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名「四」的另一種寫法「亖」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
在甲骨金文中特別常見的。「四」又是怎麼來的?
「亖」的甲骨文和金文:
------------------------------------------------------------------------------------------------------
「三」的金文和甲骨文:
--------------------------------------------------------------------------------------------------------
「二」的金文和甲骨文:
可以發現,數字「二、三、亖」如果是「豎寫方式」,連在一起是非常容易混淆的,所以大概在東周春秋的時候,就借同音字「四」字來代替「亖」。
春秋金文中的「四」:
戰國楚簡中的「四」:
戰國睡虎地秦簡中的「四」:
漢代馬王堆帛書中的「四」:
故而從現有證據來看,「四」取代「亖」,在東周已經成型,因為「亖」的劣勢是容易混淆,所以沒有流傳下來。
----------------------------------------------------------------------------------------------------------------------------------------
「二、三」在隸變階段則通過筆劃長短來實現區別,如戰國末的「二、三」:
戰國睡虎地秦簡中的「二、三」
-------------------------------------------------------------------------------------------------------------------------------------------
因為「二」與古文字「上、下」相近,很容易混淆,另外,「一、二、三」有時候也會混淆,有時候就加上「弋」部區別,即字形「弌、弍、弎」,在隸書(今文字)階段以後,能通過筆劃長短、形態很好的區別,這些字也就慢慢很少用,《說文》稱它們是「古文」。
《說文》古文「二、三」
(「弌、弍」古音「聲母」是一樣,類似廣東話的讀音「壓、儀」,也就是「弋」部在「弌、弍」中也屬於「音符」起到表音的作用,故而它們也屬於形聲字。「弎」只能解釋為受「弌、弍」影響的「類化」,也即「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另一個表數字「貳」,其實和「弍」沒有關係,是從「貣」分化而來,
中文大寫數字「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除「貳」以外,都是「假借字」,大寫系統是為了防止纂改賬目,大約在元末明初形成。
--------------------------------------------------------------------------------------------------------------------------------------------
西周金文中「上」和「下」很典型的「指事字」,與「二」字很容易混淆:
為了區別,在東周階段「上、下」演變成:
--------------------------------------------------------------------------------------------------------------------------------------------
能很好的區別同形字,明確表達語言是漢字演化的動力之一。
東周時期叫做「軸心時代」,出現像孔子、老子、釋迦摩尼、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思想家,人類文明開始走向成熟,古、今漢字的分水嶺「隸變」正是發生在這一時期:東周春秋的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期,大量複雜有深度新思想湧現,這意味著語言的也會隨之變化,那麼,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也會變得複雜、精密,才能實現明確的表達語言,記錄、傳遞信息,否則就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而被淘汰。
羅馬數字中的「4」,也有這個現象:Ⅰ、Ⅱ、Ⅲ、Ⅳ(IIII)
羅馬數字「Ⅳ」其實是用(5-1)來表達(Ⅰ在左邊表示減,在右邊表示加),這也是為了避免與Ⅲ混淆。
「四」的本義是什麼未取得一致,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
1、《說文》:四,陰數也。象四分之形。
許慎認為像「一個方形分成三份」,以「四條線」此來表示「四」。
段玉裁註解是「謂『口』像四方。『八』像『分』也」,故「四」從「口」從「八」,而「八」是「分」的初文本字。
網路上的「象形字典」說「四」是「四劃」豎著寫演變過來的,這個推理合理,但是,沒有實際古文字字形支撐,所以不大可信。「象形字典」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是很多時候喜歡無憑無據的望文生義。
2、曾憲通等學者認為:「四」象「口、鼻結合部呼出之氣息」之形,是「呬」的初文本字。
「呬」的最高境界,可能是神鵰俠侶之小龍女的「獅吼功」:
《爾雅.釋詁》:「呬,息也。」 郭璞註:「今東齊呼息為呬也。」
《方言》:?、喙、呬,息也。周鄭宋沛之間曰?,自關而西秦晉之間或曰喙,或曰?,東齊曰呬。
《說文》:呬,東夷謂息為呬。從口四聲。《詩》曰:「犬夷呬矣。」
那麼,也就是說「四、息」古音相同,中原人將「氣息」稱為「息(?)」,齊魯夷人將「氣息」的「息」稱為「呬」。可見「呬、息」是通用字,是由於不同的方言導致不同的造字、用字。
3、萬獻初認為:「四」像「鼻唇間流鼻涕」之形,是「泗」的本字,即:鼻涕,所謂「涕泗橫流」。
這個字必須由「死跑龍套」中的尹天仇來示範!
尹天仇,28歲,「涕泗橫流」中!
距離寫出「成功拯救一個失足婦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還差看爛三本《演員的自我修養》!
《詩·陳風·澤陂》:涕泗滂沱。《毛傳》註: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廣韻》:泗,涕泗也。
李朝威《柳毅傳》:悲泗淋漓,誠怛人心。
《毛傳》說「自鼻曰泗」,可見「泗」就是「鼻涕」。有可能後來被借走表示地名「泗水、泗洪」,導致本義漸隱,漸漸「涕、泗」不分。
--------------------------------------------------------------------------------------------------------------------------------------------
我個人認為2、3說較可信。所以李孝定先生說:「象鼻端有物下垂,不為泗則為息」。綜上所述,可以看出:
- 若從許慎《說文》之說,「四」就是非常典型的「指事」字。
- 若從萬獻初、曾憲通、李孝定、丁山等學者之說,「四」就是「假借」字,「泗」或者「呬」是本字後起。這種「假借」後的「分化」模式和「其、箕」、「然、燃」是一樣的,訓詁學稱為「借義奪正義」或者「久借不歸」:借「四」表「亖」,久而久之,借義取代本義,於是,就為「四」的本義另造一字「呬」或者「泗」,以區別「四」。
--------------------------------------------------------------------------------------------------------------------------------------------
以上古文字字字形引自
1、香港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
2、台灣小學堂
事不過三。
因為這樣豎著寫容易和二混淆
記得小時候看到過一個笑話。
古時候有個人給自己兒子請了個師父,一天教一個字。
第一天教了一,第二天教了二,第三天教了三。
兒子說,把這個先生給辭了吧,我都會了。
於是第四天那個人說,兒子我要請客吃飯,你給我寫封請帖,請個朋友。
這個朋友姓萬。
補充:抖個機靈居然被有個朋友認真了,好吧那我認真回答一下。你覺得亖比四好寫,五道橫也是五畫,五也是五畫,我覺得五道橫更好寫。十以內還好,一百呢?一萬呢?保留下來的東西有被保留下來的道理
2015.7.9五……好像……真的是四畫……
Doesn"t even matter actually←_←我仍然認為五道橫好寫
為什麼是凍妖凍拐 不是01 07
容易看錯,容易寫錯,容易被人惡意塗改。就像現在票據還堅持寫大寫的數字
二
零
一
亖
什麼鬼!
以前都是豎著寫的,你告訴我你豎著寫個亖誰知道是13還是22還是31還是4?
容易錯,容易塗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