道哥和妻子)

這就是《血戰鋼鋸嶺》的真實故事,也是導演梅爾·吉布森一貫想要講的——宗教和信仰的主題。


最後,推薦一下我的專欄「魔宙」。我會在上面寫一些案子,都是我基於社會新聞或都市傳說所寫的犯罪故事。


全國每年10%的被拐兒童賣到了這裡,找回的孩子中有人染上了性病 - 來自專欄「魔宙」


【先吐個槽,每次「如何評價XX電影」的問題高贊回答都是一堆對電影劇情、背景、主創人員的介紹,跟評價毫無關係,真是無趣極了,以後另開個問題「介紹一下XX電影」如何?】

去看之前只知道是個硬R級、真實血腥的戰爭場面,具體劇情我什麼都不知道,結果是我對血腥場面做好了充分心理準備,沒有受到太多視覺震撼或是腸胃震撼,反而是真的被故事吸引了……
雖然本片論敘事,像所有「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一樣,終歸歸於了一部電影應有的衝突與節奏,從救貓咪時刻,到危機決定,一切都中規中矩。這部電影真的突出的是它傳遞的價值觀,不是德斯蒙德·多斯的conscientious objector,我不是信教人士,我真的並不理解他!但這部電影所傳達的並不是這個,而是與大眾不同,卻堅定真誠的信仰的力量。
記不太清具體台詞了,但多斯每一次說,「我知道我不正常」,是本片最觸動我的時刻,他的臉上笑容補全了後半句,「我們不相同,但我並不認為你是錯的,我也不會改變」。


=============

其實還是很想多嘴一句: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紀錄片和真實事件本身,是不一樣的【。
故事的世界有它自己的一套規則,考據癖什麼的我不反對,但如果拿考據作為批判的話,也是要考慮到電影表達手法故事邏輯上的原理的。


@安嘉門院 的答案裡面認為32聯隊第2大隊長志村常雄戰死在前田高地,這是不對
志村常雄是陸士54期,沖繩戰役他24歲,當時第2大隊的編成是:
歩兵第32連隊第2大隊
   大隊長 志村常雄 大尉(24歳)
      第5中隊 大場中尉(42歳)
      第6中隊 菊池中尉(大隊長が隊付見習士官の時の中隊付准尉)
       第7中隊 大田中尉 
       第2機関銃中隊 和田中尉
       第2大隊砲小隊 日原中尉 
配屬部隊
    速射砲中隊主力、獨立機関銃第3大隊第2中隊
前田高地參戰的日軍主要包括獨步12、14大隊、32聯隊第2大隊和獨立步兵273大隊,雙方狀態見下圖

前田高地戰鬥的具體經過參見(注意一下,這裡面的時間應當提前一天才是美軍時間)
http://www.okinawa-senshi.com/maeda-new.htm
5月6日美軍307團攻佔前田高地主峰,並前出至187高地,前田高地附近的守軍,包括獨立步兵12大隊、步兵14大隊、獨立步兵273大隊和步兵32聯隊第2大隊被完全孤立,於5月10日開始轉進,志村常雄企圖率第2大隊從美軍包圍之中突圍而出,但未能成功,只能在原地潛伏,直到7月份向國頭地區轉進

沖繩戰役結束以後,志村常雄仍然率領第2大隊殘部在沖繩進行游擊戰鬥,他曾經在1967年版日本最長的一天里出現過,「在沖繩,曾經頑強地死守前田高地的大隊長志村常雄大尉仍然在打游擊。為了突圍到北方去,他正在試圖偷一輛美國軍車。猛然間,曳光彈在空中飛舞,象放煙花,五光十色,美不勝收。他想了想,這大概是他夢寐以求的日軍的反攻吧?」

一直到9月4日,第2大隊殘部在志村常雄率領下才向美軍投降(一般認為第2大隊投降時還有200人左右,但實際可能只有50人左右)

戰後志村常雄加入了陸上自衛隊,曾經擔任過陸上幕僚監部總務課長、富士教導團團長、陸上自衛隊富士學校副校長等職務(參見:https://www.newikis.com/ja/wiki/富士教導団),並著有回憶錄

補充一個我經常提到的小段子,多息軍醫信仰的是安息日會,這個教派在中國也有分支,主流是參加三自,但也有不參加三自的老老派,但是中國主流基督教徒一般認為安息日會是異端,我們溫州的安息日會大約可以分成五派,一個村落甚至會有三座同屬安息日派的教堂,三方勢如水火,即使是父子兄弟也往往互不往來,(下面的文章遺漏了一個只有地區影響力的小教派,該派在文革期間被安息日會主流開革出去了),其中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使用288首讚美詩還是700首讚美詩,引用一段文章:

當我抵達蒼南後,很快得知當地安息日會大體分為四派:老派、老老派、新派、新新派。這些派別的區分,有些是因對安息日會禮儀、神學思想理解不同形成,有些是對三自的看法不同造成。例如所謂老派和老老派(或稱曠野派)在禮儀和神學思想上沒什麼不同,都突出十誡、守安息,著重飲食規定,對先知懷愛倫推崇備至,使用舊詩歌288本,認為一字不能改。其不同之點是老派參加三自組織,而老老派則不參加三自組織,並自認是唯一得救的教會,加入者需重新受洗。


新派則強調因信稱義的教義,高舉釘十字架的耶穌,使用三自出版的《頌讚聖詩》700首等等。新派的產生主要歸功於舒成虔牧師,他從五十年代自己親身受迫害的經歷中看到了「因信得救」的亮光,[1][1]在他影響和和帶領下,溫州多數信徒成為這樣一類的安息日會信徒。由於他們與老派在神學思想和對律法的認識、禮儀等有分歧,故被老派稱為新派。


至於所謂新新派的出現據說是因為前些年舒成虔牧師去世後,新派內部分裂,一些人堅持沿著舒成虔的路線走,另一些人希望恢復某些安息日會的老傳統。於是後者將前者稱之為新新派,而自己則稱為新派。其中新新派中多數以青年人為主。這次蒼南的福音大會就是由所謂的「新新派」出面組織的。


鋼鋸嶺:信仰與救贖的最後一戰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從人類的誕生的那一刻起便有了戰爭。一部文明進化史,同樣也是一部人類野蠻史。


雖然我也知道建立一個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總要訴諸血和鐵。但和平崛起不是沒有可能的,就像拉爾夫·沃爾多·埃莫森說的那樣:「真正而持久的勝利就是和平,而不是戰爭」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窮兵黷武的言論在網路上甚囂塵上,屢見不鮮,彷彿戰爭和自己玩過電子遊戲如出一轍。有良心的知識分子企圖用藝術作品來讓人們看看戰爭的殘酷。於是我們有了《格爾尼卡》、有了《戰爭與回憶》、有了《現代啟示錄》。


要說戰爭唯一的好處,恐怕只剩下為藝術家們提供靈感的源泉吧。所以就有了這部梅爾·吉布森執導,加菲爾德主演的戰爭題材佳片:《決戰鋼鋸嶺》

電影大背景:沖繩戰役

珍珠港事變後,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場上,最著名且打的最艱苦的海上登陸戰役除了硫磺島戰役,便是沖繩保衛戰了。


該戰役規模空前的龐大,雙方陸海空三軍皆出動。雖然美軍擁有絕對優勢兵力,掌握了制海權和制空權,選擇了有利的登陸地段;但是,戰術呆板,畏懼夜戰、近戰和攻堅,也未及時進行海上迂迴。

日軍利用坑道和反斜面陣地,抵消美軍火力優勢,以近戰火力和小分隊夜間出擊,頑強戰鬥達3個月之久;以「神風」自殺飛機為主擊毀擊傷大量美海軍艦艇,但陸海軍及其航空兵行動不協調,並放棄了水際灘頭作戰的機會。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同時,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


而關於電影中的很多戰術,現實中確有其事。推薦大家去看另一位大導演伊斯特伍德的《硫磺島家信》,兩部電影對戰爭的描寫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日本人晚上挖坑道,白天出來偷襲;瘋狂的軍國主義不要命的沖向炮口;美軍士兵為了拿下陣地,必須冒著槍林彈雨攀岩懸崖峭壁等等等。

同名人物的電影改編

以二戰時期的沖繩島戰役為背景,講述基於信仰與良知而拒絕持槍上陣的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赤手空拳闖入槍林彈雨,隻身勇救75名戰友生命的故事,道斯也成為了二戰中唯一一個獲得英勇勳章的拒服兵役者。

《v字仇殺隊》中有句經典台詞:「面具下的不僅是血肉之軀,還有思想,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道斯為了拯救被困的隊友,竟然在槍林彈雨里忙活了十幾個小時而毫髮無傷。事後還有自稱狙擊手的日本俘虜說在鋼鋸嶺見過這個作死的衛生兵但每次沖他開槍子彈都會卡殼。


第二次攻打鋼鋸嶺便沒這麼幸運了,在現實中經過了日本兵的一個巢穴時,道斯為了掩護隊友,踢開了飛來的手榴彈,也因此炸傷了自己的雙腿。


影片的最後,道斯被踏上擔架就結束了。但故事其實才剛剛開始


在被擔架抬下去的路上,道斯決定把擔架讓給另一名傷員,堅持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此時他腿上至少有十七塊彈片,路上還被日軍狙擊手打了一槍,這導致他後來耳朵完全十足,接受了將近五年的治療,才漸漸好轉。


道斯與多蘿西的愛情故事也打動了不少觀眾。現實中道斯和多蘿西是在教會認識的,而多蘿西後來確實成為一名護士,不過是在道斯受傷回來以後的事了。

強大的卡司陣容

《血戰鋼鋸嶺》彙集了全球超過70億美元票房的豪華演員陣容


男主道斯扮演者安德魯·加菲爾德,曾參與電影《社交網路》、《超凡蜘蛛俠》,憑藉精湛的演技獲得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夏日電影男星的提名。


現實中道斯是個誠懇的信教徒,也是職業軍人眼中的膽小鬼、瘦竹竿。加菲陽光俊朗的容貌,配上略帶憂傷的個人氣質。把道斯入門三分,向死而生,將個人的信仰和戰爭硝煙的殘酷深入刻畫。讓觀眾懂得了和平的難能可貴,與人性與信仰的堅守。

男主父親扮演者雨果·維文曾飾演《黑客帝國》中飾演了史密斯幹員《魔戒》系列電影中飾演了林谷的精靈領主

《美國隊長》中的反派紅骷髏等。

本片中飾演的是一戰老兵,在經歷了戰爭的殘酷洗禮後。熏酒、打罵妻兒,討厭戰爭。

但這個角色是矛盾的,父親一方面厭惡戰爭,一方面看見兒子的信仰得不到尊重時,又會去伸冤幫助。梅導安排這個角色,有血有肉,讓我們看見了老兵被遺忘的無奈

看見了戰爭年代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殘酷

看見了戰爭對一個家庭的摧殘是多麼可怕

可以說雨果的表演已經壓過了加菲,作為老戲骨的他憑藉此片拿一座奧斯卡最佳男配不成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阿凡達飾演者薩姆·沃辛頓、女神泰莉莎·帕爾默等加入。


真實殘酷的戰爭現場

本片在美國上映時,定義為R級內含血腥暴力等場景,引進國內時刪改了30秒的片段。整部電影是我看過最真實還原二戰慘烈場景的戰爭片:硝煙瀰漫、戰火紛飛、殘垣斷壁,都讓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錯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梅導的堅決和演員們的敬業。


梅導對於暴力的理解是刻苦銘心的,這源於他悲慘的童年生活。所以也造就了不同於《殺死比爾》中美感與血腥同在的暴力美學,梅導熱衷於暴力真本質的內核:殺戮。《勇敢的心》、《耶穌受難記》、《啟示錄》都是他早期關於殺戮暴力最完美的詮釋。

打個比方,昆汀更像徐克,暴力中永遠追求視覺的美感,可以說是暴力依託美感。而梅爾更像是吳宇森,用暴力製造美感


這就不難理解梅導拒絕使用CG,而是通過人工雕塑等比模型,模擬搭建高模擬度的戰場地貌。拍攝過程中,劇組秉承「純實拍」的原則,例如被氣浪打飛的演員,身上的火焰是實打實的。再例如,電影中有諸多血腥的畫面,被炸彈炸飛的雙臂,被榴彈打穿的頭顱,還有日本軍官的剖腹自盡。

蟄伏之後的沖奧之作

因為涉嫌侮辱猶太人,梅爾被好萊塢雪藏十年之久,以至於我們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那部囊括了五項奧斯卡獎項並成為電影史上的千古流芳之作《勇敢的心》。

作為好萊塢以低產高質著稱的奧斯卡最佳導演,他所執導的影片總在籌劃之初便備受各界矚目。


戛納電影節期間就曾憑藉粗剪版本,以93分的高分破口碑調研公司歷史紀錄

威尼斯電影節的首秀也被評價為「教科書一般的經典大作」。


繼包攬多項奧斯卡前哨獎項提名、大獎後,《血戰鋼鋸嶺》北美公映口碑的全面爆發,IMDB8.6分基本可以排到影史top50里了。

該片還在近日公布提名的「評論家選擇獎」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七項提名。


《TIME》(時代周刊)給出了「繼《拯救大兵瑞恩》後最震撼的戰爭場面」的評價

北美各界影評人也讚不絕口:「如果說《勇敢的心》是梅爾·吉布森的天花板,那《血戰鋼鋸嶺》幾乎可以與之比肩。」


國內豆瓣的評分也高達8.7好過90%的戰爭片

有趣的是當年《勇敢的心》戰勝了李安的《理智與情感》獲得了奧斯卡獎,而李安似乎和梅爾冤家路窄,今年兩部同樣戰爭題材的電影上映。可惜的是,這一次李安又輸了。


深刻的人性思考

中國人大多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所以也無法理解許多簡單、純粹看似神經病的行為。


其實信仰和座右銘一樣,是自己精神賴以生存的基石,是自己戰勝痛苦的力量,是區分你我的要素。


為什麼道斯的事迹如此偉大,因為他堅持了自己的信仰:不殺人。就如他自己所說:「你們去戰場是消滅人,我去戰場是拯救人。為什麼我沒有這點權利。」

說到底,這不是一部反戰電影,因為道斯不反戰。道斯也有自己的國家榮譽,也願意為國家去犧牲,只不過他內心擁有更強大的普世精神,願意如同耶穌一樣接納、愛戴、呵護每一位受傷的人。


戰爭其實是社會的小縮影。身處都市的我們也會被條條框框所束縛。為了從眾,為了服軟,拋棄夢想,苟且偷生的人大有人在。


而道斯的英雄事迹讓我們看見了信仰的力量,也看見了與眾不同、劍走偏鋒的魅力。


誠然,這個社會不能被所謂的信仰而打破長久來的秩序。但片面的專註,比盲人摸象來的更加珍貴。

那些閃耀著人性光輝,卻離經叛道的人是值得被稱作英雄的


公眾號:亂嚼舌根


不拋棄,不放棄!對我而言的今年最佳戰爭片

節奏張弛有度,配樂恢宏壯烈,而且最為難得的是對於戰爭殘酷血腥場面寫實的表現,看的我心揪成一團。設身處地想更加能感受到男主信仰的堅定,不帶槍沖入煉獄般戰場的不易。那一刻,我覺得天上的父將力量灌注他身上,在信仰的支持下他完成了鋼鋸嶺的奇蹟,一個晚上拯救了75個士兵。

作為男主,加菲表現特別出彩,而飾演他父親的雨果維文也將自己一個身受煎熬內心矛盾的角色體現得入木三分,本人不喜歡劇透,這裡就點到為止,真心希望大家可以去電影院好好觀賞。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回家看了另一部電影:93航班。

觀影后一直縈繞在腦海中的一絲困擾在看完93航班的一個鏡頭時突然清晰起來。

那個困擾就是,在鋼鋸嶺片末,戰友們在完全和他們所信仰的對立面的感召下,奮勇殺敵,殺戮場面有了詭異的崇高感,恰恰與主角的信仰背道而馳。同樣有詭異的崇高感的日本軍人的切腹。我不相信是因為梅爾吉普森是想諷刺,就前半段的敘事和鋪墊來看,他當年的犀利和憤怒已經不在了。我喜歡他早期那部:《啟示》。

我覺得這部電影中對主題內核的討論,連梅爾吉普森自己都處於矛盾中。這才是致命傷。這個搖擺直接削弱了電影的力量。

很多人把這個電影類比sully。不認同。sully我要和flight里的丹澤爾華盛頓比。如果比,我看可能會和《細細的紅線》比。南太平洋,拔碉堡,殘酷,細膩。

我非常喜歡《細細的紅線》,多位重量級的男演員奉獻了即使是幾個鏡頭都飽含深意和探討價值的角色塑造。

人是靈魂,是故事的心。

所以我喜歡《美麗人生》多過《辛德勒的名單》,我喜歡《黑鷹墜落》多過《拯救大兵瑞恩》,喜歡《風語者》多過《戰馬》,喜歡《戰爭之王》多過《狂怒》,喜歡《太陽眼淚》多過《特種部隊》,喜歡《美國狙擊手》多過《兵臨城下》。

《鋼鋸嶺》顯然也很重視人性刻畫——戰爭場面就不說了,肯定不是最暴烈的——但是淺了。男配角們平板了些,男主角又有點用力。女主不錯,像更美國一點的kk,然而她和老爹的戲份戛然而止′???`另, 前半段的配樂贊贊的。

哦對,93航班的那個鏡頭,是在被劫持的飛機上,劫機人和將死的美國民眾在白熱化之際,同時念起了格各自宗教的經文。這種點睛之筆,太有力量。


關於電影:先聲明,本篇只是雜文,不是影評,那種高端大氣上登次的小清新,老蔣干不來。

《血戰鋼鋸嶺》一公映,作為軍事死宅第一時間就跑去看了,看完之後很多話想說,又想不出好的文體來,權當雜文一篇吧,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原諒則個,倒也洒脫隨意。

上映之前很多說好看的,權當是托,上映後也有說不好看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直白講,校長覺得--好看!


值得一去,導演梅爾.吉布森,近十年沒有拍片,從未拍過爛片,說《勇敢的心》《啟示》《耶穌受難記》都是他拍的就知道是什麼量級的了。

本片節奏的把握也堪稱張馳有力,舒緩自如,前半段陽光溫馨,新兵訓練開始的裸奔男和剁腳男甚至引起了陣陣的笑場,具體的就不劇透了,自己去電影院體會吧。男主角是超凡蜘蛛俠的飾演者,英國小哥安德魯.加菲爾德。

從死軍宅的角度看,片中場景真實殘酷,甚至可以說真實到血腥,據說跟北美版比較,這回總局大爺只刪了約10秒(有說1分鐘),個人感覺可能是男主洞房花燭的那段不可描述被咔嚓了,血腥殘酷真實的戰爭場景應該是完整的,實屬難得,難得。

從服裝道具上看,堪稱精緻,美軍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勃朗寧1918,m3黃油槍,芝加哥打字機湯姆遜衝鋒槍,1911手槍,日軍的38式步槍,歪把子輕機槍,92重機槍都得到了真實的還原體現。

沒發現什麼硬傷,起碼《拯救大兵瑞恩》里不嚴謹的虎式坦克T34底盤,《狂怒》里只會直線前進後退的虎式,一輛不能動彈的饅頭(謝爾曼坦克)正面死杠德軍一個營的美式神劇加鬧劇這次沒有看到。

總之對比國內手撕鬼子,舉著ak47的八路那是一腳天上一腳地下,中國導演大爺們走點心吧,要不以後拍片武器顧問讓我來?

《血戰鋼鋸嶺》是真人真事改編,來自二戰上等兵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這位老大了不得(請自行腦補,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作為良心反戰者,這位老哥是唯一一個以拒服兵役者身份,從未殺死一個敵人而獲得美國最高獎章--榮譽勳章的人。

這位老大在著名的沖繩戰役中,在一處斷崖前,救護了75名傷員(戴斯蒙德自己承認救了50人,而同部隊的戰友認為他最少救出了100人,最後上報時折中為75人),最近的距離,戴斯蒙德離日軍戰壕只有幾米,這位大哥跟打了雞血天照大神附體一樣,一個人在日軍眼皮子底下忙活了10多個小時而毫髮無損。

下面這位就是上帝親自罩著的大哥,戴斯蒙德一直活到2006年,時年87歲才壽終正寢。

戰後一名被俘的日軍狙擊手承認,當時他發現戴斯蒙德在陣地前沿跑來跑去,射擊時卻無法擊發,扳機出了問題。。。。。。


最傳奇的是,最後一天作戰,戴斯蒙德被炸傷了右腿躺在擔架上,在回去的路上發現了另外一名傷員,他堅持把擔架讓給那個傷員,自己走回去,那天是周六,這次這位開了掛的大哥可能惹上帝他老人不爽了(說好的祈禱日呢),在他回去的路上又挨了一槍,不過他還是自己走了回去。。。。。。

說完電影,我們來說說信仰,在本篇中貫穿了兩個信仰,一個小的信仰是戴斯蒙德的個人信仰,戴斯蒙德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一員,他甚至拒絕在周六訓練和工作,堅決不拿槍殺人,堅持周六禱告,還有一個大的信仰--國家和民族,雖然戴斯蒙德堅持不持槍作戰,但是他卻堅持要求到戰場第一線,堅持願意為國獻身,承擔公民的職責和義務,為對抗敵人做出貢獻。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國內的兩種人,一種叫囂不打仗,哪怕是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誰愛去誰去就是他們的口頭禪,不願承擔作為國民的的義務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奉獻,而且各種理由永遠不缺,這種人不過是沒有責任感沒有信仰的懦夫,有這種人的存在,我們就是上了前線想想保衛的是這種人也足夠叫人沮喪。


另外一種人盲目叫囂戰爭,看不到戰爭來帶的巨大的破壞和戰爭絕非兒戲,其殘酷和血腥的一面決不是在空調房打嘴炮靠鍵盤可以體會的。竊以為這兩種人最該去看看《鋼鋸嶺》。

寫在最後的話:美國人絕對不缺乏戰爭意志,美國文化就包含尚武精神,鋼多氣少只是在特定環境下鼓舞人心的結論,無論你用褒義還是貶義的詞來形容,美國人也只是相對的怕死或者重視生命,這跟西方人和東亞人對死亡的認識,態度和概念有差別有一定關係,誠然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人不知道為什麼打仗而迷茫,國內反戰情緒嚴重,前線官兵作戰意志也不堅定。

但是二戰的太平洋戰爭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人全面動員,幾乎所有人都踴躍參軍,不畏生死,甚至當時在美國國內有人因為身體條件不合格不能參軍而羞憤自殺,《鋼鋸嶺》里也有所表現,主人公周邊所有的人都以參軍為國效力為榮,戴斯蒙德雖然堅持自己的信仰,堅決不拿槍殺人,但是為了國家的榮譽和保護自己的國家,在本可以不服役的前提下也堅持要求以醫務兵的身份參戰,承擔起一個國民的責任,老蔣不由得感慨:人總還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謹防好萊塢洗腦!改變我們的價值觀。

正所謂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本篇其實堪稱美國抗日主旋律影片,宣揚美國價值觀,弘揚美國英雄主義,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畢竟我們不是美國人,美國的價值觀美國的英雄主義都是為了美國的利益而存在的,而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應該反思的是,什麼時候我們也能拍點類似的題材,類似的效果,拍的好看,講的精彩的故事呢?美國與日本現在是盟國,可沒見不許拍攝美日戰爭的題材,我們中國現在能看到的好的戰爭題材太少太少了,是我們缺乏英雄嘛?是我們缺乏素材嗎?顯然不是。

對印邊境反擊戰,南沙海戰,西沙海戰,對蘇邊境反擊戰,對越邊境反擊戰,我們不缺英雄。

我們的英雄多不勝數,為什麼今天我們還一再掩耳盜鈴的自欺欺人?你不提,人家就跟你友好了?還不是在南沙和藏南瘋狂的侵蝕我們的領土!


不過也要國內的大導演大明星們給點力才好訶,總局們也該補點鈣了不是,我們不缺錢,缺的是意志意識和品位,還缺了那麼點信仰和精神。

老蔣服務的公司現在手上就有不少好的軍事題材,希望以後能有機會搞出幾部像樣的佳作來,搞得不好剖腹自殺謝罪去/(ㄒoㄒ)/~~(誰愛去誰去,嘎嘎)

那麼日本人呢?《鋼鋸嶺》這個片子會跟《南京,南京》一樣,在日本禁放嗎?日精怎麼看?(今天恰逢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1萬次的抗議不如一次行動,再讓本子放回干擾彈給我們看看)

整個太平洋戰爭日本天皇裕仁是最大的戰犯,所謂的一億玉碎,所謂的為天皇盡忠,戰爭結束了,那些戰敗後被逼迫赴死盡忠的亡靈如何想?

到死我們也沒有聽到始作俑者一句懺悔和道歉,也許我們用的方式不對,恐怕對於戰爭罪犯只有一種語言他們才能聽懂!

二戰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徹底清算日本在二戰所犯下的所有戰爭罪行。

可惜了,哈爾西的豪言沒有實現。


一向以寫實,粗暴陽剛著稱的導演梅爾吉布森,跨別十年眾望所歸給我們帶來了腎上腺素爆炸的《血戰鋼鋸嶺》。

讓電影重新離開了大量的綠背景CGI技術。扎紮實實的拍到每一個爆炸,每一條血管被割掉後的噴張。實打實的爆炸和拍攝,最真實的展現二戰的人間煉獄。用傳統老牌的拍攝手法,慢慢鋪展的劇情,讓很多有人回想起了電影戰爭片的黃金時代。那種久違的古典烈酒的滋味!又重新回歸了!


《血戰鋼鋸嶺》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故事很簡單,講述了一位叫德斯蒙特多斯的士兵拒絕拿武器上戰場,只救人的虔誠基督教教徒。

那麼真實的德斯蒙特多斯,和梅爾吉布森鏡頭下的德斯蒙特多斯有多少出入呢。在搜集網上和觀看過關於多斯的紀錄片後,給大家羅列了重要的一些部分。

1.關於「良心拒服兵役」(conscientious objector)

「良心拒服兵役者」簡單點說,就是上戰場不拿武器只救人的「士兵」。多斯應該算真正意義上第一位「良心拒服兵役」者。而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已經有位叫阿爾文約克的人就干過,拒絕拿武器,但是後來中途放棄了。所以多斯成了第一人。之後在越戰時期,曾有兩位士兵也效仿,分別是托馬斯貝內特和約瑟夫G小拉普安特。可惜的是他們在越戰時期就犧牲了。

2.關於多斯童年陰影

多斯的童年確實有陰影,他的父親酗酒,正好那個時期美國大蕭條,整個家庭瀰漫著恐怖。終於有一天多斯的爸爸和多斯的小舅舅(多斯母親的弟弟)都喝大發了。於是多斯的爸爸拿槍差點殺了多斯的小舅舅,而這時多斯的母親上前去阻止了(並不是多斯上前阻止的),之後多斯的母親報了警,多斯這時候才回到家看到了後階段發生的事情,他的爸爸被警察銬走。於是多斯決定從此不碰武器。

而電影把這幕變得戲劇化,多斯的父親拿槍想要干他母親...多斯上前阻止。

3.關於多斯和他老婆

多斯是虔誠的基督教徒,這是受到她母親的感染。而在多斯年輕的時候去教會,認識了同樣年輕的多羅西。於是他們因為同一信仰同一夢想走到了一起。而電影中把這幕拍成了傳統的愛情相識橋段:一位士兵看上一個護士,護士愛上了血氣方剛的士兵。

但是確實後來多蘿西成為了一名護士,但那是多斯在戰場上受傷退役以後無法工作,多蘿西要養家糊口,去考了護士職稱。

而多斯和多蘿西婚禮,是早在多斯去服兵役前就已經舉行了。也就是說多斯是結完婚辦理婚禮收完了紅包以後才去服兵役的。電影中多斯因為不願攜帶武器而不能參加婚禮,是為了增加戲劇衝突而已。

而在現實中,他在去戰場前確實有2周的探親假,但貌似被拒絕了。最後只給了3天。

4.關於鋼鋸嶺

大家可以看一部由伊斯特伍德導演的《硫磺島的來信》。裡面更詳細的展示了日本人在這些懸崖峭壁的島挖的盤絲洞。在鋼鋸嶺日本人也是這麼乾的。所以美國人剛上島的時候,對這些懸崖峭壁很是頭疼。

於是多斯和另外兩位士兵一起用貨網做了一個簡易的攀岩的道具。而這個道具在電影中多斯到戰場時候已經有了,而且還相當的完整,但現實中,這個攀岩的道具十分的簡陋。

5.關於戰友

現實中和電影區別不大,戰友在初期非常排斥多斯這種不拿武器的做法。覺得他裝腔作勢,裝上帝,你誰呀你?!所以大家都嘲笑他,排擠他,而且還拿鞋子物品砸他。至於電影里他被打得滿地找牙,也是為了戲劇需要。在軍營里被打成這樣,是要受到嚴重的軍規處罰的。

6.關於周六不工作禱告

多斯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所以他周六真的是不工作呀,虔誠的禱告呀。起初在軍營的時候就是這樣。後來上戰場實在沒辦法,只能周六也「上班」。但是上班前,他也必須禱告。這就有了電影里上戰場前士兵都在等他的禱告。

7.關於法庭審判

電影中他父親來救場。現實中當然沒有了。只是多斯的父親確實有在外場聯繫了教會的戰爭委員會,這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最後在拒絕2周探親假後,重新給了多斯3天的探親假。

8.關於救援日本兵?

電影中有一段是多斯在地洞了救了一位日本兵。

這一段是在紀錄片里多斯的戰友的描述。當然了,這位戰友因為政治正確,他的用詞非常小心,說得很含糊。一會說的是日本士兵威脅了多斯,一會說只是看見了某個日本兵有美國式包紮。而且多斯因為大愛嘛。等等等等。但是至於到底有沒有這件事情,至今還是一個小秘密。

9.關於多斯腳踢手榴彈

這個是真的,只是不是日本兵投降扔手榴彈。而是在一個夜晚,他們經過了日本兵的一個巢穴,被突然扔過來的手榴彈嚇蒙了,說時遲那時快,多斯一腳踢開。最後手榴彈在空中爆炸,炸傷了多斯的腿。之後多斯坐在原地等了5小時擔架才過來,但是抬沒兩步,多斯發現有戰友比他傷勢更嚴重,決定把擔架讓給戰友,自己走下去,而這時他被日本狙擊手打中胳膊。再次負傷。

10.關於多斯的後來

電影后面真實鏡頭,是電影的一個升華。看完電影大家全體起立鼓掌。真正的反戰核心就是得到世人的認同的價值觀。

現實中,多斯榮獲榮譽勳章,收到總統接見等等。但之後多斯的生活並不容易。他負傷太重,被認定為90%殘疾。接受了將近5年半的治療。1976年以後,完全失聰。1988年接收人工耳蝸手術才恢復聽覺。

因為戰爭多斯失去了勞動能力,他的妻子變成了家裡的勞動力,去考取了護士職稱,全職工作,增加家裡收入。多斯兌換了政府給的保險,買了一個四畝地的小房子。他和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平時在小房子的草坪里種植一些水果和蔬菜,但是最後為了全面維持生計,那塊草坪拿來耕作用了。之後多斯健康允許,開始嘗試做一些兼職,比如維修工,傢具工等等。

1991年,多斯的妻子多蘿西患上了乳腺癌,並死於一場車禍,而那次車禍正是多斯載著多蘿西去醫院的路上。

1993年,多斯再婚,贏取了第二任妻子,叫佛朗西斯。

2006年,多斯去世。

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關注大聰公眾號《大聰看電影》。只研磨精品,不追求跑量。


本片和伊斯特伍德的《薩利機長》對照起來看很有意思——兩位導演都曾鋒芒銳利,這次各自展現的美國英雄卻都很溫婉:一個是迫降河面拯救乘客的機長,一個是堅決不碰槍支卻在戰場上拯救數十位弟兄的醫務兵。除了拯救,他們的共同點還有就是堅持信仰。

《血戰鋼鋸嶺》前半部分清新簡單,甚至有幾分《戀戀筆記本》味道。中間部分像溫和版《全金屬外殼》,結尾則是更為殘酷版的《父輩的旗幟》。這個故事講得很細膩到位,主人公的堅持與勇敢也很令人動容。

但總覺得影片還是淺了一點,平了一點。僅僅把這位英雄的行為歸結於宗教信仰及家庭影響,對角色本身的發掘不夠深,幾個關鍵點似乎輕易過來,沒有讓角色接受殘酷、深刻的考驗。導致影片中演技最出彩的反而是雨果·維文飾演的父親。


他們在下面接了75個傷員,如果10分鐘送一個,750分鐘,也就是12個多小時,他們在下面等著收人12個多小時,竟然沒一個人上去幫忙。
即使戰場是危險的,但上到懸崖邊上顯然是沒問題的。啊,梅爾吉普森,真的不是在黑美軍嗎?


近期上映的《薩利機長》的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當今美國活躍的少數右翼導演+演員之一。除他之外,不得不提的右翼導演+演員還有梅爾·吉布森。不過與伊斯特伍德注重個人責任的現代保守價值觀不同,梅爾·吉布森更熱衷於史詩和宗教,並且在影片中毫不保留地釋放滿腔熱忱。

當然,滿腔熱忱並不一定代表佳作,主要看他是當導演還是主演。拍史詩,導演梅爾·吉布森能推出《勇敢的心》這樣的經世傳奇,作為主演也會鼓搗出《愛國者》這樣的稀爛貨色;拍宗教,他能不顧任何嘲笑,硬是用拉丁語和古希伯來語拍出口碑票房雙豐收的《耶穌受難記》,也曾狂熱到極致,主演了意淫讓上帝擊敗外星人入侵的狗屁不通的《天兆》。而他最新導演的這部《血戰鋼鋸嶺》,似乎處於他的作品坐標系裡中規中矩的位置。

儘管中規中矩,《血戰鋼鋸嶺》卻是一部難得的作品。因為在2016年,還願意傾注心血去實打實的拍二戰電影(而不是以此為背景的特工、喜劇、愛情、傳記之類)的,應該也只有他了。因為各種醜聞和爭議言論,這是梅爾·吉布森最近10年來的第一部電影,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久違的上個世紀的平鋪直敘並激燃煽情的老派風格。

這種老派風格是非常鮮明的,全片直線敘事,沒有任何倒敘插敘,因而重點肯定是戰爭戲,以至於主角入伍之前的家庭愛情戲都相對拖沓平庸,入伍後在訓練營中那一段,畫風一轉成為全片笑點的集中所在。喜劇演員文斯·沃恩擔任的教官,每句訓斥都是金句,非常過癮,你看主角都忍不住了呢。這裡就不劇透了。

這部電影的主要力道所在,自然是其來源於真實事件。主角Doss因為宗教信仰而堅決不肯碰槍,這一在長官和戰友看來無比荒謬的要求,自然令他在軍營中被視為累贅。但在二戰太平洋戰場中最似煉獄的沖繩戰場上(日軍死傷11萬人,美軍死傷9萬人),他卻英勇的且奇蹟般的救下了75名負傷的戰友,而自己幾乎毫髮無損,可謂名副其實的奇蹟。他也成為了唯一被授勛的「拒服兵役」者,下圖為真實照片,總統杜魯門為Doss授勛。

這一事實非常適合吉布森的兩大愛好:血腥和宗教狂熱。既有一梭梭無情地子彈打在血肉之上的清晰爆裂聲,各種斷臂殘肢和血肉模糊,猙獰如魔的日本兵,啃噬屍體的老鼠;又有主角全程懷揣著聖經,每日必定虔誠禱告,最終成就奇蹟。如果這一切真的屬實而沒有誇大,真的也只有他心中的神能支撐他並保護他了。

可嘆他的信仰並沒有改變戰爭的殘酷事實,然而恐怖的戰場也沒能改變他堅定的信仰。於我來說,這部電影讓我切身體會到了戰爭那超乎極限的恐怖,深感和平之不易與珍貴。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血戰鋼鋸嶺,講的是一個天使,在佔了A點後,隊友被團滅,自己還剩十滴血,後面跟著3個源氏3個半藏追著打,卻奇蹟般地利用各種地形優勢卡視角,愣是都沒打中他,他開大復活所有隊友,躲到大鎚後面回血成功反殺,一口氣佔下B點,獲得全場最佳,深藏功與名

純玩笑,戰爭是殘酷的,還是很厲害的電影


看前半部分在想,這簡直是一個偏執宗教信仰的神經病,看後半部門在想,就是因為他是個偏執宗教信仰的神經病啊。。。同伴一直在說前半部分鋪墊太長,但是我覺得正是因為前半部分恰到好處的長,才讓主角後面的行為理所應當。
真實改編不同於胡編亂造的重要一個表現就是角色的豐滿、流暢,讓觀眾覺得這就是他做能做出的事情啊,而不是一味的宣揚英雄主義。


看完了《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不得不說又一部經典巨作,戰場的慘絕人寰、屍橫遍野還原的十分到位。整部電影給人的感受除了一腔熱血愛國報國之外其實還有兩個主題,一個是「反戰」一個是「信仰」,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請聽我細細道來。

反戰部分:對於「反戰」這個主題的闡述,導演也是煞費苦心,除了在主演的腦門上刻上「反戰」兩個字,該做的都做了,可梅爾·吉布森畢竟是個大導演,如同良辰一般,他有一萬種手段讓你知道他是「反戰」的。總的來說鋼導(血戰鋼鋸嶺導演)用了3個部分各種反差對比來闡述他的「反戰」傾向,分別是:戰爭的場面、主角的父母的表現、愛情故事。如果仔細看的話還有很多鏡頭,另外光線、顏色、角度等自己也不是很懂就不贅言了。
============================================

戰爭的場面:

這些鏡頭明顯了吧,戰爭不是遊戲,是血與肉的堆積。對比下面的出車禍後進醫院後的的鏡頭來看,大後方醫院裡居然還有一些戰場下來轉移後方的軍人。那麼大的美國每天受到災難的就那麼多,受傷死亡的人也就那麼多。戰爭呢?狹窄的戰場,死亡的人數是以秒計的,同一秒內可能幾個幾十個人受傷死亡,這不是能夠Restart 的遊戲,受傷過重都可能會被丟棄掉(雖然在本片中並沒有)。鋼導在說:「小夥子,戰爭不是拌家家啊,你看戰場中人真的是說沒就沒的。」

============================================

主角父母的表現:雖然是配角,但是演技還是很在線的。

眼神中的擔憂憤怒最後淚水浸滿眼眶。憤怒地諷刺兒子「哈爾」,想讓他冷靜下來,我們可以對號入座,我們有時候是不是這樣想的?軍裝多帥,肯定吸引不少女生目光。你穿上帥不過兩天就會明白軍人的痛苦了。更別提那些入伍參加侵略戰爭的軍人了,戰爭是一場雙輸的遊戲,得利者是背後得勝國政治團體,平民老百姓永遠是輸家。

============================================

最後是愛情故事:魯迅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戰爭就是最為悲慘的悲劇。雖然主角最後存活了下來也與女主白頭,但那是及其幸運的案例,未被講述出來的故事中多數人進入戰場不留下點什麼是回不來的,或是生命或是其它的一些什麼。男主的父親就是個案例,「一站」倖存戰前戰後性格大變 ,變成一個嗜酒有暴力傾向的人。

(附上情人節虐狗照片一張。)

世界上那麼多美好的事物,一場戰爭後雞毛不剩。

======================================================================================

另一大主題「信仰」。

對於電影所變現的這種信仰的正面的形象我不贊同。只是不贊同他的這種信仰方式,不是否定信仰基督教,更不是否定信仰。我對於我的一個老師的「中國老百姓為什麼會這般素質,就是沒有信仰的緣故」得觀點還是很贊同的,當下我國就是缺少信仰才會變得如此混亂。

對於多斯信仰的表達方式我挺敬佩的,但不贊同。這邊拿出來說只是不想大家被影響的太深,不能被美帝國的糖衣炮彈給摧毀(嘻嘻 )。要慎重。我不能從此電影的角度去解釋,試著從本身的一些想法來解釋,信仰本身就是一種規則,如果我們都遵循這個規則,那麼也就不會有戰爭發生,正是一些國家的權利掌控者想要不按規則達到目的才會爆發戰爭,你再想用規則將世界拉回到規則之中那是不可能的,就如同正負只能得負一般,只有負負才會得正。多斯的這些做法是不正確的,得虧是唯一,不然美軍估計不會這麼就打敗日軍。

戰爭真的不要再來了,珍惜和平的生活。不要這種傻傻個人英雄主義,只要能平平安安的生活就好。

上帝 求求你,讓戰爭不再有


從演員轉型到導演,從未失手的人不多。梅爾·吉布森算一個。

(執導筒以來,他導演的電影豆瓣評分均在7.5分以上)


老實說,從為人廣為熟知的《勇敢的心》迄今——還記得當年同學看完這片,激動高喊「Freedom」的模樣——梅爾·吉布森導演的電影,基本脫不了戰爭、宗教的題材。進入千禧年後,他執導的兩部電影《耶穌受難記》和《啟示錄》,更因畫面暴力、題材敏感引發抵制和批評,加之他本人的不慎言行,更一度被好萊塢以「政治不正確」之名打入冷宮。


即便如此,這個「堅韌的混蛋」在距上部《啟示錄》十年後,又回來了。


這次,他選擇的仍是戰爭與宗教相結合的題材——《血戰鋼鋸嶺》。

(試映後豆瓣8.5的評分,是梅爾·吉布森好評最高的電影)


影片故事背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沖繩島戰役,改編自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為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勳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士兵。


一人在槍林彈雨中勇救75人的傳奇,若無現實事件為引,八成會被冠之為「主角光環全開」的開外掛吐槽模式。但因片頭就強調的真實可感性,這一「抗日神劇」反而能讓人沉浸其中,推究「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會這樣?


戴斯蒙德並不是一個天生神力的人。他甚至普通得有些羸弱——

生長在一個不算和睦的原生態家庭,尤其父親(雨果·維文飾)一戰退役後,沉迷杯中物消愁,脾氣火爆甚至會打妻兒出氣,給戴斯蒙德留下不小的童年陰影。


入伍後,他因為堅持「不殺人」的基督教信仰,拒絕碰槍,為此遭教官痛斥、戰友毆打,甚至蹲了軍事監獄接受軍事法庭審批。

這樣一個因狂熱的宗教信仰執著軸得一根筋的人,當然也曾有過彷徨:自己的堅持對不對?要不要退縮?但他最終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戰鬥護國,並取得奇蹟般的勝利。在炮火紛飛中他四下穿梭的身影,宛如神跡。


《血戰鋼鋸嶺》最震撼人心的場面,首推慘絕人寰的戰場實景展示。為此,梅爾·吉布森選中澳大利亞悉尼西南部郊區布倫格利的一個農場,不惜花重金將其炸毀,偽裝成鋼鋸嶺頂端,成功等比還原幾萬平米的浴血戰壕。實景拍攝下,連「火燒鬼子」的戲份,都是採用特殊火直接「噴燒」真人。


被戰火弄得面目全非的「活死人」、炸彈轟開的兩段人軀體、下肢被炸飛、直接爆頭而亡……這樣的強烈視效衝擊感,在IMax銀幕被無限放大,不時聽到身邊傳來抽氣聲。畫面,永遠比簡單的幾句反戰口號,更具有煽動人心的力量。


但若僅憑對戰爭場面的實描,《血戰鋼鋸嶺》絕不可能在北美公映後口碑爆發,包攬多項奧斯卡前哨獎項提名、大獎——梅爾·吉布森聰明地選用多個小細節,深化人物性格同時,也加強了影片的笑/淚節奏點。

比如男主角的花式撩妹嘴炮神功,獻血後幾句話就把才第二面見面的女主角逗得花枝亂顫,一下子打破人們對信徒呆板無趣的僵化印象,增添了幾分萌感。


比如男主的爸爸為救兒子,身著一戰軍裝硬闖軍事法庭,面對只講法律的法官,一席話說得人啞然——當初為國拋灑熱血獻出生命的我們,如今時過境遷,就被如此輕薄地對待?在男主因他帶來的一封信獲釋後,這個老爸卻連等也沒等就離開。


再比如男主角拒絕拿槍的原因,我們一直認為是他曾在童年不慎造成哥哥重傷,直到上了戰場,到電影進行到四分之三處,才借與此前一直不和的戰友聊天之際,道出真相——當「弒父」這一俄狄浦斯原罪擺上檯面,所有人(包括沒有信仰的我們)瞬間瞭然並接受了男主看似無謂甚至愚蠢的堅持。


缺點?當然也有。

即便去掉了某些真實道哥看上去太匪夷所思的傳奇,影片末尾仍忍不住煽情了一把:擔架上的男主順著峭壁邊的繩索被松下,鏡頭給了一個在高空中宛如身在天堂的特寫。擔架下方閑置未用的兩條固定帶顯得無比齣戲,這一為強化主角榮光而為的漏洞,多少沖淡了影片寫實調性。以致回想上場前眾人列隊等男主禱告完再衝鋒陷陣的戲份,居然有了幾分軍隊吉祥物的滑稽感。


但人,有時候或許就是要靠這點「滑稽」的迷信,來抗衡更虛無冷酷的現實吧?


=====


PS:

有幸被時光網抽中,看了提前場。這場放映,馮小剛也來了。


沒看過《集結號》,但看過《一九四二》。


只想說,在販賣與展示苦難之間,這巨大的鴻溝或許不是技術決定,而是心態使然。


多看看、多學習別人家的「抗日神劇」,少吹牛少懟人,如何?


謝不邀
怒答

忘記這是第幾次看MG的電影了,作為一個虔誠且飽受爭議的Christian兼演員,與MG相關的電影似乎一直避不開信仰與鬥爭的博弈,從勇敢的蘇格蘭王到飽受掙扎的耶穌,MG似乎是個永不疲倦的鬥士。正所謂六十歲的MG一眼望去,儘是三十歲的自己。

《血戰鋼鋸嶺》並不是一部軍事戰略和戰地戰術上絕對嚴謹的電影,事實上它也並不需要是。因為,他並不是一部戰地紀實片。
即使如此,優秀的戰地節奏把握,氣氛營造,畫面捕捉,背景配樂和動作調度拍攝等等,都足夠優秀去吸引任何觀眾。再加上加菲的憨厚出演,那個善良勇敢的戰爭大男孩明朗一笑,整個影院,都能在戰地的塵埃與血肉中開出一道彩虹。

《血戰》不需要完美的戰役演繹——即使事實上它已做的足夠優秀。因為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電影仍然是關於我們,關於人,關於信仰,關於救贖與被救贖,關於拿起槍的英雄,和拿不起槍的英雄。戰爭是一個特殊的大環境,戰爭世界哪兒都疼,能堅守和救贖,就是疼痛之中少有的一針嗎啡

愛較真的軍迷們仍然可以一鼓作氣的質疑電影中某些情節的邏輯性和合理性,誠然藝術渲染並不是一道萬能的免死金牌,但我相信很少有人依然會在瘦弱的加菲扛起一個又一個戰友,再救一個的時候,不為之所動。
我們無需永遠站在一個「政治正確」的角度去看待電影
但僅僅只是戰爭一個人的角度,我們依然會為之所動

生命殘忍的被炸成「血肉之花」時
鮮活的戰友無情死去時
有的人選擇拿起槍去戰鬥
有的人選擇拿起醫藥去拯救

加菲選擇了拯救
甚至,不論是否是戰友,哪怕你是那洪水猛獸的敵人,受傷,垂死。那麼,你則一樣是需要醫治的傷員。

所以也許從一開始,他參與的就並不是美國與日本的戰爭

而是殺戮與救贖的戰爭

歷史中的戴斯蒙德是幸運的,作為戰爭年代,殺戮無處不在,矛盾四起的年代,一個絕對的理想主義者,一個虔誠的信徒,在困惑,掙扎,鬥爭中堅持著自我,和那七十六個鮮活的生命以及那背後的每一個家庭,躲過了鋼鋸嶺死神的吞噬。

這大概是最美的幸運

由此電影念及戰爭時代我國那些未曾留名的先烈們,深表緬懷。

以一段碑文結束吧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紀念碑》


1.日軍衝鋒時喊為了天皇殺嘰嘰,主角救人時心想上帝再讓我救一個,耶穌基督PK日本天皇,你覺得誰會贏?

2. 美版張思德之一個都不能少

3.聖人是如何煉成的 (美)梅爾吉布森著 本書主要探討弒父情節在戰場上的正面作用

4.奶騎傳奇之聖光啊讓我再奶一個

他,曾經是一個15級奶騎

為了堅守心中只救人不傷人的道義

還沒進副本,就被公會兄弟插旗

(切不切天賦!再不切我分分鐘教你做人!)

暴力不能讓他屈服,他仍舊踏進

(副本·鋼鋸嶺)

哪怕燃燒軍團蜂擁而至

(為了天皇!)

他仍盡職盡業的奶T、不舍晝夜的奶T、一往無前的奶T

(一個都不能少)

由於遠程DPS的失誤,AOE不成功

兄弟們被小怪圍毆,紛紛撲街

(9我)

會長慌了,下令撤出副本

只有他一個人堅守陣地,竭盡全力9人

精疲力盡之時,他大喊:

(聖光,再讓我9一個)

奇蹟發生了,掉橙了

(橙裝·神仙索)

他以一己之力(以及聖光賦予的好運),拯救75人

獲得全公會的尊敬,以至於……

公會全體成員都養成了沒他念聖光祝禱打死都不進副本的好習慣

《奶騎傳奇之血戰鋼鐵嶺》


———————上文為我社掃地小妹麻雅版權所有,你值得擁有————

搬段子請署名知了電影社,女人發起脾氣來很可怕的,尤其,她還是個魔獸萌新……

知了電影社:zlmov1895 阿甘悄悄說:我們真的是個嚴肅電影公眾號


推薦閱讀:

既然毒品那麼難以戒掉,那麼晚清那麼多吸毒的中國人是如何戒毒的?
如果當年嬴政統一六國後,不自封為皇帝,還能叫什麼?

TAG:電影 | 歷史 | 戰爭電影 | 影視評論 | 血戰鋼鋸嶺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