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ty London 在倫敦的日常生活中,象徵或代表了什麼?


坐標不在倫敦的人被 @謝竹君 邀來說「日常」,只好再來點理論派,英倫的朋友們可以忽略:D

一、Liberty的歷史


Liberty
London是一家位於倫敦西區著名商業街——攝政街(Regent Street)的百貨商店。1875年,創始人Arthur Lasenby Liberty靠著向岳父借的2000英鎊創建了自己的生意。依靠經營飾品、布料還有來自遠東地區的藝術品,一開業便大受歡迎,Arthur 不僅18個月就還清了借款,而且還擴張了店面。


1885年,Liberty已經以其富有特色的家居飾品聞名,也被稱為「東方百貨」,是倫敦時尚地標之一。特別是自家紡織品(Liberty Fabrics)被廣泛用於服裝和家飾,成為那些欣賞「異國情調」,擁有「古典浪漫主義」情懷顧客的最愛,成功地與當時的巴黎時尚相對抗。

二、Liberty的象徵意義


建築的象徵意義一般是宗教性或是政治性的。前者比如寺廟、大教堂;後者比如凱旋門、國會大廈……(基本上就是容易被恐怖分子盯上),當然,很多歐洲大城市還有更原始的「生殖崇拜」,比如巴塞羅那與聖家堂遙遙相對的自來水公司(捂臉)。


如果一座建築能在日常中變成一種象徵,除了功能性以外,必定是有一種特定的「品格」,或者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Liberty談不上政治意義,作為一間被諸多名流大腕追捧的商場,Liberty的意義絕對不僅僅限於「高端」和「奢侈」。它享有盛名主要因其對英國藝術運動的推動。


19世紀7、80年代,正是英國維多利亞統治時期工業化發展迅速、經濟繁榮、實現全球殖民擴張的時期。1848年,在英國興起美術改革運動,弘揚古典主義,模仿中世紀藝術;同時受浪漫主義影響,追求心靈自由、精神解放和創造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Liberty有以下明顯特點:

1、都鐸式復古建築外觀:


都鐸王朝是英國君主專制發展的黃金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極大發展。都鐸式建築本身可以看做一種哥特式建築理念的復興,Liberty選擇這種風格,也許是有意強調一種偉大文化的輝煌再現。


外觀立面的深色木條在淺色牆體上構成的垂直線果斷、堅定、有力,充滿了力量和無限的激情;內部的螺旋樓梯象徵著升騰和超然,樓層扶欄的水平線帶來了理性、均衡和秩序感。站在內庭仰望,視線可以直達通透的尖頂、從天花板引進的光線帶來一種信仰的力量,環繞三個天井的部分不採用大開間,而被分割成很多小間,很多房間在最初還設計有壁爐,營造一種有別於其他商業環境的家庭感。


另外,Liberty的外立面和德國傳統的木桁架建築外觀相似,這種建築特色一般多見於民居,明顯區別與傳統的磚石宮殿,顯得更加質樸。Liberty採用這種結構也體現出一種非皇權、非政治、非宗教的特立獨行藝術形象。


2、東方情調的主題營造:

Liberty是做家居飾品、布料和遠東地區藝術品起家的。在維多利亞時期,隨著英國的殖民地擴大到印度及阿拉伯地區,英國人對浪漫主義和東方情調的嚮往也融入日常生活。比如當時Liberty Fabrics的精美花紋得到很多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藝術家讚賞;來自遠東地區的絲綢製品也廣受歡迎。


對照藝術史來看,在古典主義之後產生的浪漫主義的主旨正是追求掙脫理性束縛,想像力擴張,尋求精神自由。西方人認為,東方的某種哲學和神秘主義更加接近精神和情感訴求,不受理性束縛,因而更具有浪漫色彩。異國情調滿足了浪漫主義的這種訴求,因而被認為是更具有藝術氣息和個性解放魅力的。在拜倫的詩歌等英國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中,都能看到作家塑造和想像的一種「東方風格」——華麗的辭彙、想像力豐富的比喻、生動熱烈的情緒、沉溺於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19世紀90年代,在Arthur先生的支持下,Liberty特別注重與藝術家的合作,隨著其商業影響力的不斷擴張,客觀上也推動了英國的工藝美術(Arts and Crafts)和新藝術(Art Nouveau)運動。


三、結論


綜上,19世紀,歐洲的浪漫主義主題一個是哥特復興,一個是東方復興,也許並非有意為之,但liberty London確實成了一個在象徵意義上完美詮釋兩者的範例。經過歷史的沉澱,向走在倫敦繁華商業區的人們展示著當時英國的時代精神和藝術思潮。

除了真理,象徵也是時間的女兒。


在倫敦待了7年一有空就喜歡瞎逛的來回答下:D
喜歡逛liberty的英國人都是很英式的內類。。。很粗略的概括就是大多有以下特徵(不包括遊客,特指regular customer):中產,家居園藝愛好者,一般住倫敦郊外,對fabric,針線活也很迷。感覺liberty和John Lewis 都是很能代表英國人生活方式的商店。因為Harrods是對口中東俄羅斯富豪的,selfridges比較international young fashion,Harvey Nichols 被香港人收購後平淡無奇,Dover Street Market就更小眾了。扯那麼多是想說liberty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英式精神的,哦對了,很早以前就有一位英國文人說過Englishmen are naturally countryman, 這個「鄉下人」的意思是他們對田園的熱愛是滲進骨子裡的,所以liberty門口賣的花,4樓那些rustic的家居以及整幢樓的shabby chic 裝修風格都是對這種英式情懷的投射。


謝邀。
在倫敦生活了近兩年,跟Liberty確實有一種微妙的緣分。
首先Liberty作為一個從建築到模式都保存完好的老式商場,在格調和氣場上就和其他商場表現出了不同,它有高品質的自有商品出售,本身就是一個知名的時尚品牌,從包包到穿戴,出售的其他品牌也多根據屬性,把不同品牌混雜在一起出售,當然品牌的專區也是有的。位置坐落在喧嘩嘈雜的攝政街和小巧別緻的Carnaby St之間,談不上鬧中取靜,但卻也別出一格。
所以這一切,為Liberty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氣質,在倫敦人的心中也不同於一般商場。我不好一概而論Liberty究竟代表了什麼來回答你的問題,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它都是不一樣的,我見過對它愛到幾乎每周都要去的人,也遇到過對它的高逼格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人。但或多或少,不管是熱愛還是不屑,也都從一個側面表達出了對Liberty出售商品的高品質的認可吧。


坦白來講,倫敦是個移民非常多的城市,大家都這麼忙,誰有空管Liberty如何。你要是問個土生土長的倫敦人(就是至少三代內都在倫敦長大的),哪個商場有腔調,哪家的聖誕櫥窗設計最好看,他們一般會推薦你去Liberty,也就僅此而已。

我在倫敦呆了大概8年半,去Regent Street的次數已經多到數不清了,期間也
在Canarby street穿行無數,但是也不是每次都要去順帶拐過去Liberty看看。

Liberty又不是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之流,沒啥非要怎樣怎樣。

我一般會這麼介紹Liberty,1類歷史保護建築,強烈的都鐸風格,建造時用了兩艘退役軍艦上的木材,以自家紡織品和經營各類東方風格的擺設出名,每年的聖誕櫥窗都是最好看的。


U家有合作的襯衣。
我買過一件亞麻材質的花襯衣,花得不敢穿出門……


沒覺得有什麼象徵可是充滿了各種精油香氣Liberty 好美啊!好美!好美!


品質
品位
藝術


liberty真的不算日常,因為liberty走的就不是日常的路線。
去年年底bbc出過一個有關liberty的紀錄片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這個紀錄片很客觀的從當今的消費觀和人群來介紹了liberty。


進去給人一種復古氣息的感覺


作為一個去逛街的人只是單純的覺得liberty裡面可以找到很多非常理想性的東西,就是那種一眼看過去就覺得「這是自己想要的」那種感覺。這是逛其他的百貨所沒有的感覺,裡面賣的商品的質感設計感和其他的百貨不太一樣的那種感覺。包括它的商品擺放方式和別的百貨都是不一樣的,給人很不一樣的逛街感受。


推薦閱讀:

如何讓自己安靜下來?
如何評價淮南這所城市?
臨沂市在山東的城市中座次、排名如何?
中國大陸什麼城市「最不中國」?
你為什麼留在天津?

TAG:城市生活 | 英國 | 日常生活 | 倫敦GreaterLondon | 象徵性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