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旋律優美見長,民族色彩濃厚的作曲家如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深度不如一些德奧作曲家?

綜合大家回答後我把題目修改了一下。並且還想提出幾個附加問題。
1、有朋友說,老柴的作品中有濫用旋律的傾向,貝多芬貝九的旋律一輩子都沒捨得用,用起來也是使勁憋。我進而想到聽過的一些德奧作曲家的著名作品如勃一,布七,這些作品裡似乎都不太注重旋律。這兩部作品都是公認的偉大作品,我很好奇這兩部作品相比老柴最好的兩部交響:柴五和柴六的優點和缺點。
2、題主曾經聽穆拉文斯基版柴五第一樂章聽到渾身戰慄,痛哭流涕;聽切利比達克版柴六第四樂章聽到背脊發涼,心如死灰。而勃一和布七卻沒能給我這種感覺。可能因為我之前一直聽爵士樂和民族樂,對好的旋律以及民族色彩濃的旋律比較敏感,而對於淡化旋律的作品比較遲鈍。所以斗膽在這裡提出第二個問題:在古典音樂里,旋律、和聲、曲式、節奏這四者究竟哪個更為重要?曾經看見一種說法,說隨著音樂的發展,旋律將成為最不重要的部分,不知其所以然,還望大神解答。
3、古典音樂的深度和內涵到底如何界定,布魯克納和馬勒的作品比之柴可夫斯基更有思想性,更有深度和內涵,如何得到這個結論?貝九比柴六偉大,是因為貝九寫的是全人類甚至全宇宙,而柴六寫的是人內心細膩的情緒嗎?那麼話題又會轉換到全人類和個人的內心哪個比較偉大?我不知道這麼比較究竟恰當與否。貝九與柴六都曾經震撼過我,貝九最後樂章男聲獨唱開始如金屬般鏗鏘且閃閃發光,彷彿在回顧人類的文明史,回顧人跨越了冗長的距離從猿人進化到能探索宇宙的智慧生物的輝煌歷程;柴六第一樂章9分多鐘處的低音奏出的「希望的破滅」簡直能把人的心生生扯碎,我這麼多年聽過的所有音樂里,沒有一曲能像柴六這樣讓我有這樣巨大的悲哀。相比之下,我個人還是覺得柴六給我的震撼力度要大於貝九。也可能與我本人的性格有關係。

題主才疏學淺,提問若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指正。

另:題主最近聽卡拉揚版馬勒第九,被第一樂章那個如呼吸般柔美的主題深深震撼,太美了。馬勒也並沒有深奧到哪裡去~
再另:管理員同學我都修改兩次了你就讓我通過了吧!!

———————————————————————————————————————————
2014.3.7:到今天為止,題主已經聽過了馬勒所有的交響曲和勃拉姆斯的所有交響曲及部分室內樂,發現自己不可遏制地深愛上了馬勒和勃拉姆斯。不過布魯克納除了第七,其他的還沒有聽出味兒來~


既然樓主好像把最初的問題都改了,所以我也再寫一版回答吧。。。。

1,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旋律優美,他也是一個以擅長寫旋律著稱的作曲家。貝多芬等德奧作曲家相對來說在注重旋律的同時也非常注重織體的聽覺趣味、曲式結構的嚴謹性。以上是對兩類不同音樂比較客觀和平和的評價,但是柴的作品旋律有沒有「濫用」,貝多芬的旋律是不是在「使勁憋」,這些非常主觀性的用詞,在音樂分析和評價中是很不恰當的。說句不好聽的話,您的朋友有什麼資格說柴的旋律是「濫用」,貝的旋律是「憋」的呢?如果僅僅是憑主觀感受,那其實是一種對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非常不尊重的態度。這種言論,自己私下說說也就罷了,拿到檯面上說,除非能拿出相對的嚴謹的音樂分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否則如此主觀性的言論,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2,題主聽某些版本的柴交有強烈的情感體驗,聽德奧交響曲卻沒有。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每個人的音樂欣賞口味和愛好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在聽勃一末樂章和布七第二樂章的時候也會感動得流淚。這隻能說明我的口味偏好是這些音樂。但是我倆的不同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並不需要我倆站出來為了證明自己的音樂才是更高尚的而打一架。實際上,它們都是很好的音樂,只是風格不同,寫法不同,側重點不同,所以也會有不同的人去喜歡。我覺得有一種愛樂者的態度我是不太喜歡的。有一類人,喜歡把自己的喜好凌駕於其他人之上,把個人喜好看作所有好壞的標準。把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和作曲家看作是客觀上最好的,把自己不喜歡的看作是第一等的。這是很沒有必要的做法。


關於旋律、和聲、曲式、節奏這四者究竟那個更為重要,這個問題實在是沒有一個辦法去回答(至少我木有這個能力)。我個人認為,任何一個作品都只能是去綜合分析看待,單獨把一個元素抽出來放大了去分析然後以這個分析的結論來概括整部作品,好像也是不太成熟的做法。或者這麼說,這四點中,旋律和節奏可能是更加直觀化的因素,和聲和曲式是更加隱蔽性的因素。聽眾聽一個作品,可能最直接的感受是旋律和節奏,對音樂再稍有深一點掌握的聽眾可能在此之外可以對和聲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感受力。曲式這個東西,差不多只有對音樂理論有比較全面了解的人才會在直接欣賞的時候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感受,大部分的聽眾,在聽音樂的時候,是不會對曲式有什麼感受的,但是曲式對於作品的邏輯嚴謹性的保障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好的作品,聽上去在段落的唱段安排、動機的發展、樂段之間的對比顯得非常合理,不會有特別突兀或者長短對比失衡的感覺,這就是曲式的作用。雖然不是直觀的音符給聽眾的刺激,但是卻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關於「曾經看見一種說法,說隨著音樂的發展,旋律將成為最不重要的部分」,我是很同意的。不是說所有現代音樂都不再會重視旋律,但是至少沒有旋律的現代音樂已經成為很重要的一個流派,不論是從審美上還是創作技法上。包括我自己音樂的寫作上也甚至是刻意地避免用旋律去進行表達。因為我覺得如果被旋律這種概念所束縛,音樂寫作方式反而會收到較大的限制。而我想表達的東西,在不用旋律的前提上,也不會有任何受阻礙的感覺。現代音樂淡化旋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作曲家們發現,旋律這個東西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形式來表達自己,同時,他們也掌握了這些表達方式。比如用打破了傳統功能性的和聲,用音色,用不同樂器組合的對比,最終用聲音本身。其實歷史上作曲家對於音樂這個觀念的發展也大概是這個趨勢吧,最終會發展到把聲音作為音樂來看待。其實現在很多音樂創作已經是這樣了。在上世紀中葉法國興起的Musique Concrete的創作理念和手法就是只用自然界真實存在的聲音作為自己音樂創作的素材。所以,總的說來,如果將聲音本身作為音樂來看待,那麼在自然的真實世界裡最不可能憑空出現的旋律,顯然就會逐漸不再被作曲家所重視。


3,「布魯克納和馬勒的作品比之柴可夫斯基更有思想性,如何得到這個結論?」實際上,沒有辦法得到這個結論。誰比誰更有思想性,只是一個觀點,不是一個事實。說白了還是個人喜好的問題。如果你覺得柴比馬勒更有思想性,也完全沒有問題。不能因為十個人中有八個人認為德奧更有思想性,那麼他們的觀點就成為事實,其他兩個人也要因為自己沒有「思想性」而感到羞恥。在審美層面來說,所有音樂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審美層面,最終只有個人喜好,沒有高下。因為審美層面來說,音樂的意義來自於音樂本身和聽者的情感互動,有情感互動,那麼音樂就是有意義的。但是沒有人可以說張三聽到某音樂後的感觸一定比李四聽到某音樂的感觸更有思想性。


所以,題主後面舉的「貝九比柴六偉大,是因為貝九寫的是全人類甚至全宇宙,而柴六寫的是人內心細膩的情緒嗎」的例子,同樣也是不甚合適的。因為這同樣是一個審美上的不同。從審美上來說,貝九和柴六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在音樂專業領域,音樂分析上最忌諱的就是拋開樂譜的理論和技法本身,用一些意義模糊的形容來作表述,比如這裡後面用到的詞:「金屬板鏗鏘且閃閃發光,彷彿在回顧人類歷史,回顧人跨越了冗長的距離從猿人進化到能探索宇宙的智慧生物的輝煌歷程。」「低音奏出的「希望的破滅」簡直能把人的心生生扯碎」,這些都是音樂審美層面上的主觀感受描述,並不能作為客觀且科學的音樂分析的論據。所以,主觀感受,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但是,從以音樂文本為本體出發的音樂分析的角度來說,貝九的確是比柴六要重要且有意義(在客觀的音樂分析時,我們也傾向於不用帶有過多主觀情感的詞,比如「偉大」,而多用可以看作是語義客觀的詞,比如「重要」)。舉一個例子來說,就比如題主前面說到的「彷彿在回顧人類歷史」,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因為貝九第四樂章的開頭,將前三個樂章的主題分別又重現了一遍。這是音樂史上比較少見的用法,而且在這部交響曲中運用得非常好,所以結構上來說達到了一個非常高明的效果,使整個音樂表現力和前後邏輯關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以上,是用音樂本身的客觀事實說話,來進行論證,這是一個專業的音樂分析的做法。而音樂欣賞者在審美層面,是不能做到(可能也不需要做到)這樣的分析,而停留在審美性的欣賞層面就已經足夠。「彷彿在回顧人類歷史」,這就是典型的審美性欣賞的描述,是和上面的音樂分析是不一樣的。審美性欣賞,是沒有客觀的好壞衡量標準的,所以每個人的感受都是平等的。但是如果是以音樂文本為本體的客觀的音樂分析,那麼可能是有一套標準去衡量哪些音樂更高明,哪些音樂更普通的。比如這裡的貝九,在音樂結構上(曲式上)明顯是比柴六要高明。但這也僅僅是結構上的高明而已,並不能以此一點來說明貝九是一部比柴六更「偉大」的作品。

最後再補充一點:就算從審美角度來說,也不能因為貝多芬對「全人類」的表達就比柴的對「個人情感」的表達更高尚更有思想性。因為其實本質上來說,所有的作曲家的音樂都是一種「個人情感」的表達。表達對全人類的關注和表達對自身情緒的關注其實也沒有什麼區別。說通俗一點,現在很多人覺得更有「思想性」的那些作曲家的作品,大多數都是通過運用更宏大的配器,更加宏亮和有莊嚴感的和聲語彙,更加複雜的對位寫法或者半音化程度更高的旋律來達到的效果,其實本質上只是一種技術手段達到的音樂效果而已。

---------------------------------------不華麗的分割線,以下是樓主原版問題的回答-----------------------------------

樓主是從古典音樂吧聽到的,還是從人人網古典圈聽到的=w=

二樓說得對。的確有一些樂迷以聽德奧音樂來炫耀自己的優越感。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樂迷真正是因為喜歡德奧風格的音樂而自然而然地對德奧風格以外的音樂沒有太多的興趣和好感。因為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不論從風格、結構和技法上來說,和德奧的差別都是相當大的。所以,一個人喜歡一方,不喜歡另一方也是個很正常的事情。

任何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柴可夫斯基作為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家,其對於優美旋律的創造力,估計在浪漫時期的大師中也很少有人能出其右。但是,柴可夫斯基在某些交響樂/管弦樂配器織體上的寫作倒的確是有些乏善可陳。(比如樓主問題中提到的D小協。不妨找來總譜看下樂隊部分的織體,您會發現真的是幾乎沒有什麼管弦樂對位。差不多就是將一個以柱式和弦伴奏為主的鋼琴伴奏放到了交響樂團上。但是說它媚俗,那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有的人不喜歡,說媚俗,那是他自己的事。有的人喜歡,估計也不會同意媚俗這個評價。另外,可以再看看柴可夫斯基另一個著名作品,第一鋼協的總譜,樂隊部分的織體同樣也是沒有什麼新意,同樣是普通的鋼琴伴奏織體原封不動寫到交響樂團上。)對於聽慣了德奧風格的那種複雜織體和對位的愛樂者來說,柴可夫斯基管弦樂作品中的織體是顯得單薄和無趣的。

最後說一點:因為覺得德奧高尚、斯拉夫低下,所以鄙視柴可夫斯基,這本身就可以說明持這種觀點的人對柴可夫斯基和西方音樂歷史的一些基本問題的淺薄認識。因為柴可夫斯基雖是俄國音樂大師,作品也用到過傳統的俄國音樂材料,但是,他本身就不是俄國民族樂派的一員,他的音樂也不是為斯拉夫音樂代言。史學界基本上是把他劃歸到浪漫樂派,而不是民族樂派的。(貌似他自己也不把自己歸為民族樂派的一份子。不過這一點我記得不是太清楚了,所以不敢百分之百確定。但是史學界的觀點是確定的。)


請自覺遠離這種所謂樂迷的言論。
1. 隨便一本論述交響曲的專著都會用不小的篇幅論述你提到的這四部作品,並且都予以很高的評價。旋律多,旋律好聽也是罪名?這是100年前的論調吧,何況柴5柴6裡面旋律一點不嫌多。貝多芬也有全是旋律的作品啊,比如悲愴第2樂章。再說勃1布7裡面旋律難道就少了?
沒有必要一定把兩種不同風格的作品比個高下,這種做法就和肉粽糖粽之爭一樣毫無意義。要我個人來說,這四首裡面勃一要差一些,寫得太穩,模仿貝多芬的痕迹太明顯。
2. 一般來講,古典音樂裡面旋律沒有中國傳統音樂那麼重要,但不等於完全不重要。古典音樂是由各種不同的風格流派構成的,不同風格的音樂對旋律的重視程度也不一樣,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20世紀是出現了很多不重視旋律的音樂風格,但是說未來的音樂發展會使旋律變成無足輕重的部分,這個不敢苟同,至少就古典音樂來講。
3. 沒錯,貝九比柴六偉大而且偉大得多,但這是因為貝九在音樂史上有里程碑一般的地位,而跟音樂的內涵沒有任何關係。
那些說布魯克納和馬勒比柴可夫斯基有思想性有內涵的人,你去問他們,他們音樂的哪個段落,哪個小節體現了思想性的,怎麼體現的?依據在哪裡?


偶爾聽過這種論調。個人覺得可能有三個原因:

  1. 相比民族樂派,德奧作曲家的作品確實在思想性和哲學性上要更勝一籌。從貝多芬到勃拉姆斯到理查施特勞斯,其作品深度有目共睹有耳共聞,瓦格納、布魯克納等人也毫不遜色。而民族樂派中的斯拉夫作曲家,德沃夏克等捷克人更多的是創作民族性鮮明的作品和抒發愛國思想的情懷;俄國的柴可夫斯基則更多抒發個人內心情感。
  2. 而在民族樂派中,柴可夫斯基的風格又是受德奧音樂影響最為嚴重的,這也可能是受歧視的原因。可也正因如此,柴可夫斯基能成為民族樂派中最容易讓人接受的作曲家。請回想西貝柳斯的《芬蘭頌》、格里格的《培爾金特》、斯美塔納的《我的祖國》(除沃爾塔瓦河外的其它樂章)、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等民族樂派代表作,有幾個中國人第一次聽就能全盤接受拍案叫絕呢?
  3. 資深發燒友一般會follow樂評人的意見,而很多樂評人的口味是刁鑽而極端的,對大眾不具太多參考性。

即便如此,跟絕大多數朋友一樣我也堅信好音樂無高低貴賤之分,就像我喜歡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高智商電影,但也沒理由貶低你喜歡昆汀塔斯蒂諾的暴力美學。柴可夫斯基是個天才,幾乎在所有音樂體裁中都有傑作;他也是個旋律大師,如果你喜歡童話、喜歡浪漫和色彩、喜歡多愁善感和細膩的情緒,那你就一定要聽柴可夫斯基,沒有第二個最佳選擇。


扯淡,先定義什麼是高端樂迷?


喂喂!民族樂派已經解散許久啦各位!揪團的本來就是政治而不是音樂風格啊~


嗯 的確是被聽德奧的炫過優越感。不過,說實在的,那些到處說「不喜歡」老柴,給大師們排列一二三流的,大多是庸庸之輩,他們聽了一些大神言論,雖雲里霧裡,但也深以為自己應藉此機會提升逼格,於是出門則言必巴赫貝多芬,關起門來悄悄聽老柴,還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要聰明得多啦。

真正高端的樂迷,哪裡會這種擺出一副我比柴可夫斯基本人還要厲害的嘴臉啊。


柴可夫斯基的D小協,是我中學的時候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業的時候認識的。當時聽過的古典也不少,但是唯獨D小協是可以讓我從幾何題裡面強行抽離出來,靜靜聽完的作品。小提琴拉出來的主題旋律實在是太美妙。

其實,欣賞音樂這種事情,自己喜歡就好。無論作者的名氣如何,他的作品能夠超越時空的界限打動你,就已經足夠有意義了。

我這個是純吐槽,樓上幾位比較專業。柴可夫斯基算是我接觸古典音樂的領路人,不得不寫幾句。


那就幹掉這些「高端古典音樂迷」吧。
聽音樂這事兒很主觀,古典音樂的界定也很寬泛。德彪西算古典音樂嗎?不算嗎?那誰決定他算還是不算?
我有一個朋友是留學德國回來的鋼琴老師,有次我們一起去保利劇院看義大利歌劇(很長的一個歌劇,忘了哪個劇目了)。去之前是各種的美好憧憬,準備大家一起度過一個美好的歌劇之夜(本人母親是教歌劇的老師,從小耳濡目染,能聽得幾曲)。半場過後,我們都不敢說要走,我們那位高端古典音樂老師說,要麼咱們回去吧,這個歌劇太長了。。。。
有時欣賞音樂不一定是為了欣賞,比如西蒙拉特祖賓梅塔來中國指揮某交響樂團,那其實主要是社交活動,並不是所謂的高端古典音樂迷聚會。
所以我腳著題主的問題不成立,請重新改吧改吧再來


請遠離這類「樂迷」。


題主你就算修改鳥兩次題目還是很有問題啊啊啊!!!這樣的問題首先就是個問題啊啊啊無法回答啊啊啊。。。「為什麼以旋律優美見長,民族色彩濃厚的作曲家如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深度不如一些德奧作曲家?」
——這種先入為主先下定義「老柴深度不如(還一些!)德奧作曲家」的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而且是個蠢問題。呵呵。請問怎麼不如了?沒有詳細舉例以理服人的主觀性觀點拋出來就是耍流氓啊。。。換言之若樓主這個邏輯能成立的話,那我把題主的問題180度大反轉也能成立鳥。。。這就證偽鳥。
-----------
「為什麼以旋律優美見長,民族色彩濃厚的作曲家如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深度 超越 一些德奧作曲家?」


樓主的問題穿插涵蓋太多內容。我只說老貝和老柴這兩個代表。從學派講,老柴代表的俄羅斯音樂稍帶陰鬱但很大氣,感情更深邃但也很直接,並且老柴還有點德奧的影子。從演奏風格上總的說來:
德奧學派----注重結構的嚴謹,節奏的穩健,理性的解釋音樂。
俄國學派----氣勢龐大,浪漫主義氣質濃厚,比較感性化。從作品風格上總的說來:
德奧學派----以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為代表,和聲比較厚重,結構龐大但嚴謹,多聲部賦格處理。
俄國學派----真正俄羅斯學派應該是以五人團作代表的。音樂情感起伏大,氣勢輝煌但也可以傷感憂鬱。對於浪漫主義氣質,貝多芬還是偏古典。但是貝多芬個性比老柴強,而且古典主義的味道更重些,「用痛苦創造的歡樂」,所以在貝九他用了一個歡樂熱情博愛的結局,個人認為論感情的層次豐富,貝多芬是不及老柴和勃拉姆斯的。所以,柴六是「在民族災難里訴說傷感」。


老柴的旋律想起一出是一出,前後不搭嘎,沒啥意思。 聽聽義大利隨想曲亂七八糟的各種旋律,

聽聽鋼協No.1第一樂章抓人的寬廣的開幕式,後面消失的無影無蹤,木有一點意思。


題主所說的深度不能這樣理解,每個作曲家的風格都不相同,不能說誰膚淺誰高大上。還有你說的旋律,合聲,曲式,節奏這是一件音樂作品同時具有的特性,不能說哪個重要。至於你說的深度,那指的是這個作曲家在技術處理方面的風格複雜程度,不能用來評價作品的藝術性!!!
人們經常會將俄系作曲家與德奧系作曲家進行比較,甚至將德奧系作曲家內部進行比較說誰有深度。這其實就是一個問題。
首先作曲家分為發展型跟旋律性這兩種(這種分類是模糊的,只能說明某一作曲家更偏向於某一方面。動機型作曲家一樣可以寫出優美的旋律,反之亦然。)
像柴可夫斯基,舒曼,舒伯特,莫扎特,門德爾松,普契尼 ,威爾第,亨德爾等這些人相對偏向於旋律。這些人
而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馬勒,布呂克納,瓦格納
勛伯格等人就更加側重於動機。
相對來言,旋律性音樂家大都偏向於聲樂,動機類音樂家大都偏向於器樂,前者在藝術歌曲,清唱劇,歌劇等類型比後者更佔優勢,他們更喜歡優美的旋律,更加有歌唱性。後者在交響樂,奏鳴曲,協奏曲等方面相對前者更顯優勢,織體更加複雜!使得作品更加值得研究。但技術性的東西不能評價一件音樂作品的藝術性!


有些德奧作曲家比如馬勒是讓人震撼,但是我個人就是喜歡柴可夫斯基,我就喜歡細膩,感性的音樂。個人有個人的愛好,某些認為聽柴可夫斯基庸俗聽布魯克納的人有思想有品位,一直想知道他們維特根斯坦的書讀過多少,又理解了多少。


請先定義什麼叫高端樂迷,其次再證實這些高端樂迷確實不喜歡柴可夫斯基。


喜好某類音樂,是一個人思維信念的一些體現。柴科夫斯基側重體現情緒,感覺,這類人對佛經有很好的解讀。貝多芬,無論是第五,還是第九,都是積極的,在說什麼是英雄,萬中無一的絕世高手。還有等等,不一一舉例


說出諸如:「 德奧作曲家的作品確實在思想性和哲學性上要更勝一籌 」 之類的話的人,我只想問問,德奧作曲家的作品的思想性在哪裡啊?又反應了什麼哲學思想啊?是哪個音符哪個和聲哪個樂段在表達哪個哲學思想啊?

我實在不明白,你們給我講講唄。


對前面某一樓的回答不認可,說說我的理解。
音樂的本質是信息的傳遞 其特點一是傳遞的信息是完全感性的,如情感,思緒等,幾乎不可能精確描述和複製的東西。因此,從價值觀,道德等非審美的層面評價音樂是不可能的,音樂也就不可能具備「思想性」這種屬性,不管你聽的是德奧古典,斯拉夫古典,riphop還是電音,都沒有高低貴賤(但是可以從信息傳遞的複雜度和有效性區別「好壞」),因為傳遞的「信息」本身就是不可描述的,你又如何能通過這個「信息」去量化比較?

第二個特點是音樂作為一種信息傳遞媒介的混沌屬性。「蝴蝶效應」大家都聽過,微小輸入變數引起輸出的巨大變化,因此得來的不可預知性。音樂從信息傳遞的角度說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 從作者的角度出發,輸入是確定的,即是他創作的情感驅使,儘管連作者本身很可能都無法精確完整描述這個「情感驅使」到底為何,但是確定的是他希望把這個情感傳遞給別人,用音樂的形式。但是根據表現方式,聽者自身理解,環境,心思的不同,結果很可能千差萬別,「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甚至,作者很可能會刻意強化這種混沌屬性,「以避免太平鋪直敘,情感太直白」,這點和詩歌如出一轍,即「音樂是以傳遞感情為目的,但既非準確的傳遞感情,也非傳遞準確的感情」。因此,從審美的角度看,作者最初想要表達什麼無關緊要,因為在一個混沌系統中,輸入無關緊要,重要的是結果。
第三,音樂是以聲音為媒介來傳遞信息的。但「聲音」本身絕不等於「音樂」(作為一種傳遞媒介)。或者說「音樂」是由經過人工挑選和組合,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聲音」構成的。舉個例子,你錄一段自然界存在的聲音,對其頻響,聲調,響度等進行處理,使其完美和諧於某一標準,但是這最多能叫做好聽的「聲音」,而非通俗意義上的「音樂」。
最後,「音樂」是一個非常古老和原始的概念,古老到原始人根據某一節奏敲擊出來的鼓聲和今天最新潮的dj創作的最新夜店燃曲很可能節奏一模一樣,「反旋律」也並不是從古典音樂發明的概念。個人認為這更多是一種審美疲勞後的形式回歸。而「旋律」,代表了部分人共同的審美追求,代表了人類對「美」這一概念的抽象和具現,也許也代表了先於「價值」出現前的某種純粹的美好,在整個人類社會的審美得到「升華」之前,一定是「音樂」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


哈哈哈你真的覺得樂評這種東西有意義?judge by your ears~


推薦閱讀:

約翰·凱奇(John Milton Cage)的名作《4』33」》和中國畫中的留白在藝術表現手法的角度來看有無共通之處?
昨天考完了聲樂~感覺自己咬字的問題很大~?
歌曲《不想長大》是否對《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構成雷同或抄襲?

TAG:古典音樂 | 柴可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