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史中倪瓚的逸筆與逸氣的具體名詞解釋,看了基本書,可能程度不夠還是沒有完全理解意思,求解釋。?

中國美術史中倪瓚的逸筆與逸氣的具體名詞解釋,看了基本書,可能程度不夠還是沒有完全理解意思,求解釋,簡單易懂語言。


謝邀。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我先上答案,再聊些別的。
將「逸」作為審美格調的標準,此事由來已久,題主既然說是倪瓚的逸氣和逸筆,那麼我們就以倪瓚為例
「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出自倪瓚《清宓閣全集 答張仲藻書》:「仆之所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倪雲林關於逸格的還有一句: 「余之竹聊以寫胸中逸氣耳,豈復較其似與非,葉之繁與疏,枝之斜與直哉,或塗抹久之,他人視以為麻為蘆,仆亦不能強辯為竹,真沒奈覽者何。
正好,故宮現存有倪氏墨竹一幅,我們可以實證一下:

這是倪瓚晚年手筆,竹竿無節,竹枝不與干相連,竹葉多以側縫出,如果真按畫竹的家法,恐怕一樣都過不了關,那麼與倪瓚上面那句「他人視以為麻為蘆,仆亦不能強辯為竹」是完全吻合的。
但是關於他所說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這句話,我們不妨從他的其他繪畫中找一找印證:

《水竹居圖》局部

《容膝齋圖》局部

《江渚風林圖》
以上可以看到,倪瓚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是不能按圖索驥的對應到他的畫上的,只有最後一張大概能和文字對應,或者說,倪瓚的這種「超然於象」的審美追求,也是在前期嚴謹的摹刻之後,才演化出的一種狀態。所以黃純堯先生也說過倪瓚的這種「言不符實」的情況:
「從他的理論來講,問題是存在的:一、把形似和書寫胸中逸氣對立起來;二、繪畫目的僅僅在於自娛;三、把形似拋棄,是蘆是竹都不管。這些不正確的地方對後世某些文人畫家留下不良影響。但是倪雲林的畫並不像他的理論一樣——不求形似,因此深受後世推重。」

溫肇桐先生則說:
「結合倪瓚繪畫作品,和作於至正十年(1350)八月十五日畫的《雲林畫譜》(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所述指作畫的入門方法看,我們可以這樣說,他是從形似入手而追求"神似"。為了達到這個要求,絕不是依樣畫葫蘆,細磨細擦的方法可以解決,而是必須運用簡潔精鍊的技法,逸筆草草正是這種技法的同義語。關於"逸氣",可以說表現作者的清高,也可以說是創造獨特的藝術風格。總的說來,倪瓚是反對藝術上的自然主義才這麼說的。」
(這段話所說的雲林畫譜,現在基本不認為是雲林的真筆,但以形似追神似,還是值得肯定的一點)

我們可以說,雲林的繪畫和他的繪畫理論均是在「以形似入手而追求神似」的過程之中,但作為後世的學人,我們千萬不能將這「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理念一股腦的代入他所有的作品之中,同樣的,以雲林為追求的畫人,也不能片面理解這句話而直接追求神似,不注重形似這一前提。人生也是一樣,我們都是以柴米油鹽開始,最終悵惘詩和遠方的,而在其他人眼裡的你則往往是神居仙宮,拂雲西來,身披霞光,踏雪無痕。


背誦一百篇詩經里的詩
研究幾本佛經 楞嚴 楞伽 解深密
看看莊子
每個階段的感悟都是不同的


先說逸字在中國畫裡面的含義:不受拘束。

所謂逸筆就是不受拘束的用筆狀態,而給觀者的感觀:逸筆草草。

其實繪畫是一門很拘束,很嚴謹的工作,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麼浪漫,富於激情。

東西方都有畫家認為,作品過於死板,不夠有靈氣,是創作時的 拘束狀態造成。在西方演化為 瘋狂的創作狀態。

在東方有了逸筆與逸氣的說法。

大多數關於逸筆與逸氣的評論是出了不少偏差,原因評論家一般都不太會畫。


倪瓚的說法和他的作品是一回事嗎?

其實不是。

原因:在倪瓚的時代,畫家的地位是很低的,被歸為工匠一類。

為了和工匠區別開來,才有了所謂逸筆逸氣的說法。


文人畫家都不過是說的漂亮而已。


文藝復興之後,歐洲的光學,解剖學,透視學,基本成熟。歐洲繪畫結合科學發展。
中國文人畫興起之後,蘇東坡「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不用像)米友仁「不俟驅使為之」。(不為他人畫)趙孟頫「需知書畫本來同」。(書法用筆)隨著文人畫成為主流,中國畫越來越像玄學。
倪雲林的「逸筆草草,聊以自娛,不求形似」。是典型的文人畫。玄學的東西,可以意會,不用太在意。
西醫發展成現代科學,中醫在清代還是玄學。玄學做醫學不靠譜。做為藝術,很有意思。


推薦閱讀:

國畫裝裱一定要在底下用紙托芯嗎?
張馨予的畫畫水平怎麼樣?是附庸風雅還是有所造詣?
想學國畫,如何入門呢?

TAG:國畫 | 山水畫 | 中國美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