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昆和北昆有何區別?

前幾天在京劇票房看老師展示,說到崑劇南北分別。不知南北崑曲是怎麼形成和發展的?有什麼特點?如何區分?分別有什麼代表性的劇目?現在的院團都是唱南昆還是北昆?有哪些名家?想了解學習崑曲又該如何著手,該看什

么書或劇目?
求詳解,謝謝!


南昆和北昆只是崑曲在不同的地方的分支,在唱崑曲這方面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崑曲不比京劇,崑曲屬於曲牌體,格律嚴謹,因此對唱腔唱詞要求比較嚴格,不可隨意改動。而京劇屬於板腔體,唱詞的基本結構是一組句式整齊的上下句,在格律上要求並不嚴格,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派之間的過門、甚至唱詞都可能有區別,舉個例子,同樣是《蘇三起解》,梅派唱「蘇三離了洪洞縣」,但是張君秋先生可能覺得這麼有些不妥,就唱「低頭離了洪洞縣」,沒誰會說張派唱錯了的。但是崑曲不管是南昆還是北昆唱《牡丹亭·遊園》的【皂羅袍】都只能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誰改誰就錯。

此外南曲北曲的問題,這更不是南昆北昆的區別,南戲中已經出現了南北曲合套的現象。明隆慶萬曆年間魏良輔改革崑山腔時就已經解決了崑曲中南曲和北曲演唱的問題,魏良輔的女婿張野塘就是演唱北曲的專家,因此魏良輔不僅是對南曲改革,而且也對北曲進行了處理,將其納入崑山腔的演唱範圍之內。所以不管是南昆還是北昆演關漢卿雜劇《單刀會》的《刀會》一折,唱【新水令】「大江東去浪千疊」都得唱北曲;演高濂傳奇《玉簪記》的《琴挑》一折,唱【懶畫眉】「月明雲淡露華濃」都得唱南曲;演洪昇傳奇《長生殿》的《驚變》一折都得【北粉蝶兒】 【南泣顏回】【北石榴花】 【南泣顏回】【北鬥鵪鶉】【南撲燈蛾】【北上小樓】 【南撲燈蛾】【南尾聲】南北曲混合著唱。此外南曲只有宮、商、角、徵、羽五音,字少而腔多,因此大多顯得委婉纏綿;北曲包含完整的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七音,字多而腔少,所以大多顯得蒼勁曉暢。因此不存在南曲可以唱出北曲的感覺之說。

再者南戲和雜劇的問題,崑山腔屬於南戲聲腔,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不管是南昆北昆,只要是唱崑曲,都是屬於南戲的聲腔,至於崑曲中一些來源於雜劇的劇目,像上文提到的《單刀會》,南昆北昆都演,這是崑腔化了的北曲,並不是雜劇,元雜劇怎麼演,現在並不知道,因為雜劇的演出在明萬曆年間已經絕跡於舞台。再者像關漢卿的《竇娥冤》一劇,現在演出的也是崑腔化了的北曲雜劇,並不是雜劇原貌,而且此劇還有崑山腔傳奇改本《金鎖記》,昆丑五毒戲之一的《羊肚》即出自此劇,而不是《竇娥冤》原本。

所以說南昆也好北昆也好,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如果非要找有什麼區別,只能說這不是南昆與北昆的區別,而是崑曲與北方崑曲劇院的一路傳承下來的老班底之間或者說是晚清北方的昆班的區別,只是人們習慣與將後者簡稱為北昆,是概念的混淆。

北方的崑曲是南方傳過去的,像北昆的老班底是晚清崑曲在北京城區遭到花部亂彈的衝擊之後,市場萎縮,退守河北高陽農村地區保留下來的崑曲火種,因為長期在北京演出,之後又退守農村,所以對北昆老班底主要產生了一些影響。

第一是從花部亂彈,尤其是弋陽腔後裔劇種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北昆會很多武戲,但是南昆武戲會的很少,以前南方唱武戲的昆班也有,但是並不認為是正宗,而是草昆。其實崑曲武戲有些是從弋陽腔等劇種學過來的,弋陽腔「其節以鼓,其調喧」,比較鬧,不如崑曲唱腔好聽,所以「武戲文唱」其實說的就是演武戲,唱崑曲,而且老北昆還會一些弋陽腔劇目,有北方昆弋之稱。

第二是由於紮根農村,受制於觀眾的欣賞水平,北昆的整體風格比較通俗活潑,比如演《思凡》下山一段,梁谷音老師在「大師說戲」視頻裡面說北昆韓世昌老師是「土得可愛」,具體就是小尼姑跑下山的動作,可以參考視頻(003孽海記 思凡 梁谷音!),此處不贅述。但是這也不能理解說北昆不講究,為了照顧觀眾可以無限地將崑曲通俗化,也不表示北昆的戲都很通俗。

第三就是口音,因為崑曲起源於江蘇崑山,所以是中州韻姑蘇音,唱念都帶有吳語特色,尤其是一些丑角操著熟練地吳語插科打諢,別有趣味,但是北昆因為演員很多都是北方成長起來的,所以唱念咬字發聲吳語特色不明顯,而是接近於北方方言,像丑角更是很多全念京白。這才是南方的崑曲和北方的崑曲的區別。

最後說一句,由於演員之間的交流以及領導導向等原因,現在的北昆自己的特色除了上面的第三點似乎越來越不明顯了:成了一個全昆班,武戲慢慢地丟了,風格也開始向華麗轉變……令人感覺有些遺憾。

現在只想到了這麼多,以後想到再補。


序篇,相關內容:

0.本篇回答主要側重於「北崑」,因為現在的崑曲幾乎是默認為南崑的。

1.崑曲中有兩對「南北」,一為南曲、北曲,二為南崑、北崑,不可混為一談。南北曲是沒有疑問的,但南北崑則有很多疑問、爭議,很多人甚至不承認這樣的說法。

2.「北崑」一詞,有兩種含義,一指「北方崑曲劇院」,是一個崑曲劇團,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二指「北方崑曲」,這就是爭議所在。題目中將南崑、北崑並列,則此處「北崑」義為「北方崑曲」無疑。

3.「北方崑曲」亦有二義。廣義者,凡我國北方之崑曲,均可稱為「北方崑曲」,例如山西之崑曲;狹義者,則只有直隸(河北)、京津一帶之部分崑曲,方可稱為「北方崑曲」。今日多用狹義,本回答即用狹義。

4.京津並非只有「北方崑曲」這一種,至少還有:「京崑」和業餘愛好者所唱的崑曲。但承認「京崑」的人更少,這裡不討論。

5.南崑、北崑這樣的說法,均針對職業演員,而非業餘愛好者。因為業餘愛好者的崑曲,全國幾乎都是差不多的,沒有特別顯著的區別。(沒學對、沒學會、沒學好的,那不算。)

6.「北崑」、「北方崑曲」這樣的說法,出現很晚,大概是在1956年南北崑匯演時,纔正式出現。而因北崑名角以高陽縣人氏居多,故過去亦稱「高陽崑」。

7.崑曲有很多種地域變種,絕非只有南、北二家。但題目中沒有提到,且答主對南、北之外的也不甚瞭解,故此從略。

正文:

正文開始之前,有一點必須再次強調:請重新讀一遍序篇第5條。

南崑,或者說以傳字輩為代表的江浙滬一帶的崑曲,是有比較清晰的傳承、發展的脈絡的;北崑起源則不甚清楚(至少是答主不清楚)。一般認為是清末北京王府裡的崑班,流落京郊、直隸,長期在這一帶演出,逐漸形成的風格,後來又將北京重新(?)劃入其勢力範圍。至於王府中的崑班是從何處來,當然歸根結底還是從南方來的。另有一種觀點認為,南方崑曲早在北京王府崑班流落直隸之前,就已經傳入,後來與王府崑班逐漸融合。至於更具體的形成、發展,則不是短短一片回答就能說清的。(喂!其實是答主自己也不清楚好不好!)

現在的院團,幾乎沒有唱真正的北崑的了,因為變化太多了。至於是不是南崑,這個情況要稍好一點,目前保存的傳統相對北崑來說,還是要多很多的;但這個「是」,究竟是多大程度上的「是」,評判標準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同。

至於名家,這裡只列出有限的幾位,可以通過這幾位,進而搜索到更多:韓世昌、白雲生、馬祥麟、侯玉山、侯永奎、郝振基、陶顯庭、陶小庭。(沒什麼順序,亂序,隨機。)

南北崑很多代表性劇目,都是重疊的,儘管風格有所區別。至於北崑特有或特色劇目,可以搜索「北崑六百六十」,有很詳細的列表——當然,據說,水分也不少。

如何分辨某次演出是南崑還是北崑,這個沒有什麼別的辦法,要麼搜索資料,要麼自己通過風格判斷。但須注意,南北崑曲並非截然相反的,有時候也很難說某次演出究竟是哪一種。

最重要的內容,也就是北崑的特點,放在最後:

這裡請再次讀一遍序篇第5條。

北崑與南崑,如果仔細找區別的話,可以說方方面面都有區別。我以前自己總結過一些,但是現在忘了放在哪裡,找不到了,就簡單說說。

(1)劇目。北崑有很多獨有的、或者南崑很少演出的劇目。可以參考前面提到的北崑劇目列表。

(2)語音。北崑語音受直隸(主要是冀中)方音影響很大,但影響程度在不同人身上、甚至同一人不同時期,也有不同。

(3)唱腔。北崑曾長期與河北高腔(弋腔之一種)同臺演出,互相影響。舊時北崑班社多兼演河北高腔,甚至把部分原本完全是崑腔的劇目,改為「風攪雪」的形式演出,也就是崑弋並用。(「風攪雪」指混合,但明顯不限於崑弋這一種混合,而且也不一定是唱腔的混合: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混合。)最典型的例子是:《安天會》(即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後被改為《鬧天宮》),猴王唱崑腔,天王唱高腔。另外,對於完全是崑腔的、且與南崑重疊的劇目,其具體唱腔之細節亦多有不同。

(4)伴奏。除伴奏與唱腔須配合嚴密這一因素外,北崑的伴奏也較有特色。文場(管絃樂)區別不太明顯,但北崑武場(打擊樂)極具特色,有很多自己的打法,還有自己特有的一些樂器,例如「冬字鑼」,從高腔借用,南崑無此樂器。

(5)其他,如身段、臉譜、「路子」等等,很多很多,但答主也沒有深入研究過,所以暫且都歸為「其他」。

最後,真正的老的「北崑」的資料太少了,公開出來的、或者較易蒐集到的資料更少,加上答主比較懶惰、沒有仔細研究過,所以本回答只能說是浮皮潦草。更多的東西,如果題主有興趣,慢慢瞭解,總會有更多的發現的。


前邊幾位說得很好,我就再補充一點個人感受:

南昆聽著有點慎得慌·······


沒有南昆北昆的說法,應該是南曲北曲。。。。


北昆,說白了就是一群本應該去唱京劇的人非要唱崑曲。。。


都是水磨調下的,說大其實也區別沒有那麼大,南曲北曲都可以唱唱再感受。

怎麼學?先學起來吧,很多地方都有曲社,慢慢了解起來。


哪來的南昆北昆,只有南曲北曲


南昆北昆提法不對,崑曲只有正宗與否沒有南北昆之分,北京的北方崑曲院簡稱北昆,但不是一個流派;南曲北曲是崑曲裡面有的,主要區別是音階,北曲7聲南曲5聲,兩者尖團音讀法不同,北曲詞多腔少南曲相反,北曲高亢南曲溫婉,南曲流傳下來的基本沒有武戲北曲有比如毛主席喜歡的夜奔,但這些都不是絕對的,要深入體會


南昆源於南戲,北昆源於雜劇。
魏良輔之後南北融合,有全是南曲的《牡丹亭》,有全是北曲的《竇娥冤》,也有南北融合的。
簡單來說南曲婉約,北曲豪放。
全國七大院團,只有北方崑劇院是主要唱北曲,其他主要都是南曲,當然也不是不唱,只是北昆唱南曲總有北曲的感覺,反之南方的劇團亦然。
江蘇省昆標榜自己是南曲正宗,聽北曲就是北昆了。
名家自行百度吧。
認真回答可以寫一簍子,太晚,懶得寫了。


推薦閱讀:

如何系統地了解崑曲?
作為大學生,想學唱崑曲,應該從哪裡起步?
如何評價大師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到底哪裡有問題,為什麼好多名家都在批評?
如何振興崑曲?

TAG:崑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