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以直報怨」中的「直」字?


-
很多說解,認為是「正直」「公正」:「以正直和公正的態度,來對應他人的怨行」。

我的理解卻是:「該咋樣,就咋樣(直率)」,「應有的」、「不多不少的」。

「以直報怨」:人家對你有惡意,你要直言以對,不要唯諾,不敢抗議。
「以直報怨」:人家對你造成傷害,該以正確私行,或是乾訴諸公權討要回來,就不該枉縱輕饒。

這樣的說解,不是歪論,而是有證據的,只因,「直」在論語中出現不止一次。
其它地方出現時,不全是作「正直」解,更常見的用法,「直」,是拿來說人虛偽與否?

比如「誰謂微生高直?(微生高哪個是堂堂正正的人?)」那個「直」字,就作正派,堂堂正正解。

所以,我不認同坊間一般說法,把「以直報怨」的「直」字,解成「公正」「正直」。
(雖然也能說通,但,我不認為是孔子的意思。)

孔子的意思,按全文理解:「以直報怨,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你若是遇見了他人的惡行,而以「美德面目」回報,那是極假的事,這種人,回應不了他人的侵害,對待別人的善意幫助,也一樣是唯唯諾諾,不敢熱切回應。

作人,該咋樣,就咋樣。欺上門來,就正面對抗。別作個虛偽矯情的噁心小人。

「哎呀,好聚好散,別跟人吵架啊。」「哎呀,人家發言沒有惡意啦,小孩子家,別拉黑他」。

這種事,孔子打心眼瞧不起,認為你是懦弱,也是演戲。

當然,更重要的,人家對你好時,敬你一尺,你更要報以一丈(以德報德)。

永遠別忘記,孔子是熱血之士,不是蛋頭教授,他是面對流氓,拿劍出來彈唱,用流氓之道,對付流氓的大流氓,帶著上百個學生橫衝直撞,叫人不敢開國門放他進來(陳蔡被圍),這種人,怎麼會叫你退讓呢?

直,不是什麼狗屁「公正」「公平」。

直,就是「直來直往」的直。更是「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直。

「不容欺悔,正面迎敵」,才是儒家軍團的血性之道。
-


轉一篇茅於軾的文章吧(是在百度貼吧孔子吧看到的)

上月有一天,我陪一位外賓去北京西郊戒台寺遊覽。我們叫了一輛夏利計程車,來回走90多公里,加上停車等待約2個小時,總計價245元。但我發現司機沒有按來回計價。按北京市的規定,夏利車行駛超過15公里每公里從1.6元加價到2.4元。其理由是假定計程車已駛離市區,回程將是空車。但對於來回行駛的計價,因不會發生空駛,全部計價應按1.6元。顯然,司機多收我們的費。   此時我有兩種選擇。一是拒絕付款,並告訴司機他違了規,他將不得不屈從。因為如果我去舉報,他將被處以停駛一段時間的處罰,損失更大;第二種選擇是告訴他違規,但仍按規定給他付款。我選擇了後者。算下來應付180元,另加停車場收費5元。  這件事涉及到人與人相處的一個原則問題,即當你被別人以不正當的手段對待時,你應如何反應。  
有一種辦法,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於其人之身」,也就是以怨報怨。你不守信用,我也不守信用;你欺騙我,我也欺騙你。用這種方法來教訓那些辦壞事或破壞規則的人,他們吸取了教訓或許會改轅易轍。  第二種方法,叫做「以德報怨」。你對我搞陰謀詭計,我仍舊對你友好。基督說,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臉,你應把右臉也讓他打。用這種胸懷和博愛去感化對方。基督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善的基因,只要有足夠的力量去啟動,壞人也能變為好人。  
上述兩種辦法截然相反,但都有他們的道理。仔細想來確實叫人感到驚奇。兩種極端都有道理,處於中間的對策也決不會錯。其結果是怎麼做都可以。如何對待壞人真的就沒有有效辦法了嗎?有沒有既非以怨報怨,又非以德報怨的辦法?有的,就是孔子說的:以直報怨。孔子反對以德報怨,因為這樣做的話,對壞人也施以德,對好人也施以德,變成沒有區別。這於理不合。孔子提出的以直報怨包含兩重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式對待破壞規則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訴對方,你什麼地方辦錯了事。計程車司機多收費,以怨報怨就是拒絕付款;以德報怨就是再給他一筆小費;以直報怨則仍按規定付款,但要告訴他犯了規,以後改正。  
以怨報怨並不錯,甚至應該說是一種相當有效的制裁壞人的辦法。法律對壞人的制裁就是順這條思路來的。但是光靠法律很難把壞人改造成好人。所以在監獄裡還要有對犯人的尊重、教育,甚至愛護,這才能使犯人出獄之後幡然改悔,重新做人。這說明為什麼孔子既不贊成以德報怨,也不贊成以怨報怨,而要以直報怨。人與人之間的事大多數還涉及不到法律。計程車司機多收錢,也只能說犯規,而不能說犯法。對於這許多法律之外的事,更需要「以直報怨」。  
以怨報怨還會產生一個危險的後果。拿計程車司機多收錢的例子看,如果我以他犯規為借口拒絕付費,他吃了啞巴虧,沒處告狀,心中會產生不平,而且很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世界就是黑吃黑。他以後得到機會一定會更狠地宰客,以補償他這次的損失。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普遍用這種原則處理,人人都要隨時提防別人的暗算,這個世界將變得相當可怕。我想它肯定不是我們希望生活在其中的一個世界,不是一個理想的世界。  
說到這裡,我們對王海知假買假一事的是非曲直可能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王海故意去商店購進大批假貨,然後索取大額罰款,他的做法引起法學、經濟學、倫理學界的廣泛爭議。)王海這樣做並不錯,而且索賠是有法律依據的。所以許多人贊成他的做法,並認為如果有更多的王海知假買假並有法院做後盾,中國市場上的假貨雖不一定絕跡,至少也會大大地減少。這種做法可以說,就是「以怨報怨」,制裁假貨也確實會有效果,但商店吃了虧可能用別的隱蔽方式從顧客處撈回損失。而且這種以怨報怨的哲學流行起來的話,我們每個人不會生活得更舒服,更融洽,更幸福。想到這裡,我不能不對二千多年前的哲人感到深深的敬佩。  1997.8.12


報怨以德--出自《道德經》
以直報怨---出自《論語》

這兩本經典常常被我們引用,因此看字面意思卻是完全矛盾的兩句話都有眾多支持者。
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只是我們引經據典時候我們非常容易脫離上下文。在《道德經》中的「德」是一種「坦蕩、客觀、公開、透明」的秉性,也就說:「以「德」抱怨,是用坦蕩、客觀、透明的方式去報怨」;
儒家中的「德」,不同於道家中的「德」,後人講的德,是指儒家中的「仁德」;其實,背離道家中原本的德,在儒家中「直」與道家中的「德」更接近。


補充下@yolfilm 的答案。孔子的學生曾問他,先生,今天有個人拿磚頭拍了我,而我卻忍住了心中的怒火,那我這樣做,是不是對的呢?學生本以為先生會稱讚他一番,不想,孔子卻大罵道,傻啊你,人家拿磚頭拍你,你就該拿磚頭再拍回去。今天你這樣對待傷害你的人,以後你該如何對待有恩於你的人!
所以呢,孔子的形象絕不是那軟弱無力的孔夫子,而是一個血氣方剛,至死不渝的壯士,為了魯國的大興而,甘願去得罪王公貴族的孔丘,這樣的人才是至聖。


德的右上是直


別裝逼,也別用道德克制自己。想罵就罵想打就打別憋著


看到一個糾結「以直報怨」里的直到底指什麼的問題。
說實話我是不相信看過《論語》的人還能產生這麼片面的疑問,原文分明已經很清晰的告訴了我們,孔子對中庸、鄉愿、姑息養奸、聖母心的看法,和他們之間的派生關係。
可能很多爽文和百度問答(水平可想而知)把直解釋成直拳了,以致於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誤解,那我正好照本宣科解釋一下。

兩儀生四象:論語的總體精神,尤其是為人處世精神,可以歸結到中庸二字上。而中庸並不是牛鬼蛇神厚黑學描述的那樣,帝王心術、鷹視狼顧,而是簡單四個字:不偏不倚。說到不偏不倚,語出同文,使用率較高,可以望文生義,就比「中庸」明白多了。

四象生八卦:不偏不倚,什麼是偏,什麼是倚?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偏就是「你的喜好影響了你的是非判斷」,倚就是「你的價值觀被某物綁架了」。前者主觀,後者被動,今語而論,「有色眼鏡,臀腦分離」。
所以中庸其實非常睿智而且有預見性,通過兩儀「中庸」——四象「不偏不倚」——八卦「有色眼鏡,臀腦分離」,準確地戳穿2000多年後的今日,令盲流和小市民最不能自拔的,仍舊是這些人性之弱。

八卦定吉凶:何以報德?首先你得有德。
承認現實不以自己的喜好為轉移,然後擺脫其他東西對自己價值觀的綁架(比如金錢、地位、暴力)。
對一個事情遵循它本身的發展規律,然後捫心自問發表真誠的看法,正所謂:

「我現在有一個感覺,只要新聞工作者們都尊重同一個事實,允許有不同的觀點,在採訪期間,採訪者可以表達他的觀點,但也要如實表述被採訪者的觀點,我認為這就是新聞採訪的High level。」

所謂偏倚,無外乎由於利益誘惑、懶惰、怯懦,思考問題頤指氣使,或輕浮貪婪,或懶得思考落入俗套,或不敢反抗他人之「鄉愿」(鄉愿,即真·厚黑,在和善的笑容中有目的地煽動言論玩弄是非)。總之,要做到不偏不倚,就是克服人性的弱點。
別以為說著簡單,平頭百姓能自發做到,匹夫不可奪其志也,雖非士大夫,起碼也是個正直的人。

吉凶生大業:然後,就可以「以直報怨」了。


如果「直」是一種「正確」,那麼應該這麼理解:
「直」的目的是讓錯誤的做法得到「應有的「懲罰,最終達到消除或者終止錯誤行為,並補償損失。


那麼,別人侵犯你的權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法律去維護,而不是個人的」以暴制暴「。
如果他人打你一巴掌,因此而報警的話。。不知道是否管用,不報警又該如何處理?還擊的成本太高,得不嘗失。不去還擊忍氣吞聲明顯也不合理。無解了


直拳


直,與文相對。直道而行,不以禮節之。


看很多人都沒理解這句的含義。怨,是怨恨,怨言,不滿之情。別人對我們有怨恨,我們該怎麼辦呢?有幾種情況:1,以德報怨?這樣看似心中寬闊,實則顯得虛偽懦弱,也不符合大多數人的正常想法,不妥。2,以怨抱怨?這樣只會導致抱怨和誤會越來越深,不利於心理健康,也是我們自己顯得小氣和自私,更不妥。3,以直報怨!所謂直,就是直率,坦誠,不逃避問題,去勇於面對。別人有怨,我們可以來坦誠溝通,為什麼產生怨?是不是誤會?是的,說開就好了,冰釋前嫌;如果卻有不對之處,當認錯也認錯,該賠禮就賠禮。總之,要積極去化解其中的矛盾,消除怨念,這才是最好的「報怨」的方法啊。


受到傷害的時候,你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恁


科學家研究人與人交往的策略,你對我不好一次,那麼我對你也不好並不超過一次,發現這是最佳策略。可以為以直報怨做個註解。


謙讓容忍是助紂為虐,若以曲折的方式還擊,反是自黑。
對於無理取鬧的人,能躲則躲,若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其可能反會只許周官放火的黑你這個道,而你也有可能在這條道上迷失。好比別人捅了你一刀你為了報復也捅其一刀或偷其錢包卻被其同夥抓住把柄送往警察局,或是因為感受到了鮮血噴涌的快感從此踏上鮮血四濺的路一去不復還。但是躲著也會有不分是非的人把你的寬容當你是無理的一方或是做了什麼虧心事。
所以比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以直報怨來的好。假設一隻野狗咬人一口難道那人應當趴著汪汪叫回咬那隻狗么,反而會被別人看笑話被狗主人訓斥或是再被那隻狗咬幾口。
最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如果濁物太多,能躲就躲。


舉直錯諸妄,則民服;
應該是這個直。


推薦閱讀:

一個真正讀懂《道德經》、《史記》、《論語》、《資治通鑒》之類的書籍會到處宣揚自己讀過這些書嗎?
以直報怨和以怨報怨有什麼區別?
《論語》中,最讓你有切身體會的是哪一句?
「非脩脯無從得食」中脩脯是指什麼?

TAG:古文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