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幼兒交流時,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切換用奶音或娃娃音說話?

問題相關:父母跟 1~3 歲嬰幼兒說話時,模仿小孩那種幼稚腔調到底好不好? - 孟章的回答
這個回答解釋了與幼兒交流時,切換娃娃音對幼兒的益處和必要性。

但是為什麼在和幼兒交流時,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適應他們的講話方式,使用娃娃腔?不僅僅在對待幼兒時如此,當對待一些萌物,比如貓貓狗狗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切換成娃娃腔,這種行為是怎樣形成的?


這類話過去被稱作"媽媽語"(motherese),又被稱作嬰兒指向的言語(infant-directed speech)。

嬰兒指向的言語以短小簡單的句子為特徵。音調變得更高,頻率範圍增加,語調更富有變化性。此外還有詞語的重複,談話時只採用那些假定嬰兒能夠理解的詞語,如嬰兒環境中的具體物體(Soderstorm,2007)。

有許多研究發現,與正式的語言相比,新生兒更喜歡嬰兒指向的言語,他們的知覺系統對這樣的特徵更易做出反應,因此我們之所以嗲聲嗲氣地跟小朋友說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就喜歡聽這樣的話。


另外在許多跨文化的研究中都發現嬰兒指向的言語都普遍存在,所以說這並不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獨特現象。

有研究指出嬰兒指向的言語與母音目錄的學習存在顯著關聯,如果嬰兒所處的環境中這類言語比較豐富,那麼他們似乎就會更早的使用語詞,這說明「媽媽語」對嬰兒的語言學習是有幫助的

所以說呢,人們會這樣說話是因為它可能真的是有用的,至於好多人使用它是為了賣萌啊,社會習慣啊等等等等就不在我討論的範圍內啦。

主要參考了費爾德曼的《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及部分英文文獻。

[1]Cooper R P, Aslin R N. Preference for infant‐directed speech in the first month after birth[J]. Child development, 1990, 61(5): 1584-1595.

[2] Vallabha G K, McClelland J L, Pons F, et al.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vowel categories from infant-directed speech[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04(33): 13273-13278.


謝邀 。。。

心理學本科生粗淺來扯一點吧。抓機@不能,總之回答說是「媽媽語」的那位基本已經談得很準確了。不過關於兒向語言究竟對嬰幼兒語言發展是否有好處一直很有爭議,我記得教我們發展、人格、臨床的不同專業課老師對此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拉出來都可以打擂台了。有認為兒向語言有益於語言音節的形成,但也有認為可能會影響後期發展出正常的語言。

總之這個還存疑。這邊我想多談一點的是「模仿」的因素。實際上,在人際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都會無意或有意地去模仿對方的言談舉止。這也是人類共情(empathy) 的基礎和表現之一。有實驗證明人們在和實驗者交談時,會不自覺地模仿對方的動作;在對方故意模仿自己的動作時,實驗參與者後期反饋會表示說覺得實驗者更親切。也就是說,這是人類表達友好、無敵意的一種方式。

想起來一個關於女生是怎麼發現男票劈腿的帖子。有回帖說是因為男方突然開始在聊天中使用以前從未用過的女性化感嘆詞,由此推斷其有和其他女性聊天的行為。。。而在聊天中的語氣傳染,也即人類互相影響模仿的一個表現。

那麼說回到題主的問題。母親在面對嬰兒時,這依然是一個溝通交流的過程,而交流必然是雙向的。嬰兒模仿母親以及其他身邊人的語言來學習說話,母親也同樣受其影響,有意無意地模仿嬰兒式的表達方式。因此說這是大人自以為是什麼的真是哈哈哈哈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很多時候大人都沒意識到自己這麼做了呢。

談得比較粗略,歡迎補充和交流。


我個人覺得沒必要用嬰兒語,就好像我對著喵星人「喵」再久它也不會知道我說什麼。嬰兒學習語言靠的是環境浸入,而不是音節的簡化。我的孩子開口學說話比別人晚,但是很快就能表達複雜意思,幼兒時期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高於同齡的孩子。我認為這與我們從來不跟他說嬰兒語有關係。


因為上帝派這些小天使來喚醒我們曾經丟失的記憶……


我們想和貓說話還喵嘞


向下兼容,是類似64位系統可以運行32位ver.軟體,而32位系統不能運行64位ver.軟體的邏輯作祟。


怕他們聽不懂,和小萌物交流要用小萌物星人的語言=v=


1.對嬌小的動物產生同情憐憫和愛護之心是哺乳動物的天性和共性,人容易對小孩子產生這種感情。
2.大人說話時會主觀上考慮到接受者的接受能力,認為對於小孩子,語速降低,強度減弱,比較容易被接受。
3.1.的原因對2.有增強效應。


分人吧,我同學就不這樣,他一般這麼說他兒子:王XX 你他媽給我過來。


像我這種每句話都加上「他媽」「尼瑪」「擦」的人而言,變一下聲音能提醒我「你他媽現在在和小孩子講話,收起你摳腳大漢的本質吧。」


簡單說就是放慢語速,讓孩子能聽的清聽懂你說什麼。


其實只是好玩而已…


每次我聽到這種大人矯揉造作的捏著嗓子學娃娃音,我都會雞皮疙瘩起來,覺得好噁心好裝。大人應該尊重小孩,把小孩看得平等,這樣說話感覺居高臨下,我憐憫你我同情你,我裝作你的low樣子。


就像是看某些電影自動降低一般智商一個道理吧(不恰當不要打我!)


會覺得自己萌萌噠~


我不喜歡小孩,但喜歡貓狗鳥,還有肥萌毛絨……我覺得我看著它們時心都被凈化了,兩眼放光!!!這個時候我好像被同化了一般,恨不得自己也變成它們。所以我學貓叫叫得特別像,和狗說話也偶用貓叫,還有布偶也是。我是個極致的例子了對不┑( ̄Д  ̄)┍。


這是大人的「自以為是」。以為孩子對於這種裝嫩的娃娃腔調更容易理解。
其實這樣不利於孩子學會正常的人類語言。大人平時怎麼說話,最好就對孩子怎麼說話。


推薦閱讀:

作為抱養的小孩,成年後內心的痛苦煩躁,如何消解?
懷疑孩子拿了錢包里的 50 元錢,我該怎麼辦?
關於童年的回憶,包括做過的夢,為什麼記憶深刻的都是不好的事情,美好的反而沒什麼印象。?
2歲寶寶,缺乏安全感,害怕新環境,該怎麼辦?
gay會想當爸爸嗎?

TAG:兒童 | 兒童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