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他人建立長久且穩固的關係?

這麼說吧,題主是個無法與他人建立長久關係的人。和一個好友交往3個月以上就會想迅速撇清關係,有的甚至更短……所以至今沒有談過戀愛(?_?)

當然如果朋友足夠優秀,更重要的是足夠坦誠,把我當成朋友放在心上,那麼時間會長久些。

可能是題主要求別人太多了,也可能是題主小時候一直在轉學,又沒有主動與他人聯繫的習慣,所以沒有保持長久關係的朋友。而且小時候題主總被騙,因此不太能輕易相信別人了。囧rz

在一個新環境待久了,題主也會想逃離!!而且做事情沒法堅持到最後,儘管在開始的時候信誓旦旦……可能這又是另一方面了。

總之,題主想問這是不是病啊!我是不是一輩子都無法和他人保持很好的關係交往超過3年的!


不知道題主以前多久轉一次學或被人家前,感覺題主的這種模式一直在重複,專業術語叫強迫性重複,根植於人的潛意識很難被察覺,但總會通過日常行為不自覺的體現出來。

比如像題主說的:要麼3個月要麼3年,可能題主內心就開始不自覺的鼓噪,暗示自己「趕緊離開吧,時間差不多了,再不主動離開就得被離開或被傷害了,而被傷害的感覺是很差很痛苦的,與其這樣不如自己主動訣別;雖然這樣也痛苦,但總比被傷害要好很多。或者不是被傷害就是被騙,總之自己內心深處會有這種感覺,但又找不到源頭說不太清楚。

而且更要緊的是:當事人也會自己也會配合著想方設法讓重複發生,總是找類似的對象,或者總是用類似的方式激怒對方、找對方茬,然後讓對方對自己進行反擊

上面的只是我的猜測,畢竟對題主沒有深入的了解。

潛意識裡的強迫性重複就像預警器一樣,時間一到或關係程度一到,立馬就會給自己提醒該幹嘛了。因為以前經年累月的經驗告訴你該這麼做,不做會有潛在的更大的痛苦等著,因為以前受過類似的苦,以後就得避免。但記住:這個預設永遠是潛在的,畢竟未來不可預知。

強迫性重複不是心理疾病,它只是一種潛意識裡的心理模式,通過外顯的行為思維不自覺的表現出來

如果影響到正常人際關係了,強迫性重複還會表現出內心要修復和修通的慾望,意思是重複這個模式的同時,讓自己不痛苦的同時也是給自己機會去修復它,因為在模式之下有未完成的情節。舉個例子,酒鬼父親的女兒有時候也會嫁一個酒鬼丈夫,並一再嘗試讓自己的丈夫不再酗酒。嫁酒鬼是強迫性重複,嘗試讓丈夫戒酒就是修通,而且一般翻來覆去很多次,修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滿足早年酒鬼父親沒有寄予的關注和愛護,所以找個酒鬼丈夫去補上這個缺。

理論說了這些,回到題主這裡。題主之所以現在提出這個問題可能以前尚能忍受,而現在忍不了了。比如涉及到婚姻感情問題,只有3個月哪怕3年的關係是很難找到老婆的,即便找到估計也是不斷的離婚,因為婚姻一方面就是與另一個人建立長久而穩定的關係,關注質量再說。

所以我估計得是現實的境況讓這個問題比較凸顯且無法妥協,進而在內心產生矛盾和衝突,讓自己心情焦慮。

至於解決方法,我還是建議題主去做心理諮詢,心裡動力學和認知行為都可以,不是不相信題主自己能改善,而是心理諮詢別看只是說說話,但還是有很多治療效果的,因為裡面的話不是隨便說說,背後是有理論基礎的。

如果堅持自己改也可以,建議題主3點:
1. 稍微改一下自己對關係的預設,比如其實對方未必想離開你或者欺騙你;
2. 接觸一些其他類型的人(這個題主自己決定類型),因為強迫性重複里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總傾向於與類似的人建立類似的關係,這個是不自覺的。假如題主一再被騙,那可能題主有時候會專挑可能騙你的人做朋友。就跟酒鬼的女兒找酒鬼做丈夫一樣,因為要重複模式就得找類似的人,不然沒法配合。
3. 每一次盡量都把相處時間拉的更長一點,看是不是自己的預想真的會發生

自己獨立處理不是不可以,只是難度會很高,沒有旁人幫助和指點來的好。先說到這,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這不是一種病,只是你缺少相應的能力。愛是一種能力,與人相處同樣是一種能力。重要的是你如何確定自我同一性,也就是如何認識你自己,你在認識你自己的過程中,同樣會認識到你需要的」朋友」,因為你對自己不夠認識,你也無法確認你想要什麼樣的朋友,所以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不斷試探:對方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事實上,你真正想要的朋友只存在你的幻想之中,是不可能在現實中找到相對應的人,一般人會根據現在適當改變自己的幻想,將就著現實生活,而你的選擇即是斷絕關係,說明你在生活中可能有點完美傾向,用客體關係來說即是全能感太強了,你一定要達成自己的目標,可能並且有救世主、上帝情懷。客體關係說,人會習慣於延襲早年的客體關係與現在的人建立關係,早年的客體關係更多的是說母嬰關係,以及將來在生活中不斷地與現實進行修正。你在這樣的人際關係中,代表著可能嬰兒期的母親給予了足夠多的關注,讓你學會了希望,但是卻難以維持一種長期穩定的關係,說明母親曾經有一段時間在心理上離開過你。人在嬰兒期更多的是通過母親來認識自己,在青少年期是通過朋友來認識自己,這也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所以並不用太擔心。

後面我在想題目是問,如何與他人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自己的回答更多的給予分析而沒有提供實際性建議,所以想要進行修改。
首先,前面已經說了,與人建立長久穩定關係是一種能力,在於對自我的認識,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與他人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的,更重要的是它的意義。精神動力學派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即是潛意識意識化,我假設你的行為模式是一種防禦,即我不能與他人建立長久穩定的模式,否則我會。。。(自己思考),事實上,你的這種防禦在曾經的生活中的確讓你很好的生活下去,至少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否則你早就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並且將它改正掉),而現在的行為模式在現如今的確出現了問題(因為你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並且想要改正掉它),思考在這一段時間內發生了什麼,是什麼讓你能夠打破現有的行為模式而尋求改變(自己思考),手機沒電了,不能再詳細的說,如果你能思考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與他人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那麼如何建立關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因為上述的防禦模式在,在相處一段時間後,你會不自覺的做出某些事「故意」讓別人離開你。

  • 我想問一下題主與父母的關係,題主的母親脾氣是不是時好時壞?你會感覺自己難以掌控母親的心情?
  • 自己容易「斷絕關係」的人有什麼特徵?

因為上面的推斷,我在想,母親在童年的時候沒有給你提供一個長久穩定的內部客體,所以你對身邊的朋友是不能理解的,缺少安全感的,時好時壞的,難以控制。

很多人跟我說自己有這樣相似的特徵,如果我是你的諮詢師,那麼在諮詢過程中,你一定也會以這樣的行為模式「無法建立長久聯繫」與我交往,而你在表現出各種移情阻抗的過程中,我會不斷指出並修通它們,做一個持續穩定的客體,也就是與你們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不論你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意圖」讓我與你們斷絕關係,我都會將這些行為指出並且讓你們修正。
但現在在生活中,因為會不自覺的表現出讓別人離開自己,是很難被自己意識到的。可以自己反省與他人的關係,只有心中有愛才能感受到別人的愛,也才能愛別人,所以先嘗試著去理解他人,在別人做出自己預料相反的事時,嘗試著控制自己繼續去理解他。


每個人最根本的需要之一就是安全感的滿足。從題主的敘述來看,你從小生活環境不穩定、又感覺與人交往經常被騙,所以缺乏安全感,表現在現在與人交往中不能信任別人、交往時間不長,有主動退縮的想法和行為。
像@鄭崢說的,你想要對方足夠好、足夠把你放在心上,這樣你才覺得對方不會辜負你,你想找的是一個理想的客體,這個客體一直在你的心中,當你與別人交往時,你會不自覺的將內心的這個「理想客體」投射給對方,以理想客體的特點要求對方,一開始因為對對方不夠了解,只能看到符合你期望的哪些特點(也就是他吸引你的地方)。隨著你們逐漸交往,增加了解,對方身上不符合你期望的特點讓你感到不安,你一貫採取的反應可能是,對對方失望,害怕被遺棄,所以不自覺的採取一種策略:主動撇清與對方的關係,以此獲得一種掌控感,好像在說「你看,因為你不夠好,我要主動拋棄你,而不是你離開我」。
然而這種感覺是虛幻的,你心中的「理想客體」並不存在,兩個人的交往,是逐漸加深了解,在相處中寬容、自我完善,認識真正的對方,對方的優點、缺點,而不是按照你心中那個模子套在對方身上,發現不合適了就換個人,這樣只能不斷的重複這個模式。
人與人的相處,雖然不像找伴侶那樣苛刻,但也不是找「對的人」「合脾氣的人」。
題主說與朋友交往沒有超過三個月的,我猜在你人生最開始的時候,可能與父母不常在一起、或者父母經常不履行對你的承諾吧?好好回憶一下,那就是你現在與他人交往模式的最初腳本。


憑藉個人經驗嘗試一答。

我不清楚這是不是病,但是如果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你,像你現在來到知乎上答題來尋求幫助的話,應該是對你身心不利的一件事情。如果你無所謂的話只是出於好奇,那我覺得問題不大,人為什麼非要一樣,非要找個其實自己覺得湊合的人?

如果你一直延續現在的行為模式和心裡態度的話,個人認為你有很大的可能一直沒辦法和別人維持長久關係的關係。一個可以從你之前的歷史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很少有人願意和一個「要求太多」,「不主動聯繫」,又表現出「不相信」我的人做朋友。

如果你想要改變這個問題,需要從思想行動兩個方面來考慮:

思想上:
上面的答案中有提到,你可以總結自己過去的經歷來追根溯源,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逃離?根源在哪裡?是厭倦了還是對自己過去的行為不滿意?想想今後遇到這種情況怎麼樣想和做才能有利於你現在和以後的發展。當心裡的根源找到了,解決了,表面的問題才會真正的得到改善。 還有,如果你想逃離,那麼為什麼一開始要打算交朋友呢?如果是出於社交壓力覺得需要有個朋友,那麼逃離其實是你不能完成一個自己設定的任務的體現,不存在任何情感的因素,你需要的是增加你社交的技能,好讓自己堅持下去,得到更有利的回報。如果是出於朋友違背了你的初衷,那麼經過了這麼多次是不是應該在你自己身上找找問題,是否你誤解了「朋友」的定位和用途。或者說可能你是或許倉促的開始而造成了這個經常半途而廢的現象?想想到底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行動上 :
通過不斷行為的重複和強化也能夠間接的影響心裡,而且也可以在實踐中驗證是否與你心裡就是這樣想的。我一直其實在心裡深處都沒有很相信我的朋友,或者說我沒有給我的朋友賦予太多的依賴和要求,我覺得我跟你一樣是害怕被欺騙,被辜負的。但是由於我更害怕沒朋友,因此我用了一些方法使得我擁有很多很好的朋友,希望我的這些方法能給你一些幫助:
1)在你選擇了你的朋友之後,儘可能減少你的要求,尤其是你單方面的對人家無意義的要求。2)在開始保持一定的主動的聯繫頻率,當關係經過了一段時間,比如一年,有時候不經常聯繫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你們在心中確定了對彼此關係的認可。
3)最徹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現出對你的朋友好,以你擅長的方式,如果也是她喜歡的方式那就更好了。具體可以表現在:送她回家,幫她解決問題,噓寒問暖,安慰她,鼓勵她等等。關鍵是,一定要堅持一段時間。

一般情況下,完成了上述幾點以後,只要你這個人沒有大問題,他都會好好珍惜你的,然後等感情穩固了,小吵小鬧都不會被破壞的。但是我做這一切的前提是我不求回報,心甘情願,或者你可以理解為我想要的回報就是跟你做朋友。所以,你要找到你做這一切的動機,然後可以參考以上的方法。看看是哪一步你不願意這麼做,是為什麼呢。
說了這麼多,太啰嗦了,邏輯也沒有很清楚,希望能夠幫到你。

PS:我覺得我一個朋友的話說的很對,任何人都有閃光點,你可以多把精力關注在別人的閃光點上。


先說一下,題主會有這樣的問題完全不是不正常,這跟你成長的環境和經歷相關,這些養成了你的性格。存在即合理嘛。再者說,鄙人我現在看似維持了很多段跨越了很長時間的關係,可我卻越來越懷疑它存在的必要性。

一段良好的關係並不只關乎一方,而是兩方的默契和同步。

十多歲的時候可能你需要的是一個跟你一起八卦,談天,遊戲,分享所有秘密的朋友,這些大部分都建立在彼此分享生活的前提下。一旦失去這個「陪同」,就會使很多東西變味,三觀差別的問題也凸顯出來了。所謂的越走越遠,越來越淡,就是這樣了。

等到你二十加了,「好的」陪伴更為難得。什麼是「好的」陪伴呢?我覺得不是熱情的一拍即合的假象,而是彼此能夠維持相似的步調,讓一切都慢慢來的舒服的感覺。我很害怕那些熱情的假象,他它會讓人先入為主地覺得對方就是「那個人」了。然後急切地進入十多歲時交朋友的狀態,要求分享秘密,要求生活同步,可實際上兩個人的心還隔著銀河那麼遠,這種相處方式最終只會讓兩個人像兩條極速拉長的彈簧,反彈也快。好的關係,即所謂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好的關係,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你要相信都是令人舒心的,是不強求的,是一種總是讓你覺得驚喜的存在,發現居然還有人能夠和你相處得這麼安然自在。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因為你自己就已經足夠取悅你自己了。


不是所有人都是交際花,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群居
獨來獨往沒什麼不好的,習慣就好


相看兩不厭是前提 相敬如賓則是秘訣


我跟你是一樣的 可是我知道我的這種性格來源於的我的父親 他是一個脾氣無法捉摸的人 建議你看一下火影吧 對你會有很大的好處的


1、需要投入時間精力2、兩個人聊得來


你不是一個人……看完我覺得這全都有我的影子……人生絕壁hard mode
TAT


用真心換真心。


及時回訊息,不然對方


天啦,和題主一樣的狀況,我也是從小經常轉學,小學兩個,初中讀了4個學校,看到別人有小學同學聯繫時,會羨慕,但也會覺得自己肯定會堅持不了那麼長的交情。目前聯繫最久是高中同學,但基本很少與她們聯繫,有時想乾脆斷了,覺得反正一切情感的結局都是消逝,但又有點捨不得。現在的大學同學,也想著以後再也不見。沒想過要與他人保持長久的關係,因為想到這就會讓我焦慮。但如果別人要聯繫我的,又不好意思拒絕,但內心深處,不願和第一次見過的人交換信息,也許是從小自我麻痹多了,知己難尋,總覺得所人都只人生的過客。


和題主基本同樣的狀況,題主現在好了嗎?


推薦閱讀:

16歲兒子最近在玩一款「狼人殺」遊戲,是否需要我的干預?
對連續的聲音很敏感,比如轉動的風扇,鳥叫,鬧鐘走字聲,有時候會導致睡不著。?
郑爽是否患有BDD(躯体变形障碍)?
人為什麼能發現美和欣賞美?
為什麼骨子裡有揮之不去的自卑?

TAG:心理諮詢 | 人際交往 | 心理健康 | 孤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