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B 級片?什麼是 Cult Film?

很多人在談論「B 級片」和 Cult Film 時,似乎把兩者都等同於重口味的電影,那麼到底什麼是 B 級片?什麼是 Cult Film?國內現在流行翻成「邪典電影」適合嗎?


B級片的含義約略等於成本較低的影片,但這個詞只有放到一定語境下才成立,並非所有低成本影片都可不分青紅皂白地稱為B級片。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某個特定的產業環境下,相對於那些成本更高的A級片來說,成本較低的被稱為B級片。所以,藝術電影不論成本高低都不能叫做B級片,它首先得是類型片,或商業片。

B級片這個詞的準確起源其實無法考證,一般認為和美國三十年代因大蕭條的原因電影行業不景氣而發明的雙片連映制度有關。往前可溯及至二十年代,好萊塢財力較弱的公司,為了區別於派拉蒙、米高梅這幾個巨頭,主打生產成本較低的影片,並採取不同的發行策略,B級片的理念已經大致成型了。

從三十年代中期開始,雙片連映成為美國電影放映市場的統一做法。簡單說,就是電影院先放一部高成本的A級製作,再放一部低成本的B級製作。B級片的片長較短,製作較為粗糙,也沒有一線大明星。對於A級片和B級片,片廠和電影院分成的方式也不同,B級片通常是一個較低價格買斷,這樣利潤較為固定,基本穩賺不賠,所以片廠也很樂意大量製作B級片。

從三十年代直到五十年代的大片廠時期,B級片就是好萊塢內部將影片成本差異化的產物。

五十年代後,片廠制度解體,雙片連映制度取消,同時電視崛起,好萊塢大片廠開始集中精力生產超高成本的豪華巨片,低成本B級片漸漸從大片廠內部消失了。但它的市場仍在,只不過生產者變成電視台或者在好萊塢地位更邊緣的獨立製片商,例如AIP和Roger Corman。

從這時起,B級片的概念基本獨立,不用再將其視為A級片的附屬物存在。六七十年代美國流行的汽車影院、午夜影院都對B級片的繁榮起了很大作用。

六十年代末,審查制度廢除,分級制度實施,電影尺度變大了。一部分B級片走了比較色情、暴力的路線。另外,此時出現了另外一個概念——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這並非好的譯法,目前暫無其他佳譯)。剝削電影通常也是低成本和低品質的影片,但它更強調對某種主題的過度利用,以此招徠特定口味的觀眾。嚴格來說,剝削電影也有它的歷史,可推及更早的時期,總之在六七十年代,它興盛了,並且和B級片合流。在當時,B級片基本就是剝削電影。這個時期的B級片的確帶有一些共同的風格特徵,其中一部分較為渲染暴力和色情,這可能是那些重口味愛好者概念混淆的原因之一。

從八十年代往後,B級片在美國電影產業中日漸式微。當然電影的成本永遠有高中低的不同分檔,不過作為一種具有特定產業特徵的概念,原來的B級片已趨於消亡。因為B級片經常和某些固定的類型聯繫在一起,比如三十年代的西部片、五十年代的科幻片,以及各個年代的恐怖片,但八十年代後,一些原本的B級專屬類型,如科幻片,被超高成本的特效大片擠占,B級片失去了原本的空間。連過去固有的放映場所,也都紛紛關張。此外,以Sundance電影節和Miramax為標誌的新獨立電影崛起,吸收了原來低成本電影製作的一部分能量。

結論就是,B級片這個詞,儘管都是指成本較低的影片,在不同的時代,它的含義也應有所區別,三四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肯定不一樣。今天,制度化的B級片在大多數國家已基本不存在,所以這個詞的使用就變得非常模糊。

再說cult片,這個詞我不知道怎麼翻譯,我不想使用「邪典電影」。邪典電影是一個很成功的名詞,它被廣泛傳播、運用,這證明了它的生命力,但它不是一個好的譯名,至少那個「邪」字誤導性很強,因為cult片的本來含義,是和內容、氣質無關的,「邪」太容易讓人誤解。

究其本來含義,cult片無非是指在小範圍內得到高度崇拜的影片,它往往在大眾當中被無視或貶低,它在剛上映時多半失敗或被劣評,可是經過一段時期,成為小圈子內部的經典。它只和傳播和接受有關,跟它是什麼內容、風格、題材、類型均無關。

可以說cult片是六十年代以來誕生的一種青年亞文化。在家庭錄像帶普及之前,這種現象能夠出現,也得益於午夜影院可以重複放映舊片,於是一部分影片被重新評價,而熱衷於這種場所的觀影者,多半是一群固定的年輕人。

基於這種環境,不難想像八十年代以前被追捧的那些cult片,多半帶有反主流文化的特徵,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好電影,有些怪異、另類,可用camp或者kitsch來形容其風格,往往不乏暴力、血腥之作。但反過來以偏概全、倒果為因總是不妥的。

八十年代之後,直到今天,老電影更易獲得,cult電影應該說更加多元化了,也國際化了。比如,一個英國的二線喜劇演員可以莫名其妙地在阿爾巴尼亞成為偶像(這是真實的例子)。再比如,《綠野仙蹤》這種大眾喜聞樂見的片子,在西方一些國家的gay圈裡成為一種特殊的暗語。《大話西遊》九十年代末在中國大陸的大學生中走紅也可視為一例。

這兩個術語,B級片和cult片的被誤用,是中文互聯網路上的特殊現象。為什麼會發生,已經無法考證,以訛傳訛,喧賓奪主,都是可能的。

B級片的形容詞化。我們有時候會說,這部片「很像B級片」、「帶有B級片的風格」、「A級片B級化」,並不一定是說這部影片是嚴格意義上的B級片,或者低成本類型片,而是指它可能有意或無意地呈現出製作粗糙,或者情節牽強等特徵,讓人想起過去的那些B級片。這種用法在英語世界也是存在的,算不上誤用。

但把cult形容詞化經常就有問題了,比如說「這部片很cult」,多半是誤用。因為cult是一種結果,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一部影片在小眾圈子裡取得了經典的地位。一部剛上映的新片,無論如何不會是cult片。而且cult片不像B級片還算是擁有某些共同的特徵,它幾乎沒有共同特徵(把血腥、暴力、另類、怪異、噁心作為cult片特徵是誤解,至少是以偏概全),所以把cult形容詞化,並近似等於所謂「重口味」,在含義上是混淆的。


同意老Y的答案,尤其是互聯網對電影名詞的濫用和誤用,在這兩個詞上最明顯。
再補充一點:B級片是特定時期的雙片連映下產生的片種,來自於一個歷史概念。關於電影知識,除了可以請教知乎,也可以請教我們的電影百科的:http://www.cinepedia.cn/w/B-Movie,:-)


嗯,cult film翻譯成「邪典電影」的,是我以前在《環球銀幕》的同事劉錚,也就是現在微博上的「光豬劉壯士」。不過確實是由我在雜誌上做專題才傳播開的。這個 cult film的專題現在看起來有不少問題,因為做的時間很早,當時對cult片的理解和資料都非常有限。這個翻譯是否恰噹噹然可以再討論,不過客觀上確實起到 了一定的推介cult片概念的作用。

百度百科上現在對「邪典電影」的解釋就是一個大雜燴,引用但篡改了很多我當年這個專題里的內容。儘管當初這個專題很淺陋而且有錯誤,但我認為我當時對cult片的總體理解還是沒大問題的。

這是我文章的第一段,不如magasa現在寫的那樣嚴謹——

「我 們把Cult Movie翻譯成邪典電影,這「邪」與「典」兩個字概括了這類影片的兩種情況:一是「邪」,大多數Cult Movie都是B級製作的低成本小片子,一般都在低等的院線放映,情節多半離奇怪誕,拍攝手法也自由放肆,不按常理出牌,並擁有一群人數雖少卻非常死忠的 影迷。《洛奇恐怖秀》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但Cult Movie也不都是怪異瘋狂的小片子,不少經「典」大片也同樣可以納入它的範疇,尤其是一些舊日的影片,例如《星球大戰》。這些邪典影片的共同之處在於: 影片歷久不衰,一直會在影院中放映,令影迷如同對待宗教般狂熱地投入,不斷去探索其中的細節與內涵。」

另外,我分析總結了邪典電影的七個關鍵詞,並不是說必須有這七個特點,或者用這七個特點來反推認證何為cult片,而是說cult片往往具有這些特徵。儘管可能無助於釐清cult片的概念,卻可能有助於讓讀者了解cult的氣質吧。

Cult Movie的特徵: 雖然我們難以界定一部影片算不算Cult Movie,但從總體上分析,Cult Movie或多或少都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低廉的B級片   
一般地說,大片場大製作的影片都不是Cult Movie,例如《角鬥士》——雖然里德利·斯哥特曾拍過銀翼殺手這樣類型的邪典電影。看看拍《蜘蛛俠》賺翻了的山姆·雷米當年作品《鬼玩人》(Evil Dead),鬧鬼的小屋都是自己找的地方,有些特效就是拿只假手在鏡頭前晃來晃去,連鬼的吼叫都要演員來親自上陣。

2.粗俗、做作、誇張的風格   
很多人不會喜歡Cult Movie,除了厭惡那種生理上的怪異外,他們發現,這些影片充滿了荒唐甚至無聊的場景,簡單、低級,和一般人追求的潔凈、趕上、優美品位大相徑庭。《艾 德·伍德》以及最近的《CQ》中,都故意模仿了五六十年代科幻片那種低劣的布景、特技,而不會像一般影片那樣把過去的時代修飾的精緻新鮮。最初,這種風格 是由於製作經費所限,後來,卻成為了一種刻意追求。一次來表示一種對商業運作、主流價值觀、中產階級品位的顛覆。幾乎每部後來的Cult Movie都有模仿、致敬或顛覆的對象,尤其是恐怖片,經典的造型或者橋段反覆出現,那多半是導演少年時喜愛的B級片留給他的影像記憶。

3.多種元素的雜和   
Cult Movie基本上都是跨類型的影片,常常是科幻、恐怖、音樂、動畫、喜劇的大雜燴。科幻片的反烏托邦傳統,末世情結、對機械的恐懼、人際之間的冷漠,還有 搖滾樂中的叛逆思想、頹廢美學、華麗風格、社會批判意識,恐怖片中強烈的視覺刺激,動畫的自由表現力,黑色幽默帶來的消解……這些往往被充滿想像力的、隨 意的組合在一起,調成一杯滋味難言的雞尾酒。

4.亞文化   
文化/文明一詞(culture)即來源於cult。Cult Movie可以看作是一種另類的、個人化的文化表現,描寫得多是邊緣人群,如同性戀者、癮君子、易裝癖、虐戀或者精神上有偏斜傾向的人(例如痴迷於性與暴 力)。通過與社會禁忌對抗,Cult Movie獲得了一種解放與力量,而那些觀眾則獲得了一個確認自己身份的機會。這種群體認同就跟古代的秘密教派有很強的吸引力是一個道理。Cult Movie潛在的會提供一種狂歡的情緒。西方的Cult Movie迷們總會模仿影片中的打扮,在場外表演,展示個性。

5.自成體系    
Cult Movie中一般都有一個完整獨立的世界體系,有無數的細節可供引申,這些細節多半具有強烈的暗示意義。那些fans們通過不斷的探尋,強化了影片,使它越發的完整準確——就如同真正存在一樣。「星戰」迷們比盧卡斯更熟悉那個銀河系,「大話」迷們能背出周星星早 都忘掉的台詞。也就是說,Cult Movie的觀眾並不關心影片引申出的話題,他們只關心影片本身。因此,《泰坦尼克號》與《珍珠港》再熱鬧,人們談論得也只是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事件與二 戰,是愛情、戰爭或者人性。另外,像《黑客帝國》或者「星戰」,雖然有無數觀眾喜歡看,但是這些觀眾並不都能算領略到了影片Cult的一面。只有那些無數 次地觀看,並以品味其中的細節為樂趣的人,才真正是Cult Movie的fans。觀眾選擇Cult Movie,而Cult Movie也選擇它的觀眾。

6.引領時尚    
Cult Movie一般都十分炫酷,總能帶領起某種時尚風潮。當年的皮衣、長發、金屬飾物、文身和易裝等潮流,後來《黑客帝國》的黑色服飾,都令人們的審美觀念隨 之變化。雖然不是主流,但往往卻會被主流吸收,從另類走向流行。不過,那種特立獨行的精神氣質,卻會隨著流行日廣而漸漸消失,直到下一次更另類的革命到 來。

7.藝術電影都不能被稱為Cult Movie   
即使有很多人非常喜歡甚至崇拜塔爾科夫斯基,它的電影也不能算作邪典電影。這倒不是因為不夠怪異,只是藝術電影主要精力放在了思想深度以及藝術手法上,多半有明確的目的性,而Cult Movie卻是玩出來的電影,是不會讓你正襟危坐,仰頭視之電影。


拿B級片在起源過程中不同階段的不同意義來否認現在對「B級片」這個詞的用法,這實在是沒有什麼道理。現在大家關注B級片,並不是在關注它過去的歷史,而是在關注最近十幾年一些導演特地去復興雙片制度下的B片和剝削電影裡面的某些要素而拍出來的「仿B級片」。因此現在用「B級」一詞指的就是這些被特地挑選出來加以復興的要素,而不是指過去的B級片的全部特性。我認為這樣的使用不但合理而且有意義,不能說成是「誤用」。因為,究竟為什麼是這些要素得到復興而不是其它方面,這裡面必定有些道理,深入探討下去說不定還會觸及電影的本質。而要進行這樣的深入探討,首先就必須承認目前大眾對「B級片」一詞的使用不是誤用。


下面再談談cult片的定義問題。我同意cult片不能按內容、風格來界定,但若由此更進一步去推論說「新片都不能叫cult」,「cult用來形容風格是誤用」,這就沒法接受,也不符合國際習慣。雖然國內對「cult片」一詞的用法過於狹窄是事實,但如果為了反對這種狀況而矯枉過正,一味強調cult片的多樣性而忽略cult片的共同精神內核,也是不妥當的。

雖然cult片沒有固定題材和類型,但某些題材在cult片中較為常見,某些類型更容易成為cult片,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可以對imdb資料做一下統計看看:"Cult Film" Movies,被打上「cult film」標籤的電影長片共3000多部,右側可以看到最常見的主題標籤都有哪些,還可看到每種類型中有多少電影被視為cult片,簡單統計一下,結果如下表:

最常見主題的前30位中暴力、血腥、色情、超現實一樣都不缺,勵志、溫馨、愛情則不見蹤影。最容易成為cult片的電影類型前5位毫不意外是黑色電影、科幻、恐怖、奇幻、驚悚,緊隨其後的是動作、冒險、懸疑、犯罪,墊底的則是劇情、歌舞、浪漫、家庭等。雖然幾乎每種類型都可以產生cult片,但是孰多孰少也很明顯。因此,我嘗試給cult片下一個較為嚴格的定義,這個定義必須能夠既包容cult片的多樣性,又體現它們的共同特徵。為此,我打算從「cult片」一詞的用法起源著手。我同意@yolfilm說的:用「cult」來形容電影是從「cult」作為「邪教」的用法衍生出來的。 (@施濤表示不喜歡把「cult」譯成「邪教」,但我想說,詞語的含義是不斷演變的,「cult」一詞本義確實只是單純指教派、崇拜儀式,但1920年代以後逐漸生出新的含義「邪教」,這並不妨礙你在談論希臘酒神教時按照其本義去譯成別的什麼,一詞多譯是正常現象。) 「cult」作為「邪教」,綜合OED和Collins詞典的釋義,可以定義如下:

如果一個人數相對較少的宗教團體,其宗教信仰或宗教實踐被其他人視為怪異或邪惡的,此團體就被稱為一個cult(邪教) 。

可見成為邪教的兩個要件一是人數少,二是被其他人視為怪異。兩點其實可以合為一點——因為怪異必定人數少,信眾太多就變成社會主流,就不會被視為怪異了——所以這定義真正的核心就是社會價值觀,邪不邪教不是由這種宗教本身的性質決定,而是由社會大眾的看法決定。保持這個核心意思不變,把「宗教信仰或宗教實踐」這部分替換成對其它事物的熱衷、沉迷,就衍生出包括「cult片」在內的多種用法。據此,我認為可以定義如下:

定義1 (cult作為名詞):如果一個人數相對較少的影迷圈子基於特定的理由熱愛某一部或某一類電影,或以特定的形式表達他們對某一部或某一類電影的熱愛,並且這種理由或形式在社會大眾看來是怪異的,那麼這個圈子就是一個影迷cult
定義2 (cult作為形容詞):如果在特定時代的特定社會中,一部電影的全部或大多數影迷都屬於某一個或某幾個影迷cult,那麼這部電影在當時當地來講就是一部cult片
(yolfilm的答案沒有很好地區分cult的以上兩種用法,引發不必要的爭論。)

在定義1中,「在大眾看來」這個限定是必不可少的,光有「熱衷」「沉迷」還不足以將cult區別於一般的小圈子、粉絲團,還必須將社會觀感納入考慮。某些冷門藝術電影的愛好者也是一個人數較少的圈子,但不是一個cult,因為主流價值觀認為藝術鑒賞是正常活動,社會大眾不會認為這群人的行為怪異,只會是「不明覺厲」。「超級女聲」等娛樂節目和娛樂明星的粉絲團一般也不被視為cult,因為主流價值觀認為追星是正常的消費行為。而像星戰迷、trekkie、DnD迷之類,過去常被斥為「這麼大的人了還玩小孩子玩意」,社會主流給他們貼上「nerd」標籤加以排擠,因此可以說它們都是cult,而到如今,娛樂業界為了商業利益,不遺餘力地將nerd文化打造成主流文化的一部分,nerd受排擠、人數少的狀況可能會逐漸消失,這些圈子將逐漸不再被視為cult。

定義2最重要的是「全部或大多數影迷」這個限定,因為任何一部電影只要影迷眾多,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必定有一部分影迷的崇拜行為怪異像cult一樣,但我們總不能因此把這些電影都叫cult片。加上這個限定才符合「cult片」一詞的普遍用法,像《泰坦尼克》《大話西遊》這樣的電影都不應該(事實上也沒有)被稱為cult片。此外我還特別加入了「當時當地」這個限定條件,因為一部電影的影迷組成比例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必定不同,並且會隨著時間推移發生變化,所以在一時一地是cult片的,時移世易可能就不再是,或者本來不是cult片,到了另外一時一地就變成了cult片。

根據這樣的嚴格定義,一部cult片本身的確可以不必怪異,怪異的只是影迷的思想行為在旁人眼中的樣子。在這一點上,@magasa和@yolfilm說的沒錯,一部本身平平無奇的電影完全可能因為偶然的外部原因變成cult片,例如年代太久被遺忘、宣傳發行做得不好、被移植到另一社會文化中等等,導致其影迷被社會主流視為cult。但是,我還想說,既然是偶然,那以上情形就不會十分常見,更多的cult片之所以成為cult片是有內在原因的。一部影片會受到怪異的推崇,其本身多半有怪異之處,才會引起社會主流對其影迷的排斥。cult片主題和類型相對集中,不是無緣無故的,不是純屬歷史偶然,而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綜合以上可以推論出:各類cult片有一個共同的精神內核,即對社會主流觀念的反叛,這一點同時適用於以上說的偶然和必然兩種情形。


-
一、

所謂 A 級,B 級,一般指的是預算高低,以及宣傳經費的多寡。

尤其是後者,比如像伍迪艾倫,相對主流的動作、科幻一類電影,他拍的文藝片,不是太貴,但,也是 A 級片,因為他的宣傳期前置非常早,可能早於一年、兩年以上。

這宣傳期的啟動早晚,可能比影片本身的投資經費和格局,更重要。
相對於A級片,很多B級片,是連宣傳都沒作,悶著頭,就上院線公映去了。

(早期B 級片,常是進露天汽車電影院,雙片聯映,詳見@大旗虎皮 ,@magasa,兩位老兄的回答。)

以我的經驗:宣傳經費,宣傳期的長短,宣傳的手段多寡,正是判斷A、B級電影的最好標準。

(也是因些,當有國內影評人,大剌剌寫道『C 級電影』字眼時,真把我笑到肚疼。)

二、

至於所謂的「cult」,則跟影片自身屬性無關,完全在於「有一群影迷,迷得要死」的現象得出現。

比如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謀殺案」,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中國內地的八零生人群中,基本上,也是一部 cult,只因有一群人,他們熱愛非常,奉為一生之摰愛(比如 @張亮 同學)。

最好的對比,是另一群人追祟「大話西遊」。

也許有人認為「大話西遊」這種怪胎電影,才是「cult」,其實不然。

不管是哪一種片型,也不管是哪一類導演所作,不管其題旨高下,也不管其手法新舊(「卡薩布蘭卡(另名北非諜影)」,手法新穎嗎?不,它是老電影……),更不管它票房高低。

但凡有一群忠貞的守護者,只要這群人不會因為影片下檔而改變其熱情。
只要出現了這種「衷情」現象,像我,動不動就把某些電影台詞掛嘴上的,那些電影就是 「cult」。

我一說: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L。

(那麼,大家就能知道,我是尤達他本家,我也是絕地武士,簡稱星戰迷)

把 cult 翻成「邪典電影」,是件很糟的事,如果我沒記錯,還是知乎上某位同學的成就。

我從來不認為, cult 一定要「邪」。

相信我。

別信網上其它那些對 cult 的歪解(尤其是百度百科),那全是胡說八道。
-


Wikipedia:
Cult films often become the source of a thriving, obsessive, and elaborate subculture of fandom, hence the analogy to cults. However, not every film with a devoted fanbase is necessarily a cult film. Usually, cult films have limited but very special, noted appeal. Cult films are often known to be eccentric, often do not follow traditional standards of mainstream cinema and usually explore topics not considered in any way mainstream—yet there are examples that are relatively normal. Many are often considered controversial because they step outside standard narrative and technical conventions.


只回答什麼是cult片cult電影很邪,黑色的幽默,紅色的血漿,光怪陸離的畫面;cult電影很亂,詭異設定,顛覆錯亂的故事,眼花繚亂的色彩,科幻、恐怖、音樂、喜劇的大雜燴。cult和爛片只是一牆之隔,抑或是,cult即爛片。

cult就像是一個口袋,任何離經叛道的東西都能放到裡面,你可以當作是消遣娛樂,沒有什麼比看一部血肉橫飛、連環爆炸的cult更讓人熱血沸騰呢?也可以深挖裡面的各種隱喻和內涵,有什麼比一部隱藏了大量心思的cult更費腦筋的呢?也許你會看不懂,那就對了。正常的電影怎麼能稱得上cult呢。也許你一見如故,這更對了,cult的世界等你太久了。

看cult就像探險,你不知道前面有什麼,而當你知道有什麼的時候,你也不一定知道明白那究竟是什麼。一部成功的cult,無數的隱喻,無數的致敬,無數的彩蛋。紅色的血,黑色的笑,笑後的嘆息,哭後的眼淚。

cult是一個個愛好的小群體總結出來的。沒有人會說我現在要拍一個cult片出來,因為這不是個固定的電影類型。「cult片怎麼拍」這是個完全的偽命題。但是「什麼是cult」還是能夠回答的。cult就像是把一堆彩色的紙變成高碎的紙屑,然後在裡面藏一片白紙。有人喜歡彩色的紙屑,有人不喜歡;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那片白紙。

看cult,需要獵奇的心,僅僅是好奇是支撐不了看多久的;需要強大的神經,那些紅色的綠色的各種顏色的粘稠和斷裂破碎的碳氫氧氮,這也是什麼需要獵奇而不是好奇。還需要的,是一顆願意探索的大腦,過度解讀也罷,總比沒看懂要好得多吧。


已經有臻於完美的回答了,做一個補充好了~

如果說B級片的概念來自於好萊塢片廠體系時期的雙片連映制度,而雙片連映制度的誕生是對於30年代大蕭條,10-20年代的人口分布特徵變化,以及來自電視與廣播娛樂的挑戰的應對需要。那麼獵奇電影(或者譯為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的出現就不再是被動地應對外在環境,而是主動的把針對的目標放在了「嚼著口香糖,吃著漢堡包,渴望在周五或周六晚上走出家門的青少年」。聳人聽聞的題材,低廉的製作成本,以及推陳出新的營銷技巧,還有最重要的——人們對於奇特題材的需求,讓獵奇電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並且逐漸與B級片在觀念上混淆。

並且我覺得「Cult片」這個標籤最特異之處在於,一部電影能否被標記上這個標籤,並不是由導演,編劇,演員等電影創作者決定的,而是由觀眾決定的,或者準確的來說是小範圍內的觀眾所決定的。如果按照愛森斯坦對於電影形式的觀念來看,「Cult片」之外的電影是機械的,即創作者是抱有明顯目的來創作電影以期望實現其目的,此時創作者在與觀眾的對話中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創作者通過電影將觀眾導向某個最終的意義或者說主題。而「Cult片」呢,它是有機的,它的誕生不由創作者決定,而是由觀眾來決定,從它被標上標籤的那一刻,它就已經或多或少的超越了本來面目,在一個圈子範圍內存續下去。


我的cult片啟蒙,這就是cult片!!!(圖片來源網路,肯定侵權了)


這個問題提得太好,已為 @magasa與@yolfilm點贊。我是來小小補充個文獻的。

學者定義Cult movies最初是觀察到一些對lowbrow內容的偏愛以及反覆觀看現象。
之後J. Hoberman 和Jonathan Rosenbaum(1983)兩位學者在論文中提出cult這種行為模式出現於1920到193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家以及1960年代先鋒地下電影這兩個圈子。

許多學者都對cult下過定義,Bruce Kawin(1991)的定義有兩個標準:
1)任何被死忠粉反覆觀看的電影。2)受歡迎的、主題離經叛道的影片。
另外,Janet Staiger從受眾研究的角度提出cult文本是(翻譯不動了上個原文+_+)

(1) texts in which individuals repeatedly view the same text or a specific formula (such as all slasher films), and (2) texts to which people wish to initiate others. (無關電影類型)

總體來說cult movies這個定義是直接與受眾或者說影迷相關的,在cult電影中,影迷的行為、理解、活動是主體。
如果一個人喜歡反覆觀看某一部甚或者(定義非常狹窄的)一類影片,那他可以自稱為cultist~

(初學受眾時對比國內各大媒體和雜誌的cult電影(邪典電影)特集/錦集/推薦列表神馬的真是困惑啊!建議日後cult和邪典應該分開使用,我覺得我們有自己對類型片的定義從知識話語權角度來說是好事。)

希望提供了幫助~
祝好


magasa 的答案無可挑剔,不過剛剛看到邁克寫 David Bowie 的文章裏有一句形容,如果你只有耐心看一句話的話:

作為演員,他最大特色是逢片必cult,揀劇本的先決條件既不是票房能收幾多個億也不是有沒有問鼎奧斯卡影帝潛質,而是冷冷開出一朵花的或然率有幾高。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82%81%E5%85%8B/art/20160116/19453664


cult片就是一種承載亞文化,是被狂熱崇拜後的結果,且決不僅有血腥,怪誕,暴力這麼簡單。


自己翻看維基百科,比什麼提問都強。


與主流價值觀(主要指課本價值觀)有差異,


樓上有些答案太長了。簡而言之,B極片就是說那種雖然粗製濫造,但是還是有自己想法的「好」電影 導演用心了

cult片 就是B極片中比較血腥 荒誕 暴力的作品


@magasa 的回答是學術上嚴格意義上的解釋。 在不那麼嚴格的情況下,我們平時討論電影的時候,會把A片默認為島國的AV,B片是各種重口味血腥例如十大禁片,亂鬼龍這類小眾噁心的片子。不過恐怖片不在B片的名列內。


推薦閱讀:

為什麼神奇女俠國內外評價差距較大,豆瓣IMDb評分相差達1分?
《暮光之城》和《加勒比海盜》哪個好看 ?

TAG:電影 | A和B有什麼不同 | 邪典電影CultFi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