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總愛談論巴赫?

為什麼身邊的人都在談論巴赫,我雖然並不很了解古典樂,但還是知道巴赫是個巴洛克時期的傑出作曲家。然而我依舊很困惑,我所認識的人,比如物理愛好者,再不然就是哲學愛好者,總之他們接觸的東西都偏向理論,也是他們最常談論巴赫。

我覺得有些困惑,難道巴赫就是天才和高逼格的代名詞嘛?


看了幾個答案真是受不了了。就不該關注這個問題!想大吼一句:當你們在談論巴赫時你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神馬理性神馬邏輯?這到底是在說神馬?能不能說些更準確的詞好讓我們知道你的觀點呢?! 這就好比你被一根針扎了一下,你會嗷兒的一聲慘叫,你會說尖、扎、流血,而不會說渺小、女人心、鐵杵終於修鍊成功!再舉個靠譜點的例子。如果你看到一株植物,你分析枝幹葉果花土壤氣候得知它是什麼植物,好,你懂行。如果你說:哇!好茂盛啊!好美啊!然後過去和植物自拍發朋友圈,那明顯是外地觀光客。說得出門道的喜歡自然是好的,可是大多數只會扯「邏輯性」「理性」「哲性」的,作為巴赫的觀光客沒有任何問題。只是不要自詡多懂巴赫,多有研究就好(最好也不要到處討論浪費時間,但是嘴巴長自己身上我也管不了)。欣賞巴赫和欣賞拉赫瑪尼諾夫畢竟太不一樣了。四百年前的東西如果不專業分析一下曲子而只靠讀個歷史故事什麼的來了解(更甚百度百科)是很難真地懂的,即便你說你很有悟性雖然不懂細節但能直接感受到,我都很懷疑你感受到的是否是合理的東西,畢竟審美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它在現如今就不應該是膾炙人口的,就如你不會願意穿那個世紀的衣服上街。

巴赫跟巴赫還不一樣呢。這些人是在說賦格類型還是即興風格的曲子?或是詠嘆調類型?練習曲類型的?舞曲?讚美詩?。。。。。。風格各異呢。如果你聽個詠嘆調錶示大愛,於是便把自己定位成理智而聰慧的巴赫粉,茶餘飯後與人討論對巴赫的愛,那真是有辱巴赫的智商。自然有人真的有研究並且喜歡,但是大多數人是聽了少量喜歡的巴赫曲子就欣喜若狂地認為自己懂了理論上該很難懂的東西,於是以此標榜自己。殊不知自己或許喜歡的是巴赫作品的極小部分,甚至是不代表他作曲技法的部分,或許聽了大部分之後就粉轉路人了。

我很愛彈巴赫的東西,考學彈了他最長的賦格之一。考完選新曲子練又選了近30分鐘的一組巴赫。可是我真不敢和別人討論巴赫。。。他的曲子那麼多,我自知只了解鍵盤曲子- 作曲技法、曲式、風格、演奏習慣等等。除鍵盤曲子之外,我知之甚少,怕說多露怯。我有一整套他的作品全集唱片也從來沒聽完過,好多東西我是聽不下去的(就是那麼誠實~)。可是總遇到比我懂的少一大半的人(這還是保守估計)張口閉口談對巴赫的愛。。。於是我給他們彈賦格,結果對方臉上露出難色,表示「這個聽不懂啊」。我想那彈個容易理解的吧,就來了個fantasy, 對方說,哇,怎麼這個感覺那麼隨意那麼炫,怎麼沒有巴赫的節制和理性。我陷入短暫鬱悶後產生頓悟,終於彈了我揣測的他們腦海中的巴赫---平均律第一本第一首前奏曲、小步舞曲(根本不是巴赫寫的)、哥德堡中的詠嘆調,對方終於感動得流下眼淚,把我錄下來,發了朋友圈,見證了理性、智慧、充滿哲學氣息和邏輯氛圍的一刻~


巴赫是我最愛的作曲家,也是心中最偉大的作曲家。但每次聽到有人說「巴赫的音樂有邏輯美,符合數學,富含哲理」的時候,都覺得有些扯淡。我愛巴赫只是因為他的音樂能讓我高潮。每當我孤獨痛苦悲傷的時候,都是巴赫的音樂陪伴著我。最愛的BWV 82 康塔塔Ich habe genug,幾乎每次聽完眼眶都濕,審美,情感,心理甚至生理都有反應。在倫敦聖誕夜一個人獨自散步的時候聽的聖誕清唱劇開心的不得了;唱J.E.Gardiner指揮的康塔塔的時候,看著天花板聽著女高音和小提琴的詠嘆調,彷彿能看穿天花板看到藍天;唱約翰受難的時候,開場合唱的一波又一波的力量幾乎把我甩到觀眾席上了。經常在自己房間聽著巴赫我就開始多動症亂動亂跳了。一個又一個的動機和主題把我甩到一個無窮無盡美的世界裡面,搖頭晃腦像聽搖滾一樣的。

隨便翻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發現以下內容:「聽巴赫總有要飄浮上天的感覺,極樂啊」
「(這裡尤指巴赫的音樂)音樂會陪伴人一生,永遠不離不棄:在人最脆弱的時候撫慰心靈,在人最低谷的時候激發勇氣,在人最痛苦的時候宣洩悲憤,在人最困惑時鼓舞人心。我無數次隨著音樂手舞足蹈,隨著音樂放聲而歌,隨著音樂痛苦流涕,隨著音樂緊緊的閉上我的眼睛,深深吸一口氣,然後進入與現實隔斷的另一個世界,一個完美的世界」


只講感想,不具體分析音樂。雞湯煮完了,勺子在於多聽多感受。


瀉藥,我覺得大家談論巴赫還不夠多。

貝多芬的音樂好聽,但多聽了會累,肖邦的音樂好聽,但聽多了會膩。但我覺得有兩個人的作品是永遠聽不累也聽不膩的,也就是我心中的兩位大神。巴赫就是其中之一。


哦天哪,你們喜歡的是哪個巴赫?
隆重推薦pdq巴赫,視頻自己找,包笑不賠


無他,好記爾。歌德,巴赫,歌德巴赫~


大概也許可能是因為這本書


因為外行覺得貝多芬和莫扎特不夠高端了...


因為我就喜歡聽他的賦格作品,聽那個主題上竄下跳、移位倒影復對位分裂發展還有一群旋律和它一起嗨,太有意思啦!太有意思啦!太有意思啦!


像巴赫這種已經被無數人討論、研究、分析過的人,幾乎很少有人能夠不受她人影響地去判斷他。

所以一個人喜歡談論巴赫的理由很可能是因爲自己崇拜的人喜歡、或者熱衷談論巴赫。而喜歡巴赫的名人——尤其是科學家——又特別多。如今雖然很難說是科學盛世,但至少是一個大家都願意顯得自己很熱愛科學的時代。所以。


巴赫確實是很優秀很優秀 非常非常好的一個作曲家.復調玩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作品也浩如煙海 嚴謹而精緻.不過巴赫那個時期的音樂應該不是人人都喜歡的吧 覺得巴赫boring的大有人在 聽多了確實會覺得音響效果單調 沒有浪漫派或者說現代音樂那麼豐富.
贊同圭大的回答 提貝多芬俗了 別的作曲家他們又不知道 瓦格納 德彪西 柏遼茲 鮑羅丁 米約這些人 聽過名字 寫過啥不造啊 那咋吹牛 吹不了嘛.只有巴赫 名字又大 聽著逼格也高


因為新教徒們認為巴赫是第五使徒,因為我認為巴赫是神。

貼一篇之前寫的《巴赫,光的締造者》吧~
————————————————————————
第一次聽到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曲,我正端著杯子從大學寢室一頭走到另一頭。那刻時光便突然在我身上靜止,我不想也無法再移步,直到整首曲子安然結束才復活了過來。那支曲子的演奏者是EVA里男主碇真嗣,憑藉這點似乎就連他的中二特徵都可以暫時原諒。我想說的是,巴赫的曲子是光,足以射穿混沌黯淡的人生狀態,讓智者頓時領悟真理,給渾噩者當頭棒喝,賜失敗者繼續戰鬥勇氣。巴赫與莫扎特孓然不斷,後者的曲子可以用美妙來形容,可以是賜給人類的歡樂,但巴赫用他的曲子告訴你,人並不需要膚淺的歡樂,人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與夢想活下去的生物。我們與飛蛾其實非常類似,後者會為燭火、燈光等所吸引,人也會被一種「光」所吸引,這種光並非是物理上的光波,而是精神上的、美學上的「光」。而創造並傳遞「光」,正是巴赫最為擅長之事。

巴赫是誰?他自稱上帝的謙恭僕人;人們評價他為神的聲音的傳遞者;而我稱其為光的真正締造者。他令凡人看見希望之光,看到塵世里的救贖之手,看見自己的卑微與幸運。當人的狀態很糟糕,需要遠離他的音樂,因為他的完全不具備治癒效果,只會令你的創傷與疼痛更甚;只有擁有充足的精力,人才能從他的音樂中獲得靈感,因此以祭祀般對待他的音樂是最為恰當的,祭品是你的精神力量,回報是整個靈魂得到洗鍊。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聽了巴赫的音樂卻絲毫無感,純然無法感知到光的傳遞。肯定會有這樣的人。所以我更加發現自己的幸運。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光」?從第一次聽到巴赫時的懵懂到現在,已然過去九年多,當時無法回答的問題,現已有了答案。什麼是這裡所說的「光」?光就是一種信仰,是人對美的本體的崇拜與信奉。只有對美擁有苦行僧般的專註以及信服,人才可通過美感來感知到這裡所謂的「光」。而感知到更多的「光」之後,才能使人的內心更為純凈唯美。我知道我所說的這些大家很難理解,其實到這個層面可以借鑒於基督教中的一些教義去理解,譬如因信稱義。什麼是因信稱義?給大家普及下:基督教認為人的得救並不是靠遵守宗教信條,不是靠行善事,更不是靠每周去教堂禮拜,總之不是靠人個人的行為。因為基督教認為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罪,就算是世人眼裡的聖人的行為在上帝眼裡都是不配進天國的,上帝的標準是很高的。你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配進天國嗎?得救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信靠耶穌基督,將自己交託給耶穌基督,因為耶穌基督自己是無罪的,他為世人贖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人若信靠耶穌基督,心也就自然而然更加接近基督,善舉也將越來越多。(從邏輯上來說)人的得救是因為信奉基督,這是因緣,人的善舉是因為信奉基督而導致的,這是果報。基督教也罷、唯美主義也罷,信仰在這方面都是相通的。

「巴赫1685年(清康熙24年)3月21日出生於德國埃森納赫,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7月28日逝於德國萊比錫,終年65歲。終其一生,巴赫在世之時並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後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遺忘。18世紀上半葉的德國處於一種封建貴族割據的分裂狀態,一個城堡便有一國諸侯,領土不大的德國居然被瓜分為352個各自獨立的小國。大大小小的領主們為了炫耀自己的權勢與豪華,一般都設有歌劇團和宮廷樂隊。民間藝術家們為求生存,大都淪為宮廷或教會的樂工、奴僕(當時的德國,無論在宮廷還是教堂,都把樂師當作與勤雜工、看門人、廚師等完全相同的奴僕來看待),巴赫自然也在劫難逃。儘管他輾轉各地,頻繁地更換工作地點,但始終未能擺脫卑微的僕役地位。」看到這段文字大家是不是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此刻撥動拇指的你是否也沉淪於塵世之中,或者自以為埋沒在塵世之中鬱郁不得志?巴赫會用他的音樂告訴你,關鍵不是要改變多少世人對你的看法,也不在於活著取得多少財產享受,那些都是浮雲!人啊,要懂得去發掘、創造、傳遞生活中的「光」,這才是正義。


因為不知道什麼原因,總之就是音樂史沒學好,這些人自己腦補巴赫的音樂比其他人的理性


時代越早,馬太效應越強:名聲集中的程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因為大家會關注新時代的明星,又因為人的精力時間尤其是腦容量有限,對以前的明星只會越來越撿重要的記住。
巴赫以前,可能你一個音樂家都不知道,古典時期的一般知道三個。
500年後看20世紀音樂,大多數人可能也只會想起邁克爾傑克遜,只有資深愛好者才可能了解披頭士,滾石,路易阿姆斯特朗,詹姆斯布朗,查克貝利,吉米羅傑斯,平克弗洛伊德…


又一個 "代名詞毀了這個時代" 的例子啊 .


巴赫的音樂總體上感覺比較平淡 從頭彈到尾有時節奏型都不變 非常工整的感覺 聽起來也不會輕易覺得無聊(但聽多了還是很無聊的)


(*/ω\*)因為他們不知道圭多達萊佐


大部分巴赫的曲子沒有情感,音樂就是目的,而不是表現人的情感,自然景色的工具。音樂在這裡是高於人的存在,有一種與宇宙同在的永恆感。巴赫用完美的自制力還原了音樂,這個原本並不存在於自然界的事物(就像數學),本身的美。


我曾經也嗤之以鼻。
直到有一天,我遭遇人生的最低谷。我用啤酒把自己放倒,我夾著煙,倚在沙發上,心灰意冷。鬼使神差,我爬起來,放了一張巴赫。
管風琴想起的一瞬間,我渾身戰慄,似乎一股光從天而降,我感覺到了神的力量,悲憫而不是憤怒,熱愛而不是慾望,堅持而不是執著,用微笑來面對苦難,用所有的愛來融化仇恨。我沒有裝逼,這就是我當時真是的感受。
我不得不爬起來,掐滅香煙,正襟危坐,慢慢的,似乎那些絕望一點點離我而去,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了。
神真的存在,就在你的心裡,巴赫把他喚醒了。


復調音樂的巔峰。隱藏在理性和宗教的外衣下得很深的人類情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如果說有些天才是一百年出一個的話,巴赫可能就是一個智慧文明出一個。


巴赫就是莎士比亞,就是陶淵明。什麼意思?後世挖掘?沒錯。但更想點明的是——歷史總是上層被推翻,新貴們重新為過往排序。符合新貴理念的,往往在前一個時期還是顯得比較寒磣的趣味,這時就被塑造成了經典,供上神壇。


推薦閱讀:

你們怎麼看待「變態都愛巴赫」這句話?
為什麼 Johann Sebastian Bach 沒有寫過歌劇?
如何評價布索尼改編的鋼琴版巴赫《夏空舞曲》(Chaconne in D minor, BWV 1004)?

TAG:古典音樂 | 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