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劉邦才一個小亭長,項羽是貴族後代,按常理說,劉邦是不太可能打敗項羽,除了性格外,還有何原因?

項羽為楚國大貴族項燕後代,劉邦為小小亭長,論資源,論威望,論民心所向,論兵法武力,都不在一個層面,可底層出身的劉邦竟然打敗了項羽。


劉邦是一個亭長,項羽是貴族的後代,按理來說,劉邦應該贏

項羽之所以失敗,就失敗在他是貴族後代這一點上了。

他太像一個孩子,任性的沒邊,戰爭對於他來說是一件美事,他在擊敗對手的過程中享受著一切,但是他不懂政治,人情世故也懂的太少。戰場上他對戰機判斷準確無疑,但是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卻遲鈍無比,天真無邪。他在最後一戰的時候說,自結髮以來大小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可見他用兵的神勇。但是他只顧自己去享受戰爭的過程,當年項梁死後,他對於楚國遺老遺少的團結做的很差,以至於一直被抑制,最後不得以殺宋義,贏得軍隊的統率權,打贏巨鹿之戰。

滅秦之後,他劫掠關中,其實以當時天下來說,沒有比關中更好的定都地點了。最終他還是選擇回到楚國,一發怒還烹了勸諫的人(參見成語沐猴而冠),當一個霸王。所謂霸王,就是像春秋五霸一樣,各國還是秦統一之前的各國,但是以楚國為霸主,這就是楚國貴族這一身份帶給他最大的一個影響,也就是他的思維還停留在統一之前。我們要知道,那個時候人們習慣的是分裂,春秋戰國好幾百年了,而秦統一才幾十年,滅秦戰爭也是由各國遺留的貴族領導的,所以項羽做出這一選擇是完全符合他的身份和思維的。既然是霸主,那麼就存在爭霸,滅秦是大家一起乾的,又難免分贓不均,所以項羽的霸王也當的不太平。最終項羽疲於奔命,四處平叛但是叛亂卻越來越多。最終被人合夥幹掉。而劉邦面對項羽被擊敗之後的爛攤子,用各種政治手段幹掉了大部分諸侯王,將劉姓子孫分封到各地,就政治手段來說,項羽難望劉邦項背。

再看最經典的鴻門宴,我在高中語文課本上學過史記這一段落的原文,不知大家是不是這樣。
整個這一段落,完全體現了以下下特點。
劉邦的機警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劉邦的魅力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這一段完全體現了劉邦的風格,當年他混社會的那一套,從不認識項伯,到酒宴完畢之後,都跟項伯成兒女親家了,我們甚至能腦補出來酒席之上劉邦的狀態。由此可見劉邦的魅力。

再看項羽,整個鴻門宴上都幹了啥,先賣了內應曹無傷,然後被劉邦三言兩語拿下,相信了劉邦不是跟他作對,而且劉邦不會跟自己爭功,然後安心的吃飯喝酒,無視范增的勸諫,沒有意識到項伯的背叛行為有多嚴重。只有在樊噲硬闖的時候發覺了實質性的危險稍微緊張了一下,然後又讚賞了樊噲的勇猛,最後劉邦自己跑了也沒生氣。

讀完這些,就會發現,項羽完全是先秦的貴族作風,講究仁義禮智信,不忍殺劉邦,對方有疑問就直言相告,對勇士由衷讚歎。可惜這一套,宋襄公那個時代就玩不轉了。而且他太像一個孩子,感覺這事就是一個大人跟一個小孩打交道一樣。

人情世故上面,項羽做的太差。

再看人才方面,陳平韓信這些選手都是從項羽陣營跑過去的,估計很大的原因跟項羽不太懂拉攏人有關。我們來看一下,韓信對項羽的剖析

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項羽對士卒是不錯的,但是對於撒錢封爵籠絡人心這一點做的太差。

陳平是很貪的,跟劉邦要錢去用離間計,劉邦直接給他一筆巨款,隨便用,而且再沒問過這筆錢到底咋用的,反正看到效果了,項羽不信任范增了,這錢值了。韓信要的是功名,項羽不給,韓信就跑了,劉邦不給,他也跑了,最後被蕭何追了回來,劉邦一看這傢伙確實有才,就給了韓信想要的功名,以至於後來韓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時候,發生了這個事。

漢四年,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願為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

劉邦是很聰明的,對於有能力的人,要啥給啥,而且我給的比你想要的還多,這一點,項羽根本沒法跟劉邦比。

項羽手下的人才,進入史冊的少一些,不過也可以看出一個共性,那就是「義」,像英布,開始時跟豪強來往,後來為盜賊,這種人最重視的就是義氣;季布,重然諾,答應你的事絕不反悔,時人有雲,得百金,不如季布一諾。可見項羽團結人的方式主要用「義」和「信」,先秦人尤其是貴族特別講究這些,但是義氣,最後還是干不過真金白銀。

直到項羽死,劉邦和項羽的領導風格差異都很明顯,劉邦下令殺死項羽的封萬戶侯,而項羽得知這個消息,自殺之前,看見一個熟人名叫呂馬童的,就對他說,「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我聽說漢王買的我人頭,給千金,封萬戶侯,我就送你這個人情吧。)

總之,項羽是任性的,他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他戰無不勝,三萬兵馬就大破劉邦五十二萬之眾,即使最後一戰,大吼一聲敵人就退避千里,他應該很享受這個過程,但是不懂政治,最後東奔西走,百戰百勝地盤卻越來越小。與人交往輕財重義,卻看不明白下屬究竟要的是啥。他厭倦這一切的時候,幼稚到提出跟劉邦單挑,結束這些爭鬥。以鴻溝為界之後,輕信了劉邦,結果劉邦背後捅了刀子。當有人跟他說東山再起的時候,他卻說當年8000子弟渡江,今天卻只剩下我,縱然江東父老可憐我,我又有什麼顏面去面對他們。最後,他把心愛的寶馬贈予了別人,自己轉身與漢軍奮戰到底,臨死將頭顱贈予故人。他孩子般的脾氣與作為無法與老奸巨猾的劉邦相比,他那貴族的精神也與整個時代脫節,最終,他只能失敗。

但是項羽確是最有魅力的,翻遍所有正史,《項羽本紀》是最精彩的篇章。

李清照用二十個字就傳神的寫出了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不過我們也不要忘了,劉邦也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多年的混混經歷,給了他很多不好的習氣,同時也給了他不少社會經驗。韓信當年要是造反,打趴下劉邦就跟玩一樣,結果韓信念念不忘的還是劉邦的恩惠,最終一點點別剝奪了權力,最終被害死。項伯的例子也可以看出這種人格魅力。他知道自己手下人的能力,也很會發揮下屬最大的潛能,也明白下屬的苦衷,蕭何管後勤,劉邦要是有一點糊塗,蕭何早就干不長久了。最後論天下人傑的時候,他坦承的承認自己不如蕭何韓信張良,但是可以看出,他很明白這幾個人的能力。總之,劉邦是個明白人,不是一般的明白。


而且,不要忘了劉邦著名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魂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胸中氣象,可見一斑。


歷史上的劉邦人不僅聰明,而且脾氣也異常的好。為人處事中體現出一種清靜無為的超高素養,這種無為並非是刻意為之的,而是劉邦性格里獨有的一種氣質。這種脾性寡淡,不爭強好勝,無逞強鬥狠之心的性格氣質,使得更多的人願意靠近他,追隨他,輔佐他。這樣的領導,氣度能容人,不會為了顯露自己到處插手干涉(有的人就喜歡瞎指揮)。因此而使得手下人能擁有最大化的空間發揮自己的所長。正因此,才成就了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蕭何( 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韓信(組織兵士,戰必勝,功必克)等等一眾牛人的名聲。也更因為這些牛人,才一起成就劉氏天下的豐功偉業。 反觀項羽,幾乎就是另外一種相反的人格特質了,項羽性情暴躁,但是不得不說能力很強,總想將個人意志貫穿於周遭環境之中,是一位極其有主見,有雄心的天然領袖。正因為他的帶領,暴秦才得以覆滅。如果單論能力,1W個劉邦也比不上一個項羽。但是有句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項羽的敵人並非劉邦一個,而是劉邦手下的一眾牛人們,這些牛人在劉氏集團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可以說,可怕的並不是劉邦,而是劉邦帳下的牛人們。縱觀楚漢爭雄的過程,完全就是一副眾人擒虎的激烈景象。


現代人,往往把父輩的資源和人脈看的極其重要,覺得你現在的成敗主要是決定於那些,但是,在事實上,決定你真正成敗的,最主要的還是歷史機遇和自身。

項羽的能力固然強大,但主要表現在其軍事才能和其父輩帶給他的東西上,他能成功,是二者的結合,說白了,如果項羽不是項氏一族的子孫,沒有其叔父在前給其鋪墊,那麼項羽的結局,好一點的話可參照韓信,壞一點的話可參照呂布。

而劉邦不同,劉邦是一個真正的底層,沒有任何真正可以與之抗衡的背景和資源,劉邦從始至終能夠掌握的也只有自己,所以劉邦不怕敗,劉邦唯一在乎的就是能否活著,劉邦從始至終的目標都是活著,這一點和項羽想要推翻秦帝國建立自己的功業是有本質區別的。

如此,劉邦可以為了活著而放棄自己的尊嚴,自己的愛好,自己的親人等等,我知道,這這是很多人不屑於劉邦的原因,我其實很想說,這個世界上,凡事都是物極必反的,的確,在乎一切的人固然有情有義,是真英雄,但是不在乎這一切的人,難道就是懦夫嗎?相反,一個人如果真正做到了不在乎,做到了放下,那這個人就將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強大的,因為,他既然已放下一切,那麼就代表這個人是無懈可擊的,因為你根本找不到他的弱點。

項羽真的很強嗎?誠然,項羽很強,但是強如項羽也要用劉邦的父親和妻子來威脅劉邦,然而劉邦在乎嗎?劉邦直接選擇無視,而這就是真正強大的人,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問問自己,有人把你父親或妻子打了,你還能做到不動聲色的,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或者說有這樣的人嗎?

但是劉邦就是這樣的人,一個完全控制住自己內心的人,一個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的人,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幾乎從不會感情用事的人,做事從來都是極其理性的人。

明明好色如鬼,但偏偏可以在張良的勸諫下而封鎖秦宮,拒絕無數美女。

明明怕的要死,但偏偏可以孤身赴鴻門宴。

明明對一個叛逃過來的將軍不甚信任,但就是敢封其為三軍元帥。

明明已經輸的什麼都沒有了,但還是認為自己可以贏,彭城一戰,劉邦幾十萬大軍被項羽徹底打散,然後幾個月後再次捲土重來。

明明喜歡自己的其他妃子,寵愛自己的幼子但是還是要無條件的信任自己的結髮妻子。

明明在韓信邀功索王的時候氣的要死,但還是大筆一揮直接封賞韓信為王。

明明對儒生很厭惡,但是還有親自下令為孔子修廟,為孔子正名。

明明當了皇帝之後可好享盡榮華,卻三令五申禁止修繕和建立新的宮殿。

明明在白登之戰時差一點被匈奴給殺了,且已經年老多病,但為了天下穩定還是要御駕親征討伐英布,最後也是因為在與英布的戰鬥中受傷而死。

這樣的人,你說他不厲害,你說他為什麼會贏,我只能說,別說是秦末,就算放到現在,也絕對是一代人傑,曠世之梟雄。而別說是一個項羽,三個項羽都絕對不是劉邦的對手,不是項羽不行,而是這樣的人,真的太厲害了。

一個四十八歲才開始起兵造反的人,一個開始的時候就只有幾百人的小隊伍,但誰能想到,短短几年後,這支隊伍居然就能夠席捲全國,並率先攻破秦國函谷關,威逼秦帝國皇帝向其投降,而後的幾年裡,他又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強敵,建立了華夏歷史上最輝煌的大漢帝國。

是啊,這樣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但,或許,這樣的人也正是應運而生,我以前是個不信命的人,但是自從我知道劉邦出生的那年也正好是傳承華夏八百年的大周王朝徹底覆滅的那一年,我就明白了,這樣的人,是真正秉持著氣運而出現的人。

劉邦,一個經歷過戰國,秦帝國,秦末,項羽建立的後戰國時代,以及漢初的人,這樣的人,恐怕以後也很難會出現了,他的前半生,很糟糕,但是他的後半生,卻極其璀璨。

而你如果再說他不厲害,那麼,請問,天下有誰還能比他強?包括幾百年後的那個奴隸皇帝石勒,都是用一種害怕和崇敬的態度來看待劉邦,正是從那種極為低下的身份崛起的石勒所以才能更加明白劉邦的厲害。

同樣,如同我朝太祖評價的,中國歷史上,劉邦是最厲害的皇帝,沒有之一。

再說他的同時代那些人,項羽自然不必說,打仗最後打不過劉邦都要靠抓劉邦的家人來威脅他,而韓信,軍事史上公認的一代兵仙,畢生都不敢反,而蕭何,張良等等被無數後人尊崇的名臣,又有哪個不是對劉邦心悅誠服的。

其實,在我個人看來,中國歷史上或許唯一一個能夠比劉邦強的人,那就是我朝太祖了,但強如我朝太祖,也是在很多人的反對中過來的,然而也如周相所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認為他是錯的,但是後來事實證明,他都是對的。而劉邦呢?連英布起兵造反的時候,都是以劉邦年老不會親徵才敢造反的,但沒想到劉邦居然真的親征了,所以英布這位僅次於韓信項羽彭越的一代虎將,居然被年老的劉邦打的兵敗如山倒,而後,還有誰敢懷疑和質疑劉邦的能力呢?

最後說一句,劉邦的一生,不僅是傳奇,更是奇蹟。

(對劉邦更感興趣的朋友可看我在專欄寫的文章【漢朝篇】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平民皇帝--沛縣劉季 - 知乎專欄)


因為劉邦沒太大架子和本事,還捨得分錢分地,大傢伙感覺跟著他混,打到天下好處肯定會多。
一山難容二虎,項羽太強了,最優秀的人在項羽那都顯示不出才能。誰都願意找個相對比較笨還不差錢的老闆。
項羽狂妄自大,把天下人都得罪了,天下人都以殺他為榮。
所以說,不是劉邦太厲害,而是項羽太失敗……


說明簡歷上的東西很可能都是扯淡的。

本朝太祖18歲小學畢業,25歲拿到中專學位,後奪取天下立不世之功,進入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者兼實踐家行列,又有誰能料到。


項羽的武力值很高,和項梁配合,砍下會稽守的頭之後,獨自殺掉了郡守府以下百十人,剩下的人全都伏在地上不敢動....
項羽打仗很厲害,彭城之戰,半天以3萬擊敗劉邦56萬,令人乍舌......
巨鹿之戰後,作壁上觀全程看著項羽的西楚子弟消滅章邯的的諸侯王們,拜見項羽的時候跪著從軍營門口走到大帳.....
但是上天是公平的,給了項羽這麼高的武力值,卻讓項羽的情商很低.....
」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我想大家都知道這句話的出處。
項羽在廣武和劉邦對峙的時候,因為缺少軍糧,居然跑到陣前,要求劉邦和自己單挑....
我深深的懷疑項羽的情商是小學生水平的........


引用一段劉邦自己的話
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群臣說服。


劉邦傲慢而侮辱人,但是他性格瀟洒多情,情商又高,又接地氣,為他人考慮的多,和誰都能混到一塊,對敵人很少趕盡殺絕,可以稱為刀子嘴豆腐心(逗比)的典型,尤其是他當皇帝後路過沛縣那一段,相當感人。

項羽仁慈而愛人,但他只顧自己光芒萬丈,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永遠一本正經非黑即白,對待敵人殘暴無底線(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無情),頭腦簡單,容易中計,武藝高強(跟法海和白子畫一個尿性),怪不得叫西楚霸王。

其實中國基本就這兩種人,沒有孰好孰壞,術業專攻不同而已。

#人類一評論歷史人物,上帝就笑了,因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嘛,而且是時勢造英雄,但是這麼評論一下又不犯法,輕噴。#


一幫人造反,但選誰當頭啊,但當頭風險很大啊,失敗了要滅九族啊,最後誰當頭了啊?
劉邦啊

韓信在外作戰,項羽在幹嘛?
和劉邦打架啊。

韓信處處不得志,是誰直接拜其為大將?
劉邦啊

英布造反,被誰一擊而亡?
劉邦啊

最煩雍齒,但是還封其為侯,誰有這麼大的度量?
劉邦啊

女婿的門客要刺殺他,當得知真相後反而封這些門客做大官,誰呀?
劉邦啊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扶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
這三句話誰說的啊?
劉邦啊

最後和項羽的垓下之戰,漢軍的最高統帥是誰?
劉邦啊(最早我還以為是韓信啊。)

楚漢相爭,一開始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只不過五年,霸王烏江自刎(和本朝擊敗常凱申所用時間相當)。
------------------------------------------------------------------------------------------------------------------------
------------------------------------------------------------------------------------------------------------------------

這樣的人,我想不出中國歷史中還有哪一位帝王能與其並駕齊驅

對其評價什麼靠厚黑奪天下,流氓什麼的。還是好好看看他的歷史事迹,不要光看了司馬遷的評價就下定語啊。

自古得天下之正,劉邦第二,第一是誰?
----------------------------------------------------------------------------------------------------------------------
----------------------------------------------------------------------------------------------------------------------

用五胡亂中華時期的梟雄後趙石勒的一段話來結尾吧。
當臣下奉承他說陛下牛啊,神武謀略超過漢高,沒人能和你比呀
石勒說
人哪有不知道自己的
你的話說得太過啦
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如果遇上光武帝,將會與他逐鹿中原,不知鹿死誰手。

再問一個送分題
漢光武是誰呀?牛逼嗎?


劉勝項敗恰恰是因為劉邦是平民,項羽是貴族
劉邦是平民,所以他雖然起兵抗秦,之後卻能毫無包袱地繼承秦的制度和根據地
項羽是貴族,而且是與秦仇恨最深的楚的貴族,所以在滅秦後要東歸、要恢復分封,這是逆歷史潮流而動
即使項羽在戰場上消滅了劉邦,西楚政權對天下的控制也不可能持久


題主的問題明顯不夠深入。應該問,劉邦能駕馭手下漢初三傑,而項羽有一才且尊為亞父卻不用,兩人的性格心理是怎樣的。


項的失敗在於性格,而他軍事才能基本彌補這一缺點,不然哪來的楚河漢界,兩年僵持?

歸罪他的孩子氣於貴族出身,這點更是好笑,他是沒落貴族後代,沒落。

他的孩子氣是因為他就是個孩子,他生於bc232年,劉生於bc256年,嬴政生於bc259年。劉幾乎和秦始皇同歲。

真當2000年前的謀士沒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就是弱智?


典型的天命論。
這個時候應該讓陳勝吳廣們沖你喊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身份是從什麼時候成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的?劉邦雖是平民,但高祖年少便是遊俠,心中偶像可是信陵君魏無忌。為此還出遊求學。你覺得一個心無大志,就完全一個痞子的人會這麼做?高祖起事,兵窮力弱,但照樣成就了堂堂大漢四百年基業。一個痞子能成這般事?能成早就天下大亂了。天下痞子千千萬,個個是皇帝命早完蛋了。說到底,劉邦起事時可以容人,可以用人,可以聽人。劉邦是不擅長的東西很多,然而,他會駕馭人啊。說到底,這才是關鍵。人無全才,唯聚集天下薈萃,方可得全。
再說項羽。天下貴族千千萬,個個得是皇帝那也完了。項羽是厲害,也算是戰無不勝吧。幾萬人追的劉邦幾十萬人跑,多厲害。可是,當一個人,把身邊群英推走時候,那他連敗亡也就不遠了。勇而無謀,還不能用謀才,終究難以成事。
說到底,無論貴族平民,成天下事皆是個人之性格與謀略。容人用人聽人,又自思自斷自謀,那便舉世無敵了。
平民者,劉高祖,朱洪武,毛太祖皆一往無前成大業,哪個是無謀之人,妒才之士。手下英才皆當時天下豪傑,何能不成。當然,亦有萬千平民庸庸碌碌,化為塵埃。
貴族者,秦始皇,隋唐開山祖,比比皆是。其擁有平民所不能擁有的開盤,但遇明主,成事足夠了。當然,貴族埋於黃沙者,也無數啊。酒囊飯袋,何其多。
一句話,自我奮鬥,豐衣足食。提高自己,成事足矣。


1、巨鹿之戰是決定秦亡漢興的關鍵。這次失敗了,農民起義肯定曲折,但項羽殺降王子嬰坑殺秦降兵二十萬,入關中燒殺搶掠,秦民恨其殘暴,恐其得勢。軍事勝,政治敗。

2、項羽勇猛、輕視貧寒;劉邦用智且善用人,貴族游士狗屠能人者皆用之。

3、項羽之擁護者乃野心勃勃的領主階級殘餘,入關中後分封諸侯王,受封之人不滿意已得封地,不受封的更不滿意,重要謀士良將失意投奔劉邦,諸侯兵起;劉邦的擁護者是農民階級,核心人物依舊是沛縣舊人如蕭何曹參,與諸侯反項羽時從張良之計不輕易分封。

說到底,姜還是老的辣。


一句話總結:金邊銀角爛肚皮
項羽放棄關中是一生之中最大的失誤,將漢中分給劉邦是失誤中的失誤

如果說劉邦只有巴蜀和漢中的時候還只能叫銀角,到劉邦一統三秦,後方穩如泰山之時,劉邦已經擁有統一天下的金邊了。無論項羽怎麼贏,劉邦怎麼輸,劉邦的基本盤不會丟,藉助強大的後勤補給都能恢復過來。
反觀項羽,首都彭城是四戰之地,楚地三面環敵,四處漏風,標準的爛肚皮,項羽在前線作戰的時候,後方都快被英布和劉賈打爛了,糧道頻頻被斷,不時還有屠城的事情發生。


論資源,劉邦不行,早期還跟項梁借過兵;
論威望,項羽不行,口碑是剽悍滑賊,劉邦則是寬厚長者;
論民心所向,這個不好說,至少在三秦項羽不如劉邦,看似把劉邦堵在四川,實則然並卵,主要原因就是三秦父老唯恐劉邦不王;
論兵法、武力,又不是玩三國無雙,單挑解決問題那是演義小說,司馬遷對於項羽的評價就是「奮其私智」,最終還是被整合各類資源帶領各種人才的劉邦給干趴了。
至於貴族身份,光看這個的話,魏豹,各種田,韓成等等是不是更有優勢?


你忘了明太祖?


王侯將相令有種乎?


蔣介石和毛澤東哪個出身好一些呢?出身並不起決定作用吧


簡單來說。時代變了,春秋以降,經過戰國乃至秦,貴族那一套需要調整了。
項羽還是春秋范兒,不成的。
假設項羽成功了,能不能傳承四百年不知道,楚也不是漢朝的風範。


推薦閱讀:

如果扶蘇沒有奉詔自盡,而是與蒙恬起兵勤王,勝算幾何,如若成功大秦國運是否會長久?
既然始皇帝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三人在場,後人又是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秦始皇南征百越前,百越之人是什麼心態?
秦始皇有立過太子嗎?
大秦朝到了公元2015年是什麼存在?

TAG:歷史 | 漢高祖劉邦 | 秦朝 | 楚漢戰爭 | 楚漢傳奇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