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世民說司馬懿【崇華甚霍光之寄】?
被人質疑動機。。。所以言簡意賅的問,司馬懿和霍光有什麼相似之處?
看書請看全。我摘一下這句話的前後文。
文帝之世,輔翼權重,許昌同蕭何之委,崇華甚霍光之寄。當謂竭誠盡節,伊傅可齊。及明帝將終,棟樑是屬,受遺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託,曾無殉生之報。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貞臣之體,寧若此乎!盡善之方,以斯為惑。夫征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面,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古人有云:「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可不謂然乎!
此句先後以司馬懿比蕭何、霍光,是指魏文帝對司馬懿厚加信任,如同漢高祖將國家大事委託給蕭何,如同漢武帝將幼帝寄託給霍光,而司馬懿「竭誠盡節,伊傅可齊」,忠誠能比得上伊尹和傅說。這幾句是和後文做對比。
後文是說魏明帝再次授命給司馬懿,但司馬懿在魏明帝陵土未乾的時候居然就興起刀兵大肆屠戮,實在不是忠貞之臣應當做的。
通過前兩段的評價,最後引發出「前忠而後亂」的對比,乃至於晉明帝為自己祖先的過去而感到羞恥,石勒對司馬家獲取天下的手段大加嘲笑,以至於「為惡一日,聞於天下」,在史書上留下惡名,為萬代所恥笑。當然了後面還有若干批判的話語,我就不全部引用了,有興趣的話請自行閱讀。
大體來說,肯定司馬懿前期輔佐幾代君主的忠心,批判他後期為爭權奪利而背叛曹魏的行為。對司馬炎,肯定他再次達成大一統的事業,但批判他執政後期的驕橫自傲,乃至於用人不當,為奸臣所惑,終究開啟大禍端,不能善始善終。
經過這麼一番評論,唐朝自己就被洗白了。李淵能輔佐隋朝皇帝,所以是忠臣;後來隋朝皇帝自己失德導致天下大亂,李唐能評定各地叛亂,再次完成大一統的偉業,這當然是功業。至於說李淵逼迫隋恭帝禪讓給自己,李世民還評價了司馬炎這麼一段:
「元海當除而不除,卒令擾亂區夏;惠帝可廢而不廢,終使傾覆洪基。夫全一人者德之輕,拯天下者功之重,棄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況乎資三世而成業,延二孽以喪之,所謂取輕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聖賢之道,豈若斯乎!」
元海,是劉淵的字,司馬炎曾委任他管理匈奴,最後劉淵在八王之亂中自立為王;惠帝,是司馬炎之子,人多言其蠢笨,很多大臣勸司馬炎改立,司馬炎不肯,最後惠帝在位時果然出了大亂子。所以說司馬炎為了一個兒子而捨棄江山社稷,沒有顧全大孝,那麼與之形成對比的自然就是李淵,雖然廢了一個隋恭帝,但卻安定了天下,這就是顧全了大孝。意思就是說,你們啊,不要總是想搞個大新聞,把大唐批判一番。
現在想想貞觀二十年修晉書,李世民抓住宣帝批判一番是有警示他的託孤大臣的意思在的,,,他對司馬懿有些先褒後貶的感覺,肯定其才能,譴責其人品,說他崇華甚霍光,對比其晚年行為,好痛責其不克終
司馬懿的結局比霍光好得多。
。。
這有什麼好比的。。
我不知道樓主你是不是要和誰辯論。你私下間說司馬懿是個大忠臣,是個大好人都沒人說你。
但大部分人的意見。其實是一樣的
曹操沒有篡位,但是他兒子做了。
司馬懿也是如此。
不妨礙後人罵他老子。
至於比較這種。。。。我真心沒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