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哪些非常好但是未建成的建築方案?
方案本身非常好,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未建成的案例,國內外不限。
這個方案是否算「非常好」尚且沒有定論,但是在EL君看來,沒能建成確實是件很遺憾的事情。
從上面這個模型可以看出,這個摩天樓項目在過去找不到先例——這是一個沒有核心筒的摩天樓。
項目是克里斯蒂安·克雷茲2011年在鄭州CBD設計的的一座超高層,區域總體規劃原本是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負責,在黑川紀章去世後由磯崎新完成的:它構想出一個鄭州市的理想島嶼,由一圈高層建築圍繞著一片大湖,通過水麵與城市主體隔開。七名來自各大洲的建築師,如妹島和世、愛德華多· 索托· 德· 莫拉、比喬伊· 傑恩、安東· 加西亞- 阿布里爾等,都被邀請來設計一座或兩座超高層塔樓。
在「經典」的超高層結構系統中,往往採用垂直方向重複的結構元素,並隨著建築重量的增加而逐漸收縮。
而這個方案恰恰相反,基本通過在較低樓層增加新柱子來解決問題。這樣下方樓層的荷載就分散到新加柱子中,而上方柱子的受力則由於變形的調整被重新分配。垂直荷載的再分配主要是通過樓板下方的承重梁來實現的。在建築的底部和頂部,樓板都被掏空來創造開放式公共空間,這也有助於減小主柱的受力,水平方向則通過拉結梁來維持穩定。
而建築的水平荷載是由建築之外的鋼索來承受的。目前,這種結構體系主要用於穩定細長的天線電纜塔。它為這座建築帶來徹底的靈活性,因為樓層平面僅需由柱子和肋式樓板組成。為了增加效率並減少建築側移,鋼索都施加了預應力。這確保所有鋼索都能有效地承受荷載。它們的受力由於水平荷載的變化時而上升時而下降,但鋼索會保持張力。柱子數量的增加也伴隨著鋼索數量的增加,因而建築在底部樓層的扭轉和側移都能被很好地控制。
不過這個方案和中國的消防規範衝突,在這之後,克里斯蒂安·克雷茲又對這個設計做了一些修改,但是保留了原本的概念。
這個方案中依然沒有核心筒,斜柱成為了建築的支撐結構——它們既承受建築的豎向荷載,又提供橫向的拉結力。每一對三角形的斜柱都穩定在一個平面,而所有平面上不同傾斜角度及方向的柱子則讓建築在所有方向都取得穩定。這種三角結構的數量隨著建築高度變化,創造出一種無窮無盡的空間感受。雖然單調的結構形式往往導致乏味的空間,但這座辦公塔樓中結構元素的無窮變化,使得同一棟樓中的各個位置都不盡相同。
與傳統的摩天樓相比,這個方案的結構由大量細小的、完全裸露的鋼管混凝土組成的,使建築總重降低逾70%。與大多數辦公塔樓封閉而巨大的核心筒相反,這個結構方案設計了一個開敞而可用的核心空間。
不過這個方案還是沒能被付諸實踐,雖然克里斯蒂安·克雷茲贏得了競賽。方案有美好的初衷,但也意味著業主需要承擔與之相對應的造價和風險——這也是過往許多名留史冊的建築都曾經面對過的難題。
項目原載於elcroquis 182 /克里斯蒂安·克雷茲和石上純也
二更,分別說明路易斯.康 胡瓦猶太教堂的三個方案。
路易斯.康——耶路撒冷胡瓦猶太教堂(Hurva Synagogue) 建成後可能是康最偉大的作品。
康一共用了七年, 設計了三個方案,其中最終定稿方案是第一個。
方案一:
中央聖殿空間
平面,入口在四個角部,穿過一個狹窄的空間進入建築。
剖面透視
屋頂,由四個房間大小的柱子在頂部形成倒金字塔拼成,四個屋頂間形成十字形狹縫。
四周方形壁龕(房間),服務與被服務空間的體現。
室內透視
方案二:教堂紀念性被增強。
平面
剖面,這裡的光線使用尤其出彩。
模型演變,彎曲的混凝土裡引進的光線,中心狹長的裂縫,厚重圍合的混凝土體量構成了令人生畏的紀念空間。
方案三:康在1973年設計第三個方案,而這離他1974年去世僅僅只有一年的時間了。方案三留下了非常少的圖紙。
平面
剖面
胡瓦猶太教堂的設計,從場地與歷史文脈開始,確定教堂的輪廓(天際線)。康將建築分為「內—外」兩層邏輯,外部「吸收太陽的光線和熱量」,內部「舉行點燃蠟燭詠唱讚美的宗教活動」。外部用當地的大石塊,內部用鋼筋混凝土,充分考慮周邊環境,使用者體驗等因素確定石材顏色,混凝土配比等細節,使其「相互分離又彼此聯繫」。
整個場地的概念剖面圖,教堂在左。教堂的體量,局部的縫隙,材料與右邊哭牆,模糊的岩石穹頂形成了非常有趣關係,正好理解外圈「金字塔」形的來源。「這座猶太教堂……可將一切包容,這座教堂,就是方舟。」——路易斯.康
(圖片引用於網路,文章等數字媒體)
- 但丁紀念堂(朱塞佩·特拉尼)
但丁紀念館是特拉尼為墨索里尼時期的義大利的政府復興義大利的傳統文化而做的建築設計,因為戰爭,法西斯的短暫政權覆滅和特拉尼的英年早逝,但丁紀念館並沒有建成,甚至只有最初的建築師所畫的十餘張圖。
- 儀式|空間|光線
儀式:對《神曲》的闡釋
空間:入口——入口庭院——森林——地獄——煉獄——帝國——天堂——尾聲
入口:與主體建築平行的獨立牆被動地產生一種朝聖的心情。
人口庭院 森林:其一側的100棵大理石柱,對應著《神曲》開端但丁迷失的森林。
地獄:通過比例失衡的牆體、柱、天花,以及從天花滲透下來的時刻變化的光線,創造了一種從現實中脫離冥想的,地獄的陰鬱與壓迫氛圍。
煉獄:運用照射在有著大範圍開口的屋頂上產生的豐富的太陽光線效果,重新喚醒參觀者對於天空的注意,但仍然被幾何形約束。
天堂:33個玻璃柱支撐一個透明的向天開敞的屋頂,四周牆體的縫隙中滲透的是「森林"所折射的光線。空間是脫離世界而浮在空中。
光線:
入口:昏暗而模糊不定
入口庭院:陽光直射,炫目而耀眼
地獄:陰鬱而壓抑,身負罪惡的靈魂在灼燒中付出代價,沉重的天花裂開幾條細紋,縫隙中灑落點點微光,世界離我們如此之遠。
煉獄:陽光從七個被細細推敲過形狀,位置,大小洞口投射下來,交迭在螺旋上升的地台上,靈魂在投下陰影,接受天空的審判。
有一個消息…這個房子要開建了
http://www.archcollege.com/mobile.php?m=Indexa=detailsid=24996app=_
一切優劣待建成自見分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了很多評論,越來越發現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建築,意見整理如下。
1.無法自然通風透氣,需藉助設備進行換氣
2.海邊潮濕,需要除濕設備
3.無配套設施,需獨立發電,且整體耗電量大
4.建築較為封閉,需要散熱系統
5.屋頂光源不可控,影響正常生活
6.不符合綠色建築要求
原答案不修改,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驚喜發現竟然有贊,開心到生活不能自理。於是默默又改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sa Brutale (布魯塔爾)別墅是2015年7月希臘建築事務所OPA的設計,因為希臘財政危機而暫時沒有修建出來。不過從各種效果圖中已經知道這個奢侈的別墅有多美啦。Casa Brutale 的靈感來自義大利建築師Adalberto Libera的Casa Malaparte(馬拉帕特)別墅,如下圖。
以下為布魯塔爾別墅
樓頂的游泳池
朝暮變化
透著光的水紋天窗
五十級的長台階
簡單的內飾絲毫不會搶去景色的風頭(雖然聽說都是奢侈品ㄟ( ̄▽ ̄ㄟ))
我想,對於絕大多數建築師而言,「未建成」,其實是一種常態。既是習以為常,一般也會坦然接受方案被拋棄的命運。
猶豫再三,我決定還是用一個案例去回答這個問題。他算不上是切題的好答案,因為我並沒有足夠勇氣說這「是非常好的方案"。唯一比較肯定的是,知道這個方案的人,非常非常的少。
並且,它確實未建成,也永遠沒有建成的機會了。
之所以希望借答題記錄下來,是怕再過些年月,曾經的努力便會徹底淹沒於故紙堆中;而對於知乎的讀者,特別是那些長期支持我的朋友,通過我這個設計者視角解讀一個複雜建築方案的誕生與湮滅,可能會帶來一點不同的感受吧。
以下。
---------------------------------
前幾天,發現一隻硬碟壞了,損失了很多資料。
恰此時,收到竹君的邀請,回答一條關於珠海歌劇院的問題。
竹君是最近一年才在知乎上認識的朋友,邀請我大概純粹只是出於建築設計是我本業,而其實並不知道,我曾經深度介入過這個項目。
然而很不巧,關於那段往事的資料,大都塵封於這隻再也無法正常啟動的硬碟里了。去曾經碼過字的論壇上翻找,也只覓得小圖三兩張。
只是,我並沒有覺得有太多的遺憾。
-----------------------------------
2008年,我一度陷入了經濟的拮据中,不得不四處尋找合適的資金來源。有幸得到一位師兄伸出援手,讓我加入一個四人小團隊,參加彼時「珠海歌劇院建築設計「的全球性公開招標競賽。
競賽的規則:在第一階段,全球公開報名參賽遞交作品,其實是沒有所謂的」保底費用「的;之後會遴選十個作品進入第二階段,才會有較為正式的競賽成本補償費用。
可是全球公開徵集,選十個方案,談何容易?
我羞於啟齒自己參賽的原因,也就沒有跟除了團隊以外其他人提起。可在我那些依然留在美國的建築同行朋友圈中,這是一個非常熱點的項目,很多人都摩拳擦掌,打著各自事務所的旗號參賽。在MSN(yup...)上,他們一討論起來,我不得不尷尬的保持緘默。
」你沒參加么?多好的機會啊......「他們也會好奇的問道。而我只好撒了個謊:"啊......已經轉行,去賣建材了......."
似乎能聽到那些善良的朋友們,在大洋的彼岸,電腦屏幕前,輕輕的嘆氣。
-----------------------------------
Tempe Performing Art Center , Barton Myers Associates.
說起來真是慚愧。我跟歌劇院設計,其實很有緣分。
在建築學系裡,我們接受的是關於建築設計的通識教育。我們會有針對某個類型建築的專題研究,但只是淺嘗輒止,歷時不會超過半個學期,便需跳轉到下一個課題。
畢竟人類所創造的這個世界,太過龐雜了。
從UCLA出來,拜入Barton Myers門下,才發現老師真正精通的,並不僅僅是南加州陽光下那些華麗的鋼房子。
Barton在北美設計了大大小小超過10個歌劇院和表演藝術中心。我加入事務所的時候,位於亞利桑那Tempe的表演藝術中心正在進入收尾階段。
大師派給還是實習生的我的第一個任務,是拿著一份厚重的施工藍圖,用木頭按比例重建他幾十年前的作品:New Jersey Performing Arts Center, 新澤西表演藝術中心。
當然不是沒事找事,項目所在地的市政計劃開發比鄰的濱水區,請事務所出城市設計方案,需要有人把這個建築模型倒騰出來,作為輔助的「配景」。
圖紙繪製的年代,CAD遠未普及。我老老實實的坐在桌邊,用一種非常古老的方式:三稜柱比例尺量度著這些全部是手繪的藍圖,一點點的複製著每一個細節。當你真正的沉浸其中的時候,會發現你正在跟當年端坐繪圖桌前的人,默默的對話交流。圖紙上的一筆一畫,其背後寄予的思索,被我逐一翻譯出來,成為了立在桌子之上,模型沙盤裡的一個具象的三維物事。
窗,飄蓬,石材基礎,飛檐,拱橋,連廊,桁架。
這是一個無以言表,令人沉醉的過程。
Barton偶爾端著Espresso過來,輕描淡寫的說:你這個地方尺寸搞錯了啊。我便一臉茫然的看著他。他頑皮的擠擠眉,聳聳肩,很不負責任的慢慢踱走了......
---------------------------------
在做珠海歌劇院之前,我其實已經有兩年沒有認真碰過建築設計項目。一切都顯得無比生疏,連打開Rhino,都有點不知所措。
現場勘查完回到廣州,團隊幾位師兄竟然非常放心的把方案工作交給了我。
於是,我真的做了一件傳說中才會幹的事情:
沐浴更衣。
主要是因為天氣過於炎熱,讓我無法集中注意力。
我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冥想,仔細梳理著我所需要的線索。然後撕扯著草圖紙,笨拙的勾畫著場地分析圖;在Rhino中構建一個面,在關鍵的節點,扯出一個體量,再拆解界面,嘗試構建與各種要素之間的邏輯聯繫。
兩年的沉寂,雖然讓我失去了一些技能,但也洗掉了我身上一些累贅。剩下的那些最基本的所謂技法,看似笨拙,於我這個處境,才是最有用的。
其中一位師兄對我呈現在白板上的方案與分析,將信將疑:這......我們平時好像不是這樣做事的啊.....
另外一位從德國回來的老大哥,則信心滿滿的說:別擔心,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
春暖花開的時候,事務所迎來一件大事。
洛杉磯一個義大利畫廊資助,為Barton做歌劇院建築設計專場展。於是大家齊心協力籌備起前期的工作。
Senior Associate 之一的Rhyne帶著我去地下室搬資料。我卻蹲在那裡,光顧著看圖看模型,不想挪窩。一件件翻過去,都是歷史。
布展的時候,遇到了不少事務所的前同事和合作夥伴,相熟的人圍在一圈,各自聊著瑣事, 我這個新人插不上話,倒也不覺得被冷落,因為各種有趣的物事和資料,實在令人應接不暇。
Barton時不時來看一眼。當然免不了會把我提過去訓話:這個Chopenhagen剖面,你要好好記住哦,將來大有用處。
New Jersey PAC的中央大廳巨幅照片,打在一張膠片上。懸掛的時候,我們需要帶著白手套,以免留下指紋。
照片被鄭重其事升起來的時候,燈光恰到好處的從背後投射出來。華麗,優雅,卻讓人肅然起敬。
New Jercey Performing Art Center, Barton Myers Associates.
-------------------------------
」不,師兄,剖面是很重要的,你可不能這樣做......"
「這是中國,這個階段沒人看這個的,他們都關心的是外形,外形你知道嗎?你好好做好造型就可以了。我來出來其他這些圖紙,幫你分攤一下。」
「可是,歌劇院的剖面......"
"你交給我吧,你一個人忙不過來的。」
好吧。我知道師兄是出於好意,終於強忍住沒有再堅持,接管我認為至關重要的剖面製作。
師兄說,他用他操刀過得「東莞大劇院」的剖面套用一下,裝裝樣子,就可以了。
這是我所身處的這個市場的常態。在方案中,真正能夠體現設計專業性的剖面設計,被忽視到如此地步,這並不是我師兄一家之言,因為,真正決定方案命運的那些人,他們也不關係這個。
至於造型,其實還好。
一切都還算推進的順利。方案的走向按部就班的疏理出來,將項目所在的整個人工島都考慮成一個整體。建築成為珠海這座城市的重要節點,而島嶼,與濱海的情侶路遙相呼應,共同成為公共事件的載體。
在我內心深處,大概仍然寄託著,將歌劇院還給普羅大眾的樸素願景。建築是舞台,而公共空間成為市民共享的更大劇場。
師兄說:很好!游龍戲珠!標書題目有著落了!市長坐直升飛機看到一定會很高興的!
----------------------------------
跟Rhyne透露了回國的計劃,他說:可以,但還有個競賽,希望你能參加完再走。
他詭異的笑了笑:是中國的項目哦! Tianjin。
天津?
事務所一直希望能跟其他美國同業一樣,儘快涉足龐大的中國市場。然而這幾年,一直也只是接到些小打小鬧的項目。數年之前在蘇州完成過一個售樓部。還被當地配合的設計院修改了實施方案,把鋼結構做成了混凝土框架結構。
天津濱海新區的歌劇院競賽。這次跟上海一家小設計事務所合作,另外還有一個合作方:Kengo Kuma,組成三家聯合體。
我說好的。回國前做一個來自國內的競賽,也算是命運的安排吧。
與他儒雅的外表完全相反,Barton其實腦子裡一直有著些瘋狂的想法,正如他70多歲開車還跟當年開航母戰鬥機一般的做派。
「你給我建個模,我們做個巨型桁架,把整個歌劇院做到半空去。」
我,已經習慣了。
跟上海打電話的時候,終於第一次在事務所里工作時間說起了漢語,還受到了老闆娘Vicky眼神的鼓勵:「不不不,老先生堅持要把歌劇院做到天上去。」
好處是,它釋放出了城市的灰空間。這並不僅僅是一個歌劇院,Barton希望賦予他更多有利於城市進一步開發的可能性。
「這些橋樑空間,其實提供了最好的商業空間。城市步行系統通過這條橋,建立起了聯繫,公共空間變得更加完整,被城市主幹道割裂的兩個地塊,成為了更有吸引力的整體。如果可以實施,那麼歌劇院本身就足以自負盈虧了。」
彼時,距08年奧運會還有一年,Barton對我說:」北京的主體育場(鳥巢),那才叫是Over Structure,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鋼,而我們這個方案,比他省多了。「
在我環美旅行的時候,Barton攜夫人去了一趟中國,第一次。
帶我結束旅行,競賽結果公布,我們是第二名。
實施方案,來自德國事務所GMP。
Rhyne說,他們,不錯,挺厲害的,雖然在美國並沒有名氣。
----------------------------
我當然記得自己為什麼會打這個投標。然而自從做進去以後,我似乎漸漸遺忘了本來的原因。
然而生活日漸拮据卻是不爭的事實,我也不好意思向團隊的師兄們討要什麼報酬。畢竟大家都是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打競賽,也是可有可無,試試水而已。而且他們將墊付所有的成本開銷,不用我出一分錢,已經很感激了。
效果圖公司離家很遠,所幸,停車費還是能夠承受。
一切都按著還算順利的方向發展,然而誰也不敢提結果。
倒是在MSN上的朋友們,臨近交圖截至日,大都非常緊張起來,顯然都寄託了不小的希望。
「我們的經理還很重視呢,這個競賽投了不小的經費下來。不過,還是得在中國找效果圖公司製作比較划算啊!「
大家都紛紛表贊。
」你最近忙嗎?能不能幫忙找靠譜的效果圖公司?我們也可以按時薪支付你相應的報酬,雖然不多.......「不止一個好友這樣問道。
近在眼前的現金。
我吞了吞口水,搖搖頭拒絕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站在工作室天台休息一下。
沒有後援,也沒有退路。我也不敢想結果,我總臆想著有很多很多的強大的對手在跟我做著同樣的工作。
我贏不了的。
--------------------------
交圖那個清晨,師兄沒讓我去。
我已經通宵了三天,累的直接就在停車場的車上睡著了。4個小時之後,小心翼翼的開車回家。
靜靜等了一個月。沒有人提起。連美國的朋友們也沒再說這個事情。
他們發了方案出來給大伙兒評論。Object,Object,Object. 大都是希望做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物件。
我依然無法分享我的圖紙和方案。因為我從一開始就撒了謊,需要找個合適的機會圓謊,但不是現在。
---------------------------
環美的時候,我在從紐約去普林斯頓的火車上,遠遠看到了 New Jercey PAC。那個拱頂,廊橋,石材柱礎。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
其實只是一閃而過的瞬間。
--------------------------
我們進入了第二輪。
---------------------------
第二輪的任務書要求:設計單位必須有相應的工程經驗和工程資質,必須曾經從事過類似的大型項目的設計。並且必須提交相關文件證明。
師兄找了一家合作的設計院,說他們正在實施本地一個非常有名的歌劇院項目,資質沒問題。第一輪,他們方案沒有過,可以聯合一起做。
「我們以前的投標,院裡面沒有重視,這次我們必須重視起來了。由院長親自挂帥,主持設計........"
"你們的經驗啊,可能不大夠。你們這個方案,存在很多的缺陷。我看我們之前那個方案,雖然沒有入圍,但是有很多可取之處,大家要互相學習借鑒一下........"
"小周,你師兄說你現在情況比較特殊,沒有收入,我們能夠理解,一定會大力支持你。特批兩萬元現金獎勵,您可以先拿著,好吧......."
到此,便是關於所有故事的終結。
----------------------------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那些非常小,被陳腐老舊的設計院看不起的的項目里。
在這片天地中,假如能做出一兩件自己能夠稱之為「作品」之物,便已經很好了。
也算是勉力維繫著一點點,作為獨立設計師的驕傲吧。
題圖及以上2插圖:競賽方案,珠海歌劇院,2008。
定製地插,2014.10. At TL FINE ART, 設計師:大頭幫主。
註:
本答案已另行編輯,發佈於專欄 『 大頭幫務志- 未完成 『 一文中。如重複閱讀,見諒。
非常建築在佛手湖設計的婚禮堂
近日自己時間線上比較火的話題除了千里江山圖,就是iphone x的發布會的喬布斯劇院了。
關於喬布斯劇院,大家的討論集中於其玻璃牆面如何承重,管線如何隱藏;而關於千里江山,個人對其設色層次筆墨等等都不如同事了解,所以眼光只能聚焦於其中所畫的各處房子。
純玻璃承重、湖邊拱形釣魚亭,兩要素加一起,便一下想起來了陽澄湖的玻璃磚拱亭和讀書時候我們建築中心門口的停車棚。
(陽澄湖拱亭,2016)
(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車棚,建造於圓明園非常建築原址,2013,2015移至此處)
兩件作品時間順序為停車棚在前,陽澄湖拱亭在後。事實上,停車棚最初只是非常建築的一個材料試驗。
玻璃磚是一種薄而且透的材料,工人主要通過手工砌築的方式來施工,結合配筋水泥砂漿網殼結構體系搭建完成,厚度僅80mm。
整個拱呈馬鞍面設置,靠自身承載其質量與跨度,突出玻璃磚這種材料的砌塊屬性。該棚原建於圓明園旁,後整體移至北大校內。
(整體移動……)
而陽澄湖的拱亭則為在此基礎之上加大尺度的另一件作品。
此亭為非常建築參加2016陽澄湖地景裝置藝術季的永久裝置作品。拱形的亭作為一個取景框把周邊的自然景物做了界定,特定景物定格在同一個框景當中。
(張老師對不起只能用您當尺度人了……)
實際上陽澄湖這個裝置或許依然可以看作大一圈的試驗,因為在最早的另一個設計中這個玻璃磚拱定位實際上是一個建造單元。那是一個婚禮堂設計。
婚禮堂坐落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周圍植被茂密,可以俯瞰佛手湖。輕盈透明的拱頂攏起,將教堂骨架高假起,把整個場域包裹起來。
(最後一張圖可以看到建造單元與整體設計之間的關係,頂部矢高與曲率皆最小,若此處結構構造無問題則整體可保障)
原設計中:
結構上,整體高15米,長30米,跨度12米,平面上分為六個單元,每個長5m.闊口寬12m,窄口9m ,靠一系列漸變的S型凹凸結構形成的馬鞍面以加強其自身強度並將拱頂撐起,從而實現整個空間中無柱的視覺效果,保證教堂的通透與輕盈。
空間上,有序內凹的玻璃磚牆則靠整體的結構形態加強了縱深方向的秩序感,從而避免了筒型拱中由於突出透視導致玻璃磚之間水泥縫過於明顯而玻璃磚自身材料屬性過弱的問題。
相對於靠特製玻璃牆面直接承載碳纖維屋頂的例子,這種依託於平常材料某些特性的非常應用或許更能讓我感到驚艷,而且無論是其材料、構造、結構還是空間都更為純粹——畢竟前者各方面來講更接近工業設計範疇,而這種才更屬於Craft這種建築學的語境。
但由於此設計場地方面似乎仍在調整,故而一直未付諸實施。但個人十分期待~
最後附上車棚建造過程
以及辣眼睛的彩蛋
(拱側壁當一次尺度人向張老師謝罪……)
26日更
安利一部架空歷史美劇《高堡奇人》,講的是德國和日本打贏了二戰,美國被德國和日本統治,德國開始征服太陽系,而一位高堡奇人卻在創作一本書講述美國打贏二戰的故事。
裡面正好也出現了日耳曼尼亞的樣子,順便瞧瞧老了之後的小鬍子
——————————————————
我覺得最值得一說的未實現的設計,應該是日耳曼尼亞計劃。
不明白為什麼有些憤青一定要把建築和政治聯繫在一起,單純的從規劃和想法上來說,改造柏林的計劃簡直就是瘋狂和自負的表現,但正是由於這種狂妄,才給設計師一次難得機會
遊戲概念圖
規劃及俯視圖
集中力量辦大事,希特勒認命第三世界首席設計師阿爾伯特·斯佩爾進行設計。
日耳曼尼亞由南北走向的光輝大道貫穿,長8公里、寬120米。大街兩旁有劇院、商店以及納粹德國各部的辦公大樓,包括參謀總部大樓、陸軍元帥紀念堂、國會大廈。大街中央建造德國「凱旋門」,高度是巴黎凱旋門兩倍。在「光輝大街」的中部修建一個能容納百萬觀眾的阿道夫·希特勒廣場。還有萬神殿為原型的銅質圓頂大廈作為大會堂。高達400多米,容納15萬人。
施佩爾設計的元首宮,造價高達7.5億英鎊。原計劃建在今天德國總理府的地塊,佔地面積比傳說中的尼祿王金殿至少大一倍,僅走廊就長達500米,書房面積更達900平方米。而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辦公室只有142平方米。為了實現這些規劃,施佩爾制訂了一項為期10年的建造方案。該項目的基礎工程於1940年7月破土動工,圓頂大廈計劃於1950年4月19日,即希特勒61歲生日的前一天全部竣工。
然後,火車、火車站及鐵道規劃的設計也是一大亮點
位於「勝利大道」的最南端,由安哈爾特車站改造而來。新的車站為鋼架結構,屋頂覆以銅蓋板,牆面上鑲著巨幅的鋼化玻璃,可以 透視車站的內部,並提供自然採光。
「日耳曼尼亞火車站」分為上下四層,由自動扶梯和電梯相通。許多條地鐵線將在這裡交匯;第二層是普通鐵路線;第三層,也就是地面層,是將令希特勒引以為傲的「歐洲超級列車」站台。郊區電氣鐵路的站台則彙集於最上面一層。
火車站設計圖
超級火車配浴室觀景台和196座電影院
客車車廂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頭等和二等日間車廂:48個頭等座席,144個二等座席,12間衛生間,以及酒吧、沙龍、閱覽室和行李間;
●三等日間車廂:460個座席(每間包廂8個座席),12間衛生間;
●頭等和二等餐車:可供130人用餐的餐桌,以及廚房和備餐間;
●三等餐車:上層設有244個座席,下層是176座的餐廳以及廚房;
●頭等和二等卧鋪車廂:設有16間頭等卧房(單人)和19間二等卧房(雙人),以及廚房、早餐餐廳、浴室和10間廁所;
●三等卧鋪車廂:44個包廂(每間6個卧鋪),配廚房、淋浴室和10間廁所;
●「東方勞工」(斯拉夫工人)車廂:52個包廂,480個座席,以及廚房和廁所;
●影院車廂:設有一間196座席的電影院,也可以改為劇場;
●沙龍車廂:上層設有酒吧、咖啡館和吸煙室,下層是4個帶浴缸的浴室、20個淋浴間,以及可容納16名客人的理髮店/美容院。
●觀景車廂:設在列車末尾,有16個頭等座席、32個二等座席和160個三等座席,以及餐台和觀景游廊。
●郵車:裝載郵件,能容納6輛轎車,還設有列車乘務員宿舍和犬舍;
●行李車:除了行李外還能容納2輛轎車,同樣設有貓舍和犬舍。此外為了防備游擊隊的襲擊,還裝有20毫米防空機槍。
超級火車概念圖
鐵道規劃是可從世界首都日耳曼尼亞直通印度伊朗
設想中超級鐵路網將以日耳曼尼亞放射狀連接漢堡、巴黎、馬德里、羅馬、布達佩斯、伊斯坦布爾、基輔、莫斯科等歐洲主要城市,並且在將來還要通往布雷斯特、喀山、巴庫等地,甚至有可能延伸到伊朗和印度。
以上大部分摘自閻京生的文章和百度百科及貼吧
後來再找資料的時候,發現一款FPS遊戲裡面出現了日耳曼尼亞的場景,喜歡的朋友有空可以去玩玩,《德軍總部:新秩序》雖然我並不是OMA的粉絲,但看到這個題目立刻浮現的幾個項目卻都是老庫的--他們的未建成項目著實比已建成的項目有趣得多、也理論化得多,也和老庫的書更搭配。
1, 拉維萊特公園
中選的Tschumi的方案和OMA的一樣好,一樣的有先鋒性和思想性,但是OMA方案推得更加極致和純粹,將老庫70年代對大都會的研究一一體現了出來,幾乎就是《癲狂紐約》一書在設計上的翻譯。
這個項目里,庫哈斯直接呼應了《癲狂紐約》里的關於congestion和metropolitan life的研究,尤其是關於Downtown Athletic Club那樣高度混合使用的摩天樓的研究。最後的方案,幾乎就像是把摩天樓literal的「躺倒」壓縮在二維上。水平布置的功能性橫條就像塔樓的一個個樓層,主要道路就像塔樓的垂直交通,唯一「確定性」的自然元素,樹陣或草地,就像塔樓里的公共中庭。(下圖:Downtown Athletic Club,來自癲狂紐約)
2, 廣州歌劇院
待續、、、
磯崎新的超中層都廳方案
這個方案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其提出的關於政府,公民社會和開放空間的概念。
磯崎新認為把都廳修建成為超高層,只會成為自上而下金字塔體系的官僚政府的表現。因而設計了這水平化的超中層都廳。都廳的底部作為開放廣場完全開放給公眾,融入都市的肌理當中。而中層的設定也使得建築物的平面擴大,同一政府部門可以在同一層,或是相鄰的幾層當中辦公,增加工作效率。
底部的開放廣場上方是與建築物同高的超高中庭。磯崎新認為這樣的超尺度開放空間帶來一種崇高感,但又不會成為官僚體制的象徵。
New Tokyo City Hall, 1986Art Print by Arata Isozaki (100x68.7cms.) at Posters Point
arquitectura, dibujos , modelos ,arte y dise帽o
INSTITUTE FOR GENERIC ARCHITECTURE
INSTITUTE FOR GENERIC ARCHITECTURE有趣的是,超高層建築所隱喻的權利關係和官僚體制,恰好被後來實現的丹下健三的都廳給證明了。作為新宿最高樓,我覺得,一次又一次在各種電影,漫畫中被毀掉(經常和另一個權利象徵國會一起),也正印證了這種隱喻吧。設想一下,如果被摧毀的是哪個超中層的都廳,那麼這個畫面的衝擊力和象徵性,也就大打折扣了吧。
Tokyo Genso.: Drawing the landscape of Tokyo in ruins.
http://sekijitsu.com/2014/07/25/zankyou-no-terror-first-impressions/
我覺得應該提一下《首都計劃》(THE CITY PLAN OF NANKING)。
《首都計劃》是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發布的旨在對首都進行現代化改造的城市規劃文件,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城市規劃,也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重要的一部城市規劃。計劃中明確提出將首都一地不獨成為全國城市之模範,並足比倫歐美也。
裡面有一些建築計劃,如下圖:
1.中央政治區
這個如果建成估計就是中國的國會山……2.市行政區
3.首都總站:明故宮火車站,比某西站強多了……
4.文教區,中國風的體育場……
北京雙城計
就是建國後,北京城建設的梁陳方案可以百度《城記》
蟹腰( ???????? )怒答一波我爸爸的方案 易文塞
中標 本來在杭州海創園對面計劃建造的科技園
後來因為甲方資金不足沒有拿到地
方案只能遺憾的石沉大海沒有實現的機會
雖然設計費一分不少 但是作為一個建築師我爸爸更在乎是不是真的實現了 所以對這個方案他一直很憂桑
特此來答一波
就放一張建築手稿
我自己也非常喜歡這個方案么么噠
人家還是少女求輕噴我很脆弱的哇?(???‵‵)?
雖然我很好你卻看不上我,這在建築圈已經是個常態了。
比如我們熟悉的安藤忠雄,就是這樣一個「頑固」地堅持理想的建築師。安藤忠雄認為,取勝當然好於失敗,特別是當前社會的嚴峻局面,投標中與不中事關生死。但光以中標為目的的話,一個建築師是沒有前途的。
安藤認為,在城市中居住,就是指人們聚集在一起生活,只有不同價值觀的衝突才是讓城市充滿活力與生機的動力。建築必須要超越建築單體性的模式,融入城市這個主體中,並且具有發揮城市功能的公共性。在安特衛普市立美術館競賽方案中,安藤踐行著他關於公共空間的理念。美術館建築用地為12000平方米,而所要求的必要建築面積將近15000平方米,且建築限高3層以內。
安藤忠雄將建築用混凝土柱腳支撐,將美術館機能架空於空中,然後開放底部,形成一個相當於建築用地大小的廣場。廣場將四周的水面與原有的城市融為一體,同時成為一個接受與融合各種城市信息的港口。廣場的活力與城市活力不斷循環促進。
安藤忠雄給安特衛普設計的方案
安特衛普美術館的最終方案
一等獎得主卻打破了競賽條件中限高的要求。在這種條件下評判方案,已經失去了意義。但安藤,依舊戰鬥著吶喊著自己的宣言。
在塔特繪畫陳列館現代美術館設計競賽中,安藤忠雄又一次失敗了,但是他從更為廣闊的視角傳達了自己對於建築與城市在再生方面的宣言。
在美術館的設計中,安藤忠雄和第一名獲得者赫爾佐格與德·穆隆設計事務所採用了幾乎一樣的策略——將新建部分作為「盒子」插入已有的建築結構中,貫通外壁,伸向泰晤士河。在安藤的方案中,決定兩個盒子位置的是空間上與聖·保羅教堂的相互關係,形成一個更大尺度上的軸線與網格,並且能在以聖·保羅交通為中心的周邊地區產生一種緊張緊湊的關係。可惜方案最終因為造價與性價比的問題,被業主和評委所拒絕。
安藤忠雄給塔特現代美術館設計的方案
最終建成的塔特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安藤追求建築與地域化系統的融合。建築設計利用本地材料,材料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同時保護與傳承了當地傳統技術。
芬蘭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就充分利用了本土集成材,促進了本國木材產業的蓬勃發展,被視為民族英雄。安藤忠雄在大谷地下劇場方案中,產生了與阿爾瓦·阿爾托類似的想法。
大谷石是一種凝灰岩,在耐寒性、耐壓性與耐火性方面都非常突出。大谷石採石場位於地下,伴隨著採石的巔峰滑落,有人利用地下空間構建了博物館、資料館等,促進當地旅遊事業的發展,不料一次沉陷事故幾乎徹底斷送了大谷的發展。
安藤的方案通過計劃性的開採,實現地下建築空間。他仔細研究了不使地下沉陷的條件,保證深度與地面距離至少15米,在橫向上通過10米間隔的支柱作為支撐。通過有計劃的開採大谷石,可以按照設計圖紙逐步構築劇場空間。總體採石量能夠有效促進就業與經濟收入。最後方案因為法律限制未能實現,當時不允許這樣的地下劇場成為公共建築空間。即使安藤再三去相關部門遊說,也未能達成一致。
但是,大谷地下劇場的意義在於它並非單純以建築為目的的方案,而是通過有計劃的開發行為構築建築空間,過程幾乎沒有浪費能耗,是安藤忠雄所秉持的生態的方案。
在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上建成的建築背後,還有許許多多未實現的工程。有些雖然建成,但曾經也幾乎被評審的條條框框所拋棄。但是那些最終未實現的作品所表現的鮮明信息成為真正的原動力,推動著時代的變遷。
1957年悉尼歌劇院競賽中,是沙里寧從落選方案中發現了追求實現紀念碑式建築的約翰·伍重(Jorn Oberg Utzon)。
當初差點落選的設計草圖
現在的悉尼歌劇院
蓬皮杜藝術中心也幾乎是被拋棄的那一個,所幸在關鍵時刻評委理解了這個當時還不存在於世的建築概念。
蓬皮杜的設計草圖
建成以後的蓬皮杜藝術中心1982年香港之峰俱樂部競賽中,磯崎新先生給了當時毫無名聲的扎哈面向世界的機會。雖然方案並沒有得以實施,卻開啟了扎哈輝煌生涯的大門。
或許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建築師在不斷的成長直至優秀。失敗並不代表著作品低劣,往往只是堅持自我設計哲學和理念的結果。在信息極大豐富的今天,努力保持著自己的特色與方向並不容易,因此就算方案不被甲方認可也要不斷堅持下去。
在上個公司在設計部打雜,在我們這城市規劃裡面規定超過一定建築面積或者用地面積,方案評審的時候必須有兩個陪標方案,當然,陪標方案只是設計院給的附帶產品,我們當時大部分人的感覺,每次陪標方案都比這段時間研討修改的方案好太多……涉及上個公司隱私,不能上圖,見諒
我在上一家設計院臨走前的最後一個活,完成了全部施工圖走的。從方案開始到最後,出過三套圖紙。本以為我走之後,就順利開工了,以後可以看看它建起來的樣子,誰知道後來所有方案又全部改了。甚是惋惜,也很無奈。總之,你永遠不知道那些政府領導喜歡什麼樣子的,關鍵是他們也不知道。。。
蘇維埃宮殿(俄文 дворец советов 、英文 Palace of Soviets)是蘇聯規劃在首都莫斯科建造的超高層建築,囊括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及其周邊地區。高達415米,超過當時世界上所有建築,僅頂部列寧像就有75米高。
1924年春,政府委員會建議在大教堂地址上建造蘇維埃宮。但由於處在困難時期,計劃擱淺。1931年6月,蘇聯政治局接受建築學會再次提出建造蘇維埃宮的建議。計劃把大教堂所在廣場改造成比紅場更大的廣場,在廣場上建起蘇維埃宮,隨即展開了蘇維埃宮設計方案的競賽工作。
蘇維埃宮殿設計方案的徵集是面向全世界的。在400多個各國設計者的方案中,蘇聯建築師約樊高中榜首。同時政府就把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炸毀,預留下空地。但經過多年的方案設計與修訂,始終未能建成。蘇聯解體後,為了紀念莫斯科建城850周年,莫斯科市政府花費巨資重建被毀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於2000年8月重新對外開放。
聖家堂
阿房宮啊!
記得課上老師講過迪拜的一個達芬奇塔 每層獨立旋轉,可以根據太陽的照射角度調整每層樓的方向,每層中間配有風力渦輪發電機,能源自給,算是綠色節能的一個建築,但是沒了下文。自己去百度,好像是建成了,但是效果並不好。
第一次回答,有不足之處還望看官不吝賜教~
萬國公園
同為爛尾確出了名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附圖
確實很神秘的感覺呢……
當然咯大武漢有好多好玩的地方,鑒於題主提到這種建築,我就舉這個栗子啦。
第一次答題,不全之處望見諒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