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是否會患阿爾茨海默症?
有可能,但非常罕見。
阿爾茨海默症分早髮型(early-onset)和晚髮型(late-onset),65歲以前發病的都屬於早髮型,只佔所有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5%左右。早髮型的人群中,絕大多數是五十多歲和六十歲早期的,四十多的已經很少了,三十多歲發病的概率更是很低很低。以前有過56萬人口的流行病學統計,40歲以下的痴呆患者只有9個人,而這些人裡面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一個都沒有[1]。
所以如果家裡沒有阿爾茨海默病病史的話,基本不用擔心,得病概率堪比中彩票。
如果真的覺得自己記憶力出現了問題,就需要去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包括一些常規檢查、認知量表測試和影像檢查等等,然後才能做出診斷。
Reference:Harvey, R. J., M.
Skelton-Robinson, and M. N. Rossor. "The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dementia in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65 year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Psychiatry 74.9 (2003): 1206-1209.
題主可參考以上兩張圖表的年齡以及發病比率。早期發病,據現有研究認為是基因變異造成。
If you have two or more close relatives (a close relative is defined as a parent, brother or sister) who developed Alzheimer"s disease before the age of 60, your GP can advise you about genetic testing and counselling for these rare mutations, and refer you to a geneticist, if appropriate.
供參考。
Reference:
WHO | Dementia: a public health priority
表姐38歲得病,到今年第三年了,一些比較老的事情都還記得,新鮮的東西需要經常反覆念叨也能記住。重點是運動功能也減退,上下樓都費勁,容易疲勞;言語功能也減退,一句話也不容易說完整。現在只能服藥,家人陪著做運動鍛煉~
20161021更。表姐已經基本喪失了所有的能力,吃喝走睡,主動排泄功能也沒有了,基本上跟「瘋」沒什麼區別,每天癱在沙發上喊或是笑,累了就睡。。。上天為什麼要對我姐姐這樣
20170729更。已經將近落床一年了,基本上感覺像是一個只會喊叫的植物人,因為無法運動表姐瘦了好多,吃藥也吃了好多副作用,脫頭髮(前幾天給姐姐喂飯不小心撒到她頭髮上,擦的時候順下了一縷頭髮,弄的我又心驚又心疼)什麼的。
一個9歲的英國小姑娘就得了這個病,告訴大家幾個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因素,經常聽到關於預防痴呆症(又稱「失智症」)的話題,很遺憾地說,目前仍然沒有任何確定的方法可以預防痴呆症。不是因為相關研究得不出結果,而是基本上所有預防研究都在進行中。但目前能通過一些方法降低老人的患病風險因素,並對早期患病老人進行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
痴呆症也剛發現100多年,而恐怖的是可能在痴呆癥狀出現前20年腦內就發生了某些改變。因此需要對大量人群進行長期的跟蹤研究,再進行大量的統計分析後才能得出比較靠譜的結果,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 對於痴呆症的研究,醫學界從未止步
要預防一個病,通常要先清楚病因。痴呆症並非一個單因素引起的疾病,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目前病因尚不明確,預防措施也就難以確定。目前唯一能確定的病因是基因突變,包含三種基因β-澱粉樣蛋白前體( APP )、
衰老前素-1( PS1 )和衰老前素-2( PS2 )的突變。這一類基因突變的人基本可以確定將來會發生痴呆,而且大多在65歲以前(正常應在65歲之後),有些甚至在30歲左右就發病。這是目前唯一知道的痴呆症病因,只可惜,只有1%的痴呆症患者是由於基因突變而發病的,其他99%的患者這三個基因完全正常,不明原因。
有條件的可以在年輕時候進行這三個基因的篩查,就像Google的Sergey Brin篩查帕金森、安吉麗娜朱莉篩查乳腺癌一樣,能做到心裡大概有個譜。在可以預見到的未來,人全基因組測序成熟後,每個人應該都可以了解自己攜帶哪些致病基因。
▲ 利用DNA檢測,及時發現痴呆症攜帶基因
以上是明確的病因,其實在痴呆症的研究中,更多地說風險因素( RiskFactor )而非病因( Cause ),更常談相關性( Correlation )而非因果關係( Causation ) 。因為作為複雜的綜合征,與其他的慢性病一樣,可能有大量的風險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具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未必一定就發病,但是研究認為,這些人的發病幾率比不具有風險因素的人更高。所以雖然不確定是不是100%管用,了解風險因素還是可以作為預防痴呆症的參考。
┃風險因素
每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協會( Alzheimer"s Dementia HelpCenter )都會總結當年的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情況和公認可靠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當年的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 報告中。以2012年為例,總結了以下確定的風險因素:
▲ 2012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發表報告
1、衰老
沒有基因突變的人一般65歲前極少得痴呆症的,也就是說不老基本不會有危險。只可惜我們無法阻止衰老的進程,這點無法預防。
2、家族史
父母或親兄弟姐妹這類有直接血緣關係的家人如果有痴呆症,那麼自己患病幾率也比一般人要高。這可能因為一家人有相似的遺傳背景、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說不定其中某個或某些在誘發疾病中起了關鍵作用。有這樣的情況就要小心了,先排除是不是基因突變問題,再看看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是不是有很不健康的地方。
3、輕度認知障礙患者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並非痴呆,而是處於以下的狀態:出現了思維功能的下降,家人朋友可以從其日常行為中發現不對勁,但是仍然能夠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在一些藥物治療後,可能發生輕度認知障礙的現象,這是可以逆轉的;其他的情況中,某些可以逆轉,某些會保持,某些會惡化,發展為痴呆症。所以,如果發生了輕度認知障礙,主要是一些記憶下降的現象,最好及時就醫,可能可以治療。當然,有些情況下輕度認知障礙只是痴呆症的一個階段,需要有經驗的醫生進行判斷。
4、心血管疾病
越來越多的研究確定腦健康與心臟健康是緊密相連的。腦是人體血管最豐富的器官之一,健康的心臟能夠保證有足夠的血液泵入腦內,以供給腦需要的氧和營養物質。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往往也會增加痴呆症的風險,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肥胖等等。因此預防痴呆症,控制這些因素很重要。從另一方面說,同時也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這些因素不像基因和衰老,是實實在在可以人為控制的,何樂而不為。
5、社交和飲食
研究表明保持社交和飲食健康對腦健康有益處。尤其對於退休的老年人來說,不需要工作中用腦了,社交也一下就減少了,接受外界刺激太少則難以保持認知功能的正常。有人說打麻將有好處就是出於這個考慮,既有社交也要用腦。同理下棋、上個有意思的老年大學也有同樣的效果。飲食自不必說,老年人暴飲暴食的也少,保證豐富種類的蔬菜、盡量避免煙酒即可。雖然目前對這兩個因素是否有用還存在著爭議,但最起碼對人是有好處的,不妨堅持。
▲ 健康飲食,有益大腦
6、腦外傷
有研究顯示中度腦外傷增加患痴呆症幾率2倍,重度增加4.5倍,所以有過腦外傷的人要尤其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
▲請務必扶好身邊的老人
除了基因、衰老這兩個已經明確但我們又不可控的因素之外,只能在生活方式上下下功夫了。在以上風險因素預防中,要揀出一個最重要的話,那就是盡量避免患心血管疾病,這在所有痴呆症的諮詢和研究中,基本上是被首先強調的。
┃我們還可以對老人進行以下干預:
1、大腦的訓練(主要是記憶功能的訓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簡單的數字遊戲、填字遊戲、拼圖遊戲、紙牌遊戲等來進行腦部訓練,持之以恆,會減少痴呆症的發生。此外,培養一些有益的興趣愛好,經常彈琴、練字、剪紙、打電腦、修剪花草等用到手指的動作,能延緩腦神經細胞的退變。
2、身體的訓練。已有研究表明,有高膽固醇血症、體重超重的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是正常人的兩倍,肥胖人群患病的風險則增加到四倍。所以,注意飲食、控制體重和加強鍛煉,可以降低罹患痴呆症的風險。建議老年人堅持散步、打太極等有益身體的運動。
3、控制看電視的時間。有些老人退休後,一天到晚總盯著電視看,這樣大腦的認知能力會長時間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讓腦子變得越來越「懶」。長此以往,會引起大腦整體認知功能的下降。建議老年人日常看電視的時間應加以控制,最好每天在1-2小時。電視節目應選擇一些新聞類的,多關注社會能促使大腦多思考。
4、多參加社會活動。維持正常的社交活動,才能讓大腦神經細胞的突觸聯繫維持在「功能態」,使腦細胞衰老死亡的速度慢下來,長期保持旺盛的精力。
5、勤做家務。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做做下廚、種花養草之類家務活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更小。那些「飯來張口」的老人比勤做家務的老人患痴呆症的風險高2倍。
6、積極防治「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症等是中風的禍首,而中風後相當一部分患者會發生血管性痴呆,因此,長期有效地控制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水平,能減少發病的危險因素,預防痴呆症。
痴呆症起病隱匿,早期癥狀常被忽視而失去早期防治的最佳時期,當痴呆癥狀表現明顯時,已很難逆轉。我國正向老年化國家發展,更應該重視痴呆症的防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護理人員和照顧者在護理工作中,更應該加強老人的護理觀察,幫助老人在早期得到診斷、及時治療,以取得較好的診療效果。精心且專業的干預,對保持和提高痴呆症患者殘存的記憶、認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減緩衰退,提高生存質量有著特殊的積極作用。最終達到了改善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延緩痴呆症的進程,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有研究發現,如果早發現、早干預,能很好地延緩發病時間。
關愛惟士-來自英國的失智症療護專家。
原則上說,是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年輕人也有可能會,只是概率非常之小。《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女主(孫藝珍飾)就是年輕時候患病,逐漸死亡。當然,電影是藝術化的生活,不可完全信之。但如果你父母或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有患病的,那麼你就需要注意了,因為這個有大概5%的遺傳率。
《我腦中的橡皮擦》
推薦閱讀:
※老年痴呆症患者眼裡的世界是怎樣的?
※帕金森患者一定會癱瘓或者老年痴呆嗎?如貴是,如何延緩?
※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屬是如何熬過來的?
※有一個老年痴呆症症簡單診斷的問題:從 100 開始,按 7 遞減,心算得出結果,這樣問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TAG:阿爾茲海默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