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典鋼琴這種大師都很難不出錯的事情,為什麼不用機器人來完成?

為什麼不直接用機器人來完成這個事情呢?不同於很多有即興成分的音樂類型,古典鋼琴曲譜啥的不都是固定的么?

``````````````````````````````````````````( ̄△ ̄;)````````````````````````````````````````````````````````````````````

其實我提的這個問題挺嚴肅的,結果好不容易就這麼幾個回答還基本都是抖機靈。我挺好奇的是在古典鋼琴的演奏上使用機器人在音樂素質上會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還有感情這東西·····彈錯了啥的也算是感情么?還是節奏慢點快點就有感情了?

`````````````````````````````````````````````````~(~ ̄▽ ̄)~```````````````````````````````````````````````

難得有一個靠譜點的答案了~其實我之所以拿古典鋼琴說事,就是因為在這裡面速度節奏都是被嚴格標定了,彈偏了就是跑調了么。至於音色,我也考慮的啊~所以要機器人來彈鋼琴而不是直接電子合成么。或許力度的確是一個比較難以衡量與標定的變數~這個必須承認~也算是一個比較能體現出差別的地方吧。不過看了這些答案我還是感覺古典鋼琴演奏這種刻板的事情相比於其他演奏/歌唱技巧更容易被機械取代,這種大量訓練換取肌肉反應的事情,總感覺是機器的特長·····


可以完成。
包括強弱、節奏、感情處理都可以完成,只是會離線完成而已。
這就像你們可以靠錄音聽得出這是誰指揮、哪個團、完成度如何一樣。
只是,還是要靠非常懂琴的人來調教。
最後還是會變成人與人的較量。


06-11↓

其實 我想很嚴肅的說 這件事兩年前在法國Supélec就實現了 只不過國內好像沒什麼報道而已
我還特意去聽了它的演奏會 只能說震撼 自己十幾年的琴算是白學了

前面說不可能的那幾位 不是死腦筋 就是對機器人界一丁點都不了解 是什麼讓你們那麼肯定的回答不可能的?簡直是對電氣人莫大的諷刺!人是活的機器是死的 人都可以背譜了 為啥機器還要照著譜子彈?

操作大概是這樣的
首先給機器人記錄至少3位演奏家對同一曲子的演奏 讓機器人進行分析
對於曲子中的單個音符 手指的操作無非4點:力度、深度、時長、指法;譜面的呈現有1個:音高;踏板的操作有兩個:深度、時長 總共7項
如果機器人察覺到3個人在某一個音這7項上的差別很大 它就會知道這裡有音樂家的二度創作 那麼我也可以在適當範圍內做出自己的創作
這些東西都可以轉化為參數 總共5個 機器會繪製出屬於自己的「5線譜」 每0.02秒10組對應10個手指 一組5個數
類似於這樣:
手指0000000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0000000000000
音高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
力度000000000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0000000000000
深度0000000005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50000000000000
踏板00000001357999999999999999999999999753100000000000

機器看到這個譜子就知道 自己要踩踏板用右手1指彈一個ff強度的短促的C

這裡有兩個難點 一個是對譜子的分析能力 還不能達到全自動 一首長曲需要鋼琴家和工程師幾天的共同努力幫助機器改進優化;另一個是指法 儘管以機器的速度 它能以任意指法彈出 但為了美觀 還是需要人工幫助機器優化

重點是 你們所謂的什麼演奏技巧 藝術感覺 完全就是一堆數據而已 機器人是自己完成的 這在音樂和公眾面前可能什麼都不是 但這在人工智慧上是一個突破

這是我能記住的東西了 因為當時法語還不好 連聽帶猜懂的就這麼多 如果題主還感興趣 我可以問問我的同學 再補充些

06-11 ↑
———————————————————————————————————————————
23-11↓
感謝大家的贊 本來開這個賬號就是想老老實實看別人回答學習學習的 結果還是沒忍住得瑟出來了。。。

補充點正事
機器人的樣子並不是人形 沒有頭 龐大的身軀保持平衡 肩膀1米寬 踩踏板的腳是獨立的 手指平鋪12度 是個大手 肩膀、手臂和手指都用滑道連接 也就是說關節並不是旋轉的 而是滑~過去的 手指在手掌上也是平移滑~過去的 不知道夠不夠形象

這個機器人突破了兩個難點

第一個是手指 曾經有三個成功的鋼琴機器人 手指數量分別是3十幾忘了 31和19 有長有短 位置固定 無非就是為了解決黑鍵這個難纏的東西 奧特曼做到了通過滑道伸縮 讓10根手指在黑白鍵中快速穿梭

第二是演奏 雖然事先的調控要好幾天 但奧特曼的二次創作是自己實時完成的 同一首曲子的兩次彈奏也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貝多芬的月光 No14Op27 它能兩次分別表現悲壯和憂美 這和MIDI輸入並不是一回事
我不是音樂專業 畢竟做了鋼琴十幾年的男友 還是稍微聽得懂古典樂的 奧特曼和大師能否比不敢說 但它比傲嬌的我強好多啊 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想想google的語音模仿技術 我相信當人們分辨不出到底是人在說話還是電腦在說話的時候 機器人代替大師演奏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確實有點恐怖
回到題主的問題 我覺得機器人演奏出錯的幾率要比雲迪小得多

再次謝贊 原來都是圖片騙贊 這回一個圖都沒有 還是這麼多贊

23-11 ↑
——————————————————————————————————————————
30-11 ↓

評論很多 抱歉沒時間11回復 幾種觀點我也想討論討論

1 我認為一切以「有沒有意義」來探討「應否存在」的都是耍流氓 存在即有意義 只是主觀層面沒有意識到而已 任何領域都一樣

2 機器人對曲子的分析與創作不是隨機的= = 這都什麼年代了人工智慧還靠隨機數啊親 曲調的抑揚頓挫都是有分析的 只是原理我聽不懂所以沒在這裡說 但肯定不是隨機數啊!!!

3 評論里有一半人對人工智慧的理解是錯誤的 我建議朋友們先百度一下
人工智慧的意義不是創造智能 而是模擬、承載以及超越人的智能
舉個例子 你在飢餓的時候看見個大雞腿 你可能會流口水 AI可能會以10倍的速度把口水先流出來了 你可能覺得它沒有飢餓的思維 如果我增加一個程序 讓機器人捂著咕嚕叫的肚子邊喊餓邊留口水 你如何客觀的確定它沒有智慧?
再舉個實際點的例子 MOBA遊戲里 你真的能說清楚電腦玩家和新手玩家的區別嗎 講真 如果把ID擋上 我一時半會分不清
這些都是人工智慧 不以創造主觀智慧為目的 而是以100%的將人類的智慧模擬出來為目的
也就是說AI可能不懂什麼是思鄉 什麼是孤獨 什麼是悲壯 但他可以把這一切的表現形式最大程度的模擬
如果奧特曼把一個人對作品理解可能產生的表現模仿出來 你真的覺得它不能替代鋼琴家嗎?

假如你還不服 我們還可以這樣想
你如何確定自己不是某種外星生命的人工智慧?如果你認為奧特曼沒有主觀智慧 你如何確定自己真的有主觀智慧?你如何確定自己做出的判斷 行為 決定是出於主觀意願而不是某種程式?你認為奧特曼是從鋼琴家演奏的大數據中檢索出結果 那麼你如何確定「情感」不是從大腦這個資料庫里檢索出的結果呢?

主觀意識的問題 自然科學尚不能據理力爭 人文科學又怎能胡來

哲學上 我們還有希拉里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腦」 笛卡爾的懷疑主義
科學上 我們認為「情感「」思維「無非就是腦細胞存儲神經元與電信號的配合 當我們把神經元與電信號模擬到電子元件上 人們卻認為這是沒有主觀意識的 至於理由 卻見不到令人信服的

總之 我認為 如果人工智慧有能力將鋼琴家在鋼琴上可能做出的表現模擬出來 它就有能力替代鋼琴家 與主觀意識無關

4 很多人提女朋友飛機杯這個理論 我覺得這和別人家的孩子理論差不多 在抓人工智慧的短板
AI最不擅長的就是模擬人類最原始的東西 比如 性 性愛與性慾 這也是為什麼AI從不願意涉足藝術 裡面有太多原始情感 恐懼 喜悅 彷徨。。。
不過我相信 飛機杯代替女朋友也是會很快實現的 電氣時代初期 人們認為飛行 上太空 登月是無稽之談 可惜電氣時代只存在了一百多年 剛步入信息時代的我們 自然也會覺得飛機杯代替女朋友是無稽之談
參見第3條 飛機杯沒有主觀意識 它只是能模擬一個取悅男人的女性所表現的一切行為
我們不妨預測 下一個時代叫仿生時代

5有一部分人認為 費勁巴力製造、調教一個機器人彈琴是麻煩而沒有意義的 幹嘛不讓人來彈
我認為這是一種歧視 類似於接線員歧視行動電話 紙質圖書歧視電子書
你怎麼不說交了幾萬學費 學了十幾年琴是麻煩的呢 造個機器人才幾個月啊
不過這種歧視是有意義的 科學就是在人類的高傲與蔑視中成長起來的


總之 我並不想爭出個對錯是非 只要有理有據 都有可能是對的
我沒有奧特曼的其它信息了 一個沒有利益的宣傳活動 在大學裡招募人手的 本來就是還在研究中的東西 應該沒有報導或視頻吧


音樂一共有三次創作。作曲是第一次創作。演奏是第二次創作,也就是說,哪怕是同一個樂譜,演奏者也有創作空間。欣賞是第三次創作,也就是說,哪怕是聽同一個錄音,欣賞者仍有創作空間。這一切都涉及靈感,機器不能完成。

當然,如果你根本沒有後兩次創作的能力和境界,對你來說確實找個機器來代替更好。但世上有很多人境界比你高。


所有說機器人沒法表現人類演奏水平的答案都是錯的。

只需要三個組件:演奏數據採集(sensor/data perception),數據分析系統(data analysis),數據還原系統(activator),機器人完全可以模擬任何一個鋼琴家甚至結合不同流派進行調整。所以有人說了,機器人無法演奏xx彈yy的作品,其實只要叫xx來一遍就好了。至於說機器人無法創造自己的情感,其實只要由工程師對數據進行調控就好了,比如力度,長度和節奏上進行調整,工程師本人完全不需要會彈鋼琴。

但機器人還是不能代替人類演奏音樂,因為音樂是人類發明的概念,我們欣賞音樂,欣賞的是人類在藝術和創造力上的高超造詣。如果讓機器人來彈,我們欣賞的是高水平的機械和AI。所以說,不是因為機器人做不到,是因為即使做到了也達不到我們欣賞音樂的目的。


就像相機對繪畫的進程的影響一樣,我相信演奏家們也要迎來一次大的變革了。希望有生之年能夠聽到超現實主義,解構主義,抽象派的音樂。或許,已經有了:)


想到了這個【論文故事】雙盲實驗,小提琴家真的需要一把古董小提琴嗎?和老小提琴VS新小提琴,哪個更動聽?

哪位有興趣也可以做個雙盲。


其實說演奏要聽現場的同學,我很想問一句:如果拿個屏風遮住,分別由鋼琴家和機器演奏,萬一你們聽不出來呢?
二度創作由機器模擬並不難。


因為聽鋼琴演奏的目的不是聽「彈對」。而是聽「彈美」。
機器很容易彈對,但很難彈美。人容易彈錯,但更容易彈美。
當然也有彈得美的機器,有些midi可以做得與人的演奏相媲美,但那也是有大量人工調試的結果。美離不開人的創造。


人們要聽的不是已經成為定式的某一種理解方法 而是不同的人對同一首深刻的曲子的不同理解

人類彈鋼琴,本身已經帶了一種美感,顏值高的更是吸粉無數。
人類彈鋼琴的樣子,那只是在演奏某種樂器嗎?那照下來都是一種藝術品。
機器人彈鋼琴的樣子,不覺得很冷酷嗎?

我記得有個腐男調侃過一句話「只要擁有一套編碼,世界是可以由1和0組成的。」
【在腐的世界裡是同性戀,1是攻,0是受,在此不多做解釋,因為懶。】
但如果用認真的角度來理解,一件樂器,演奏出的樂曲,訴說的是人的心情或者一件值得紀念的事,必然是富有生命力的。
且不說我不相信機器人的表達能力有那麼好,就算完美地表現出那種感情,終究也只是依靠一套編碼。

聽沒有生命的機器演奏富有生命力的曲子,不覺得很空洞很蒼白嗎?

就從最簡單的角度來講,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都停電了,機器人還他喵的有個毛動力,不還是得靠人嗎?

有個遊戲叫《IB》,中文的話可以叫做《恐怖美術館》
裡面的畫家,也就是美術館所展出的作品的作者,他的日記里有一段話

被賦予感情的作品 會擁有靈魂
所以 我今天也致力於 把靈魂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所以啊,藝術這種東西,它是有靈魂的,和求個函數值什麼的不一樣。
如果你要算個數學參數,物理值什麼的,反而是用機器算才好。
因為不需要靈魂,只追求準確就可以了。

看著機器人一板一眼的動作,用沒有生命的軀體演奏出本應充滿人類的感情的東西,會不會,覺得蕭瑟?
總之我會的。
人類的感情,用一串代碼就可以表達出來,人類的【人情味】進化出來他喵的還有個毛用?!

總之機器是不可能代替人類的,至少在某個方面。
人類彈得就算有點瑕疵,那也是完美的一種表達。

因為機器,不知道【感情】
模擬出來的,終究也是假的。


我來系統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看了一下,大家的意思其實差不多都算對了,但沒有很到位的答案。

1.題主問:

我挺好奇的是在古典鋼琴的演奏上使用機器人在音樂素質上會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畢竟我看很多人評論李雲迪水平如何啥的也都是聽出來哪裡彈錯了云云

的確,機器可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最高票答案也說了,機器人的演奏震撼度和我們這樣的小渣渣不是一個級別。那機器能代替人類演奏嗎?那叫不叫藝術?

很抱歉,不可以。即使他們能演奏,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那不叫做藝術。

事實上,但憑機器更加精準、高超、給人聽覺上以美感甚至「震撼」的演奏,便聲稱機器可以代替人類演奏,這樣的觀點是犯了將「感官刺激」認作「藝術享受」的錯誤。人們習慣把作品看作是一個具有審美屬性或審美價值的給定客體,把作品「本身即美」當作了作品之存在的全部,但這偏離了藝術的本質。

法國哲學家薩特有段話說的很精妙:

「我們必須看到,只有筆觸的效果、畫面上的粘性和紋路以及色彩的光澤才是真正現實的東西。然而這些東西並不是審美的對象。……畫上的每一筆的目的都不在其自身,甚至不在於構成一個統一的現實的整體。它伴隨著一個非現實的綜合體而產生,而藝術家的目的是要用現實的色彩構成一個整體,而這整體使那非現實的意象得以表現。因此我們應當把這張畫視為一件物體,它不時(每當觀賞者發揮其想像時)接受一種非現實的意象的光臨,這種非現實的意象才是這畫中的客體。使我們上當受騙的是這畫面上的某些現實的色彩給予我們的實在的感官的愉悅。……審美快樂是實在的,但是審美的目的並不是去獲得似乎是由現實的色彩所造成的快樂本身。審美只是我們認識的非現實的對象的一種方式,它的對象遠不是這幅現實的畫。」[1]

這段話是說,實在的、審美的快樂不是藝術的目的本身,而是藝術所採用的手段。音樂亦是如此,對於音色、旋律的愉悅並不能構成審美過程的全部。誠然,知覺是感知音樂的基礎,欣賞音樂,是建立在對音樂作品物質特性的愉悅之上的。但是,真正的藝術體驗,對音樂的「感知」並不是單純的感官上被動的「感知」,而是對音樂所呈現的情感世界的觀照,是一種主動的參與。當我們感受到某段旋律、某種音色的獨特魅力所在,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們造成了感官上的被動的美感,而是它們將處在審美體驗中的我們導向了某種「超越性的存在」。


這一點上,薩特和海德格爾殊途同歸。海德格爾在《林中路》(Holzwege)中,對梵高的《農鞋》有一段形象的描述:

「從鞋具磨損的內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著勞動步履的艱辛。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舊農鞋裡,聚積著那寒風料峭中邁動在一望無際的永遠單調的田壟上的步履的堅韌和滯緩。鞋皮上粘著濕潤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臨,這雙鞋底在田野小徑上踽踽而行。在這鞋具里,迴響著大地無聲的召喚,顯示著大地對成熟穀物的寧靜饋贈,表徵著大地在冬閑的荒蕪田野里朦朧的冬眠。這器具浸透著對麵包的穩靠性無怨無艾的焦慮,以及那戰勝了貧困的無言喜悅,隱含著分娩陣痛時的哆嗦,死亡逼近時的戰慄。這器具屬於大地,它在農婦的世界裡得到保存。正是由於這種保存的歸屬關係,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現而得以自持。」[2]

同樣的道理。梵高的畫作《農鞋》是美的。但它的美不在於畫作的形式本身。按照海德格爾的說法,「美是因為存在者的存在之被澄亮而發出的閃耀」,按照通俗的話語來講,梵高的農鞋不是說要告訴我們他畫了什麼,這是什麼,而是要向我們傳達出穿此鞋的農婦的那個世界,那「戰勝了貧困的無言喜悅,隱含著分娩陣痛時的哆嗦,死亡逼近時的戰慄」,那「在農婦的世界裡得到保存」的世界;它並非指農鞋的「用具性」,而是通過農鞋指向農婦的生存與世界的一種關聯。

真正意義上的「藝術享受」,並非形式主義上的美感,乃是指人的生存體驗在一個象意世界中獲得了自我觀照。在此意義上,機器的演奏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演奏,不能指向這樣一種超越性的存在(即」生存體驗」),因此無論其對於演奏技巧的掌握有多高超,都尚不足以取代人類。

2.題主問:

還有感情這東西·····彈錯了啥的也算是感情么?還是節奏慢點快點就有感情了?

這其實是個極具爭議性的音樂哲學的問題。音樂中的「感情」是什麼?所謂的「感情」,是源自作品本身,還是源自聽者自身的聯想和主觀情感?換言之,音樂本身有沒有內容?

這個問題,也是回答「機器」能否代替人類演奏的關鍵問題之一。因為機器的演奏(暫時不算強人工智慧,即具有人類意義上的intellectual的人工智慧)是形式主義的演奏,如果後者為真(即音樂本身不具有客觀內容),也即從音樂中我們能指認的只是聲音形式本身,那麼機器演奏和人演奏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這裡比較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讀《藝術哲學》和《音樂哲學》,我會在末尾列出參考文獻)

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於其他藝術形式,聲音形式和它所含內容之間的關係並不緊密。其他門類的藝術大多沒有這種問題,比如文學,比如畫作,人們總會默認為她們是有內容的。然而音樂並不總是這樣。音樂是種極其特殊的藝術形式,它「表達無以言表的東西」,「它是語言和想像力所不能及的,它是漫無邊際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無意識的狀態」(夏爾明希語)。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了某個重大歷史事件所作的曲子,作曲家是否就真的把這個事件置放於音樂中了?並不是。不同的人,對同一首曲子的理解可以千差萬別。音樂很難找到其特定的內容,也無法像文學和美術那樣去承載一個故事。

那麼,如果音樂是沒有內容的,從音樂中我們能夠指認的只是聲音形式本身。如果某個曲子聽起來是悲慟的,那麼這悲哀之情並不是聲音自身所具有的,而是聽者產生的。

但這顯然不合乎邏輯。如果不承認音樂有客觀內容,那麼一部分人把某支曲子聽成悲劇,完全有可能另一部分人把它聽成喜劇。這太荒謬。拿拉赫馬尼諾夫的悲歌Elegy舉例好了。旋律中洶湧起伏的悲慟往往是超越了個體差異的,不同種族的人也往往會感受到相似的感情。我們從一開始,必須承認,音樂有客觀內容的。

那麼,這種客觀內容是什麼?是不是我們所謂的「感情」?聽音樂的時候,所謂的「感情」到底來自哪裡?

事實上,一首音樂的客觀內容,是這首曲子的聽者所能進入的情感形象和精神世界。任何一首樂曲所給予聽者的東西,既不是引起了樂曲創作的特定的客觀現實,也不是作品的特定的聲音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內容。音樂作品本身是不具有情感的。情感來自於聽者的內心生活。音樂作品提供的,是與情感相關聯的聲音形象,它們引起了聽者的靜觀默想,指向了一個超越性的存在。這種超越性存在,即作品指向的生存體驗的境界,才是音樂的客觀內容。

音樂喚起我們的某種情感,在於它表現了與那種情感相關聯的形象。因此,音樂作品是由內容的,它不只是純粹的聲音形式。

在這裡借用查爾斯·明希Charles Munch的一段話:

「……一些業餘畫家畫同樣的景物的時候,畫布上出現的是沒有靈魂的陳規舊套,景色的內涵一點也沒有揭示出來。同樣的道理,一個拙劣的指揮會把音樂弄的索然無味,大為遜色,而另外的指揮則能發現其中的高尚精神和它所表達的人類的歡樂、悲傷和愛情。」[3]

這段話表明,一個偉大的指揮家,要向聽眾澄明保存在樂譜中的精神境界。如果一個指揮只是像機器一樣把樂譜機械地指揮出來,這實際上否認了音樂具有客觀內容,把音樂理解為純粹的樂音存在。說到這裡我的論點應該很清楚了,即真正偉大的演奏,要實現音樂中的那個「超越性存在」,充任聽者的情感媒介,引起他們的靜觀默想。這是機器做不到的。

說到這裡,大概會有人問我,機器怎麼就不能指向那個「超越性存在」了?怎麼就不能引起聽者的靜觀默想了?如果把機器演奏錄下來給你聽,你能不能聽出來?
我確實很有可能聽不出來。我也認真看了最高票的答案,連二度創作都有了(這個概念後面會詳細講),確實很可怕。機器可以比人演奏的好。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人類也完全可以被機器帶入音樂呈現的情感世界中去。

這裡的問題在於,機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演奏,但是不可能取代人類的地位。因為演奏是智性intellectual的。音樂是有生命力的。在不同的時代,可以有新的理解,被演奏家們注入新的精神內涵,生生不息。而機器演奏縱然是精湛的、精準的、近乎無懈可擊、可以一時超越人類,但不足以延續音樂文本的生命。

我很喜歡一句話:

「任何作品都帶有奔騰流逝的時間,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內,又蘊含於最為遙遠的未來之中。」

機器可以替代人類演奏,甚至可以代替不夠優秀的演奏者(尤其是我這樣的渣渣:-D),但永遠不可能完全取代人類。音樂文本中,保留的作曲家的生存情感,那種鮮活的、可以引起共鳴的力量,在亘古洪荒的年代如此,在最為遙遠的未來依舊如此。每個時代,都要靠那個時代的演奏家,將那緩緩流淌的暗流或滾滾奔騰的激流呈現出來,給予人們新的、無盡的想像。

好的問題的焦點來了。為什麼機器不能延續音樂文本的生命?
因為演奏是一種二度創作。一種智性intellectual的二度創作。這和最高票答案的機器人的「二度創作」是有本質的區別。機器不可以替代人類,因為音樂文本在不同的時代,是被不斷詮釋不斷更新的,在世界各國的大廳里迴響,啟發著每一代人。機器的演奏不存在這種詮釋和更新。「音樂展示給我們的,是在表面的死亡之下生命的延續,是在世界的廢墟之中一種永恆精神的綻放。」(羅曼羅蘭語)。機器無從在表面的死亡(指最初的文本)之下生命的延續(不斷詮釋不斷更新的文本)。音樂的復活,並非簡單的複製文本,也並非要再現作者原來的意圖,不是亦步亦趨的機械照搬,而是人對於文本極具個性精神的演繹。

那麼接下來,什麼是二度創作?為什麼機器的二度創作,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二度創作?
二度創作是演奏家,獨具精神個性的,對作品的解讀。並非是按照譜面的註解去還原作者原本的意圖。這無疑是荒謬的。二度創作,實則是人對於文本極具個性的精神的演繹。
舉兩個例子。

如果貝多芬親自演奏或者指揮他自己的作品,他將如何演奏,如何指揮?即他通過這樂譜的符號回想起自己當初寫下這樂譜時的內心世界嗎?並不是。貝多芬面對自己的樂譜,他面對的是在他之外的,不依賴於他的客觀的東西。至於這個作品原是他本人寫的,還是別人寫的,已不再有原則性的差別。

因此,作品一旦完成,就已經是離開作者。根本不存在完全忠實於作者意圖的演奏。比如,貝多芬的作品實際表現出來的東西,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他所想要表達的東西,甚至出乎了他本人的意料。這就是音樂創作的真相。

正確的演奏不是機械的解讀,而一定是多元的。這建立在演奏者對於作品的理解之上。他要把自己個性的對作品的領會、感受充當演奏的器官,去表現作品的生命。在機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intellectual的今天,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二度創作」。

那原作者意圖在哪?消亡了嗎?如果消亡了,演奏者還如何去理解領會作品,去表現作品的生命?

並沒有。我們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有一千個演奏家,就有一千個貝多芬。那麼最初那個唯一真實的貝多芬去哪了?它是否已經消亡了?問題的焦點在於,這「一千個貝多芬」,和「唯一真實的貝多芬」並不是兩樣東西。唯一真實的貝多芬,就活在這一千個貝多芬里。唯一真實的貝多芬始終存在。它就活在這一千種解讀里,感動、啟發著處於不同時代的演奏者,成為一切時代的同齡人。[4]

而這一切,只有具有intellectual的人可以做到。機械的,形式主義的演奏,不能復活這唯一真實的貝多芬,不能延續一千個貝多芬生生不息的生命。


最後以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作結吧。

"We must never respect masterpieces but love them, because one only respects dead things while a masterpiece lives forever."
「我們永遠不需要尊敬一部傑作而是要熱愛它,因為人們只會尊敬那些死去的東西,然而傑作是永存的。」

出自Lipatti最後的講稿(轉引自Alfredo Casella)。譯文來自應明耀。關於Lipatti最後的講稿,感興趣的請戳 DINU LIPATTI (你們造不造這是我花了多大力氣找到的!最先讀到的是譯文。感動的熱淚盈眶,後來決定去找原文真的找到了。希望每個熱愛音樂的人都認真讀讀Lipatti最後的講稿。)

Reference
[1]李普曼, 當代美學[M].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86.
[2]轉引自《藝術哲學》,原文出自海德格爾《林中路》
[3]明希, 董麗娟. 致未來的指揮家們[J]. 愛樂, 2000 (2): 25-29.
[4]王德峰. 藝術哲學[M].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154-159.


不知道這箇舊答案為啥今天引來了好多評論,有人說一切都可以量化,力度速度啦,但也是人為提前設定的是不是?那人直接彈好不好?拜託一個機器媒介來貫徹他的演繹是要多費勁。好,又回到題主的問題了,因為他擔心人在台上出錯,首先,百分之九十八的演奏會都不會出現雲總那種尷尬場面的。絕大部分碰錯的都能圓回來。無傷大雅。再次,我是說,希望在現場聽到和錄音不同的,即興的東西,包括錯音,包括他怎樣應變。錄音棚里的CD無錯,精美,為什麼我們還要花幾張CD的錢去聽演唱會?音樂會?因為我喜歡這個人,也喜歡他帶給我的未知感,還期待安可。。綜上所述,雖然機器會表現出最精確的音樂,但是。。。好吧,也許是我navie固執文科生啥也不懂吧。
親愛的題主,樂譜上唯一可以確定的只是音符,其餘那些,把音符變成音樂的而是力度,節奏,音色,踏板,速度等等無法量化無法統一的東西。這些,不同演奏家對於音樂的不同理解導致他彈的曲子別人模仿不來,所謂二度創作就在此。聽每個演奏家表現這種差異,是我們去音樂會的目的,聽聽與錄音室有什麼不同,抓住他/她轉瞬即逝的新穎的細節處理。機器人去彈,只能表現精確,不會任何變化,因為那都是由人設定好的彈法,程序。
小時候看過個童話,叫「夜鶯」,就是說的這個事。


技術上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果都是機器人在彈琴,誰還願意買那麼貴的票去聽音樂會?


只是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工具罷了。音樂本身也只是交流美感的振動而已,欣賞音樂時欣賞的是一個個藝術家又不是看他們用的工具。
李梅里說得就很好。感覺沒區別的話直接聽模擬聲音就可以了,何必用機器人多此一舉,它的研究者有更好的事情做。
再說,編程的人未必不能是個藝術家。


音樂之美,不在於不出錯……


知名作曲家、管風琴師、中提琴師J. S. Bach在採訪中表示,「我以為你們本來就是要用機器人來彈鋼琴的」


我覺得你可以試一下把一首樂曲的譜子放到最新版本Sibelius最好的樂器音色庫裡面然後播放一遍,再聽一遍真實音樂家演奏的錄音,看看自己能不能聽出很大的區別來。如果聽不出來很大區別的話說明對於你來說聽機器人演奏的確沒什麼差別,如果還願意聽古典音樂,那麼還能省下一大筆音樂會門票和買CD的錢。


我在今天的《無次元》會員通訊里回答了這個問題,節選如下:

彈錯了啥的也算是感情嗎?嘿,絕對算啊。事實上,由於感情會影響妳的心率、情緒、以及對肌肉的控制,要讓自己盡量不彈錯靠的就是在演奏時抑制感情。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日復一日血汗工廠般的練習做到的。當妳聽自己彈同一首曲子聽到吐時,任什麼感情都會被中和掉。

……

第一樂章開頭的那個碰錯的和弦(視頻中 2』07」 和 2』08」 之間)是一個典型的精彩錯音。為什麼?看過譜子的人知道,那個碰錯的和弦和它之前的和弦之間在鍵盤上的空間距離很大,但在音樂上的時間距離很小。這意味著鋼琴家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兩隻手一起從鋼琴的高音區移到低音區,並準確地彈出後一個和弦。(更別提後一個和弦的右手小指落在了寬度較小、因此更難按準的黑鍵上。)

……

潘帥答案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他一方面以一種貌似激進的姿態站在了「機器人」的一邊(「你們所謂的什麼演奏技巧、藝術感覺,完全就是一堆數據而已。機器人是自己完成的」),但與此同時又提到了「指法」。無論是潘先生提到的這家法國公司還是潘先生本人,如果要超越人肉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為什麼要造一個只有十根手指、且手掌跨度只有十二度的的機器人?很顯然,潘先生難以忘懷自己過去十幾年裡在克服肉體障礙上投入的努力。他明白作為藝術的體育是怎麼回事。他喜歡看人類克服極限的姿態。

欲讀全文,請點這裡入會:《無次元》會員計劃


下一個鋼琴譜大全,聽一下機器放出來的和人彈的,就知道了。
就像用一句話同一首詩每個人念出來的韻味都不一樣,要的就是韻味。


我在這裡想要單純的就我反對的那些陳述所作出一個總體的點評……這裡總算有一個答案把我反對的那些陳述都列舉在內了……於是我就在這裡 @央夏好了……
在機器已經可以模擬彈鋼琴的今天,鋼琴家存在的必要性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我反對的東西終於在這樣的一個答案里都出現了……
純粹在科學的知識範圍內看,這個答案所說的內容或許都沒有問題……但是這個答案的哲學部分卻幼稚得可以……不懂哲學是可以的,但是把哲學教材上寫出來的全都當成「正確的哲學」然後出來亂說就不行了……
該答案不歡迎轉載,所以我只能採用這種方式……

首先,單純就在心理學上,手段和目的的區別就不是那麼清晰的……你做神經科學的總不會不知道吧……其次,首先我們只有默認了一個「情感世界」的存在,才能說「對音樂所呈現的情感世界的關照」,但問題在於,任何東西都不是「本身就存在」的,而只是在某種理論上才存在的(參考迪昂-蒯因論題),因此,並沒有任何「超越性的存在」,在這裡,聽眾們所做的只不過是本能地基於某些假設建立了一個理論,至於那個所謂的「情感世界」顯然也只是這個理論所得出的結論,僅此而已,顯然這完全不能證明「藝術不只是單純的作品本身」……

「真正意義上的藝術享受」,這顯然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真正的蘇格蘭人謬誤」……根據前面從迪昂-蒯因論題出發得到的結論,既然「情感世界」本身僅僅是一個理論所得出的結論,那麼顯然有沒有獲得這種觀照只取決於聽者是如何建立理論的……在這種意義上,如果說在藝術中本身有任何一種超越性的存在,乃至於這並非形式主義的演奏可以產生的,這顯然都是一個真正的蘇格蘭人謬誤,因為這隻會使得任何演奏者的任何演奏都不再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藝術享受」……

但其實並非如此,不只是音樂,文學和畫作也同樣不具備任何客觀內容,文學和美術本身並未承載任何故事,一千個讀者也同樣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這裡並沒有任何超出音樂的地方……如果任何東西是「語言和想像力所不能觸及的,漫無邊際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無意識的」,那麼我們應該直接說——這東西不存在……因為無論我們是否假設這種東西存在,這都不會對我們的預測產生任何影響……但顯然,音樂是存在的,我們都聽到過音樂……因此,音樂顯然不是這樣的東西……不能因為一個蠢貨對於明顯我們都接觸到了的音樂做出了如此愚蠢的定義,我們就為此修改基本的科學方法……(正如一個詩人也可以用類似的語句來描述女人,但是這絲毫不影響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上存在的女人的屬性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而我們顯然不會說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上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不同種族的人能從同樣的旋律中感受到相似的感情,這是否就意味著要麼音樂作品本身具有情感,要麼就總有不同種族和文化所體會到的感情的區別呢?(換句話說,在這個論證中,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發現,論證者把前面的「形而上學可能性」偷換成了「現實可能性」,這才引發了這樣的荒謬)……並非如此……當我們用刀划到手的時候,超越個體差異的,超越種族的,我們都能感受到疼痛,顯然「用刀划到手」這個動作本身並沒有所謂的痛覺,痛覺完全是我們產生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會基於種族文化的差異,就有人痛有人不痛了……
因此,音樂儘管有其客觀成分,這並不意味著音樂真的指向了一個「超越性的存在」……樂曲基於聽者的只是特定聲音信號的刺激,聽者本身本就有身為聽者的本能(相信沒人認為人出生下來真的是一塊白板,一切都是文化所塑造的),這樣的本能,在基於這樣的刺激的情況下,本就會基於這樣本能的假設而產生出一系列理論,這與用刀划到手會感到痛一樣,並沒有什麼稀奇的,而用刀划到手顯然不指向任何超越性的存在,用刀划到手顯然是純粹的物理形式,而沒有任何這樣的內容,同樣的,音樂顯然只是純粹的聲音形式,並沒有任何這樣的內容……任何藝術本身都沒有這樣的內容,產生了內容的只是觀眾基於自己的本能所建立的理論……

顯然,我們並沒有必要因為這種愚蠢的甚至自己都不能解釋自己的語義的陳詞濫調而修改什麼東西……請注意,顯然這句話裡面的「機械」是無語義的……至少,該「機械」並不是圖靈的「機械計算」所指的那一種「機械」……至於「機器做不到」,這很顯然需要證明,而不是只需要陳述……

在這裡論證者引入了另一個奇怪的概念「智性」,但從未有任何一個人討論過: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人類本身是否具有這樣的東西?……顯然的,如果僅僅簡單就這裡的描述而言,這完全沒有超出通用圖靈機的能力範圍(僅僅簡單根據通用圖靈機的純數學定義即可)……

顯然,這裡的「機械」依舊不是通用圖靈機這個意義上的「機械」……至少,從定義上來看,沒有任何東西阻止一台通用圖靈機完成這項內容……我們完全可以設想一台機械,在它在處理MATLAB問題時候積累下來的運行記錄將會影響到此後輸入曲譜時候的處理方式……顯然這是很機械的,並且也完全符合要求……

同樣的,參考上面那一台被我設想出來的機器……只要我們把這台機器運行其他程序的運行記錄與演奏樂曲時候的處理方式相互關聯,這就足以達到這樣的要求……而這在技術上應該是可行的……當然,如果我們繼續使用「真正的蘇格蘭人謬誤」這樣的論證方式,那麼的確依舊是可以通過詭辯來拖延時間的……

看起來這似乎徹底封死了機器演奏的可能性,但是,這也同樣封死了人類演奏的可能性……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證明人類具有所謂的intellectual,我們根本不能證明人類的演奏中存在人類所認為的人類的這種「理解」……如果我們要承認人類可以演奏,就顯然不能接受這樣的對於「正確的演奏」的定義……

一開始就是一個自相矛盾……呵呵……有一千種世界觀就有一千個「真理」,難道我們要說這一千個真理都是「真正的真理」?……顯然不是,這樣的邏輯是失敗的……人們世界觀的演變完全具備了上述的所有特徵……但是用世界觀和真理來進行闡述的話,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發現問題之所在……我們完全可以否定真理的存在,並且如果我們承認真理的存在,那麼就不能說「真理活在這許許多多世界觀中」……根本沒有那個「唯一真實的貝多芬」,甚至就連歷史上的貝多芬本人也不是(因為實際上嚴格的來說,歷史上的那個貝多芬並不能被算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實際上存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整體還很難說)……在這裡,有的僅僅是那一千多個貝多芬,以及其中「我們更喜歡的那個貝多芬、「對於日後的新的貝多芬們影響更大的貝多芬」……

最後,這句話依然是一個空無論證的論斷……首先,我們需要說明intellectual這種東西是什麼,然後再證明存在哪怕任何一個人有intellectual這種東西……僅僅是空虛而無意義的論斷並不能有效地支持任何結論,而只能表現出做出論證的人本身有多麼沒動腦子……再重複一遍,不懂哲學是可以的,但是把哲學教材上寫出來的全都當成「正確的哲學」然後出來亂說就不行了……


說到底,聽眾聽音樂會不是聽「音樂的內容」,而是「看一個個活人在台上演奏幾百年來的最優秀的作品並且沉醉其中為之感動」的過程。
我們聽的音樂是和演奏家的性格密切相關的。我們聽的不只是肖邦、貝多芬,我們聽的是阿格里奇的肖邦、魯賓斯坦的肖邦,是李赫特的貝多芬、肯普夫的貝多芬、阿勞的貝多芬。

如果說讓機器取代鋼琴家的話,那麼自動演奏鋼琴早就做到了,甚至CD誕生的目的也在於此吧


推薦閱讀:

高達類的online遊戲有哪些?可以分別列舉遊戲體驗嗎?
有哪些好看的關於機器人的電影?
萬向輪、全向輪的優缺點是什麼?承重能力怎麼樣?只在機器人大賽上見過這些結構,它們還有其他適用範圍么?比如汽車怎樣?
如何做出一個機器人Wall-E?
為什麼《鐵甲小寶》在其後並沒有形成一個穩定延續的特攝系列?

TAG:機器人 | 鋼琴 | 鋼琴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