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各家餅乾鏡頭(超薄的鏡頭)都是40mm?其他焦距不能做薄嗎?
為什麼各家廠商的餅乾鏡頭(超薄的鏡頭)都是40mm左右?比如說佳能EF 40mm f/2.8 STM,福倫達40餅乾,松下m43系統是Lumix G 20mm F1.7 II ,但是折算成35mm相機還是40mm,尼康的是Nikkor 45mm F2.8 GN。賓得雖然有三餅乾頭,但是更薄的薯片頭DA 40mm F2.8 XS還是只有40mm。其他焦距的鏡頭不能做薄嗎?
也不盡然…
【2016.02.18更新】
------------------首先是原始答案----------------------
------------------先說說為什麼吧----------------------
因為最初緊湊鏡頭能用的就那麼幾種光學結構。
Planar,Tessar,Cooke Triplet
沒了~
而這些結構大體上都只能從鏡後投射出40度左右的影像,對應到所覆蓋的像場,差不多就是40mm焦距。
如果你要追問為什麼planar不能做成90度視角的鏡頭,物理定律決定的,想要成像,前後玻璃必須起碼得隔這麼遠。不然Rollei 35和Leica的那些縮頭是用來搞笑的嗎?
P家的20/1.7就是個變Planar,看到F1.7就知道和Planar脫不了關係。
其實Planar不算緊湊結構,但好在只需要覆蓋M4/3的焦距,縮小體積就行了。
Canon 40/2.8
看不出是什麼結構因為這鏡頭理論上會做反焦,不然鏡後距不夠,我傾向於是某個古老的雙高斯結構雜交,也可能是Planar和反焦設計的混合…畢竟我不是搞光學的,僅供參考。
Nikkor 45/2.8P(GN),典型的Tessar鏡頭,昔日最適合餅乾頭的方案
Cooke Triplet的在很多老摺疊皮腔機上容易看到,近代鏡頭設計較少採用。
因為要摺疊,所以鏡頭都餅乾。
焦距就不一定了,但視角基本在40-50度是沒差的。
同樣摺疊皮腔機更多的也採用Tessar就是這個道理,體積緊湊。
總之要想體積小,就得屈從於鏡頭結構,進而能設計出來的視角也差不多,所以其焦距大都在40mm附近。
另外對於單反來說,不能採用無限接近底片的對稱結構廣角也是影響體積的原因之一,焦距要再短同時不打板,那就得引入反焦設計,鏡頭餅乾不了。
長焦鏡頭就更加沒辦法了,先天需要較長的體積,就算引入望遠結構也只能有限的縮短鏡頭尺寸,同時望遠結構的「作用力」越強,鏡頭體積縮短的同時,成像的問題也會更嚴重,因此無解。
所以說來說去,【視角】既不能太大,也無法太小,所以就在這40-50mm附近了。
------------2016.02.18更新------------------
其實有朋友問我說這些鏡頭結構有哪些優劣。
說實話這完全超出我的知識能力。
不過說到鏡頭的設計,先決定基本參數,然後在歷史資料庫中找原型,再根據需要優化。
鏡頭不是一片片設計出來的,而是一組組出來的。具體到第一組主要負責啥,有哪些問題,該怎麼增加一組來糾正…然後剩下的像差,可以用最後一組搞定。
或者在現成鏡頭的基礎上進行分割優化,一片變兩片,兩片變膠合,膠合變分離…這些是有規則的。使用高折射玻璃有怎樣的像差趨勢,膠合面會帶來哪些問題,某些結構的像場較為平坦,凸透鏡怎樣,凹透鏡怎樣,這不是靠猜,而是都有數學依據的。設計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些來獲得優選方向。但成品鏡頭到底如何,是無法通過這些來推斷的
Ross在設計自己Xpres的時候,就是把Tessar的雙膠合改成了三膠合。
直接把最後一組中的凸透鏡給一分二了…為什麼考慮進行三膠合?
單純看最後一組的三膠合,和Steinheil的設計類似嗎?(Steinheil考慮過將2-2的rectilinear的後組改成三膠合,但似乎未投產)Ross是不是從中借鑒了思路呢?這我並不清楚
包括上文提到的Canon 40/2.8,當時看著非常眼熟,後來翻了一下,
這是Dagor的設計原型之一,你其實能在很多現代的鏡頭上看到這一結構。
所以必然有其特殊性,但我不搞光學,暫時沒讀到這麼深。
這也是為什麼我猜Canon是個雜交鏡頭的緣故(借鑒某個結構中的一部分…)
不過這些同主題其實沒啥關係,因為知道了結構,並不等於知道了成像,這是神才能做到的事情。除非有鏡頭數據進行計算,那另當別論。
算是一點補充。
至於有朋友提到了Pentax的21mmF3.2AL Limited,從右往左第二組,其實也是上面的那個膠合啊…說實話這鏡頭有點像protar系列啊。算了,扯太遠。
另外,我這種找相同的做法只能當成娛樂,沒有嚴謹性可言。
不要學習借鑒。
-------------------------無聊的分割線-----------------------
當然,
採用對稱結構可以把廣角鏡頭做的非常小,不考慮快門,很多鏡頭比135上還要小
焦距就五花八門了。
極端的諸如Zeiss Protar V,F/18的光圈,就這麼點玻璃,能夠覆蓋8x10的大畫幅
折算成135的鏡頭,大概相當於24-28mm的廣角
Meyer-Goerlitz Aristostigmat,
Schneider Angulon 90mm F6.8
Zeiss Hologon 16mm F8(其實裡面藏著一截,嚴格來說不是很餅乾)
包括他的朋友topogon
(source:STEVE HUFF PHOTOS)其實我就是想隨便放點圖罷了…
這個問題可以作如下的考慮:
首先,鏡頭隨著視角由廣至窄,焦距也從小逐漸增大。全幅40mm鏡頭的視角大致是54°-56°,各家的40mm鏡頭實際焦距值可能有1-2mm的差別,但都標記為40。
一般而言,鏡頭的體積要想小,不僅是光圈不能做太大,一言不合就飈F1.4肯定不能餅乾;而且焦距不能太長,長焦鏡頭再怎麼用望遠結構,其基本長度也決定了這貨不可能小。所以,能夠餅乾的鏡頭,焦距一定不能太長,最多也得是標頭視角(~46°)。在這樣的前提下,將鏡頭的前後主點都設置於鏡頭內部,是比較容易的設計。比如說這樣的一支標準鏡頭,它的折射力分布是「正-負-正」,對各種像差都有相當均衡的矯正:
但當我們需要將鏡頭的體積縮小,就會發現鏡頭的後鏡片逐漸逼近單反相機的反光板。佳能尼康的反光板都要求鏡頭至少38mm的鏡後距,為了避免將這個鏡頭做成反望遠(這結構本身會或多或少增大體積),從最基本的反望遠結構鏡頭定義而言,就要求鏡頭的焦距不應該低於38mm。於是這鏡頭的焦距範圍大致是38-50mm。
又考慮到天塞最大做到F2.8,雙高斯結構(包括各種衍生Septon、Opic之類)才能實現F2,而如果以50-60mm做F2的雙高斯則鏡組長度至少也要2cm左右,因為一個50mm F2規格的鏡頭在光圈處大約要有16mm的口徑,要想縮小鏡頭的厚度就要把玻璃曲率做薄,要做薄就要用高折射率(Nd>1.800)的玻璃。但對於一個50mmF2你用折射率1.600<Nd<1.750的較常用玻璃就絕對夠了,放那麼多昂貴還難加工的高折射就為了減小5mm厚度,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是40/2、40/2.8這種鏡頭容易實現小體積。而且,對於一個40mm的鏡頭,鏡組的後主點幾乎正好能夠落在光圈後的第一組膠合鏡片上,方便修正各種像差,也是容易設計的。在40mm這個視角上,光線幾乎不需要太大角度的的偏折就可以從第一鏡片走向最後鏡片,這也縮短了鏡頭所需要的體積。總而言之,40mm是一個最能折衷設計需求的焦距。所以就他最小了。
以上皆為個人見解,如與事實相符純屬巧合。瀉藥。前面的砸場子大神回答的很全面了。
餅乾頭也有20mm的,賓得的m20 4就是一例,當然比自家的m40 2.8厚一點,但是也算餅乾頭。何況全畫幅超廣做到那麼小還真不容易。
餅乾頭也有45mm的,也有50mm的。45mm誰家的忘了。50mm的比如潘太康的50 2.4。
奧林巴斯的M43鏡頭有一款15mm f8的,不過這個可以不算,因為被評為最差鏡頭,最好鏡頭蓋。價錢真的和一個徠卡原廠鏡頭蓋差不多。
奧巴有一款機身蓋鏡頭,9mm f8.0!裝機後效果如圖
是因為法蘭距,單反系統的法蘭距在40 mm左右而無反系統的法蘭距在20 mm左右。
想像最簡單的餅乾頭,就是在機身蓋上打個孔,這就是光圈在26左右焦距是法蘭距的餅乾頭。
對於長焦,光學中心到焦平面的距離不能小於焦距,使得長焦餅乾頭基本不可能。
對於廣角鏡頭,在膠片時代是可以的,代表就是Biogon和Hologon。然而數碼感光器對於斜入射的光處理不好,所以目前的廣角鏡頭基本都是反望遠的Distangon結構,所以體積控制不好。看完了砸場子的乾貨,感覺踏實。題主明顯希望大家從鏡頭結構角度出發分析解答,而不是找抬杠的。【不懂的就不要在這裡秀存在感】
另外說一點是因為畫幅不一樣,有的看起來很小卻不是題主潛台詞的「天塞」結構;有的看起來很小,但拍照時候就恢復原型的,比如16-50,卻也不是題主所指,它們只是在不用時把鏡片擠一塊了而已。奧巴9mmf8和15mmf8有話說
因為最早的135膠片尺寸是24乘36,在單反系統里24mm基礎上加快門組件厚度,介面厚度等等所以法蘭距都接近40了,所以一般最小也就定在了40左右。40本身也是個不錯的焦距,就算沒有法蘭距的限制,也是非常通用的。
如果在旁軸系統或者微單里,就有很多廣角鏡頭遠比40要薄,更「餅乾」。
另外也有靠tele結構實現輕薄化的中焦鏡頭,40mm只是常見,但不是全部。
nikkor 50/1.8s 也是近似餅乾 土稱「減薄」 不是天塞結構 5片4組 成像比天塞好一些 當年只在日本發售 目前二手市場也比較少
你提到了松下,難道自然選擇忽略它的另外一個14mm f2.5餅嗎
索尼家有餅乾頭20 2.8
誰說都是了,SONY的E16和E20都是餅乾,E1650也是餅乾啊。
餅乾鏡頭的特點是什麼?是小巧便攜。什麼時候最需要小巧便攜?EDC(Every Day Carry)。
一機一鏡EDC有什麼要求?要求鏡頭的視角萬金油,40mm接近標準鏡頭視角,非常萬金油,又能與35mm及50mm區分開來,不妨礙這兩條線的產品。
SONY沒有40mm視角的餅乾,但E1650雖然素質差好歹也是個視角覆蓋全面的標準變焦鏡頭。
就這麼簡單。
推薦閱讀:
※m4/3鏡頭群有哪些值得買的?
※70D,買適馬18-35mm 1.8好還是佳能17-40 F4?
※如何深入的理解「景深鏡頭」?
※《愛樂之城》第一個長鏡頭(高速公路上的舞蹈)是如何拍攝的?